第一篇:矿井地质学复习提纲
矿井地质工作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1查明地质条件2提供地质数据3指导采掘生产4组织矿井勘探5进行储量管理6调查伴生矿产
煤层可采性指数和煤层厚度变异系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煤层可采性指标:反映煤层可采性的一项指标n:参与评定的见煤点的总数(要求:分布均
一、有代表性);n`:其中大于或等于最低可采煤层厚度的见煤点树。
煤厚变异系数:反映煤层厚度相对变化大小的指标。s:煤厚标准差 Mi:每个煤厚点的实测厚度 :煤厚平均值 n:参与煤厚评定的点数
煤层稳定性的评定原则和煤层稳定性分类
薄煤层以Km为主要指标、r为辅助指标。
中厚及中厚以上煤层以r为主要指标、Km为辅助指标。
可分为: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不稳定煤层、极不稳定煤层
三种断层破坏指数及其计算公式。1)断层条数指数:nsn:统计单元内的断层条数;s:统计单元的面积。2)断层长度指数:li统计单元内某断层的长度;n:统计单元内的断层条数;s:统计单元的面积。
3)断层强度指数:Hi:该断层的断距;li统计单元内某断层的长度;n:统计单元内的断层条数;s:统计单元的面积。
根据走向巷道和倾向巷道的长度及揭露的断层条数,求回采工作面断层长度指数的近似计算公式。
定义:巷道断层条数指数K2=n/ln:巷道揭露的断层条数;l:巷道长度km(103m)K2走:走向巷道断层条数指数条/kmK2倾:倾向巷道断层条数指数条/km:巷道平均断层条数指数条/km
例:某工作面走向巷道长度1000m,揭露2条断层;倾向巷道长度500m,揭露断层5条。K2走=2/1=2条/kmK2倾=5/0.5=10/km=6条/km当β=15°~5°K1=1500(3)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的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各包括哪些因素,每项因素的代号。
以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为主要指标,以其它开采地质条件为辅助指标地质构造复杂程度:(断层 a褶皱b岩浆侵入c)地层稳定程度:(煤层稳定程度d)其它:(顶底板e倾角f 其它g)
根据《矿井地质规程》,已知各因素的类别如何评定矿井地质条件类别,其数码代号的表示方法。
例:淮南矿务局谢家集矿断层2.24条/Km2Ⅱ褶皱单斜Ⅰ岩浆侵入无 Ⅰ煤层稳定程度14个可采煤层稳定煤层占总煤层的52.3%,较稳定煤层占总煤层的36.3% Ⅰ顶底板定
底板平整、顶板裂隙不发育Ⅰ倾角15°~30°Ⅱ其它煤与瓦斯突出较严重 Ⅲ 定名:Ⅱ——ⅡaⅠdⅢg
矿井构造研究可概括为哪些步骤。1观测:如是观察记录井巷揭露的构造现象判断:2正确认识揭露还不充分的地质构造预测:3对未揭露部分或地区的地质构造提出预见性的认识处理:4针对地质构造的特点采取措施
断层出现前的可能征兆。
煤岩层产状发生显著变化;大断层附近常伴生平行小断层;煤层厚度发生变化;顶底板发生不平行现象;煤层出现揉皱破(煤的条带形成的小褶皱)碎现象;煤层及顶底板中节理显著增加;瓦斯涌出量往往有明显变化;充水性强的矿井,常出现滴水、淋水和涌水现象
根据构造行迹判定法判断断层两盘的想多运动方向的具体方法。
根据断层面、断层带的特征或两盘伴生、派生的地质现象来确定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的方向。(不能确定断距)1)断层擦痕:光滑的方向指示手代表的一盘大的运动方向,擦痕由粗而深至细而浅的方向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2)阶步和反阶步 阶步:断层面上垂直于擦痕的小陡坎(陡坡的方向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反阶步:有断层面上一组节理面发育而成(陡坡的方向指示本盘的运动方向)3)牵引褶皱:弧形突出的方向指示本盘运动方向、弧形面与断层面夹的锐角方向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4)羽状节理张节理:与断层相交的锐角指示本盘的运动方向剪节理:a、与断层面大角度相交(与断层面相交的锐角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5)入字行构造主干断层与其旁侧的低序次分支构造构成入字形,就成为入字形构造。分支构造不穿越主干断层。①张、扭性分支构造(张、扭性断层、张节理)与主干断层相交的锐角指示本盘的运动方向。②压、扭性分支构造(压性、压扭性断层、褶皱)与主干断层相交的锐角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③扭性分支构造(扭性断层、剪节理)a、与断层大角度斜交与主干断层相交的锐角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b、与断层面的夹角较小(<15°)与主干断层相交的锐角指示本盘的运动方向。6)帚状构造(旋钮构造的一种)①组成砥柱:由圆筒形后半圆筒形的岩块构成旋回面:围绕砥柱的弧形断裂面、褶皱轴面旋回层:旋回面之间所夹的弧形岩块内旋层:位于旋回面凹的一层的旋回层外旋层:位于旋回面凸的一层的旋回层②力学特征:由压扭性旋回面构成的帚状构造,其内圈层相对外圈层相收敛方向扭动由张扭性旋回面构成的帚状构造,其内圈层相对外圈层相撒开方向扭动③判断方法砥柱被动:旋回层的扭动方向与主干断层一致;砥柱主动:旋回层的扭动方向与主干断层相反7)平行小断层;平行小断层与主干断层的性质一致 8)构造透镜体;AB面与主干断层面相交的锐角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9)断层角砾岩及粉煤线;追踪断层角砾岩或粉煤线可找到断失翼煤层
断层落差及尖灭点的预测方法。回采阶段对断层的处理方法。
1强行硬过;炮采面、普采面断层落差小于煤厚;综采面、两盘对接煤厚大于支架最小采高;综采面、两盘对接煤厚小于支架最小采高,顶底板岩性较软;2重开切眼;倾向断层或斜交断层3划小工作面
煤层冲刷带和煤厚构造变化的预测步骤。
煤层冲刷带预测:①观测冲刷剖面(煤层或顶板出现河流沉积物、煤层厚度变薄、煤分层被冲蚀岩体截断,观察冲刷岩性、冲刷面特征、冲刷带宽度、深度);②判断水流方向A交错层理:细层倾向指示水流的方向B波痕:波峰垂直于流向、陡坡倾向指示水流方向C砾石:砾石的倾向与水流方向相反D碳化树干:延伸方向平行于流向③推测河流弯曲④编制煤层冲刷带预测图
煤厚构造变化带的预测:①观测煤厚构造变化带的地质特征②研究井田构造形式和展布规律③编制煤厚构造变化带预测图
井巷地质编录的基本类型
穿层地质巷道编录;顺层地质巷道编录;回踩工作面地质编录 根据《井巷地质规程》,竖井地质编录的要求。
一般应编录两个互成直角的井筒素面剖面、其中剖面应与矿井地质剖面的方向一致、必要时应加绘井筒水平地质断面。以测点为基准、分层采集标本、文字描述、编录草图
编录巷道一壁剖面图的主要步骤。①熟悉巷道预测剖面和临近的勘探线剖面②确定编录巷壁和编录高度③对编录巷道进行全面概略的观察④标定编录起点位置⑤在编录巷道壁上挂观测基线⑥观测记录巷道壁地质情况 实测地质界线的三种方法
1实测地质接口控制点法2实测地质接口控制点与视倾角法(接口平直)3实测小柱状控制地层接口法(产状平缓、层数多)
煤层平巷和倾斜煤巷的编录方式,各种方式的使用条件。
煤层平巷地质编录:1观测点式:每隔适当距离实测煤层产状和小柱状标注在平面图上(构造简单、煤层稳定);2一壁剖面图:(倾斜缓倾斜煤层变化较大)3垂直剖面图式:(倾斜缓倾斜煤层变化较大,同时巷道未揭露煤层全厚)4断面图式:每隔适当的距离实测煤层产状和巷道迎头断面图标注在5平面图上(极倾斜煤层,变化较大)6巷顶水平面切面图式:(极倾斜煤层、巷道未揭露煤层全厚)
倾斜煤层地质编录:1观测点式(构造简单、煤层稳定)2一壁剖面图(倾斜缓倾斜煤层变化较大)3垂直剖面图式(巷道未揭露全厚)巷道展开图的编录形式。
两壁一顶展开图、两壁一底展开图、迎头两壁展开图、迎头两壁一顶展开图、迎头两壁一底展开图
井巷必备的综合性地质图件的种类。1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2矿井煤
岩层对比图3矿井地形地质图或基岩地质图4矿井可采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几储量计算图(急倾斜煤层加绘立体投影图)5矿井地质剖面图6矿井水平地质切面图(使用于煤层倾角>25°的多煤层矿井)
矿井必备的日常生产用图的种类。1采区煤层地板等高线图(急倾斜煤层加绘立体投影图)2采区地质剖面图3采区水平地质切面图(但以煤层、或缓倾斜煤层除外)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地质构造的分析方法。
①、煤层产状②、褶皱:1)表现为煤层等高线弯曲、等高线转折点的联机为褶皱的轴线2)穹窿和构造盆地表现为封闭曲线3)煤层倒转不同标高的等高线交叉③、断层表现为等高线中断,用断煤交线表示 1)正断层:一般表现为煤层等高线中断缺失、缺失部分为无煤带;逆断层:一般表现为煤层等高线重迭、重迭部分为上下山煤层的重复区;2)断层产状(见上图)3)断层落差(沿煤层走向方向断层的落差)
水平地质切面图上地质构造的分析方法。
1、煤层产状(走向:同一煤层的延展线;倾向:正常情况下由下部煤层至上部煤层的方向;倾角:如果层间距不变、二煤层水平间距大、倾角小,水平间距小、倾角大)
2、褶皱:应以新老关系为依据 ①自核部向两翼岩层由老到新为背斜②自核部向两翼岩层由新到老为向斜
3、断层:①产状断层线方向即为走向倾向倾角应注明;②上升盘和下降盘较新的一盘为下降盘; ③断距:同一煤层错开的距离为断层的水平地层断距
第二篇:普通地质学复习提纲(模版)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对象:地球(既固体地球最外层—岩石圈)研究内容: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分类、成因及其演化规律的分科;研究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及其成因;研究地壳的发展历史、古代生物及古地理演化规律;研究地质学的应用分科;地质学的边缘学科、综合及新兴学科
2、在地质学的研究过程中为什么特别重视野外地质调查?
地质现象是地质作用的结果与产物。通过对其观察,可以找出地质作用的特点及规律,而野外地质调查是研究地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3、地质学研究中运用的基本分析推理方法是什么?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方法:历史比较法
基本思想: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的地质
4、何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有什么特点?地质作用有几类?
何为: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特点:地质作用的地域特色;地质现象的复杂性;地质作用过程的漫长性
种类:它分为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两类
5、内动力地质作用有几种类型?外力地质作用有哪些类型?
内动力: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地球内热为能源)
外动力:(以太阳能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以及各种地壳表层载体(河流、冰川、地下水、海水、湖泊、风沙)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6、稳定同位素:原子核稳定;放射性同位素:由于原子核不稳定能自发放出射线而具有放射性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分数
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或具有天然几何多面体外形的矿物)
非晶体:内部质点排列不具备格子构造的矿物
同质多像: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热力学条件下形成不同晶体结构的现象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部分被化学性质相似的它钟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的现象
显晶质:较粗的用眼睛或放大镜可看出的晶粒
7、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有哪些? 矿物分成几大类,代表性的矿物你知道吗?
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磁性、电性等
光学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
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
(摩氏硬度计: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
7、石英
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
8、矿物的定义:有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单元
9、分类:自然元素矿物(自然金、自然铜、自然硫、金刚石、石墨)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黄铁矿FeS2、毒砂FeAsS
卤化物矿物(萤石CaF2、食盐NaCl)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石英、刚玉Al2O3、水镁石Mg(OH)2)
含氧盐矿物(碳酸盐类的方解石CaCO3、硬石膏、钠硝石、硼镁石)
10、岩浆和熔岩
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的一种含有挥发组分、成分复杂的硅酸盐高温熔融物质,具有较大黏性的流体(温
度越低、气泡越多、SiO2含量越多,黏性越大)
熔岩:喷出地表失去大部分挥发分的岩浆(火山液体喷发物)
11、喷出作用、火山喷发
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固结的过程
喷出作用产物:喷出岩(火山碎屑岩及熔岩的总称)喷出岩类型:超基性岩(科马提岩)、基性岩(玄武岩)、中性岩(安山岩)、酸性岩(流纹岩)
火山喷发产物:气体喷发物(以水为主,还有CO2、硫化物)、液体喷发物(熔岩)、固体喷发物(火山碎
屑物等)
12、火山有哪些机构?
火山通道、火山口、火山锥
13、火山有几种喷发方式?
方式:裂隙式喷发、中心式喷发
14、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死火山:不仅形成久远,而且被证明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再喷发的火山
活火山:现在仍在喷发或有历史记载喷发过的火山(各国划定活火山的时限长短不一,比较普遍的界限是
将一万年以来有过喷发活动的火山都称为活火山)
休眠火山:火山在一次喷发之后处于静止,但仍可能喷发,或在两次喷发之间较长时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仍属于活火山的范畴)
15、世界火山的分布有何规律性?其原因是什么?
规律:环太平洋火山带(安山岩线)、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洋脊火山带、红海沿岸与东非火山带 原因:火山主要分布在地壳厚度薄、构造活动剧烈的地区
16、侵入作用、同化作用、混染作用、结晶分异作用、鲍温反应系列。
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在地下冷凝、结晶、固结成岩的过程
同化作用:岩浆熔解或熔化围岩,将围岩改变成为岩浆的一部分
混染作用:岩浆因同化围岩而改变自己原有成分的过程
结晶分异作用(分离结晶作用):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矿物质熔点的高低可依次结晶出不同成分的矿物,并
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的作用(熔点高、密度大的矿物先结晶)
鲍温反应:见提纲(书P38)
17、侵入岩有几种产状?
岩基、岩株、岩床、岩墙、岩盆、岩盖(岩盘)
18、侵入岩主要类型:超基性侵入岩(橄榄岩、辉石橄榄岩)基性侵入岩(辉长石)中性侵入岩(闪长岩)酸性侵入岩(花岗岩)
19、火成岩有哪些主要的结构与构造?
火成岩结构:(1)就结晶程度: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2)就矿物颗粒大小:1绝对大小:显晶质结构(粗粒、中粒、细粒、微粒)、隐晶质结构2相对大小: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
(3)就矿物形态:全自形粒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
(4)就组成岩石颗粒的相对关系:辉长结构、辉绿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流动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晶洞构造、带状构造
20、火成岩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有几种形成环境。(p35 表3-1)
21、肉眼识别超基性、基性、中性、和酸性四种岩类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
色率(即深色矿物含量)超基性岩>75基性岩35-75中性岩20-35酸性岩<2022、肉眼识别喷出岩和侵入岩的最主要标志是什么?
喷出岩常有层状构造,还可出现气孔构造、流动构造、杏仁构造,大部分为隐晶质结构;侵入岩常委致密块状构造,大部分为显晶质结构
23、沉积岩的形成与哪种地质作用有关?外动力地质作用
24、沉积岩可分为几大类。
外源沉积岩(火山碎屑岩、陆源沉积岩)内源沉积岩(碳酸盐岩、生物化学岩、硅质岩、铝质岩、铁质岩、可燃性蒸发岩)
25、沉积岩中哪些沉积构造能确定地层的产状是正常还是倒转?
沉积岩的指向性沉积构造:斜层理、泥裂、粒序层理
26、石灰岩与白云岩的区别标志是什么?
石灰岩由方解石组成,晶粒较细,硬度较小,白云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晶粒较粗,硬度较大
27、怎样判别层间砾岩与底砾岩?底砾岩有何地质意义?
判断:层间粒岩分布于沉积岩层之间,底砾岩分布于侵蚀面之上
地质意义:推断古海岸线位置,确定古水流方向,判断侵蚀源区的位置及母岩性质
28、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温度、压力、具有化学性的的活动流体
29、变质岩有哪些结构与构造?
变晶结构(等粒、不等粒、斑状、粒状、纤状、鳞状)变余结构(粒状、泥状)
变成构造(斑点状、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块状)变余构造(原岩变质后仍残留原岩部分的构造特征)
30、变质作用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接触变质作用(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埋藏变质作用-特殊的区域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由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转变的过渡性成岩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岩石在强烈定向压力下发生的变化)
31、肉眼怎样区别片岩和千枚岩,这两种岩石均由页岩变质而成的吗?
区别:片岩的晶体较千枚岩大,片里面更粗
原岩:粘土岩或凝灰岩
32、地层、岩层、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单
位岩石地层单位。
地层: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层状岩石
岩层:层状岩石统称为岩层
相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绝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距今的年龄(用测定某种岩石样品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获得,用距
多少年表示)
地层层序率:原始产出的地层下老上新的规律
生物层序率:不同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或化石组合,地质年代较老的地层含有较老的生物化石,含相同
化石的地层是同年代形成的切割率:就侵入岩与围岩的关系,侵入者年代新,别侵入者年代老,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包裹者新,被包裹者老
地质年代表(三宙、十代、二十一纪):各地址年代单位、名称、代号、同位素年龄值,无机界与有机界的演化顺序、过程、阶段,地质年代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
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
岩石地层单位:根据地层的岩性特征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将地层分层,可分为群、组、段、层(仅用于
地方上的对比)
33、地层相对地质年代确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其道理何在?
依据:地层层序律
道理:即利用沉积岩的指向性沉积构造(斜层理、泥裂、粒序层、交错层等)恢复原始层序,以确定新老
关系
34、你能由老到新顺序写出相对地质年代表中宙代纪的名称和代号吗?
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
代: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古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中生代);
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新生代)
35、地震、海震、震源、震中、震中距、震中定位方法、地震波、地震震级与烈度。
震源:底下伸出发动的的证、释放深部能量的源区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
震中定位方法:根据三个地震台所测得的震中距,以交会法确定震中的位置(即分别以三个地震台为圆心其测得的震中距为半径做圆,三个圆的交点为震中)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部分能量以弹性振动波的形式在地球中传播
36、世界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三个带上?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洋脊地震带;大洋中部为洋脊区域,均为浅源地震
37、确定地球内部构造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地球内部有几个一级界面?有几个次级界面?各层圈的物质成分及其状态如何?
确定地球内部构造的主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状况(地震波的P波和S波传播速度随深度而变
化。密度大的固体物质,地震波传播速度快;② 在固体内,P 波、S波均能传播,但波速不一样;而在液体内,S波不能传播,P波减速。③ 当地震波传播中遇到两种不同物理性质分介面时,由于波速变化,P波和S波便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而且部分还可相互转化为另一种波继续传播)
地球内部一级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次级界面:康拉德面、上下地幔界面、岩石圈与软流层界面、内外地核界面
38、构造运动的两种基本方式是什么?
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39、确定断层存在的证据有哪些?
构造标志:地质体的不连续、擦痕与镜面、阶步与反阶步、拖曳褶皱、断层岩(2)地层标志:地层的重复和缺失、地层产状突然改变(3)地貌标志:断层崖和三角面山、山脊的错断是断层两盘相对平移运动的结果、横切山岭走向的平原与山岭接触带往往是大断层的标志(4)水文标志:串珠状湖泊洼地、泉水的带状分布、水系改向以及错断河谷等均为断层存在的标志。
40、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转换断层、极块俯冲带(消减带)
大陆漂移:即地壳的水平运动。在地质历史中海底扩张、板块构造、转换断层、极块俯冲带(消减带)
大陆漂移学说主要论点:魏格纳认为,大陆是由较轻的刚性硅铝质岩层组成,它漂浮在其下黏性较大的硅镁质岩层上。晚石炭纪地球表面只有一个大陆,称为联合古陆或泛大陆。犹豫受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潮汐力的影响,侏罗纪开始,联合古陆裂解、漂移,最终形成现在的地理格局
大陆漂移的证据是什么?(1)地形相似证据:大西洋两岸大陆海岸线轮廓非常吻合,即南美洲和非洲可以拼接;(2)地层证据:非洲南部开普山脉的二叠纪地层向西延伸至南美的布宜诺思艾利斯一带;(3)古生物证据:大西洋两岸许多浅海和陆生古生物种属相同(4)岩石证据:非洲的前寒武纪片麻岩可与巴西的同类地层对比(5)构造证据:北半球的挪威-苏格兰加里东褶皱带越过大西洋后出现在加拿大和美国海岸(6)冰川证据:在印度、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和南极大陆发现石炭纪一二叠纪的冰川遗迹,而冰川遗迹指示的古冰川运动方向均符合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存在的问题:(1)大陆漂移机制问题: 魏格纳以地壳均衡观点出发,强调大陆硅铝层在硅镁层之上漂移,并认为硅镁层在硅铝层长期的荷载下可呈塑性流动。因此,遭到杰弗里斯为首的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的反对。反对者认为硅镁层也是刚性体,不具塑性流动性,硅铝质陆壳绝不能在硅镁层上漂移。(2)大陆漂移的驱动力问题:魏格纳以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潮汐摩擦力作为大陆漂移的驱动力,但是,两个力的量值比推动漂移所需的力要小几个数量级。
有什么证据说明海底在扩张?(1)古地磁学成就:海底地磁条带的确立(2)深海钻探成果:洋底岩石年龄小于2亿年从洋脊向两侧逐渐变老(3)洋中脊考察(4)转换断层的发现(5)新大陆拼接法的验证
海底扩张学说的要点:(1)洋底在洋脊裂谷带形成、分离,分裂成两半并不断向两侧扩张,同时,老的洋底随对流圈在海沟处消减,使洋底不断更新。(2)洋底扩张速度平均每年数厘米,三亿-四亿年更新一次(3)洋底的扩张是刚性的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动力是地幔对流。(4)洋脊轴部位于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位于对流圈的下降处。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内部就会导致大陆的分裂
第三篇:矿井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矿井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矿井地质学 2.矿井地质工作 3.采前地质评价 4.中厚煤层 5.大型构造 7.中型断层 8.断层落差 9.铅直断距 10.铅直地层断距 11.地层断距 12.断煤交线 13.岩墙 14.层状侵入体 15.岩溶陷落柱 16.矿井瓦斯 17.瓦斯梯度 18.煤与瓦斯突出 19.瓦斯风化带 20.高沼气矿井 21.相对瓦斯涌出量 22.基础储量 23.面积损失 24.落煤损失 25.厚度损失 26.矿井三量 27.矿井地质勘探 28.回采率 29.保有储量30.矿井三量 31.简单结构煤层 32.复杂结构煤层 33.缓倾斜煤层
二、论述题
1.论述矿井地质工作的意义、目的和任务?
2.何谓采前地质评价?其目的和意义何在?
3.何谓煤层的稳定性?评定煤层稳定性采用哪些指标?薄煤层和中厚及厚煤层稳定性的评定指标差异何在?
4.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5.论述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建设的影响?
6.简述巷道出现断层前的征兆?
7.断层的断距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换算的?
8.简述回采工作面对断层的处理方法?
9.论述寻找断失翼煤层的方法?
10.论述煤厚变化的原因和主要特征?
11.论述煤厚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12.论述岩浆侵入体对煤变质作用的影响?
13.论述岩浆侵入煤层的一般规律?
14.论述煤矿生产过程中对煤厚变化的处理?
15.论述岩溶陷落柱的发育条件及陷落柱的形成原因?
16.论述陷落柱的出露特征?
17.论述瓦斯含量的影响因素?
18.论述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
19.论述煤自燃的影响因素?
20.井巷地质编录的形式及其选定的依据?
21.论述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体系?
22.地质说明书的种类及其编制的地质依据?
23.掌握利用断层面等高线法绘制断煤交线的方法。
24.掌握利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绘制剖面图的方法。
25.掌握利用剖面图绘制水平切面图的方法。
26.掌握地质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水平切面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四篇:2014年吉林大学水工系构造地质学复习提纲
2011-2012学年构造地质学复习提纲
一、概念
构造地质学 倾向 弯滑作用地质构造 倾角 弯流作用 原生构造水平岩层 节理
次生构造角度不整合 节理组
地质体平行不整合 节理系
滑塌作用 褶皱 节理的密度断层 滑移作用 褶皱作用 断层面
面状构造平行褶皱 擦痕
线状构造 相似褶皱 阶步
走向 顶厚褶皱 生长断层
二、简答题
1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3简述“V”字形法则
4不整合的地质意义
5不整合存在的标志
6侵入岩的产状有哪些类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7Richard分类及其意义
8纵弯褶皱作用的基本特点,弯滑与弯流。
9Ramsay分类
10剪节理与张节理的区别
11断层的识别标志
12逆冲推覆构造的分带特征
题型:
一、概念(30)
二、判断或填空(20)
三、简答题(30)
四、论述题(20)
逆冲推覆构造 飞来峰 构造窗 走滑断层 正花状构造 负花状构造 劈理 线 理
第五篇:地质学学习心得
地质学学习心得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环境地学的组成部分基本信息。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环境地学的组成部分。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自然和人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但也有人从狭义的地质环境概念出发,把问题局限于岩石圈。1972年中国开始探讨环境地质学的范畴、理论和方法,组建研究机构,到70年代中期,发展成为一门较系统的新学科。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环境地学的组成部分。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自然和人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但也有人从狭义的地质环境概念出发,把问题局限于岩石圈。1972年中国开始探讨环境地质学的范畴、理论和方法,组建研究机构,到70年代中期,发展成为一门较系统的新学科。人类与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地质环境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环境地质问题日趋尖锐,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浸、滑坡、沙漠化以及多发性地方病等,说明地质环境对人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人类对地质环境的认识与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那就是既要研究地质环境对人的影响,也要研究人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也就是特别强调了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新的学科--环境地质学由此诞生了。
环境地质学主要是在地质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于地质科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一)环境地质学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它包括这样一些研究内容:①区域地质环境研究
为区域规划、经济发展、国土整治及资源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中国地质灾害分布图
②地质灾害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
为预报地质灾害提供依据,为减免灾害提出防范措施。③地球化学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
研究不同地区地球化学背景,各种元素丰度及其分布特点;研究空气、水体、土壤和矿物原料中有益、有害元素及致病物质富集、迁移规律;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畜健康关系,防治某些地方病和职业病,最大限度地减轻由于某些元素的天然富集或短缺对人畜健康和植物生长带来的不良影响。一些城市饮用水水质恶化问题也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问题。④古气候的变化规律
主要利用地质环境中沉积物反映气候变化的标志,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气候变化的情况、原因和规律,预测今后气候变化趋势可能产生的危害和提出防范措施。
⑤工程建设中可能引起的环境恶化问题
大量的工程活动,如城市建设、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矿山、海港工程、电站建设等常常引起人为地质作用,在兴利的同时往往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引起环境恶化。对人为地质作用及其地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和预测,为区域经济建设规划和大型工程设计提出科学论证。⑥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可以造福人民,但同时又往往引起地质环境的改变,甚至导致人为的地质灾害。地下水过量开采常常引起地面沉降,在沿海地区常常导致海水入侵和土地盐碱化;矿山开采往往引起地面塌陷、山崩和人工滑坡;某些矿产,特别是放射性矿产的勘探和开采往往引起环境污染。环境地质工作就是要在自然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详细研究导致环境恶化原因,提出防止减轻地质环境恶化的措施。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污染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到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因而大批地质学家投入了环境问题的研究。世界一些国家纷纷建立环境地质研究机构,出版书刊。从学科的发展来看,到70年代中期,环境地质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独立的新学科。
火山爆发
(二)最早的环境问题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环境问题,如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等都是地 质因素引起的。对于这些环境问题,人类至今还无法控制和准确预测,因此预测和防治地质因素造成的环境影响,是环境地质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地壳表面的化学元素,在成岩作用和风化侵蚀过程中形成了不均匀分布。生态系统中循环的物质和流动的能量都同地质环境有密切关系。地质体系中化学元素的丰度和赋有状态必然影响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一个地区某种元素严重不足或过剩,就有可能引起地方病。如某些地区由于缺碘或多碘引起居民患地方性甲状腺肿,高氟地区引起地方性氟中毒。中国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也与环境地质条件有关。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也是环境地质学的内容之一。
(三)动态平衡的关系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是经过亿万年演化而形成的。在这一环境中,地质体系的各部分之间、地质体系与生态系统之间已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
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人口剧增,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活动已变成干预和改变自然体系的强大营力。环境地质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这其中主要包括:
(四)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现代工业和农业的飞跃发展,废弃物的排放和农药化肥的施用,把大量有害化学物质散布到地质环境中,逐渐改变地球表面的化学组成,生态平衡的物质基础便遭到破坏。这一方面直接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如出现公害病;另一方面还引起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变化,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臭氧层被破坏等问题。污染物在地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积累、净化的过程,十分复杂,研究这种过程是环境地质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五)环境地质问题
大型工程和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大型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活动,使地貌不断发生变化,如大矿坑出现,山头被削平,废石堆积如山,水系改变,海岸线被侵蚀等。这样就留下一些难以处置的环境问题,如露天矿开采后的生态恢复问题,河流大坝和水库建成后的综合性生态影响问题等。预防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也是环境地质学的基本任务。
(六)城市化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城市化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由于人口的高度集中,能源和材料的大量消耗,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大型和高层楼房的建设而引起的城市环境地质问题有: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的勘探、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问题,地下水硬度升高的防治问题,地质环境的容量问题地面沉降的防治问题,同城市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同城市建设和发展、同城市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这些问题可为新城市的合理规划和旧城市的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以及对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的研究,探索地质环境的变化。如水土流失现象与风化过程相关,而风化速率又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和外部水热条件有关,通过对矿物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和研究,可以评价风化作用的进程。
又如克山病、氟中毒等疾病的地区分布与某些环境地质因素相关,研究这种特定区域地质环境中化学元素的丰度及其在各个生态环节中的运动规律,有利于揭示人体健康与地质环境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地方病的病因。
再如,通过对工业污染物的追踪研究,可以发现污染物由于地表水的灌溉经过土层渗入地下水的途径。此外,评价大气颗粒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时,也要应用矿物学的方法,即不仅要考虑它们的浓度,而且要研究它们粒径的分散度、形态特征、矿物和化学组分特征。在环境地质学的研究
中,为了确定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影响环境质量的地球内力、地表外力和人类活动三种营力之间的相互作用统一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果,必须应用现代数学原理和计算方法。如设计研究工作的程序,检验样品和数据的代表性,分析数据资料的相关性,进行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建立环境地质或环境地球化学模型,预测地质环境的演化趋势,拟定环境控制的最佳方案等都需要应用系统分析方法。
地质环境问题具有空间性、动态性和综合性。分析和表示环境地质问题,图上作业是一种理和计算方法。如设计研究工作的程序,检验样品和数据的代表性,分析数据资料的相关性,进行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建立环境地质或环境地球化学模型,预测地质环境的演化趋势,拟定环境控制的最佳方案等都需要应用系统分析方法。
地质环境问题具有空间性、动态性和综合性。分析和表示环境地质问题,图上作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环境地质图不仅能表示出某一时刻的环境状态,而且能表示出随时间流逝所发生的系统变化。因此在环境地质图中,除了应用各种地质图件的颜色和线条等制图语言外,还要有数字和数学符号。这些数字和数学符号同一定的环境数学模式相关联,因而可使图件与电子计算机联用,形成动态环境地质图。一套完整的区域环境地质图包括环境地质单要素图、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图、环境演化趋势图、环境区划图、环境规划图等。
为解决人类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环境地质学在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带有地学、生态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特色。但环境地质学仍然是以地质学作为学科基础的。
祝老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材建学院10建工班:窦一峰(学号1021100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