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保障工作意见(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04:4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燃气保障工作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燃气保障工作意见》。

第一篇:燃气保障工作意见

区于年在郊县率先实现全气化。目前全区共有燃气用户近51万户,其中管道人工煤气23万户、天然气7万户、液化石油气21万户(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流动人口和用于餐饮业)。燃气已成为广大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能源。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快速发展,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将被广泛使用,的城市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对此,区政府相当重视天然气的在我区的发展,并于今年初制定了《区天然气发展规划》。区以其社会、经济、人口的快速发展同样受到了燃气发展商的青睐,按规划要求天然气管网的敷设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根据“世博会与新一轮发展”大讨论的要求,按区政法委“为推进区新一轮发展保驾护航”专题讨论的布置,我们根据《市燃气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结合区实际情况,就“区社会稳定及应急事故处置中的燃气保障”提出如下意见:

一、减灾工作概述

(一)行业特征

区现有人工管道煤气、天然气销售企业1家(系市大众燃气销售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销售企业4家(骨干企业为市液化石油气经营有限公司和燃气公司),其中包括2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28个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另有3个液化石油气小区气化站、6个液化石油气加气站、2家自有液化石油气储罐的生产性企业、其它大容量使用、储存液化气的饭店和生产性企业。

(二)致灾原因和发展趋势

1.灾害构成(1)天然气的特征:主要成分是甲烷、热值约7500~9000千卡立方米、爆炸极限约为5~15%;

(2)液化石油气的特征:主要成分丙烷、丁烷等,热值约为21000~29000千卡立方米,爆炸极限约为2~10%;

(3)人工煤气的特征:热值约为3800千卡立方米,一氧化炭(CO)是人工煤气的可燃成份之一,因其为毒性气体,且无色、无味,一定量的吸入会引起中毒或死亡,爆炸极限约为5~50%。

2.致灾原因

(1)各类燃气设施和管线上方因野蛮施工、堆积重物、构筑建筑物、超负荷载重车辆等原因致使燃气管道接口松动、断裂;腐蚀性化学物任意排放,侵蚀燃气管道;热胀冷缩和自然沉降导致燃气管道接口松动、管道下沉、断裂;野蛮拆除旧房或违章搭建损坏燃气管道。

(2)液化石油气的灌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类设备由于老化、保养不善等各种原因而发生的泄漏。

(3)液化石油气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行车事故、剧烈颠簸和撞击造成容器及连接管道阀门严重损坏而发生的泄漏。

(4)液化石油气在供应环节中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而造成的泄漏。

(5)自然灾害:因台风、寒流、潮汛、雷击、地震等造成重、特大燃气供应事故。

(6)其他致灾的主要原因

单位、个人私接私装;

燃气设备故障、燃气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违章作业;

燃气在输配、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故;

液化石油气钢瓶材质不符、角阀、调压器密封不良、超期使用运行而引起燃气泄漏。

(7)新的致灾源

根据天然气发展的规划和进程,我区将较大规模的发展天然气和推进天然气的转换。天然气的管网压力机制远远地高于现有的人工煤气压力,且我区现有及规划有大量中、高压天然气管道,一旦遭遇外力损坏而引发燃气事故,必将影响巨大,后果极为严重。天然气转换工作量大、环节多,亦可能留下致灾隐患。

有关建设单位设计制作的窨井盖或电缆盖板无透气孔,燃气无法泄爆,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而致灾。

二. 应急处置的程序

(一).信息来源

1. 公安、消防、医疗、民防等社会公共救援单位;

2. 事故单位、市民或所在社区;

3. 主管或责任单位。

(二)信息接受

社会公共救援部门、燃气企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接到燃气突发事故信息后,迅速通知事故所在地的燃气企业、燃气管理部门、以及公安、消防、医疗、民防等社会公共救援部门和镇政府(街道)赶赴现场,并向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燃气行业应急热线“83777”

(三)事故的处置

1.燃气供应事故

当燃气灾害事故影响我区燃气供应时,应及时报市燃气调度监测中心,并有该中心根据事故影响程度、恢复时间、输气预测等情况,适时启动燃气调度应急预案,迅速有效地判断、编制、实施全市燃气调度平衡方案,下达应急调度指令。

2.燃气生产性灾害事故发生后(仅指我区液化气灌装单位),企业应立即根据单位内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根据事故原因,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排除故障;如发生火灾或人员伤亡,同时通知消防、医疗、民防等社会公共救援部门,并迅速将相关信息报区、市燃气管理部门。

3.燃气社会事故

一般事故:区燃气管理办公室接到燃气灾害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通过市政应急中心通知有关燃气急抢险责任单位实施先前处置,同时通知市燃气管理协调现场处置及参与事故调查。

重、特大事故:区政府接到燃气事故信息后,迅速赶赴现场,会同市政局和市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现场指挥部,开展事故处置现场指挥,确定安全警戒区域,疏散附近人员,并负责事故处理的善后工作。

有关燃气企业的主要领导必须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抢险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必要时切断气源,防止再生、衍生事故的发生。尽快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实施抢修,如无法有效处置,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四)事故原因的调查

燃气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性质,由公安、消防、燃气管理部门和区政府有关部门组成事故原因联合调查组,必要时邀请有关专家参加,共同对燃气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报有关方面。

三.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一)组织机构

根据燃气事故的性质、范围、损失及伤亡情况,必要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为临时机构,总指挥由区政府领导担任;抢险工作现场指挥由主管、责任单位领导担任;重、特大灾害事故由市政府领导担任总指挥。

区计委(燃气办)会同市燃气调度监测中心具体负责区内日常燃气生产、输配和储存的调度监测。必要时,由市燃气调度监测中心指挥全市燃气的应急调度,下达应急调度指令。

(二)职责分工

1.一般燃气灾害事故由各责任单位负责应急处置的指挥。

2.重、特燃气事故由现场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置的指挥。

3.燃气事故危及全区燃气正常供应时,由市调度监测中心负责燃气的应急调度指挥。

4.区政府负责区域内的燃气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并实施属地管理,负责相关保障,组织开展对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

5.卫生系统组织紧急输送受伤(中毒)人员并做好院前急救。

6.消防局负责排除险情。

7.公安局负责维持治安秩序,疏导交通。

8.民防办负责协助现场侦检,需要时参与应急救援。

9.区计委燃气办协调处理,通讯联络。

10.电力公司配合现场应急处置,控制危险区电源。

四.应急保障系统

(一)信息保障

信息的畅通能保障燃气应急指挥中心迅速组织人员、物力进行救灾抢险,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我们将逐步建立相应的信息数据库,通过日常信息的沟通,及时掌握有关燃气动态。在接到有关事故的报告后,属应急处置范围的应先行处置,同时将信息迅速传递给上级部门及有关相应的救援职能部门。平时将救灾抢险重要信息资料储存在数据库,为救灾抢险指挥提供决策依据。

(二)人员保障

燃气应急处置组织人员实行统一指挥,燃气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由区政府领导担任总指挥,抢险工作现场指挥由燃气企业领导担任,同时设抢险副总指挥(同企业1~2人)。担任指挥人员应当有组织、协调应急处置能力,并熟悉应急预案。从事处置抢险人员须参加过业务技术培训,掌握燃气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配合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在现场指挥领导下,有序地执行所承担的职责。

(三)物资保障

按照市燃气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有关规定以及企业内部的应急预案,有关企业须配备必须的应急设施、装备、车辆和通讯联络设备,并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应急处置中,按现场指挥部要求,可以在本市道路、公路建设养护和各燃气企业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场地。

(四)专业保障

在应急处置中,指挥管理机构和应急处置工作部门应当要求相关企业单位对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事故场所和设备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涉及到支援队伍必须服从区政府管理部门的调动,参加应急处置抢险工作。

(五)相关保障

在应急处置中,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民防等社会公共救援部门根据事故现场需要,各司其职,行使保障职能,防止事态扩大。参与抢险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并配备专业设施设备。

五.应急防范体系

(一)加强防范管理

防灾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为防止燃气灾害事故发生,以及燃气灾害事故发生后,快速处置,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底程度。燃气供应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加强对燃气生产、输送设备的检查;各燃气经营企业对居民、单位使用的燃气设备要进行安全检查。

(二)加强宣传教育培训

按条块结合的原则,加强燃气设施保护及安全使用燃气的全民教育。宣传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以安全用气和保护燃气设施为核心内容,以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及外来人员为主体,采用形式多样、内容由浅入深的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使人们对燃气的防范、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

燃气经营企业应经常派出专业人员进入社区、企事业单位进行安全使用燃气的教育,区燃气管理部门继续加强区内燃气安全管理,做好燃气设施安全保护和安全使用燃气的宣传教育;燃气企业加强对职工的专业安全培训、消防培训、岗位培训。

(三)加强防灾网络

燃气应急处置组织平时要与本区的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民防等社会公共部门加强联系,将有关部门的联系人、通讯地址输入数据库,建立防灾网络。

(四)加强经验分析

专业企业和管理部门应对事故原因和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相关的专业(如住宅设计、物业管理)管理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加强预警演习

区内各燃气企业应建立应急预警演习制度,不定期的组织燃气应急处置演习(每年不少于一次),不断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并确保负责急抢修的队伍始终处在预警状态。

第二篇:燃气保障工作意见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燃气保障工作意见

公文

区于年在郊县率先实现全气化。目前全区共有燃气用户近51万户,其中管道人工煤气23万户、天然气7万户、液化石油气21万户(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流动人口和用于餐饮业)。燃气已成为广大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能源。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快速发展,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将被广泛使用,的城市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对此,区政府相当重视天然气的在我区的发展,并于今年初制定了《区天然气发展规划》。区以其社会、经济、人口的快速发展同样受到了燃气发展商的青睐,按规划要求天然气管网的敷设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根据“世博会与新一轮发展”大讨论的要求,按区zd委“为推进区新一轮发展保驾护航”专题讨论的布置,我们根据《市燃气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结合区实际情况,就“区社会稳定及应急事故处置中的燃气保障”提出如下意见:

一、减灾工作概述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一)行业特征

区现有人工管道煤气、天然气销售企业1家(系市大众燃气销售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销售企业4家(骨干企业为市液化石油气经营有限公司和燃气公司),其中包括2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28个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另有3个液化石油气小区气化站、6个液化石油气加气站、2家自有液化石油气储罐的生产性企业、其它大容量使用、储存液化气的饭店和生产性企业。

(二)致灾原因和发展趋势 1.灾害构成

(1)天然气的特征:主要成分是甲烷、热值约7500~9000千卡立方米、爆炸极限约为5~15%;

(2)液化石油气的特征:主要成分丙烷、丁烷等,热值约为21000~29000千卡立方米,爆炸极限约为2~10%;

(3)人工煤气的特征:热值约为3800千卡立方米,一氧化炭(O)是人工煤气的可燃成份之一,因其为毒性气体,且无色、无味,一定量的吸入会引起中毒或死亡,爆炸极限约为5~50%。2.致灾原因

(1)各类燃气设施和管线上方因野蛮施工、堆积重物、构筑建筑物、超负荷载重车辆等原因致使燃气管道接口松动、断裂;腐蚀性化学物任意排放,侵蚀燃气管道;热胀冷缩和自然沉降导致燃气管道接口松动、管道下沉、断裂;野蛮拆除旧房或违章搭建损坏燃气管道。

(2)液化石油气的灌装、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类设备由于老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化、保养不善等各种原因而发生的泄漏。

(3)液化石油气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行车事故、剧烈颠簸和撞击造成容器及连接管道阀门严重损坏而发生的泄漏。

(4)液化石油气在供应环节中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而造成的泄漏。

(5)自然灾害:因台风、寒流、潮汛、雷击、地震等造成重、特大燃气供应事故。

(6)其他致灾的主要原因

单位、个人私接私装;

燃气设备故障、燃气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违章作业;

燃气在输配、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故;

液化石油气钢瓶材质不符、角阀、调压器密封不良、超期使用运行而引起燃气泄漏。

(7)新的致灾源

根据天然气发展的规划和进程,我区将较大规模的发展天然气和推进天然气的转换。天然气的管网压力机制远远地高于现有的人工煤气压力,且我区现有及规划有大量中、高压天然气管道,一旦遭遇外力损坏而引发燃气事故,必将影响巨大,后果极为严重。天然气转换工作量大、环节多,亦可能留下致灾隐患。

有关建设单位设计制作的窨井盖或电缆盖板无透气孔,燃气无法泄爆,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而致灾。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二. 应急处置的程序

(一).信息来源

1. 公安、消防、医疗、民防等社会公共救援单位; 2. 事故单位、市民或所在社区; 3. 主管或责任单位。

(二)信息接受

社会公共救援部门、燃气企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接到燃气突发事故信息后,迅速通知事故所在地的燃气企业、燃气管理部门、以及公安、消防、医疗、民防等社会公共救援部门和镇政府(街道)赶赴现场,并向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燃气行业应急热线“83777”

(三)事故的处置 1.燃气供应事故

当燃气灾害事故影响我区燃气供应时,应及时报市燃气调度监测中心,并有该中心根据事故影响程度、恢复时间、输气预测等情况,适时启动燃气调度应急预案,迅速有效地判断、编制、实施全市燃气调度平衡方案,下达应急调度指令。

2.燃气生产性灾害事故发生后(仅指我区液化气灌装单位),企业应立即根据单位内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根据事故原因,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排除故障;如发生火灾或人员伤亡,同时通知消防、医疗、民防等社会公共救援部门,并迅速将相关信息报区、市燃气管理部门。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3.燃气社会事故

一般事故:区燃气管理办公室接到燃气灾害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通过市政应急中心通知有关燃气急抢险责任单位实施先前处置,同时通知市燃气管理协调现场处置及参与事故调查。

重、特大事故:区政府接到燃气事故信息后,迅速赶赴现场,会同市政局和市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现场指挥部,开展事故处置现场指挥,确定安全警戒区域,疏散附近人员,并负责事故处理的善后工作。

有关燃气企业的主要领导必须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抢险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必要时切断气源,防止再生、衍生事故的发生。尽快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实施抢修,如无法有效处置,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四)事故原因的调查

燃气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性质,由公安、消防、燃气管理部门和区政府有关部门组成事故原因联合调查组,必要时邀请有关专家参加,共同对燃气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报有关方面。

三.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一)组织机构

根据燃气事故的性质、范围、损失及伤亡情况,必要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为临时机构,总指挥由区政府领导担任;抢险工作现场指挥由主管、责任单位领导担任;重、特大灾害事故由市政府领导担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任总指挥。

区计委(燃气办)会同市燃气调度监测中心具体负责区内日常燃气生产、输配和储存的调度监测。必要时,由市燃气调度监测中心指挥全市燃气的应急调度,下达应急调度指令。

(二)职责分工

1.一般燃气灾害事故由各责任单位负责应急处置的指挥。2.重、特燃气事故由现场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置的指挥。3.燃气事故危及全区燃气正常供应时,由市调度监测中心负责燃气的应急调度指挥。

4.区政府负责区域内的燃气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并实施属地管理,负责相关保障,组织开展对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

5.卫生系统组织紧急输送受伤(中毒)人员并做好院前急救。6.消防局负责排除险情。

7.公安局负责维持治安秩序,疏导交通。

8.民防办负责协助现场侦检,需要时参与应急救援。9.区计委燃气办协调处理,通讯联络。

10.电力公司配合现场应急处置,控制危险区电源。

四.应急保障系统

(一)信息保障

信息的畅通能保障燃气应急指挥中心迅速组织人员、物力进行救灾抢险,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我们将逐步建立相应的信息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数据库,通过日常信息的沟通,及时掌握有关燃气动态。在接到有关事故的报告后,属应急处置范围的应先行处置,同时将信息迅速传递给上级部门及有关相应的救援职能部门。平时将救灾抢险重要信息资料储存在数据库,为救灾抢险指挥提供决策依据。

(二)人员保障

燃气应急处置组织人员实行统一指挥,燃气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由区政府领导担任总指挥,抢险工作现场指挥由燃气企业领导担任,同时设抢险副总指挥(同企业1~2人)。担任指挥人员应当有组织、协调应急处置能力,并熟悉应急预案。从事处置抢险人员须参加过业务技术培训,掌握燃气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配合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在现场指挥领导下,有序地执行所承担的职责。

(三)物资保障

按照市燃气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有关规定以及企业内部的应急预案,有关企业须配备必须的应急设施、装备、车辆和通讯联络设备,并保持良好的状态。在应急处置中,按现场指挥部要求,可以在本市道路、公路建设养护和各燃气企业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场地。

(四)专业保障

在应急处置中,指挥管理机构和应急处置工作部门应当要求相关企业单位对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事故场所和设备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涉及到支援队伍必须服从区政府管理部门的调动,参加应急处置抢险工作。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五)相关保障

在应急处置中,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民防等社会公共救援部门根据事故现场需要,各司其职,行使保障职能,防止事态扩大。参与抢险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并配备专业设施设备。

五.应急防范体系

(一)加强防范管理

防灾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为防止燃气灾害事故发生,以及燃气灾害事故发生后,快速处置,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底程度。燃气供应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加强对燃气生产、输送设备的检查;各燃气经营企业对居民、单位使用的燃气设备要进行安全检查。

(二)加强宣传教育培训

按条块结合的原则,加强燃气设施保护及安全使用燃气的全民教育。宣传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以安全用气和保护燃气设施为核心内容,以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及外来人员为主体,采用形式多样、内容由浅入深的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使人们对燃气的防范、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

燃气经营企业应经常派出专业人员进入社区、企事业单位进行安全使用燃气的教育,区燃气管理部门继续加强区内燃气安全管理,做好燃气设施安全保护和安全使用燃气的宣传教育;燃气企业加强对职工的专业安全培训、消防培训、岗位培训。

(三)加强防灾网络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燃气应急处置组织平时要与本区的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民防等社会公共部门加强联系,将有关部门的联系人、通讯地址输入数据库,建立防灾网络。

(四)加强经验分析

专业企业和管理部门应对事故原因和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相关的专业(如住宅设计、物业管理)管理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加强预警演习

区内各燃气企业应建立应急预警演习制度,不定期的组织燃气应急处置演习(每年不少于一次),不断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并确保负责急抢修的队伍始终处在预警状态。

公文

第三篇:集美区瓶装燃气安全管理工作意见

集美区瓶装燃气安全管理工作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燃气安全管理的意见》(厦府办„2017‟9号)和《集美区基础大排查工作方案》(厦集委办„2016‟107号)、《集美区护航金砖会晤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方案》(集安字„2017‟1号)有关要求,现就加强全区瓶装燃气安全管理工作,制定本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维稳安保工作精神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全面排查、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完善机制,专项整治、依法管控,加强服务、规范管理,落实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属地责任,进一步规范瓶装燃气安全管理,实现瓶装燃气供应规范有序、安保漏洞封堵、安全隐患消除、市民安全用气意识提高,确保瓶装燃气经营规范、管控到位,为全区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工作任务

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行业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各镇(街)属地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开展全区瓶装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具体方案详见附件),并将各镇(街)及区直相关部门燃气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纳入每年综治考评范围,确保瓶装燃气安全管控责任落实,管理规范到位。

(一)全面摸清底数

1.各镇(街)要将辖区内瓶装燃气安全隐患排查纳入基础信息大排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托社区(村)、网格员、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地毯式”排查。3月底前,完成全面排查,摸清瓶装燃气用户底数和钢瓶底数,逐一进行登记,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4月至6月底前,在摸清燃气用户基本信息基础上,组织入户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减压阀、连接胶管、通风情况等)。

2.区燃气主管部门要加强督查,督促燃气企业及时、动态将燃气钢瓶用户信息与属地镇街实现对接,明确责任人,建立沟通联系机制,确保用户信息真实有效。

3.各燃气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入户安全检查,建立完整的瓶装用户信息台账。

(二)全面打非治违

1.区建设局、区执法局、集美公安分局、区安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交通局、市质监二分局要加强部门联动,依托属地镇街和社区(村),加大瓶装燃气的执法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从事瓶装燃气的生产充装、道路运输、销售经营等行为,保持打击瓶装燃气非法经营行为的高压态势。

2.区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加强执法力量的调配,加强部门联动,确保不留死角和盲区。重点对城中村、外来人口集聚区域及小餐饮店、夜间大排档等使用违法瓶装燃气进行集中整治。

3.各相关部门要依照有奖举报制度,公开有奖举报电话和网

4重点,全面深入开展排查整治,严肃查处、纠正违法违规销售和使用瓶装燃气行为。

(三)加强宣传,保障供应。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打击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保障“严打严治严管”高压态势下瓶装燃气市场稳定。各镇街、各相关部门在严厉打击非法燃气销售的同时,要加强正规供气渠道宣传,加强安全用气教育,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市民不买不用非法燃气的自觉性。

(四)强化监督,务求实效。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分工和责任,抓好落实。指导和督促相关燃气企业、用气单位落实瓶装燃气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督促企业立即整改,跟踪落实,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对由于工作不力、措施不实、整治不到位,导致辖区瓶装燃气安全管理不落实的,将根据有关规定实施追责。

附件:集美区瓶装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集美区瓶装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为保障全区瓶装燃气安全,根据市燃气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对全区瓶装燃气安全开展地毯式排查,全面摸清底数,规范瓶装燃气销售经营行为,实施瓶装燃气销售实名制,打击瓶装燃气非法经营行为,确保隐患消除彻底,瓶装燃气经营规范、管控到位。

二、组织领导

成立集美区瓶装燃气安全排查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全区瓶装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区政府副区长叶德传 副组长:区建设局局长邹荣生

组 员:区燃气安全监管协调小组成员(详见附件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区建设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建设局副局长沈晓华担任,成员由区燃气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组成。

三、排查整治范围和重点

全区瓶装燃气充装、经营、运输、使用等环节及所有瓶装燃气用户(包括居民用户、餐饮用户、企事业单位食堂等)的安全

812.区商务局:负责督促辖区限额以上商场、超市、企业涉及燃气使用场所的燃气安全排查整治。

13.区经信局:负责辖区工业企业等涉及燃气使用场所的燃气安全排查整治。

14.区民政局:负责辖区养老院等涉及燃气使用场所的燃气安全排查整治。

15.各镇(街):明确瓶装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建立专门工作班子,依托社区(村)、网格员、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门入户,开展“地毯式”排查,认真组织开展辖区瓶装燃气经营安全管理和瓶装燃气用户安全的全面排查,发现非法充装、运输、储存、经营、使用燃气的行为,应当及时处理或报告执法、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对辖区所有瓶装燃气用户(含居民用户、餐饮用户、企事业单位食堂等)开展燃气基础信息排查和入户安全检查,并督促消除安全隐患。广泛开展宣传,结合基础信息排查和入户安全检查一并进行宣传,切实提高用户安全用气意识。

16.各燃气经营企业:加强供应站点安全设施设备的排查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主动消除,突出视频监控建设,依靠技术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配合属地镇(街)搞好隐患整改;加强销售台账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实名制销售,逐个建立钢瓶电子标签,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监管和钢瓶流转可追溯;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入户安检工作,指导用户隐患整改;对燃气用户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公共安全且不能及时整改到位的,应当采取停气措施,并报告属地(镇)街和燃气主管部门;规范送气人员管理,加大人员培训,逐一建立人员档案,送气人员持证上岗;积极开展燃气安全教育,通过入户安检、发放安全资料、发送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提高瓶装燃气用户安全用气意识。

五、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1月至2017年2月底)。制定下发集美区瓶装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召开部署会。各镇(街)要根据区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制定本辖区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建立专门工作班子,组织动员部署会,加强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做好排查工作的各项准备。区直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方案,组织部署本部门涉及瓶装燃气使用场所排查整治工作。

(二)集中排查整治阶段(2017年3月至2017年6月底)。1.各镇(街)要结合区基础大排查,依托社区(村)、网格员、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进门入户,开展地毯式排查。3月底前,结合区综治办“四实”采集工作,基本完成对辖区内所有瓶装燃气用户(含居民用户、餐饮用户、企事业单位食堂等)基础信息和钢瓶底数的排查摸底,并逐一进行登记,建立基础信息台账。4月至6月底前,在摸清燃气用户基本信息基础上,组织入户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减压阀、连接胶管、通风情况等),同时督促

112过第三方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中介服务机构、社会组织或聘请行业专家开展排查摸底,燃气用户基础信息摸排(包括用户名称、用气地址、证件号码、联系方式、供用气合同、钢瓶条形码等)按照每户最高10元标准,入户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减压阀、连接胶管、通风情况等)每户20元标准执行。同时对瓶装燃气用户使用的不合格减压阀、胶管老化等附件,各镇(街)可采取“以旧换新”、“以奖代补”等方式进行更换或安装,所需经费由各镇(街)统筹解决。另外,由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90万元,主要用于区瓶装燃气安全排查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必要的办公开支、入户宣传(含居民用户、餐饮用户、企事业单位食堂等)、人员培训、燃气应急演练、活动宣传以及印刷各类燃气安全宣传资料等。

附件:1.集美区瓶装燃气安全排查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络 员名单

2.集美区餐饮行业液化石油气用气场所安全检查表 3.集美区燃气居民用户安全检查表

第四篇:全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意见

为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执法服务职能,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现就做好2013年全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2013年全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坚持“一三四三”的工作思路,即打响一个“文明监察”品牌,完善创新“两网化”监管、诚信等级评价和“一书两金”三个机制,突出小微企业监管服务、解决欠薪问题、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查处和书面审查扩面增长四个重点,加强管理、能力和作风三个支撑,实现我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档升级。

二、目标任务

2013年全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主题,以维权维稳、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为主线,健全完善诚信等级评价和“一书两金”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运行标准,扩大“两网化”管理覆盖面,用人单位信息录入完整不少于700户;书面审查不少于700户;在按时完成上级部署专项执法检查任务的同时,自行组织开展全区性专项执法检查至少一次;督促用人单位及时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三、工作措施

(一)转变执法理念,打响“文明监察”品牌

大力倡树“寓服务于执法之中”的执法理念,自觉把服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一种行为准则,贯穿于整个监察执法过程,切实做到服务到位、执法规范、打击有力。

服务到位。一要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制度。对用人单位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不符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情形,但不宜予以行政处理、行政处罚的,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有关整改和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二要推行阳光执法。实行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监察职责、监察事项、执法程序、执法依据和管辖范围;三要强化行政调处工作。坚持宣传教育在先,对有举报投诉的用人单位开展约谈,进行调解处理;四要坚持上门执法服务。利用劳动保障监察平台宣传相关的人力资源法律法规,变单一执法为宣传法律法规、规范用工管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过程。

执法规范。一要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制度和执法程序。落实主办监察员制度、错案追究制度、案件调查审核处理“三分离”制度和重大案件专家会审、集体讨论、行政处理处罚集体研究决定制度,坚决杜绝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切实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案件质量,确保所办案件成为摆得上桌面、经得起推敲、受得住检验的铁案。二要深入推行一体执法。凡涉及对用人单位用工情况的检查活动,一律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统一组织实施,监察执法事项统一规划,监察执法力量统一调度,对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统一处理处罚,坚决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检查以及相互推诿、拖延办理监察事项等现象的发生。

打击有力。要坚持综合运用书面审查、举报投诉专查、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和社会保险稽查等各种监察执法方式,积极做好维权维稳工作。对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究必有果,彰显法律的尊严。

(二)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和诚信等级评价工作

全面深入推进“两网化”监管,要着力在四个方面做实际事、下细功夫:一是基层网格机构队伍建设实现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职能落实、责任落实。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自身建设,充实人员、提升素质;一手抓基层网格机构队伍建设,结合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或直接面向社会聘用等形式,落实基层网格工作人员,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专业能力培训,使基层网格工作人员切实承担起采集信息、宣传、监测、预防预警、调处和配合执法六项职能,真正成为基层网格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知情者、宣传者、建议者、预警者、调解者和参与者。二是用人单位用工信息入库确保真实完整。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不真实不完整的信息一律不准入库;已经入库的信息,要采取多种方式尽快补充完善,确保准确无误。三是实现信息比对工作的实质性突破。将所采集的用人单位用工信息与就业登记、劳动用工备案、社会保险经办等业务信息进行比对,为分类监管、动态监控和评估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四是建立健全预防预警机制。要立足信息采集和评估分析,实施用人单位分类监管和动态监控,及早预防可能发生的重大劳资纠纷;对已经出现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征兆的,要第一时间发出预警,有针对性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将重大劳资纠纷解决在萌芽中。

要扎实做好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工作。一要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书面审查作为等级评价的基础手段,初步掌握招用职工、订立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工作时间、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情况;二要及时记录接受举报投诉、立案查处、专项执法检查和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查处过程中掌握的情况,不断充实诚信档案的内容;三要及时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掌握的情况与就业登记、劳动用工备案、社会保险经办等业务信息进行比对,提高诚信档案中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四要加大征信力度,定期开展用人单位信息采集工作,并通过信息系统实时记录信息新增和变更情况以及劳资矛盾的调处情况,使诚信档案涵盖的单位更多、数据更全、信息更准、利用更便捷。

为确保诚信等级评价工作有力推行、实施到位,要坚持做到:一是严把标准。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按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切实做好诚信等级评价工作。二是严肃纪律。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要真实反映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实际情况。三是确保实效。对a级诚信示范单位进行抽查复核,并采取区、街道联合方式对c级非诚信单位进行重点检查,真正体现守信受益、失信惩戒原则。

(三)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服务工作

一是加强小微企业监管服务。针对小微企业存在的合同签订率和参保缴费率低等突出特点和问题,要积极发挥“两网化”监管的职能作用,定期对网格内小微企业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帮助其建立健全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引导小微企业规范用工。对多次检查发现问题拒不整改企业,要将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监管力度,依法处理处罚。

二是加大力度解决欠薪问题。一要建立健全企业欠薪报告制度并按季通报。通过劳动者举报、企业自报、日常巡查等多种途径获得工资拖欠信息,及时了解企业欠薪情况,有效防范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对发生欠薪的企业,要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劳动保障监察专兼职监察员或协管员每月至少一次向欠薪企业尤其是重点欠薪企业了解其新欠和偿还情况,指导企业按照计划偿还欠款。二要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落实欠薪举报投诉首问责任制,明确责任,及时妥善解决欠薪问题。三要学习寿光经验,积极探索“一书两金”制度,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选择典型企业、行业推行“一书两金”制度,扩大实施范围,形成有效解决欠薪问题的长效机制。

三是强化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加大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一要落实重大事件和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对发生10人以上群体性上访、欠缴社会保险费、拖欠职工工资3个月以上、因改制改组(拆迁、关闭、破产)职工安置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企业,企业裁员20人以上(或20人以上企业关闭破产)、企业主逃逸等重大情况和信息,各基层监察网格要本着“知情信息及时报”的原则,在事件发生(或知情)后2小时内,向区劳动保障监察处报告情况;对因少报漏报或隐瞒不报而造成恶劣影响甚至导致严重后果的,要对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严厉问责。二要建立“日监控、月汇集、季研判”的舆情分析研判制度。要增强工作敏感性,预判重大劳资矛盾出现的前兆,立足“早发现、早处置”。加强日监控,对涉及劳动用工方面的问题进行收集、跟踪、处理,遇有重大事件及时报告;月汇集,区劳动保障监察处每月要向基层网格、重点监控用人单位收集相关信息,第一时间掌握一手资料;季研判,每季度要召集研判分析会,对劳动用工运行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形成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季度分析报告。三要建立重点预防监控制度。把改制企业、发生过工资拖欠、经营困难、裁员人数多、使用劳务派遣人数多、劳资矛盾多、农民工人数多的企业作为重点预防和监控对象,采取重点联系的方法,明确人员责任。重点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时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劳动用工管理等进行帮助指导,对违法违规的行为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四要健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重大事件的应急准备、协调和处理机制,加强与公安、工会、经信、信访等部门的联系,建立正常信息互通机制;要建立重大事件快速反应预案,确保第一时间介入,并公平、公正进行调处,快速有效处理重大案件。

四是扎实有效开展书面审查工作。继续扩大书面审查的范围和数量,2013年计划书面审查的用人单位数量再增长75%。书面审查的重点内容是劳动合同、工资支付、休息休假、社会保险以及劳务派遣用工的情况,重点单位除小微企业外,还包括新开办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和诚信等级评定为c级的单位。

(四)加强管理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

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考核,不断提升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水平。2013年评优树先将根据各街道举报投诉结案率、书面审查计划完成情况和用人单位信息完整录入计划完成情况三项指标择优推荐。同时,将对至少三分之一的2011诚信示范单位进行复核,对至少三分之一的非诚信单位采取区街道联合方式进行重点检查;还将根据实际需要,对各街道管辖的用人单位直接进行查处。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培训学习,不断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执法服务能力。

要切实增强“四种意识”、提高“四种能力”、倡树“六种作风”,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作风建设,即: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服务发展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推进工作的能力;增强团结意识,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凝心聚力的能力;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拒腐防变的能力。要倡树刻苦扎实的学习作风,锐意进取的改革作风,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亲民爱民的服务作风,胸怀全局的团结作风,勤政廉洁的清廉作风。通过扎实有效的作风建设,将执法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推动全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现新发展。

第五篇:春节期间燃气安全供应保障工作汇报

周至县燃气管理办公室

关于春节期间燃气安全供应保障工作汇报

市燃热监督管理中心:

我办根据中心、局的工作安排,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于1月13日在主管县长的带领下对燃气经营单位,燃气器具经营单位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各气站法人汇报了各站安全供应保障情况。现就我县春节期间燃气安全供应保障工作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层层分解,全面落实安全责任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领导,关键是组织,局明确规定,局长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燃气办为安全直接责任人,各燃气经营单位负责人为经营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从而做到了责任到人、指标到位,体现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调动了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今年年初,局长与燃气办负责人签定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燃气办负责人与燃气经营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合同》,做到了层层负责,分级管理,将考核情况在年终进行分级考评,把安全生产与个人的工作业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应对行业变化,加强管理。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安全运行。

随着我县燃气行业不断扩大及使用普及,我县用气人口迅速增加,指导居民安全用气和查处违法、违章用气行业突出问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清楚伪劣和质量低下的燃气器具,规范燃气器具安装维修的呼声越来越高了。这些都要求改变工作中的不足,加大行业监督力度,加强行业的行政执法。

在春节期间,我办组织现有的人力、物力下,采取定期的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查找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在春节期间,将安全供应保障,各站点的安全设置,人员持证上岗,液化气钢瓶检测等问题作为重点。加大对用户正确使用燃气器具的安全宣传,对春节期间检查中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予以批评纠正,将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三、组织力量备足气源,确保春节期间居民用气

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周密计划、积极组织筹备气源,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春节燃气供应应急预案。四个液化气站,春节期间人员到岗到位,液化气供应有序正常。玉祥天然气公司积极与省天然气公司沟通协调,保证了来气充足,满足了春节期间市民用气的需求。城北加气站科学调配,活力引导加气车辆,错峰加气秩序正常。

四、加大燃气安全使用宣传力度

节日期间,印发《燃气安全使用常识》、《燃气器具安全使用常识》等材料1000多份。加强对燃气器具产品的检测管理,对无检测合格标志的产品不发销售通知书,并按规定清理出我县燃气器具经销市场。

加大对流动换气点得管理力度,并依据群众举报对大寨子非法倒气依法予以取缔,并没收了倒气抢等设备。

五、加强节日值班,确保用气安全

春节期间,县燃气办、各燃气经营企业,都制定了详细的节日值班表,严肃值班纪律,保证了节日期间信息畅通,保障有力。由于我县各级燃气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安全责任意识强,节日期间未发生燃气安全事故。

燃气安全始终是我们燃气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不断提高燃气管理人员素质,加大燃气管力度,全力确保我县燃气安全。

****年**月**日

下载燃气保障工作意见(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燃气保障工作意见(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意见(最终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XX号)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XX发〔2013〕XX号)精神,进一......

    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工作意见

    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工作意见 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开展好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加快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险步伐,特提出以下意见......

    劳保局劳动保障就业扶持工作意见(模版)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市就业形势的影响,维护全市就业局势稳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确立了“强化服务解民难、科学发......

    司法局法律服务保障的工作意见(市)

    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学浙江、促发展”的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学习浙江经验,促进*崛起新跨越的意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努力为*在新的历史......

    春节期间燃气安全供应保障工作汇报[大全五篇]

    周至县燃气管理办公室 关于春节期间燃气安全供应保障工作汇报 市燃热监督管理中心: 我办根据中心、局的工作安排,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于1月13日在主管县长的带领下对燃气经营单位......

    2013工作意见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工作意见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个宗旨,提升质量、规范管理、保障安全,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

    户内燃气安全检查是安全用气的保障

    户内燃气安全检查是安全用气的保障 阐明户内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必要性,叙述户内安全检查的工作内容、工作规范和实现户内安全检查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经验和成效,介绍了安......

    关于贯彻落实宜春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的工作意见

    关于贯彻落实宜春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计划的工作意见 2011年1月19日,宜春市下达了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计划,对2012年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