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冶金煤气检查内容
(一)风机房、加压站
1、风机房、加压站及值班室应设置固定式CO监测报警仪,要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并且保持良好状态。
2、风机房、加压站及值班室应配备空气呼吸器(不少于2部)等必要的防护救护设备,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气瓶压力应不低于200bar。
3、风机房、加压站及值班室应有两条以上逃生路线,逃生门应向外开启。
4、楼梯、站室应有事故照明,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5、风机房、加压站及值班室均应安装防爆电器,防爆电器的安装应符合防爆要求。
6、风机房、加压站应有换气设备,并与CO监测仪表联锁,值班室应有应急处置方案并且上墙。
(二)煤气柜
1、煤气柜应定期检查、定期测壁厚,并做好记录。
2、煤气柜应有柜容指示、上升极限和下降极限。
3、煤气柜内应有CO监测仪,应将柜内煤气检测结果传输到值班室电脑上。
4、煤气柜区应有消防通道。
5、煤气柜应有进柜检查制度。
6、转炉煤气柜应设事故放散塔,应有氧含量连续检测装置,并与煤气柜入口阀、事故放散塔的入口阀、炼钢系统的三通切换阀开启装置联锁,氧含量超标时禁止回收煤气。
7、煤气柜进出口应有可靠的切断装置。
8、煤气柜值班室应有应急处置方案并上墙。
9、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要按国家规定进行评估备案。
(三)TRT系统
1、TRT的煤气进出口应有可靠的切断装置。
2、TRT透平机室应有CO监测仪表、要定期进行校验,并灵敏可靠。
3、TRT透平机室应有换气设备,换气设备应与CO监测仪表联锁。
4、TRT进出口阀门两侧应按规定设置放散,放散高度应不低于厂房顶部4米。
5、TRT主控室应配备空气呼吸器(不少于2部),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压力应不低于200bar。
6、TRT主控室应配备灭火器材。
7、TRT主控室应有应急处置方案并上墙。
(四)高炉系统
1、高炉平台、高炉中控室应有固定式CO监测仪,并定期进行校验,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高炉中控室应配备空气呼吸器(不少于2台),并处于良好状态,气瓶压力应不低于200bar。
3、高炉平台通往炉顶的梯子口处应设置符合规定的安全警示标识。
4、高炉铁口、渣口和风口不应泄漏煤气。
5、高炉炉皮不应有发红、撕裂等异常情况,防止煤气泄漏。
6、高炉蒸汽、氮气吹扫管,停用时应有防止窜入煤气措施。
7、热风炉应每2小时检查一次,炉皮出现烧红、开焊及裂纹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热风炉煤气总管应有可靠的煤气隔断装置;热风炉煤气支管应设低压报警装置,并应有煤气自动切断装置;热风炉与鼓风机站应有必要的联锁,当突然停电时阀门应向安全方向自动切换。
8、除尘器和高炉煤气管道要定期检查,防止煤气泄漏;高炉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放灰应有防止煤气泄漏的安全措施(应有上下两道阀
门);布袋除尘器的每个箱体出、入口均应设有可靠的隔断装置;布袋除尘器箱体应设放散管;布袋除尘器应设高、低温报警和低压报警;布袋除尘器应设泄爆装置,泄爆装置的泄爆孔不得对着楼梯和通道。
9、烟煤制粉系统应采用惰化气体做干燥介质,且应设氧含量和一氧化碳浓度在线监测装置,并实现超限报警和自动惰化,进入煤粉制备和喷吹系统容器、箱体时要进行有害气体检测和氧含量分析,防止造成中毒和窒息。
(五)转炉系统
1、转炉烟罩、加料机、氧枪孔等均应采取氮气密封。
2、转炉煤气回收,应设一氧化碳和氧含量连续测定和自动控制系统;煤气的回收与放散,应采用自动切换阀,煤气放散的烟囱上部应设自动点火装置。当煤气氧含量超过2%时或所涉及柜高度达到上限时应停止回收。
3、转炉烟罩以上平台,有人巡检作业的应设固定式CO监测仪。
4、转炉煤气电除尘:电除尘出、入口应设可靠隔断装置;电除尘应设有当氧含量超过1%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装置;电除尘应设放散管和泄爆装置。
5、钢包、中间罐烘烤区应设有CO报警仪。
6、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烘烤器及其他烘烤器应装备完善的介质参数检测仪表与熄火检测仪;采用煤气燃料时,应设置煤气低压报警及与煤气低压讯号联锁的快速切断阀等防回火设施,并应设置吹扫煤气装置。
7、采用煤气、乙炔和氧气切割铸坯时,应安装煤气、乙炔和氧气的快速切断阀,并应配备灭火器材。
(六)加热炉
1、烧煤气的加热炉区域应设固定式CO检测报警装置,并将信号引到加热炉操作室。
2、加热炉操作室应配备空气呼吸器(不少于2部),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气瓶压力应不低于200bar。
3、烧火工应配备便携式CO检测仪,定期对煤气设备进行巡检,并做好记录。
4、加热炉点火应严格执行先点火后送煤气等点火程序。
5、加热炉检修应严格执行煤气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6、加热炉操作室应有应急处置方案并上墙。
(七)煤气管道系统
1、煤气管道应采取消除静电和防雷措施。
2、煤气管道下方常有炽热物停留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3、煤气管道和支架上不应敷设与本管道无关的动力电线、电缆。其他管道的支架不应直接焊在煤气管道上。
4、煤气管道应定期测壁厚,并做好记录。
5、煤气管道应维持正压,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半水煤气)管道的隔断装置不应使用带铜质部件装置。
6、厂区主要煤气管道应标有明显的煤气流向和介质名称、标高的标识。所有可能泄漏煤气的地方均应挂有提醒人们注意的安全警示标志。
7、煤气进入车间前的管道,应装设可靠的隔断装置。在管道隔断装置前、管道的最高处及管道的末端,应设置放散管;放散管口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及人员巡检点4m以上,且应引出厂房外。
8、煤气管道上使用的明杆闸阀,其手轮上应有“开”或“关”的字样和箭头。
9、排水器水封应装在其他隔断装置之后并用;水封的有效高度应为煤气计算压力加500mm水柱,排水器之间距离一般为200至250米。
10、排水器上水应有逆止装置或水封,排水器溢流水与漏斗应有适当间隙,防止排水器击穿,煤气窜入下水系统;溢流水下水管禁止直接入下管道。
11、复式排水器投入使用前补水时应打开放气孔,防止充不满水。
12、排水器应加设安全警示标识,严禁在排水器附近停留、取水等。
13、在检修向煤气设施补充水的管道设备时,应采取防止水放空后煤气倒流的措施。
四、强化应急处置
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未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要与邻近有资质的应急救援组织签订救援协议。
1、所有生产、供应和使用煤气的企业,应设有煤气防护站或煤气防护组。
2、煤气防护站应配备呼吸器、通风式防毒面具、充填装置、万能检查器、自动苏生器、隔离式自救器、担架、各种有毒气体分析仪、爆炸测试器及供危险作业和抢救用的其他设施(如对讲电话),并应配备救护车和作业用车等,且应加强维护,使之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3、煤气防护站应设煤气急救专用电话。
4、煤气防护站(组)应尽可能设在煤气发生装置附近,或煤气设备分布的中心且交通方便的地方,煤气防护人员应集中住在离工厂较近的地区。
5、煤气防护站应张挂煤气系统工艺流程图,标明各种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管道支架编号,便于应急救援。
6、应制定煤气系统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特别是实兵模拟演练,要做好演练记录和演练总结,并及时完善演练方案。
7、煤气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布置岗哨,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
8、进入煤气危险区的抢救人员应佩带呼吸器,不应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应定期测定一氧化碳浓度。
第二篇:山东省冶金煤气安全生产重点措施
山东省冶金煤气安全生产重点措施
(一)煤气安全“十必须”
1、煤气生产、供应和使用单位必须设立煤气防护站(组);煤气从业相关人员必须培训持证上岗。
2、煤气区域必须设置齐全安全警示标志。
3、煤气岗位必须配置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和安全检测报警仪器。
4、任何煤气作业必须制订落实好安全措施。
5、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2人以上。
6、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随身佩戴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器。
7、带煤气作业或进入煤气中毒风险场所作业必须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8、高度危险煤气作业必须实行作业许可、办理票证、检测确认制度。
9、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检测合格。
10、煤气作业必须设置现场安全监护人。
(二)煤气安全“十禁止”
1、煤气区域严禁烟火,严禁堆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2、煤气区域严禁设置人员密集的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
3、煤气区域严禁长时间逗留或休息。
4、严禁雷雨天或在厂房内放散煤气。
5、严禁在低气压、大雾、雷雨等恶劣天气及靠近高温热源带煤气危险作业。
6、严禁蒸汽、氮气、水等其他介质管道与煤气管道硬连接,停用时必须断开或堵盲板。
7、严禁盲板、眼睛阀或扇型阀及敞开式插板阀安装在厂房内。
8、严禁煤气设备和管道泄爆装置泄爆口正对建筑物的门窗、安全通道或走梯平台。
9、严禁煤气用户先送煤气后点火;直径大于100mm的煤气管道起火严禁关闭煤气阀门灭火;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使用照明电压严禁超过12V。
10、严禁发生煤气事故后盲目冒险作业、冒险抢救。
(三)煤气检修安全作业“六不干”
1、作业任务不清楚不干。
2、责任分工不明确不干。
3、作业现场无安全交底不干。
4、无安全作业方案不干。
5、无安全确认、无检测不干。
6、无安全监护不干。
备注:煤气检修安全作业方案包括三个方案:一是检修工作方案;二是停气和吹扫方案;三是送气置换方案。方案应包括组织指挥机构,检修内容和涉及范围,检修程序,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等内容;应办理有关作业的许可证,做好安全确认,并进行严格检测并记录,做到统一指挥,令行禁止。
(四)煤气安全实行“五票”
1、煤气盲板作业票
2、煤气设备(区域)动火作业票
3、煤气区域高处作业票
4、煤气设备内部作业票
5、停(送)煤气作业票
备注:
1、煤气盲板作业是高风险带煤气作业行为,必须严格执行煤气盲板作业票制度。作业票应包含作业单位、作业负责人、监护人、作业地点、作业时间、盲板规格尺寸、煤气介质、煤气压力以及安全措施等内容,同时要认真绘制并标明管道名称、位置的草图。
2、煤气管网、设备动火作业为高危险作业,分为带煤气动火作业和停煤气动火作业;动火票应包含动火地点、动火时间、动火类别(分停煤气和带煤气两类)、动火内容、现场动火负责人及动火执行人(施工单位承担)、现场监护人、煤气压力及压力看守人、动火安全措施等内容,不得缺项和更改,同时要认真绘制动火管网、设备草图。
3、煤气区域高处作业按照国家高处作业安全规定执行;同时要做好防煤气中毒等引起的高处坠落。
4、煤气设备内部作业按照国家缺氧作业以及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执行。
5、停(送)煤气作业票应包含作业单位、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停(送)煤气工艺流程图、作业步骤、安全措施以及检测确认内容。
6、进入煤气电净化设备如电除尘器内部作业实行两票制(必须办理停电作业票和煤气设备内部作业票)。
(五)煤气安全“三项制度”
1、安全确认制度
2、安全检测制度
3、安全监护制度
备注:
1、安全确认制度:在煤气生产作业活动以及高危险作业活动前、中、后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确认制度,履行确认手续,必要情况下留存书面记录。
2、安全检测制度:在有关煤气作业活动中进行相关一氧化碳、氧气等气体含量以及爆炸实验检测,必须留存书面
记录。
3、安全监护制度:在煤气生产作业活动以及高危险作业活动全过程实行专人监护。
第三篇:冶金行业安全隐患检查
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根据安安监[2014]36号《关于开展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的精神,5月20日至23日由我局组织对全县部分冶金行业进行了抽查,并邀请了省安科院俞工,方工二位专家现场技术指导。从整体情况看全县24家冶金行业安全生产情况还是好的,乡镇安监站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门的布置。企业对这次专项整治也比较重视。如:浙江广义合金铸造有限公司、安吉科声磁性器材有限公司等。对这次专项整治比较重视,在本企业开展了隐患排查和治理。对照问题逐一进行了梳理。但存在的安全隐患还有很多,在这次抽查的四家企业中,专家提出停产整改的企业有一家,其他三家提出存在的隐患有154条之多。主要问题反映在电气、设备的防护上。如:电器元件裸露,设备无接零、接地,转动设备无防护,个人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不到位等。根据专家建议,对四家抽查的企业逐一发出停产整改和整改措施书,有企业对照专家逐一进行整改。
下一步大队将对全县24家冶金企业逐一进行检查,深化专项整治,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责令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决不留死角。
第四篇:煤气隐患检查整改制度
煤气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落实各级煤气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煤气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各级、各类事故隐患,切实预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我厂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安全生产检查
煤气安全生产检查遵循“分级管理、专业负责”的原则,分为经常性检查、专业检查、定期检查和综合性检查四类。
2.1经常性检查包括岗位检查、巡回检查和重点检查三种形式,具体规定如下:
2.1.1各岗位员工在班组长或主操的带领下实施一班三次(班前、班中、班后)岗位检查,检查的重点是煤气膨胀节、插板阀、泄爆阀膜板、煤气管道脱水器、水封、放散阀等设备设施以及管辖区域内煤气(CO)含量、安全状况、作业人员违章违规现象的及时纠正等,煤气泄漏检测手段主要以报警器检测、目视、望远镜查看,风向标识杆等具体形式。
2.1.2煤气安全、生产技术专业人员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巡逻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类“三违”现象;各类危险点、危险源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设备、设施及建筑缺陷和现场环境的安全状况等。
2.1.3煤气安全、生产事故或未遂事故所暴露、潜在的问题,各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重点检查,具体组织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涉及到的专业组、部门参加。
2.2专业检查
2.2.1煤气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特种设备、电气等由设备科组织,相关专业组、部门配合进行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2.2.2各专业管理安全生产隐患检查由各专业组长具体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每月不少于一次。
2.2.3煤气安全防护、救护器材、消防器材、应急管理由安环科具体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每月不少于一次。
2.2.4根据季节、气候的特点,开展的安全四季“五防”检查,由安环科负责,相关专业、职能部门配合,每季不少于两次。
2.3煤气安全定期检查
2.3.1各班组必须坚持一班三检制工作原则,责任人:班组长。2.3.2作业区的煤气安全检查每周不少于两次,责任人:单位主管。2.3.3分厂的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三次,责任人:安环科长。
2.3.4国家法定节假日前后各单位、专业管理部门都要组织一次全面的综合检查,责任人:单位主管、专业组长。
2.4综合性检查
煤气综合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由厂副职以上领导带队,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各专业组参加,进行思想、制度、管理、隐患等全面检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3.煤气事故隐患级别及整改责任划分
3.1一般事故隐患,指作业现场存在的,在作业区范围内能够按期整改的隐患,由作业区、单位主管负责落实整改,本单位安全员监督。
3.2较大事故隐患指作业区、单位无能力需分厂协调,在一定期限内能够整改的隐患,由分厂组织落实整改,安环科监督。
3.3重大事故隐患指分厂无能力解决,需公司有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协助解决的隐患,由隐患所在专业管理组逐级递交隐患报告,督促落实,公司安环部与分厂安环科监督。
3.4特大事故隐患由公司召集有关部门、专家研究制定方案,列入安全管理体系方案,由公司组织实施,分厂配合整改,公司安委会监督。
4.煤气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上报及处理程序
4.1一般事故隐患现场解决,当班班组长、安全员将整改情况上报作业区负责人。
4.2较大事故隐患由作业区负责人、安全员或现场检查人员逐级上报分厂安环科、职能管理部门(专业组)。
4.3重大、特大事故隐患,当班班组长妥善安排作业人员暂停或撤离隐患现场,逐级上报(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并派专人加强现场警戒和安全监护。
4.4上级职能部门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执行上述程序。
安全管理部门视隐患等级情况,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整改完毕后,相关单位、部门(专业组)在规定期限内反馈整改情况,安环科复查验收。
4.5分厂设立隐患举报奖励制度,所有员工均可对煤气作业现场存在的较大以上事故隐患向安环科报告,经确认后视情对举报者适当奖励。
5.事故隐患整改方案、措施的制定
5.1涉及单个专业、部门的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方案、技术措施由具体负责的专业管理组制定,单位提出安全方案,安环科审核,总体必须体现“安全第一”的原则。
5.2涉及多个部门或专业的安全生产隐患,由安环科(生产控制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专业共同协商,落实整改方案及预防控制措施,各部门、专业按会议决定分工,具体落实整改。
5.3事故隐患整改方案包括下列内容:治理期限和目标,具体措施,技术方案、安全方案、机构和人员,实施、配合单位,隐患未完全消除期间的告知、应急预案等。
6.建立煤气事故隐患档案
6.1煤气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台帐记录,班组检查记录在设备点检表、交接班日志、和班组安全活动台帐上。
6.2作业区煤气安全生产检查记录在作业区安全检查记录台帐及高炉综合点检表上。
6.3较大或重大事故隐患分厂、专业组建立台账,分类管理,并将整改、验收结果存档。
6.4安环科每月将分厂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情况统计上报公司安环部及公司煤气防护站。
6.5各类煤气安全生产隐患检查记录必须包含以下内容:隐患内容、整改措施、时限、责任人、整改验收情况。
7.责任追究
7.1各单位(部门、专业组)必须按照煤气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内容、频次、整改等要求,对本单位职责管理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认真排查,及时落实整改。
7.2对煤气事故隐患整改不力,不按规定的期限、要求进行整改,推诿扯皮,考核相关责任人;造成事故的,加重处罚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附:
煤气设施安全检查内容
(一)一般规定。
1.各种主要的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管道支架等应编号,号码应标在明显的地方。
2.有泄漏煤气危险的平台、工作区域等,均必须设置相对方向的两个出入口。
3.各类带煤气作业处应分别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4.煤气辅助设施保持完好有效。
5.对于设备腐蚀情况、管道壁厚、支架标高等每年重点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案。
6.煤气危险区域的一氧化碳浓度必须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装置。
(二)用气点。
1.各个炉子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放散管。2.相关燃烧阀门的头部有明显开关标志。3.燃烧阀前有放水或放气头。4.阀门严密、灵活、无泄漏。
5.助燃管道及煤气管道设置低压报警装置。
(三)管道。1.厂区主要煤气管道须标有明显的煤气流向和种类。
2.所有可能泄漏煤气的地方均须挂有提醒人们注意的警示标志。3.管道本体无可见泄漏(含法兰、阀门及附属装置)。
4.煤气管道与水管、热力管燃油管和不燃气体管在同一支柱或栈桥上敷设时,其上下敷设的垂直净距不宜小于250毫米。
第五篇:检查内容
检查内容
一、抵质押贷款检查
(一)抵押贷款
1、贷款手续是否齐全,程序是否合规,有无逆程序审批发放贷款。
2、有无接受法律明令禁止和限制的抵押物,导致抵押无效;有无接受权属关系不明晰或有争议的抵押物,影响抵押效力;有无伪造虚假抵押物权属证书、登记证书,掩盖抵押物物权状况;有无接受有特定用途或难以变现的抵押物;有无抵押物属第三方的,内外勾结伪造第三方同意抵押的证明文件,调查中不予揭示,合谋骗取信贷资金;个人按揭贷款中,有无开发商(或中介)与个人(本公司员工)合谋,利用个人名义办理假按揭,骗取信贷资金。
3、有无与没有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开展业务合作;有无评估机构出具不符合实际的估价意见,低价高估,隐瞒抵押物瑕疵;有无银行(信用社)工作人员与借款人、抵押人恶意串通,导致抵押物价值严重失实,套取信贷资金;有无放宽抵押物抵押率,提高抵押贷款额度,套取信贷资金。
4、有无审批通过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和限制的抵押物、抵押物权存在瑕疵、抵押率高于规定标准的抵押贷款;有无审批通过不予揭示抵押物存在租赁、出借、在先抵押、查封、扣押、监管等限制情况的抵押贷款;有无审查把关不严,直接认同申报贷款材料中的抵押物价值和抵押率。
5、有无抵押登记的抵押物与贷款批准的抵押物不一致;有无办理抵押登记后,发现抵押物价值与实际明显背离,仍然审核发放;有无在尚未办妥抵押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发放贷款;有无借款人或抵押人伪造抵押登记证书或克隆权证,并与银行(信用社)经办人员相互串通,骗取信贷资金;有无借款人或抵押人与登记部门人员勾结,擅自更改抵押登记信息,套取信贷资金;有无抵押登记证期限与贷款不一致的问题。
6、有无贷款期间抵押物被转移、挪用、处置、调换、逃废债务;有无贷款期间抵押物毁损、灭失、价值降低、变现能力减弱、超过有效期等情况不予反映;有无贷款期间借款人或抵押物所有人产生法律纠纷,贷后检查发现而不采取措施;有无抵押物权凭证未落实专人保管,造成权利凭证丢失、损毁、抵押物保险过期。
7、有无内外勾结,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的抵押物偿还本息;有无在贷款本息未结清,又未提供其他有效抵押方式的情况下,抵押人串通承贷单位、登记部门注销抵押登记手续。
(二)质押贷款
1、贷款手续是否齐全,程序是否合规,有无逆程序审
批发放贷款。
2、有无出质人主体不合法,出质人不是质押物所有权人;有无以法律禁止、所有权有争议的物品质押;有无借款人或第三人以虚假资料,变造、伪造权利证明提供质押;有无内外勾结,伪造、变造权利证明,或用已挂失、冻结的权利证明(存单、国债等)办理质押。
3、有无提供虚假、伪造的质押物价值凭证;有无内外勾结,对虚假的质押权利进行估价,质押物低值高估,超过质押物实际价值;有无放宽质押物质押率,提高质押贷款额度,套取信贷资金。
4、有无审批通过法律禁止或限制的质押物、质押物权利存在瑕疵、质押率高于规定标准的质押贷款;有无内外勾结,合同签订前(出账前)置换质押物,诈骗信贷资金。
5、有无不按规定签署质押合同或使用质押合同文本错误;有无没有办理质押登记,未开具质押证明,质押物没有实现占管,被转移或处置;有无权利质押未取得有权部门批准,以提货单提供质押的,未办理提货单冻结手续;有无以动产质押的质押物未指定具有保管条件的第三方实际占管。
6、有无质押权利未办理登记;有无质押物没有实际转移;有无质押不足值或提供虚假质押物。
7、有无质押期间质押物(动产)被转移、置换、盗窃、挪用、非法处置;有无质押物(权利凭证)保管不善,造成质押权利凭证被更换、损毁、涂改、盗窃;有无质押单证未办理止付手续或止付手续不严密而被支取。
8、有无贷款收回、质押物返还后,未收回出质人持有的质押证明。
二、信贷管理系统操作检查
1、客户信息录入。客户经理是否按照客户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管理需要,在信贷管理系统中选择相应的客户类型,是否据实、全面地录入相关信息。对建立信贷业务关系的个人客户和企(事)业法人客户的法定代表人,是否拍摄客户照片,存入信贷管理系统。
2、关联人信息录入。输入客户信息时,是否同时建立客户关联人信息。法人客户是否以法定代表人及其配偶、主要股东、关联单位等作为关联人建立关联信息;个人客户是否以家庭主要成员应作为关联人建立关联关系。
3、贷审登记。对贷款申请、调查、审查、审议、审定、审批是否按各流程环节形成的信息,是否由相关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录入,并是否录入明确的意见和相关责任人员信息。
4、担保信息录入。在录入贷款申请信息时,是否根据贷款方式录入保证人或抵质押物信息。
5、贷款发放。是否依据贷款审批结果完整录入贷款相关信息后,打印《放款出账通知书》,是否经信用社主任及放款经办责任人签字后,并是否交委派会计审核。
6、贷款出账。委派会计是否对客户经理提交的贷款资料和出账通知书的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审核;个人客户还应
审核证件与借款人是否一致。审核无误后,是否已签字交前台柜员办理贷款出账。《放款出账通知书》是否作为核心系统出账凭证的附件。
7、贷后管理。客户经理是否及时录入诉讼、贷后检查、抵贷资产管理等信息,是否打印到期贷款催收单,登记贷款催收单回执。
(一)客户经理是否根据诉讼情况及时录入诉讼明细登记、诉讼贷款明细和执行明细登记,以便随时查询诉讼信息;
(二)客户经理是否根据贷后检查情况,及时录入贷后检查信息、建议和处理结果;
(三)客户经理是否根据审批结果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情况,及时录入抵债资产基本信息和分类明细信息;
(四)客户经理是否定期打印到期贷款清单、已(将)失去诉讼时效不良贷款清单和贷款催收通知书,并是否及时登记贷款催收回执。
三、信贷规范化检查(查信贷档案)
1、信贷文本使用是否规范、正确;
2、办理各项贷款的手续是否合规、合法;
3、合同文本签订是否规范,内容是否齐全,有无涂改等现象;
4、贷款调查报告撰写的内容要素是否真实、准确,用途是否合法、合规,调查结论是否明确等内容;
5、贷审会是否按规定召开,贷审会记录是否及时登记,是否由贷审会成员签名等内容;
6、贷后检查是否按规定进行,贷后检查材料中是否有贷后检查责任人签名以示负责,贷后检查内容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走过场现象等。
四、自报假、冒、借名贷款
借名、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活动要坚持:扎实推进,注重效果;区别对待,分类处置;讲究方法,能收尽收;严肃查处,惩前毖后的原则。对工作力度大,主动排查出的案件,对有关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可按照尽职免责或从轻原则处罚,对直接责任人应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2010年12月31日(含)前发放的借名、假冒名贷款,可能形成案件的,建立专项台账,单独处置,不纳入案件信息系统统计,不列入案件考核。2011年1月1日(含)以后发生的借名、假冒名贷款,一律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形成案件的,及时移交。整治活动后再发现案件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严肃处理。
借名、假冒名贷款表现形式为:
1、假名贷款。即凭证署名的借款人不存在,机构内部工作人员自身或内外勾结,以伪造、编造的虚假借款人身份信息材料,以虚假借款人名义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骗取贷款的行为。
2、冒名贷款。即实际借款人冒他人之名借款。凭证署名借款人存在,但并不知情(或予以否认),本人也未在申请书及借款合同上签字确认,机构内部工作人员自身或内外勾结,利用所掌握的他人身份证明材料,骗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
3、借名贷款。借款人存在,合同借款人与资金实际使用人非同一人,但合同借款人知情并认可实际用款人以其名义贷款,清理时,借款人、实际用款人之一无条件、全额承接贷款债务(或两人无条件、分比例、全额承接贷款债务)。具体可分两种情况:
(1)贷款由借款人本人办理,资金为他人(实际用款人)使用。
(2)贷款非借款人本人办理,贷款手续由实际用款人以借款人名义办理,合同借款人本人未在申请书及借款合同上签字,资金为合同借款人认可的他人(实际用款人)使用。
六、贷款新规执行情况检查
排查2010年7月份以后,除农户贷款外,单笔发放超过30万元以上的个人贷款、5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贷款或100万元以上的流动资金贷款支取是否采取了受托支付方式;受托支付是否按规定提供了相关证明材料;是否按受托支付权限要求进行了审批。对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客户采取自主支付的,是否按月进行了资金使用情况检查。
七、股金反担保贷款检查
贷款科目使用是否正确;是否有保证人及其相关资料等;是否按规定执行利率及贷款期限等;借款合同与保证合同中分别是否有“约定借款人、保证人未经九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同意不得处置本联社股金”的特别约定;是否按规定办理股金质押登记手续;主要表现为:
1、股东是否向九江县农村信用社经办机构出具书面质押申请,并附《质押合同》复印件;
2、经办社是否向联社营业部以书面形式并附股东申请资料办理质押登记;
3、联社营业部对质押登记申请是否进行审核,审核该股金可否质押,是否已办理过质押,其未办理质押的余额是否满足质押标的额度,经审核无误后办理股金质押登记,并是否出具股金质押登记证明;经办社是否根据股东的股金质押登记证明和营业部股金质押登记回复函办理贷款发放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