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烟叶可持续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
浅析烟叶可持续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
据烟草中国网信息员报道烟叶是烟草行业的基础,“烟叶稳,行业稳,烟叶兴,行业兴”,烟叶可持续发展对农民增收致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语有云“天时地利人和”,运用于烟叶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上,更复有新的时代意义。
一、天时
“天时”指的是烟区政府应作好规划,积极争取烟草、农业、工业、扶贫、水利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对烟区进行产业扶持。
1、发展烟叶生产,要做到规划先行
烟叶生产布局主要取决于生态环境条件、自然资源状况、栽培习惯和社会经济状况,同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规模。一些地方的烟农见到种植烟叶“有利可图”就大规模发展烟叶生产,忽略了市场供求关系对烟叶生产的影响,导致种植投入与产出比加大,收益下降,这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做法,为烟农自身以及整个烟草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政府对合理计划种植规模应当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坚决杜绝超面积种植,无合同收购的行为发生。
近年来,由于种烟比较效益降低,烟农的种烟积极性严重受挫,加之我国烟叶生产一直处于分散的小农生产状态,育苗,移栽,管理,烤制都是以个体为单位分散在各家各户,既增加了烟农的劳动强度和财力支出投入,又不利于管理经营,更不利于稳定种烟规模和合理扩大种植面积,严重阻碍烟叶整体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因此,政府要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根据当地光、热、水资源、作物的生长期、轮作制度中养分的平衡协调供应等因素,选择并确立以烟为主的宜烟区域,集约化经营,规划基本烟田规模,逐级建立基本烟田档案,通过政策或立法的办法将基本烟田固定下来,为烟叶生产的大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政府要加大投入和扶持政策
烟草行业的投入和扶持政策是稳定烟农队伍,落实各项措施的重要保障。烟草行业在政策引导,产前资金投入,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各项补贴上都要设立相关的措施制度,以确保这些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尤其是资金管理的运用上,譬如烟水配套设施,烤房建设资金,科技投入,烟农补贴等。在烟农补贴上,要做到细化,实化,才能让资金补贴发挥最大的作用,降低烟农种烟风险,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
此外,各项扶持政策的建立要以烟农的实际情况和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急烟农所急,创烟农所须。譬如抗风险体制的确立。烟农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政府对于种烟规模的控制和全年收购计划的弹性调整。以及严格按照合同收购可以有效的降低烟农种烟的市场风险。在抵抗自然灾害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防灾降灾的防御机制,设立自然灾害保险,才能把自然灾害对于烟农造成的损失将至最低,确保烟农能够安安稳稳种烟。
二、地利
“地利”在烟叶可持续发展中,可以用利用,保护和改善三个层面来阐释。“利用”是指合理利用本地地理资源优势,探索生产特色烟叶之路。“保护”即加大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大力推广轮作制,广施有机肥。“改善”所指的是在原有地域优势的基础上,扩大优点,减小不利因素对烟叶种植生产的影响。科技兴烟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土壤质量和地理气候等生产力制约条件的有利因素。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兴烟,才能满足生产力飞速发展的需要。品种改良,新型无公害肥料的开发,栽培技术的改进,烟叶有害成分的控制,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等科技项目的开发是科技兴烟的前提,科学成果的推广和普及是科技兴烟的关键,只有两者紧密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劳动效益。科技的推广和普及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烟农劳动强度,减少种烟风险有起着积极的作用。
科技推广还应结合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状况。我国烟农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高深的科技知识在烟农中广泛推广需要符合烟农的认知水平,才能起到应有的实际效果,先
进机械的操作和使用应尽量做到浅显易懂。机械化的推广要在烟农的购买水平之内,减少投入产出差,才能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稳定并提高烟农的种烟积极性。
2、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保障
我国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使得烟叶生产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为低下,烟水配套工程设施不完善;烤房设施智能化程度不高;烟区机械化程度低,路况差,交通设施落后。这些已成为烟叶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是制约我国烟叶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加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注重“建设”,更要注重“管理”。部分地区烟水配套基础设施出现“一年建、二年用、三年四年没人管”的局面,大大降低了资金和设施的利用率,如何加强管理,延长设施寿命并提高利用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
三、人和
人是承载经济运行的主体,烟草行业队伍建设中,烟农和烟技员的关系一衣带水,息息相关,正确处理好烟农和烟技员的个体、个体与整体关系,是烟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重视烟农地位,建立现代化烟农队伍
烟农是烟草产业链中最基层的环节,是烟草产业发展的基础。维护烟农利益,增加烟农收入,调动烟农的生产积极性,是稳定烟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烟农队伍出现严重萎缩现象。大批年轻烟农进城务工,劳动力转移加快,烟农队伍逐渐趋向老龄化。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受教育水平低,接受新技术热情低能力差是我国现阶段烟农队伍的特征。
要解决烟农和现代烟草农业之间的矛盾,除了重视烟农地位,政府加大扶持政策力度,烟草企业诚信经营之外,还应注重提高烟农队伍整体素质。“有文化,懂技术”有较高的市场意识和生产技能,有一定的生产水平和经营意识是现代烟草农业中烟农的新标准,只有建立起现代化的烟农队伍,才能为推动传统化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提供有利的保障。
2、不断提高烟技员综合素质
烟叶生产的技术性很强,从育苗、移栽、大田管理、成熟采收到烟叶烘烤,从病虫害防治到密集式智能化烤房建设,都有严格特定的规范技术要求,烟技员是这些工作的主力军。他们要把各项技术落实到各家各户,通过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带动烟叶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烟技员也是烟草企业与烟农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烟草行业的窗口。建立起一支优素质的烟技员队伍是各项烟叶政策宣传和落实的关键,也直接关系到科技推广,烟叶收购等各项工作的实效性。
“以人为本”是企业对待职工的基本原则。不仅要加强烟技员的技术培训,更好设立适度的奖惩制度,刺激烟技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学习积极性,还要在改善烟技员的待遇,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下功夫。只有这样,烟草企业才能留得住人。只有不断的提高烟技员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需要。
第二篇:天时地利人和成语
【成语】:天时地利人和
【拼音】: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
【简拼】:tsdlrh
【解释】: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天时地利人和 成语接龙
【顺接】:和乐且孺 和事天子 和光同尘 和合双全 和合四象 和和气气 和和睦睦 和如琴瑟
【顺接】:白雪难和 抱德炀和 彼倡此和 彼唱此和 才怀隋和 倡而不和 此唱彼和 地利人和
【逆接】:昂首望天 拔地倚天 拔地参天 白日升天 白日青天 白浪掀天 抱恨终天 碧海青天
【逆接】:天上人间 天上无双 天上石麟 天上麒麟 天下一宗 天下一家 天下为一 天下为公
第三篇:科技创新烟叶生产加强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烟叶生产加强可持续发展
摘要:为了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加大了对烟叶生产的科研投资力度,加快了烟叶生产的现代化脚步。本文结合皖南烟区烟叶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烟叶生产实行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并且提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科技创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劳动力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纵观全局,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强化的资源限制,以及各国就科技创新展开的激烈竞争,我国在科技创新竞争方面稍显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阻碍。我国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国家烟草专卖局也不断的提出:烟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尤其是在烟叶生产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的地区。
一、科技创新是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烟叶生产是一项对科技水平要求较高的产业。在烟叶生产中,科技创新能够有效的提升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烟叶生产利用科技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烟叶生产的必要手段。近些年来,皖南烟区的烟叶生产结合科技创新的力量,将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烟叶生产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如皖南烟区焦甜香特色优质烟叶专项科技成果的发布、八点精准烘烤技术的推广等。科技创新为烟叶生产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新的力量,为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自2008年以来,皖南烟区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完善生产技术体系,通过引进实用机械、自动化烤房以及品种和区域优化,特色烟叶面积由5万亩左右增加到10万余,上等烟比例由45.6%上升为68.9%。
二、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1.人力物力支持。科技创新和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是不相同的,科技创新需要的是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以及资金的保证。为了促进科技创新项目的顺利进行,皖南烟区的烟叶生产一直围绕科技创新展开,逐渐完善了科技生产的设施,先后建立了黄山等5个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单元,并且以技术中心建设为载体,培育出了一支具有专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是15人,中高级职称的4人。同时,皖南烟区还重视培基层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近年来,先后与多家管理培训组织合作,在QC质量管理、绩效管理、基础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10余场次的专业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还显著提升了烟叶生产人员的专业水平。
2.自主创新与联合创新相结合。烟叶生产离不开自主创和联合创新相结合,在创新的基础上要加强和与科研机构和专业人才的交流和合作,构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烟叶生产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为烟叶生产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来,皖南烟区先后与清华大学、南京土壤所、河南农大、郑州烟草研究院、青州烟草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利用了高校科研技术的优势,建立了烟叶生产新品种试验示范、土壤肥料定点实验等项目,推动力科技创新再迈新台阶。
3.实施科研项目。近年来,皖南烟区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构建了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培训出了一批具有专业科技水平的人才,总体上提升了烟叶生产的科技创新水平。皖南烟区结合当地气象局,对烟叶生产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水分、风力光照等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适合烟叶生产的最佳环境,以及如何避免对烟叶生产的不利环境,促进烟叶绿色生产具体方案。
4.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烟叶生产重要的是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转化,其中,烟叶生产示范基地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场地。皖南烟区建立了6个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园,共计1600多亩,为烟叶生产的组织、技术试验、成果转化搭建了科技场地。烟叶生产示范基地共投资了800多万元,烟叶生产实现了集约化培养,加快了科研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并且将本地的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提升了一大阶段。
三、加强科技创新的途径
1.改变传统观念,强化烟叶生产基础。传统观念里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烟叶生产发展的需求,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烟叶生产观念和“单打独斗”的烟叶生产模式,促进烟叶生产向现代化的转变。烟叶生产的方式要改变传统观念里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的模式,实现科技化的管理,提升烟叶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烟叶的质量。强化烟叶生产的市场主导地位,形成多种模式的烟叶生产劳动力合作和资金合作,强化烟叶生产基础,以利益为驱动激发合作者之间的凝聚力,进一步最大化烟叶生产的利益。
2.加大烟叶科研投入力度。根据烟叶生产的实际情况,真正需要的是充分发挥科研人才的力量,加快构建完备的科技创新体制,尽力培育新的烟叶品种,提升烟叶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的能力,加快生态环境的构建,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培训专业化的烟叶生产的队伍,争取做到普及烟叶生产户的科技创新工程,实现个体烟叶生产户的科技效率。加快农业推广服务体制的建立,加快烟叶品种的良性建设。尽量完善烟叶生产设施建设,完备烟叶生产服务机制,构建烟叶生产技术开发、推广和服务的一体化体系。
3.重视科技自主创新。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个口号的科学性与正确性。科技创新在烟叶生产中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极大地促进了烟叶生产的发展与模式的转变。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烟农仍然遵循着传统烟叶生产模式,不接受新事物,甚至抗拒科学技术在烟叶生产中的应用,这些做法无疑阻碍了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转变传统思维模式。烟叶生产是一个垄断的行业,并且在20多年里始终是从上到下的管理体制,在这种形式下实行科技创新是有一定限制的。科技创新技术的应用多以从上到下的模式进行,致使一部分人并不是真正的关心科技创新,而只是跟从上级的烟叶生产模式,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受阻,不能发挥实际效力。同时,一些从事烟叶生产的农户与服务人员年龄偏大,对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烟叶生产的科技创新。烟叶生产想要真正的实现科技创新,就必须要摒弃行传统思维模式。
5.应用新型实用工具。烟叶生产要不断的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从“小、实、活、新”入手,做好新型具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依据烟叶生产基地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新型生产工具,比如,烟叶种植多以丘陵为主的地区可以选用中小型的烟用机械,例如一些绿肥翻压深耕机、覆膜机、移栽机等,提高新型实用工具的利用率,实现轻松化生产烟叶。结合本地烟叶生产的情况选择出合适的实用工具,以科技创新为基础,降低烟叶生产的成本,提高烟叶的质量水平。
6.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主体的培育。加快科学技术的转化与推广,重视对基层员工与烟农的技术培训,整体提升烟叶生产主体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主体的培育。第一、加强农艺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技术培训指导的层次;第二、加强到户到田的现场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指导的针对性;第三,建立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服务人员信息库,完善服务人员的补充体系;第四,加强对合作社建设的帮扶与资源支撑,不断完善烟农服务型合作社体系建设,增强农户的科技意识、质量意识与效益意识。(作者单位: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朝阳,张红胜.我国烟叶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J].武夷科学,2O06,22(12):261―267.[2]张忠锋,徐秀红.试论我国烟草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烟草,2000(1);30-31
第四篇: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 要: 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发展,避免大起大落是中国烟草行业上下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本文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深入剖析了影响当前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对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 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问题、新形势、建议
当前我国烟草行业正处在深刻调整时期,进入了市场规模缩减及订单原料结构不均衡阶段。一方面,由于卷烟销量在2014年到达顶峰后,近年销量持续下滑,工业公司对烟叶需求量逐年下降;另一方面,随着行业市场竞争的发展,各工业公司对烟叶内在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向商业公司下发订单中的上等烟需求比例不断提高。在这种新形势下,研究如何保持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促烟农增收、增强烟草行业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在湘南烟区实地工作经验,对新形势下影响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期为当前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1影响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分析
1.1 烟农 烟农在烟叶生产中既是劳动者,又在一定意义上是生产资料和土地的所有者,是生产关系中的主要因素。目前,烟农方面对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事烟叶生产的烟农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以江华瑶族自治县烟农为例,烟农年龄主要分布在50 岁左右,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二是烟农种烟的比较收益持续下降,由于化肥、农药、地膜、煤炭等农用物资和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其他农作物收益上升及“打工经济”的兴起,种烟的机会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严重影响农户种烟积极性。1.2 烟田 烟田是烟叶生长的基础,是影响烟叶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保持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前,烟农方面对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烟叶生产将从经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从人口密集区域向人口相对较少的区域转移。相当一部分适宜种植区因为工业开发等原因被迫迁移,老烟区不稳定问题日益突出。二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实施广泛的休耕,同时土地所有权分散,现有烟农的大部分烟农的烟田是采取短租形式获取,以致烟农不是很注意土壤保育及轮作,烟田存在退化风险。1.3 卷烟工业企业 卷烟工业企业是烟叶的需求方,对烟叶生产起主导性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烟民对卷烟消费结构也在提升,而目前卷烟配方采用的基本上还是横配方,不是竖配方,导致卷烟工业企业订单需求中,上等烟比例提的太快,不符合烟叶生产规律,同时,卷烟工业企业对基地建设参与度不高,对烟草公司进行技术支持、技术指导不够。
1.4 烟叶专业化合作社 烟叶专业化合作社建设是现代烟草农业极其重要一环,对烟叶生产标准化起重要作用。当前,烟叶专业化合作社建设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乏职业化经理人的管理,相当一部分烟叶专业化合作社都是本地烟农兼职管理,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合作社运营缺乏前瞻性,技术推广及服务烟农上出现滞后;二是烟叶专业化合作社牵涉关系面复杂,经常导致权责不分,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弱。现有烟叶烟农合作社合作社牵涉到烟草公司、政府、烟农及自身利益,在落实到服务烟叶生产上时,经常会出现烟叶专业化合作社管理员热衷于育苗及收购分级,而忽视植保及专业化烘烤上等问题。
1.5 政府 政府在生产关系中有特殊的作用,政府的政策和组织水平,对烟叶生产举足轻重。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烟叶生产总量减少的大趋势影响下,烟叶税收占地方财政总收入比例将会呈下降趋势,如何一如既往的得到地方政府有力支持及有效组织,也是决定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 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1 保持有市场竞争力的烟叶种植比较收益,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农户种烟积极性最核心的问题烟叶种植比较收益。只有保持有市场竞争力的烟叶种植比较收益,才能吸引挽留一批高水平的烟农继续从事烟叶生产。一方面,我们着力加强现代烟草农业基础建设,为烟农提供便利,更要推广科技服务,降低烟叶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烟叶价格机制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要具有科学性和灵活性,建立随物价上涨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浮动的价格机制,保护烟农的经济利益。
2.2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引导烟农“长期租赁”与连片种植。稳定烟叶种植区域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土地租赁问题。土地作为农业生产最核心的资源,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神圣不可动摇。所以,土地流转必须征得当地政府的同意与支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烟农通过租赁经营、地块互换、土地入股和返租倒包等方式实现土地流转。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鼓励农户自发改“短期租赁”为“长期租赁”。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尝试以烟叶专业化合作社为平台,引导农户自愿把规划区域内规模连片的土地作为股份入股或者通过烟叶专业化合作社直接与农户缔结长期租赁合同,然后再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烟农投资入股按规划要求进行烤烟轮作种植,所得收益按股份分红。2.3 大力发展烟草基地单元建设,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进程
烟草基地单元建设是现代烟草农业重要一环,可有效保障烟叶生产的标准化与稳定性。卓有成效的烟草基地单元建设离不开卷烟工业企业、烟草公司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卷烟工业企业要提高参与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与指导,根据基地单元生产实际,改进自身生产工艺并给烟草公司一个合理结构的烟叶订单;烟草公司应就卷烟工业企业提出的技术要求组织好生产,并协调好当地政府,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生产组织模式,提高集约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水平、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提高烟叶品质和效益。
2.4 积极引导烟叶专业化合作社走向职业化、市场化,提升烟叶专业化合作社服务烟农水平与抗风险能力。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进程的推进,烟叶专业化合作社在烟叶生产过程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积极引导烟叶专业化合作社走向职业化、市场化,明确合作组织在烟叶生产中的职能定位,是确保当前烟叶生产合作组织探索取得实效的前提和保障。而烟叶专业化合作社走向职业化、市场化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
一、选用协调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制定配套的管理方案与细则,做到财务公开透明;二是采用科学的考评机制,特别要加强对关键技术措施的服务到位率考核。
2.5 积极探索烟农增收途径 协助政府做好促烟农增收和扶贫攻坚的社会课题。
当前,我国的烟叶产业有两个特点:一是烟草行业的特殊性,作为专卖体制内的国企,行业的使命和追求不能单纯追求企业效益,更多要突出自己的社会贡献;二是烟叶生产作为烟草行业全产业里最薄弱的一环,其不但受上游企业订单影响,也受循环农业等方面影响。积极探索烟农增收途径,利用烟草公司现有优势的基础设施、营销渠道、物流体系发展下其它定制化的农副产品订单,协助政府做好促烟农增收和扶贫攻坚的社会课题。这样一方面可以树立烟草行业良好责任感形象,增强与政府沟通与协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完善自身的产业循环,对土壤保育、基础设施维护、减少上游订单变化带来的冲击都有积极作用,从而有助于稳定提升烟叶质量。
参考文件:
[1] 何泽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烟草学报,2005,11(3):1-4.[2] 柴建国.大户种植对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08,14(5):59-62.[3] 李发新.从现代农业看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431-434.[4] 王 丰,唐新苗.从国外经验看我国烟叶生产合作组织的职能定位[J].中国烟草学报,2009,15(4):72-75.[5] 苏新宏,郭三党,蔡宪杰.基于烟农视角的烟叶生产稳定发展调查与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5):33-36.江华烟草专卖局(公司):敬礼恒
第五篇:积极推行GAP管理实现烟叶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行GAP管理实现烟叶的可持续发展
GAP是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的英文缩写,即优质农业生产管理。G=优质,作为一个农业生产标准,要求生产出高于平均数的产品;A=农业,作为一个农业或一个专类农业项目;P=生产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系统,是一门管理技术。该管理模式兼顾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间的平衡,能够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在国际农业生产中备受推崇。国内GAP首先起源于中药材的生产,随后在蔬菜、花卉等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中广泛应用。
烟叶GAP管理,作为一种良好的烟叶生产规范,核心是规范烟叶生产的全过程,是对烟叶生产过程实施全面的质量监控和管理。通过实施GAP管理,形成一种不断促进提高烟叶质量的新机制,推进烟叶生产管理的技术进步,实现烟叶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面向市场走向产业化。烟草GAP可以理解为“完善的”或称之为“优质烟叶的生产与管理”,它要求在烟叶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生产优质烟叶的同时,致力于土壤、水分、空气、动植物环境保护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为烟农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切实关心烟农的经济效益和身心健康。
一、烤烟GAP管理在中国的起源及发展
2003年,德孟国际烟草有限公司在曲靖市陆良县选择2600亩烟田,在大理宾川县选择500亩烟田,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行GAP管理,拉开了中国烤烟GAP管理战略的序幕。2004年在曲靖市推行GAP的面积迅速扩大到陆良县了个乡镇和师宗、罗平、马龙县的各一个乡镇,推行面积达8万多亩。此外,还在临沧、思茅等地布点推行 GAP。环球公司把推行GAP的点从玉溪江川县,扩展到楚雄龙华县。大陆公司也把推行GAP的点从保山县扩大到昆明市的宜良县。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烟叶产区对推行烟草GAP的认识逐步加深,对 GAP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理解逐渐提高,推行GAP的行动更加自觉。也初步显示出了推行GAP的成果和它的先进性、实用性。
曲靖烟区一方面按照跨国烟草经营商的要求扎扎实实推行GAP,另一方面又大胆借鉴GAP的管理实质,从观念、制度、机制和技术上大胆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制定了曲靖优质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简称QTP(Qujing Good Tobacco Practice)。QTP模式以组织指挥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经济考核体系为支撑,把烤烟生产管理前移延伸到农户、地块、烤房和烟叶收购站点,从根本上改革了烟叶生产组织形式。
云南省丽江地区从严格选择生态条件入手,对种植烟叶土壤的pH值和数种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大胆创新烟叶生产管理模式,努力提高烟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对烟叶生产使用的物资实行全过程监控。对烟农实行编码管理,利用IC卡将20~30户烟农编为一个系统,便于实现烟叶质量追踪。
福建省南平烟区按照烟叶生产节令要求,把成熟的烟叶生产技术变成生产技术规范,规定烟农种植烟草应该达到的技术标准,实行烟农类别与生产扶持费和物资补贴政策挂钩,较好地促进了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烟叶收购前认真执行入户预检制,把烟农的等级合格率和等级纯度与烟技员的工资奖金挂钩,收购过程中实施条形码追踪,提高了烟叶收购质量和收购效率。
二、烟叶生产实施GAP管理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世界烟叶大国,但与津巴布韦、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烟叶相比,在烟叶品质、烟叶出口、烟叶生产管理等各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分散种植烟叶的组织形式严重制约了优质烟叶生产前进的步伐,另一方面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烟叶GAP技术极大地推进了其优质烟叶的生产。
随着吸烟与健康问题被世人关注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签署,卷烟制造企业对烟叶原料的要求更加挑剔,他们不但要求烟叶的品质和安全性好,更要知晓烟叶生长的生态环境。这就对烟叶质量的真实性、稳定性和可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烟叶生产的企业来说,不但要向客户提供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优质烟叶,而且要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来进行生产,从而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烟农健康,使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面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国际性法律文书的压力,世界最大的卷烟制造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率先向跨国烟草经营商德孟、环球、大陆公司提出,从2005年起所有供应给菲·莫公司制造卷烟使用的烟叶原料,无论产地是哪一个国家,都必须在烟叶产区推行 GAP,建立烟叶质量追踪体系,以保证烟叶质量的安全性。否则菲-莫公司一律拒绝接收和使用。
近年来,全国烟草行业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行业,尤其是烟叶生产,不但要提供充足的、能够满足“中式卷烟”原料要求的优质烟叶,更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壤资源、保护烟农健康等。可见,在烟叶产区推行GAP管理,对我国烟叶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我省GAP管理工作的开展及实施中的关键因子
为了全面有序推进我省烟叶GAP生产与管理工作,自2009年起,在全省四个烟区实行GAP试点工作:一是由省局立项,联合郑州烟草研究院,在十堰市烟叶产区,开展“烤烟GAP生产与管理系统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研究,系统研究有利于我省烟叶产区土壤、水源、空气、动植物环境保护的优质特色烟叶可持续发展的烟叶GAP生产与管理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于“金神农”烟叶品牌发展的以及进一步彰显特色风格的烟叶生产所必需的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二是在襄樊、宜昌、恩施市(州)公司,各选一个县级公司,重点在责任目标管理、监督、考核以及在烟叶质量追踪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为全省推进烟叶GAP生产与管理,提供经验。三是在全省21个县各选一个村,由市(州)公司负责全面开展烟叶 GAP生产与管理工作。通过2009年的研究,全面总结经验,力争2012年在省内全面推进GAP管理。
按照GAP管理的工作要求,结合我省烟叶生产的实际情况,必须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严格选择烟叶生长的生态环境。
良好的产地生态环境是优质烤烟生产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烤烟GAP生产的必然要求。烤烟GAP生产要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GB3095—1996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以上;灌溉水质量达到GB5084-92规定的农用灌溉水质量标准二级以上;土壤质量达到 GB15618—1995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以上。湖北烟区具备了推行GAP生产管理的有利条件,但仍需加大四个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和基本烟田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烟水、烟路等烟田基础设施;二是坚持合理轮作,全面推行种植绿肥及增施有机肥等方式改良土壤;三是建立土壤养分、烟用水源动态监测点,加强土壤、水源检测,加紧植烟区土壤、水源数据库的建立;四是统一兴建残膜、残体处理池,用于集中收集处理,杜绝对河流、耕地的污染,净化烟叶的生长环境。
2、加强烟叶全过程监督。
加强烟叶质量控制,实现烟区可持续发展,首先就应对烟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物资进行严格管理,并对生产过程的各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烟叶质量的全方位监控保障体系,建立烟叶生产所用各种物资的质量认证体系。按 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要求,加强各类烟草物资生产、运输、保管等环节的监控,同时对现有的烟叶生产经营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系统管理,做到标准明确,要求具体,操作规范,管理到位,改变烟叶质量管理由事后检测为事前预测和事前、事中控制,促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确保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措施全面落实。
从开始播种育苗到最后的烟叶收购环节,通过结合烟叶和烟区实际,不断建立比较完善的烟叶质量认证体系,最终实行烟叶生产的全过程监督。
3、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
病虫害综合防治是烟叶生产质量控制体系中重要环节。做好这项工作,对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严格把握用药标准,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将起到重要作用。
2009年省局对我省病虫害烟区测报站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提出了规范化建设意见,一是强化基层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完善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及生物防治措施,建立烟叶病虫害监控措施;二是在烟叶生产中必须使用国家认可的农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使用,防止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三是培训和指导烟农认识烟草病虫害及其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好安全烟叶生产。上述意见和措施,其最终目的就是从源头开始,尽可能减少外来有害成份对烟叶生产过程危害。
4、严格控制非烟物质(NTRM)。
非烟物质是指不属于烟叶和烟梗的所有物质,经过不同途径进入烟叶产品,造成烟叶污染或给烟叶带来异味,而影响烟叶产品质量。主要包括有机物类(植物茎杆、杂草、树皮等)、无机物类(绳、石头、金属,玻璃等)、人工合成物类(塑料薄膜、塑料包装物、尼龙、橡胶制品等)等。
控制非烟物质(NTRM)是GAP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烟叶商品质量、提高烟叶使用价值和商品信誉度的重要工作,是维护“金神农”、“清江源”品牌的重要保证措施。控制非烟物质,必须思想上高度重视,从烟叶大田管理、采收、绑烟、烘烤、分级、扎把、堆放、包装、交售、仓储等各个环节认真做起,严格控制。
5、建立烟叶质量追踪体系。
按照GAP在烟叶生产和收购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获得优质的商品烟叶,而最终建立起质量追踪系统。其目的在于明确烟叶产品的特定身份,保证其在烟叶贸易中被持续使用和确定烟叶产品质量问题的来源,一旦问题出现可追踪来源采取有利措施进行补救。
(1)、对烟农实行统一编码,建立烟农数据库。
对县(县级公司)、站(行政乡镇)、组(所管辖烟农)实行编码管理,强化烟农户籍化管理,做到一户一码。对所有种烟农(户)依次进行统一编码,建立烟农的户籍数据库,掌握烟农的基本情况。同时将现有技术员管辖的烟农,编成一个组,对其进行统一编码,这个编码就是烟农小组的身份,是质量追踪的基本单元,由技术员负责管理。
(2)、建立烟农小组,确定烟叶质量追踪范围。
以每一个技术员管理的烟农小组为质量管理及追踪基本单元,确保质量追踪到组。技术员要负责烟农基础数据、生产过程、技术措施落实情况记录,建立该组烟叶生产基础信息档案,在烟叶交售和收购中,技术员必须组织好烟农小组统一集中进行烟叶交售,统一打包,统一编码,真实做到技术服务到田,烘烤指导到炉,预检把关到包,信用评价到户,质量追踪到组。
(3)、在烟叶交售过程实施质量追踪,推行质管前移。
一是实行质管前移。把烟叶收购的质量管理工作,从长期以来单纯在烟叶收购站验级把关、坐等收购,转为到烟农家中宣传收购政策,强化烟农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对烟农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烟农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技术员负责烟农的生产、收购技术指导和培训,监督烟农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操作,详细记录烟农整个生产、收购过程的技术到位情况。对烟农实行个性化指导,分类管理。
二是进行入户预检。技术员深入农户对烟农进行烟叶分级扎把技术培训,对交售前的烟叶进行预检,制止混青、混杂、混部位及大把头等现象,提高烟叶把内纯度和等级合格率,从而保证批量烟叶纯度。同时帮助烟农提高烟叶保管技术能力,防止出现超水、霉变异味烟。
三是实施批量交售。组织烟农按组在规定的时间,到烟站按部位交售烟叶,收购分3次完毕(下部叶一次,中部叶一次,上部叶一次)。
四是进行质量考核。由烟站分级员根据预检员(技术员)预检封签标明的烟叶等级质量情况,甩把定级后,确定烟叶等级质量,作为对烟叶技术员和烟农考核的得分依据。收购结束后张榜公布,接受监督。
6、进行烟农培训。
烟农素质的高低和技术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生产技术方案执行的到位率和烟叶生产与收购质量。按照GAP要求,一切工作都要立足于培训教育,使烟农转变质量观念,提高烟叶生产技能,落实各项生产技术措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烟叶。可以采用集中授课、发放宣传碟、组织参观学习等不同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烟农加强培训;要把 GAP内容、操作办法、田间管理经验、病虫害防治等作为培训内容,在每个季节的适宜时间进行培训。确保各项技术真正落实到每一户烟农、每一块烟地、每一座烤房,使科技技术的巨大效果真正体现到烟叶生产中,快速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许多产业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国际市场冲击,烟草行业也同样面临着重大挑战。推行 GAP管理,改变传统的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建立完善的质量追踪系统,是我国烟叶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只有在生产中实施GAP管理,才能全面提升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和质量,继续保持我省烟叶特色,使我省烟叶更具竞争力,最终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