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茶花女》观后感(共5篇)

时间:2019-05-14 04:5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歌剧《茶花女》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歌剧《茶花女》观后感》。

第一篇:歌剧《茶花女》观后感

歌剧《茶花女》观后感

---对女主人公的评析

法学院 国政1201 孙惠莉 20120802983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最著名的小说,讲述了一位年轻人阿尔芒和巴黎上流社会最有名的交际花维奥莱塔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在这段故事里,女主人公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在那个虚伪、伪善的所谓上流社会,维奥莱塔依然保持着内心那份纯真,保持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就像茶花一般,生得绚烂,以优雅的姿态面对着人生百态。

敬佩于维奥莱塔为爱奋不顾身的坚韧。她是当时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高级妓女,是一个出入高级社交场合的交际花,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但青年阿尔弗雷多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他对维奥莱塔真挚的爱犹如一股清新扑面的春风,在维奥莱塔的心里掀起了阵阵爱情的涟漪,唤起了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为了爱情,她放弃了所拥有的一切,甘愿和阿尔弗雷多一起去过普通的贫寒生活。处在一个世俗的社会,但她绝不是一个世俗的女子,当遇到自己的真爱时,她便会义无反顾地遵从内心的声音,将奢华看淡,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可遇不可求的爱情。

折服于她为爱情决然离开的无私。这份对她来说来之不易的爱情,几乎可以说是她生命的全部,是她赖以生存的空气,却不被爱人的父亲看好。是的,她是一个妓女,这是她不可改变的事实,她无私地爱着阿尔弗雷多,爱到可以为了他付出所有,可是这份爱也许会成为他前程路上的绊脚石,她再一次做出了选择,忍痛离开爱人,甚至来不及最后的告别,那份深深的不舍与眷恋,那颗苦苦挣扎的内心会有人懂么?

倾酔于她内心的高贵、善良与隐忍。不堪命运打击的她卧病在床,病入膏肓,她明白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却还不忘吩咐侍女将仅剩的财产分给路上的穷人,这份善良令我动容。面对残酷的现实,内心百般痛苦与无奈,她却自始至终为所爱的人考虑,在生命垂危之际为阿尔弗雷多祝福,宽恕所有伤害她的人,她的灵魂在净化,爱情在升华,她的身上放射着神圣的光芒,她的爱情故事更加哀婉动人,最后,她犹如茶花一般,带着对爱情的眷恋香消玉殒。小说《茶花女》第一次如此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妓女的纯洁无私的爱情,而歌剧《茶花女》则让这份爱情得到了升华。当你听懂,看懂,全身心投入到歌剧《茶花女》中时,你会听到一段为爱而生、因爱而死的高贵的生命为爱情谱写的动人旋律。

第二篇:歌剧茶花女观后感

学校:莆田学院专业:土建系土木工程08

1姓名:林舒祥座号:124号(学号:810901105)

指导老师:杨鸣

标题:歌剧《茶花女》观后感

摘要:歌剧讲述的是一个交际花的爱情悲剧故事。主角维奥莱塔是著名交际花,在阿尔弗莱

德的追求下两人相爱。阿尔弗莱德的父亲知道后请求维奥莱塔为了阿尔弗莱德的家族荣誉而离开他,于是维奥莱塔忍痛离开了自己的爱人,阿尔弗莱德不理解,在一次宴会中羞辱维奥莱塔,并伤心的离开国家。后来,阿尔弗莱德知道了实情,于是回来找到昔日情人。但是,这时候的维奥莱塔已患病垂死。最后,故事以悲剧收场。从这部歌剧得到很多感想。

关键字:歌剧、茶花女、音乐、表演、感想

内容:

我以前并没有认真的欣赏过一部歌剧,等选修这一门课后,才对歌剧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我们这一代,歌剧并没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宁愿去电影,也不想听着一群人在哦哦着叫。至少我以前是这样认为的,选修这一门课后,我终于能让自己静下来去欣赏一整部的歌剧了,努力去寻找歌剧中的艺术魅力,投入到歌剧中,虽然对于歌剧还没有充分的了解,但看过几部歌剧,还是有一些感想,对歌剧有一定层次的理解。

《茶花女》歌剧也许是我看过的第一部最完整的歌剧。小仲马的著名小说《茶花女》有看过一些,部歌剧就是根据原著小说写成的。歌剧讲述的是一个交际花的爱情悲剧故事。主角维奥莱塔是著名交际花,在阿尔弗莱德的追求下两人相爱。阿尔弗莱德的父亲知道后请求维奥莱塔为了阿尔弗莱德的家族荣誉而离开他,于是维奥莱塔忍痛离开了自己的爱人,阿尔弗莱德不理解,在一次宴会中羞辱维奥莱塔,并伤心的离开国家。后来,阿尔弗莱德知道了实情,于是回来找到昔日情人。但是,这时候的维奥莱塔已患病垂死。最后,故事以悲剧收场。这是一浪漫又无奈的爱情,或许作者写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也反映人与人之间身份、地位的悬殊淹没了美好纯洁的爱情。

歌剧有几个精彩的场面,如:阿尔弗莱德唱著名的《饮酒歌》:“让我们高举起欢乐的酒杯,杯中的美酒使人心醉;这样的欢乐时刻很美好,但真实的爱情更宝贵。眼前的幸福且莫错过,大家为爱情干一杯。”他转身对维奥莱塔:“青春好像一只小鸟,飞去不再飞回!请看那香槟酒在杯中翻腾,就像人们心中的爱情。”阿尔弗莱德嘹亮的歌声使得众人更加兴奋,他们同声唱道:“好啊,让我们为爱情干杯,再干一杯!”维奥莱塔接着唱:“在他的歌声里充满了真情,它让我深深地感动;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快乐,我为快乐而生活。好花若凋谢不会再开,青春若逝去不会再来;在人们的心中,爱情不会永远存在,今夜好时光大家不要放过,举杯吧,庆祝欢乐„„” 众人再次合唱:“啊!今夜在一起使我们多么欢畅,一切都使人流连难忘!让东方美丽的朝霞透过花窗,照在狂欢的宴席上!”

阿尔弗莱德的爱情迅速发展,不久,维奥莱塔实践了她的诺言,迁离繁华的巴黎,到风光明媚的乡间筑起爱巢,过其甜蜜快乐生活。在轻快的前奏引导下,阿尔弗莱德穿著猎装出现在花园中。他因得到维奥莱塔的爱而非常高兴。阿尔弗莱德唱出《我年轻狂热的梦》:“我沸腾的心和年轻的热情,她用温柔的爱与微笑,使它逐渐平静。打从她说过忘掉人世,像天国般共同生活的那一天。”

维奥莱塔对他们的爱情,深信不疑,但抵不住迪瓦尔的爱子心切,忍痛勉强答应他的要求。流着眼泪唱出断肠之歌:《告诉你女儿》她说:“为了成全迪瓦尔女儿的幸福,愿意牺牲一切,甚至报以一死。” 唱完已泣不成声。

到迪瓦尔的信:“你遵守了诺言......,他们还是决斗了。男爵虽然受伤,但逐渐在复原。

阿尔弗莱德现在国外,我已告诉他你所做的牺牲,不久即可回到你身旁。我也会来看望你,祈求你能早日康复......。”可是她却叹息道:“太晚了,”当看到镜中憔悴苍白的面容,不禁暗自叹息。在双簧管凄凉的曲调上,维奥莱塔唱出这首绝望的优美咏叹调 《再见,往日美丽的梦》:“再见,往日美丽快乐的梦,玫瑰般的脸色已经苍白,阿尔弗莱德的爱也遥不可及。神呵,请宽恕这误入泥沼的人,一切都将结束!”微弱的歌声,暗示一切都将终了。

维奥莱塔忏悔说: “对不起,全是我的过错,我一切都明白了。” 维奥莱塔兴奋地说:“我也知道你一定会回来!”

两人激动地唱出优美的二重唱《离开巴黎》:“离开巴黎,啊,我亲爱的人,让我们再度一起生活。我要补偿你过去的痛苦,你的身体一定可以康复。” 维奥莱塔突然顿悟说:“啊,不可能了!”,要阿尔弗莱德和她一起去教堂,感谢神让他回来了。

但维奥莱塔因兴奋过度,倒在地下。阿尔弗莱德赶忙叫安妮娜去请医生,但维奥莱塔说:“如果你回来还救不了我,这世界上再也没人能救我了。”

维奥莱塔想起自己悲惨的身世,使出最后的力气激昂地唱道:“啊,历尽痛苦的我,年纪这么轻就要死去!我内心忠贞不移的爱,只是空想罢了!”“亲爱的,让我们一起流下快乐的眼泪!在希望面前,请不要封闭你的心!”

这时迪瓦尔也进来了,而且安妮娜和格林维尔医生也赶到。“啊,维奥莱塔,我要拥抱你,如同自己的女儿,哦,胸襟宽宏的人儿!”

“哦,您来晚了,真是感谢,我将幸福地死去。”你说什么?迪瓦尔不安地问。阿尔弗莱德提醒说:“爸爸,您已经看到,请不要使我更加受苦,懊悔深深地刺痛我的心,她的话像雷声在击打我。这不幸是我一手造成的。”

维奥莱塔拿出嵌有自己肖像的手饰送给阿尔弗莱德,要他留下,以纪念他们的爱情并说:“如果有花一般纯洁的少女把心奉献给你,我希望你要娶她为妻。我将在天使环绕下为你们祈祷、祝福。”大家都为他的不幸悲伤,突然维奥莱塔从寝椅撑起上半身说道:“真不可思议,痛苦的痉挛没有了,我体内有奇怪的力气正在鼓动!我又能活下去了,多么快乐啊!”勉强站起来,但随即昏倒阿尔弗莱德的怀里,从此便玉殒香消,长辞人世了!

茶花女与阿尔弗莱德的爱情是一个悲剧,但造成这个悲剧的人,究竟是谁?第一个使人想到的,就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是他拆散了一对鸳鸯。但他又有什么错?看着自己的儿子,原本年轻有为,鹏程万里,却因爱上一个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妓女,而断送了前程?第二个使人想到的,是茶花女自己。她虽然跨出了上流社会的圈子,却仍过着挥霍的生活,导致最终卖了马车,卖披肩,弄的阿尔弗莱德为其东奔西跑,负债累累。但她又有什么错?面对各方面来的压力,她必须以某种方式予以宣泄。第三个,就是阿尔弗莱德,他岁和茶花女生活了那么久,却一点也不了解她,当众羞辱她,使她在内疚,自责中死去。但他又有什么错?他为茶花女付出了一切,茶花女突然“背叛”了他,他不那么做才怪了。第四个,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上流的生活圈,他们间接害死了茶花女,但那些人,又有什么错?难道,他们看着茶花女“自甘堕落”,而无一点言语舆论的权利?所以说,他们的悲剧,不是任何人造成的,是爱情欺骗了他们,是生活欺骗了他们,要怪,也只能怪爱情,和现实生活这一对矛盾。难道这个歌剧留给我们的,只是悲剧?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人生观,幸福观。有人说过:“你对这部歌剧可以没有印象,但你对其中最主著名的选段《饮酒歌》,却不能没有印象。”

《饮酒歌》充分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对于爱情,对于人生的幸福观:“当前的幸福莫错过,大家为爱情干杯。青春像一只小鸟,飞去不再飞回。”这与王骆宾的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里向人们展示的一个幸福的观念就是:要抓住当前的幸福,尽情享乐。

中国人每每谈及此观点时,否定率,一定为百分之百。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这观念是肤浅的,错误的。就像李白说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法国暴君路易十五说的:“我死后,哪怕大浪滔天。”但我认为,这样的“当前幸福观”,与中国人的“只为长远的幸福”,都只对了一半,结合起来,才是完美的。试想,当时茶花女与阿尔弗莱德爱情的结合太仓促了,没有考虑到共同生活后带来的麻烦。这应证了国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他们如果不谋短暂的幸福,只求长远,恐怕,他们什么都做不到。毕竟,茶花女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感受到了真正的爱情,使她改变了从前在上流社会中那种虚情假意的生活。这也应证了“当前的幸福莫错过”这句话。如果当时他们都是谋求的是长远的幸福,恐怕这个悲剧不会发生,茶花女生命的意义,和爱情的意义,绝不会体现出来。

回到现实中来,我感到,自己谋求将来的幸福,忽略了当前的幸福。我们身边有亲请,友情,当然,还有爱情。记得以前,老师写过一句话:有许多问题,是难以得到完美答案的。可至少,我们可以为这些答案去做些努力,为自己的幸福,去把握些什么。

参考文献:原著小说《茶花女》

《名著欣赏》

《爱情的命运》

网络

2009.4.8

第三篇:歌剧《茶花女》观后感

那朵永不凋零的白色山茶花

——欣赏歌剧《茶花女》有感

在这个学期的歌剧课上,我有机会得以重温《茶花女》这部经典。其实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读过《茶花女》的小说,可能那时候还比较小,没能真正读懂,一直觉得扼杀了玛格丽特和阿尔芒之间那段美丽的爱情的是阿尔芒的父亲。在歌剧的过程中我渐渐有了新的理解。歌剧的情节跟小说的基本上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男女主人公都改了名字,男主人公叫阿尔弗莱德,女主人公叫薇奥列塔。

薇奥列塔的扮演着是安琪拉·乔治乌,茶花女也是使她一夜成名的一部歌剧。当乔治乌出场的时候,我立刻就被她那称得上倾国倾城的容貌和不俗的气质所深深吸引。我是个行外人,对于的歌剧的了解不多,一来不懂意大利语,对于语言之中传达的那种微妙的情感无法把握,二来我不懂声乐,似乎所的演员的演唱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高水平。因此得很大程度上一些外在的东西便成了我对一部歌剧的判断标准,演员长得好不好看,衣服漂不漂亮,布景华不华丽,虽然这样的判断标准说得上肤浅,可是对于我们这种抱着看热闹的行外人心态的观众来说,其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了表演者的演唱水平。所以当我看到茶花女的开场,演员,服装,布景,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时,我便觉得这是一部很高质的歌剧。当然,我想事实上它也是一部好歌剧。因为尽管语言不通,但是通过演员们精湛的表演,通过他们声音的高低起伏,我可以真切感受到他们所要传达的喜怒哀乐。

尽管我是女性,在一开场时我就已经抵挡不止乔治乌所扮演的薇奥列塔的魅力,更别说是像阿尔弗莱德这样的热血青年。尽管我本身也是因为乔治乌的美貌与气质才被薇奥列塔这个角色所吸引。不过我还是觉得阿尔弗莱德对薇奥列塔的爱情是肤浅的,脆弱的。薇奥列塔是以一个名妓的身份出现在阿尔弗莱德的生活中,阿尔弗莱德对她并没有太多的了解,除了她那绝世的容颜,难道阿尔弗莱德在对薇奥列塔表明心迹的时候,他是为她内心的某些高尚的品质所吸引的吗?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吧,他仅仅只是被薇奥列塔的美貌的名妓的身份所吸引罢了。他是虚荣的,他仅仅只是想占有一个为大家所惊叹,所追求的光鲜亮丽的女人罢了。他也并不真正认为薇奥列塔会真正地抛弃过去,和他生活。如果真的有考虑到这一点,他也不会在和薇奥列塔离开巴黎后,并没有想过和薇奥列塔结婚,仅仅只是满足于共处同一屋檐下的一时欢愉而已。当他因误会薇奥列塔要重返过去那种灯红酒绿的生活而勃然大怒时,我不知道应该理解为他是很爱薇奥列塔的,还是根本就很爱得很浅薄。他是因为深爱着薇奥列塔,所以才因为她的“背叛”而勃然大怒吗?但如果他是深爱着薇奥列塔的,他怎么可以不问清楚便对薇奥列塔如此大发脾气。爱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他们朝夕相对几个月,难道之他对薇奥列塔的信任仅仅只是有一页信纸就可以击毁的吗?相比之下,薇奥列塔就高尚得多。她面对阿尔弗莱德热切的告白不轻易动心,但一旦决定和他相爱,她又是如此的不顾一切。她爱的是阿尔弗莱德的灵魂,她也交出了自己的真心。所以当阿尔弗莱德的父亲请求她离开阿尔弗莱德的时候,尽管很痛苦,但为了爱人以及他家人的前途,她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承受最心爱的人的误解。

整部歌剧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出了开头唱祝酒歌的那一段,就是薇奥列塔病重,在奄奄一息中和阿尔弗莱德重聚的那一段。在病痛和爱人的误会的双重折磨下,她容颜是那么憔悴,身躯是那么消瘦,身着一袭白色长衣的薇奥列塔就宛如在风中摇摇欲坠的一朵白色山茶花,让人无不心生怜惜,潸然泪下。我不知道《茶花女》之所以叫茶花女是什么原因,但我觉得薇奥列塔的形象跟山茶花很相像,洁白温润,高雅不俗。而乔治乌更是将这个角色觉得诠释得淋漓尽致,楚楚可怜,让人印象深刻。虽然薇奥列塔最后还是香消玉殒了,可是她却犹如一朵永不凋零的山茶花,摇曳在歌剧的舞台中。

第四篇:歌剧茶花女观后感

歌剧《茶花女》观后感

这部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是根据1852年法国作家小仲马的戏剧《茶花女》而写成。故事发生于19世纪巴黎城中名妓维奥列塔与阿尔弗雷多相爱,并希望以此摆脱过去的生活。但他们的爱情遭到阿尔弗雷多的父亲的激烈反对,强迫维奥列塔与他的儿子断绝来往。为了顾全阿尔弗雷多的家庭和幸福,她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忍受着内心的极大痛苦,重返风月场。但是阿尔弗雷多以为她变了心,盛怒之下,在公开场合羞辱了她。维奥列塔信守对阿尔弗雷多父亲的诺言,未向自己的情人道破真情,但患有肺病的身体承受不了这一致命打击,就此卧床不起。不久,阿尔弗雷多的父亲良心发现,把全部真情对儿子言明。但当阿尔弗雷多回到维奥列塔的身边,她已经奄奄一息了,最终她在爱人怀中死去。对于剧中的音乐和演员的唱功,我自问没什么资格去品头论足,但是第一幕中维奥列塔在宴会散去后唱的那首咏叹调《啊,真奇妙!》和最后一幕死去前的绝唱最令我印象深刻。维奥列塔的咏叹调《啊,真奇妙!》我觉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她心中的那种微妙复杂的矛盾心理。一开始她因为阿尔弗雷多的爱情而暗自欢喜,心情无比快乐,但之后又想起自己悲凄的身世又变得哀伤起来,唱道:“我是怎么了?这一切是不可能的!······忘掉人世的一切,消失在快乐的漩涡中吧!”于是又告诉自己要及时寻乐,压制心中的激动,又继续唱道:“傻瓜!寻乐吧!永远自由地!”把维奥列塔心中的矛盾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最后一幕中,维奥列塔因重病而顾影自怜时,忽闻阿尔弗雷多的到来,激动地与其合唱,前后之对比令人印象深刻。但在最后的最后,维奥列塔用自己毕生的力气唱道:“啊,历尽痛苦的我,年纪这么轻就要死去!我内心忠贞不移的爱,只是空想罢了!”“亲爱的,让我们一起流下快乐的眼泪!在希望面前,请不要封闭你的心!”其无比的张力直敲听众的心底,感觉像是快要凋谢的茶花在向世人展示其最后亦是最撼人心魄的美丽,于是当她竭力歌唱完后便昏倒在阿尔弗雷多的怀里,从此香消玉殒了。至此,歌剧落幕了,只余唏嘘叹息······另外,我想对阿尔弗雷多和维奥列塔的爱情说几句话。我觉得阿尔弗雷多缺少了对维奥列塔的信任。当他收到维奥列塔的来信时,他一心认定她是眷恋从前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而抛弃了他,而没有去分析一下为什么突然发生了如此变化,立刻就否定了维奥列塔对他所付出的真情,甚至卑劣地对其进行无耻的报复。我实在觉得对他付出一切真心的维奥列塔是多么的悲哀!无可否认阿尔弗雷多也是爱维奥列塔的,但他的爱不及维奥列塔的无私以及伟大,在她的爱情面前,他的爱情显得苍白无力。虽然最好他知道真相并感到后悔,但晚了就是晚了,维奥列塔已与世长辞了。实实在在的一个爱情悲剧啊!

如果恋爱中的男女遇到波折时,能够全心全意信任并理解对方,少几分猜疑和武断,我想,这世上就不会有这么多所谓的爱情悲剧了。

中文学院

文秘092

史茵夷

20090703179

第五篇:茶花女歌剧欣赏

茶花女歌剧欣赏

《茶花女》是威尔第的「通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其余两部是《弄臣》及《游唱诗人》),它所获意大利人的欢迎也是不亚于《游唱诗人》。

这是根据1852年法国的作家小仲马(Alexandre Dumas)的戏剧「茶花女」(La Dameaux Camelias)而写成。这部歌剧充满着优美的咏叹调,其出现密度之高,使得和比才的《卡门》一样,成为美歌集一般,即使不太明白剧情,但绝对不会感到有「冷场」,所以,它也是很好的欣赏入门的歌剧.

威尔第的三幕歌剧《茶花女》于1853年在威尼斯进行首演,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难怪《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要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

《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译作“茶花女”。歌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薇奥列塔。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尔弗雷德·阿芒的爱情,但她为了挽回一个所谓“体面家庭”的“

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品。

剧情:薇奥莱塔原是周旋于巴黎上流社会的名妓,为青年阿尔弗莱德真挚的爱情所感,毅然抛弃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到巴黎近郊与阿尔弗莱德共同酿造爱情的蜜。但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乔治欧激烈反对,强要她承诺与他的儿子断绝来往。为了顾全阿尔弗莱德的家庭和幸福,她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忍受着内心的极大痛苦,重返风月场。阿尔弗莱德误以为她变了心,盛怒之下,在公开场合羞辱了她。薇奥莱塔信守对乔治欧的诺言,未向自己的情人道破真情,但患有肺病的身体承受不了这一致命打击,就此卧床不起。不久,乔治欧良心发现,把全部真情对儿子言明。但当阿尔弗莱德回到薇奥莱塔身边,她已经奄奄一息了,疾病和不公正的社会夺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

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中期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序曲采用第二幕中的爱情主题和下行的悲怆动机,对全剧作了提纲挈领的概括。第一幕的《饮酒歌》,是以单二部曲式为基础的分节歌,轻快的舞曲节奏,明朗的大调色彩,以及贯穿全曲的大六度跳进的动机,表现阿尔弗莱德借酒抒发他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薇奥莱塔的咏叹调,则表现女主人公复杂微妙的心理矛盾。前半部分表现她初次感受到爱情时内心的波动,音调诚挚、直率;后半部分表现她对爱情的大胆追述和渴望,大跳的音调反映了她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终场的二重唱,是一个感人的音乐场面,第一段中近乎口语式的急切语调,是这一对久经磨难的情人终又重逢时狂喜而激动心情的描写;第二段的分节歌洋溢着浪漫曲的抒情气质,抒发他们对爱情和幸福的向往。但后来,与阿尔弗莱德热情奔放的旋律交织一起的微奥莱塔声部中,出现了半音滑行的痛苦呻吟的音调,并逐渐发展扩大,最后占据了主导地位。威尔第应用这种对比手法,刻划了垂死的薇奥莱塔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揭示了歌剧深刻的悲剧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戏剧力量。

出场人物:

薇奥列塔(茶花女,女高音)

阿尔弗莱德(薇奥列塔的情人,男高音)

亚芒(阿尔弗莱德的父亲,男中音)

弗洛拉(薇奥列塔的女友,女高音)

加斯东子爵(阿尔弗莱德的好友,男高音)

杜弗男爵(阿尔弗莱德的情敌,男低音)

阿尼娜(薇奥列塔的女仆,女高音)

格伦威尔医生(男低音)

此外还有男仆、邮差、斗牛士、吉卜赛人等

下载歌剧《茶花女》观后感(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歌剧《茶花女》观后感(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歌剧观后感

    歌剧观后感在这一学期,上了歌剧这门课,了解中外歌剧之间的不同之处,有以下不同之处:中国:建国后,新中国歌剧的创作风格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较熟悉的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另一种侧重......

    《茶花女》观后感

    电影《茶花女》观后感 没有夜夜的笙歌,可是在我的心里你已是那么婉转。没有爱情的墓志铭,可是在我的心里你已是爱的真谛。你的情入了画,有看不尽的美好。 我如何也不愿用妓女这......

    茶花女观后感

    茶花女观后感 《茶花女》感想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只有在网上查找一下,丰富一下自己的知识头脑。下面就是我所了解的„„ 看过小仲马的著名小说《茶花女》,玛格丽特是巴黎上流社......

    茶花女观后感

    歌剧《茶花女》很早以前就看过《茶花女》这本书,所以我对这个歌剧一点也不陌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向往和期待。看完这个歌剧之后我深深有感:玛格丽特以出卖肉体和感情为职业,但她......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歌剧《茶花女》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歌剧《茶花女》 教材版本:人教出版社 年级:八年级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设计思路:导入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歌剧知识----学习《茶花女》---......

    歌剧《猫》 观后感(共5篇)

    音乐剧《猫》观后感 音乐剧《猫》是我观看的第一部音乐剧,很喜欢。 一、《猫》简介 《猫》是英国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据T.S.艾略特(T. S. Eliot)的诗......

    歌剧长征观后感

    歌剧长征观后感 歌剧开始前的交响乐低沉阴暗,但渐起丝丝希望,一段艰苦日子在由此展开。长征会师后奔腾而起,人民带着希望拼搏奋斗,尽管过程中有死伤,有损失,但积累了宝贵经验。......

    歌剧《再别康桥》观后感

    歌剧《再别康桥》观后感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的这首诗很美,说是“绝唱”也不为过。灯光打亮,记忆中的人物缓缓登场。 许多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