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导学案

时间:2019-05-14 04:4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过零丁洋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过零丁洋导学案》。

第一篇:过零丁洋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2012-8-20编号1-8教学评价班级姓名组别组长评价

《过零丁洋》导学案

编制:刘晓旭审批:课型:自学验收领导:

【教学目标及重点】

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3、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挚诚的爱国情怀。

4、激情投入,阳光展示。【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理解诗歌的内容。熟读并背诵诗作。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3、借用工具书解决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标注出来,写在“我的疑问”处。

4、运用好双色笔,限时自主完成。规范书写,独立思考。【知识链接】

1、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张弘范劝他写信招降于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2、创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仍在海上坚持抗元的宋将张世杰,文天祥严词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敌帅张弘范称其为“好人!好诗!”(之后二十多天,只有八岁的南宋最后一位皇帝,由大臣陆秀夫背负跳海殉国,誓死不降。)

【自主学习】

1.请写出阅读课文时遇到的生字、生词并注音。

2、作者是,字,又字,著有

《全集》。

3、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4、请找出诗中的比喻句。试赏析

【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该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延伸拓展】

1、收集有关爱国或不折气节的名人或诗词等资料。

2、诵读全诗,思考本诗给了你哪些启发,写一篇读后感,500字左右。

【我的收获】

第二篇:过零丁洋教案设计

过零丁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

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难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美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相关图片、背景音乐等。

预习要求:

1、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感情。

2、搜集有关爱国的古代诗词、歌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虽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一)范读。(采用多媒体画面配乐朗诵。学生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

(二)指导学生朗读。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感情、重音等方面来评价)。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两句要节奏放慢但要大声。)

2、全班齐读。

四、看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一)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板书出示补充注解,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遭逢:遭遇,指被朝廷选拔。干戈:古代兵器。

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年。

身世:个人的遭遇命运。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

五、把握全诗意思。

(一)总体把握: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这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不必花太多时间)

(二)具体把握:小组讨论交流,组织班级交流。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可跟学生讲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的联系,特定的意象往往有其特定的表情作用。如本诗的“飘絮”与“浮萍”一般指坎坷的命运或不顺的仕途。)

3、颈联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重含义。

(可联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文天祥的诗句更胜一筹:他可能是受到老杜的这种“四柱对”的影响,但他并不是简单重复,杜甫的诗只是两组现成的地名,而文天祥则是把两个地名转化为两种心情。)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这两句是全诗的文眼句。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就在于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在于诗人以生命为歌,以生命殉国,以生命殉诗,从而赢得了后世的尊崇!

六、品味诗歌名句,体会诗歌主题。

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思考:该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组织班级交流,发挥想象,感受意境,联系实际,体会真情。教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讨论明确: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面上看,诗句毫无技巧,直抒胸臆,但这首诗最具震撼力就是这两句统一为人格的宣言。一个“照”字用得很自然,不着痕迹。“丹心”和“汗青”的光,二者相映衬,在色彩上自然的构成和谐的反衬。全诗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七、拓展延伸:全班交流所收集的有关爱国或不折气节的名人或诗词等资料。

事例: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最

终死在**亭上;陆游临死不忘国家统一;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诗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姥吟留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课堂预测:这一环节学生可能会有很多事例和诗句,因为现在学生中有资料的情况比较多,这部分可抽学生回答。另外教师可按以下分类:舍身取义的人生观,坚贞不屈的民族观,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这样可避免混糊重复。)

九、课堂总结,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同学们,一曲《过零丁洋》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升上了历史的高度。在这祥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更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志当存高远”,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十、布置作业。

(一)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二)再读全诗,思考本诗给了你哪些启发,写一篇读后感,5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首联——回顾一生深挚沉痛

《过零丁洋》颔联——国破家亡坎坷辛酸丹心垂史

(述怀诗)颈联——追忆过去悲愤忧惧映照千古

尾联——感叹眼前以死名志激情慷慨

第三篇:过零丁洋读后感(通用)

过零丁洋读后感(通用6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过零丁洋读后感(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过零丁洋读后感1

欣赏着飘着墨香的文字,思绪化作一朵彩云,飞翔在历史的长空里。

零丁洋边,文天祥瘦弱,凄惨但仍坚决的脸上吸引了我的注意。冷冷的风吹动着他的头发,折磨着他瘦弱的身体,但是任凭狂风让她的身体东倒西歪,头发胡乱的飞舞,他那颗坚定的心始终不会动摇。他平静地吟诵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他苍白的脸上又呈现出一片愁云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他扭头看向零丁洋,喃喃道黄扩那个探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忽然,他哈哈大笑道张世杰,不要放弃,干下去他仰望天空,大步向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罢头也不回依然向前。

汨罗江畔,屈原正在江边痛哭,他仰天长叹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苍老的江风吹动他的鬓发,他步履维艰行于孤苦的江边,于是我撑着<离骚>歌韵的船只,摇动<九歌>与<九章>的双桨升起<天问>不满的征帆。汨罗江边,谁能明白他心中交织着生与义的痛苦呢?他,伫立在江边,风轻轻拂过。在生与义之间,他最终选择了义。在激荡的风浪中,我感受到了震古烁今的爱国激情。

思绪被放在桌上咖啡的浓香拉了回来,看看桌上几个熟悉的人名,思绪如水中的涟漪一圈一圈向四周扩展着。

居里夫人,镭的发现者,她把所得的奖金大部分用于科学实验及赠送给贫穷的学生和需要帮助的朋友。她将研究的结果毫无保留公之于众,詹天佑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中国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是最棒的。

时代的不同,让我们报国的方式也变得不同。不一定要轰轰烈烈的在战场上厮杀。有时伏在桌前,钻研于难题之中,也是一种爱的方式。

或许二十一世纪不需要白头搔更短,不用投身于江边,更不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是这种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或许我们不用钻研于镭的发明中,不用走遍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可是我们能遨游于书海中,沉入深刻的思考中。

我还想化作一朵彩云,漂泊在古典文学的河里。目睹每一位英雄和伟人的生命光彩,收获每一位伟人给我带来的感动与启迪。

过零丁洋读后感2

世界东方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明珠上有一朵绚丽的奇葩,它就是宋词。宋词是画是歌,它是祖先向我诉说。它让我增长知识,了解历史,知晓名人,培养着我、教育着我,为我的成长增添了一份乐趣。宋词,你是祖先的心血,你是祖先的话语,你是我们的新读本,你是我们的传家宝。

在灿如星海的唐宋词中,有一颗星星时时照亮着我。那是文天祥在临死前吟成的一首千古绝唱——《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千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一个响亮的名字,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处于元军大举南侵,南宋濒临灭亡的时期。为了救亡图存,他积极组织和领导宋军抗元。这首诗表现的正是文天祥被俘之后宁死不屈、正气凛然的高尚节操。就是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表现了他坚强的爱国意志,成为我们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座右铭。每当我吟起《过零丁洋》,就觉得文天祥的一腔浩然正气充溢于天地之间。

看文天祥的这首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我的自白书》:我渴望自由,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人人都渴望生命,生欲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可矣!又觉得国亡我不亡就是耻辱,我必须与邪恶斗争。这首词告诉我历史上宋元两朝的盛衰,让我更加地热爱祖国,愿为祖国效力,宁死不当亡国奴。

宋词是回味无穷的,宋词给我带来无限的遐想。

过零丁洋读后感3

读了这首《过零丁洋》朗朗上口的诗,使我激情澎湃,使我对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感到崇拜与敬仰,同时也为诗中作者所遭遇的悲惨事件感到悲伤。

《过零丁洋》这首诗歌中所描述的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时所写的,全诗所描述得慷慨激昂,体现出文天祥的爱国之情,尤其是诗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这一句诗更体现了文天祥英雄的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仰和昂扬斗志、还有他那爱国民族气节。

读了《过零丁洋》这首诗之后,我不禁想起了抗战时期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美好的今天,捍卫祖国领土,这不正是爱国的表现么?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总是很贪玩,从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每当我玩的满头大汗、全身脏兮兮的回家,爸爸妈妈看到我这个样子,总是会唠唠叨叨的说:“儿子,你整天这么玩,能不能用玩的心思多用在学习上呀?老是跑去玩,长大后能有什么出息呀?”每当这个时候,我心里总在想:“学习有什么好的,不就是读书认字吗?”但当我学习了《过零丁洋》这首诗之后,我渐渐的明白了,我们之所以要学习,那是为了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读书不忘报国,报国不忘读书。”所以想要为祖国做出贡献,那么读书是最重要的。虽然我们不能像烈士那样,为国捐躯,但是我们也要怀着像烈士一样的精神报国,正如文天祥一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这奋勇激昂的诗句中,我越来越认真的读书了,对报效祖国的'信念也越来越强了。《过零丁洋》这首诗歌,不仅让我对文天祥更加的崇拜,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一生下来就是为了担负这一个伟大的使命,那就是——报效祖国。

过零丁洋读后感4

这个暑假我在读宋词的时候学习了《过零丁洋》这首诗词,诗词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记忆深刻。诗人文天祥面临死亡,面不改色,不屈服于敌人,与敌人视死如归,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这些都深深地震撼了我。

在抗日战争时代,有许多和文天祥一样的爱国英雄让我敬佩:抗日英雄王二小,小小年纪就帮助八路军参加抗日,把日本鬼子带入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丧命在日本鬼子的刀尖,他牺牲时才十三岁;刘胡兰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人抓住,她面对敌人的铡刀、面对死亡,也不把同伴供出;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小兵张嘎面对敌人,不屈不饶……

和这些英雄相比,我是多么渺小,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不愁吃穿,能读书,还能愉快地玩耍。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和平、幸福的时光。做为一名小学生,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扎实学习科学本领,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长大后报效祖国,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过零丁洋读后感5

“人生自古谁无死,流取丹心照汗青”是出自《过零丁洋》这首诗的。今天我阅读了《过零丁洋》,一幅动人的画面出现在眼前:从小文天祥就立志报国,从考中进士开始,就为祖国操劳,自己又与元军孤军奋战了四年。亡国了,自己也没法救国,倍感伤心,如今九死一生,国破家亡,自己被元军囚禁,更是孤苦伶仃。可他仍不投降,与敌人视死如归。

文天祥是多么的热爱祖国,再面临死亡,他仍面不改色,不屈服于敌人,仍与敌人视死如归。从古至今,跟文天祥一样的人也有许多,不计其数。鲁迅18岁,见外国海军侵略中国,就考入南京水师;后来,感到发展矿工业祖国才能富强,又去考了矿物学。毕业后,他又转而投医,最后认为人们是心理不好,就决心用笔唤醒民众。刘胡兰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人抓住面对着死亡,为了祖国,也不把同伴供出。他们都深深的爱着祖国。

与文天祥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现在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效祖国,可如今有良好学习环境,我都不好好学习。上课时,老师在上面大讲,我在下面小讲,脑子里想的是周杰伦、阿杜的歌声,心中存在的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电脑游戏,自己不时还在暗暗发笑。弄得同学们目瞪口呆。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站起来,牛头不对马嘴地乱说一气,搞得大家哄堂大笑。到了考试,自己一窍不通,只能乱写一气,成绩出来后,总对自己说下次一定要努力,可是不到两三个小时,自己立下的志愿就已经忘了,更不用说去努力了。

可是读了《过零丁洋》这首诗后,我知道了一定要热爱祖国,我们青少年热爱祖国最重要的表现是好好学习,练就一身硬本领,将来出社会后,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让祖国耸立在世界强国中。

《过零丁洋》这首诗像我的照明灯,小老师,告诉我要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又像多彩的阳光,伴随着我踏向未来的征程。

过零丁洋读后感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位感慨万千的捍国勇士,如今却惨死,但他的精神,对!顽强不屈的精神,宋朝将士大多是为国哭,当然,也有几个卑鄙小人是为利哭。

虽然宋朝不乏人才,而且他们都是忠心报国的勇士,但他们的皇帝都很昏庸,纵使他们百战百胜,但是,你就得想想了,他们虽然百战百胜,但他们也忠心报国,怎敢不以皇帝为主?所以最后闹了个国破人亡,而他们不食敌人的“栗”,有的要求向北死,我真想穿越时空去,把宋朝的皇帝千刀万剐。

这是一首表达丧国之痛的歌,而他代表着,代表着他那倔强的气质,他虽被流放,但是他还有骨子里的骄傲,还有自己的意志,但他也知道,自己是无法抗拒的,他自己已经被痛苦隐没了。

金兵破过后,他写下这悲痛之歌,和正气歌截然不同,但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既表现了文天祥爽快的态度,又看出了他视死如归的态度。多么勇猛、忠心报国的一位烈士呀!

但现在,我们却愧对列祖列宗,把那一位忠臣的《过零丁洋》的名句给篡改了,变成了“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死晚死都得死。”那一位烈士的壮举却葬送在了烽火的玩笑,真是惋惜!

他那是正气的、激励别人的顶峰之歌,也是叹着两宋兴衰之哀的哀叹之声。我希望,别人都能记住他,他是最伟大的!

我觉得,他也在为国哭,但他一直都在坚持着、锲而不舍地报国,那报国的心自始自终都没改变过,甚至死。那“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报国之将呀!

第四篇:过零丁洋教案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学习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对偶和比喻的巧妙作用。

【学习方法】诵读—自学—讨论—探究。

(一)预习检测题目中的“零丁洋”在广东珠江口外。作者文天祥,号(),字()

又字履善,()朝代()家、诗人。请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干戈()(2)寥落()(3)惶恐()(4)飘絮()

(二)课内探究讨论: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

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亭上;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四)训练检测(12分,书写1分)诗中诗人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沉痛诉说国破家亡、动荡不安的痛苦的诗句:

。诗中最能体现诗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的诗句:。诗中直抒胸臆,表达其誓死不屈的决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诗句:。诗中运用比喻手法表达国家危亡,个人身世坎坷之意的句子:

。诗中作者回顾自己的身世,重点写入仕和“勤王”的诗句:

。作者写兵败与被俘的情景与感慨的诗句:

总结反思

第五篇:《过零丁洋》教案[范文]

《过零丁洋》教案

宁陵县新世纪学校张礼君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

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方法:美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展示文天祥纪念馆。

如今我们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是为了传承爱国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虽经威 1

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一)师范读。

学生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

(二)指导学生朗读。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感情、重音等方面来评价)。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两句要节奏放慢但要大声。)

2、全班齐读四首古诗。

四、看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一)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投影出示补充注解,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遭逢:遭遇,指被朝廷选拔。干戈:古代兵器。

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年。

身世:个人的遭遇命运。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

五、把握全诗意思。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

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可跟学生讲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的联系,特定的意象往往有其特定的表情作用。如本诗的“飘絮”与“浮萍”一般指坎坷的命运或不顺的仕途。)

3、颈联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重含义。(可联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文天祥的诗句更胜一筹:他可能是受到老杜的这种“四柱对”的影响,但他并不是简单重复,杜甫的诗只是两组现成的地名,而文天祥则是把两个地名转化为两种心情。)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这两句是全诗的文眼句。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就在于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在于诗人以生命为歌,以生命殉国,以生命殉诗,从而赢得了后世的尊崇!

六、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并背诵全诗,之后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诵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

七、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八、小结:

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九、品味诗歌名句,体会诗歌主题。

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思考:该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组织班级交流,发挥想象,感受意境,联系实际,体会真情。教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

讨论明确: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面上看,诗句毫无技巧,直抒胸臆,但这首诗最具震撼力就是这两句统一为人格的宣言。一个“照”字用得很自然,不着痕迹。“丹心”和“汗青”的光,二者相映衬,在色彩上自然的构成和谐的反衬。

十、拓展延伸:全班交流所收集的有关爱国或不折气节的名人或诗词等资料。

事例: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亭上;陆游临死不忘国家统一;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诗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姥吟留别》)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十一、课堂总结。

同学们,一曲《过零丁洋》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升上了历史的高度。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更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志当存高远”,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十二、布置作业。

(一)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二)再读全诗,写一篇读后感,5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首联——回顾一生深挚沉痛

《过零丁洋》颔联——国破家亡坎坷辛酸丹心垂史

(述怀诗)颈联——追忆过去悲愤忧惧映照千古

尾联——感叹眼前以死名志舍生取义

下载过零丁洋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过零丁洋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过零丁洋》读后感

    《过零丁洋》读后感6篇 《过零丁洋》读后感1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读后感

    --精选公文范文--------------------------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过零丁洋》教案《过零丁洋》教案 宁陵县新世纪学校张礼君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

    《过零丁洋》文天祥【练习题】

    过零丁洋 (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者] 文天祥(1236--128......

    《过零丁洋》教学反思

    《过零丁洋》教学反思 禹州市颍川中心学校 王培月 《过零丁洋》的教学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环节: 一、走近文天祥;二、走进《过零丁洋》;三、体会文天祥的感情。 孩子们在以前的......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襄城县茨沟初级中学陈俊凤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

    过零丁洋经典诵读教案

    《过零丁洋》教案 李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遭逢”“ 干戈”“ 寥落”等 6个生词,能有感情地吟诵、背诵诗句。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小组合作交流,感知诗句的大意。 情感......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品味诗的艺术美,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结合相关作品感受作者......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借助注解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