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案九7

时间:2019-05-14 04:2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文教学案九7》,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文教学案九7》。

第一篇:作文教学案九7

姜堰区地方课程·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参考教学案九年级下(7)

关注生活热点紧跟时代立意

设计人:李中华

教学设想:初三学生作文,往往表现出一己得失的情感,立意肤浅,格调不高。究其原因,不关注生活,对生活中的热点缺乏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将作文中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为地与生活隔离,与时代绝缘。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点,思考生活热点,让作文的立意紧跟时代步伐。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关注生活热点问题,学会具有时代特征的立意方法。

教学重点:将生活热点融入作文,提炼具有时代特征的立意。

教学难点:将生活热点融入作文,提炼具有时代特征的立意。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杜甫诗歌《春望》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好吗?(学生背诵《春望》)作者在写这首诗时,正值唐朝的一个政治事件——安史之乱。作者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融合在这一生活热点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今天,我们也学习如何关注生活热点,让我们的作文立意具有时代感。

二、品味范文,探讨立意方法

(一)阅读《多收了三五斗》片段:

‚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

洋米,洋面,外洋大轮船,那是遥远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而不粜那已经送到河埠头来的米,却只能作为一句愤激的话说说罢了。怎么能够不粜呢?田主方面的租是要缴的,为了雇帮工,买肥料,吃饱肚皮,借下的债是要还的。

‚我们摇到范墓去粜吧,‛在范墓,或许有比较好的命运等候着他们,有人这么想。但是,先生又来了一个‚嗤‛,捻着稀微的短须说道:‚不要说范墓,就是摇到城里去也一样。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

思考:⑴这段文字哪些语句具有时代性?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目的?

【明确】“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不要说范墓,就是摇到城里去也一样。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这些语句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农民的双重压迫,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农民的深切同情。

(二)阅读《亡命初三》:

清晨,窗外没有阳光。

冲出家门,天上没有太阳。

‚今天早读读什么?语文还是英语?‛路上,我问同学。

‚不知道。反正读什么都一样。‛

第一节是数学课。

‚昨天的试卷做完了吗?‛这是老师每课必问的问题。‚做完了!‛声音好响。

‚那好,我来检查一下。‛老师不愧是老谋深算啊。做完的暗自庆幸,剩下的,自动到后面站成了一溜儿——识时务者为俊杰嘛!一看,呵——都是刚刚喊得最响的!看来我们又得接受教师的‚列数宇‛教育法了。‚看看你们班!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有41天就中考了,你们怎么还不紧不慢的啊?一班只有一个没做完的,五班也就两个,你们……还有上次考试……‛

课间有一半人还在座位上,因为又发了两张试卷。

物理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了进来——我们倒宁愿他板着脸——笑里藏刀是他的杀手铜。果然在他龙飞凤舞地写了一黑板习题之后,转身送给我们一个可怕的笑容,‚我这儿有几张试卷,有时间就做做,没时间就拖一拖吧。但我可能随时会讲评哦。‛天!这比限期完成还可怕!如果真有人不做……

‚好恐怖啊!‛后座的女孩小声说。

‚三十六计‘做’为上策。‛同桌苦笑道。

第三节语文课,听课率‚高‛达20%——大家都在忙刚刚发的试卷。‚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下课的时候,课代表抱来了5份试卷。

然后是英语课、化学课,教室里只有刷刷的写字声了……

午休铃响了。所有学生冲向饭堂——不是走,也不是跑,是冲。这个时候没人会谦让,大家都用尽全力向前跑——谁跑得慢了,不但吃不到好菜,而且排队要浪费好多时间,对于初三的人来讲,时间就是金钱啊!以至于体育老师见状,慨叹道:‚要是测50米你们也能跑这么快就好了!‛

回到教室,黑板上的方程式已经给人改过:

课本+试卷+习题=知识存储器(俗名学生)

我摇头苦笑。

挨到了自习课,我整理一下今天的试卷:语文5张,数学2张,英语2张,物理4张,化学5张,共计18张。还好,今天没有政治课。

后座的女孩拉住我说:‚你知道我昨天夜里梦到什么了吗?我梦到我们终于熬到了中考,我打开试卷正想看……然后呢?‛旁边一个最怕考试的家伙急切地问道。‚我被隔壁小孩予的哭声惊醒了。‛‚妈的,我宰了那小子!‛

同桌一本正经地按着计算器:‚我6天用一支笔芯,一年52个星期,除去放假剩50个星期,一支笔芯3块5,3.5乘以50……一个学年就是175块呀!简直是浪费!‛

靠窗的男孩子望着羽毛球场上的初二学生恨恨地说:‚看你们能高兴到什么时候!等明年……‛‚等明年看到他们累死累活的样子,我会很高兴的。‛有人接话。

放学后还得搞体育专项训练,因为还有10天就是体育中招考试了。人在初三,身不由已。

23点35分,我上床睡觉。从上床到入睡不过3分钟——初三的字典里可没有‚失眠‛这两个字。

我的梦里没有中考题,只梦见我们在茫茫大海上奋力挣扎,永远也卸不掉的背包里塞满了习题试卷,指示标永远清晰地指着一个方向,可是任凭我们累得手脚麻木,却始终见不到岸……

思考:这篇文章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象?作者是怎样表现的?

【明确】这篇作文反映了当前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负担,作者通过“我”一天的学校生活,再现了其中的一些细节,集中表现了应试教育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社会现实。

(三)讨论:怎样把社会热点融进作文,让立意更深刻?

【明确】①将社会热点在生活中典型的现象、细节融进作文中;

②要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或赞美,或批判;或厌恶,或讽刺;或冷眼旁观,或侧面反思。

三、互相讨论,搜集热点现象

(一)思考:你关注过哪些社会热点?

(二)讨论交流。

【明确】应试教育;食品安全;春运;厉行节约;中国式过马路;中国梦;美丽中国;家庭教育;看病难;择校热;房价虚高;环保问题;钓鱼岛;航母;房屋拆迁„„

四、关注热点,构思行文

(一)讲故事:每位同学讲一个有关上述社会热点的故事,并且能够表现出主人公对热点的情感态度。

(二)丰富细节,形成文段。

(三)互相交流。

五、真题演练

1.一个让我2.曾经我也那样想过

第二篇:7《船长》教学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7.船长

主备人:唐江兵 主备研讨人:陈国胜 洪文杰 陈莉 审核人:吉玮 个案修改人: 个案修改审核人: 审核时间: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崇高精神。课文共有30个自然段。特别感人,我设计的重点是环境描写暗示灾难发生、语言描写和特写镜头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朗读将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理解哈儿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让学生感受写作手法。【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断的训练,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后作业4中的两个句子,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资料链接】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断的训练,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教学过程】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预习导学】

1.读一读:

哭泣 威严

履行

肇祸

大副

深渊 井然有序

2.理解词语“秩序、哭泣、阴森可怖、巍然屹立” 3.简介“诺曼底”号遇难情况 【课堂助学】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段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船长》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文中写了他的一件什事?为什么说他的灵魂是伟大的?)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哭泣 调遣 大副 井然有序

威严 履行 深渊 忠于职守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哭泣 机械 灵魂 争执 控制

调遣 呼号 斗殴 克莱芒 可怖

(2)指名朗读,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哭泣:小声地哭。

调遣:调派,差遣。

威严:威武而又严肃的样子。

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肇祸:闯祸。

大副:船长的主要助手,驾驶工作的负责人。

深渊:很深的水。

井然有序:形容严整而有条理,一点都不紊乱。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4.默读课文,按提纲“遇险一自救一牺牲”给全文分段。

讨论: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28自然段)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当堂训练】

1.生字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2.诵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最后两节。【巩固训练】

1.选择正确的读音

薄(bo bao)雾 斗殴(ou ou)秩(chi zhi)序

呼号hao hao)嘈(cao cao)杂 肇(zhao qi)事 2.搜集4句维多克.雨果的名言。3.按要求写词语

形容时间很短的词语:

形容情况危急的词语:

含有然的成语: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后作业4中的两个句子。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教学过程】 【温故导学】 1.听写词语

诺曼底 博物 薄雾 玛瑙 哭泣 副手

舰船 阴森可怖 恐怖 忠于职守 雨果 2.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课堂助学】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说说课文大意。(板书:遇险 自救 牺牲)

二、精读训练

1.谈话引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出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义。你怎样理解句中的“又”的意思?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朗读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

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课文怎样具体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

2.朗读理解课文第一段。

(1)默读、思考:“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当时情形怎样?(画出有关词句)

(2)交流讨论:

“像平常一样“可见这条航线是诺曼底号”的定期航线。

“薄雾笼罩”是事故发生之因。(强调这里环境描写的作用,这是本段教学重点之一。)

“一声巨响”、“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可见事故之大,情况之危急。这紧急的情况可用什么词来形容?”(万分紧急,千钧一发„„)(板书:千钧一发)

(3)朗读指导。

指名试读,相机指导。(开始时语调平缓、轻快,后来要急促,最后一句话要用紧张的语调读,因为情况危急)

指名再读,及时鼓励。

过渡:如此重大的灾难降临了,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

3.朗读理解第二段。(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好后思考,哈尔威船长在组织自救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每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继续画画注注。

(2)交流讨论:

好,大家读得都很认真,我想一定也思考得很深入。哈尔威船长在组织自救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4次)

(3)投影出示四次命令: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它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部救出去!”

„„“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在,船长。”“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快救克莱芒!”

“动作再快点!”

(4)在这四次命令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命令是什么?

投影出示第二次话语。(简洁有力、耐人寻味)

为什么这个命令给你的印象最深?(他在救人时下令开枪杀人!)

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下这样的命令?(比较两次下令后的不同情景。)

○1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儿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2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追问:“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就是因为“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的威慑作用吗?

出示黑暗中哈尔威与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大副简短有力的对话,让学生进行朗读,然后进行交流:

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20分钟。” “够了。”

a.这实际上稳定了大家的情绪:大家享有了知情权,就不会为逃生而拼命拥挤,只要有序撤离,大家的生命都有保障。b.“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

这让大家内心得到了安慰,船长不会抛下他们每一个人。尽管前面船长也说“必须把60人全部救出去!”但谁会相信呢?现在不一样了,有了20分钟作保证,大家相信船长不欺骗他们

c.“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这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大家都可以接受:前提条件是有了20分钟作保证;二是作为男人,有责任,有义务,为保护妇女与儿童这个弱势群体作出一定的牺牲!更何况,不少男人拼命拥挤正是为了自己的妻子儿女!

三、独身的男人呢,受到了纪律的约束(敢走在女人前面,就会被开枪打死),他们不敢拥挤了。

有了这三点,大家才沉默了,才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

读好第二次对话,思考:人们为什么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在理解了上面的问题之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船长临危不乱,富有谋略,沉着镇定,指挥有方,能够救大家于突如其来的灾难之中,所以大家都从心底里升腾起崇敬之情,他就成了出现在大家上空的“伟大的灵魂”了。)

(5)过渡:从这第二次命令中,我们读出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富有谋略,沉着镇定,指挥有方,那么另三次命令中我们又能读出什么呢?

第一次:

○1理解为什么“吼”?读出“吼”的味道。

○2“妇女先走,其它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关心妇女,关心乘客,并且要求船员尽力尽职,做到先人后己。)

○3“必须把60人全部救出去!”

(“他把自己给忘了”,可能吗?哈尔威船长一生之中不知碰到了多少险情,对于“生死”已经不知想过多少次了,怎么会忘了自己呢?是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发自内心地要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做人之道!)

第三次:

为什么要“快救克莱芒”?理解他关心孩子的品质。联系上文“妇女先走”,可以看出他爱护、关心弱小的为人之道。

第四次: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教(学)案

“动作再快点!”他关心每一个人,唯恐有什么闪失,所以在与死神抢时间争速度。

(6)完整地朗读第3—28自然段,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与高尚品质。(7)配乐,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船长就要被无情的大海吞没,望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在“玛丽号”上,得救的人们心潮就如这波涛汹涌的大海,有多少话要对船长深情地诉说啊!(自由选择下题中的任一个角色)A.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 说:“船长啊,船长。” B.还是个孩子的水手克莱芒

说:“船长啊,船长。” C.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徐徐沉入大海的黑色雕像,我想对船长说:“。”(8)配乐,深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当堂训练】

1.分角色感情朗读全文。

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哈尔威船长的?从中你能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举例说明。从行动和语言上来描写的,如„„

我们今后在写作中要学习这种写法。

2.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巩固训练】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凝视着。

2.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面对,他又 一次运用了。

3.本文作者是法国作家,他被称为“ ”。代表作品有《 》《 》等。

二、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2.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教学反思】

第三篇:7短文两篇(教学案)

课题

短文两篇

作者

张晓风/周素珊

课时

两课时

设计

兼馨

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

方法总结

仔细领会目标,明确要求,理解核心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认真预习,扫清字词障碍,对作者和文学常识及文体资料要牢记。这样才能为下步理解和领悟内容和思想做准备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培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

结合课文,参考资料和同步学习上问题,善于和小组同学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透过文字表面看出实质,从字面意思中,体会出语句中的深刻内涵。真正的读懂课文。联系实际,感悟生活,产生共鸣,能学为所用。学有所得。学会感悟。

认真预习,扫清字词障碍,对作者和文学常识及文体资料要牢记。这样才能为下步理解和领悟内容和思想做准备,试试吧,相信你自己,你能行的 培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

握文章的顺序,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有因才有果。一定好好体会和理解 须细心细致阅读课文,并学会联系上下文,整体把握,紧扣思想和内容来回答问题。感悟文章表达的哲理,学习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贪婪、堕落、冉冉、红灯酒绿、繁弦急管”等词语;体悟文章的深刻内容。

2、整体把握课文,反复朗读,读中领悟文章中心,感知内容。培养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行道树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学会在集体中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学习重点:

朗读课文,领悟文章中心,培养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学习难点: 文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的理解。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行道树

一、导语设计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越来越发展了,只是人与人之间却变得越来越陌生了,这是为什么现代电讯事业的发展不但没有“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而在“增大”,这是为什么? 中央电视台曾报道,上海一个共产党员残疾人,在摆渡时不慎将轮椅驶进了黄浦江里,渡船上站满了渡江的人,但竟无一人跳进水中将他救起。一某晚报载,一儿童溺入湖中,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他的同伴跪在地上求叔叔阿姨,求过路的好心人救救那正在挣扎的不足十岁的儿童,人群中竟有人喊出救小孩必先拿出80元人民币来,但终因无现金兑现,岸上的人就像看电影一般看着儿童沉入湖底。两个多么惨不忍睹的场面啊!

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随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的英灵而长眠在黑沉沉的地下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行道树》。看课文之前我们看几幅图片,出示幻灯片。

二、作家介绍

张晓风,1941年生于浙江金华,1949年抵台北,毕业于东吴大学中文系。她是台湾著名散文家之一。著有戏剧、小说、杂文多种。她的创作贯穿着基督教信仰的精神,散文充满自我的真情至性,剧作蕴含着中国故土意识。

三、检查预习

1、给划线的字注音

行道树堕落点缀苦熬冉冉贪婪自豪繁弦急管 2、解释词语 贪婪: 繁弦急管 点缀: 红灯绿酒 堕落: 深沉 苦熬

四、大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是行道树最动人的表白的语句用曲线画住。朗读要求:语调抑扬顿挫,要有感情的去朗读。

五、整体感知

1、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帮老师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行道树生活在城市的烟尘中,既忧愁又快乐。

2、行道树是一列——————的树。(填空)

用“忧愁”和“快乐”来形容行道树矛盾吗?为什么? 因为“忧愁”是说它有抖不落的烟尘,人们不重视它,“快乐”说的是它能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或者:“忧愁”是 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是因为行道树能“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绿阴”,为城市制造清新。或者:“忧愁”是它奋斗的痛苦,“快乐”是它奋斗的结果。

3、你认为文中最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为什么?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这是全文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六、合作探究

1、人行道旁的树象征了什么?这个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行道树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光辉形象。

作者通过借用行道树的自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2、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行道树这一形象的?

1、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他们甘愿自我牺牲,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

2、与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

他们寂寞、孤独、苦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我们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像行道树那样,为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奉献中大放光彩。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我们为此承受牺牲,为别人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也是幸福的。

七、研讨品味,理解下面语句。

1、“站在这双线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为了人类,行道树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烟尘之中,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大大的跌落。

2、“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一行绿树的点缀,改变不了现实的悲凉局面。

3、“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既然是“别人都不迎接”,为什么“我们”去了? 因为别人都不去,“我们”就去了。“我们”去是命运安排的,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这很好地体现了奉献精神。

八、体验与反思

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是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决非发牢骚,而是借行道树之口发出强烈的呼唤。呼唤社会上能够出现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也呼唤人们要尊重奉献者的辛劳,更加要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九、拓展练习

假设你是自然中的某一处景物:古桥、山泉、小溪„„,你与游人互诉心声,你将会说什么呢?试以“奉献”为主 题来说说看,相信你能说得很好。例:古桥说:“当我把人和车渡过彼岸,我在沉重中感 受到快乐!”

(山泉、小溪„„)_______ 第二课时第一次真好

一、导入:“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二、周素珊简介 毕璞(pu),是周素珊女士使用了四十年的笔名。毕璞已出版的著作有《故国梦重归》、《风雨故人来》、《心灯集》等39部。《第一次真好》是她早期的一篇散文。毕璞作品产量虽多,但是她一向只为兴趣以及有所感而写,“以我笔写我心”是她的写作信条。她的文章清新雅丽,在平淡中蕴含着哲理,言之有物。毕璞生性乐观,常乐在工作(写作)中她说:“小说是我的最爱,因为无论在阅读小说或写作小说时,我都会暂离现实,化身为小说中人,进入书中人物的内心,而浑忘自己正处在纷扰的尘世中。我把看小说和写小说都当作是一种卧游或漫游,而自得其乐”。

三、检查预习

1、给划线字注音

结实累累硕大十姊妹玲珑剔透孵鸟雏形一霎时柚子鸟巢

2、解释词语 风情 硕大 雏形 具体而微 低回 玲珑剔透

四、合作探究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②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出示思考题:

1.作者给我们讲了她的哪些第一次经历?详细写了她的什么经历? 第一次看柚子树第一次看孵小鸟详写

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已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略写

2.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

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3.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详略得当:详写: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

略写: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露营,做饭,坐火车,坐飞机,看雪,发表文章.)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4.“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我们怎样对待第一次? 珍重第一次让生命多姿多彩不断向新的领域进发 5.“第一次的感觉很奇妙?那奇妙是指什么?” 喜悦、新奇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6.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 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中的“珍重” 能不能换做“珍惜”? 这里的第一次都是指有益的第一次,充满喜悦、新奇和新鲜、刺激,第一次越多,经历也越多,感受也越多,所以越多生命就越精彩了。一个侧重重视,一个侧重爱惜,在这里是应该要重视,所以,不能换。

7.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风情”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南国,作者所见柚子树,旁边又有人家,这景色很见南国风土乃至人情。

8.“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雏形”是指未定型前的形式,“具体而微”是指具备了整个形体,两者形容的外形很有差别。

9、大家来说说,哪些是有益的第一次,哪些 是不能尝试的第一次? 有益的有骑车,受表扬„„

不能感尝试的有:偷东西,贪污,杀人,放火,吸毒„„

五、体验与反思

1、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2、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六、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第四篇:一年级九加几教学案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计算“9加几”进位加法。

2、比较熟练地计算“9加几”题目。

3、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计算“9加几”进位加法。教学难点:比较熟练地计算“9加几”题目。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小棒等。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2、思考:9+()=10

9+1+1=()

3、口算:

10+1=

10+3=

10+7= 4+10=

9+10=

10+10=

4、]师说明;像9+1=10这样两个数相加得10或超过10的加法,我们叫它进位加法。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书88页主题图。

师: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运动会上,学校给运动员们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现在还有多少盒? ⑴数数法:1、2、3、4„„

12、13,一共是13盒。

⑵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接着数10、11、12、13,一共是13盒。

⑶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师:同学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刚才大家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一共是13盒的。下面我们看看怎样计算9加几的。

师问:要算剩下的饮料一共有多少盒,怎样列式? 板书;9+4 师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请学生动手摆小棒,推演9加4的计算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再请同学说一说怎样计算的?

师:指着图片问,9和4哪个比较接近10?所以,我们把9凑成10.怎么凑10?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

示出来,把4分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师:9+1=10的“1”从哪里来?(从外面的4盒中拿1盒)。所以4可以分成1和3,10加3等于----?

师请学生跟着老师再把演算过程说一遍。

3·总结算法。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从1盒、2盒、3盒,一直数到13盒;可以从9盒接着数,10、11、12、13;也可以从外面拿1盒放到箱子里,使箱子里面凑成10盒,再加上外面的3盒就是13盒。

全班说一说。

4、完成89页做一做第1题

⑴出示小棒图:左边9根小棒,右边5根小棒,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

要算9+5得多少,应该怎样算?

⑿出示小花图:左边9朵小花,右边7朵小花。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朵小花?怎样列式计算?

5、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的计算方法,怎样计算这种题呢?要先想9加几得十,因此9加1得10,所以,把第2个数分成1和几,先算9加1得十,再算10加剩下的数。

三、巩固练习 9+6=

9+2=

9+8= 2

完成书98页“做一做”的3道题目。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计算,我们知道了„„(让学生说,说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五、作业布置

⑴、练习册配套练习。

第五篇:7《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案

7、《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案

山东昌乐宝城街道北寺小学王爱萍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

2.李四光简介(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李四光)

【预习内容】

一、我会读

1.读词语

奇怪著名捉迷藏兴趣历史躲藏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镇静严严实实转来转去(提示: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生字。)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把课文划分为

二、我知道

1.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2.课文讲述的是()事。

3.在预习过程中我遇到的不明白的问题:

———————————————————————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内交流

小组长检查:生字读音、新词的意思、课文朗读情况、了解课文的大意。2.全班交流展示

老师抽查预习学案(或指生读生字词,或读课文段落,或指生说课文大意等等)。

二、合作探究:

1.大石头“怪”在什么地方?

2.李四光怎么解决小时的这些疑问的?

三、交流、点拨导学案

1.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么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你们一定会明白很多。读的时候划下你读不准和不明白的字词,与同桌交流,不能解决的可以问老师。“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朗读课文,互相表演,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地;“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2.正是因为大石头有这样几“怪,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呢? 1)石头“大”,引起李四光兴趣,向老师请教“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老师推测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

2)李四光进一步思考,这么大的石头,从天而降,可为什么没有砸一个大坑呢?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

3)李四光并没有放弃求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关键词语,体现李四光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3.师生评议。

4.这些问题别人没有注意,但李四光发现了。那可真是块“奇怪的大石头”,你能把这种奇怪的感觉读出来吗?请一位同学与我分角色来朗读李四光与老师的话,我读老师的话,你读李四光的话;再请一位同学与老师来读读,你读老师的话,我读李四光的话;接下来请同学们与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5.我们再来李四光后来是怎样不断来解决这下问题的。生汇报,师点拨,相机板书:奇怪的大石头——想了很多年——学习地质学——专门去考察——有了大发现

四、指导写字

老师演示,逐字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考、秦”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著、藏、究、震”为“上小下大”的上下结构,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在写“纪”时,右边的写法、“旋”和“旅”、“藏”和“卧”的写法区别。【课堂检测】

一、我能读准确,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zhù mínɡ duǒ shǎn dà kēnɡ()()()lǚ xínɡ kǎo chá qín lǐnɡ()()()

二、小小模仿秀(照样子,写词语)。(9分)孤零零

很深很深

严严实实

三、按原文填空

1.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力量一定()。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土里 去呢? 2.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小伙伴围着石头(),也找不到他。【课后作业】

1.继续练习朗读课文。2.抄写课文中的字词。

3.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用“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的句式的来说一说。【板书设计】 问老师

7、奇怪的大石头问爸爸

勤于思考

不断探求 学习 考察

下载作文教学案九7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文教学案九7.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7傅雷家书两则教学案

    7《傅雷家书两则》教学案 设计者兼馨施教者 学习目标: 1、体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学习难点) 2、体会两封信中的联系及“坚强”的含义。(学习重点) 3、尝试用书信与......

    九上第五单元教学案(教师版)1

    塘尾万里学校九年级备课组 第五单元教学案 张娜编制 2012-10-10 第五单元 古代小说 学习目标 1.阅读 (1)激发阅读古代长篇小说的兴趣,培养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2)养成用历史眼光观......

    一轮复习九上第二单元教学案

    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执笔:刘 俊审核: 复习内容:九上第二单元 复习目的: 1.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认识小说折射的社会人生图景。 2.品赏不同作家和不同作品的语......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教学案_7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教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读教材,了解作者,掌握字词,了解内容,识记精彩语段,鉴赏突出写法。 2、其中对于古诗要会背诵会默写,文言文在不借助注释情况下顺畅翻译......

    借景抒情作文教学案

    借景抒情作文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2、 学会借景抒情的写法,作文能做到“情景交融” 3、 掌握借景抒情作文的一些具体方法 二、 教学重点; 掌握......

    “桥”作文教学案

    车陆中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案·八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课题:“桥”备课时间:使用时间:课型:写作、评价课时:2课时主 备 人:吕娜审 核 人:王萍学生姓名:教师评价:......

    作文教学案(汇编)

    九年级作文教学案 教学目标: 1、明确文章立意的要求,并能根据文题进行立意 2、能运用材料准确、具体、有力的表现文章主题。 教学重、难点: 立意 材料表现主题教学步骤: (一)确立......

    教学案

    上饶县石狮小学教师备课单 (共案) 年级 学科 议课时间 课题 课型 课时 上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