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把尺子检验领导干部责任心
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加入时间:(2011年4月25日8:44)
建设中原经济区怎么做?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怎么转?继4月21日洛阳“洛实”文章开篇之后,今天《河南日报》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统称“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十八谈”的全省18个省辖市文章第二篇——焦作篇,并配发“何平”感言,集中回答了怎样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焦作如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积极作为、有所作为等问题,对于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云台山水让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太极功夫让中华文化扬名四海,四大怀药让中外人士有口皆碑,风神轮胎让焦作制造走向世界„„
今天的焦作,“城市符号”多元了,发展内涵丰富了,幸福指数提升了,综合实力增强了。这座城市处处散发着转型的气息。
转型带来了今天的变化,变化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二)焦作,以矿起家,以煤为业,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困。
历史上,怀庆府盛产的“香煤”,漂洋过海,成了英国皇家的必用品。1956年建市的焦作,是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矿一市”、“一市一业”模式,建立起来的资源型城市。
曾几何时,焦作煤炭产量超过了1000万吨,由此也兴起了一批企业,焦作有了名气。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末,资源枯竭了,传统产业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焦作曾被列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1999年,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下降13.1%。仅仅10年前,许多外地人提起焦作,还把它当做一座没有什么吸引力的矿区。发展受到了考验,形势是严峻的。
焦作的工业,多是由煤衍生而来。靠原材料、高耗能产业发展已经困难重重,面临着萎缩与死亡,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对此更有切肤之痛;粮食虽然高产,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增收缓慢,仍是面临的重大课题;困难企业多,城镇居民收入不高,是多年来的突出问题;旅游产业链条短、带动力还不够强,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近年来发展速度持续减缓,质量效益逐步递减„„
焦作工业、农业、旅游业等,发展较快,具备较好基础。但高标准严要求,应该少做纵向比,多做横向比;不和欠发达地区比,要与先进地区比;不拿自己的优势比别人的劣势,要拿自己的弱项比人家的强项。当前,全省各地都在竞相发展,由于种种原因,焦作发展步伐还是显得有些缓慢,缺乏后劲和活力。照此下去,焦作落后难以避免。
焦作是由矿区演变而来的。如今城里人多了,城区面积大了,但还处处残留着煤城的痕迹。这里缺少文化品位,缺少花草树木,缺少现代元素,公共服务体系也不够健全。打造一座现代宜居的新城还要下大工夫。
因为有发展的压力,不转是不行的;因为有对比的差距,不转也是不行的。正是这种压
力和差距,让300多万焦作人的心情急切而忧虑:不转型,发展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民生难以为继。
危机使焦作人开始清醒过来,在深深的思索中认识到,只有加快转型,才能持续发展。
(三)2010年1月7日,省委书记卢展工来到焦作调研,进企业、入社区、听汇报,在与焦作干部群众座谈讨论中,着力强调: “从一个老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变成一个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这是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焦作的发展,从长远看确实有一个转型的问
题,这一点务必保持清醒头脑”。
“更具活力、重要问题、转型发展、头脑清醒”,这四个关键词,指明了方向,引起强
烈共鸣。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加快科学发展,实现新的提升,这
是省委的重要部署,这是焦作的必然抉择。
(四)焦作往哪转?
往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上转,往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路子上转,往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上转,往解决群众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转。
说到底,就是要往“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上转,往为民惠民上转。
(五)焦作怎么转?
转,就要“循规蹈矩”。这个“规”,是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这个“矩”,是焦作的客观实际。“循规蹈矩”,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按规律办,一切立足于发展,一切
着眼于民生。
转,就要持续提升。转型要靠转变,转变带动转型。目前,最急迫的是打开思想解放的总开关,观念不转变,思想不提升,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无从谈起。
在警醒中迸发,从忧患中奋起。领导方式每转变一步,焦作的转型就会提升一步——
产业链条正在由“短”变“长”。我们就是要通过技术改造,拉长产业链,培植其生命
力和成长性。更为重要的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做大机械装备制造业,打造新型工业强市。
于是,有了以煤炭经济为主向煤、电、铝、煤盐化工一体化延伸,机械制造由传统向现代转
变,由单一的粮食加工向农副产品综合加工转变„„
农业效益正在由“低”变“高”。焦作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实现了水利化、机械化,粮
食高产全国有名。201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512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我们在抓
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村工业,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加快农业现代
化进程。于是,有了农业由单一粮食生产向特色农业的拓展,由高产向高效转变。
对外开放正在由“小”变“大”。焦作的对外开放可圈可点,只有站位全局,借梯上楼,才能实现跨越发展。于是,有了中国铝业、中国化工、中国兵器等行业巨头纷纷入驻,蒙牛
乳业、厦工机械、修正药业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活力和实
力。去年,焦作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26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48.4%,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
水平。
发展模式正在由“黑”变“绿”。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煤炭经济由
过去占总量的85%,降到目前的2.9%;旅游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全省7个5A级景区,焦作占有2家。于是,有了从矿产资源的开采到自然山水资源的开发,由“黑色印象”开始
向“绿色主题”转变。
(六)历史和现实给我们以启示:只有保持清醒与忧患,才会有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只
有从实际出发,敢闯敢试,才会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难题;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为着人
民的利益,才会有无限的动力;只有认真做事,求实求效,才会有可喜的回报。总之,只有
领导方式转变,才会有发展方式的转变,焦作的转型,催生了煤城的嬗变;焦作的转型,仍
在进行中。
行百里者半九十。与中原经济区生机勃勃的形势比,与兄弟市高歌猛进的局面比,焦作
又面临新一轮的“大考”。我们仍在思索,我们还在探寻。
焦作旅游颇有名气。但时至今日,仍然停留在门票经济,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
是“酒肉穿肠过”,还没有达到“佛祖心中留”的境界。为此,加快自然景观游向休闲度假
游的转变升级,是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势在必行。
焦作现在有了一些品牌,但牌子还不够多,名气还不够大,效益还不够高。比如,太极
文化亟待进一步挖掘开发,怀商传统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培育知名企业、知名产品依然任
重道远。
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焦作的对外开放仍存在着层次偏低、开放度不高的问题。这就需
要我们在思想上再解放一些,在政策上更优惠一些,招数上更灵活一些,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招商促转型。
转型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转的过程中,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操之过急;
不能把基础转弱了,不能把特色转丢了,更不能把优势转没了。通过转型,让基础更牢稳,优势更彰显,特色更鲜明。
转型让我们看到了焦作的光明未来,看到了焦作的无限希望。
加快转变,不断提升,现在还仅仅是个开始。“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个大课题,需
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摸索,在实践中推陈出新,在转型中超越自我,在转变中为民谋利。
(七)咬定转型不放松。建设新型工业城市,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到“十二五”末,焦
作经济社会发展人均主要指标,要领先全省发展水平,超越全国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地区水
平,在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在豫西北、晋东南发挥对接互动作用,为中原
经济区建设作出新贡献。这样的定位,才是科学的定位。
认真去做,转就转好,建设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这个美好愿景,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
够实现。(来源:焦作日报)
三把尺子检验领导干部责任心
加入时间:(2011年5月11日8:21)
焦作日报评论员
责任心强不强,可以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讲,不光关乎个人的荣辱得失,更关乎事业的兴衰成败。
怎样检验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呢?在昨日的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会上,市委书记路国贤给出了三把尺子:一看是否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二看是否符合本身的职责要求,三看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第一把尺子讲的是观大局。用省委书记卢展工来焦调研的寄语来表述,就叫做着眼大局、站位大局、融入大局。同样一件事情,放在个人的小算盘上来拨拉,就可能患得患失、进退失据,但如果放在大局角度去考量、去比较,就会疑惑顿消、豁然开朗。焦作的大局,就是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建设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只有在这样的大局下调整自己的思维、规范自己的行为,才是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的具体体现。
第二把尺子讲的是察自身。领导干部身在一位,理应为在一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心怀惊惧之心,身谋尽责之为。疲惫之时,想想组织的重托;懈怠之时,想想群众的期待。顺利时,谋求乘风破浪快速前行;逆境时,力求克难攻坚破解危局。胜利不可显骄矜,失利不可有颓势。怀抱一颗强烈的责任心,把对自己负责和对岗位负责、对事业负责高度统一起来,精神才会始终饱满,意气才会永远风发。
第三把尺子讲的是看实效。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在实干。前景再美好,目标再宏伟,还得靠双脚一步一步地走,还得靠双手一把一把地拼。口头功夫再好,也只能炫耀于一时。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身败名裂、贻笑大方。一个有强烈的责任心的人,必然是善于抓落实的人,必然是工作到位的人,必然是经得起实效检验的人。
路书记告诫大家:责任是党性的体现,责任是能力的体现,责任是品质的体现,责任是作风的体现,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责任心,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目标和任务要求领导干部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奋力开创“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新局面简直不可想象;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建设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就会流于空谈。尤其是在当前换届工作持续进行、各项工作任务繁重的特殊情况下,以一颗强烈的责任心投入高效率的工作,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用三把尺子认真检验一下自己,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强化责任,用于担当,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焦作市第十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来源:焦作日报)
第二篇: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衡量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准,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也是成就事业、推动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甘肃省正处在应对挑战、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好不好、责任心强不强,事关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领导干部的作风和责任心问题,本质是党性修养问题。党性修养是作风的内在依据,作风是党性修养的外在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应当肯定,我省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保证了我省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但不容否认,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有的领导干部讲起来头头是道,但遇到具体问题却无所适从;有的作风漂浮,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见到好处抢着上,碰到矛盾绕着走,特别是对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不是千方百计去解决,而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有的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群众感情淡薄,甚至对群众的疾苦熟视无睹、漠不关心,想问题办事情“我”字当头,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贪图安逸,奢侈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甚至沉溺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一味地追求个人享受。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坏了党和政府形象、侵害了人民群众利益,而且制约和阻碍了我们事业的发展。
领导干部的作风和责任心,对我们的事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领导干部负有领导科学发展、管理社会事务、应对突发事件等重要职责。作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领导干部是否有强烈的责任心,直接影响着决策水平和工作成效。责任心强,就会在其位、谋其政,把困难想在前头,把工作做在前头,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责任心不强,只想当官、不想做事,工作就很难到位,甚至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结果就会使问题越积越多,以致酿成大事件。我省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薄弱,要办成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特别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省总体发展形势依然严峻,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有力的措施办法、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领导就意味着责任,职务越高、权力越大,承担的责任相应也就越大。各级领导干部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强化责任意识,把该担的担子担起来,把该负的责任负好,不仅要认真履行责任,还要敢于承担责任。如果遇事贪功诿过、推卸责任,绝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当前,我省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许多老问题解决了,新矛盾又出来了。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躲不过去、绕不过去,只能勇敢地去面对,决不能手心向上、矛盾上交。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要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一个领导干部应尽的责任。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关键是要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要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特别是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发生重大事件时,领导干部要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又要坚持依法处理,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决不能消极观望、逃避责任,更不能贻误时机、激化矛盾。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把全部精力放到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突出问题上,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我省的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改进作风出实绩,苦干实干成大业。做好当前的工作,关键在干部的作风,关键在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
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夺取胜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领导干部 需“五心”
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执政理念,就会秉持什么样的政绩观,这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保持“五心”,才能避免“心”事外移、“心”中无法、“心”地自私、“心”里没有群众,更好地推进科学发展。
进取之心
鲁迅先生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人类社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进步,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就是我们拥有这只“向上的车轮”,即常说的进取之心。每一位领导干部,能走到现在的岗位,是组织对我们政治素质、德才表现、长期业绩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认可。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强化一心干事业、全力谋发展的进取意识。要善于学习。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无论你官有多大、干什么工作,都必须把学习当作重要任务和生活习惯,终生追求,才能跟上时代。还要忠诚事业,拼搏奋进。始终保持对岗位的热爱,对事业的执著,把心思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用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要树立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的意识和毅力,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敬畏之心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这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信念,这种态度和信念是从人类的生活实践和教训中得来的,是从科学认识的不断积累和“纠错”中得来的,也是从人与自然长期相处的生命体验中得来的。要敬畏自然。人类是自然之子。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要敬畏制度。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告诫我们:“制度好能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我们的制度包括法律法规并不少,但若得不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就是一纸空文。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使制度成为改良作风、引领文明和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敬畏职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权力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在权力面前保持敬畏之心,始终做到谨慎用权、民主用权、秉公用权,坚持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
感恩之心
滴水之恩,须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不可或缺的品质。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组织对我们有培育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总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必须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每个人无论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卑微,无论生活中何地何处,或有着怎样的背景经历,胸中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以大局为重,对组织和同志忠诚。
慈悲之心
关爱他人,乐于助人,这是中华文明蕴含的一种价值观。人最重要的生命价值在于被别人、被社会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尤其是我们共产党人更要在思想意识、灵魂深处,始终怀着
一颗为人民谋福祉、为大众做好事的“大慈悲心”,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社会、对民众、特别是困难群体,要始终保持慈悲之心,在工作和生活中,多一点体恤,多一点真情,多一点扶助,去帮扶碰到困难的人们,去救济面临困境的群体,去抚慰受到创伤的心灵,这是对一切生命的慈爱尊重,也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用包容一切生命诉求的大爱,身体力行,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感动,就会更加温馨可爱、美满和谐。这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追求。
廉耻之心 “人无清廉之德,不可为官;人无羞耻之心,不可为人。”知耻是做人的标准,道德教化的前提,知耻改过是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人有了羞耻感,才能明是非、辨善恶,才能憎恨丑恶,向慕美好。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更迫切需要干部群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廉耻之心,守住道德底线,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这要求领导干部坚持原则,且持之以恒,从小事做起。知耻明廉、廉洁清正,这是为官的原则,也是做人的底线。领导干部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的坚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小处也不随便,才能把反腐防变的堤坝筑得严严实实,站立一身正气,挥手两袖清风。
近日,云阳县委组织有关部门通过暗访拍摄、电话抽查,对乡镇干部是否遵守县委《严禁乡镇干部“走读”的规定》的情况进行督查,对一些违规乡镇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再次为狠杀乡镇干部“走读风”打出了一记重拳,如此举措,笔者禁不住为此拍手叫好!
下面笔者就干部“走读”谈几点看法。
一是干部“走读”不但耗费了时间,更是走散了思想。白天在乡里工作,晚上回到城里,上午去的晚,下午走的早。“走读”干部把大量的宝贵时间、精力都花在了“家”里,耗在了路上,谋发展、办实事的心思少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时间少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精力少了,从而难以保证在乡下的有效工作时间。党的基层干部本应“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排群众之所难”,如果心思游走、作风漂浮,不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势必造成精力分散、思想游移,热衷于往外跑、往上走,板凳坐不热,精力不集中,心思不在岗。二是干部“走读”不但耗费财力,更是走坏了形象。一方面,“走读”干部早上去乡镇,晚上回县城,不说别的,一年下来,光烧汽油一项就浪费多少钱财大家心知肚明;另外一面,“走读”使干部脱离了群众,群众同干部产生了等级感、距离感、疏远感。一个“走”字足以让官民完全隔开,脱离群众,严重影响干部形象。
三是干部“走读”不但是作风漂浮,更是走丢了根本。一些干部“走读”后,作风漂浮,深入基层的时间少,高高在上发号司令的多;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这本是党的根本宗旨所在。“走读”干部却把这个优良作风丢掉了,与群众形同陌路。这不仅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还会出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一系列腐败问题。
总之,基层“走读风”它不但影响了工作,延误了一些问题的及时解决,引发了种种矛盾,而且还脱离群众,滋长了干部中的一些不良风气。如果“走读”风任其滋长蔓延,就会把风气搞坏,就会造就更多的庸官、懒官;另一方面,会极大地挫伤大批忠诚老实、埋头苦干、扎根基层、勤勉干事的干部的心。更为严重的是,还会扭曲荣辱观和价值观,使一些人产生迷茫和困惑,甚至效仿“走读”干部。长此以往,会使正气受抑,歪风越演越烈,严重影响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因此,笔者为县委狠杀干部“走读风”再次拍手叫好.三不勤政也是腐败
长期以来,人们把腐败的范围定义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违反财经纪律、司法腐败、铺张浪费、大吃大喝等表现上;这些不廉腐败造成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它会使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这些不廉政腐败行为历来被人们不齿,受到各种舆论的谴责,有这些行为的腐败者都受到了纪律和法律的严厉制裁。由于不廉政腐败造成的危害大、影响广,教育和打击力度大,广大党员干部都把它视作是不可碰撞的高压线,致使个别人认为只要这根高压线不碰,只要自己不贪、不占、不受贿、不以权谋私,就和腐败不沾边,至于在工作中懒惰一点、拖拉一点、失误一点都算不得什么大问题,无关紧要。有的人甚至存在少吃咸鱼少口干、少干事情少麻烦的思想,认为事情做多了,招来的麻烦就多,难免不会犯错误,因此,还是少做为佳。也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则追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太平官”,难干的事情对上哄着过、对下绕着走,易干的事情则敷衍了事。这种对腐败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导致了我市一些干部的不勤政、不作为。
不廉而贪,可导致小则个人大到组织的堕落腐败;不勤而懒,也可导致小到个人大到组织的堕落腐败;懒与贪常常是“一对怪胎”,而勤与廉又常常是“并蒂莲”。那些奉行只要自己不贪不占,就和腐败不沾边,把勤政挂在嘴上的干部往往就会蜕化变质,走向腐败。清朝有个叫颜伯焘的地方官,他把36字官箴刻在门前,其中也含劝官勤政的意思,但这个官员在执政中却自甘平庸,四平八稳,最后被撤职还乡,途中在漳州沉湎于往迎拜客,极其奢侈。这是不勤政最终产生奢侈腐败的典型例子。现代有官胡长青,出身贫寒,少时勤学,初工作时勤奋,做小官时勤政,随着官越来越大,思想发生蜕变,整天沉湎于吃喝玩乐、灯红酒绿之中,把时间消耗在迎来送往之间,把权力用在了以权谋私上,没有时间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勤政成了一句空话,最后沦落成腐败分子、人民的罪人。这是现代不勤政最终产生奢侈腐败的典型。从这两个典型例子中可以得出,不勤政会忘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勤政会脱离人民群众,不勤政会产生自我欲望的无限膨胀,不勤政会导致思想蜕变;不勤政是“堕政”思想的暴露,是权力的隐形腐败,不勤政既害党又害己,不勤政与不廉政相比对党和人民事业造成的危害更大,因此,不勤政也是腐败。不勤政腐败贻误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割裂的是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影响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是腐蚀党的肌体的慢性毒药,它是一种更加可怕的腐败现象。
我市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在履行职责中做到了勤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不勤政的现象在个别干部身上严重存在,不勤政的表现有许多种,结合我市实际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具体工作中表现为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勤政是积极从政的代名词,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是缺乏锐意进取精神、斗志衰退的外在表现,只要存在这种思想,势必造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垂暮局面;在实际工作中只求完成份内工作,不求工作质量,不管群众是否满意,其结果是轻者欺上瞒下、重者成为影响推进工作的“肠梗阻”,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二是在思想上表现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存在这种“撞钟”思想的干部表面上看按时上班,似乎也在忙于“工作”,但结果却是只出工不出力,工作没有实际效果。这种“撞钟”思想带来的恶果是思维无创新、工作无突破、人民无实惠,空忙一场毫无结果。三是在目的上表现为只顾上级看法、不顾群众利益。勤政的根本目的是人民群众得实惠,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戴。但有些领导干部把目标锁定在做给上级看,给上级留个好印象上,勤政就偏离了方向,背离了人民,脱离了实际。这样的勤政就变成了为达到个人目的表演,自然成了另一种腐败,建立在讨好上级为目的基础上的勤政,充其量是好大喜功沽名钓誉,是权力的异化。四是在工作方法上表现为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是全市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及后世的大项目,在一些具体工作中由于个别群众认识不到位,致使项目实施中遇到了一些难题,而我们的有些党员干部甚至领导干部遇到困难只找客观理由,不做主观努力,面对新课题,不是去认真研究,不是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不是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而是浮在上面想点子,用老思维老眼光看待新情况,用老办法老经验解决新问题,横挑鼻子竖挑眼,造成
工作推进慢,效果不理想,本来为人民办的好事没有办好,反而受到群众责骂,受到上级批评。五是在精神状态上表现为悲观失望消极怠工。存在这种精神状态的干部在我市广大干部中占有一定份额,他们只看到全市自然环境差、矿产资源贫乏的劣势,认为全市发展希望不大,即使再怎么干也不会超过别的地方,要他引项目,推三拖四,要他抓具体工作,表面应付,总之对发展丧失信心。这类干部其实不知道在发展中抓什么机遇,不知道怎么发展,眼高手低,昏昏沉沉混日子。近期在丰乐集聚区开工建设的多晶硅项目,已经和中电投集团签约投资80亿元建设的2×1000兆瓦火力发电及能源开发合作项目,正在谋划的新疆煤炭武威旱码头,已经建设的民勤红沙岗煤矿等大项目落户武威充分说明,只要苦干、实干,只要出真招、实招,一些大项目落户武威是完全有可能的,武威大发展的局面完全可以开创,赶上和超过别的市也不是没有可能。
勤政为民是党和人民对党员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基石,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对党员干部来说,勤政是为官之要,是立身之本,在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做到人民群众得实惠,就必须消除不勤政的种种行为。
消除不勤政腐败贵在勤政、实在为民。勤政,就是要埋头苦干,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不空谈,重实干。当前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就应该把思想统一到如何加快武威发展上,如何招商引资上,如何完成《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上。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持好、发展好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消除不勤政腐败就应在心里时刻装着人民。领导干部只有将“勤政为民”作为座右铭,作为自己成事立业之基,才能正确用权,当好人民公仆。当好人民公仆就应该常思人民事,常记人民愿,常解人民忧,常怀爱民情,常感人民恩,为人民干实事、好事毫不懈怠,鞠躬尽瘁;工作创实绩不掺个人恩怨,不计个人得失;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雄心,更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勤政为民的紧迫感;特别是县乡两级领导,肩负着党的重托、人民得实惠的重任,更应不为金钱所诱,不为灯红酒绿所惑,甘愿清贫,静下心来造福一方。消除不勤政腐败更要建立科学考核体系。要真正从思想上、源头上杜绝不勤政,就要建立对干部勤政的严格考核、评价体系,使那些勤政为民、埋头苦干、政绩突出、得到广大人民拥护和认可的干部脱颖而出,督促政绩平庸的干部向前看,堵住不勤政无政绩干部的退路,让不勤政者下课,形成勤政的良好风气,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勤政的腐败现象。
四正党风必先刹歪风
执政党的党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风是通过党员的作风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作风表现出来的,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执政党的形象,群众往往通过领导干部的具体言行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作出评判。当前,我市党员干部作风的整体状况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工作,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损害了群众利益,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坚决刹住这些歪风,促进党风进一步好转。
刹住公款大吃大喝风。公款吃喝等问题,向来为公众所关注、所痛恨,它既挥霍浪费了纳税人的血汗钱,又滋生腐败,败坏社会风气。反对铺张浪费,制止公款吃喝,是我们党一贯的工作要求和纪律。但有一些部门或单位,公款大吃大喝等奢侈浪费行为仍时有发生,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刹住公款吃喝歪风,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或单位的风气如何,往往取决于这个地方、这个部门或单位的党员干部、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风气状况。领导干部的样子,就是群众的镜子。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是这样,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是这样,制止公款大吃大喝同样也是这样。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带头执行好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场合坚决不去。
刹住过盛的玩风。盛夏已至,一些领导干部上班时间不上班,或在树荫下歇凉,或在空调房避暑,或在乡间农家乐园散心,三五成群“垒长城”、“斗地主”、“挖坑”、“双扣”,玩兴浓、玩劲足,而对工作却不上心不用心没干劲,更谈不上学习、研究了。玩物丧志、玩风太盛,原因诸多。从主观上说,是自我定位模糊,群众意识淡薄,权力欲望熏心,享乐主义炽盛;而客观上,权责不对等,管理不到位,监督跟不上,都是重要诱因。如果权责对等、管理到位、监督有力,用外部的、刚性的措施来约束、管理,这些人自然会提高勤政意识,不敢懈怠。而现在的情况是,内部管理松散,无章可循,外部监督乏力,无人管束,一些领导干部想不放松自己都难。只有因事设人、裁冗员、定岗纪、细考察、严问责,使得监督具有可操作性,下猛药、动真格,才能坚决刹住玩风过盛的现象。
刹住赌博风。赌博问题是社会顽疾。近些年来,我市大街小巷麻将声声,公园、杂货店、临街摊点里“大战四方城”者大有人在,成了一道“风景”。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外地赌博者与本地赌博者相互勾结,千方百计拉拢“有钱人”,大赌特赌。这其中也不乏党员领导干部的身影,甚至有个别公安干警还利用职务之便为赌博场所撑起“保护伞”,其参赌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赌资之大,令人瞠目结舌。一些“老板”的万贯家财就这样打了水漂,有的倾家荡产,有的妻离子散,有的甚至家破人亡。因此,赌博之风已到了不刹不可之地步。党员领导干部参与赌博活动,还有其更深层次的问题,有的借机敛财、变相行贿受贿,有的拉关系套近乎、彼此关照关照,这不仅败坏了党风、政风,带坏了社会风气,还影响干群关系,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也容易引发贪污、挪用公款、行贿受贿等违法犯罪现象,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赌博的危害性,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禁赌工作机制,加大打击赌博活动力度。
刹住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风。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市有些领导干部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动用单位人员、车辆,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事宜,讲排场、比阔气,借机敛财,而且互相攀比,不断升温,车队越来越长,档次越来越高,宴席越摆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领导干部不准大操大办婚丧事宜,不准借机敛财,对此各级早有明确规定,且三令五申。少数领导干部置法纪于不顾,我行我素,借“人之常情”、“礼尚往来”之名,行收钱敛财之实,不仅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加重了基层干部群众的经济负担,也严重损害了全市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这不仅是为政不廉、有失“官德”的表现,也为党的纪律所不容。我们要结合正在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大力倡导领导干部树立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积极倡导文明、节俭、从简的新风气,坚决抵制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不良风气。刹住请客送礼风。这些年来,极少数人热衷于旧社会官场上的一套,有的到处找“靠山”,搞小团体,拉帮结派走关系;有的为了个人升迁,借跑项目之名,行依法贿赂之实,搞五花八门的关系投入;更有甚者,慷公家之慨,变换手法请客送礼、大吃大喝挥霍公款、巧立名目设宴招待,极尽能力讨好“上面”。动用公款请客送礼的问题屡禁不止,症结何在?主要是有些领导干部心思不在工作上、不在基层、更不在群众身上,眼睛盯的是上面,心里想的只是跑官要官。而跑来的官、要来的官,一旦当上了,便会更加热衷于“跑”和“要”,哪里还会把工作放在心上?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示范”作用还会腐蚀整个干部队伍,损害人民的利益,破坏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声誉和威望,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只有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干部任用
方式,让跑官要官者“跑”无门、“要”无路,真正做到用科学的制度管人,用规范的程序选人,方能让“干”的干部脱颖而出,让各级领导干部把精力用到谋发展上、把心思用到求实效上、把劲头用到抓工作上。刹住领导干部驾车风。每逢年节,我市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便擅自驾驶公车走亲访友或到各地办私事,既滋长了歪风邪气,又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更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教训十分惨痛。加强对领导干部驾驶公车管理,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是关心爱护干部,对干部负责、对其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需要。在严禁领导干部擅自驾驶公车问题上设置“高压线”,这也是为反腐倡廉和杜绝交通事故工作建立了一堵“安全墙”。各级领导干部和各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把禁止领导干部驾车作为一项严肃的组织纪律来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并切实抓好分管或负责部门单位的车辆管理,建立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坚决遏制党政领导干部违反规定驾驶公车现象。
六弄虚作假要不得
前一个阶段,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尤其在日光温室建设中,一些乡镇弄虚作假的情况比较突出,影响十分恶劣。在其它领域和行业同样存在弄虚作假浮夸风,危害同样严重。各级党政组织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高度警惕和重视这个问题,深刻认识弄虚作假行为对武威科学发展和对党的事业、对群众利益的严重危害性,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旗帜鲜明、毫不手软地和弄虚作假行为作斗争,带头提高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并率先垂范,真正做到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做好广大党员干部的表率。
弄虚作假要不得。回顾历史,因为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终至祸国殃民的事并不鲜见。在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中,弄虚作假行为自古以来就受到唾弃和鞭挞。在我市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尤其在日光温室建设中,弄虚作假行为也并非自今日出现。从两年前一些乡镇在日光温室建设中的弄虚作假被通报,到今天这个问题在部分乡镇的愈演愈烈,反映出确实有一批干部、包括领导干部在内,对这个事关大局的问题仍然认识模糊、麻木不仁,必须出重手、下猛药坚决进行纠正,弄虚作假必须问责。
弄虚作假是不道德行为。在当前我市日光温室建设中,弄虚作假行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个别领导干部,说话办事心口不
一、言行不一,对上言是而行非,对下知是而言非,不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保持一致,在客观上纵容了弄虚作假行为的蔓延。有一些乡镇领导,说假话、讲歪理脸不变色心不跳,对不实事求是给党的事业和群众造成的危害麻木不仁,在建设项目中掺杂使假,虚报数字,套取投资,为弄虚作假占到便宜而沾沾自喜,已经丧失了一个共产党人最基本的党性原则和道德准则。有些干部干事,不怕群众有意见,就怕领导没看见,其出发点不是给人民造福,而是为了让领导高兴,所以一心揣摩领导意图,分析领导喜好,把大量心思用在了表面工作上。有个别领导干部,讲起来头头是道,甚至虚报浮夸,把讲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设想当做现实工作来吹嘘,追求轰动效应和虚假政绩,而对存在的问题置若罔闻。凡此种种,都是弄虚作假行为的外在表现。对这些问题,如果不切实加以纠正,定然会害人害己,最终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给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带来巨大危害。
探究这些弄虚作假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某些党员干部党性不纯,作风不正。平时不学习、不看报、不掌握上情,工作不深入,不具体,不研究下情,安排工作凭经验,落实工作“耍花枪”。因为党性观念淡薄和社会责任感缺失,导致追名逐利、急功近利等私心杂念过多。一方面是因为个别领导官僚主义严重,布置工作不深入实际考察,检查工作不深入群众调查,不与基层干部交流,不与普通群众谈心,习惯于坐在办公室内听汇报、看报告、翻数据、查简报,甘愿把自己变成“聋子”和“瞎子”。这些敢于弄虚作假、善于搞形式主义的干部,正是因为对
少数领导只喜欢听汇报、只喜欢看场面的工作方法研究得太透彻了,所以在干工作时就敢于玩花拳绣腿。因为,只要蒙混过了领导,让领导高兴了,他就算大获成功、万事大吉了。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80多年的历程充分说明,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之所在,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求真务实,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不是说实话,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如何的重要依据。说实话,就是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坚持真理,秉公执言,而不是言不由衷,隔靴搔痒,弄虚作假。说实话,一个基本要求是汇报工作必须如实、全面、准确,不夸大成绩,不回避失误,不掩盖矛盾,做多少讲多少,做什么讲什么。切实做到说实话,关键在于转变思想作风,摒弃私心杂念。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既是事关武威人民福祉的德政工程,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程。在这项工作中的任何弄虚作假行为,既是对武威人民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刹住弄虚作假歪风,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大力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切实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刹住弄虚作假歪风,还要进一步严肃责任追究,对那些明知故犯、屡教不改、顶风违纪者果断进行组织处理。无私才能无畏。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努力做一个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求真务实的人,在为人处事上切实做到出于公心、行于正道,不说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假话,不说信口开河、无中生有的谎话,不说无实际意义、不准备实行的空话,不说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违心话,努力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说到就一定要做到,钉是钉、铆是铆,重实际、求实效,言必信、行必果,努力做到不弄虚作假、不矫揉造作,不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不办知行相悖的违心事和违背事理的昧心事。要通过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领导水平,真正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广大群众谋利益、办实事,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公仆。干部要干事
干部干事,天经地义。古语说得好“无功不受禄”,既然受禄,就要做功,就要干事。我们今天的公务员是党管的干部,人民的公仆。受党之培养,就要为党分忧,食国之俸禄,就要为民干事。这是天天经地义的事,也是每位干部必须做到最起码的事,如果做不这一点,那就不配称为干部。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一些不干事、不做为的“干部典型”。“鹅卵石”式干部。这些人随波逐流,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凡事“随大流”,不犯错。“泥鳅”式干部。这些人刁钻溜滑,遇到困难绕道走,碰到麻烦遛之大吉,抓都抓不住。“撞钟”式干部。
第三篇:“学习、思考、实践”是基层领导干部的三把“金钥匙”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全党要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应该自觉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努力保持先进性。通过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的学习培训,本人体会到,“学习、思考、实践”是基层领导干部提高执
政能力的三把“金钥匙”。
一、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在思想政治上保持先进性。
1、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许多新事物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许多新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我们的国家,正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的党,正在向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方向努力。这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思想上重视学习,勤奋学习,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否则,只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增强学习的针对性,解决“学什么”的问题。首先,要致力于学理论。在当前,特别是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中央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的部署,认真开展学习培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努力在思想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其次,致力于学业务。结合实际,学习各种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并力争成为行家里手。再次,要致力于学知识。广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3、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学习如此重要,要学的东西又如此之多,工作任务又是如此之重,只有讲究学习方法,端正学风,才能学有所得。要挤出时间学,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少一些休闲,多一些学习。要持之以恒学,以“读书破万卷”的精神,下苦功夫,刻苦钻研,长此以往,必有所获。要结合实际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求做到学以致用。要多途径学,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还要向实践学,向先进学,向人民群众学,努力实现素质的大提升。
二、勤思考,不断推进思维创新,努力在谋划思路上展示先进性。
1、养成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思考激发活力。“学而不思则罔”。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工作者,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并使之成为一个良好的习惯。要通过认真的思考辩疑解难,增强思维能力,无论对任何事情都要多问个为什么,探求事物的发展规律,养成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要把思考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把脑筋开动起来,更多地获取外要信息。
2、培育一种总结提高的能力。总结才能提高。总结是一个思维过程,是基层领导干部增长才识的阶梯,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环节。身处第一线的基层领导干部,每天都会获得大量社会生活层面的经验材料和感性认识,对这些经验材料和感性认识加以梳理加工,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获得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在不断总结中,通过用心的思考,基层干部的经验会不断积累,才识会不断增长,同时内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将对自己的工作实践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3、树立一种开拓创新的意识。思路决定出路。工作上的创举,来自思维上的创新。一个好的工作思路,将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新能力,使自身的思想观念紧紧跟上时代的发展脉搏。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破除头脑中固有的条条框框,如思考问题的非此即彼性,办事情拘泥于固定模式的局限性,抓落实按部就班的被动性等等,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从而用新理念、新思维去破解现实中的各种难题,实现新的跨越。
三、重实践,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在本职岗位上体现先进性。
1、坚持实践第一。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造就干部,是我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资本,而是靠实践。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和最大的熔炉,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去。在具体工作中,关键是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在实践中干出实际效果,实现人生价值。在实践过程中,还要正确对待困难,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只有化压力为动力,变困难为机遇,才能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有所作为。
2、坚持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与核心,它要求人们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每一位基层领导干部,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承担着神圣的使命,能否做到爱岗敬业,关系十分重大。领导干部对待自己的岗位可以有三种态度:一种是把岗位当成是谋利的工具,一种是把岗位当成是谋生的职业;一种是把岗位当成追求的事业。作为一名党的基层领导干部,毫无疑问,应当视岗位为事业,把岗位作为一种责任,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把个人的事业融入建设有中国物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3、坚持服务群众。要提高掌握基层实情的能
力,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要求干部为他们做什么,准确地把握社情民意,为科学决策服务。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多吸收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更好地把群众的意愿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工作意图中,同时要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提高为民办实事的能力,真诚地问计于民,把实事办好,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真正做到权
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基层领导干部是我党干部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每一位基层领导干部都要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特别是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把“学习、思考、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先进性,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第四篇: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经得起检验的政绩观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经得起检验的政绩观
胡锦涛同志曾强调指出:‚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该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十分鲜明地提出了实践、群众和历史是衡量政绩的根本尺度和准绳。作为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经得起检验的政绩观,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发展,实实在在地建树政绩,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要牢固树立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政绩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我们的各项工作是在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指导下进行的,它们是‚客观反映于主观‛的产物,是否正确和能否成功,必须回到实践中去,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才能得到证明。对于处于党和国家政权宏观之末、微观之首的县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来讲,正确的发展思路和科学合理的规划固然十分重要,不可缺少。但要让它们变成政绩,还必须去实践,通过苦干实干,取得实际效果,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从事何-1-
种工作,创造政绩的思路、方法,都应当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都应当坚持实践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不断实践和深化认识中出新思路,有新举措,求新发展,特别是在制定一项政策,推动一项改革时,要充分论证它的可行性,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充分估计有关方面的可承受程度。在启动一个工程,上马一个项目时,应审慎考察其市场前景、资金来源、技术条件,全面分析人才状况、管理能力,客观分析对目前和今后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搞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提不切合实际的漂亮口号,做空洞无物的数字文章,建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2002年底,我被组织安排到郾城县任职,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认真分析郾城发展走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经营城市‛的思路。为了确保这一思路符合实际,切实可行。我组织带领有关人员北上许昌、南下固始,对外考察,对内调查,多方论证,反复研究,充分考虑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历时3个多月,编制了4万余字的经营城市总体思路(总体思路是:采取多种方式把县域内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与金融部门合作,迅速募集巨额资金,投入到回报率高的发展新领域,实现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推动郾城更快更好地发展),并很快与上海浦发行等多家金融部门达成合作协议,募集大量资金,推动县域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要牢固树立经得起群众检验的政绩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任何决策、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之所兴,在顺民意;政之所废,在逆民愿。如果我们的政策、决策违背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工作以来,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来自群众的意见,声声入耳;对关系群众的事情,件件落实。为了进一步解决群众就学难、看病难等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建成了县一高、二高分校和豫南一流的县医院综合病房大楼,积极争取并大力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切实解决了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与此同时,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社情民意,关心群众冷暖,及时研究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访贫问苦、扶残助困、雪中送炭的好事,多干暖民心、得民心、稳民心的实事。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带着深厚的感情解决了多年难以解决的离退休老干部工资无保证的老大难问题,感动得这些离退休干部敲锣打鼓给县委、县政府送锦旗。
要牢固树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观。历史,是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辩证统一。对今天而言,昨天是历史;对明天而言,今天也是历史。对领导干部来说,任期毕竟有限,但只要打好基础,立足长远,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挖好坑、施好肥、浇好水,就一定会迎来绿成阴、树成片。对我们所做的工作来讲,一般总是以现有认识为指导、以满足现实需要为目的。有一些工作,现在看是可行的、合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就可能并不可行、不很合理,甚至会发生问题或留下隐患。因此,开展工作尤其是在事关大局、影响深远的问题上,一定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瞻前顾后,深谋远虑,既让今人满意,又让后人受惠,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有的领导干部却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顾局部利益,忽略全局利益;或只注重速度,忽视质
量和效益......,做不到统筹兼顾,有效统一。尤为突出的是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有的全神贯注搞政绩,制造‚轰动效应‛,甚至编造‚假政绩‛等等。其结果是‚前任政绩后任债,一任政绩几任包袱‛,不仅个人身败名裂,而且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破坏一方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谋划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时,我一方面注重一任接着一任干,另一方面注重贯彻‚五个统筹‛,做到‚五个坚持‛,多干打基础、谋长远的事。民营经济是漯河市郾城县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也是县域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和爆发点。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我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的同时,注重持久永续发展,提出了‚设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科技信息、法律政策、培训和投诉五个中心、加大服务力度,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难题‛的工作思路,并持之以恒地狠抓落实,促使郾城的民营经济很快实现了量的扩展和质的飞跃。在统筹城乡发展,清醒地认识到城市是企业的车间,企业是车间的机器,企业离开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城市,生产成本必定要高,企业发展就很困难,反之,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城市的繁荣和壮大。为此,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充分考虑城市和企业互动发展的现实需要,力求使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政绩观最终体现在政绩上,只有让实践来检验,让群众来公认,让历史来评判,才能避免在创造政绩上的主观性、片面性,才能端正党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而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积极进取、勇于实践,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创造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
第五篇:领导干部的政绩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领导干部的政绩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政绩,是领导干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中所创造的成绩。事实表明,领导干部的政绩取向科学与否,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一项事业,而且会影响到一个干部、一届班子、一支队伍,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党的事业。正因为这样,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在思想上自觉坚持人民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自觉的独立的运动。”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自己的利益。目前,我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相当一部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还有不少困难。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要强化民本意识,摆正主仆位置,自觉以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孺等为榜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在思想上自觉坚持人民利益,关键是要处理好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根本的政治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对上级组织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在本质上是一致性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却常常把两者对立起来,他们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变成了“密切联系领导”,想群众的利益少了,想个人利益多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少了,考虑个人的“政绩”多了;同群众的关系疏远了,同领导的关系“紧密”了。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首先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把人民利益作为工作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决策中始终贯穿人民利益
衡量决策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是什么?是人民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领导干部作决策,一定要重视民生,珍重民心,不办有违民心的事,反对不得民心的事;一定要珍惜民力,按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反对盲目蛮干、劳民伤财;一定要珍视民利,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决策中始终贯穿人民利益,关键是要处理好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领导干部政绩的大小,都要通过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两种形态表现出来。一般来说,近期利益比较具体,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以显性实效的形态(或称显绩)表现出来;而长远利益则是多方面、多层次、宽领域、长时间的成果,往往以隐性实效的形态(或称隐绩)表现出来。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功利思想作祟,作决策时不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而是为了个人的私利,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泡沫政绩”,以破坏长远利益换取眼前的利益;弄虚作假,报虚假数字,欺上瞒下;对吹糠见米的事情兴趣浓干劲足,而对难度大收效慢的长效工程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一些人追求的是报纸上有名,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好大喜功。更有甚者,一些人为了搞所谓“形象工程”,不惜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还美其名曰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其结果是一个人的“政绩”成了几代人的包袱。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作决策时必须自始至终考虑民心的向背,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既要搞群众急需见效快的近期效益工程,更要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多办一些难度大的长效工程,只有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称道的政绩。
在实践中从人民最现实的问题入手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干事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领导干部要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特别要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切实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抓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政策的落实,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强化责任意识,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在实践中实现人民利益,关键是要处理好实现自我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的关系。一般来说,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主要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社会价值则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如何处理好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历来是从政者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共产党人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论者。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在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来实现自我价值。而政绩的实现过程,也就是领导干部运用手中权力来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所以,评价一个领导干部的能力高低、政绩大小,不仅在于他的存在和需要是否从社会、从他人那里得到承认和满足,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为社会、为人民尽了什么责任,作了什么贡献。我们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个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利益作为政绩的根本取向,才能在行动上全心全意为党为人民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心血甚至生命,才能成为一个政绩突出的人,一个真正有益于人民的人。反之,如果不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是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刻意追求所谓“政绩”、谋取私利的工具,那么其社会价值就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