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新课标政治《考试说明》学习体会

时间:2019-05-14 04:2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全国新课标政治《考试说明》学习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全国新课标政治《考试说明》学习体会》。

第一篇:2014年全国新课标政治《考试说明》学习体会

2014年全国新课标政治《考试说明》学习体会

----高三政治组 张法柳

一、考纲变化

2014年与2013年全国新课标考试说明对比情况(政治):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十一)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康社会”改为“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经济建设的要求”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改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改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改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部分政治生活

(一)1.删掉“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三)3.删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增加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第三部分文化生活

(四)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删掉“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增加“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

(四)2.调整到“

(四)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部分。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删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政治科目在考试内容上,增加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点的分量,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提法代替了以前的“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还明确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考点,学生要掌握其具体含义。同时,在主观题的评分标准上,除了原有的按采分点给分外,又新增了“观察性学习评价”标准,评卷更合理了。“观察性学习评价”分4个档次,最低档是答题引用材料,不用相关知识;第二档是能够运用知识去阐述问题,但阐述不够准确;第三档是能够比较准确地运用知识,逻辑性较强;第四档是能够准确运用知识,材料结合合理。

二、命题预测

1、命题设计理念:

关注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的结合;关注实践环节的强化与教学内容的拓展,能力目标是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关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学生的独立思考;关注考查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2、试题特点预测

(1)试题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稳中求变不乏新意。

(2)风格依旧,稳定持重。新课标试卷在试题结构、试题类型上,风格依旧,稳定持重。选择题将仍然以最难选的“二二式”组合选择题为主。Ⅰ卷和Ⅱ卷的整体题面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创新性、开放性和时代性,设问指向明晰,更有学科内的小综合。

(3)关注热点,不乏新意。重大时政热点预测将涉及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民生问题,以及教育、自然科学的成就等热点材料。

(4)重点预测和值得关注的重大时政热点问题有:热点1十八届三中全会;热点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热点3关注“三农”与粮食安全;热点4雾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热点5首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热点6汉字听写与传统文化;热点7山东省十艺节与文化成果;热点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点9民族复兴与中国梦;热点10新外交观与新型大国关系。

三、复习对策

1、明确备考复习目的。

按照考纲对逐个考点进行复习,夯实基础,不贪图快,以学生掌握扎实为主。按照考点要求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以2014年《考试说明》为线索,以教材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中的概念等,夯实基础。

第二,构建知识体系。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第三,提高课堂效率。精心讲评,突出方法。

第四,关注热点。热点问题是政治高考的重头戏,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始终渗透时事热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第五,训练学生科学的解题思维,切实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新课改试题的共同特点是考核学生的能力,即①分析与解读材料能力;②运用知识能力与调动知识能力;③语言的描述能力。④探究问题能力。复习时特别注重对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的训练及研究。

2、注重学生的知识建构。对于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做到点要讲清、明理会用,线要连好、条条清晰,面要织全、精梳细

琢。帮助并教会学生建构“知识库”,并能做到想一点、连一线、带一面,随时调用。

3、不唯书、不唯上。新课标强调教师要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进行转变。教师要敢于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切实把握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深浅之度,做到“取”不画蛇添足,“舍”不轻丢要点,真正实现“用教材教”。

4、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气息教师时时。适时教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思辨能力的舞台,通过“时事点评”“问题关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学习政治课的独有乐趣。

5、备考注意的问题

(1)关注学生的问题,针对性复习。选择题关注“四选二”的组合选择题。三年高考12道选择题中 “四选二”的组合选择题,最多11个,最少9个。这样的题干组合具有迷惑性,题支干扰性强,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2)计算备考不放松。

(3)总结学科常见题型,形成答题的固定模式。将不规则的文科主观题变得公式化,真正做到不管什么样的问答题,都能“以不变应万变”。

(4)夯实基础知识,重视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高考的考查重点,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牢牢抓住,而且要反复抓、抓反复。密切关注时事政治热点和生活实际,同时使实际教学贴近生活、贴近教材、贴近学生。强化落实,确保学生实实在在掌握每一个问题。

2014年3月26日

第二篇: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考试大纲

大纲是高考最重要的参考资料,所以一定要花时间去熟悉考纲。为了帮助考生了解政治考试大纲,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2018年全国高考政治考试大纲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考试内容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8年高考政治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根据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018年高考政治大纲考试范围 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高考政治经济生活

1.货币

(1)货币的本质

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2.价格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3.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4.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企业与劳动者

(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2)劳动者

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6.投资与融资

(1)商业银行 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

(2)投资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

(3)融资

8.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8.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9.征税与纳税(1)税收及其种类

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

(2)依法纳税

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

1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第二部分高考政治政治生活

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2.我国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政府的作用;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3)政府的权威

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4.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第三部分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1.文化与生活

(1)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2.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第四部分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

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实践 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10)认识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8)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人生价值

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8)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五部分高考政治时事政治

1.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4月至考试当年3月)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高考政治考试技巧

一、坚定信心,充分利用和分配时间 1.要充分分配时间:

充分利用时间是考好各科的共性,也有政治科复习本身的特殊要求。在高三学年里学政治的时间应比高

一、高二的时间多得多;特别是到了五、六月份,花在政治上的时间至少应保证在保证1/4以上;考前几周甚至可以达到1/3—1/2(这是由政治科不同于中英数的独自特点决定的,政治科对基础的要求不像中英数那么高,在短时间内加强训练复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过去有人称政治“是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大”,但在考前这一年及考前一、二个月内,要投入更多,否则是无效益可言的);每天复习政治(包括早上、下午及晚修、周末可自由支配时间)的时间应保障有1/6—1/5。

2.要充分利用时间:

充分利用时间的另一要求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排除一切干扰(包括不正的班风、自己不良情绪、不当朋友、不良习惯等影响);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计划;讲究学习、复习方法,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虚心听从老师的引导,按部就班进行复习;上课认真听讲,不要开小差;切忌自满、自以为是,一两次考试成绩不错就沾沾自喜,以为已经可以了,不再努力;对于不懂或不清楚的问题应及时问老师,不要有思想负担。

二、抓好书本(基础)是关键

1.对课本内容要熟:

对课本内容要多看,看的遍数多,反复记忆多对课本内容就越熟,考起来速度才会快,准确性才会高。题目再难,也是与书本内容联系的,“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书本的原理、观点熟,用起来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反复多遍——这是最一般的学习规律,也是做题能多得分的最基本要领。

2.自己复习可分为每一轮几步走,多轮进行的方法: 第一轮复习,第一步从宏观上熟悉相关内容的整体结构,相互联系——一定要对相关内容(可以是一整本书的内容,也可以是一本书中某部分的内容,如唯物论或辩证法部分的主要原理观点)进行归类整理,尽可能先脱离书本将其用网络框架等形式将结构图整理出——政治要背,在这里主要就是指背联系、背系统;同时要特别注意对目录的章节编排很熟悉。第二步,在弄清总体系统结构的前提下对课本内容进行细看,包括概念、事例、谚语、格言、关键字句、分析过程、分析依据、结论、重要意义、要求及错误观点、危害等等。然后第三步进行有选择性的整理理解记忆。

三、掌握答题方法,训练、提高答题能力

1.答好主观性政治题的一般要求:

(1)字迹要端正、清楚,语言规范,尽量用政治(课)术语。

(2)要有层次,分好自然段,切忌答题不分段,留太多空白或将答案挤在答卷中间。

(3)答题必须遵循的一般步骤:

先审题,读清题意要求;思考题目与事件(例)之间的内在联系;题目或事例所包含的有关原理及内容;对材料或事例进行分析(包括正确的依据、实行的必要性、重要性;错误的依据、危害等。在围绕反面的认识或做法时一般可采用的语句有:“我们要反对……克服……”、“在认识(理论、思想)上,分清……,在实践中克服……”、“不坚持……就会造成……危害”、“这题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说明……没有分清……没有看到……”、“在实践中会带来(导致、造成、影响)……”“题中提到的现象是暂时的,表面的”等等)(4)要注重答题训练能力训练。

近几年来政治高考越来越灵活,要靠出高分,必须要具备相应能力(审题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文字处理能力、考前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运用基本原理举一反三的能力,等等),能力越强,获取高分的可能就越大。所以,在考前的这一年里,必须在平时注重答题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第三篇:201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与2013年对比变化情况

201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与2013年对比变化情况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十一)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小康社会”改为“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经济建设的要求”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改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改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改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部分政治生活

(一)1.删掉“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三)3.删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增加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第三部分文化生活

(四)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删掉“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增加“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

(四)2.调整到“

(四)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部分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删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昆一中科研处

2014年2月17日

第四篇:2014年与2013年全国新课标考试说明对比

2014年与2013年全国新课标考试说明对比

语文

一、考试说明的内容基本相同。试题结构、赋分、题型、默写范围无变化。

二、题型示例有两处变化:

1、2013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样题的篇目为《林冲见差拨》《二十年以后》,一篇中国小说,一篇外国小说。2014年换下了外国小说《二十年以后》,而换上了中国小说《孕妇和牛》;即2014年样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只有两篇中国小说。

2、语用题在2013年题型示例基础上,增加了一道语言表达得体题,考查应用文中语言表达得体。

英语

一、2014年高考考纲英语科是自从2007年国家实施新课标高考以来变化最大的一次:涉及重大题型改革,此举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将产生重大影响和正面反拨效应。

二、题型改革具体内容:基于各种原因,删除了建国后高考英语历史上延续数十年的“单句型语言知识题”(合计15题,合计15分)。代之以“语篇型语法填空题”(合计10题,合计15分),此改良题型考纲称呼为“英语语言知识运用 第二节”。

此外,在2013考纲基础上更换了所有样题。

政治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十一)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小康社会”改为“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经济建设的要求”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改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改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改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部分政治生活

(一)1.删掉“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三)3.删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增加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第三部分文化生活

(四)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删掉“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增加“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

(四)2.调整到“

(四)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部分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删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历史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考试说明与2013年对比结果是,考试形式、试卷结构无变化;考核目标与要求中例题10更换为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乙卷的41题;考试内容无变化。

地理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例14:换了一个题二:考查范围与内容没变化 三

第五篇: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英语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英语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

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见附录1至附录5),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

二、语言运用

1.听力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3)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阅读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4)做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3.写作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1)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I.关于考试要求的说明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附录中所列出的各项内容,包括语音项目、语法项目、功能意念项目、话题项目和词汇。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听力是与外国人直接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语言能力。该部分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对话和独白。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

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总会围绕一个主旨或者一个中心思想展开。有时,主旨要义会比较明确;有时则会贯穿整个对话或独白,考生需自己去归纳、概括。

(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为了说明和支持主旨,对话或独白中总会出现一些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这些信息是理解和把握对话或独白主旨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常常是听力部分的重点考查项目。

(3)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

话语发生的场合、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对话语含义的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些背景知识的推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一个人对口语的理解能力,因而也是听力测试所要考查的重点项目之一。(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一般来讲,说话者总会有说话的意图,或是提出或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或是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意见,对此的理解或推断在一般交往中非常重要。有时,说话者的意图或观点是明说出来的,有时则隐含在对话的字里行间,需要听者自己去揣摩、推断。

2.阅读理解

阅读文章是我国考生接触外语的最主要途径,因此,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权重较大。该部分要求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

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有时从文章的第一个段落,甚至第一个句子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从这一段或这个句子读者会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谁或什么(即文章的主题),亦会了解作者希望读者了解主题方面的哪些内容。有时,文章的主旨要义则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推断。这类试题主要考査考生略读文章、领会大意的能力,它对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的阐述往往需要大量细节信息的支持,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全文内容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归纳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命题人员往往会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要求,阅读文章以获得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准确地寻求所需的细节。这类试题有时比较直接,理解字面意思即可答题;有时则较为间接,需要归纳、概括和推理才能答题。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正确理解文章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不懂单词含义根本就谈不上理解文章。但英语单词的含义并非完全等同于词典中所标注的汉语意思,其含义随不同的语境会有所不同。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变化的词义,才算是真正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阅读文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过去未见过的词,但许多这类生词的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出来。这种不使用词典而通过阅读上下文来推断生词含义的能力,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也是阅读测试中经常检测的一种能力。

(4)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阅读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即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有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未提到的事实或某事发生的可能性等。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英语文章讲究使用主题段和主题句。主题段通常在文章开头,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句可能在一段的开头,也可能在中间或末尾,作用是交代该段的中心思想,再由全段展开或讨论这个意思。各个段落通常由某些起连接作用的词语连接,以使文章行文连贯。如果希望准确、深刻地理解一篇文章,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住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特定的写作目的,或是向读者传递某个信息,或是愉悦读者,或是讲授某个道理。而这些信息通常并不是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因此,这类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总体内容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3.写作

写作是四项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语言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1)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

语言的准确性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直接或问接地影响到信息的准确传输。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程度是写作部分评分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主题,作者应该围绕该主题,借助一些句型、词组等的支持,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II.关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说明

试卷由第I卷和第II卷组成。第I卷包括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节,为选择题。第II卷包括第三部分的第二节和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听力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简短对话,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录音材料仅读一遍。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对话或独白,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录音材料读两遍。

听力考试进行时,考生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后,考生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20分钟。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本部分共分两节,测试考生阅读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短文的内容〔不少于900词),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在一段约300词的短文中留出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的7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第三部分 语言知识运用

本部分共分两节,考査考生对语法、词汇和语用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一节: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在一篇约250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在一篇200词左右的语言材料中留出10个空白,部分空白的后面给出单词的基本形式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白处所需的内容(1个单词)或所提供单词的正确形式。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0分钟。第四部分 写作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第一节:满分10分。本题给出一篇约100个单词的短文,文中有10处错误,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要求考生对每个句子进行判断,如有错即将其改正。第二节:满分2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试卷题目数、计分和时间安排如下:

2016与2017考试说明对比

2016 2017

II.关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说明

I.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试卷由第I卷和第II卷组成。第I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包括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节,为选择题。第II卷包括第三部分的第二节和

二、试卷结构 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

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第一节为选择题。第三部分的第二节和第四部分为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 听力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理解英语口语

该部分由第一、二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的能力。听懂英语口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要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简短对话,从每题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简短对话,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前,考生都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题目;听完后,各小题给出

每段录音材料仅读一遍。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录音材料仅读一遍。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

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对话或独白,从每题所给的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对话或独白,从

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录音材料读两遍。

考生都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题目;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录音材料读两遍。

听力考试进行时,考生将答案标在试卷

听力考试进行时,考生可将答案标在试卷上;上;听力部分结束后,考生有两分钟的时间听力部分结束后,考生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20分钟。

听力考试录音的时间约为20分钟。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本部分共分两节,测试考生阅读理解书

该部分由第一、二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面英语的能力。阅读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要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要求考生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短文的内容〔不少于900

根据所提供的4篇短文内容〔不少于900词),词),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

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项。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在一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在一段约段约300词的短文中留出5个空白,要求考300词的短文中留出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所给生从所给的7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的7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全后的短文意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

第三部分 语言知识运用

本部分共分两节,考査考生对语法、词

该部分由第一、二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汇和语用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阅读理解基础上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

第一节: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

第一节: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在一篇在一篇约250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约250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

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全后的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

短文意思通顺, 前后连贯, 结构完整。贯、结构完整。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在一篇在一篇200词左右的语言材料中留出10个200词左右的短文中留出10个空白,部分空白的空白,部分空白的后面给出单词的基本形式后面给出单词的基本形式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在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白处所需的内空白处填写1个适当的单词或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容(1个单词)或所提供单词的正确形式。式。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0分钟。

第四部分 写作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

该部分由第一、二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力。的书面表达能力。

第一节:满分10分。本题给出一篇约

第一节:满分10分。本题给出一篇约100个100个单词的短文,文中有10处错误,错

单词的短文,文中有10处错误,错误类型包括词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要求

法、句法、行文逻辑等。要求考生对每个句子进考生对每个句子进行判断,如有错即将其改

行判断,如有错即将其改正。正。

第二节:满分2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

第二节:满分2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境,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境包括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写作任务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提供情境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等。

试卷题目数、计分和时间安排如下:

时间

题目数

部分

量 数 删

(分钟)

第一

第一部分:听力

7.5 20

第二节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第二节

第三部分:语言知识运用

第一

第一

22.5

10

下载2014年全国新课标政治《考试说明》学习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全国新课标政治《考试说明》学习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学习体会 平房小学栾佳奇经过短暂的学习,我对语文课程的改革有了新的了解与体,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版课标不仅提现了现代教育的科学性,同样也将对......

    新课标学习体会

    2011版初中数学新课标学习体会 学习了2011版初中数学新课标,觉得改变了不少,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等定位上更加准确,我们的教学一直以来是在继承和扬弃中......

    新课标学习体会

    学习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标》的体会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承负着这一责任,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是小学语文课程......

    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标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依据新课标的要......

    新课标学习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新程标倡导以学生为本位,教师是......

    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学习体会15篇新课标学习体会(一):  今日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

    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学习体会 通过本次对新课标的学习,使我从理论上明确了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也学到了一些教学方法,觉得对自己触动很大。特别是学了小学英语语音、词汇教学......

    新课标学习体会

    新课标学习体会-------白国斌在《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