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鲜血染红的旗帜
用鲜血染红的旗帜
2014年4月5日,学校开展了清明节扫墓活动,我们要去祭奠我们家乡的革命英雄英豪烈士,听着校长一声令下,五六年级的男生拿着旗帜,女生排在后面,排好队伍,老师带着我们踏上了春天的绿色,唱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去缅怀我们的革命烈士。
一路上,我都在思考:烈士们是如何牺牲的?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烈士们难道就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这一切都是我心中的疑问,我渴望能够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经过艰难的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英豪烈士的故乡谢家滩镇分水岭村,站在烈士墓前,我们敬着队礼,唱着响亮的国歌和队歌,听着老师讲述英豪烈士的英雄事迹,英豪,原名英兴桃,时任赣东北游击队队长,因与敌人苦战七天七夜,疲惫不堪回到家中的山上休息,却因被叛徒出卖趁他睡着之际,将他的头颅砍下,我们的革命英雄就这样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难道他就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不,当然爱惜,不过他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从校长的深情讲话中,我明白了烈士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他们这种为了革命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谢家滩镇大岩小学五年级学生:方雄飞
(指导教师:陈平波)
2014年4月7日
第二篇: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
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
——读《红岩》有感
儿时,通过老人的讲述,或通过电影、电视等听到江姐、许云峰、双枪老太婆等的故事,在那幼小的心灵中,对那些英雄人物充满了向往和崇拜。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捧起这本红皮的书,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伴随着这鲜红的几个字,伴随着血雨腥风的洗礼,伴随着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我回到了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红色年代!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
我佩服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许云峰以超人的意志,在敌人魔掌中两次战胜死神,在与世隔绝的魔窟中用双手挖出一条越狱的通道留给战友,自己却壮烈牺牲。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更加坚定革命信念——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有一丝的动摇。
我佩服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当在她不幸被捕后,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面对老虎凳、竹签的威胁,不但没有被吓倒,而且大声呵斥敌人的卑鄙行径。她为新世界诞生而慷慨献身的誓言,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上:“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所有这一切,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我还看到了惹人怜爱的“小萝卜头”,他长着大而有神的眼睛,天真的观察着周围的世界。他不惧怕敌人,担负着为狱友们送信的任务。这样一个从来没有享受过父母宠爱,没有看到过外面自由的世界,没有享受过幸福生活的孩子,却在这敌人的魔窟中慢慢地长大,变成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红岩》终于迎来了一个光明的结局,我合上书,转头望向窗外。公路四通八达,高楼拔地而起。街上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人们兴高采烈地经营着自己幸福的生活。我想,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果没有那无数的英雄志士血染红岩,今天我们会看得到吗?当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同时,能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能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能忘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庄严意义吗?不,我们不能忘记。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未来铺满荆棘的路上,不断开拓进取,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美丽,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篇:《用鲜血染红的旗帜》——读《红岩》有感
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
——读《红岩》有感
今天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而没想到的是参与了这次征文比赛以后能够有机会捧着这本红色皮子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深深的体会。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男儿贵展平生志,为国输忠合天地”,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
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当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是多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真正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里的精神是否会失传?或只是成为小学课本上一篇篇机械的诵读课文?我生怕这样的事情会发生。虽然身处大学,却只感觉到大学里的氛围并不是一个澎湃激情与梦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无聊、空虚、苦闷、浮躁,整日除了学习,上网,逛街和谈恋爱就无事可做,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十足的汗颜。也许我的观点是片面的,但追求时尚和刺激却是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看着眼前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脑海里浮现的却是江姐坚毅瘦弱的蓝色旗袍上鲜红的毛衣,就象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迎风飘扬,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我在读了一年大学还无法悟透的。也许红岩里最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精
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其具体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应该再在灯红酒绿中迷茫,在纸醉金迷中沉沦!我们要身怀远大抱负,以新中国老一辈革命家与开拓者为榜样,为建设更加富强而繁荣的中国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定位自我的价值!也许信仰不再象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铁道校区赵长平同学的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已经誉满全国,我从心底里佩服他。不仅因为他为我们增了光,为我辈青年添了彩,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深深地感受到一股韧劲和信念。从他负伤躺在床上仍坚毅笃定的笑容里我似乎看到了江姐就义前瘦弱却笔直的身影。这就是新时代传承的红岩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扪心自问,认真思考:怎样去树立一个真正的信仰并为之奋斗?!
《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引我前进,前进,再前进!!
第四篇:红领巾是用中国人民的鲜血染红的
红领巾相约中国梦
红领巾是用中国人民的鲜血染红的,它代表着无数英雄的心血。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着革命的胜利。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它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每个少先队员不仅要佩戴红领巾,而且要用自己的行为保持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断增光添彩。
我是少先队员,我深深爱着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也有我的中国梦,我时常看到钓鱼岛、黄岩岛等中国与其他国家产生争端的例子,我的中国梦就是:努力学习,好好锻炼身体,当一名特种兵,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使中国走向国家统一、繁荣富强的世界强国。
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是少先队员。为了完成我的梦想,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校,我要注意自己的各种行为,地上的枯叶我要捡起,课桌我要摆放整齐,看到低年级的同学有困难我要帮助,看到老师我要有礼貌。我要用我的行为来使自己不断的进步,我要在老师和红领巾的指引下不断的进取。
老师告诉我们,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用自己的行为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国家会更富更强的梦想。
红领巾系在脖子上,每当我看见它,我就会提醒自己,要牢记老师的话,要对的起胸前的红领巾!一定要努力完成自己的梦,也让我们全体少先队员来一起努力,完成现实我们的“中国梦”!
三(4)班胡朝辉
第五篇:用鲜血诠释军人牺牲奉献的价值
用鲜血诠释军人牺牲奉献的价值
杨广东,武警8740部队 “优秀基层干部”、某团“红一连”连长。他在基层这个“舞台”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众多的荣誉:他所带的排和连队曾两次被上级评为“缉私执勤先进单位”,连队连续4年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他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缉私执勤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3次、二等功1次。
追寻杨广东一串闪光的足迹,一位优秀基层干部的风采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当祖国和人民召唤的时候———
他用鲜血诠释当代军人牺牲奉献的价值
“在履行历史使命中实现当代军人的价值,在生与死的考验中书写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这是杨广东写在日记扉页上的一句话。
2002年底的一天,当杨广东所在排奉命赴福州长安缉私基地执行任务时,他本人也接到了调团部机关工作的通知。
那天晚上,他失眠了:这是个特殊的战场,多么难得的机会啊!翌日,他找到团领导“磨”了大半天,理由很简单:“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望着杨广东恳切的神情,这名团领导笑道:“我们研究一下再说。”结果,杨广东如愿以偿。
出发前的誓师大会上,杨广东慷慨激昂:“军人以报效祖国为己任。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书写人生的辉煌。”
这一去,他在缉私战场上奋战了786天,整整瘦了9公斤。这一去,他率领战友们圆满完成76次缉私任务,抓捕走私分子132名,缴获的各类走私物品总价值达数亿元。
数字的背后凝聚着杨广东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晕船、呕吐,他以军人的坚毅始终坚守在风口浪尖上;狂风大作、大海咆哮,他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面对穷凶极恶的走私分子,他次次挺身而出,与其展开殊死搏斗„„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杨广东率3名战士与海关人员一起,在某预定海域执行一项重大缉私任务。当一艘特大走私油轮在不远处出现后,他们迅速乘缉私艇向目标奔去。风大浪急,在靠近油轮的一刹那,杨广东奋不顾身地跳了过去。一名走私分子拿起啤酒瓶,气势汹汹地砸了过来。杨广东毫不畏惧,猛扑过去将其扑倒在地。另一名走私分子操起一个带钉的棒槌,从侧面向杨广东挥去。杨广东突感腰部一阵疼痛,殷殷鲜血顿时流了出来。他忍着剧痛与走私分子进行殊死搏斗,终将其制服。此役,他们擒获20名走私分子,缴获走私成品油1530吨。
报效祖国岂止在特殊战场。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杨广东也一样奋不顾身。他曾在凛冽的寒风中跳进刺骨的冰窟,抢救了1名落水儿童;他曾孤身一人与4名抢劫的歹徒进行搏斗,并为此身负重伤。
令驻地群众难忘的是,他们曾3次目睹杨广东率战友参加抢险救灾的壮举:在一次抗洪抢险中,他率30名官兵救出被洪水围困的9名群众;在一次灭火战斗中,他和战友冲进火海为国家抢救出一批重要资产;在一次扑灭山林大火中,他和战友连续3天3夜顾不上休息,直到将大火扑灭。
当谋打赢的号角吹响后———
他用责任肩负当代军人的历史使命
“在杨广东身上,透着一股旺盛的朝气。他工作起来不要命,时刻保持着一种奋勇前行的姿势„„”团领导这样评价杨广东。
杨广东身上洋溢着的朝气,来自于他对履行历史使命的强烈责任意识。
2004年初,当杨广东提升到“红一连”任连长时,团领导对他说:“‘红一连’是个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连队,你要把连队带成履行历史使命的一面旗帜!”他感觉到了肩上所担负的责任。
“当兵武不精,不算尽使命。”这是杨广东对和平时期练兵价值观的见解。他常常带领连队官兵在险象环生的深山老林、孤岛野地苦练生存招数,在烈日下苦练长途奔袭的耐力,在湍急的江河中苦练泅渡的本领„„在科技练兵中,他摸索出“400米障碍四步训练法”、“体能量化达标法”、“夜间射击训练法”等5项训练战法成果,促进了战斗力的生成。
杨广东并没有沉醉于喜悦中。“提高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多少个夜晚,在学习室里,杨广东和战士一起学习网络技术,举办信息化知识讲座,不断提高官兵的信息化素质。多少个夜晚,在学习室里,杨广东与战士紧紧围绕任务需要,就如何实现指挥控制实时化、勤务管理可视化、目标安防快捷化的目标,进行不懈的努力。
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促进了连队执勤能力和全面建设水平的提高。自去年以来,“红一连”出色地完成了13项重大执勤任务。
当各种诱惑纷至沓来时———
用正气坚守当代军人的精神家园
“当各种诱惑纷至沓来时,我们应保持一份清醒,用正气坚守当代军人的精神家园。”杨广东不仅常用这样的话来诫勉战士,也用一尘不染的本色展示着当代军人永不褪色的风采。
杨广东的家庭条件十分优越,他的父亲是房地产开发商。有多少次,他接到同学这样的电话:“有福不享当个小兵,你太傻冒了。”有多少次,他收到亲友这样的来信:“当个小连长有啥出息,还不如趁早脱下军装奔财路呢!”
面对这些惋惜、怨叹,杨广东不为所动。凭着对军人职业的特殊情感,杨广东在特殊的环境中交出了一份拒腐蚀永不沾的合格答卷。
通过走私而获“外财”,令不少犯罪分子垂涎三尺。杨广东自然成为走私分子打通“关节”、腐蚀拉拢的主要对象。
杨广东防守在先。他在临时驻地的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讲奉献,投身执勤一线,天天奋战;拒腐蚀,直面复杂形势,时时警惕。”
虽说出了“安民告示”,利欲熏心的人还是要跃跃欲试。那天,当地有个小老板主动上门与杨广东套近乎,并悄悄地从皮包里掏出一个“红包”:“略表心意,事成之后定当重谢。”原来,小老板盘算着在走私一批香烟时,请杨广东放他一马。杨广东正色道:“我们是来执行缉私任务的,若与你同流合污,岂不玷污了这身橄榄绿!”
在缉私驻地,一些企图走私的人提起杨广东,恨得咬牙切齿:“有这个‘铁将军’把门,我们可倒霉透了!”有关杨广东的英雄事迹,部队官兵和驻地群众广为传颂。当地群众称他为“忠诚卫士”,官兵称他为“谋打赢的学习榜样”,部队领导称他为“履行历史使命的一个标杆”。
杨广东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