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热点谈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04:2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意识形态热点谈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意识形态热点谈读后感》。

第一篇:意识形态热点谈读后感

意识形态热点谈读后感

在学校营造了关注热点问题的良好氛围下,我们认真学习研读了《意识形态热点谈》,本书运用深入简出的理论,把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说清楚,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通过学习,揭开了我党90年永葆生机、60载坚如磐石的奥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党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的大政方略,党和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成功实践,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创造的人间奇迹,党反腐倡廉的决心与举措,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其中,最让我受益匪浅,纠正了以往的错误认识的是对于反腐倡廉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问题。

古往今来贪污腐化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同蛀虫般慢慢的啃食着国家的栋梁,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也曾一度认为这样的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但是,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间,我们党汲取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始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展现了新时期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心和举措。尤其是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强有力的领导下,反腐倡廉取得显著成效。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工作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党纪国法教育、廉洁从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使贪污腐败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近年来,敌对势力不断掀起对我渗透破坏,大肆宣扬“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企图动摇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石。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都知道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过更深层次的原因却很茫然。通过学习,是我如拨云见日般豁然开朗,从历史原因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得出的真理性认识;从现实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部分,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意识形态热点谈》抓要害,谈热点,解答了我心中的很多疑问,使我更加清醒理性地看待当下的各类问题,坚定了我始终跟党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决心和信心!

2011年9月29日

第二篇: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从意识形态看人的自我意识和他者意识

信管

090506120

张婷

人的主观世界从何而来?

意识问题算得上是千古之谜,几千年来一直引起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浓厚兴趣。意识,进而意识形态,被学者们给予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伴随着时代的变革有了崭新的发展。意识形态长久以来有着政治、社会、权利、经济等等的重要因素,但在此,我仅重点谈论意识形态与其主体人的意识联系。

一、对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追溯

意识形态无时无刻都影响着你,它已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在使用意识形态这一词时,或者别人使用它时,含糊性是非常明显的,这是一个具有长期、复杂历史的概念。“意识形态”这个词最初是由德斯蒂·德·特拉西①用来指一门他提出的观念科学,很快却成了政治斗争的武器,被指认为空洞无物。马克思、恩格斯时常被引述的的一段话:“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现着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在意识形态概念历史上占有中心地位,尽管缺乏对于意识 形态的不同形式、内容和功能的深入思考。人们在分析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的时候,发现了马克思不同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观念:第一种意识形态概念是“意识形态是一种理论学说和活动”,这就是说,那些把人的观念看作是独立于社会历史条件的思想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第二种意识形态概念是“副现象概念”,根据副现象概念,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体系,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以幻想的形式代表阶级关系,意识形态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第三种意识形态概念是“潜在概念”,可以理解为意识形态是一个代表体系,是一种维持现状,或者维护统治阶级的观念体系,它通过使人们着眼于过去而不是将来,或者着眼于掩盖阶级关系和脱离对社会变革的集体追求,用以维持显存的统治阶级关系。对于马克思来说,虽然不同的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掩盖事实的真相,这些与一定的阶级利益相关的意识形态常常是一种幻想,但是,既然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要相互斗争,那么其中必包含某些正确的东西。因此,意识形态不仅仅是虚幻的意识或颠倒的意识,而且还是物化的社会现实。

二、弗洛伊德影响下的的意识形态

很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弗洛伊德把一切文化现象看作是意识形态的理论,这是因为,人来到了世界就处于一种被改造的状态,人的本我就被扭曲了。在这个文化的世界中,人永远不可能是真正的“我”,当一个人会说“我”的时 候,人的本我就已经彻底丧失了,我已经成为文化体系所改造的“他者”了。于是,意识形态的斗争不是不同阶级的意识之间的斗争,而是“我”和自己内心中的“他者”和文化形式出现的“他者”之间的斗争。一切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都是“意识形态仪式”。人如同进入了庄子梦蝶的境界:不知道哪一个是真正的我。按照这个思路,在超我的压制下,人对于什么是真正的“我”缺乏意识了,而个体在文化中所构建的“我”是一个残缺的“我”,而不是真正的“我”,是按照文明要求建构起来的“我”,从本质上说,这是“他者”,但是人却把“他者”当作自我。这是一种完全的“颠倒意识”,但人却把这种颠倒意识当作正确的意识。

三、自我与他者与意识形态

人类在自身的发展中,随着知识的增加、文化的累积、思维能力的提高,被迫地同时也是越来越自觉地注意把知识的光芒指向自我。苏格拉底曾经呼喊“认识你自己”,在今天更变成了灿烂的现实。因为人们已经不再简单地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怎样的存在者,而是把注意力更深入地投进了自己精神世界的认识。思想的被思想或意识的被意识,这个自我意识现象的深度探测,难度大大超过了对自我存在的意识。

马克思说过,“人是由两个人生的——肉体的人是这样生的,精神的人也是这样生的。”他也非常赞同费尔巴哈的“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因为有你存在和与你共处,我才是我。只是由 于你作为一个明显的可触知的我、作为一个他人而与我的意识相对立,我才意识到我自己”,认为人的自我是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人在社会中,借助他人而认识自己。一方面,每个主体的我要获得社会的认同,必须让自己社会化,比较着自己与他人的差异,认同着社会对人生的要求,逐步形成“我”的概念,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这种情形表明,主体要看见自己,必须知道他人看见自己,必须培养一种把自己变成他人或站在他人的立场来看自己的意识能力。人把自己设想成他人,正是人把自己作为思考对象的前提,又把自己的类本质当成对象的结果。因为,人只有在社会、文化关系中,把自己与类联系起来,把我类化,将类我化,意识到同“类”中的每一个他者具有同一性。当人的意识走向比较成熟的时候,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会引导人的自我意识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这种个体的自我意识发生了转变。

意识的自我意识,也就是意识自我的意识,或是自我对意识的意识。这项意识活动的进行者,始终是主体的在意识层面的自我,即意识自我。对思想主体来说,主体的自我特质、人格,凝聚在其意识之中,意识是主体自我特质、人格的晶体与集中体现。作为一种意识或思维能力,自我意识诞生于人类创造和实用工具的生产劳动中,人不仅像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分化为二,而且在实践中、在现实中把自己分化为二,并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由此,人对自我的认识不断地建立起来,发展起来。现实主体的身份总是在某种文化形式(意识形态 是其核心)的扭曲中形成的,主体是被文化符号秩序建构的产物。主体的建构过程同时是被某种文化系统压抑曲解的过程,主体身份的获取是以丧失“真实界”的原初形态为前提的。或者说,主体的形成是真实界被意识形态扭曲的产物。处在“真实界”的“原初自我”才是真实的主体,以原初本能形式表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因此,主体的建构过程同时就是“真实自我”缺失的过程。面对真实自我的缺失,意识形态为人们提供了“幻象客体”,使主体实现自我满足。然而这一欲望客体并不是主体自发产生的,而是“他者”——意识形态为我们提供的。乔杰克②

认为,“我们或许在意识中认为我们并没有完全认同于某种意识形态,可恰恰此时,意识形态认同真正地控制了我们。我们尽可以说意识形态并非一切,在意识形态面具下,我还是个人,可这正是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正是在此时意识形态显示出它的实用效力。”主体其实不是一个主动性的存在,而是一个被动的存在,它的生成过程就是原初自我不断回答他者所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主体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个体成为主体,并把这个主体即文化上建构起来的主体当作了自我。而实际上,相对于文化体系这个“大他者”来说,这是“小他者”。意识形态已经“客观化”、“物质化”,我们就生活在意识形态为我们创设的社会环境中。意识形态就其基本维度而言,“它是用来支撑我们的‘现实’的幻象结构:它是一个‘幻觉’,能够为我们构造有效、真实的社会关系”,并由此来协调符号秩序的不一致性。通过“意 识形态梦”的分析,意识形态告诉(甚至强加于)我们:这个“真实的自我”是梦,只有在文化符号中的自我才是真实的。其实这个“文化符号中的我”才不是真实的我而是“虚幻的我”,在这里真实的我和虚幻的我被颠倒了。意识形态就制造了这种颠倒的关系,这种颠倒了的关系就是意识形态幻象的结果。意识形态的全部目的在于尽力掩盖、克服现实中的裂缝,营造一个完美的社会存在。意识形态构建了我们的社会现实,并赋予现实存在以合理性,从而构建了一种“理想自我”的社会。

对于意识形态和意识问题的探究道路是长远的,更多的问题等着人们去发掘并解释,人们必须在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2010/12/21 注:

①艾米特·肯尼迪《革命时代的一位“哲学家”》 ②乔杰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第三篇: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其中,“分工”作为《费尔巴哈》章节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正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论述,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章节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考察了分工与生产力、分工与生产关系、分工与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了使每一个人得到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又认为必须消灭分工。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也就是没有了分工。这就是说,共产主义必须以消灭分工为前提。分工表征着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分工的消灭必将表征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分工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因而消灭分工最终将彻底消除私有制,从而消灭阶级利益的矛盾,实现人类平等的社会;分工导致了人的异化,因而只有消灭分工才能打破束缚人的枷锁,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消除了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所以,消灭了分工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

当然我们必须要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消灭分工,是指消灭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人与人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把“人分为不同等级”、“把人看作有高低贵贱之别”的分工,消灭使分工具有对抗性质的私有制,并不是要消灭分工本身。同时,要消灭分工,解决分工导致的社会矛盾,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上,“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也就是通过实践,依靠集体的联合,重新调整分工,消灭人与人之间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到了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体力、需要、偶然性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但是,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的时候,才产生真正意义上分工。对于某些名族而言,名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了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如此一来,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的基础之上,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并由商业劳动来流通和交换,人们就很便利的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等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先进作用的。

分工使人类社会走向了繁荣。在古代,人们群居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利用物品。这虽然有利于人们抵御野兽的攻击,有助于生命的延续,但这没有一种竞争的精神动力。大家都知道,人因为有理想、有目标、有抱负,生命才会更有动力。从而艰苦奋斗、奋勇向前,在标新立异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以便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分工为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分工的出现,奴隶制也随之出现,分工出现了贫富差距,这是社会向前迈进的表现。人们为了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不得不努力奋斗,成为奴隶主。而那些懒惰、无知、不学无术的人就成为了奴隶。其实,奴隶制的出现,就如“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目标和愿望。奴隶主就是先富起来的人,奴隶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向前,谁不想当奴隶主呢!就如现在这个时代,谁不想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个好的社会地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人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完善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每个人都这样去追求,那么对祖国输入的“新鲜血液”其质量将会是很好的。那社会会不向前发展吗!会不成为世界大国吗!

分工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化。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分工的出现,人们各自所从事的活动也就不一样了,生产活动更加专业化。比如,从事农业的人们,就会细心去关注农产品的生长过程,其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事技术工的人们,会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分化组成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在大的社会实体中,都被分化成细小的部分 ;它们在共同的集体意识的组合下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为此,涂尔干还从社会量、物质的量和精神的量这三个要素分析了社会分工为何会产生。笔者个人是赞同涂尔干的这些观点的。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精细,而绝不可能像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社会分工会被消灭。即使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带有统治性的国家消失了,只剩下单独存在的社会。但事实上社会的管理客观上也要求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其实也是一种分工。而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天赋的不同,肯定也会有体力和脑力的分工。而笔者也无法想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工业和农业的差别。所以对于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而言,由分工所形成的阶层、阶级必定是多样的。对待这些由分工所造成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强化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达到群体的共存共荣,而非强化彼此之间的矛盾、用暴力的手段消灭对方。所以分工不可能消灭,由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将消灭分工的论调也就是值得怀疑的了。

我们要理性看待“分工”这一问题,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集结大家的力量,共同为建设我们的祖国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的祖国将会更加的美好,从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四篇: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做了于分工及其作用的分析。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分工只是草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

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这种“异化”当然只有再举办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一是“没有财产”(无产阶级)同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而是生产力的发展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的关于“分工”的理论对于我们分析当今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中国由此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开始腾飞。然而,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是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民主法制的不健全...其中,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无疑是最令国人担忧的问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

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

改革开放以后调整了过去相对平均主义的生产关系,把私有制引入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当中,虽然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但它是与当今中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换句话说,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也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

邓小平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的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我们要采取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异化”的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在此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我们认为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恩格斯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还说明了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他们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革命

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

从上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总之,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2011-10-11 19:07:26)转载标签: 校园 分类: 学习资料

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第一卷有感

我们都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创作。其中我只读了第一卷关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观点的对了。我本身不是一个理科生,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只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本中所定义的。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思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1843—1852年间,其作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书中,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

(一)关于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批判了康德割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和黑格尔颠倒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根本错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和主题就是有血有肉、有头脑的人,因而“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从而摆正了思维与存在着一对范畴的关系。费尔巴哈还批判了康德把时间和空间看成是先天感性直观形式的错误,也批判了黑格尔从逻辑上过度到空间的错误。针

对康德的错误,他指出::“空间与时间并不是单纯的现象形式,而是本质条件,理性形式,存在规律,也是思维的规律。这就是说,费尔巴哈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人的先天感性直观形式,而是存在的客观形式。

哲学范畴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内容方面的变化。范畴的内容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贫乏到丰富的过程,也就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二)关于历史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也就是人类史和自然史。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限制了人类对自然科学的发现;同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有限,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书中,没有进一步谈自然史,而是主要讲了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德国的意识形态都在曲解人类史。在这个意识形态中,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观念以及其他的观念都被认为是宗教观念和神学观念。但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

人类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要生存,就首先要生活。但是为了生活,人就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所以,人需要开始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仅仅是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野果,而是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以至铁器;学会了养蚕、纺织,而不再是以树叶遮体;也学会了修建屋舍,而不再是据山洞而居。这时学会了生产的人们,也就将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了。

(三)关于分工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到了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体力、需要、偶然性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但是,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的时候,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工。

对于某以民族而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了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如此一来,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的基础之上,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并由商业劳动来流通和交换,人们就很便利的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三)有助于全面、正确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而言的,这一问题尽管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早有阐释,但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并未得到重视,未能得到完全正确的理解。尽管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平衡的,尤其是在我国目前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条件下,这一问题已经得到普遍的关注,并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因此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构建民主、公平、公正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应当辩证地去理解和把握,它主要是指人的发展的多方面性,而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指所有个人都必须按照统一模式发展,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又受其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政治及其所能利用的资源状况的制约。另外,更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目前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但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空想、幻想而难以实现。

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理想,更是一个实践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既是人类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科学体系,价值性在于提出了最高的价值目标,即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性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应当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关于人的本质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企图以“人本学的历史观”代替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然而,这种学说,非但不是科学地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相反地,恰恰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摈弃了、并予以严重批判的用“人的本质的异化”说明社会历史现象的思辨空论。针对这种谬论,马克思尖锐的指出:“正如医学上的妙手回春的神医和起死回生的仙丹是以对自然界规律的无知作为自己的基础一样,社会领域中的庸医和万应灵药也是以对社会规律的无知作为自己的基础”。马克思的这一批判,也适用于仙丹的“马克思学”。他们不要以或者不敢去研究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无意揭示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是想社会的庸医一样,热衷于寻求永恒的“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学说作为万应灵药去解释负责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的发展,这实际上是陈旧的思辨哲学的死灰复燃!

——历史已经证明,马恩关于共产主义实现条件的论断是科学而有预见性的。之前局部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实践被“交往的扩大”所消灭,而今交往的力量正在把“异化”“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使它摆脱“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可以说,当前世界市场的迅猛发展正在实现着“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的壮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世界正在达成一种资源的流动进而是生产状态的均衡,最后的格局就是各国各民族中都分化出两个世界,两个极端对立的世界。在这一世界性格局中的任何人,所要考虑的只是自身跳入哪一个世界中去的问题,在“偶然性”的支配下落入哪一个利益群体中去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整体的演进、集体的福利,蛋糕已经瓜分竟尽,群雄逐鹿的时代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历史中不断上演的惯性定律的作用下,在全球化力量的摆布下,谁还在相信“今天的世界真的和昨天不一样了”,那才真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马克思奠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为了使之成为活生生的、永不枯竭的、有生命的东西,它必须在实践中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然而,这种发展离不开原来的基础,还是沿着马克思开辟的道路前进。马克思逝世以后,首先是恩格斯,后来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以及其他许多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根据自己的时代,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历史经验证明,尽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道路不是笔直的,甚至会有曲折迂回,但是,这朵深深扎根于全部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土壤的人类认识之花绝不会枯萎,而一定会更加茁壮、更加鲜艳!

下载意识形态热点谈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意识形态热点谈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第一卷有感 我们都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创作。其中我只读了第一卷关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观点的对了。我本......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论人与社会的本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经典著作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作于1845-1846年间,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论人与社会的本质。在这本著......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走好“十二五”开局之年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合著的一部伟大巨著,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论文标题:《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姓名:朱松华 院系:经济学院 学号:00925064 时间:2010年12月21日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2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我们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创立“新”唯物史观的一部巨著,是马、恩为了清算他们以前的哲学信仰达,达到自己弄清问题的目的而概括出来的。全......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5篇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论人与社会的本质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经典著作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作于1845-1846年间。在这本著作中他们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唯物主......

    理论热点读后感

    《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读后有感最近闲暇时读了《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收获颇丰。书中对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我国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

    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感1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写于1932年4月的伦敦。从十五个方面来论述,有: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