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整治经验总结

时间:2019-05-14 04:1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整治经验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整治经验总结》。

第一篇:社区整治经验总结

社区整治经验总结

一、城市印象

联合国将每年10月第一个星期一定为世界人居日,旨在反思人类居住的状况和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基本权利。此外,人居日也是为了提醒世界,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未来,全世界要集体负责。

2005年,在美丽的雅加达“世界人居日”庆典上,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女士宣告:2005年“联合国人居奖”获奖者,代表了来自全球各地一系列的最佳作法与范例。

经过残酷的评审选拔,烟台、扬州从全国诸多参选项目中胜出,获得了参评“联合国人居奖”的资格,在强手如林的雅加达,烟台最终从全世界诸多参选项目中胜出,并成为本年度中国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个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评选委员会这样评价:烟台市人民政府把这座人口超过100万的“烟台改造成了一个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服务更好的城市”。

众所周知,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居领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拥挤、提供基本服务的经费不足、缺少适当的住房、基础设施每况愈下……烟台市政府关注民生,重视人本精神,在旧城区改造方面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一个最佳范例。

自2002年以来的时间里,烟台市政府投资了6亿元人民币(7400万美元)进行了一项重大的改造项目。项目一开始市政府开展了宣传运动,并亲自探访那些违章建筑的主人和居住者,为他们提供了临时的住所。地下水、暖气、电话与电线管路都接进了各家各户。同时,市政府对城市道路进行了重新修整,对房屋进行修缮,并建起了新的住宅区、城市公园也得到了彻底的翻修,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完美蜕变

2002年伊始,烟台市政府提出了“改造提升老城区”的思路。那时的烟台,很有点不修边幅:城市中心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区片没有集中供热的管道燃气设施„„人居环境对于市民而言,无疑是最珍贵的,烟台市政府决定安排专项财政资金,从居住人口最密集、问题最多的社区入手,在全国创造性地啃起了旧城改造的“硬骨头”。至2003年底,成功完成了东山、毓璜顶两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的环境改造,人们拿着锦旗找到了市政府„„当年,烟台首先捧回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奖牌。

2004年,烟台市政府一鼓作气,继续开展旧城区改造,并得到建设部的认可,拿下了人居方面的更高层次奖——“中国人居环境奖”。旧城区改造悄然改变着烟台的面貌,绿地在增加,街巷变得齐整,健身、休闲小广场遍布社区„„2005年,正当烟台确定对通伸、白石两个街道办事处14个社区进行改造的时候,山东省政府选择烟台召开了全省建设工作会议暨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烟台经验。

五年磨一剑,人们开始注意到烟台市政府和全市人民5年来默默建设自己家园的努力。烟台市申报“联合国人居奖”的项目名称是“老城区市民居住环境改善的目标与行动”。联合国人居奖,一个最高级别的荣誉激励着烟台。烟台,在踏踏实实的旧城改造中一步一步走着自己的路,并收获着自信:那些精彩而亮丽的建筑群落与街道,透露着风情万种„„

2005年4月10日,胡锦涛主席在烟台视察期间,专门到塔山社区视察烟台市老城区环境改造工作,对烟台市改造旧居民区市民居住环境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又给烟台增添了一份自信。

烟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绝非偶然,而是城市实力、市民实惠的体现,老城区旧城的改造工程就是这次获奖最有力的见证,没有人会忘记烟台老城区旧城改造前的居住水平。

改造前:3个70%的“落差”

2002年,烟台市政府组织人员对城市环境进行了调查。在中心区,居住在旧城居民区的市民约占70%;市民对城市环境不满意的意见中,属于老城区的约占70%;在中心区的社区中,设施不配套的老社区约占70%。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许多区片没有集中供热、管道燃气设施。许多住户没有室内卫生间,有的居民院落几户人家共用一个自来水龙头,一些居住条件差的市民自己搭建棚厦、乱堆物品,导致周边环境更加脏乱差。在市政府进行的民意调查中,旧居民区要求对居住环境进行改造的居民达到100%。

改造中:每年拿出两亿救“老城”

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在近年。2003年,市政府确定,用3至5年的时间,完成中心区旧居民区改造任务,达到市政公用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绿化达标,市民生活方便,使老城区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有明显改善。目标受益居民13万户、40万人。在40万受益居民中,绝大多数为中低收入人群。为此,市政府以平均每年2亿元的预算资金投入到老城区改造。

2003年3月,老城区环境改造工程正式开始。当年完成了东山、毓璜顶两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的环境改造。2004年完成了奇山、向阳两个街道办事处16个社区的环境改造。2005年,对通伸、白石两个街道办事处14个社区进行改造。改造过程共铺设供水等各种管线30.5万米,整治街巷道路290余条100多公里,建设改造公厕31座,更新垃圾容器2300多个,新建改造消防设施150处,修建市民休闲小广场40多处,改造新建小区绿地15万多平方米,对430多栋外观陈旧的居民楼外墙进行了粉刷,对280多栋平顶楼进行了“平改坡”,使成片的老居民楼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经过改造的老城区,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改造后:三年三个大奖“步步高”

旧城改造工作先后得到了省和国家建设部的表彰。2003年,烟台市旧居民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烟台市政府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4年9月,国家建设部领导在实地考察了烟台老城区环境改造项目后,向全国建设系统推介了烟台的经验和做法。2005年1月,省

政府在烟台召开了全省建设工作会议暨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在全省各城市推广烟台经验。

三、经验总结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谈到烟台老城区改造工程时提出了这样的讲话的要求,即:精心搞好城市建设,继续按照“五年大变样”及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准和要求,高起点、大手笔加快建设步伐。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抓好思想理论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真正把烟台打造成“开放城市”、“诚信城市”、“文明城市”、“安全城市”、“生态城市”。

我单位在负责实施旧城区改造的工作中,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并最终为烟台赢得至高荣誉的原因归结于一下几点:

首先,我们在改造工程的指导思想上走了一条科学的路线。我们始终坚持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的讲话中对老城区改造的要求,并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的工作理念,这一科学的指导路线使我们的改造工程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这为我单位开展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打下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我们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同心协力,共同推动旧城改造工作,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统一。注重城市发展整体协调,注重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良性互动,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旧城区居民疾苦放在工作突出位置。在整治方法上,不急功近利;在整治内容上,量力而行,不搞大拆大建,虽然我们知道大拆大建能带来种种好处,比如,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可以从中获得大量商业用地和交通用地、城市面貌和功能得以优化,但是大拆大建所花费的财力,动拆迁安置工作、补偿会引起的不满,甚至流血冲突让我们坚定的选择了社区改造走功能再造之路,我们从改善社区卫生环境,更新垃圾容器,改造绿化面积,更新社区用水管道等多处着手,使老城区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有明显改善;在整治过程中,注意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改造完成后社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整治完善后,还有到位的后续管理维护,除了在社区公共设施上选用专人定期检查维护外,我们还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拓展社区

服务领域,我们以“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为要求,制定和修改了《社区管理服务条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建设活动,提高了社区的自治力和凝聚力,形成了全区上下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促进了社区建设工作整体上水平提高。国家建设部等部门《关于烟台市开展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指出,这“真正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

其次,我们改造工作的成功还离不开三宝:宝贵的精神动力、宝贵的制度方针、宝贵的精神财富。

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为我们的改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支持。特别是2005年4月10日,胡锦涛主席在烟台视察期间,专门到塔山社区视察烟台市老城区环境改造工作,对烟台市改造旧居民区市民居住环境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我们单位指挥部在旧改新过程中树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整体意识,使我们锻炼了队伍,转变了作风,这为我们夺取“联合国人居奖”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一直贯彻着以下方针政策: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各工作小组,推动改造工作高效运转;二是单位一把手要带头抓,主管领导亲自抓。三是请求相关部门要辟绿色通道,为旧城改造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四是指挥部建立严格的考核评比机制和为基层服务的工作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这为我们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广大改造工作参与者发扬吃苦奉献、拼搏进取的顽强作风,为我们凝聚了力量,增添了斗志,这是我们在旧城环境综合整治中创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最后,我们能够使这次改造取得圆满成功,还得益于以前各地老旧城市或者社区改造成功的先进经验和总结,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承发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社区改造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不竭动力。

烟台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对我们来说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单位在以后的市政工程中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提升思想境界,把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作为我们城市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国际化的标准,进一

步加大旧城改造力度,真正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提升城市档次,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幸福区片改造,使其尽快改变面貌。要进一步凝心聚力,继续保持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良好状态,继续保持高点定位、勇于进取的高昂斗志,深入破满、破难、破慢,以新的境界、新的姿态、新的形象,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全面超额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迎接社区美好的明天和烟台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社区整治经验总结

社区整治经验总结

一、城市印象

联合国将每年10月第一个星期一定为世界人居日,旨在反思人类居住的状况和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基本权利。此外,人居日也是为了提醒世界,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未来,全世界要集体负责。

2005年,在美丽的雅加达“世界人居日”庆典上,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女士宣告:2005年“联合国人居奖”获奖者,代表了来自全球各地一系列的最佳作法与范例。

经过残酷的评审选拔,烟台、扬州从全国诸多参选项目中胜出,获得了参评“联合国人居奖”的资格,在强手如林的雅加达,烟台最终从全世界诸多参选项目中胜出,并成为本中国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个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评选委员会这样评价:烟台市人民政府把这座人口超过100万的“烟台改造成了一个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服务更好的城市”。

众所周知,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居领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拥挤、提供基本服务的经费不足、缺少适当的住房、基础设施每况愈下……烟台市政府关注民生,重视人本精神,在旧城区改造方面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一个最佳范例。

自2002年以来的时间里,烟台市政府投资了6亿元人民币(7400万美元)进行了一项重大的改造项目。项目一开始市政府开展了宣传运动,并亲自探访那些违章建筑的主人和居住者,为他们提供了临时的住所。地下水、暖气、电话与电线管路都接进了各家各户。同时,市政府对城市道路进行了重新修整,对房屋进行修缮,并建起了新的住宅区、城市公园也得到了彻底的翻修,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完美蜕变

2002年伊始,烟台市政府提出了“改造提升老城区”的思路。那时的烟台,很有点不修边幅:城市中心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区片没有集中供热的管道燃气设施„„人居环境对于市民而言,无疑是最珍贵的,烟台市政府决定安排专项财政资金,从居住人口最密集、问题最多的社区入手,在全国创造性地啃起了旧城改造的“硬骨头”。至2003年底,成功完成了东山、毓璜顶两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的环境改造,人们拿着锦旗找到了市政府„„当年,烟台首先捧回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奖牌。

2004年,烟台市政府一鼓作气,继续开展旧城区改造,并得到建设部的认可,拿下了人居方面的更高层次奖——“中国人居环境奖”。旧城区改造悄然改变着烟台的面貌,绿地在增加,街巷变得齐整,健身、休闲小广场遍布社区„„

2005年,正当烟台确定对通伸、白石两个街道办事处14个社区进行改造的时候,山东省政府选择烟台召开了全省建设工作会议暨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烟台经验。

五年磨一剑,人们开始注意到烟台市政府和全市人民5年来默默建设自己家园的努力。烟台市申报“联合国人居奖”的项目名称是“老城区市民居住环境改善的目标与行动”。联合国人居奖,一个最高级别的荣誉激励着烟台。烟台,在踏踏实实的旧城改造中一步一步走着自己的路,并收获着自信:那些精彩而亮丽的建筑群落与街道,透露着风情万种„„

2005年4月10日,胡锦涛主席在烟台视察期间,专门到塔山社区视察烟台市老城区环境改造工作,对烟台市改造旧居民区市民居住环境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又给烟台增添了一份自信。

烟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绝非偶然,而是城市实力、市民实惠的体现,老城区旧城的改造工程就是这次获奖最有力的见证,没有人会忘记烟台老城区旧城改造前的居住水平。

改造前:3个70%的“落差”

2002年,烟台市政府组织人员对城市环境进行了调查。在中心区,居住在旧城居民区的市民约占70%;市民对城市环境不满意的意见中,属于老城区的约占70%;在中心区的社区中,设施不配套的老社区约占70%。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许多区片没有集中供热、管道燃气设施。许多住户没有室内卫生间,有的居民院落几户人家共用一个自来水龙头,一些居住条件差的市民自己搭建棚厦、乱堆物品,导致周边环境更加脏乱差。在市政府进行的民意调查中,旧居民区要求对居住环境进行改造的居民达到100%。

改造中:每年拿出两亿救“老城”

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在近年。2003年,市政府确定,用3至5年的时间,完成中心区旧居民区改造任务,达到市政公用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绿化达标,市民生活方便,使老城区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有明显改善。目标受益居民13万户、40万人。在40万受益居民中,绝大多数为中低收入人群。为此,市政府以平均每年2亿元的预算资金投入到老城区改造。

2003年3月,老城区环境改造工程正式开始。当年完成了东山、毓璜顶两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的环境改造。2004年完成了奇山、向阳两个街道办事处16个社区的环境改造。2005年,对通伸、白石两个街道办事处14个社区进行改造。改造过程共铺设供水等各种管线30.5万米,整治街巷道路290余条100多公里,建设改造公厕31座,更新垃圾容器2300多个,新建改造消防设施150处,修建市民休闲小广场40多处,改造新建小区绿地15万多平方米,对430多栋外观陈旧的居民楼外墙进行了粉刷,对280多栋平顶楼进行了“平改坡”,使成片的老居民楼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经过改造的老城区,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改造后:三年三个大奖“步步高”

旧城改造工作先后得到了省和国家建设部的表彰。2003年,烟台市旧居民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烟台市政府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4年9月,国家建设部领导在实地考察了烟台老城区环境改造项目后,向全国建设系统推介了烟台的经验和做法。2005年1月,省政府在烟台召开了全省建设工作会议暨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在全省各城市推广烟台经验。

三、经验总结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谈到烟台老城区改造工程时提出了这样的讲话的要求,即:精心搞好城市建设,继续按照“五年大变样”及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准和要求,高起点、大手笔加快建设步伐。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抓好思想理论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真正把烟台打造成“开放城市”、“诚信城市”、“文明城市”、“安全城市”、“生态城市”。

我单位在负责实施旧城区改造的工作中,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并最终为烟台赢得至高荣誉的原因归结于一下几点:

首先,我们在改造工程的指导思想上走了一条科学的路线。我们始终坚持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的讲话中对老城区改造的要求,并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的工作理念,这一科学的指导路线使我们的改造工程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这为我单位开展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打下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同时我们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同心协力,共同推动旧城改造工作,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统一。注重城市发展整体协调,注重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良性互动,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旧城区居民疾苦放在工作突出位置。在整治方法上,不急功近利;在整治内容上,量力而行,不搞大拆大建,虽然我们知道大拆大建能带来种种好处,比如,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可以从中获得大量商业用地和交通用地、城市面貌和功能得以优化,但是大拆大建所花费的财力,动拆迁安置工作、补偿会引起的不满,甚至流血冲突让我们坚定的选择了社区改造走功能再造之路,我们从改善社区卫生环境,更新垃圾容器,改造绿化面积,更新社区用水管道等多处着手,使老城区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有明显改善;在整治过程中,注意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改造完成后社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整治完善后,还有到位的后续管理维护,除了在社区公共设施上选用专人定期检查维护外,我们还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我们以“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为要求,制定和修改了《社区管理服务条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建设活动,提高了社区的自治力和凝聚力,形成了全区上下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促进了社区建设工作整体上水平提高。国家建设部等部门《关于烟台市开展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指出,这“真正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

其次,我们改造工作的成功还离不开三宝:宝贵的精神动力、宝贵的制度方针、宝贵的精神财富。

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为我们的改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支持。特别是2005年4月10日,胡锦涛主席在烟台视察期间,专门到塔山社区视察烟台市老城区环境改造工作,对烟台市改造旧居民区市民居住环境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我们单位指挥部在旧改新过程中树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整体意识,使我们锻炼了队伍,转变了作风,这为我们夺取“联合国人居奖”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一直贯彻着以下方针政策: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各工作小组,推动改造工作高效运转;二是单位一把手要带头抓,主管领导亲自抓。三是请求相关部门要辟绿色通道,为旧城改造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四是指挥部建立严格的考核评比机制和为基层服务的工作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这为我们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广大改造工作参与者发扬吃苦奉献、拼搏进取的顽强作风,为我们凝聚了力量,增添了斗志,这是我们在旧城环境综合整治中创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最后,我们能够使这次改造取得圆满成功,还得益于以前各地老旧城市或者社区改造成功的先进经验和总结,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承发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社区改造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不竭动力。

烟台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对我们来说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单位在以后的市政工程中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提升思想境界,把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作为我们城市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国际化的标准,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力度,真正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提升城市档次,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幸福区片改造,使其尽快改变面貌。要进一步凝心聚力,继续保持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良好状态,继续保持高点定位、勇于进取的高昂斗志,深入破满、破难、破慢,以新的境界、新的姿态、新的形象,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全面超额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迎接社区美好的明天和烟台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社区管理经验总结

社区管理经验总结

努力创新勇于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

××区××街道××社区辖区面积只有2万多平米,人口1500人,现有社区专职工作者3名。社区内在职居民占居民总数的70%,在职党员遍布了我区几十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目前小区内没有低保人员,下岗、失业人员较少,是一个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社区。

几年来,该社区在××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指导帮助下,坚持以人为本、统一协调、共驻共建的方针,在社区服务、教育、文化、环境上下功夫,使该社区初步具备了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文化生活丰富、安全祥合新型社区特点。该社区多次荣获市、区级先进荣誉称号。05年初,该社区又申报创建精品社区。

为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第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居民自治功能,探索新的管理方式,××社区开展了在职居民层面管理试点工作。

下面将该社区对在职居民层面管理做法简要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工作初始,成立了由居委会干部、党支部成员、居民代表组成的在职居民分层次管理领导小组,书记、主任任组长,并及时召开了会议,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确定了以充分调动在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为重点,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自治为目的,以共驻共建为手段的工作原则,结合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将社区在职居民分为了五个层次,即在职党员领导干部、在职普通党员、在职普通居民、汽车司机和养犬户,分别成立了“社区建设发展协调委员会”和“党员之家”、“志愿者之家”、“汽车司机协会”、“养犬协会”,并分别制定了相[本

文转载自[应的配套管理制度。

二、分类管理,深挖资源;齐抓共管,培育精品

1、在职领导干部的管理。××社区居住的人群,大部分都是企事业的上班族。周边与成教中心、育园中学、育园小学、三所学校为邻,是一个既有文化氛围,又有高素质人才的小区。社区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共驻共建”这条主线开展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在社区党建联席会的基础上,扩大范围,把社区内科级以上的领导分为一个层面,从社区中居住居民较多的几家企事业单位中选了五名主要领导,组成了“社区建设协调发展委员会”,制定了协调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在会上交流了在职居民分层管理试点工作情况。这些成员,既是社区普通居民,又是单位的主要领导,更是社区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人力、财力、智力资源。这个组织成立以后,他们及时的召开了见面会,财政、地税、工商银行、技术监督局、广电中心、经

委、文化局、煤炭公司等十几家单位的领导,纷纷表示要支持社区工作,为社区建设献言献策。

2、在职普通党员的管理。××社区最大的优势就是党员多,共有在职党员272名,夫妻党员家庭也占一定的比例。他们即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又是社区居民的表率。一个合格的党员能带好一片,他们的一言一行与社区、与所住单元家庭息息相关。社区为了抓好这部分人的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积极为他们搭建履行义务的平台。从2004年年初,社区党支部、居委会针对部分在职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党员意识、社区意识淡薄、履行义务不积极等问题,印发了300多份调查问卷,在社区全体在职党员中展开调查。通过调查显示,98%的党员支持认同社区工作。有了这样的共识之后,他焖对社区所有党员家庭实行了党员之家挂牌制度,并将党员在社区内应履行的义务和应发挥的作用作为一种承诺,制成了楼门牌向群众予

以公示,以次约束、教育党员,这个举措受到了居民的好评。

在试点工作中,为了进一步调动在职党员的积极性,他们印制了300份在职党员联系卡,发放到党员的手中,内容包括“致社区党员的一封信”、“基本情况登记表”、“社区活动记录”和“社区意见反馈表”等,目的在于启发和调动在职党员带头遵守社区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规范,关心社区,力所能及参与社区建设。

3、在职普通居民的管理。在职普通居民既是单位的主力军又是社区居民的主体。完善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提高在职普通居民参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要为他们构筑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把他们吸引到社区建设中来。通过近年的努力,该社区整体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去年的“五项工程”(即扩建文化活动室、粉刷楼道、更换水表、建科普文化一条街、楼门文化)到今年的“五项工程”(即80平米的

红十字服务站、30平米的的图书阅览室、4000平米的绿化带、26盏照明灯、增设文化宣传设施,包括楼道居民互助友好公约、读报栏、文化墙等),这些工程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专职工作者们服务居民的宗旨,既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又营造了一个安定、祥和的文化氛围。专职工作者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肯定和认可,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许多居民纷纷参与到社区志愿者的行列,自觉、主动参加义务巡逻的居民多了,参加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的居民多了,社区的人气越来越旺,大大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自治制度,加强和规范社区在职居民的民主参与。试点工作中,该社区又率先在探索建立了“××社区居民代表提案制度”、“××社区公共事务听证制度”、“××社区公共事务通报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社区自治和民主管理水平。

4、对汽车司机的管理。该社区的汽车以中高档居多,这是社区居民生活富裕的一个标志,但这也是社区治安的一大隐患,司机出家门进车门,出车门进家门,两耳不闻窗外事,社区搞什么宣传、搞什么活动、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一概不知。深夜回来高声鸣笛、进社区不减速、不按顺序停车、大量外来车辆随便占用小区车位等等不文明现象,极大地干扰了社区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也给社区管理带来难度。如何管理这些车辆和司机,始终是该社区的一大难题。他们从去年就开始酝酿管理方案,但由于有关部门不配合,始终迈不出这第一步。

在今年试点工作中,他们把汽车司机单独列为一个部分来管理。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到实处,他们就这个专题在社区召开了由社区居民代表和社区司机参加的“首次社区事务听证会”,认真听取了司机的意见和建议,就汽车如何管理形成了三项决议,同意成立“司机协会”

负责具体事务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之后,他们又对社区内所有的汽车进行了详细的登记造册,制作了“汽车出入证”,严格控制外来车辆的出入。与此同时,还向司机们发出了“致社区司机朋友的一封信”,宣传了成立协会的目的、宗旨和日常安全防范知识,号召司机朋友们加入该协会。这项举措,受到了居民和司机的支持与肯定。

5、对养犬户的管理。社区共有50户养犬户,如何规范部分养犬户的不文明行为,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这次试点工作中,他们听取了多方人士的意见后,专门召开了听证会,邀请了办事处城管科、派出所负责人参加。成立了“养犬协会”,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倡导养犬人积极行动起来,改变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以消除居民对部分养犬户的反感和偏见,从而达到人与人、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社区分类居民分层的管理方式没

有现成的模式。××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实践,用自治推动,用服务引导,用制度规范,用活动吸引,及时解决了社区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充分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使社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第四篇:新加坡社区管理经验总结心得体会

办好民生实事

建设和谐社区

——***领导干部新加坡社区建设管理

专题培训班总结

2011年*月*日至*月*日,由中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同志率团,组织17个镇街党委书记和民政局、人社局等民生建设部门负责人共20人,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了为期15天的社区建设管理培训学习,取得了丰硕成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察培训活动共听专题报告10场,实地考察32处,开展讨论13次,撰写调研论文20余篇,培训活动有四大特点:

一是针对性强。学员认真听了《21世纪的政府管理》、《新加坡政府租屋社区管理及社区建设》、《新加坡公积金制度及其实施》、《新加坡“居者有其屋”政策的实施》、《新加坡城市建设的基本理论》、《新加坡园林绿化的先进理念》等专题讲座,全面了解了新加坡城市社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经验。

二是灵活多样。培训方式不拘一格,运用了课堂讲授、实地考察、流动讲学、现场互动、集中讨论、个别探讨等方

式,分析社区建设管理中的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学员受益匪浅。

三是内容丰富。教师精心准备,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图片和文字资料,结合多媒体展示,形象直观地展示新加坡社区建设管理的经验成果。实地考察了新加坡大巴窑图书馆、诊所、租屋、私人家庭及巴士站、菜市场等社区功能及管理,丰富了教育内容。

四是气氛活跃。本次参加考察学习的全是镇街和民政社保管理干部,都有社区工作经验,学习积极性高,求知欲强,希望运用先进经验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提问勇跃,发言积极,讨论热烈,学习气氛十分活跃,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主要收获

通过十余天的紧张、系统、充实的学习培训,学员深刻感受到新加坡创新吸引人、环境塑造人、法制规范人、民生凝聚人。分析了新加坡与中国在政治体制、执政理念,文化背景以及经济基础、区域差异等方面的不同,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对如何加强社区建设管理,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收获有几下几点:

(一)全球视野造就世界之都

天下之才、天下之物、天下之钱为我所用。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不足680多平方公里,天然资源匮乏的小国家,但七十年代以来,却以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成为“亚洲四小龙”这一。短短几十年时间,新加坡产业经济

完成了劳动密阶段、资本密集阶段、技术密集阶段、知识密集阶段的转变,以人均2万多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倍受世界关注。新加坡的崛起,体现了新加坡全球视野。

一是聚全球英才。一个人口400万的小国,完全依靠本地人才来推动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人才是这个城市国家赖以发展的重要资源。由于国小民少,吸引海外人才成为新加坡政府的一项长期政策。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新加坡政府通过提供高薪、高福利、减免税收、出资培训、加入国籍等方式大量吸引专业技术人才。目前,新加坡全国400万人口中,约100万是在狮城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其中大多数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

二是聚全球资源。新加坡崛起靠什么?是通过工业化,用最少的资源,创造了最大的财富。新加坡在建国之初,贫穷落后,既缺乏自然资源,又缺乏建设资金。新加坡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货柜转口港、最繁忙的船舶停靠港和船舶加油港。新加坡不产油,但是年炼油量却达到6500万吨。几十年时间,新加坡就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在世界最容易经商、国际最佳外贸与投资、国际最开放市场、亚洲最具竞争力市场等评级中均名列第一,集聚全球资源,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加坡奇迹”。

三是聚资金。分析新加坡经济成功的原因,引进外来投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据统计,外资占新加坡全部投资的比重超过三分之

一、占其制造业投资的比重超过80%,外资企业已构成新加坡经济的重要基石。新加坡负责

招商引资的专门机构——经济发展局,是根据联合国专家团的建议于1961年成立的独立的公共机构。它与公务员系统的政府部委相比,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政府把握招商引资的主导权,引进什么、限制什么、淘汰什么,思路非常清晰。目前,新加坡经济园区入园企业已达7000多家。

(二)完美理念打造花园城市

新加坡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城市绿化多,充分发挥每一寸土地资源,以完美的理念打造享誉世界的“花园城市”。

一是超前规划,打造现代城市。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发展规划编制。在立国之初,就聘请联合国专家,历时四年,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发展规划,以此为总纲,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为未来3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等提供战略指导。科学的空间布局造就了一流的人居环境,新加坡人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和便捷,2003年被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生活素质最好的现代城市。

二是有序建设,打造精品城市。新加坡城市建设总规和详规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不随意修改,公诸于众。实施过程中精心设计,广纳民智,严谨实施,件件精品。这个花园重视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景观、道路建设叹为观止,绿化设施功能齐备。高层建筑、标志性建筑群集中在中央商务层,一座座新颖独特,气势宏伟的建筑物,以其优美的建筑天际线、竖向轮廓线给人置身欧美大都市的感觉,具有强烈时代感。

三是生态环保,打造花园城市。新加坡注重非建设空间的管制,处处体现对自然的保护和对人的关怀。为了保护岛屿的自然风光,将大约3000公顷的树林,候鸟栖息地、沼泽地规划为自然保护区,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了营造舒适惬意的人居环境,新加坡共建大小337个公园,包括大型公园和生态观光带、镇区公园、居民住宅公园。这种见缝插针,重视绿化的环保理念和人本精神引领当地社会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使广大市民能置身花园绿色休闲地,产生走出居家怀抱大自然之感。

(三)民主管理建设法制社会

新加坡是世界闻名的法制社会,市民讲公德、守纪律、遵守法律规定,思想素质普遍较好。

一是公开透明。公务员的管理公开透明,保证了社会管理有较强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在公务员录用程序上,职位空缺,由部门上报招聘计划,公共服务委员会公开发布广告、统一组织考试并录用,方可上岗。公务员被录用后,还要在两年的试用期内经受品德跟踪考验和工作能力与潜力评估考验,考核合格的人员方可正式录用。公务员管理奉行“高薪养廉、高薪纳优”,按照严格的监督制度,违规违纪的公务员将受到重惩。

二是有法必依。新加坡通过严谨的立法、自觉的守法、严肃的执法实现法制化管理。在新加坡违法,只要被警察发现,就很难跑掉,警察的敬业精神是许多国家的警察无法比拟的。新加坡的“罚”全世界闻名。管得严,罚得重,不讲关

系,不给面子,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新加坡政府重视教育,重视提高人的素质,纯净人的心灵,对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违法犯罪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广纳民意。实施多级管理,做法不走样。政府机关管理人员渗透到各个层面,及时收集和反馈信息。机制健全,信息畅通,廉洁高效。新加坡公民权责分明,社会管理十分有序。反馈民意的机构是民情联系组,是政府了解民情、沟通民众的纽带,民情联系组的工作为促进新加坡多民族社会的繁荣稳定和民主政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区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要求。新加坡政府认为,这方面政府责无旁贷。

一是居者有其屋。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很大,历史上曾经出现“屋荒”。立国之初就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口号,政府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960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成立建屋发展局,1964年又推出“居者有其屋”的政府组屋计划,正式开启新加坡的组屋年代。其具体做法是政府主导组屋的开发与建设,由建屋发展局具体实施。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机构,代表政府严格控制土地资源,负责制定组屋发展规划及房屋出售和出租管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二是老者有所养。新加坡政府注重孝道文化传统,重视家庭养老保险。新加坡的养老保险采取全部缴纳的方式,即

雇主和雇员分别按一定比例为雇员存储退休金。当公积金会员年龄达到55岁并且退休账户达到最低存款额这两个要求后,可一次性提取公积金。为避免公积金过多用于住房、医疗、教育等其它项目支付而影响养老金的积累,确保会员有足够的存款保障晚年生活。1987年,中央公积金局推出“最低存款计划”,规定公积金会员在年满55岁提取公积金存款时,必须在其退休账户中保留一笔存款作为最低存款,最低存款额仅为3万新元。1995年,公积金局对该计划进行修订,将最低存款额提高至4万新元。因此,所有新加坡人,均实现了老有所养。

三是病者有所医。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公积金局制定了多项医疗保健计划。主要包括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健保双全计划(Medisheild)和保健基金计划(Medifund),称之为“3M”计划。其中保健储蓄计划属于一项全国性、强制性的储蓄计划,在医疗保障体系中起主导作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保障了新加坡人病者有所医。

三、几点建议

(一)持续推进规划建设,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高度重视城市的规划工作,通专家论证,精心策化,广泛征求社会意见、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精心组织实施。规划要保持长时间不变,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建议***区城市规划减少调整,细化“双百”大城市规划,进一步明确城乡统规筹发展规划内容,增强社区、居民点建设规划的可

操作性。进一步增加社区规模、功能设施和人气,实现城市社区与工业园区配套发展。

(二)增强社区造血功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就业保障制度,大力推广城镇、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完善住房公积金保障制度。建议加快商业地块拍卖,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降低商品房售价,切实解决群众购房难问题。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努力解决社区群众劳动就业,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围绕群众所思所盼所急,持续改善民生环境,切实办好民生实事。

(三)和谐推进征地拆迁,有序推进法制建设 坚持征地拆迁中的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和谐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征地拆迁和工程建设领域监督管理,保证资金廉洁高效使用。建议全区集中控制土地资源,优先保障产出效益高、就业保障好的优质企业用地。

(四)广泛吸纳专业人才,提高社区建设水平吸引、稳住、支持大学生村官、专业人才参加社区建设管理,强化社区党务、政务、财务公开,责权明确,打造廉洁、务实、高效社区管理队伍。建议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培训,提高建设管理能力。创新机制体制,实现社级财力村级管理,村级财力镇街管理,镇街财力区级管理。

第五篇:社区“文明单元”建设经验总结

社区“文明单元”建设经验总结

社区“文明单元”建设经验总结

社区“文明单元”建设经验总结

近年来,社区文明建设工作深得民心,在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文明素质方面做出了明显的成效,我们工农里社区全体干部紧跟时代步伐,在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单元、文明家庭工作中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怎样使精神文明延伸到每家每户,再从每户到每个单元、每栋楼、每个社区、每一个城市,从而使我们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时俱进,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工农里32栋6单元的居民就是创建“文明单元”的标兵。他们的创建经验为大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工农里32栋6单元住有12户人家,他们是多年的老邻居,他们关系融洽,邻里和睦,单元里有一位热心的大哥,他就是我们的党小组长彭勇,住在6单元5号,平时他主动招呼大家彼此之间多交流,多沟通,义务担起了单元小组长的角色,首先他制定了单元规章制度:

1:不要随地吐痰

6:要爱护花草树木

2:不要乱仍垃圾,7:要保护环境卫生

3:不要在楼道堆放杂物,8:要互助友爱,邻里和睦

4:不损坏公共设施,9:要礼貌待人

5:不传闲话不闹纠纷

10:要遵纪守法

一、人人求知识

个个讲文明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学习科学知识,单元组长彭勇就到居委会找学习资料,有人民调解、家庭百

事通、公民道德与公民道德建设、文明礼仪等书籍分发给各户,他们还自己印制了一些科普知识,在家学习。并且找会书法的专业人士写了名人明言,自制了镜框挂在楼道醒目的地方,让大家一目了然。一到节假日,大家就凑到一起探讨一下书里的内容,讨论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互相交流,相互切磋,一种浓浓的家家都读书;户户都学习;人人求知识;个个讲文明的新风带动了整个社区。

二、邻里和街坊

有难大家帮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句话确实不假。今年7月的一天,3楼住户的水管子漏水了,家里就一个老人在家,彭勇得知后,急忙到1楼快把截门关了,其他人家也都来帮忙,大家有的给自来水打电话,有的找96116热线,有的跟着忙活,经过大家的努力,水管子很快修好了。大家看着修好的水管,眼睛对视着,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想法:咱们单

元的人相处的好,人心齐、风格高。远亲不如近邻好。

三、热心公益事

社区做贡献

文明社区的活动项目很多,有文娱活动、有募捐活动、有定期清理非法小广告活动、有科普宣传活动、有义务治安巡逻活动等等,32栋6单元的12户居民轮流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单元小组长彭勇更是场场不落,一次也不缺席。办事处号召社区捐献棉衣、棉被,他一人就捐献了3件,在地震灾区闹海啸时他带头捐献了100元钱,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居民纷纷捐献,目前,我们社区共向低保户、困难户捐献棉衣、棉被28件。解决了困难户过冬避寒问题。

彭勇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思想进步,积极向上,夏天,他主动带领单元的学生们拔草坪里的野草,拣草坪里的白色垃圾,今年冬天连续降雪,他主动带头扫雪,单元的居民也都积极参加,他们不但清扫自己门前的雪,还把其他楼前的雪打扫干净,在他们单元的带动

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也都参与近来了。大家都说:保护环境是大家的事。现在,她们单元的家庭卫生普遍好;楼道环境卫生整洁;花草树木靓丽;邻里相处和睦;他们单元真正做到了不传闲话,不闹纠纷。

我们工农里社区居委会,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单元小组长,他们是居民信任和拥戴的人,他们了解本单元的情况,热心为居民服务,大事小情都管,任劳任怨,无私奉献,32栋6单元在彭勇的管理和带动下,被社区居委会评为文明单元是当之无愧的。他们的事迹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他们的成绩得到了居委会和广大居民的好评。

下载社区整治经验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整治经验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以法治区经验总结

    我所在的XX社区是一个老小区(住宅区),社区面积0.3平方公里,住户2300户,居民6600人,是一个休闲、娱乐、购物、金融场所较为集中的闹市区,小区内建筑和设施相对陈旧,居民中下岗职工多......

    铁路桥梁病害整治施工安全经验总结

    文章标题:铁路桥梁病害整治施工安全经验总结 精心组织提升信誉推动铁路既有线施工顺利进行 ___线病害桥整治工程项目部共有职工__人,民工_名。一线施工人员最高峰时达到_多人......

    铁路桥梁病害整治施工安全经验总结

    文章标题:铁路桥梁病害整治施工安全经验总结精心组织提升信誉推动铁路既有线施工顺利进行___线病害桥整治工程项目部共有职工__人,民工_名。一线施工人员最高峰时达到_多人。......

    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总结

    xx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我社区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密切围绕我市打造“文明、和谐、宜居”城市,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社区基础设施,通过集......

    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

    2022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 2022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1 为进一步改善城区生活环境、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努力为广大居民营造整洁、优美、舒适、温馨的人居环......

    社区环境整治倡议书

    大型区社区整治乱搭乱建 倡议书 广大社区居民: 近来,有个别人员在房前违章私自乱搭乱建小房存放木柴等物品,这样的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我们日常的生活的环境,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安......

    社区环境整治工作汇报

    社区环境整治工作汇报 社区环境整治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早上好! 深入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

    曙光社区环境整治

    曙光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工作总结 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以来,我们曙光社区按照县“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统一指挥、全民参与、专项整治、部门配合、城郊同步、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