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以法治区经验总结
我所在的XX社区是一个老小区(住宅区),社区面积0.3平方公里,住户2300户,居民6600人,是一个休闲、娱乐、购物、金融场所较为集中的闹市区,小区内建筑和设施相对陈旧,居民中下岗职工多、暂住人口多、低收入家庭多、刑释解教人员多,小区管理难度较大。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把依法管理放在社区工作首位,将依法办事贯穿于工作之中,用依法治理推进社区建设,努力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文明祥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在我和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社区全体居民的积极参与下,社区面貌明显改善,先后被评为扬州市“三八”红旗集体、江苏省文明小区、江苏省文明社区示范点,我个人也被中组部、民政部授予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作为一个社区主任,如何搞好社区工作,我的体会是:
一、强化意识,整合自治优势
从我当选主任的那一天起,我就认识到,作为一个民选社区居委会主任,要让全体居民认同你的工作,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就必须办事有章有法,有依据,依照法律办事才最有说服力。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我首先从统一社区居委会全体成员的思想出发,带领社区居委会一班人学习依法治国理论,市委领导有关依法治市的讲话民主委员会组织法等,围绕如何搞好社区管理开展了大讨论。使大家认识到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主任及成员是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做好社区工作,不仅需要社区工作者具备“吃得了苦,耐得了烦,受得了气”的敬业精神,还需要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社区的观念。社区干部手中无权,只有依法管理才能树立威信;社区事务繁杂零乱,只有依法管理才能理清头绪。其次,注重发挥驻地单位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我们分别走访了驻地单位,交流我们依法管理社区的构想,争取在驻地单位的支持下建立起了“共驻一地、共建一域、共谋发展、共享其益”的社区共建机制,成立了由各驻地单位参加的社区联席会,定期召开社区共建专题会,与驻地单位共商社区建设大计。社区单位通过共建共享实践后,都能自觉地把本单位的发展和管理纳入到社区发展和管理的规划和思路中,服从社区,服务社区。“我为社区作贡献,我与社区共发展”已成为大家一致共识。第三,积极挖掘自治资源。我对社区里的可用人力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把社区内的老党员、律师、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和社区建设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先后建立起法律志愿者队、老妈妈服务队、计生服务队、助残帮困服务队等10多支群众队伍,参与人数达上百人。另外,我还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建立在职党员联系卡、离退休党员奉献卡、个体私营企业党员贡献卡的方式对党员加强管理。三种卡的实行有效地调动了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影响和带动了社区居民群众关心社区、参与社区自治的热情。
社区有序管理必须有好的制度,我带领社区居委会一班人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及社区管理一系列制度。一是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会制度,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讨论社区重大事宜;二是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坚持公开社务、经济活动;三是社区居委会成员工作制度,坚持统一挂牌上岗,优质文明服务;四是学习会议制度,坚持每周召开碰头会,一方面学习法律法规政策,一方面梳理社区出现的新情况;五是社区党支部每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六是档案管理制度。自治章程和涉及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有关制度,都经过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二、从我做起,增强法律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社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作为社区主任只有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才能当好家,处理好方方面面的问题。我平时十分注重提高法律素质,先后自学婚姻法、保障法、环保法等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对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总是注重收集报纸上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解答,收集装订了拾余本剪报,随时学习查找。与此同时,还保证居委会成员学法制度化,有计划,要求他们在各种普法教育中,先行一步,在学深学透的基础上,再向居民中延伸,力争通过自身学法、懂法,提高依法自治水平。每月20日党支部组织党员骨干学法,并通过看法制教育电视,结合案例学习相关法律的方法使学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经常组织社区居委会一班人反复学习讨论,认真分析理解法律条文。
居民懂法、守法是提高社区自治水平的基础,为此我们想方设法开展了法律进社区系列活动,一是法律进社区工作贯穿在全年工作之中,以节日为契机,开展系列普法教育。针对老人、青少年、妇女等不同人群,在3.8妇女节举办大型茶话会、在中秋节举行各类人员的座谈会,在暑假举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纳凉晚会”,通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多种形式提高居民的整体法制意识。二是聘请法律顾问,成立法律志愿队伍。聘请琼宇律师事务所的三名律师为社区的常年法律顾问,并将他们的照片、联系电话、服务内容制成公示牌,固定在各个住宅区的醒目处。律师们除在社区重大活动中设立法律咨询处,还定期来社区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邀请扬大政法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法制文艺演出,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仅今年就举行了10余次活动。同时邀请市、区司法部门在社区内开展大型普法宣传,向居民赠送法律书籍,散发法制宣传材料。三是依法维权、以案说法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第一位搜索到网络站。为维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我积极向妇联争取,成立了市区首家社区妇女维权站,制订了接待制度,无偿为求助的居民提供法律援助,规定复杂疑难问题在10天内进行调解处理的期限,并在维权过程中开展以案说法。78岁的黄文英老人,2000年10月跌倒致残后,因赡养、医疗费用、房屋拆迁财产分割等问题引发了家庭矛盾,致使老人的生活、医疗得不到保证。我得知这一情况,分别找其8个子女进行法制教育和疏导,终于化解了一家人心中的怨气,重归于好。同时又利用这一案例在社区开展了以案说法,扩大了这起赡养纠纷的法制教育效果,和解了一家人,教育了一大片。四是大力实施现代市民教育工程。依托市民学校阵地,配置电化教学设备,把法治教育贯穿于现代市民教育工程中,使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有机结合。今年六一前夕,在社区举行了规模较大的“小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使小朋友们在欢乐之中接受教育。每年的7月1日、8月1日、9月1日,都组织不同的社区文艺活动,把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寓于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中。有效地弘扬了正气,提高了居民群众守法的素质。现在,邻里吵架少了,相互帮助多了;斤斤计较少了,相互谦让多了,小区人文环境越来越好。
三、以人为本,牢记服务宗旨
社区自治,自我服务是重要内容,社区居委会主任的责任就是带领居民搞好自我服务,我在这方面花了不少功夫。一是健全社区功能,方便居民群众。我紧紧围绕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生产生活需要,动员驻地单位累计投入近百万元,建成了社区服务站、计生服务站、医疗服务站、健身房、老年人聊天室。为了解决社区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问题,开办了玩具加工点,无偿地为下岗女工提供技术培训、接送货、检验等一条龙服务,到目前为止,已有200多名下岗失业女工从事过玩具加工,平均每人每月收入达400多元。二是关注弱势群体,主动纾解民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居民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大局。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我想尽一切办法为特困户办理低保金,凡是来申请办理低保金的居民,我都及时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及时予以办理。少数特困户因不了解政策,没有到居委会申请,人又找不到的,我社区居委会成员分工多次登门寻找,保证特困低保金落到人头。如特困户李玉才、程广海两家,我先后登门10多次,并通过多种途径才找到他们。对因区域划分而低保金的领取一时无着落的特困户,我自己先垫钱给他们,使他们的生活得以正常维持。这项工作中,做到了应保尽保。同时我还主动为双失、双下岗职工家庭办理《就业帮扶证》和政府购买的社区就业岗位,为他们再就业提供了政策上的帮助,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他们手中。我积极筹措资金帮助贫困生,仅今年就向14名贫困生发放助学金3000元。三是提升小区品味,改善人居环境。为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下水道经常堵塞不通等热点问题,我奔走于各驻地单位,积极筹措资金疏通下水道2885米、修补窨井圈80个、清疏窨井455个、清理化粪池72个、更换窨井盖和化粪池盖150个。为彻底改变小区垃圾存放的不良状况,率先在市区兴建了5座艺术化全封闭垃圾房,既清除了垃圾易散落的现象,也美化了社区环境。对小区内道路全面整修,路牙重新更换,人行道铺设彩色空心砖2287平方米,播种了100斤进口草种,新增绿化面积1144平方米。对小区内绿化地带全部进行了重新栽种,修复老花坛100米,并新建三座“谈心亭”。
四、依法管理,推进民主自治
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是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保障。因此,我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动员社区居民积极行动,在小区内实行群防群治,民主自治的治安环境。一是依法拆除违章建筑。老居民区往往违章建筑多,想拆除它阻力重重,不少人思想不通。我挨家挨户宣传《城市规划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的法律法规,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大部分居民主动拆除违章建筑。对个别钉子户,我敢于碰硬,运用法律武器,申请法院予以强制执行,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小区内33处违章建筑全部被依法拆除,恢复了小区本来面目。二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实行群防群治。流动人口是犯罪多发群体。我始终把流动人口作为工作重点,完善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档案,并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组建了“老妈妈”治安巡逻队和“小哨兵”群防群治队伍,并正常开展活动,配合保安、门卫人员,为居民的安居乐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民事调解工作及时到位,保证无矛盾激化,无民转刑事件发生;建立了社区警务室,实现了民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第一位搜索到网络站警与保安驻社区办公。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了居民对治安小组长负责,治安小组长对社区居委会分管主任负责,分管主任对社区居委会负责的层层负责制。三是加强对服刑人员、“两劳”释放人员和犯罪苗头人员等重点对象的管理。对服刑人员,我每年都带领社区居委成员探监,前往监狱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配合管教人员对他们进行认罪服法,积极改造的帮教工作。对“两劳”释放人员,我坚持对其进行遵纪守法的正面教育,并从生活、婚姻、家庭等方面积极关心他们。对个别有恶习复萌苗头的人员,则主动出击,防微杜渐,决不姑息。如刑释人员陈某某,寻找借口殴打其妻,意图逼其离婚,我将陈找来讲法讲理,还请来区妇联及户籍警,共同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表示如不悔过,将诉诸法律。通过努力,陈某终于主动承认错误,夫妻双方重归于好。四是积极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上海农工商超市落户荷花池,需建一个公用停车场,周围居民因担心停车场的噪音影响日常生活而阻挠。我在小区多次上门了解居民意见,并先后召开七次协调会,两次听证会,集中居民说得合法合理的意见向环保部门反映。同时邀请市区环保局专家向居民讲解环保法律法规,打消居民疑虑,在我的多方协调下,环保部门对建公用停车场的结构和材料作出了具体规定,维护了居民合法权益,这件事的妥善解决,树立了社区居委会的威信。
总之,我在主持社区居委会工作中,坚持凡事法治为先,遇到矛盾纠纷让法律来说话,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更加注重社区自治建设,依法管好社区,争取做一名社区优秀的当家人。
第二篇:社区管理经验总结
社区管理经验总结
努力创新勇于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
××区××街道××社区辖区面积只有2万多平米,人口1500人,现有社区专职工作者3名。社区内在职居民占居民总数的70%,在职党员遍布了我区几十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目前小区内没有低保人员,下岗、失业人员较少,是一个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社区。
几年来,该社区在××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指导帮助下,坚持以人为本、统一协调、共驻共建的方针,在社区服务、教育、文化、环境上下功夫,使该社区初步具备了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文化生活丰富、安全祥合新型社区特点。该社区多次荣获市、区级先进荣誉称号。05年初,该社区又申报创建精品社区。
为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第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居民自治功能,探索新的管理方式,××社区开展了在职居民层面管理试点工作。
下面将该社区对在职居民层面管理做法简要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工作初始,成立了由居委会干部、党支部成员、居民代表组成的在职居民分层次管理领导小组,书记、主任任组长,并及时召开了会议,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确定了以充分调动在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为重点,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自治为目的,以共驻共建为手段的工作原则,结合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将社区在职居民分为了五个层次,即在职党员领导干部、在职普通党员、在职普通居民、汽车司机和养犬户,分别成立了“社区建设发展协调委员会”和“党员之家”、“志愿者之家”、“汽车司机协会”、“养犬协会”,并分别制定了相[本
文转载自[应的配套管理制度。
二、分类管理,深挖资源;齐抓共管,培育精品
1、在职领导干部的管理。××社区居住的人群,大部分都是企事业的上班族。周边与成教中心、育园中学、育园小学、三所学校为邻,是一个既有文化氛围,又有高素质人才的小区。社区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共驻共建”这条主线开展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在社区党建联席会的基础上,扩大范围,把社区内科级以上的领导分为一个层面,从社区中居住居民较多的几家企事业单位中选了五名主要领导,组成了“社区建设协调发展委员会”,制定了协调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在会上交流了在职居民分层管理试点工作情况。这些成员,既是社区普通居民,又是单位的主要领导,更是社区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人力、财力、智力资源。这个组织成立以后,他们及时的召开了见面会,财政、地税、工商银行、技术监督局、广电中心、经
委、文化局、煤炭公司等十几家单位的领导,纷纷表示要支持社区工作,为社区建设献言献策。
2、在职普通党员的管理。××社区最大的优势就是党员多,共有在职党员272名,夫妻党员家庭也占一定的比例。他们即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又是社区居民的表率。一个合格的党员能带好一片,他们的一言一行与社区、与所住单元家庭息息相关。社区为了抓好这部分人的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积极为他们搭建履行义务的平台。从2004年年初,社区党支部、居委会针对部分在职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党员意识、社区意识淡薄、履行义务不积极等问题,印发了300多份调查问卷,在社区全体在职党员中展开调查。通过调查显示,98%的党员支持认同社区工作。有了这样的共识之后,他焖对社区所有党员家庭实行了党员之家挂牌制度,并将党员在社区内应履行的义务和应发挥的作用作为一种承诺,制成了楼门牌向群众予
以公示,以次约束、教育党员,这个举措受到了居民的好评。
在试点工作中,为了进一步调动在职党员的积极性,他们印制了300份在职党员联系卡,发放到党员的手中,内容包括“致社区党员的一封信”、“基本情况登记表”、“社区活动记录”和“社区意见反馈表”等,目的在于启发和调动在职党员带头遵守社区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规范,关心社区,力所能及参与社区建设。
3、在职普通居民的管理。在职普通居民既是单位的主力军又是社区居民的主体。完善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提高在职普通居民参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要为他们构筑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把他们吸引到社区建设中来。通过近年的努力,该社区整体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去年的“五项工程”(即扩建文化活动室、粉刷楼道、更换水表、建科普文化一条街、楼门文化)到今年的“五项工程”(即80平米的
红十字服务站、30平米的的图书阅览室、4000平米的绿化带、26盏照明灯、增设文化宣传设施,包括楼道居民互助友好公约、读报栏、文化墙等),这些工程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专职工作者们服务居民的宗旨,既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又营造了一个安定、祥和的文化氛围。专职工作者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肯定和认可,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许多居民纷纷参与到社区志愿者的行列,自觉、主动参加义务巡逻的居民多了,参加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的居民多了,社区的人气越来越旺,大大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自治制度,加强和规范社区在职居民的民主参与。试点工作中,该社区又率先在探索建立了“××社区居民代表提案制度”、“××社区公共事务听证制度”、“××社区公共事务通报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社区自治和民主管理水平。
4、对汽车司机的管理。该社区的汽车以中高档居多,这是社区居民生活富裕的一个标志,但这也是社区治安的一大隐患,司机出家门进车门,出车门进家门,两耳不闻窗外事,社区搞什么宣传、搞什么活动、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一概不知。深夜回来高声鸣笛、进社区不减速、不按顺序停车、大量外来车辆随便占用小区车位等等不文明现象,极大地干扰了社区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也给社区管理带来难度。如何管理这些车辆和司机,始终是该社区的一大难题。他们从去年就开始酝酿管理方案,但由于有关部门不配合,始终迈不出这第一步。
在今年试点工作中,他们把汽车司机单独列为一个部分来管理。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到实处,他们就这个专题在社区召开了由社区居民代表和社区司机参加的“首次社区事务听证会”,认真听取了司机的意见和建议,就汽车如何管理形成了三项决议,同意成立“司机协会”
负责具体事务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之后,他们又对社区内所有的汽车进行了详细的登记造册,制作了“汽车出入证”,严格控制外来车辆的出入。与此同时,还向司机们发出了“致社区司机朋友的一封信”,宣传了成立协会的目的、宗旨和日常安全防范知识,号召司机朋友们加入该协会。这项举措,受到了居民和司机的支持与肯定。
5、对养犬户的管理。社区共有50户养犬户,如何规范部分养犬户的不文明行为,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这次试点工作中,他们听取了多方人士的意见后,专门召开了听证会,邀请了办事处城管科、派出所负责人参加。成立了“养犬协会”,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倡导养犬人积极行动起来,改变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以消除居民对部分养犬户的反感和偏见,从而达到人与人、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社区分类居民分层的管理方式没
有现成的模式。××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实践,用自治推动,用服务引导,用制度规范,用活动吸引,及时解决了社区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充分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使社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第三篇:社区整治经验总结
社区整治经验总结
一、城市印象
联合国将每年10月第一个星期一定为世界人居日,旨在反思人类居住的状况和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基本权利。此外,人居日也是为了提醒世界,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未来,全世界要集体负责。
2005年,在美丽的雅加达“世界人居日”庆典上,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女士宣告:2005年“联合国人居奖”获奖者,代表了来自全球各地一系列的最佳作法与范例。
经过残酷的评审选拔,烟台、扬州从全国诸多参选项目中胜出,获得了参评“联合国人居奖”的资格,在强手如林的雅加达,烟台最终从全世界诸多参选项目中胜出,并成为本中国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个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评选委员会这样评价:烟台市人民政府把这座人口超过100万的“烟台改造成了一个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服务更好的城市”。
众所周知,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居领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拥挤、提供基本服务的经费不足、缺少适当的住房、基础设施每况愈下……烟台市政府关注民生,重视人本精神,在旧城区改造方面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一个最佳范例。
自2002年以来的时间里,烟台市政府投资了6亿元人民币(7400万美元)进行了一项重大的改造项目。项目一开始市政府开展了宣传运动,并亲自探访那些违章建筑的主人和居住者,为他们提供了临时的住所。地下水、暖气、电话与电线管路都接进了各家各户。同时,市政府对城市道路进行了重新修整,对房屋进行修缮,并建起了新的住宅区、城市公园也得到了彻底的翻修,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完美蜕变
2002年伊始,烟台市政府提出了“改造提升老城区”的思路。那时的烟台,很有点不修边幅:城市中心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区片没有集中供热的管道燃气设施„„人居环境对于市民而言,无疑是最珍贵的,烟台市政府决定安排专项财政资金,从居住人口最密集、问题最多的社区入手,在全国创造性地啃起了旧城改造的“硬骨头”。至2003年底,成功完成了东山、毓璜顶两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的环境改造,人们拿着锦旗找到了市政府„„当年,烟台首先捧回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奖牌。
2004年,烟台市政府一鼓作气,继续开展旧城区改造,并得到建设部的认可,拿下了人居方面的更高层次奖——“中国人居环境奖”。旧城区改造悄然改变着烟台的面貌,绿地在增加,街巷变得齐整,健身、休闲小广场遍布社区„„2005年,正当烟台确定对通伸、白石两个街道办事处14个社区进行改造的时候,山东省政府选择烟台召开了全省建设工作会议暨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烟台经验。
五年磨一剑,人们开始注意到烟台市政府和全市人民5年来默默建设自己家园的努力。烟台市申报“联合国人居奖”的项目名称是“老城区市民居住环境改善的目标与行动”。联合国人居奖,一个最高级别的荣誉激励着烟台。烟台,在踏踏实实的旧城改造中一步一步走着自己的路,并收获着自信:那些精彩而亮丽的建筑群落与街道,透露着风情万种„„
2005年4月10日,胡锦涛主席在烟台视察期间,专门到塔山社区视察烟台市老城区环境改造工作,对烟台市改造旧居民区市民居住环境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又给烟台增添了一份自信。
烟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绝非偶然,而是城市实力、市民实惠的体现,老城区旧城的改造工程就是这次获奖最有力的见证,没有人会忘记烟台老城区旧城改造前的居住水平。
改造前:3个70%的“落差”
2002年,烟台市政府组织人员对城市环境进行了调查。在中心区,居住在旧城居民区的市民约占70%;市民对城市环境不满意的意见中,属于老城区的约占70%;在中心区的社区中,设施不配套的老社区约占70%。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许多区片没有集中供热、管道燃气设施。许多住户没有室内卫生间,有的居民院落几户人家共用一个自来水龙头,一些居住条件差的市民自己搭建棚厦、乱堆物品,导致周边环境更加脏乱差。在市政府进行的民意调查中,旧居民区要求对居住环境进行改造的居民达到100%。
改造中:每年拿出两亿救“老城”
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在近年。2003年,市政府确定,用3至5年的时间,完成中心区旧居民区改造任务,达到市政公用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绿化达标,市民生活方便,使老城区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有明显改善。目标受益居民13万户、40万人。在40万受益居民中,绝大多数为中低收入人群。为此,市政府以平均每年2亿元的预算资金投入到老城区改造。
2003年3月,老城区环境改造工程正式开始。当年完成了东山、毓璜顶两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的环境改造。2004年完成了奇山、向阳两个街道办事处16个社区的环境改造。2005年,对通伸、白石两个街道办事处14个社区进行改造。改造过程共铺设供水等各种管线30.5万米,整治街巷道路290余条100多公里,建设改造公厕31座,更新垃圾容器2300多个,新建改造消防设施150处,修建市民休闲小广场40多处,改造新建小区绿地15万多平方米,对430多栋外观陈旧的居民楼外墙进行了粉刷,对280多栋平顶楼进行了“平改坡”,使成片的老居民楼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经过改造的老城区,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改造后:三年三个大奖“步步高”
旧城改造工作先后得到了省和国家建设部的表彰。2003年,烟台市旧居民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烟台市政府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4年9月,国家建设部领导在实地考察了烟台老城区环境改造项目后,向全国建设系统推介了烟台的经验和做法。2005年1月,省
政府在烟台召开了全省建设工作会议暨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在全省各城市推广烟台经验。
三、经验总结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谈到烟台老城区改造工程时提出了这样的讲话的要求,即:精心搞好城市建设,继续按照“五年大变样”及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准和要求,高起点、大手笔加快建设步伐。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抓好思想理论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真正把烟台打造成“开放城市”、“诚信城市”、“文明城市”、“安全城市”、“生态城市”。
我单位在负责实施旧城区改造的工作中,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并最终为烟台赢得至高荣誉的原因归结于一下几点:
首先,我们在改造工程的指导思想上走了一条科学的路线。我们始终坚持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的讲话中对老城区改造的要求,并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的工作理念,这一科学的指导路线使我们的改造工程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这为我单位开展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打下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我们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同心协力,共同推动旧城改造工作,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统一。注重城市发展整体协调,注重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良性互动,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旧城区居民疾苦放在工作突出位置。在整治方法上,不急功近利;在整治内容上,量力而行,不搞大拆大建,虽然我们知道大拆大建能带来种种好处,比如,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可以从中获得大量商业用地和交通用地、城市面貌和功能得以优化,但是大拆大建所花费的财力,动拆迁安置工作、补偿会引起的不满,甚至流血冲突让我们坚定的选择了社区改造走功能再造之路,我们从改善社区卫生环境,更新垃圾容器,改造绿化面积,更新社区用水管道等多处着手,使老城区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有明显改善;在整治过程中,注意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改造完成后社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整治完善后,还有到位的后续管理维护,除了在社区公共设施上选用专人定期检查维护外,我们还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拓展社区
服务领域,我们以“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为要求,制定和修改了《社区管理服务条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建设活动,提高了社区的自治力和凝聚力,形成了全区上下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促进了社区建设工作整体上水平提高。国家建设部等部门《关于烟台市开展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指出,这“真正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
其次,我们改造工作的成功还离不开三宝:宝贵的精神动力、宝贵的制度方针、宝贵的精神财富。
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为我们的改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支持。特别是2005年4月10日,胡锦涛主席在烟台视察期间,专门到塔山社区视察烟台市老城区环境改造工作,对烟台市改造旧居民区市民居住环境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我们单位指挥部在旧改新过程中树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整体意识,使我们锻炼了队伍,转变了作风,这为我们夺取“联合国人居奖”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一直贯彻着以下方针政策: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各工作小组,推动改造工作高效运转;二是单位一把手要带头抓,主管领导亲自抓。三是请求相关部门要辟绿色通道,为旧城改造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四是指挥部建立严格的考核评比机制和为基层服务的工作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这为我们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广大改造工作参与者发扬吃苦奉献、拼搏进取的顽强作风,为我们凝聚了力量,增添了斗志,这是我们在旧城环境综合整治中创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最后,我们能够使这次改造取得圆满成功,还得益于以前各地老旧城市或者社区改造成功的先进经验和总结,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承发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社区改造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不竭动力。
烟台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对我们来说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单位在以后的市政工程中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提升思想境界,把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作为我们城市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国际化的标准,进一
步加大旧城改造力度,真正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提升城市档次,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幸福区片改造,使其尽快改变面貌。要进一步凝心聚力,继续保持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良好状态,继续保持高点定位、勇于进取的高昂斗志,深入破满、破难、破慢,以新的境界、新的姿态、新的形象,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全面超额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迎接社区美好的明天和烟台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社区整治经验总结
社区整治经验总结
一、城市印象
联合国将每年10月第一个星期一定为世界人居日,旨在反思人类居住的状况和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基本权利。此外,人居日也是为了提醒世界,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未来,全世界要集体负责。
2005年,在美丽的雅加达“世界人居日”庆典上,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女士宣告:2005年“联合国人居奖”获奖者,代表了来自全球各地一系列的最佳作法与范例。
经过残酷的评审选拔,烟台、扬州从全国诸多参选项目中胜出,获得了参评“联合国人居奖”的资格,在强手如林的雅加达,烟台最终从全世界诸多参选项目中胜出,并成为本中国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个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评选委员会这样评价:烟台市人民政府把这座人口超过100万的“烟台改造成了一个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服务更好的城市”。
众所周知,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居领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拥挤、提供基本服务的经费不足、缺少适当的住房、基础设施每况愈下……烟台市政府关注民生,重视人本精神,在旧城区改造方面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一个最佳范例。
自2002年以来的时间里,烟台市政府投资了6亿元人民币(7400万美元)进行了一项重大的改造项目。项目一开始市政府开展了宣传运动,并亲自探访那些违章建筑的主人和居住者,为他们提供了临时的住所。地下水、暖气、电话与电线管路都接进了各家各户。同时,市政府对城市道路进行了重新修整,对房屋进行修缮,并建起了新的住宅区、城市公园也得到了彻底的翻修,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二、完美蜕变
2002年伊始,烟台市政府提出了“改造提升老城区”的思路。那时的烟台,很有点不修边幅:城市中心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区片没有集中供热的管道燃气设施„„人居环境对于市民而言,无疑是最珍贵的,烟台市政府决定安排专项财政资金,从居住人口最密集、问题最多的社区入手,在全国创造性地啃起了旧城改造的“硬骨头”。至2003年底,成功完成了东山、毓璜顶两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的环境改造,人们拿着锦旗找到了市政府„„当年,烟台首先捧回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奖牌。
2004年,烟台市政府一鼓作气,继续开展旧城区改造,并得到建设部的认可,拿下了人居方面的更高层次奖——“中国人居环境奖”。旧城区改造悄然改变着烟台的面貌,绿地在增加,街巷变得齐整,健身、休闲小广场遍布社区„„
2005年,正当烟台确定对通伸、白石两个街道办事处14个社区进行改造的时候,山东省政府选择烟台召开了全省建设工作会议暨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烟台经验。
五年磨一剑,人们开始注意到烟台市政府和全市人民5年来默默建设自己家园的努力。烟台市申报“联合国人居奖”的项目名称是“老城区市民居住环境改善的目标与行动”。联合国人居奖,一个最高级别的荣誉激励着烟台。烟台,在踏踏实实的旧城改造中一步一步走着自己的路,并收获着自信:那些精彩而亮丽的建筑群落与街道,透露着风情万种„„
2005年4月10日,胡锦涛主席在烟台视察期间,专门到塔山社区视察烟台市老城区环境改造工作,对烟台市改造旧居民区市民居住环境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又给烟台增添了一份自信。
烟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绝非偶然,而是城市实力、市民实惠的体现,老城区旧城的改造工程就是这次获奖最有力的见证,没有人会忘记烟台老城区旧城改造前的居住水平。
改造前:3个70%的“落差”
2002年,烟台市政府组织人员对城市环境进行了调查。在中心区,居住在旧城居民区的市民约占70%;市民对城市环境不满意的意见中,属于老城区的约占70%;在中心区的社区中,设施不配套的老社区约占70%。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许多区片没有集中供热、管道燃气设施。许多住户没有室内卫生间,有的居民院落几户人家共用一个自来水龙头,一些居住条件差的市民自己搭建棚厦、乱堆物品,导致周边环境更加脏乱差。在市政府进行的民意调查中,旧居民区要求对居住环境进行改造的居民达到100%。
改造中:每年拿出两亿救“老城”
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在近年。2003年,市政府确定,用3至5年的时间,完成中心区旧居民区改造任务,达到市政公用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绿化达标,市民生活方便,使老城区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有明显改善。目标受益居民13万户、40万人。在40万受益居民中,绝大多数为中低收入人群。为此,市政府以平均每年2亿元的预算资金投入到老城区改造。
2003年3月,老城区环境改造工程正式开始。当年完成了东山、毓璜顶两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的环境改造。2004年完成了奇山、向阳两个街道办事处16个社区的环境改造。2005年,对通伸、白石两个街道办事处14个社区进行改造。改造过程共铺设供水等各种管线30.5万米,整治街巷道路290余条100多公里,建设改造公厕31座,更新垃圾容器2300多个,新建改造消防设施150处,修建市民休闲小广场40多处,改造新建小区绿地15万多平方米,对430多栋外观陈旧的居民楼外墙进行了粉刷,对280多栋平顶楼进行了“平改坡”,使成片的老居民楼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经过改造的老城区,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改造后:三年三个大奖“步步高”
旧城改造工作先后得到了省和国家建设部的表彰。2003年,烟台市旧居民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烟台市政府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4年9月,国家建设部领导在实地考察了烟台老城区环境改造项目后,向全国建设系统推介了烟台的经验和做法。2005年1月,省政府在烟台召开了全省建设工作会议暨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在全省各城市推广烟台经验。
三、经验总结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谈到烟台老城区改造工程时提出了这样的讲话的要求,即:精心搞好城市建设,继续按照“五年大变样”及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准和要求,高起点、大手笔加快建设步伐。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抓好思想理论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真正把烟台打造成“开放城市”、“诚信城市”、“文明城市”、“安全城市”、“生态城市”。
我单位在负责实施旧城区改造的工作中,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并最终为烟台赢得至高荣誉的原因归结于一下几点:
首先,我们在改造工程的指导思想上走了一条科学的路线。我们始终坚持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的讲话中对老城区改造的要求,并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的工作理念,这一科学的指导路线使我们的改造工程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这为我单位开展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打下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同时我们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同心协力,共同推动旧城改造工作,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统一。注重城市发展整体协调,注重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良性互动,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旧城区居民疾苦放在工作突出位置。在整治方法上,不急功近利;在整治内容上,量力而行,不搞大拆大建,虽然我们知道大拆大建能带来种种好处,比如,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可以从中获得大量商业用地和交通用地、城市面貌和功能得以优化,但是大拆大建所花费的财力,动拆迁安置工作、补偿会引起的不满,甚至流血冲突让我们坚定的选择了社区改造走功能再造之路,我们从改善社区卫生环境,更新垃圾容器,改造绿化面积,更新社区用水管道等多处着手,使老城区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有明显改善;在整治过程中,注意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改造完成后社区人均绿地面积达到*㎡;整治完善后,还有到位的后续管理维护,除了在社区公共设施上选用专人定期检查维护外,我们还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我们以“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为要求,制定和修改了《社区管理服务条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建设活动,提高了社区的自治力和凝聚力,形成了全区上下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促进了社区建设工作整体上水平提高。国家建设部等部门《关于烟台市开展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指出,这“真正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
其次,我们改造工作的成功还离不开三宝:宝贵的精神动力、宝贵的制度方针、宝贵的精神财富。
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为我们的改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支持。特别是2005年4月10日,胡锦涛主席在烟台视察期间,专门到塔山社区视察烟台市老城区环境改造工作,对烟台市改造旧居民区市民居住环境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我们单位指挥部在旧改新过程中树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整体意识,使我们锻炼了队伍,转变了作风,这为我们夺取“联合国人居奖”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一直贯彻着以下方针政策: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各工作小组,推动改造工作高效运转;二是单位一把手要带头抓,主管领导亲自抓。三是请求相关部门要辟绿色通道,为旧城改造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四是指挥部建立严格的考核评比机制和为基层服务的工作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这为我们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广大改造工作参与者发扬吃苦奉献、拼搏进取的顽强作风,为我们凝聚了力量,增添了斗志,这是我们在旧城环境综合整治中创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最后,我们能够使这次改造取得圆满成功,还得益于以前各地老旧城市或者社区改造成功的先进经验和总结,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承发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社区改造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不竭动力。
烟台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对我们来说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单位在以后的市政工程中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提升思想境界,把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作为我们城市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国际化的标准,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力度,真正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提升城市档次,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幸福区片改造,使其尽快改变面貌。要进一步凝心聚力,继续保持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良好状态,继续保持高点定位、勇于进取的高昂斗志,深入破满、破难、破慢,以新的境界、新的姿态、新的形象,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全面超额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迎接社区美好的明天和烟台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区校共建经验总结
区校共建经验总结
2005年10月,我系与西湖区社区签约建立区校共建合作伙伴关系,两年多的时间里开展了一系列服务社区的志愿活动,我们按照团省委的指示精神,依托社区较为完善的功能场所、爱心群众等有效资源,加强与学校的共建共荣、与家庭的沟通联系,自觉承载社会帮扶责任,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在提升社区整体建设水平方面制定了针对性的帮扶方案,得到了区领导的和社区居民的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
一、活动总结
1、利用资源优势开展科技进社区服务活动
在与社区居民交流时我们得知,为了开拓视野、增强信息来源,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家中已购臵了电脑,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小问题,让非专业的他们总是一筹莫展。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我们系团委和各社团利用计算系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自发组织了一支义务维修小分队,携带维修工具和部分常用配件,于2006年3月28日在社区活动中心开展了一次义务维修和电脑知识普及活动。前来咨询维修的群众把我们的技术人员围的水泄不通,仅一上午的时间就维修故障电脑二十几台,解答群众提问数十件。本次活动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热烈欢迎,直至活动结束时仍有众多刚下班的居民向维修点赶来。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团委把各社团分组排序定期到社区解决广大居民的技术困难,并传授一些常用的维护知识。
2、志愿者社区“寻家”,社区学校一家亲
据社区领导介绍,区内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更有一部分“空巢老人”是社区工作的重点,但由于社区工人员有限总是力不从心。为了分担社区的工作压力,我系团委在全系开展了志愿者招募活动,征集志愿者20名对广大孤寡老人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每到周末志愿者就会到老人家中帮忙处理家务陪老人聊天,真情融化了陌生、真情温暖了心灵。为了丰富广大老年人的业余生活,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娱乐活动如老年棋类比赛、老年书法比赛等。成立社区教育辅导站,邀请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担任义务辅导员,讲述他们的革命故事、创业历史、人生价值,帮助新一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了老年人的余热,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成就感。
3、成立“爱心超市”切实解决居民生活困难
虽然现在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仍有少部分人徘徊在温饱线上,为了帮助这部分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贫困,我系团委在通过了一段时间的分析调查后,于2006年4月16日成立了江西省首个高校“爱心超市”,并举行了盛大的揭牌仪式。超市的成立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纷纷捐款捐物。成立当天就接收捐款近万元、衣物数千件。在对捐赠衣物进行清洁消毒后,学校派专车运往社区。此项爱心捐助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应广大居民的要求,由社区居委会作为代表向我“爱心超市”赠送了锦旗。
4、构筑阵地,拓宽社区教育渠道
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有相应的设施载体。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组建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支教队伍,并初步建立了社区育人阵地。共同创办社区家长学校,针对社区绝大多数学生家长缺乏正确教育方法的实际,我们聘请知名教育工作者,传授包括平等交流、习惯培养等全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方法,并定期交流研讨,使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明显提高。另外还组织系里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对社区青少年进行课外辅导,传授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此项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5、着力提升居民整体文化水平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在为广大居民提供基础性帮助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对居民精神需求的帮助。为了开拓居民的视野、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我系团委于20006年10月协同区委会共同举办了,“读书打开知识的窗”大型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广大居民多读书、读好书,以此来提高广大居民的精神境界和思想觉悟。为了配合活动的顺利进行,我系文艺团、军乐团也加入到了活动中来,为社区居民奉上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和音乐演奏,受到了居民的热烈欢迎。
二、心得体会
我们在区校共建活动中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不断的改进,通过几年来的活动,我们认为要做好区校共建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区校共建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统一认识是大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能否开展的前提,没有共同的认识,就不会有自觉的行动,更不会自觉地投入和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我们在进行社区服务的实践中感受到:走进社区,服务社区,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能让大学生更直接地了解社会,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的周期,为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也是推进志愿者服务活动发展的有效载体。
2、区校共建要精心组织、分层推进、讲求实效
制定计划、全面落实是区校共建的关键,为了使我们的社区服务活动扎实开展、全面推进,在每次活动的开展前,我们都与社区经过多次协商,不断深入、反复讨论,制定严密的计划,在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讲求实效”的原则。
(1)选好项目。我校的社区服务活动包括:“社区寻家”敬老活动,即对社区内的老人开展心灵关怀、生活护理等服务;“义务家教”青少年帮扶活动,即对广大强少年的学习生活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使其健康顺利的学习成长。
(2)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我们在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中注意把常规性的活动与特色活动相结合,注重利用学生知识优势,突出重点,抓住特色项目。在与西湖区共同推出的社区服务活动中,我们把“爱心超市”服务活动作为重点来抓,用爱心来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困难。
(3)精心组织。对于社区服务中的每一个活动,每项内容,我们都认真对待,精心组织。系团委每学期都制订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各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也制定详细的计划,严格做到任务落实,工作到位,长期坚持。
3、区校共建要加强机制建设
要使大学生社区服务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必须建立保障机制:
(1)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系团委为日常的管理机构,直接接受团省委的领导,各部门、社团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作为执行机构负责社区服务的具体事宜。
(2)完善管理机制。只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使社区服务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因此我们建立了各种制度。登记制度:对各项活动的活动时间、地点、方式、效果等进行登记,建档立卡,定期检查;健全的例会制度:团委和社区有关负责人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讨论活动开展情况和下一次的工作安排;检查考核制度:团委和社区有关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对社区内的活动进行检查,确保社区的各项服务活动正常进行;
(3)强化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的同学,我们在学校的综合记实考评中予以记录,并颁发荣誉证书。同时还设立了一年一度的志愿者表彰行动,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
(4)确立目标机制。大学生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就其本质而言,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力,学校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素质要求,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政治标准,而我们的活动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为人民服务者。通过社区服务活动,我们帮助学生确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感情,培养与劳动人民之间的感情,密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区校共建活动的开展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服务意识得到了提高,社区建设和发展得到了有利的推动,充分实现了区校双赢的效果。
南昌理工学院计算机系
分团委学生会 2008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