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4青年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迎来了五月,迎来了又一个五四青年节,虽然五四运动走入了记忆,然而,她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丰厚,在这巨大的文化宝库中,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始终闪耀着奕奕光芒!那么,何谓爱国?如何发扬五四精神,致力民族振兴大业?这,是我们每一位青年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敬业就是爱国,要用敬业精神去体现爱国之情。从古至今,大凡成就伟业者,无一不是从敬业开始。鲁迅先生崇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使敬业的内涵上升到民族的振兴大业;六十年代的雷峰更是敬业的楷模,干一行、爱一行,以“螺丝钉”的精神,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最壮丽的事业,他们生长在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却以相同的敬业精神谱写了如许的爱国之歌。雷峰并不是孤立的,千千万万的雷峰依然存在着。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遥望未来世纪曙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呈现;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使中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从国力强弱这个意义上来说,八十年前五四运动所面临的情势,今天的中国青年同样面对。所以,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学习雷锋螺丝钉精神,就是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为国家在科技革命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立足本职岗位,敬业爱岗,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凡的业绩。爱国当先敬业,敬业就是爱国。这就是我们对青春使命的最好答卷!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则是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坚信:流星虽然短暂,但在它划过夜空的那一刹那,已经点燃了最美的青春。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让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迸发出激情!让我们都做夜空下那颗闪亮的星星!
第二篇:演讲稿4
选择,总会有个理由
活水乡黑木小学资琼芬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黑木小学的资琼芬,我演讲的题目是《选择,总会有个理由》。
当我踏着两年前的足迹走上演讲台时,当我又一次来到这样的场合时,我的思绪不禁飘回了2010年4月16日,不禁让我又重温起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还记得上次的演讲比赛,要求全体老师都参与,可有一位老师他缺席了。那早的我,在台上动情地演讲。那早的他,正独自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当时的我,应该有个正确的选择——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应该守在他的病床头。但是我没有,请你,为我的选择找个理由……
故事的发生总会有个源头。
也许在座的老师们都曾听说过:2007年,我丈夫帮朋友担保贷款受了骗的事儿。为了偿还这笔贷款,他日夜犯愁,他四处奔波,天长日久,这种极度焦虑让他患上过敏性鼻炎,成了他终身的折磨。这病越治越重,后来严重到每天要用一个卷筒纸来擦鼻涕的地步。2010年4月9日这一天,丈夫决定到医院做手术。而也就在这一天,学校安排我去昆明观摩名师课堂,听说来上课的有于永正、戴建荣、等小语专家。这些名师,我在《小学教学》的封面上见过,也看过他们别具一格的课堂实录。尤其对于一个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教研组长来说,这次可以现场观摩名师课堂,机会实在难得。
在那早的饭桌上,丈夫问我:“你陪我去医院还是要去听课?” ——这又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我该怎么办呢?
我试探着,像是回答又像是征求他意见:“我…我去听课?”顿时,他阴沉着脸,没说一句话,拎着收好的衣物下楼去了。
这个平时给学生讲相遇问题的数学老师,曾经无数次在黑板上画过这样的线段图,无数次用简笔画标示过甲乙两人。想不到这一天,黑板上的情景图却在我们身上真真切切地实践了:我们都以陆良收费站为起点,一个为了祛除可恶的病魔,朝东而去;一个为了学习育人的技能,向西而行。
如果说朝东而去的他是迫于无奈的选择,那么那个向西而行的——我的选择,差点成了饱含辛酸的诀别!
4月11日下午,他发来短信:“明早我做手术了,速来签字!”那天的最后一节课是张祖庆老师的习作指导课,也是本次活动中唯一一节习作课,习作指导恰好是我教学中最大的困惑,觉得放弃太可惜了。于是,我发出短信:“等我听完课再来。”当我急匆匆地踏着落日的余辉坐着公交车、换乘火车、再坐着公交车、出租车赶到医院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了。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来到医生办公室找医生签字,主治医生埋怨道:“昨天就等你来签字,有啥事比丈夫要做手术更重要的?快签!”话音刚落,他们一同走进了手术室。经过两小时的手术,护士将他推回病房,我看着他打完半瓶注射液,就委托父亲照顾他,又忙着返回学校给两个班的孩子上语文、数学课。由于父亲忙着回去打理生意,第三天也离开了医院。丈夫心疼我来回奔波,便打回电话,说他能自己照顾自己,叫我安心上课,他很快就能出院。
然而,出院的日子如约而至,但我却接到了他委托护士打来的电话,让我赶快去医院,他流了一夜的鼻血。当我赶到医院时,他全身血迹斑斑,早已四肢无力。就这样每隔三四天就大流血一次,在医院的那38天里就流血8次。那38天里,我过着电闪雷鸣般的生活。他病情好转时,忙着回去上课;他病情恶化时,忙着赶回医院。那38天里,我淹没在泪水的苦海里,精神都快要崩溃了。至今还记得现场的很多老师给我的安慰。正是亲情、友情感动了苍天,终于将丈夫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这次大病魔,似乎是老天故弄玄虚,故意捉弄这个太过自我的女人。这次大病魔,他总在说,我对他无情、对他冷漠。于是以后的日子里多了一些冲突。有一次,他竟然大发雷霆,边撕毁我给他买的两件新衣服,边气愤地说:“你爱过我吗?你在乎过我吗?你巴不得我死掉,我病得如此严重,你都没照顾我。”听着他尖酸刻薄的语言,回想他病重的那个夜晚,我独自从住院部冲向门诊楼取血的一幕,那次的短跑冲刺绝对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成绩。我总是流着委屈的泪水反驳道:“我爱这个家,我也更爱我的事业。”
如果这个故事有个源头,我们家经历的灾难都来源于当年丈夫“担保”的被骗!是的,我无数次在心里诅咒过那个骗子,亲人们都在诅咒当年的那个骗子,那个差点把我家害得人财两空的骗子。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学期学生报到那天,我刚从办公室走出来,就碰
上一个最熟悉的人——那个骗子的媳妇。她一看到我,目光立即转向别处。我分明看出她的惊慌失措。我走过去,深埋住满身的、满心的伤痛,换做一个笑脸:“你们这些年都到哪儿去了?你家姑娘都这么大了,来读一年级的吧。一年级女生住在二楼右边的第一个宿舍。”她尴尬地拿着行李朝我指的宿舍走去。
如果这也是一次选择,我真正找到了选择的理由!此时,我站在原地很久,心中汹涌澎湃,不是为自己的“懦弱”而汹涌,而是为自己的为人而澎湃,自己真的被自己感动。此时,我划清了那笔款与迎接新生的界限。此时,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得如此准确。我觉得自己是一位合格的老师。
又一天晚上,我急匆匆去上自习。刚要上楼,迎面下来一个小女孩——还是那家的女儿,她拎着水桶,哭哭啼啼地说:“老师,我拎不动水。”我连声安慰道:“不哭,不哭,老师帮你提。”我拉着她的手来到水龙头处,耐心教导她:“现在要学会自己提水,能提多少就提多少。老师看看你到底能提多少。”水龙头时而打开,时而拧紧,一只稚嫩的小手时而提起时而放下,直到她觉得最合适时,我弯下腰指着水桶告诉她:“以后就把水放到这个位置,你就能提了。这次还是老师帮你提吧!”在返回的途中,我觉得我们是校园中最亮丽的风景。开学第一周,我恰好负责管理这个小女孩们的宿舍。晚睡时,我为她盖好被子,起床时拉着她的小手教她叠被子,对她们一视同仁,我不想让她受到原来种种阴霾的一丁点儿伤害!因为我知道“只有火才能点燃火,只有心才能塑造心”。
老师们,请将目光投过来,此刻站在台上的应该是一个美丽的我,然而环顾四周不正有很多美丽的你们吗?我只是你们中的一员,你们就是很多个美丽的我。
当时我背起刚满月的孩子去上课,总会有个理由。
当时我没陪丈夫一同去做手术,总会有个理由。
当时我收藏起伤痛迎接新同学,总会有个理由。
当时我牵着小女孩的手去提水,总会有个理由。
这一次次的选择,这一个个理由,都源于一个浓浓的“爱”字!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演讲稿4
一直以来,青春和信念就是年轻人的不朽主题。信念以他夺目的光彩和神秘的姿态向无数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招手,而青春也以其难再续和易逝韶华的特性成为经典的主题。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关于青春和信念的故事。
曾经在四川省大凉山地区,在那偏远的山区里面,那个贫困的山区里,有这样一位女教师,她是上海师范学院毕业的,她的名字叫李静。李静老师来到大凉山,她看到这里的贫穷落后,看到山里的农民渴求知识的眼光,看到那些孩子们渴望学习的愿望,李老师留下了。她想,一个年轻人就是要为祖国的建设做点贡献。然而,没过多久,她也一样忍耐不住了,那里的条件实在太艰苦了,连课桌都是用几个小小的木板搭建起来的。每当过年过节,她就会流泪啊,她想着上海街道上繁华的霓虹灯,想着自己的妈妈,想着自己的同学和朋友。终于在这一天,李老师经过思考之后,她决定离开了。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她悄悄地打了一个包裹,起了一个大早,爬上了茫茫大山。她要去县城火车站,她要悄悄离开她的学校和同学们,要回到上海,回到她的家。就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李老师爬到最高的山上。来到山顶时,她突然听到后面传来了孩子们的喊声,“老师啊,请你留下来,老师,我们需要你。老师,你不要走啊。”所有李老师教过的孩子打着赤脚跑到山上来,她们紧紧地跟着李老师,齐刷刷地跪在那里。孩子们背着李老师教的歌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李老师感动了,“孩子们,咱们回学校吧。”李老师留下了。她在那大山里一干就是十几年哪。她成为全国优秀教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得到过教育部部长亲自颁发的优秀教师证书。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老师,在她的生命中却是遇到了不幸。在她38岁的时候患了癌症,她住到了医院里面,同学们都来捐款。一元两元,一毛两毛都拿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山区的一个孩子拿出一元钱有多不容易啊。李老师明白,她想我不能让组织上为我耗费精力啊,我要出院,我要回到学校,回到我的班级,我要回到我的孩子们中间,我要去给我的同学们讲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堂课。就这样李老师说服了校长、老师、同学。她在校长、老师、同学、家长的陪同下李老师又一次回到了她执教的班级。当她站在讲台上,所有的同学一起站起来对她说老师好的时候,李老师流泪了。她说,“孩子们,我就要走了,我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我心中最舍不得的就是我的同学们哪。当我死掉以后,请你们把我葬到学校对面的大山上,我要看着你们成长。每年到教师节的时候,别忘了过来看看我。当有一天,你成为清华、北大学子的时候,你要来告诉老师,我成功了。”李老师那天用她颤抖的手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讲了她生命中最后一堂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就是一名年轻的人民教师,他把生命中最后一点光都照给了孩子。
到这,我的故事就讲完了。我想说的是,用生命讲述最后一课的李老师,把自己对信念和青春的理解同国家的命运、祖国的未来联系起来,用最值得尊敬的行为将“祖国”镌刻在青春的纪念碑上。请大家向他们致敬,为他们鼓掌!
第四篇:演讲稿4
与美德牵手
让温暖传递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美德牵手 让温暖传递》。
当我牙牙学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告诉我,我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当我胸前佩戴着红旗一角,加入少先队时,老师就告诉我,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璀璨瞩目;当我遨游在书海里,那些鲜活的文字和故事又告诉我,如何做一名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少年!作为一名中国人,可以骄傲的事情有太多,但让我感到自豪的还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弟子规、圣人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传递着中国几千来的传统美德。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美德之间的传递亦是如此。就拿电视上的给妈妈洗脚的广告,我们可以看到,小男孩正是看到了妈妈给奶奶洗脚,就去效仿,画面温馨又温暖。也许他还不知道这是孝心,这是一种美德,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美德就在身边,可能有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折射出的是美德的光环,让人的心里如沐春风。
美德是一泓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灵。美德是一篇乐章,陶冶着我们的情操。然而,历史发展到21世纪,我们的生活中与中华美德背道而驰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吸烟、不乱扔垃圾、言行举止要文明”而某些同学的所作所为真让人感到中华美德在这些人身上消失殆尽。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传承文明、践行美德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其实,文明美德既可以体现在大小事上,也可以体现在个人和集体上,一个细节或一个动作,都可以折射一个人、一个集体、甚至一个国家的荣誉,可见文明美德非同小可。与美德牵手,让温暖传递。让我们躬下身捡起地上的一片垃圾,用美丽的倩影装点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做一次家务,用汗水荡漾开父母心底甜甜的微笑;让我们为学校贡献一份力量,用无私的胸怀灿烂集体的荣誉;请我们让一次座位,用换来的赞叹为社会平添一串和谐的音符。
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文明美德深深地刻在心中,让它得以净化;不厌其烦地落实在行动上,让它快些发芽;彼此美德的传递,彼此温暖的传递,是一种美德的传承,是一种文明的渲染。做文明青少年,让中华大地遍开美德之花!让文明美德陪伴着幸福的我们,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栾川县叫河中学六二班 xxxxxxxxxxxxxxxxx)
第五篇:演讲稿4
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打击侵害校园犯罪,加强自我防卫能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近几年来,侵害校园的案件以及学生犯罪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学习、教学秩序。我们一方面对侵害校园的犯罪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校园治安环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卫能力。
四年级苏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