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大学生应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效国之行
论大学生应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效国之行
班级:学号:姓名: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应具有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效国之行的相关问题,分析了爱国主义的内涵及意义,论述了爱国主义的要求和重要意义,认为大学生应立志热爱祖国,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关键词:爱国;报国;效国;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爱国主义确实的包含着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但是,单说感情并不是很准确的。因为,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而且还是一种思想或精神。仅仅把爱国主义解释为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感情,远远不能揭示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所以加进对祖国的忠诚,在精神方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定位。
爱国主义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最基本的内容有一下四方面:
第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就是为自己伟大的民族而光荣和自豪的精神。民族自信心就是充分相信自己的民族必胜的精神。中华民族一定能够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第二,奋起抵抗外敌的侵略,维护祖国的独立和主权完整。外敌入侵必然使山河破碎、人民遭难。在外地入侵的时候,奋起抗敌,保卫祖国,宁死不让寸土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赴汤蹈火,前赴后继,打击侵略者,创造了英勇豪迈的伟大史诗般的悲壮事迹,写下了爱国主义的光荣诗篇。
第三,反对分裂和割据,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是祖国的力量所在,是祖国兴旺的标志,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保障。在我国的历史上,虽然出现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雄相争,三国鼎立,南北朝对峙,五
代十国并存,宋金对立和近代的军阀混战。但是,中国的统一是长期的,民族的团结是悠久的。这些事实标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第四,勇敢勤劳,推动祖国的进步和富强。一切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和腐朽的社会制度都是祖国进步发展的阻碍力量,危害着祖国和民族的利益。同它们进行斗争,推动祖国的前进,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贫穷就要挨打。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艰险,世代相承,开发自然资源,改造山山水水,发展科学文化,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种勤劳创造、推动祖国富强的精神,也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爱国的基本要求就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要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首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化为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
其次,每个爱国者都应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社会上有些人往往看不到我国的优势所在,只是一味夸大我们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缺乏分析,产生盲目崇洋媚外心理,丧失一个爱国者应有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因此“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
再次,要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第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的民族。祖国要统一,民族要团结,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一切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必须团结起来,揭露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
祖国的图谋,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尽心尽力。这是一切真诚的爱国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更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表现在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周恩来,他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美国说他抵三个师,在新中国诞生后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
李四光,当外国专家定论中国没有石油时,他自信地说:科学证明中国有储量丰富的油气。
焦裕禄,将灾难中的兰考人民紧紧团结起来,与风沙盐碱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新中国以来,多少人多少事迹在描绘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这一幅千古不朽的中国画风!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新中国新社会的大学生,更应体会理解顾炎武先生的这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不求做到“活着,学着,奋斗着,却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他们痛苦,却并非因为自身悲惨的际遇而是为了天下人的苦难而痛苦,为了天下人的愚昧,无知而伤心,为天下人的骄傲自满,夜郎自大而捶胸顿足,痛不欲生。”
我们须向这些国家的脊梁的人的信念所看齐,因我们是民族的未来,人类的希望。
(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而汉族本身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时下,大学生应该不为政治人物的挑拨离间所动,尽自己所能促进民族的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制造双赢远比强迫融合,粉饰太平要好得多。大学生理应站在时代的最前端,帮助各个民族包容理解,而非挑拨离间。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容许不同,而非强制融合。大学生要为社会的和谐而竭尽全力。
(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和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队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表现出同敌人血战到底、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英雄气概。
三、大学生应该热爱祖国
(一)大学生应有爱国之情: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新中国事业。自己要从小立志要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努力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正当志愿者来服务大众,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要坚决反对公众分裂祖国的恶劣行径,敢于、善于同干涉祖国统一、破坏社会注意建设行为做坚决的斗争,以实际行动体现出对祖国的爱。我们还要弘扬千千万万革命者的革命精神,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老一辈的艰苦朴素、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大学生应有报国之志:
理想的树立:爱国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首要品质。要成为一个有志和有为的青年人才,爱祖国、爱人民是首要的要求。在我国,从历史上的“投笔从戎”、“闻鸡起舞”,到上个世纪初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可以说不同时期的中国青年身上,始终涌动着具有不同历史内涵的爱国热血。我国古代思想家班固提出,要爱国如饥渴。我们要以此为目标为理想,正确的树立人生理想。
职业的选择:职业观是人们在选择职业与从事职业所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理想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维持生活,、发展个性的基础上主动承担社会义务把祖国的需要作为我们选择职业的一个重大标准,一个重要的衡量来看待。
(三)大学生应有效国之行:现在怎么做
当代大学生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一定要响应江泽民同志的号召,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要坚定理想,服务人民。正确的理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人们知难而进、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古往今来,凡有作为的人,无不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而且大多立志于年轻之时,追求于一生之中。当代大学生一定要立志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一定要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动摇。只有牢固树立了这样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才能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要自觉地把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与爱集体、爱岗位、爱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努力创造一流成绩,扎扎实实地为人民谋利益。要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头弘扬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道德风尚,努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第二,要深入群众,投身实践。一切有志的大学生,都要自觉地深入人民群众之中,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成长的丰厚沃土和宽广课堂。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艰苦的和困难多的地方去,了解国情,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开拓事业。要通过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深刻体验我们现在的奋斗同革命先驱奋斗的历史联系,切身感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脉搏,保持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鲜明特点,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更好地成长和成熟起
来。
第三,要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学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尤其要勤奋学习。不学习就要落伍,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大家务必珍惜宝贵的年华,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武装自己,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观点,增强在实际生活中识别和抵御各种唯心主义错误思潮和观点的能力,在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做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模范。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学习经济、科技、法律、历史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广大大学生要努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投身创新实践,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异常艰巨的,需要全国人民和众多大学生共同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更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创业难,守业更难,守业加创业,尤其艰难。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深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懈怠创业精神,都不涣散奋斗意志,积极创造无愧于前辈、无愧于后人的业绩。
参考文献 :
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
斗 —— 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邓小平文逊第二卷》
光明日报 2009年12月17日
第二篇:爱国之情 报国之志
《爱 国 之 情 报 国 之 志》
演 讲 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东嘎小学的马千惠,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国之情 报国之志》
迎着习习的秋风,伴着欢乐的节奏,带着神州的喜悦,我们迎来了祖**亲的又一个寿辰,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心潮澎湃: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那飘扬的五星红旗,那巍巍的长城和雄伟的天安门时时让我们梦牵魂绕,因为我深沉的爱着你,我的祖国。
记得刚上学的时候,我总是羡慕的望着师哥、师姐的胸前飘扬的红领巾,老师告诉我们,“她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终于有那么一天, 一面小小的红旗,挂在了我的胸前,在鲜红的少先队旗下,五指并拢,高举过头,我深深知道:这个敬礼代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渐渐地,我们长高了、长大了。知道了,长江、黄河;知道了,红旗象征着祖国的光荣和梦想;知道了,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没有祖国就没有家乡,没有家乡就更没有今天的我们。上学了,老师教导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作为一名小学生,当下最需要的事情就是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增长知识,掌握本领,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报国之行 昌图啊,我可爱的家乡,您以巍峨高山赐予我们顶天立地的脊梁,您以辽阔江河赋予我们海纳百川的胸怀,您以悠久文化赋予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您哺育了昌图无数的精英,您滋养了昌图人的聪明智慧,您是我们心灵的抚慰,您是我们情感的寄托!。爱家就是爱国,爱我们的学校,爱可爱的人与爱我们的人,祖国的繁荣发展得靠我们的辛劳建设,如蜂酿蜜,如燕垒窝,不能有丝毫懈怠。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富强而拼搏,为东嘎小学的辉煌而奋斗,因为,我们的茁壮成长,祖国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东 嘎 镇 中 心 小 学
马 千 惠
之 情报 国 之
演 讲 稿
东 嘎 镇 中 心 小 学
马 千 惠
《爱 国 志》
第三篇: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志
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志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志》。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为了祖国的成长,多少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又有多少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
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精神劫难中又一次次积薪自焚,重获新生。即使在那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即使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从那以后,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了,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火温暖了祖国一度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祖国曾经暗淡的灵魂,用激越的歌声纺织了祖国的一身彩霞。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置身历史,我们溶于其中,分享着那过去的兴奋与悲痛;放眼未来,我们会发现,面前的道路更遥远更艰难。新的学期已经开始,让我们把科学、进步作为自己的伟大目标,把优异的成绩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将中华儿女的豪气与胆魄融于自己的青春,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爱!
现在,我国的科技发达了,不再是以前被外国人瞧不起的中国了,我们甩掉了“东亚病夫”的称号,中国人的脊背不再弯曲;今天的中国,变得繁荣富强了。现在,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里的孩子,都可以安安稳稳的坐在学校中安静的学习,这,要感谢我们的党,是党和国家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幸福是需要每个人来建设的,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我们就要把爱国热情化为报国之志,民族复兴,人人有责。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为社会多做贡献。把个人奋斗融汇到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去,以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彰显人生的价值。
今日莘莘学子,明日国家栋梁。让我们守望心的和谐,采撷新的幸福;让我们以和谐的心为五线谱,谱写幸福的乐章;让我们用一颗最纯真的心灵,去建设一个幸福的中国,点亮祖国的美丽人生!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篇: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强国之心
苏教版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 下册
第二单元------《母亲,我回来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教师:
你们好:今天,我以《爱国之志,报国之心,强国之心》为题,向大家回报《母亲,我回来了》一课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来说一说。
说教材
本课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祖国,我为你自豪》等第四个活动主题《光辉的瞬间》等第一课。爱国 教育作为小学德育等重要内容,一直贯穿于各年级等教学内容之中。北单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其教学内容与低年级《品德与社会》二年级下册等“你好,祖国妈妈”,中段《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等“祖国真大”,五年级下册等“不能忘记的历史”等单元有密切联系。前几册中 等有关主要内容是让小学生认识高压加标志,了解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以及中国近代的屈辱史、爱过人物事迹。主要是用 生动形象的事例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习爱国人物为国尽责的献身精神。而本册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认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通过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增强对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对远景的展望,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使命。而《母亲,我回来了》一课则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等素材来折射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课文以直观的图片为切入点,背景是香港、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家了”。学生通过这些直观的照片知道香港、奥门以回归祖国。再加上学生已阅读主题文和图片说明,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强国之心。让学生记住“贫穷落回就要挨打”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并引导学生立志我祖国富强、昌盛、繁荣、发展而发奋读书。
2、教学目标
备课之前,我曾在六年级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结果发现,非常了解改革开放的占15%,而感觉一般约占53%,不了解的占32%。可见,学生对改革开放的了解只是浅层次的,只有引导他们走出校园,坐进社会,走入书海,才能深切地感受祖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才能触动他们心灵深处的琴弦,从而润物细无声地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目标,针对教材内容和我校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课确定如下目标:
1、能力目标:通过调查、访问、参观、交流、讨论、收集资料等多种方式,了解、感受祖
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2、人格熏陶:进一步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耽误拥护之情,立志报
效祖国之心。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盼望祖国统一早日实现的愿望。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通过形象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4、教学准备:
5、课前我重组教学资源,准备表现我国近代屈辱史的图片、大量我国改革开放前后 的对
比图片;学生调查、访问、参观、了解和感受祖国的变化和发展。
二、说教法、学法
1、根据本科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引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体验和课内交流感悟。
2、根据遵循儿童社会生活等一系列原则,让学生在主体的参与中通过多种手段了解、感受祖国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结构决定着一堂课中教与学的活动顺序,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活动,能否形成协同的教学局面,都与教学结构有关,因此,我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人之现状出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框架:
音乐渲染 导入新课
交流互动 激发共鸣
辩论交锋 升华认识
链接生化 建构角色
课外延续 引领实践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音乐渲染 导入新课
歌曲《春天的故事》唱出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祖国的整个大地香港、澳门分别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整个课在《春天的故事》的音乐声中拉开序幕,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啊!正是改革开放,才有春天般的故事,我们的祖国才会不断的强大,才能收复香港和澳门。(引出课题:母亲,我回来来了。)提问:你们了解香港澳门吗?
第五篇:革命军人要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
革命军人要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
为祖国为人民甘愿牺牲奉献,是革命军人精神支柱的本质特征和道德风范的最高境界。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和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特殊的使命和艰巨的责任,把每个官兵的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铸就了军人特有的博大胸怀和坚定志向。正是在报效祖国的不懈奋斗和刻苦磨砺中,革命军人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展示着壮丽的人生。
一、树立爱国报国的远大志向
人的志向,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人生的航程;像一团火炬,点燃奋斗的激情。一个人即使身居陋室,饔飧不继,只要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抱负,也能奋然前行,干出一番经天动地的事业。纵观历史长河,凡有大成就者,往往都是立志与勤奋的结合。
千古爱国英雄,同有报国之志。爱国报国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志的最高选择。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威武不屈、前赴后继,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崇高而远大的爱国报国之志。
【案例一】革命先驱李大钊面对绞刑架,发出了“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胜利”的豪迈宣言。朱德远涉重洋,从中国到欧洲,从马赛到巴黎,最终加入共产党,就是为了寻找求国报国的道路。方志敏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夏明翰临刑前,挥笔写下千古绝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案例二】邹韬奋是我国新闻出版工作的先驱。抗日战争开始后,蒋介石伪装民主,召开了所谓“国民参政会”。韬奋以“救国会”参政员的身份,利用合法讲坛,同敌人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他逢会必有提案,慷慨陈词,大义凛然,把国民党反动派鼓吹独裁、反对民主、宣扬民族失败评论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为了对付韬奋,国民党中央党部多次派出“大员”对他封官许愿、威胁恫吓、软硬兼施,韬奋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四日,在国内外反动派的双重迫害下,韬奋离开了人世。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还口述遗嘱要求把骨灰送往延安,并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接受了他的请求,决定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设疑】革命先辈为了中国解放事业不惜抛洒热血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剖析】革命前辈们正是有了爱国报国的远大志向,才成为伟大而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正是因为他们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融为一体,才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为新中国的建立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我军是中国历史上最忠实、最先进的爱国武装集团,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激励着全军官兵牢固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爱国报国之志。新的历史时期,李向群、杨业功、丁晓兵等一大批优秀军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忘我工作,艰苦奋斗,在各自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也正是因为他们树立了崇高而远大的爱国报国之志。
【结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规律,决定了广大官兵必须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爱国报国之志。这不仅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事业不断走向成功和辉煌的基石,而且是每一位同志奋发进取、建功立业的不竭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通过剖析,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树立爱国报国之志:
一要始终自觉做到个人需要服从党的需要。需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一个人从降生的第一天起,就要吃饭、喝水、睡觉,这是生存的需要;要与别人交往,恋爱、结婚、成家,这是情感的需要;要读书学习,找工作、干事业,这是发展的需要,等等。武警官兵是自然人,也有这样那样的需要,这是正常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武警部队是党的军队,武警官兵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党的忠诚卫士,这就决定了每个官兵必须以个人的需要服从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需要为前提,而不能一味地或者过分地强调个人需要。现在,我们有的同志来到部队不是“保家卫国”,而是“保家为己”,缺乏尽义务的意识和当兵打仗的思想。作为一名军人,从入伍的第一天起,就意味着把一切交给了党,党叫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党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向哪里,党需要什么我们就奉献什么,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张思德同志原来在中央警卫团工作,在部队精简整编的情况下,他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由通信班长改当一名普通战士,每天开荒种地、打柴烧炭,始终勤勤恳恳,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在我师,也涌现出了像张奇、龚时荣、陈飞等一大批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服从组织需要,听从党的安排,建功立业、岗位成才。
二要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祖国的利益。在对待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把祖国利益作为最高追求,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于祖国利益、人民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军队利益是祖国利益的一部分。武警部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武装力量,维护祖国的利益,服从祖国的需要,是武警部队职能所系、使命所在,也是忠诚卫士应有的思想境界。当前在看待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的关系上,有的同志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存在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比如,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优化过程中,部分战士的亲属下岗失业,收入减少,家庭生活出现暂时的困难,对党和政府产生了埋怨情绪;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军地收入反差,少数同志感到“当兵吃亏”,还有个别干部因为个人和家庭有一些实际问题,思想不稳定,等等。这些认识和想法都是片面的、错误的。要看到,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利益。只有实现祖国的利益,个人利益才有实现的可能性。牺牲奉献是军人职业的最大特点,从我们穿上警服的那一刻起,就要自觉培养个人利益服从祖国和人民利益的崇高思想境界。现在我们大学生干部都受过高等教育,读了不少书,知识面也比较广,但有一本要真正读懂,那就是“祖国和人民”,有一门知识要掌握,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坚持以部队利益、祖国利益为最高利益。一事当前,不能只想着个人的名利得失,特别是当个人利益与部队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顾大局、讲奉献,自觉维护部队和国家的利益。
三要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出路融入部队建设与发展之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于绝大多数武警官兵来说,迟早要转业、复员到地方工作,也迟早会面临个人前途出路问题。可以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美好的前途,有一条好的出路。但是,对待前途出路的观点和态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有的人把个人的前途出路同部队建设联系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为部队建设做贡献的过程中,干出了前途,闯出了出路,而有的人却把个人的前途出路与部队建设割裂开来,不愿踏踏实实地干工作、做贡献,甚至幻想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求前途出路,结果葬送了前途,堵住了出路。每个同志都要认识到,武警部队是一所培养人、锻炼人的大学校,只要我们积极投身部队建设的生动实践,在部队的执勤、训练、工作和生活中,自觉经受摔打磨练,就会有所为、有前途、有奔头。近年来,我们总队涌现出来的无数训练尖子、执勤能手等,都是在参与部队建设的过程中取得成功的。他们在本职岗位上,通过刻苦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部队多次立功,评为优秀士兵,被授予荣誉称号,比如,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宋波、张殿友、裴雷,被总部表彰的武警部队优秀教练员标兵代锡强、总部优秀教练员郑小三等,为我总队赢得了荣誉,也为自己的军旅人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只要积极投身部队建设的生动实践,锐意进取,勤奋工作,前途就在眼前,出路就在脚下。
二、锤炼爱国报国的过硬本领
热爱祖国不能仅仅停留在热情的层面,而是要内化为过硬的能力、素质和作风,体现在扎扎实实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行动上。当代革命军人要发扬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推动爱国热情从感性向理性转化、从思想向行动转化,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不竭动力。
【案例三】电影《冲出亚马逊》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走进“猎人”学校后,都接受严格的、残酷的、常人难以忍受的训练,教员还经常会设臵带实战背景的任务,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并时刻注重培育学员的战斗精神。我们中国的两名学员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所有课程的训练,特别是在最后的一次执行任务中,中国学员机智勇敢、不畏强敌,以过人的胆识、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过硬的素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设疑】过硬的素质是如何得来的呢?
【剖析】影片中的两名中国队员以惊人的毅力,经受了军事技能、忍耐能力、实战经验、心理素质等科目的考验,最终取得了成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他们具有为国家争得荣誉的使命感的同时,更具有一种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战斗意志。实践证明,良好的军事素质是通过艰苦的磨练得来的,是用艰辛的汗水换来的。和平时期提高军事训练水平,是检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准,也是保证武警官兵完成任务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过硬的军事素质,我们就不可能完成以执勤和处臵社会性事件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更无法实现忠诚卫士的铮铮誓言。
【结论】通过剖析,要锤炼爱国报国的过硬本领,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要积极参加科技练兵、科技兴训活动。军事训练是军队和平时期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治军方式和管理方式。胡主席强调指出,要坚持科技练兵、科技兴训,改革训练内容和组训方式,创新训练手段和方法,运用科技成果提高训练质量,促进部队战斗力的发展。全军部队要认真落实胡主席重要指示,切实把军事训练摆到战略地位,形成大力开展军事训练的浓厚氛围,掀起科技练兵、科技兴训的新高潮。广大官兵要牢固树立“练为战”的思想,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加强针对性训练;积极参加实兵、实装、实弹训练和检验性、对抗性演练,重视在复杂环境中磨练意志、提高本领;积极参加现代军事和高科技知识学习,搞好新装备基本理论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和各类专业技术训练,在一体化训练中练指挥、练协同;积极参加战法训法的改革创新,深入研究作战对手的作战方式方法,探索和演练扬我之长、击敌之短的战术战法。通过参加科技练兵,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掌握过硬的打赢本领,真正做到履行使命强素质,完成使命做贡献。二要自觉贯彻依法从严治军方针。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是履行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从严治军是军队建设的铁律,治军不严,祸患无穷。全军官兵要深入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主席关于依法从严治军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令、军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提高法律素养,强化法律观念,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法无严不威”。不管在哪个岗位,也不管从事哪项工作,都必须维护法规的权威,坚决按照法规严格要求自己,管理约束自己,自觉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加强作风纪律的日常养成,每一个同志都要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严起,注重在点滴养成中培育言行一致、照章办事、雷厉风行的良好作风。强化军事训练法规意识,严格按规程操作,坚决克服和纠正训练中的随意性,以严格的法规条令意识保证训练的安全和战斗力的提高。
三、知荣辱、明职责,在本职岗位做热爱祖国的模范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古至今,许多仁人志士都以匹夫有责为己任,关键是从“我”切入,落实到“责”上。在新世纪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强盛,爱国主义更应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符!爱国报国是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臶;爱国报国是推动国家前进的强大动力;爱国报国是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是最重要的道德情操。作为一名革命军人,究竟应当怎样爱国报国呢?答案其实很简单:爱国报国,就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案例四】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西汉时期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公元前100年,当时的西汉王朝为了巩固边垂拉近与匈奴政权的关系,派出以苏武为领队的一百多人的代表团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要求他们必须臣服单于。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汝留于此位高也,妻子迁至与汝共度,佳肴美巾以日讦”。面对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给予了严辞拒绝。匈奴一看“你小子不识抬举,那就给你点颜色瞧瞧”,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边远山区--也就是今天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让他去牧羊。茫茫大漠上,唯一与苏武作伴的,就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绵羊。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晃十九年过去了,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也变白了。这时候,新单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才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高规格的欢迎,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一时间男女老少都成了追捧的“铁杆粉丝”。两千多年过去了,时值今日,当们再次提起那段苏武牧羊的故事,仍然会被苏武毛旌脱落的气节所深深打动!
【案例五】被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成为“抵得上五个师”的著名学家钱学森,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花了5年的时间,冲破重重阻扰才回到百业待兴的新祖国。他十多年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风餐露宿,枕冰卧雪,默默地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和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共和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卓越贡献。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国用了13年,而我国仅用了2年多的时间。这一成就不仅为中国争了气,而且震惊了全世界。钱学森之所以能做到这一切,完全是出于对祖国的至爱深深,而这正是爱国主义的最好表现!
【设疑】从苏武牧羊和钱森的故事,体现出一种什么爱国主义?
【剖析】好,刚才几名同志的发主言,讲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概括的还不够全面。爱国主义的根本体现就是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忠诚祖国。其中热爱祖国是爱国主义最突出的表现,正是这种对祖国对民族深切热爱的感情,才激励和鼓舞着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民的繁荣昌盛而前赴后继,奋斗不息。苏武牧羊所体现的就是这种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深切热爱,钱学森放弃国外的荣华毅然回国也正是源于对祖国深沉的热爱。
爱国不只是一种主观的情感和思想,还是一种坚定和执着的行为。作为当代军人,报效祖国的最佳途径就是不辱使命,努力完成新时期党和人民交给的职责和任务,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
本职岗位既是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主阵地,也是爱警习武、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大舞台。作为武警部队,每一个战斗的岗位,执勤的哨所,都是人民民主专政机器上一颗不可缺少的螺丝钉。因此,哨位虽小,责任重大;岗位平凡,意义深远。就要求我们武警官兵必须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我们要时刻牢记胡主席“要把武警部队建设成为政治可靠的战斗之师、文明之师”的殷切教诲,热爱哨位,热爱本职,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结论】
一要爱我中华,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俗话说,爱国须有根。革命军人对祖国的热爱来源于哪里呢?它来源于对祖国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了解,来源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洞察。一个国家的伟大可爱,不仅出自她山河的壮美,物产的丰富,更重要的是出自她文化的灿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自觉学习苏武牧羊的精神,自觉树立以热爱祖国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时刻教育自己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的耻辱。
二要以身许国,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常轩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是历代军人都十分崇尚和恪守的道德准则。新时期的革命军人更应把祖国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臵。要立足岗位甘于奉献。这就特别需要我们自觉服从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特别需要我们自觉服从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让祖国放心,让人民满意。要在祖国人民需要的时候奋勇当先。我们身执勤处突和反恐斗争第一线,随时都要面对生死考验,在危急关头,就要挺身而出,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忠诚。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践行爱国主义的誓言。军人热爱祖国不仅仅表现在战时和危急关头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也是一种爱国的具体表现。无论我们干的是什么工作,在哪个岗位上都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到平凡而不平庸,努力在有限的时光里为部队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要做好表率,树立武警官兵的良好形象。作为武警官兵我们要树立良好形象。自觉在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上做表率。向英雄模范人物看齐,向身边的工作典型、向训练标兵看齐;真正的把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转化为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巨大动力,踏实履行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同志们,“荣”是积极奋进的目标,“耻”是防微杜渐的警钟。只要我们齐推为荣之事,同斥为耻之行,就一定能匡正社会风气,打造国家的精神基石,让中华民族在思想道德建设上,领引时代风尚,站在时代前列。
最后,我想用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写就的《可爱的中国》一文,对伟大祖国一段深情描述结束今天的授课:“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的。中国土地的生产力是无限的;地底蕴藏着未开发的宝藏也是无限的,这又岂不象征着我们的母亲,保存着无穷的乳汁,无穷的力量,以养育她四万万的孩儿?我想世界上再没有比她养的更多的孩子的母亲吧……”
【思考讨论题】
如何在本职岗位上践行热爱祖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