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强县状况调研报告[模版]

时间:2019-05-14 05:5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特色强县状况调研报告[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特色强县状况调研报告[模版]》。

第一篇:特色强县状况调研报告[模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目的是要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的重大课题。我们落后山区如何依据县情实践好这一重大课题,意义重大,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特色经济,实施特色强县战略。

一、特色强县的重要意义

第一,特色强县是坚持特色理论指导发展的应有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特色理论引领着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走自己的特色道路,干自己的伟大事业。发展是特色理论的主题,特色理论强调的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立足实际,尊重规律,与时俱进,走特色强县之路。特色资源是特色强县的基础,特色产业是特色强县的载体。对于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革命老区**县来说,特色资源就是**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资源,包括优良的纯山区生态环境,高海拔地区的有机茶、有机菜,以及众多的手工家纺等行业熟练技术工,等等。**的特色产业包括茶、桑、菜、果、生态养殖等五大特色农业,轻纺、汽配、电子、生物制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特色工业,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禅宗文化游等特色旅游业。这些产业初具规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特色强县的本质特征就是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特色强县体现的发展是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因此,特色强县是坚持特色理论指导发展的应有选择,也是最佳选择,特色理论是践行特色强县的科学的理论依据。

第二,特色强县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明智选择。在同基层一些干群交谈中,许多同志都有这样深刻的体会:只有注重特色,尊重规律,与时俱进,才能使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反之,就会错失发展机遇,造成严重损害。回顾我县的发展史,既有十分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如,我县从2001年开始引进试种茭白,当年仅17.1亩,获得成功。随后,在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引导下,我县茭白产业迅猛发展。至2008年,已发展到4.3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35%,涉及全县17个乡镇88个村3.2万农户11万人,年产值达1.5亿元。茭白的成功发展,就是因为我们顺应了群众发展要求,适应了**发展实际,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同样,在我县的发展史上也有着不少教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毁林开荒20万亩,违背自然规律,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八十年代的苎麻生产,没有尊重市场规律,“头年栽,第年挖”;九十年代的獭兔饲养没有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最后不了了之。这些偏离实际、违背规律、生搬硬套的发展,不但没有增强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反而造成了不良后果,影响了群众发展积极性,伤害了干群感情,损害了党委、政府形象。这样的发展比不发展更可怕。我县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强县就必须依托客观资源禀赋,立足现实发展水平,着眼现有发展要素,选择适当发展模式,采取有效发展措施,选准符合实际的发展产业,走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特色强县之路。

第三,特色强县是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现实选择。在同基层干群座谈讨论中,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并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在比较优势、自身特色上做文章,发展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以特色产品占领市场,靠特色产业强筋壮骨。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主动权,实现追赶跨越发展。我们**地处大别山腹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境内虽已实施通达工程,但乡村交通仍有不便;对外虽济广高速即将贯通,但区位偏僻、经济欠发达,在招商引资、发展常规工业等方面仍无优势。区位条件决定着我们不能把发展眼光只盯在别人的长处上,亦步亦趋,东施效颦。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生态环境好,山场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利用这些特色资源,实施特色强县战略,才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如,菖蒲镇水畈村通过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村级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该村已发展茶园1300亩,实现特色经济产值390万元,仅茶叶一项,人均增收1000元,人均纯收入超4000元,是“九五”末的270%,楼房率达到70%,电视、手机覆盖到户率达到100%,摩托车户拥有率达到90%。这充分表明,我们的特色发展战略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

二、特色强县的三大实践

发展特色产业是推进特色强县战略的有效载体。近三年来,我县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和扶贫政策等优势,整合资源,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化。

(一)发挥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平均海拔600米,适宜于茶叶、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业发展。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茶叶、蚕桑、高山茭白三大产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等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产业,创新机制支持发展,扶持经合组织引领发展,创建市场促进发展等手段,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茶叶、高山蔬菜、蚕桑三大特色产业,促进了特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至2008年底,我县茶园总面积12.8万亩,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百个优质茶区之一,“**翠兰”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十大新名茶;桑园面积6.8万亩,是国家东桑西移项目试点县,茧、丝产量居安徽省前列

;高山蔬菜基地10.3万亩,是安徽省蔬菜生产十大基地县,“大别山”牌无公害蔬菜畅销长江中下游各大中城市。2008年,全县茶、菜、茧销售收入6.5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取纯收入1500元以上,占人均纯收入60%左右。我所调研的石关乡马畈村,从2005年开始大面积发展茭白、四季豆、西红柿等高山蔬菜,到2008年,蔬菜基地发展到2082亩,是2005年的10倍,全村94%的农户参与种植、加工或销售高山蔬菜,人均纯收入3675元,是2005年的2.3倍,农户楼房率达到82%,比2005年提高了78个百分点。

(二)按照生态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工业。近三年来,我县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在新上工业项目上,坚决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杜绝污染项目上马;在工业发展布局上,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着力推进工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治污达标上,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在发展手段上,注重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推动工业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生态型、效益型方向转变。三年间,我们拒上各类污染项目5个,关停污染企业3家,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企业15家,进行环保节能搬迁和资源综合利用9家,建成了一批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型特色工业,不断壮大五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天鹅、天馨工艺被,恒力硅,迅启蓄电池,乘风断血流片,信华电子,撞化微肥等特色品牌,提升了特色工业的质量和效益。迅启公司获“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其软连接牵引蓄电池被国家五部委鉴定为高新技术产品。我所联系的天鹅公司,15年前还是一家年产值不足百万元的手工作坊,由于坚持立足实际,发扬特色,注重创新,现已发展成为集纺织、电子产品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多元化现代企业集团,2008年,公司产值超5亿元,利税千万元,新投产的lcd背光源变压器获省高新技术产品。

(三)利用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自然资源丰富,原始生态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74%,动、植物种达2160多种,被专家称为“天然花园”、“天然氧吧”、“物种基因库”;**文化底蕴丰厚,有“中华禅宗第一山”司空山,有“华东第一古四方塔”法云寺塔,有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高腔和手工桑皮纸制作技艺,有众多的大别山革命遗迹旧址和历史古迹,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安徽省旅游资源大县。近几年来,我们着力打造“红色**,绿色海洋”,加强资源整合、基础建设、宣传推介和人才培训,为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旅游经济优势打基础。至2008年底,已建成以司空山、妙道山、明堂山、天仙河组成的“三山一河”融禅宗文化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景线;以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王步文故居,中央红军独立二师司令部旧址和烈士陵园等大别山革命旧址群组成的红色旅游精品线。同时,依托主要景区和交通主干线,建设了一批以农家乐、避暑休闲为主的特色山庄。**红色旅游被列入国家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列为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大别山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中华禅宗寻根祈福之旅三条线路列入省旅游十大精品线,我县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及周边大中城市休闲、避暑、度假的主选地之一。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近1亿元,是“十五”末的1.6倍。如,河图镇南河村依托明堂山风景区,建设农家乐一条街(已建成24家),2008年4月开始营业,当年户均收入达3万元,人均纯收入净增1700多元,增长率达74%。

三、特色强县的战略思考

要实现特色强县就必须立足特色资源,依靠技术进步,发挥内外两个积极性,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一)坚持对外开放,聚力发展特色经济,加快特色强县进程。开放是特色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没有开放,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特色优势就得不到彰显。在特色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开放的发展空间上谋划自身的发展战略,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后发优势、产业基础,找准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取、组织和配置特色经济发展资源。要坚持三维发展方向:向东融入长三角、向西融入中原中心城市武汉、向北融入省会经济圈合肥。要依托东香、岳武高速,以招商引资为平台,在思维观念、机制、市场、产业、资本、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与长三角、武汉、合肥进行全面对接,围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三大”优势特色产业,吸引三大地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加快向我县聚集,进一步提升我县特色产业层次和特色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特色产品进军三大地区市场,促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二)实施产业融合策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创建发展新模式。继续做大、做强、做优、做特茶、桑、菜三大现有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加大特色农业发展创新力度。把科技、文化、社会、人的创造力等各项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开发、生产和销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创新发展模式。我县特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文化资源丰厚,要聘请文化、农业、旅游专家对我县特色文化、农业、旅游等资源进行综合论证,做出特色农业总体发展规划,借鉴工业园区发展理念,建设一批“观光农业园”、“休闲农业园”、“体验农业园”等农业特色园区。近期,要着力做大“**翠兰”品牌,通过引进外资,整合资源,提升“**翠兰”基地建设和加工、包装、销售水平,逐步把**打造成“中国绿茶之都”。

(三)着力特色创新,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不断拓展新型特色工业发展空间。创新是特色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要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我县现有的工业大多是传统产业,生产规模小、层次低、效益不高,难以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特色经济。在今后的特色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从五个方面着力:一是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着力提高现有加工产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对现有小而散的产品和产业进行专业化有机整合,使之壮大成为县域规模特色经济;二是围绕核心竞争力,按照产业发展规律,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现有产业升级;三是深挖潜在优势,大力开发新品种、新产业,培育新特色,着力延伸特色经济发展链条,增强特色工业发展后劲;四是牢固树立“项目立园之本”理念,围绕把工业园区建成“招商引资平台、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平台、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平台”这一目标,着力招商引资,力争在引进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和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以打造特色产业板块;五是总结县内规模企业技改和自主创新工作经验,着力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我县特色工业竞争力。

(四)强化宣传推介造势,推进资源深度开发,全力打造特色旅游优势。旅游是把优势资源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载体。连续两年举办“大别山(安徽·**)映山红旅游文化月”活动,有效提高了**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一大批山外游客进山,使**旅游业显示出了勃勃生机。现实告诉我们,要让我县的旅游经济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生态牌,走特色路。一是要全力打响生态旅游品牌。要继续加大旅游推介力度,特别是以济广高速贯通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旅游推介范围,提高旅游推介层级,全力打响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品牌,为把我县旅游景区、景点融入省级、国家级旅游热线,积极营造火热的舆论环境。二是要深度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我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好山好水好空气、宜居宜旅宜休闲”

的大生态环境,集“文化”、“禅宗”、“山水”于一体的综合旅游资源。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综合资源,推进深度开发。要在现有“生态之旅”、“红色之旅”、“禅宗之旅”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发空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鼓励县域资本和吸引县外客商投资建设一批特色山庄,着力发展体验、休闲、观光、度假、会议、养老、健身等特色旅游,以特色留游客,以特色留财富。三是要创新发展体制机制。组建县旅游开发公司,建立运用市场法则进行融资、开发景区景点机制,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做活特色旅游。

第二篇:特色城市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特色城市建设状况调研报告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特色城市建设状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9:11:3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特色城市建设状况调研报告特色城市建设状况调研报告(2)

当前,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如何把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现以**县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工作实践为借鉴,对此课题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实践与成果

近年来,**县以建设特色城市为目标,坚持前瞻性规化、高质量建设、科学化管理,秉承以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工作理念,累计投资40多亿元,建

设总量是前50年建设总和的倍,城市建设连续6年拉动地方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县先后被评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县、城乡规划管理先进县、省级卫生城、全国绿化模范县,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县,200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镇。

(一)坚持科学规划,打造精品工程。**县把城市品位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和巨大的无形资产,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打造建筑精品、景观精品、亮化精品,使每座建筑、每项工程、每个景观都经得起历史检验。几年来,先后完成了以江畔高层建筑为标志的80多处建筑工程,形成鳞次栉比,风格迥异的城市景观;完成沿江风景带、东、北出城口牌楼、人参仙子等景观建设和主题雕塑工程,引岔林河水入城工程,成为全省第一个将清水河引入城区的城市;完成77栋楼宇、1450家商业门房、15处公共设施亮化,主街、楼体和沿江亮化率达到95%、90%和100%。

(二)多方筹措资金,满足建设需要。几年来,**县在财政收入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招商引资吸引一块、土地出让增加一块、集中使用整合一块、动员社会支持一块、县级财政投入一块等办法,筹集资金亿元,完成城乡建设项目632项;硬化城市路面69万平方米,硬化率达到%;楼房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村达到%,通村公路率达到%;改造泥草房近2000户,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平方米,砖瓦化率达到71%;全县城镇化率达到%。

(三)突出改造配套,提高城市功能。针对城市基础设施陈旧,功能弱化问题,**县集中精力狠抓基础设施改造配套。新建热网管线2500延长米,改造3000延长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万平方米,新增供热用户1200户,供热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城区大气污染指数降低个百分点;新建变电站13座、新建和改造电网线路千米,城区输电线路老化、容量不足、用电半径过大问题一次性得以解决;新建给水管线1000延长米,排水管线4350延长米,解决重点城区5000多户居民生活难题。

(四)倾力关注民生,改善居住条件。为加快“两棚一草”改造步伐,**县制定出台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相关配套政策。2007、2008两年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万平方米,入住居民378户;廉租房租金补贴标准由每户每月60元增加到150元;制定了拆一还

一、产权调换政策,保证被拆迁人都能住上楼房,并对低保户、残疾户给予特殊照顾。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计划用3—5年时间基本消灭城市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

(五)实施“名城战略”,提高城管水平。**县坚持专群结合,标本兼治,不断强化城市管理措施。一方面,更加注重专管。对占道经营的临时摊床、烧烤车、堆积物进行集中整治,全部实现退路进场、进厅、进院;城市环境实现

全天候、全程保洁。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共管。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广泛开展爱护环境先进单位、先进户评选活动,城管水平进一步提升。2007年,**县通过省级卫生城检查验收。

二、体会与问题

在加快城市建设中,观念的更新,将给城市建设注入巨大活力。**县城市建设工作实践为我们留下深刻体会:

(一)建设特色城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增强城市建设生命力。为打造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特色城市,**县委、县政府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热点,积极推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建设项目,把群众期望的公益事业办实办好,赢得广大市民对城市建设工作的热情支持。几年来,城市各项建设项目累计动迁1500余户,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案件,实现了拆与建和谐发展。

二是建设特色城市,必须树立规划先行理念,增强城市建设保障力。规划

是城市建设的灵魂,特色是城市的生命。为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品位,塑造特色城市,**县十分注重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聘请专家编制县域总体规划、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明确城市定位、功能分区、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做到50年不落后,几代人不拆迁。

三是建设特色城市,必须树立开放包容理念,增强城市建设牵动力。**县注重用现代理念建设现代化城市,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建设思想和建筑艺术;注重软硬环境同步建设,吸引韩国、天津、辽宁、绥芬河等30余

第三篇:西部特色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西部如何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去描绘西部最美的图画,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 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西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东西部差距继续扩大。从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30年,以现价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东西部之比为7.08∶7.52。在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中,占国土面积13.5%的东部地区占65%以上,而国土面积占全国56%的西部仅占13%左右。2.经济的二元化特征明显,结构性矛盾突出。西部地区,以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产业部门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村却以手工劳动、半手工劳动为主,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东部,经济的二元化特征十分明显;从产业结构看,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从所有制结构看,西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尚未很好地发挥经济增长点的作用。3.文化教育科技事业落后,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每千人中青壮年中文盲、半文盲数,东部北京为125人,江苏273人,广东168人,西部四川为237人,贵州为323人,云南为339人,宁夏西海固地区高达435人。正由于此,西部地区长期陷于一种相对封闭状态,难以集聚科技人才,难以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进而形成一种贫困的恶性循环。4.生态环境恶劣、水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由于大面积毁林(草)和滥砍滥伐,破坏了森林植被,导致土地沙化、草原退化和自然灾害频繁。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宁夏、内蒙古的荒漠化、沙尘暴,西南山区的泥石流与山体坍塌便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表现。同时西部地区绝大部分地区公路、铁路干线不成体系,通车里程十分有限,通讯、邮政设施缺乏,供水供电设施不足,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不便,也不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特色经济,是西部经济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利用比较优势和市场原则,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是改变过去西部地区粗放、低效发展传统模式、经济振兴崛起的有力支撑。因为西部地区,无论是整体推进,还是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发展教育科技,对外开放,最终着眼点和落脚点在发展特色经济。

西部省区虽然资源优势有所发挥,并开始形成了某些支柱产业,但远未发展为较强竞争力、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区域特色经济,完全可以说,西部地区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在于未能实现较快发展市场经济与较好地发挥资源优势的有机结合,把资源优势尽快转换为经济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向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有利于防止和解决重复建设,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形成商品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实施名牌战略,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

三、发展西部特色经济的思路

1.基本思路

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立足现有经济基础,发挥潜在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名特优新产品为龙头,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带动地区经济建设健康、稳步发展。

2.寻找特色产业发展突破口

(1)立足产业先行优势,通过优势延伸强化特色,从全国的经济形势看,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失衡,能源材料生产严重滞后,西部地区开发应沿着重化工方向推进,更多地向能源材料及其制品业倾斜。应该说,西部众多能源、原材料产品稍加综合就可发展成为特新材料产品,不少特新材料再略加工就可成为高附加值的元器件制成品和最终消费品,这种产业综合和优势延伸几乎是无止境的,大有文章可做,这既与全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相衔接,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西部资源优势和已有重化工资产存量的作用。

(2)从西部产业的区位优势看,西部45个产业中具有区位优势的产业有23个,优势最明显的产业有7个,其中属于重化工的黑色金属资源采选、有色金属资源采选、采盐、木材采运、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5个,占70%,总体上看,西部重化工产业的区位优势大于其它产业。

(3)从市场需求看,能源原材料产品国内市场广阔,供不应求的趋势长期存在,在全国每年花500-600亿元大量进口工业原材料情况下,西部重点发展能源重化工业,也是西部地区积累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4)选择知识含量合理的产业,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不会产生就业压力。甚至会增加就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例如,棉花种植业,运用高新生物技术,生产出带颜色的棉花,使该产品知识含量提高了,同时因种植复杂程度提高,扩大了就业。

(5)立足潜在资源优势,通过优势挖掘培植特色,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业升级,不少被原有优势掩盖的潜在优势不断突现出来,成为新型特色经济的现实基础。

综上述原则,西部有望利用既有的相对优势,就下述系列产业群培植竞争优势,抢占市场制高点,在国内外大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1)农畜产品特别是西部特有农畜瓜果山货土特产和中药材的加工与深加工工业。

(2)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多种能源俱备,形成强大的能源工业和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等。

(3)依托矿藏资源和丰裕能源,在一系列有色金属(铝、铜、铅、锌、钒、锶、锂、镁、钠轻金属)、稀土金属材料工业,新型合金与功能材料工业,超微细碳化硅、氮化硼、氮化硅等金属材料工业上,构建竞争优势。

(4)磷肥、钾肥、磷酸盐类和钾盐工业。

(5)依托西安、兰州、成都、重庆等特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源,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型医药工业的某些领域上抢占制高点。

(6)西部具有特殊魅力的旅游业。

(7)为高技术下局部战争服务的国际装备工业。

3.开发时序:由点到轴到网

区域开发首先要由“点”开始,即在某一特定范围的区域开发之初,必须建立若干区位、自然和社会条件相对优越的“点”作为区域开发的依托和基地,这类“点”就形成了城镇。“点”与“点”之间必然发生人流、物流等经济社会联系,联系的途径就是交通线,这些交通线就成为区域开发的“轴线”随着区域开发的逐步深入,现有的“点”“轴”均得以扩大和发展,并沿“轴”产生新的“点”。新老“点”之间又形成新的轴线,从而整个区域形成了纵横交织的点轴网络,并有效推动整个区域开发不断深入与发展。

四、发展西部地区特色经济的对策

1.加强领导,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2.对西部实行政策倾斜,带动西部特色经济发展

(1)建议中央成立西部开发机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西部大开发法》、使中央实施的优惠政策有法可依。

(2)加大资金投入到以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高新技术和旅游为主的西部优势产业并相应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发展这些行业。

(3)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扶持特色经济初期的扶持效应。

(4)灵活运用宏观金融政策,为西部特色经济提供有力的资金支付。一是采取倾斜政策,降低西部设立金融机构的条件,适当增加区域性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二是在西安、成都设立西部开发银行以及其他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三是设立西部开发投资基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农业开发基金、旅游业发展基金;四是中央政策放宽外资银行在西部地区的经济范围,并在期货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办法,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外金融机构在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5)出台《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法》,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给予法律保护,并给予各种优惠政策。

(6)采取优惠的区位开发政策,如赋予省会城市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建议设立一定数目的开发试验区和资源综合开发区,在城市建制审批、城市户籍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方面给予倾斜。

(7)赋予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更大的自主权,以大开放带动大开发。

3.西部各省区制定优惠政策,并且用足用好,为发展西部特色经济发挥作用

(1)非公有制企业方面的平等与优惠政策;

(2)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3)教育科技方面的优惠政策;

(4)吸引外来人才与调动现有人才积极性的优惠政策;

(5)企业家选拔、激励、淘汰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四篇:特色城市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当前,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如何把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现以xx县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工作实践为借鉴,对此课题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实践与成果

近年来,xx县以建设特色城市为目标,坚持前瞻性规化、高质量建设、科学化管理,秉承以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工作理念,累计投资40多亿元,建设总量是前50年建设总和的39倍,城市建设连续6年拉动地方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xx县先后被评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县、城乡规划管理先进县、省级卫生城、全国绿化模范县,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县,20xx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镇。

(一)坚持科学规划,打造精品工程。xx县把城市品位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和巨大的无形资产,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打造建筑精品、景观精品、亮化精品,使每座建筑、每项工程、每个景观都经得起历史检验。几年来,先后完成了以江畔高层建筑为标志的80多处建筑工程,形成鳞次栉比,风格迥异的城市景观;完成沿江风景带、东、北出城口牌楼、人参仙子等景观建设和主题雕塑工程,引岔林河水入城工程,成为全省第一个将清水河引入城区的城市;完成77栋楼宇、1450家商业门房、15处公共设施亮化,主街、楼体和沿江亮化率达到95%、90%和100%。

(二)多方筹措资金,满足建设需要。几年来,xx县在财政收入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招商引资吸引一块、土地出让增加一块、集中使用整合一块、动员社会支持一块、县级财政投入一块等办法,筹集资金40.5亿元,完成城乡建设项目632项;硬化城市路面69万平方米,硬化率达到82.3%;楼房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村达到62.2%,通村公路率达到79.3%;改造泥草房近2000户,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5平方米,砖瓦化率达到71%;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9.4%。

(三)突出改造配套,提高城市功能。针对城市基础设施陈旧,功能弱化问题,xx县集中精力狠抓基础设施改造配套。新建热网管线2500延长米,改造3000延长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8万平方米,新增供热用户1200户,供热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城区大气污染指数降低9.5个百分点;新建变电站13座、新建和改造电网线路18.5千米,城区输电线路老化、容量不足、用电半径过大问题一次性得以解决;新建给水管线1000延长米,排水管线4350延长米,解决重点城区5000多户居民生活难题。

(四)倾力关注民生,改善居住条件。为加快“两棚一草”改造步伐,xx县制定出台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相关配套政策。20xx、20xx两年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1万平方米,入住居民378户;廉租房租金补贴标准由每户每月60元增加到150元;制定了拆一还

一、产权调换政策,保证被拆迁人都能住上楼房,并对低保户、残疾户给予特殊照顾。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计划用3—5年时间基本消灭城市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

(五)实施“名城战略”,提高城管水平。xx县坚持专群结合,标本兼治,不断强化城市管理措施。一方面,更加注重专管。对占道经营的临时摊床、烧烤车、堆积物进行集中整治,全部实现退路进场、进厅、进院;城市环境实现全天候、全程保洁。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共管。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广泛开展爱护环境先进单位、先进户评选活动,城管水平进一步提升。20xx年,xx县通过省级卫生城检查验收。

二、体会与问题

在加快城市建设中,观念的更新,将给城市建设注入巨大活力。xx县城市建设工作实践为我们留下深刻体会:

(一)建设特色城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增强城市建设生命力。为打造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特色城市,xx县委、县政府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热点,积极推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建设项目,把群众期望的公益事业办实办好,赢得广大市民对城市建设工作的热情支持。几年来,城市各项建设项目累计动迁1500余户,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案件,实现了拆与建和谐发展。

二是建设特色城市,必须树立规划先行理念,增强城市建设保障力。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特色是城市的生命。为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品位,塑造特色城市,xx县十分注重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聘请专家编制县域总体规划、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明确城市定位、功能分区、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做到50年不落后,几代人不拆迁。

三是建设特色城市,必须树立开放包容理念,增强城市建设牵动力。xx县注重用现代理念建设现代化城市,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建设思想和建筑艺术;注重软硬环境同步建设,吸引韩国、天津、辽宁、绥芬河等30余家企业进入城市建设领域,建设了旺宇大厦、津通公寓、世纪大厦、隆达花园小区等一批特色精品工程,增强了城市生命力、凝聚力和辐射力,实现招商向选商转变,外出居住向回乡购房转变,在外发展向返乡创业转变。

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城市建设就难以在更高起点上稳步推进。

(一)城市综合定位问题。城市性质定位、文化特征定位、建设理念定位还不突出,城市的灵魂和生命力还尚未显现,规划、建设、管理、营销各要素还不协调,特色城市魅力尚未凸显。

(二)“城中村”改造问题。按照“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安置特色化、行为市场化”的要求,城乡分离还比较明显,与城市融合度还不紧密。尤其是近郊农区变城区、农民变市民工作难度较大,失地农民利益补偿、生产生活、就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地方财政支撑力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运用市场化手段运作资金还有一定局限。

三、建议与对策

面对赢得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挑战,必须在更加注重特色城市建设上不断努力,运用经营城市理念,拉动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一)更加注重城市定位。找准城市建设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营造城市资产的独特个性和优势,不断增强城市对经济增长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力;不断做大做强旅游品牌、产业品牌,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要突出城市性质定位,明确城市发展方向;要突出城市文化定位,全面展现城市灵性;要突出建设理念定位,正确处理好新城与旧城、当前与长远、功能与特色、地上与地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二)更加注重城市经营。牢牢把握政府对城镇土地的管理权限,通过竞价出让、股本经营、土地置换、成片开发等方式,促进土地价值转化增值;大力经营城镇再生资本,对城市部分公益设施,实行有偿转让冠名权;大力经营延伸资本,充分利用政府公共管理的专营优势,对路桥、路灯、广告、公交线路、出租车牌照实行有偿使用。通过经营城市,把无形资产转化为现实财富,再反哺城市建设。

(三)更加注重城市宣传。把宣传城市作为发展注意力经济的重要手段。采取网站发布、节会宣传等方式,全方位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大力开展以市容市貌整顿为切入口的环境整治活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成员的认同感、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

(四)更加注重城市民生。将城市建设与民生所需相统筹,与社会保障相统筹,与就业创业相统筹。充分利用好城市经营收益和公益建设资金,突出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努力实现拆与建的和谐、城市发展与民生保障相结合,适宜人居与促进创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第五篇:特色城市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当前,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如何把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现以**县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工作实践为借鉴,对此课题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实践与成果

近年来,**县以建设特色城市为目标,坚持前瞻性规化、高质量建设、科学化管理,秉承

以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工作理念,累计投资40多亿元,建设总量是前50年建设总和的39倍,城市建设连续6年拉动地方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县先后被评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县、城乡规划管理先进县、省级卫生城、全国绿化模范县,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县,200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镇。

(一)坚持科学规划,打造精品工程。**县把城市品位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和巨大的无形资产,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打造建筑精品、景观精品、亮化精品,使每座建筑、每项工程、每个景观都经得起历史检验。几年来,先后完成了以江畔高层建筑为标志的80多处建筑工程,形成鳞次栉比,风格迥异的城市景观;完成沿江风景带、东、北出城口牌楼、人参仙子等景观建设和主题雕塑工程,引岔林河水入城工程,成为全省第一个将清水河引入城区的城市;完成77栋楼宇、1450家商业门房、15处公共设施亮化,主街、楼体和沿江亮化率达到95%、90%和100%。

(二)多方筹措资金,满足建设需要。几年来,**县在财政收入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招商引资吸引一块、土地出让增加一块、集中使用整合一块、动员社会支持一块、县级财政投入一块等办法,筹集资金40.5亿元,完成城乡建设项目632项;硬化城市路面69万平方米,硬化率达到82.3%;楼房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平方米;村内道路硬化村达到62.2%,通村公路率达到79.3%;改造泥草房近2000户,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5平方米,砖瓦化率达到71%;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9.4%。

(三)突出改造配套,提高城市功能。针对城市基础设施陈旧,功能弱化问题,**县集中精力狠抓基础设施改造配套。新建热网管线2500延长米,改造3000延长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8万平方米,新增供热用户1200户,供热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城区大气污染指数降低9.5个百分点;新建变电站13座、新建和改造电网线路18.5千米,城区输电线路老化、容量不足、用电半径过大问题一次性得以解决;新建给水管线1000延长米,排水管线4350延长米,解决重点城区5000多户居民生活难题。

(四)倾力关注民生,改善居住条件。为加快“两棚一草”改造步伐,**县制定出台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相关配套政策。2007、2008两年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1万平方米,入住居民378户;廉租房租金补贴标准由每户每月60元增加到150元;制定了拆一还

一、产权调换政策,保证被拆迁人都能住上楼房,并对低保户、残疾户给予特殊照顾。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计划用3—5年时间基本消灭城市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

(五)实施“名城战略”,提高城管水平。**县坚持专群结合,标本兼治,不断强化城市管理措施。一方面,更加注重专管。对占道经营的临时摊床、烧烤车、堆积物进行集中整治,全部实现退路进场、进厅、进院;城市环境实现全天候、全程保洁。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共管。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广泛开展爱护环境先进单位、先进户评选活动,城管水平进一步提升。2007年,**县通过省级卫生城检查验收。

二、体会与问题

在加快城市建设中,观念的更新,将给城市建设注入巨大活力。**县城市建设工作实践为我们留下深刻体会:

(一)建设特色城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增强城市建设生命力。为打造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特色城市,**县委、县政府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热点,积极推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建设项目,把群众期望的公益事业办实办好,赢得广大市民对城市建设工作的热情支持。几年来,城市各项建设项目累计动迁1500余户,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案件,实现了拆与建和谐发展。

二是建设特色城市,必须树立规划先行理念,增强城市建设保障力。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特色是城市的生命。为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品位,塑造特色城市,**县十分注重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聘请专家编制县域总体规划、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明确城市定位、功能分区、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做到50年不落后,几代人不拆迁。

三是建设特色城市,必须树立开放包容理念,增强城市建设牵动力。**县注重用现代理念建设现代化城市,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建设思想和建筑艺术;注重软硬环境同步建设,吸引韩国、天津、辽宁、绥芬河等30余

下载特色强县状况调研报告[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特色强县状况调研报告[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全市特色农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特色农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特色农业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按照市委要求,为积极探索......

    江苏省级特色小镇状况调研报告

    江苏省级特色小镇状况调研报告 2017年5月,江苏公布首批25家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力争为江苏转型发展探路。为反映全省特色小镇建设进展情况,省统计局联合13个设区市统计局展......

    职业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职业教育状况调研报告县委、县政府: 最近一个时期,老科协教育委员会的几位同志,对我县的职业教育进行了调查,现将我县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报告如下: 一、我县职业教育的发......

    道德状况调研报告

    道德状况调研报告--------以我县阳光家园为例调研背景: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我们的国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其中,公民的素质作为重要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我国公民的......

    人力资源状况调研报告

    人力资源状况调研报告 你们知道关于人力资源状况调研报告应该要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人力资源状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为加快苏南现代化示范区......

    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银行青年团员思想状况调研报告为了深入了解本行团员青年思想状况,东城支行团委组织了有针对性地召开了青年员工座谈会,并走访了网点,听取了部份基层团支部书记和部分团员的意见......

    思想状况调研报告(定稿)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严重不足,在较长时期内呈低速增长态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高债务、高赤字、高失业率问题严峻。从公司债务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从经济金融危......

    强两基,调研报告

    提高质量监管促民生发展调研报告许昌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吴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