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电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
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局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
2013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市广新局紧紧围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文化之都”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媒体监管、市场监管、公共服务、“扫黄打非”、版权工作、体制改革和机关建设,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助推“五大兴市战略”、担当“首位城市”重任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切实加强媒体监管,内容生产和安全播出水平得到提升
(一)媒体内容质量监测力度加大。强化内容监测,完善技术监测与人工监管联动机制,重点加强了对市外媒体涉蓉报道、市县两级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媒体内容等的监测,健全完善了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和报刊分类审读机制,搭建媒体管理联络员工作交流平台,及时督促媒体单位加强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整改反馈,全年编印《收听收看评议通报》200期,《质量周报》50期,月度简报12期。青白江切实加强舆论监督栏目设计和内容策划,其做法和经验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二)“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组织开展第三届“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努力净化荧屏声屏,我市“绿色指数”测评成绩名列全省前茅。组织开展**年度广播电视节目评选活动,征集作品**件,评选出广播电视节目特别奖1件、优秀奖**件,我市推荐节目在全省获奖**件,获奖率达**%。**等区(市)县制作的广播节目内容丰富、编排合理、全天播音时间较长;金堂、新津电视台被评为“全省第二届广播电视绿色频率频道创建示范单位”。
(三)安全播出防范能力全面提升。继续强化安全播出意识,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播出工作人防、技防、联防一体化保障措施,全年举办安全播出培训50次、参训500余人次,开展应急演练2次,组织安全播出大检查3次,圆满完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财富论坛、华商大会等重要保障时期的安全播出任务,实现了我市全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零事故”目标。
二、扎实推进市场监管,行业市场秩序有所规范
(一)市场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加强与市文化执法总队在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市场执法领域的配合,建立完善了市场执法协作机制,切实规范了案件查处、日常监管、信息通报、突发事件处理等流程。健全安居图书批发市场监管联动机制,完善了出版物批发售前审验、市场巡视检查等制度,确保了95%以上的图书出版物在销售前送审、审验合格后销售。开展对无证、超范围印刷,以及教辅材料市场的专项整治,抽查印刷企业286家次,排查处理无证、超范围印刷经营企业**家,对18家印刷企业实施了现场整改。组织开展地面数字电视违规经营和“独立电影”放映活动的查处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经营秩序的管理。继续抓好印刷、发行企业和地卫设施的年检工作,进一步规范了行业管理。成功申报全国首批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城市,争取中央财政对实体书店的扶持,5家连锁书店共获中央财政800万元奖励,并争取市文化专项扶持资金300万元。
(二)广电有线网络经营秩序管理切实加强。建立了与省局的广电网络服务质量群众投诉月通报制度,及时责令网络公司加强对投诉问题的整改,全年处理群众投诉630余件,办结率100%,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得到较好保障。围绕处理解决电信IPTV与有线广电网络的准入矛盾,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为保障群众电视收视权、选择权奠定了基础。
(三)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下放审批事项6个,精减比例达19%。全年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件、并联审批事项**件,接受各类咨询8653人次;组织行政调解和行政复议20余次。举办各类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知识专题培训30多批,参训3000余人次,广新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组织局领导进政务大厅12次,零距离了解服务对象诉求,面对面解答群众反映的问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三、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一)广播“村村响”工程加快推进。全年完成**个行政村(社区)、129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标准化广播室建设,并深入开展“送节目下基层”活动,新策划制作了《法治大讲堂》、《田园书场》、《我的田园我的歌》、《生活真奇妙》和《健康新概念》等5个系列共570期广播节目,并及时送下基层,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邛崃、金堂、双流、蒲江等区(市)县采用层层分责、服务外包等方式,切实加强广播室的管理和维护;龙泉驿、都江堰、彭州、大邑等区(市)县自筹资金,率
先利用广电有线网络共缆传输技术,推进实施了广播室县、乡、村三级联网工作。
(二)电视“户户通”工程提质扩面。全年完成9个“村村通”发射台数字化改造提升工作,免费为边远山区农户发放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2.6万台。进一步加强全市“村村通”发射台(站)的运行维护,全年修复受地震、洪灾损毁的发射台设备、机房1089台(个),维护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设备1343户次。**双流等区(市)县积极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满足了光纤未通达地区群众收看高清数字和本地节目的需求。
(三)电影“人人看”质量不断优化。全年在三圈层建成100个村级固定电影放映点,在4个乡镇建成多功能数字影院。创新开展公益电影进农民集中居住区、进社区、进特殊群体活动,着力加强公益电影放映质量的动态监管,全年放映公益电影**场,受到基层群众欢迎和市民代表、专家组好评。区首开盲人“光明影院”;新都区通过电影、报纸等媒体推出节目菜单式公告,不断满足群众观影个性化需求;**等区县加强室内固定放映点建设,不断改善群众观影环境。
(四)农家书屋示范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示范书屋”建设活动,全年建成示范农家书屋463个;改变过去集中采购模式,图书更新由区(市)县统筹,根据农民群众阅读愿望进行个性化采购,全年投入290万元用于三圈层(含青白江)补充更新图书,较好解决了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进一步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武侯、龙泉驿、新都、双流、彭州等区(市)县因地制宜,分别采用一卡通管理、图书流转、建工地书屋、延伸服务点等方式,提升了图书管理水平,扩大了图书覆盖面;成华、崇州、金堂、郫县、大邑、蒲江等区(市)县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农民读书征文、百姓故事会、暑期义务辅导班、专题讲座和图书交流等活动,有效提高了书屋和图书利用率。
(五)全民阅读活动有所进展。组织举办以“健康阅读·健康生活”为主题的“4.23”世界读书日活动,通过播放动画短片、发放明信片等方式,推动形成全民阅读氛围。组织举办成都第二届“百姓大书市”活动,展销各类图书近万种,接待市民40万人次,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低价优质图书,有效助推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继续做好《书香成都》的采编工作,全年编印周刊46期、6.9万份。青羊、大邑、蒲江等区(市)县积极与“3+2”读书荟、毓秀苑等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定期开展名人讲座、好书推荐、读书交流等活动,提高了社会公众参与度。
(六)文化精品制作力度加大。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全年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重点加强对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影视剧和音像、图书作品等精品创作的扶持,共有7部作品获市“五个一工程奖”。青羊**等区(市)县狠抓电视节目质量,自主创办节目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制作精良,可视性强。
四、着力构建联动协作机制,“扫黄打非”工作保持高压态势
(一)专项集中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深入开展“净网”、“清源”和“秋风”专项行动,大力实施重点区域净化工程、重要环节联防工程以及“珠峰工程”,突出抓好封堵政治性有害出版物、清理淫秽色情出版物和打击侵权盗版等重点任务,有效推进了“扫黄打非”工作。全年共组织7次集中整治,出动执法人员3万人次,查缴非法出版物78万余件,清理取缔非法印刷企业8家、游商地摊**个;鉴定备案非法出版物4700件;删除屏蔽网络有害信息2万余条,关闭涉嫌发布色情内容论坛130余个,查处本地网站2000余家。武侯区对重点区域实施重点监管,加强电子市场专项整治,先后查处9家违规经营出版物单位,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2.6万册,进一步规范了辖区出版物市场秩序。温江区把“扫黄打非”工作向基层覆盖延伸,建立了出版物市场协管机制,在全区10个镇街聘请了61名“扫黄打非”工作协管员并签订《市场协管委托书》。
(二)案件查办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建立完善案件协查、案件挂牌督办、办案经费补贴、举报奖励等机制,切实加大了“扫黄打非”案件查办力度。金牛区大力查处非法音像制品地下交易活动,先后查办了“4.16”、“4.30”、“5.15”、“9.10”等多起大要案件,从源头上遏制了侵权盗版行为。全市全年共查办“扫黄打非”案件40起,办理全国和省上交办案件线索21起,有效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其中,成功查办的“6.09”案受到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的充分肯定,成功查办的“4.17”案在全国“扫黄打非·珠峰工程”会上作交流发言。我市荣获全国、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
五、巩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成果,版权保护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一)版权宣传引导力度加大。结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和“6.1”著作权法颁布实施纪念日,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现场投诉、举办企业版权知识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以“打击盗版、支持正版、保护知识产权”为主题的版权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的版权意识和版权认知度。围绕培育版权文化、优化创新环境,策划制作并组织播放了“音乐与版权”电视专题片和“创造力与孩子”版权公益宣传片。推进“版权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企业版权保护和运用能力得到提升。
(二)版权执法水平有所提高。坚持以抓源头、清市场、打网络为主线,组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和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对10余个网络平台实施动态监管,清理下线各类授权不明晰或未授权作品200余件。深入推动版权保护服务糖酒会、财富论坛和西博会等重要展会,积极做好展会期间展场设计、产品包装等版权侵权纠纷的调处工作。强化维权保护,指导版权纠纷调解中心调解软件、图书、美术图案等版权侵权纠纷70余起,妥善处理电信音像作品版权侵权纠纷。
(三)版权公共服务得到加强。进一步加强版权事务中心建设和版权工作站的指导,全年登记版权作品4800余件,发放版权资助经费185万元、资助作品2600余件。组建成立全市版权协会,组织举办企业版权沙龙活动,健全完善了版权专家信息库,版权指导工作不断加强。金牛、武侯、高新等在加强园区版权服务、严查侵权盗版、强化版权宣传培训等方面成效明显,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版权保护和服务环境。
六、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妥善处理后续问题
牵头完成了市广播电视台与成都传媒集团的分开运行;深入推进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工作,完成注销原电影公司税务、工商登记和完善新公司注册资本等后续工作。积极推进首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后续工作,完成3家出版单位资产评估备案和产权登记。切实加强对市印刷物资公司的监管,大力推动《新食品》、《建材与装饰》杂志社公司改制遗留问题解决。此外,“成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完成了正式挂牌,资助传媒集团开展了《成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课题调研工作。
七、不断夯实广新系统组织保障,班子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认真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组织局机关干部围绕“领先发展、文化自强”、“依法行政、维护稳定”、“感恩时代、砥砺奋进”等三大主题开展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全系统干部职工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推进“文化之都”建设的共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领导班子示范带动,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圆满完成了规定阶段的学习教育任务。坚持碰硬较真查找“四风”问题,共完成问题整改39个,特别是群众反映的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精减、有线网络电视服务质量监管、媒体违禁广告播出、版权登记资助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惠民生、办实事”主题活动,建立落实联村帮户“三个一”责任机制,局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40余户,提供帮扶物资21.8万元,党员干部宗旨观念不断强化,工作作风得到持续改进。
(二)机关职能构架和运行机制得到优化。按照“版块融合、专业设置、减少交叠”的原则,优化了局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和职能职责配置,局机关工作实现高效协调运转,工作质量得到提高。进一步完善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专题会议制度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局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得到较好发挥。强化内部管理,着眼于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机关通病,构建了以工作职责项目化为标志的目标和干部管理新体系,制定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完善了月度例会制度,推行了重要事项督办制度,干部队伍的执行力不断提高。
(三)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强化主要领导的示范带头作用,认真执行民中集中制原则,局党组带头遵守和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议事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深入贯彻“八项规定”,制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细则》,对联系服务基层、控制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提出了18条刚性规定,局机关下发文件简报较上年减少26%,“三公”经费开支较上年下降26.5%。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梳理岗位廉政风险点位,并制定了对应的防控措施。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名市管干部,43名处级干部均按要求向组织报告了个人情况。深入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和商业预付卡专项治理活动,全局共有80名党员干部进行了“零持有”报告。全年局机关未发生违反“八项规定”、上班时间打游戏、不作为乱作为等不良情况。在全市组织的**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中,局机关党员、干部对局党组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等三项指标测评的满意度均为100%,并荣获“先进单位”称号。
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我市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全面深化广新体制改革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着力破解工作难题,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履职绩效和工作水平,为加快我市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和“文化之都”建设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一、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全媒体监管
一是加强全媒体内容质量监测。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健全完善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和报刊审读机制,不断促进媒体内容生产质量的提升和正能量传播。会同市网信办加强对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工作指导,加强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管,建立完善网络视听节目内容监管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深入开展“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加大媒体违禁广告整治力度,持续净化荧屏声频。发布《媒体社会责任年度报告》,进一步强化媒体社会责任。继续加强监测中心技术平台建设,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媒体监管技术支撑。
二是加强安全播出管理。继续推进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秩序,强化保障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健全指挥调度机制,确保安全播出“零事故”。
二、以规范市场秩序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广电新闻出版行业监管水平
一是加强出版发行及印刷市场管理。切实规范出版、印刷和发行秩序,重点加强对无证、非法印刷,以及图书批发市场和校园周边图书发行秩序的整治,严厉打击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活动,努力规范市场秩序。
二是加强广电有线网络传输和经营秩序监管。妥善解决电信IPTV与广电网络的准入矛盾,切实保障群众的电视收视权和选择权。坚持有线电视服务质量投诉通报、个案处理回访等监管机制,督促广电网络服务提供商改善服务,进一步提升公众满意度。
三是规范电影院线放映活动。加大电影放映活动监管,健全影前公益宣传片播放机制,进一步规范影前播放行为。完善城市电影院线联席会议制度,促进行业自律。
四是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继续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知识的教育培训,强化普法宣传,增强法治意识。完善行政调解、行政复议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行政审批相关制度,积极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
三、以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增强文化惠民实效
一是加快实施广播“村村响”工程。按规划年内新建184个行政村和116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标准化广播室,实现行政村和已建成5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标准化广播室的全覆盖。推进广播三级联网应急体系建设试点,强化应急公共服务功能。
二是巩固推进电视“户户通”工程。组织开展边远山区电视收视覆盖调查评估,修订完善“户户通”工程建设规划。年内稳妥推进8万户MMDS用户转换,新发展边远山区地面数字电视用户1万户,进一步完善地面数字电视管理与运行维护机制。
三是不断优化电影“人人看”工程。注重科学规划,年内在三圈层建成100个村级固定电影放映点。进一步改进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公益电影进农民集中居住区、进城市社区、进特殊群体等放映活动,年内免费放映公益电影23654场。利用电影放映监管平台,加强对公益电影放映质量和场次的有效监管,不断增强电影惠民实效。
四是着力加强“农家书屋”使用管理。紧贴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建立以基层群众为主的选书机制,及时做好图书更新工作,年内补充更新比例不低于10%,积极开展农民读书活动,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阅读兴趣。积极探索“农家书屋”与农村相关文化资源整合建设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基层现有文化资源的综合功能和优势,进一步改善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五是着力打造“书香成都”品牌。围绕培育崇尚阅读的城市健康生活方式,制定“书香成都”建设规划,出台全民阅读实施意见,组建成立“成都市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针对不同群体策划组织多层面多形式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丰富“书香成都”建设的载体和内容,促进全民阅读氛围的提升。大力实施阅读支持计划,组织开展向留守儿童和外来外出务工青年等人群免费送书活动。扎实抓好相关社会公益组织、阅读公益活动和阅读推广人、书评人、志愿者的扶持,激发调动全社会参与“书香成都”建设的积极性。继续加强媒体舆论宣传和推广引导,善于运用新媒体手段,大力营造“书香成都”建设的良好氛围。制定“成都市全民阅读指标体系”,纳入全市综合文明指数测评内容,增强全民阅读活动指导的科学性。
六是抓好文化精品生产。加强对成都本土题材的挖掘策划、拍摄制作和宣传推介,实施优秀广电节目、影视剧、出版物“奖励扶持计划”,进一步推动内容创作生产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鼓励引导社会机构、网民生产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视听节目,不断扩大正能量传播。探索建立区县广播电视资源节目交换平台,促进区县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创作生产。精心组织开展“广播节目下基层”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四、以实施专项整治为重点,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
一是扎实抓好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工作。充分发挥“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坚持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切实加强源头治理,持续开展网络打击,突出抓好封堵政治性有害出版物、清理淫秽色情出版物等文化垃圾、打击侵权盗版出版物及活动等重点整治任务,加大典型案件的查办力度。
二是健全完善联动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扫黄打非”举报奖励、工作协同和目标考核机制,着力构建部门合作、上下联动、协调有力、反应快速的“扫黄打非”工作机制,巩固提升整体联动效能。
五、以深化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建设为载体,强化版权保护服务
一是继续推进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管理办法》,发挥市政府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抓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深化和拓展“版权示范单位”的创建。
二是切实加强版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版权公共服务平台,继续做好版权登记、版权资助、投诉受理、纠纷调解、版权培训和版权维权等工作。扶持版权社会服务组织,指导和支持版权协会及相关行业公益组织开展版权培训、版权活动、版权贸易,以及促进企业版权管理机制建设等工作。切实加强版权工作站建设,推进版权保护和服务向产业一线延伸。
三是积极筹备和举办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主动与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组委会、国家版权局联系和对接,积极做好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的筹备和举办工作,努力提升和扩大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六、以促进重点产业发展为突破,努力推进广新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一是加强对成都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建设的指导。发挥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加强对成都传媒集团在基地建设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加强相关政策协调,促进音乐产业聚集发展。
二是促进高端印务产业集聚发展。开展成都市印刷产业现状调查,分析研究制约高端印务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提出促进印刷产业向高端、绿色转型和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大力宣传普及绿色印刷知识,推动绿色印刷标准运用,支持开展绿色印刷认证,鼓励和支持印刷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淘汰落后技术和工艺,推动传统印务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是促进版权产业快速发展。组织开展版权产业发展课题研究,发布《市版权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摸清全市版权产业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促进版权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申建国家版权交易西南中心。
四是有序推进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按照统一部署,完善工作流程,协调落实相关政策,促进改制单位的市场化发展。
七、以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全市广新系统运行质量和水平
一是健全落实机关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已出台制度和规定的清理,进一步规范和落实“三重一大”、分工负责、首问责任、信息调研等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机关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强化预算执行和资产管理;加强民生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问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优化局机关目标和干部考核体系。细化量化年度重点目标项目,增强考核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考核办法的激励性。强化工作计划执行和督查,完善过程管理和重点工作督办制度,进一步提高重点事项的办结率和满意度。加强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强化结果运用,进一步增强工作执行力。
三是加强干部和人才培训。实施广新系统“人才素质提升计划”,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干部大讲堂”和组织参加“创新思维月讲坛”、“远程在线学习”,以及实施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行业系统管理干部和专业人才的业务能力与素质。
四是推进提升机关办公信息化水平。依托“数字成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建立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领域公共文化服务与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推动实现数字化管理、动态化监测、社会化公示。改版升级“成都市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局门户网站”,进一步创新表现形式,丰富网站内容,加强信息维护,扩大社会影响。加强局机关政务微博的管理,增强信息发布的丰富性和及时性,进一步满足公众获取相关信息的需要。
五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建立局机关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努力提高廉政风险防控水平。
第二篇:广电局四月工作总结和五月工作要点
广电局四月工作总结和五月工作要点
(一)四月工作总结
一、宣传工作:对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在我市各地、各条战线上的贯彻落实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组织广播、电视、广电报等媒体组成的专题采访团,对市开发区的经济建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对农资物价和种子、农药、化肥质量进行了重点宣传,开展了民生工程的宣传,加大了“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宣传力度,开展了打黄扫非和交通整治超载超限等专题宣传。完成了二oo七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稿件评优工作。
二、事业工作:本月内我市各广播电视播出单位安全、优质地完成了广播电视播出任务,全市未发生重大停播事故或人为责任事故;指导和协助总台进行了新大楼播出中心机房的硬盘播出系统设备安装以及验收工作;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进度和中央台无线覆盖工程建设进度进行了统计和通报,并对工程进展情况及时予以督促。
三、社管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对非法卫星电视整治力度;积极协助并参与打击“三电”专项斗争活动;认真落实了广电总局《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要求,加大境内互联网站监管力度;下发了2008年全市广电社管工作意见。
四、中心工作和内部管理:组织了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不断推进广电中心后续建设,购置了部分办公用品,加强了物业管理,安装了窗帘等;办理了2008年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有关工作;完成了市人事部门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调查统计;完成了省局广播电视体制统计工作;开展了工作人员2008年元月正常晋升工作;安排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编写工作;完成了2008年《宣城年鉴》广电部分初稿编纂;继续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推进了我局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加强了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二)五月工作要点
一、宣传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布署,组成坚强可靠的宣传报道队伍,做好奥运火炬在我市境内传递的宣传报道工作;继续加大市开发区的宣传力度;做好市第二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的宣传;以“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大力宣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市城市建设、旅游业的发展及2008年市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做好市民生工程、高考、中考,“三农”等重点工作及“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节庆活动的宣传;报送我市广播电视报优秀作品入省参评;对我市全年重点选题宣传开展情况进行一次调研。
二、事业工作:抓好五月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工作,确保完成全月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任务;指导督促各县(市)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工作,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我市各县(市)第一阶段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任务;指导督促各地抓紧全市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做好“村村通”工程建设进度和中央台无线覆盖工程建设进度统计工作,继续对各县市区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工程督查。
三、社管工作:贯彻全省广播电视社会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督促县市区卫星电视专项整治工作的落实;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加强播放违规广告问题整改;对XX县2007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网络传递机构自查情况进行审核。
四、中心工作和内部管理:围绕奥运火炬在我市XX县传递,按上级要求和布置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好广电中心的后续装饰和配套设施购置、安装工作;以广电中心的全面搬迁和落成典礼活动的隆重热烈举办为目标,继续做好相关工作;贯彻落实市效能建设领导组有关文件,切实做好我局今年的效能建设工作;组织撰写“我局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布置安排2008干部在线学习工作;办理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报批工作;进行2007文件清理清退工作;组织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对本系统各单位信息上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做好“五一”期间值班和安全保卫工作;继续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篇:广电局第一季度工作总结和第二季度工作要点
广电局第一季度工作总结和第二季度工作要点
一、积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按照县委决策部署和县政府发展思路,围绕提速晋位、突围崛起发展主线,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打好主动仗,唱响主旋律,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鸣锣开道,营造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
1、深入做好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县两会、全县工作会精神的宣传报道。深入宣传我县提出的建设目标、发展战略以及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各项中心工作,策划宣传重点,选取典型项目、典型主题进行报道。开辟多个专栏,宣传去年来全县各个方面发生的可喜变化,取得的重大成就。积极反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的情况和精神风貌,全面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报道全县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突出宣传报道各乡镇、各部门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动当地发展的有效措施;宣传报道各乡镇、各部门在文化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2、“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扎实开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选取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切实做好政策解读和热点引导,组织记者深入乡镇、村,深入农业、企业、医疗、教育、环保、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各行各业基层一线采访,采写了一批有现场温度、有思想深度的报道。
3、做好春节元宵两节的宣传。认真组织好节日氛围的宣传报道。突出“民生”这一主题,做好各级各部门心系群众冷暖,组织开展“送温暖”慈善捐赠活动的宣传报道,做好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和春运工作的宣传,宣传春运工作新举措。对全县的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生产安全、社会安全、节日期间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等进行了宣传报道。
4、精心策划先进典型的宣传。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宣传,开设
“身边的好医生”、“师道之光”等专栏,将各行各业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宣传好,营造出全社会向先进学习的浓厚舆论氛围。
5、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作、备耕春耕生产等工作进行不间断报道。同时做好在重大问题、突发事件、热点焦点等方面的舆论引导工作。
6、进一步加强了与上级媒体的联系,主动邀请上级媒体来我县采访,同时积极上送正面选题,在省市电视台、电台节目中多投稿、多用稿,实现新的突破。
7、专题节目在配合县委、县政府的大局工作方面,顺利完成2013年全县工作会现场直播的拍摄任务,制作了书画家人物专题4个,对台交流电视专题2个——《五通宫宇 连接台诏》、《文化之旅 增进情谊》,还制作播出涉及水土保持、科技富民强县、XX殡仪馆等电视专题,其中有3个专题节目在漳州电视台播出,近日开始着手制作全县双高普九汇报专题片。
今年第一季度,电视台播出《XX新闻》60多期,新闻400多条;专题《南大门》播出13期,《健康直通车》播出7期。在参加2012漳州市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广播类)评奖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件。
二、加强安全播出工作,确保全国“两会”顺利转播
为确保中央、省、市、县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播出与传输,严格执行《XX县广电局紧急报告制度》、《广播电视机房值班制度》、《XX县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XX县广播电视防插播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制度及安全应急预案,在元旦、春节、元宵及我县“两会”召开期间,加强值班安排,完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节目安全播出与传输。为做好全国“两会”的转播工作,根据省广电局和市文广新局的安排部署,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我局认真抓好安全播出工作,一是
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二是召集有关人员对电视播出机房、配电室、发电机房的设备进行全面大检查,认真排除隐患;三是组织值机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广播电视播出、传输、发射系统应对突发事件(事故)的快速反应处置能力。四是做好值班安排,强调局班子领导和播出部主任在转播“两会”节目时,一定要坚守岗位,带领值班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密注意监控,防止“法轮功”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五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市文广新局安全播出指挥中心汇报当天的安全播出情况。在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两会”的安全播出工作任务。
三、“效能纠风电视热线”工作
第一季度“效能纠风电视热线”电话接到群众投诉13件,其中涉及到的问题有:行政执法、环境卫生、占道摆摊、自来水问题、公共服务等。通过县效能办调查、核实,已全部办结并在电视台《XX新闻》“效能纠风电视热线”向群众反馈。
四、促进电影事业发展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和我局的努力下,XX3D电影城改造项目,经过几个月的连续作战,工程已赶在春节前全部竣工,2月7日正式播映。数字影院的建成,促进了我县电影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五、加强管理,推动广电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抓好全县农村电视“村村通”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村村通长效机制,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搞好服务,确保村村通、长期通。抓好农村广播“村村响”维护管理工作,确保实现山洪灾害防治村级预警广播功能和转播各级广播节目以及适时插播当地所需的农业、科技、卫生、治安、救灾、计生工作等信息,为广大农民提供有线广播
服务。
第二季度工作要点
一、新闻宣传工作:一是把握正确导向,提升宣传质量;二是强化精品意识、创新意识;三是加大主题性报道力度;四是拓展外宣,扩张总量。
二、继续抓好农村电视“村村通”、广播“村村响”维护管理工作;切实履行电影行政管理职责,促进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
XX县广播电视局
2013年3月25日
第四篇:广电局工作
三、主要业务工作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提高宣传水平,精心组织重大主题性宣传和重要活动的报道
1、宣传质量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严格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阶段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报道形式,使新闻节目质与量都得到了稳步提升。目前,《屏南新闻》播出129期983条,《全景屏南》45期。今年是建党90周年特殊年份,根据县委宣传部安排,我县“颂歌献给党•红歌大家唱”活动自3月份开展以来,各乡镇、中小学、县直各单位掀起了重温和传唱革命歌曲、爱国歌曲和廉政歌曲的热潮。共有包括乡镇、社区、机关、企业、学校、老年大学等不同层面、不同群体的四十多个单位参加比赛,是迄今为止全县参与范围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群众性歌咏活动。新闻部根据具体安排,成立红歌录制小组,不分节假日深入到每个红歌演唱现场录制节目,并安排在新闻后面播出,为建党九十周年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同时,在《屏南新闻》中推出的系列报道有《新农村建设》、《打好五大战役 落实十件要事》、《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乡镇长、书记、局长访谈》等,这些报道使得全县干群增强信心,坚定了热爱屏南、发展屏南的决心,营造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2、对外宣传呈现新局面
我台新闻部加强与市台的沟通协作,今年上市台新闻量稳步增长。据统计,1-9月份上宁德电视台《闽东新闻》109条。我台专题部制作的节目在宁德电视台《社会观察》及《今日宁德》播出25期次。
(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广电事业产业发展
1、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进一步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作,在2010年整体推进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城关地区未整转用户的全面转换工作。目前,城关地区已整转的用户达9257户,城关地区的整转工作基本完成。
2、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作适时进行。
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为2011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同时也列入我市2011年实施“五大战役”中的民生工程战役。我县任务数157个行政村(社区)。我局从实际出发,已召开乡镇站负责人会议进行前期调查摸底,落实各行政村及居委会广播室选址。目前,根据省局方案,按从本地实际出发和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就建设方式、投资额度、资金来源等基本情况,联系本地实际,组织编制本地的规划。
3、规范网络管理,确保网络正常运转。
认真做好安全播出工作。机房值班的同志都能够认真履行职责,适时掌握机房设备的运行情况;负责机修的同志能 够做到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及时排除各种故障,一年来,处理机房各类故障38起,有效地保证了前端信号的正常播出。为确保用户收看好电视节目,我局下属广播电视网络传输中心专门成立用户报修中心,解决用户收视中的问题,及时联系外线维护人员做好维修维护工作。外线维护人员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在第一时间内,急用户之所急,认真做好抢修维护工作。共受理用户报修2600多单(次),较好地保证了网络信号的正常传输,保证了广大用户能够看好电视。
4、农村电影“2131”工作顺利开展。
自今年元月,农村电影“2131”工作正式划转到县电影公司,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顺利进行,到目前为止,放映电影1750场次,完成任务的96.5%。
5、认真履行职能,依法加大行业管理力度。
对于乡镇模拟用户中一些多接户以及私自搭接的用户及时做好补户入网工作,确保了广播电视传输和播出安全。
6、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确保安全。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制定出台并下发《屏南县广播电视系统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强化安全责任意识,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管理格局。今年,我局成立安全保卫科,挂靠局稽查队。投资近3万元安装了15个监控。对广电大楼和塔仔岗转播台重点部位实施安全监控,进一步落实防范措施,提高防范能力。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防事故等防范工作,较好地预防了各类事件 的发生。局长作为本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抓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指示在本系统的贯彻落实;组织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下达的安全生产专项目标任务,及时研究解决本系统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坚持把安全生产工作与本系统的业务工作同时安排部署,同时组织实施,同时考核验收;认真组织本系统的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督促制定整治措施并加以落实。一年来,我局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三)、健全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树立广电系统良好的精神风貌
1、落实目标责任,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目前系统内部实行岗位工作量化绩效考评管理,所有科室、乡镇广电站岗位责任全部以责任状的形式给予界定,做到以制度管事管人,以绩效兑现奖惩。同时注重干部职工业务素质提高,千方百计选送各类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使其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2、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我局在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十届省文明单位后,继续努力争创第十一届省级文明单位,并已顺利通过初评。争创宁德市(2009-2011年)第六届文明行业工作顺利通过市文明办考评。我们在加强文明建设中,体现特色创建,努力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并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 性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我局各项业务工作,提升我县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水平,促进我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县广播电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篇:文化广电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谋划
文化广电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谋划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围绕跨越赶超工作,以落实文化惠民为理念,以“文化城”建设为引领,积极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出更多文艺精品,推动我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我区荣获了“XX市2015年春节文化活动先进县(市区)”、“省会彩色周末文化活动先进县(市区)”等荣誉,建成全国健身球之乡,全民健身活动进入全国示范行列。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新形式,树立品牌,文体活动多姿多彩
牢固树立惠民思想,创新文化形式,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是春节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举办了栾城首届元宵景苏诗会、乡镇民间花会调演、火红春联送万家、新春趣味有奖猜谜语、青少年书画比赛、京剧票友演唱会、优秀影视展映、乒乓球比赛、三人制篮球赛、中老年空竹展演等春节系列文体活动,丰富了我区群众节日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主题文化活动气氛热烈。举办了第二届“我要舞”广场舞大赛。举办了八场“迎驾贡酒杯”广场舞联谊会、“卓达杯”民间舞蹈大赛、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演出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惠民效果显著,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三是“彩色周末”活动缤纷精彩。成功举办了第23届“彩色周末”文化活动,彩色周末活动已经成为我区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活动的举办增强了城市凝聚力,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彩色周末”活动历时5个月,共举办演出16场。四是群众文化活动方兴末艾。持续加强对群众自娱自乐团体的指导和支持。对农民工俱乐部、南客同乐丝弦剧社、冀中画院等给予了重点扶持。其中楼底镇农民工俱乐部被确定为“河北省文艺辅导基地”,成为全市唯一一家以服务农民工为特色的辅导基地。冀中画院被确定为河北省书画院创作基地。组织开展了“群众文化之星”评选活动,经过基层推荐、审核遴选、组织评定等程序,共评选出“群众文化之星”10名,通过发挥他们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五是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举办了“迎驾贡酒”杯羽毛球、篮球比赛、栾城区职工运动会、庆“3.8”妇女节趣味运动会,还举办了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老年节庆祝活动、健身球大赛等多种体育活动,我区群众均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水平稳步提高。大力组织推广健身球活动,我区被授予“全国健身球之乡”称号,做到了村村有队伍,月月有比赛,并积极组队参加12月份举办的全国健身球操大赛。六是竞技比赛活动成果辉煌。组队参加省委宣传部、省群艺馆、省电视台举办的“幸福跳起来”舞蹈大赛,获石家庄、沧州联合赛区第一名,顺利进入12月份决赛阶段。我区健身操舞代表队参加“全国第四届全民健身操舞比赛”荣获一等奖。我区参加四年一届的XX市第十五届全民运动会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囊括了全运会组委会设置的突出贡献奖、体育道德风尚奖、成年组最佳组织奖、老年组最佳组织奖和青少年组最佳组织奖全部五个奖项。共获得成年组广播体操、男女混合拔河、健身秧歌和老年组健身秧歌四项第一名,成年组总成绩获得全市第二名,青少年组总成绩获得全市第三名,综合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
二、夯实基础,强化服务,文化阵地各具特色
文化馆克服场地困难,想方设法转变阵地服务模式,由过去的等上门辅导转变为主动下基层辅导,激活“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之间的文化联动与互动,形成覆盖全区的基层文化辅导培训网络。此外,文化馆还积极培养新人,并结合我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新的文化节目30余个。图书馆进一步贯彻落实免费开放政策,在传播正能量,建设书香栾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年以来,添置打印复印机两台,为读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打印复印服务。购置读报机、阅览机各一台,丰富电子阅览室阅读设备,方便读者阅览。购置数字借阅设备一台,实现图书借阅数字化。共购置新书5000余册,订阅期刊200余种。种类丰富的书籍吸引了广泛的读者群。截至目前,借阅图书量为13000余册,接待借阅数为4000余人次,电子阅览室接待读者300人次,解答读者咨询100余次,均比去年同期有了明显增长。苏东坡祖籍纪念馆配合柴武台公园整体建设,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更换展区展牌。现已成为我区历史文化、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展示窗口,接待各级领导、研苏专家和青少年学生及团散游客2万余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体育管理中心举办各类体育健身活动30余场,计有3000余人参与,为广大健身爱好者提供了体育活动平台。进一步扩大“全国健身球之乡”的影响,组织全区健身球操培训活动,共培训健身球社会指导员400余人。新华书店严格按照“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要求,确保中小学教材发行及时到位,通过与石家庄二中协调,使其初高中教材实现属地化发行,扩大了我区教材发行范围。
三、立足基层,着重建设,文化惠民深入人心
1、文化下乡活动常抓不懈。一是我区8支数字电影放映队在全区173个行政村巡回放映,共下乡放映电影2076场次。放映公益电影80余场次,通过公益电影的放映,宣传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突出了公益电影的公益性、普及性及长效性。怡馨影业传媒中心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二是深入基层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组织文艺编演人员,创编文艺节目进行下乡宣传工作,文艺演出共35场次,同时将先进文化以通俗易学的方式送到农村,繁荣了农村文化,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三是组织文化馆人员下乡辅导,以集体下乡辅导和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分村包干辅导为主要形式,同时发挥舞蹈、曲艺、戏曲等协会作用,开展非遗知识培训、广场舞培训、音乐辅导20余次,使上万名群众受益。四是提升“农家书屋”建设,丰富图书种类,给广大群众增加精神食粮。向全区173个行政村配送书籍两万余册。举行栾城籍知名人士王喜民、康连春捐赠新作活动,共捐赠图书1000余册。
2、城乡文体设施迅猛发展。市人大两次视察我区基层文化建设和体育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在阵地建设上一是在城区和农村新安装健身器材53套,城区实现了五分钟健身圈,农村健身路径覆盖率达85%,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的扶持,西营乡文化站评为省二级文化站,楼底、冶河、柳林屯和南高文化站被评为三级文化站。三是完善村级设施,争取上级扶持建设了宿村、大任庄、西营村、苏邱村、南贾村、冶河村六个村的农村文体广场。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对西宫
二、大周、前彪冢、北安乐等32个村给予了重点支持。为150余支文体队伍给予音响器材支持。
四、结合职能,创新题材,文艺工作百花齐放
我区文艺工作从基层工作实际出发,立足地方特色,以“以人民为中心”为己任,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发展壮大了基层文艺队伍,充分调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作出了一批紧贴时代脉搏、唱响主旋律的文艺作品。
1、全力进行人才培养。一是建立人才库,对全区文艺人才进行摸底调查,对文艺专长、已取得的成绩进行全局掌握,登记在册,对重点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二是召开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会议,结合我区实际,明确创作方向。三是王梅芳、杨辉素为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多次到外地参加省市级文学写作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素质和水平。四是邀请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隋唐史专家蒙曼来栾进行唐相苏味道及三苏文化专题讲座,经省市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对提高我区干部队伍素质、提升“三苏”文化品牌、扩大“三苏”文化影响产生积极作用。
2、精品力作重奖不断。一是王梅芳荣获第二届《十月》全国青年作家奖。二是我区短篇小说《梦死》、音乐作品《大爱如歌》荣获XX市第十三届文艺繁荣奖,中篇小说《孕试纸》获得首届网络作品五个一作品奖。三是我区创作的《郝万富爷爷讲抗日》微视频荣获全省“爷爷奶奶的抗战故事”微视频优秀奖。四是我区五名作家获得市大报大刊奖。另外刘建魁荣获河北省燕赵群星奖,冯建辉被评为河北省燕赵文化之星,李俊歧被授予河北省“艺术星火”先进个人。我区设立的“文艺精品奖”导向和激励作用明显,目前已有26人获得首届文艺精品奖,现已将获奖作品编辑成《栾城文艺》书籍并印制。
五、找准方向,合理规划,旅游非遗齐头并进
1、旅游工作积极推进。一是指导中航通飞成功申报为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今年,我局积极支持中航通飞申报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多次实地调研指导中航通飞的具体申报工作,并成功申报为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二是认真做好石家庄爱飞客飞行大会的旅游服务工作。制作了苏东坡祖籍纪念馆宣传册、栾城精品旅游线路图和栾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图,印制发放3万余份宣传资料,积极宣传我区旅游资源。三是积极打造东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和西部三苏文化旅游景区。天园饭店被评为XX市三星级农家乐。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草莓文化旅游节,有力带动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加了经营户的经济收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做好三苏文化旅游规划,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2、非遗文保顺利开展。一是南客丝弦积极申请市级非遗项目,经过多方搜集资料,精心准备,加强与市局沟通联系,南客丝弦于近日被列入XX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区现已有6项省市级非遗项目。二是完成我区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可移动文物信息全部填报录入,上报至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三是与我区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签订责任状,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六、依法审批,狠抓管理,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我局坚持以管理求繁荣,规范促稳定,不断推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行政许可审批。今年新增加文化企业18家。河北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园已有60多家文化企业入驻。大型史实纪录片《苏东坡》拍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二是优化服务环境,完善网络平台。完善了文化市场两大网络平台建设,将执法信息在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系统逐月进行报送,将全区160余家监管单位的全部信息详细、准确录入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完成了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文化市场管理和执法更加快捷、规范、透明。三是市场监管不放松,专项整治促繁荣。持续开展“清源”、“净网”、“护苗”等“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950余人次、450余车次,检查经营单位2000余家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6件,有效保证了我区文化市场的稳定发展。
七、明确目标,理清思路,重点工作再上台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要以建设文化强区为目标,按照树立品牌、打造亮点、彰显特色、服务惠民的工作思路,矢志解放思想,奋力开拓创新,全力干事创业,重点文化项目要全力推进,品牌文体活动要做亮做强,全面提升我区文化韵味,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2016年要重点做好:一是抓紧推进文化馆租占广厦财富中心办公楼工作,于2016年6月底前完成改造施工,8月底入驻。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文博中心启动工作。二是在县标公园建体育主题公园,推进体育场地开放,完善五分钟健身圈。三是打造三苏文化旅游片区,对苏味道墓进行全面提升建设,建设栾城历史文化研究院,提升三苏人文园建设。四是维修冯家大院,推进申报文物保护单位。五是在汉唐风情小镇建设“燕赵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力争建成华北地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六是完善柳林小镇农宿建设,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七是认真做好春节文化活动、文化下乡、彩色周末、全民健身日系列健身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做亮群众文化品牌,全年举办群众文体活动100次以上。八是加强培训,对民间文体队伍进行培训指导20次以上。九是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十是实施“名人名品”工程,打造精品文艺品牌,创作出省级以上重头作品,举办2016年全市故事创作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