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敲雪读后感
敲雪读后感
只听见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父亲又去敲雪了。
雪一直不停地下,父亲害怕雪打坏了我们的“书本”——指的是我们一家孩子上学收入来源的果树,被父亲称之为“书本”。便半夜起来拿着赶鸭子的棒子,来慢慢敲雪。父亲的动作十分轻巧,小心翼翼地敲树上落下来的雪。从这里体现出了父亲对我们种的果子的珍惜与珍爱。表现出了父亲对我们一家几个孩子学习的重视,体现出了父亲对我们深深的爱。
父亲问我“今夜还下雪不?”我用在学校学习过得只是来回答父亲,虽然由于今夜下雪,父亲十分无奈,可是当父亲在听到我的回答时,父亲明白了我学有所成,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即使父亲再无奈,再不情愿,可是当父亲想到了我要上学,就会精神饱满,半夜起来敲果树上的雪,以防果树上的果子坏掉,来年我们姐妹兄弟几个人的学费没有了着落。
春天来了,父亲由于忙着敲雪,晚上睡的少,终于生病了。但在父亲的照料下,果子丰收了,买上了好价钱。由于父亲的病十分严重,我们给父亲摘了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可是父亲却执意不吃,说桃子是用来卖钱交学费,并不是用来吃的,如果吃了的话,就没有钱来买书本。在我们一次次的强求下,父亲勉强吃了,可是我们却双双泪流满面,从中体现出了父子情深。
第二篇:路易读后感手敲版
11241083韩锦飞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读后感
第一部分:内容概述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共分七个章节,由三个大的部分组成:该文的第一部分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序言;中间的五个部分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政治历史全景画面,详细叙述和分析了事件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第七部分作为一个结论则是对波拿巴政变成功原因及其社会后果的理论反思和总结。它是马克思针对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的政变尔撰写的一部评述法国政局的著作。也是马克思最经典的历史著作。
法国大革命后共和八年雾月十八日即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一世发动政变,改行帝制,实行军事独裁。时隔52年后,即1851年12月2日,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废除共和,复辟帝制,号称拿破仑三世。马克思对政变进行了科学的研究与分析,准确地阐述了“法国资产阶级斗争造成了一种条件和局势,伟人马克思为我们讲述了从法国二月革命到波拿巴政变期间的革命形势,马克思把1848年2月24日到1851年12月间的法国革命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二月时期(1848年2月4日至5月4日)、共和国建立或制宪国民议会时期(1848年5月4日至1849年5月28日)、立宪共和国时期或立法国民议会时期(1849年5月28日至1851年12月2日),并依次分析各个阶段的特点。马克思冷静的剖析巴黎无产阶级在二月革命以及六月起义中失败的原因,指出“每当无产阶级上
面的某个社会阶层遭遇革命动荡时,无产阶级就与它缔结同盟,从而承担了各个政党依次遭受到的全部失败”,同时他对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予以肯定:“无产阶级至少是带着进行过世界历史性的伟大斗争的光荣而失败的。”随后又回顾和分析了制宪国民议会时期,资产阶级共和派如何被更加反动的对手赶下政治舞台。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共和派拟定的1848年宪法,认为它撕下了共和派虚伪的民主和自由的面纱,同时指出了共和派宣布巴黎戒严引燃了法兰西人的民族情感。并分析出1848年12月10日的选举中波拿巴得以胜出的原因:他得到了农民、军队、大资产阶级、无产者和小资产者的一致支持。他还剖析了代表波拿巴的巴罗内阁和秩序党是如何煽动民众请愿、使用军队作为暴力工具强行解散制宪议会的过程。接着他阐述了立法国民议会从成立到解散的整个过程。回顾和分析了下面的内容:这一时期的山岳党、保皇派、波拿巴各阶层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正统派和奥尔良派如何联合成秩序党,并成立新议会控制国家所有政权;山岳党是如何落入秩序党的圈套,并最终丧失自己在议会中的地位和在国民中的名誉。马克思强调,山岳党人的失败是因为错误地估计了人民和军队对自己的支持度而造成的。而后,波拿巴通过解散由正统派和奥尔良派组成的巴罗内阁,成立傀儡的奥普尔内阁,实际掌控了行政权。而1850年3月10日的补选使得山岳党人卷土重来,这让波拿巴一度陷入恐慌。然而戏剧性的是秩序党人只满足于羞辱波拿巴,山岳党人也只满足于羞辱秩序党人,无产阶级只满足于就业机会而甘愿被山岳党人驾驭。最终秩序党用废除普选法的方式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波拿巴和秩序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波拿巴以秩序党废除普选法为要挟,成功索取了巨额款项。软弱的秩序党只能以休会的形式表示抗议,而且在休会期间正统派和奥尔良派各自私下阴谋复辟。波拿巴则拿着这笔巨款去贿赂由流氓无产者组成的十二月十日会,并导演了一系列闹剧。最终秩序党失去了军队和议会中的大多数成员,只能冀望与同样只剩少数成员的山岳党和共和党联合起来对抗波拿巴,而波拿巴则以无耻的伎俩愚弄国民议会。由于在是否同意修改宪法这一棘手的问题上的分歧,秩序党内部陷入了为各自王朝是竞争还是融合的博弈中,最终融合的失败导致秩序党分为两大派,每一派又各自分裂下去,议会内的秩序党再次选择用休会的方式消极逃避,而大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金融利益,迅速站到了支持波拿巴的一边,波拿巴适时地利用大资产阶级对于稳定金融环境的强烈渴求解散了议会,成功发动政变,实行专政,资产阶级的统治覆灭了。最后,马克思总结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失败及巴黎无产阶级没有举行大规模起义的原因。随后分析了波拿巴政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其获得了法国社会人数最多的阶级(小农)的支持。他认为拿破仑时期的小农“能够自由无阻地利用他们刚得到的法国土地并满足其强烈的死有余”,而议会制共和国的三年严酷统治,使小农渴望另外一个拿破仑的帝制复辟,资产阶级也被动地成为了波拿巴复辟的助推手。本部分,马克思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指明方向:波拿巴使议会权力臻于完备,为的是能够让革命者推翻行政权,从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部分:阐述原理
它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结论;同时阐明了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进一步强调了工农联盟的重大意义,从而大大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指出,1848年革命的经验,特别是工人六月起义失败的教训,证明资产阶级国家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工具,任何希望在资产阶级共和国范围内改善工人处境的想法只能是一种幻想。因此,无产阶级要得到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以革命的暴力反对反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国家产生于封建制度末期,它的产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灭亡。第一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形成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政权,拿破仑一世使这个国家机器更加完备。二月革命后建立的共和国,在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过程中,加强了政府权利,使之更加集中化。到路易〃波拿巴执政初期,这个庞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成了象密网一样缠住法国社会全身并阻塞其一切毛孔的可怕的寄生体。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说:“一切变革都是使这个机器更加全备,而不是把它毁坏。那些争夺统治权而相继更替的政党,都把这个庞大国家建筑物的夺得视为自己胜利的主要战利品。”而无产阶级革命,则必须集中自己的一切破坏力量来打碎这个国家机器。它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主要的基本的东西,我们可以根据帝国主义时期的新材料,作出包括英美在内的一切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论断。世界历史的发展,完全证明了马克思列宁
论断的正确性。凡是按照他们的教导去行动,无产阶级革命就胜利,相反,革命就失败。通过议会道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例子绝无仅有,而因此遭到失败的例子却不胜枚举,这就是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酷现实。
思考与感悟
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他的历史进步性和合法性首先不是建立在某种道德愿望上的,而是建立在对自己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能动把握上。革命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不是某个政党、阶级为了自身的解放而牺牲社会的利益,不是单纯为了统治这个国家才去革命。同时它还要立足于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公正民主的经济政治参与制度,防止发展所可能导致的不良社会后果,也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从而造成社会权力严重不公的现象!我们也看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执政党,就是因为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适合一定社会环境的东西才能够存留下来。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是艰苦奋斗搞发展,这一点很值得肯定。但是我们从另一方面来看,现在我们身边腐败现象严重,政府官员搞特权的现象屡见不鲜。希望我党能够及时的解决内部问题,从而长久地为广大人民谋福利。对个人影响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我们要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史观来看待这个世界,看到事物的两面性,深刻地认识事物本质。同时我也看到,马
克思主义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理论,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影响:
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精神生活的需要。人的需要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有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有活动需要、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导航灯,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缺乏信仰,会让自己觉得生活迷茫,不知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导致虚度时光,浪费青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充实精神生活,树立积极的心态,保持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力量的源泉。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是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信仰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保持理想信念,实现人的价值。我们中华民族的崛起,现在最缺乏的,并不是资金,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一种精神信仰,是八千多万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十三亿人对社会主义信仰所产生的凝聚力。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搭建理想与现实的桥梁。理想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要达到我们自己的追求,就要坚持信仰,用实干精神去一步步完成自己的目标。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信仰,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积极的人生理想,在信仰的激励和指引下,朝着目标一步步迈进,实现人的价值。
第三篇:雪读后感
雪读后感
1.《雪》是一篇寓意深邃的散文诗,也算是一篇“绝好的眷念故乡,回忆儿时的抒情小品文”,在故乡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流露了“鲁迅心灵”里一种“深刻的恬适的回味”,雪读后感。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象征和寄托了更为深远的情感。
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含了鲁迅反抗冷酷现实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这篇散文诗写的是雪,却是别出心裁地从描写雨来开篇的。“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鲁迅在这里并没有对“暖国的雨”流露出贬抑的感情。他是由北方落雪的自然现象引起感兴,而想起来南国的温暖,曲折地对于使“暖国的雨”变成“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的北方凛冽的严冬,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开篇这一段抒情的设问,是与篇中这个抒情的主旨有机相连的。
为了充分展露自己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鲁迅以异常热烈而深情的笔调来描写江南落雪的景象。在一幅“冬花雪野”图中,使人感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活的快乐。鲁迅描绘了这幅图后,又绘声绘色地再现了为江南雪天孩子们稚气天真的创造而欢愉,也为雪罗汉的消融坏掉而惋惜。在这些“江南的雪”的情景描写中,鲁迅倾注了自己多少向往、景慕的深情!美好的图景,寄寓了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
柔美的江南雪,壮美的朔方雪,不仅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
韩瑜点评:透彻的分析,精辟的观点,突显了鲁迅勇猛奋战的形象。鲁迅先生的柔情与刚烈在作者对《雪》一文的剖析后更显鲜明,他“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2.“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作者把这三个形象放在一起到底想告诉读者什么?
作者明显偏爱“朔方的雪”,可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江南的雪”,甚至于用两个小节写塑雪罗汉的情景?
“江南的雪”象征美好的世界,“朔方的雪”象征为着追求美好而须的不屈的抗争。
《雪》写于1925年1月,1925年1月,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式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
作者在全文描述了三种雪:一是尚未化为雪的“暖国的雨”;二是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三是孤独、自由、奋飞向上的“朔方的雪”。用大量的篇幅描写被化妆、快速融化的“雪罗汉”。通过描写北方的雪则是对北方局势的不满,并认为要像北方的雪一样通过奋斗来争取自由。
作者对三个形象的基本态度似乎也与作者用语的感情-色彩,作者的人生态度相吻合了。
作者表现了对南方局势的担忧,那是被美化和吹捧的一种暂时假象,是没有生命力的“雪罗汉”而已。并指出,革命不是那么容易成功,是需要无数革命志士通过奋斗去争取,才会有光明的一天。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读后感《雪读后感》。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第四篇:三月雪 读后感
《少年红色经典——三月雪》读后感
在假期的时间我读了《少年红色经典——三月雪》这本书,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在主人公刘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为了人民,为了祖国可以牺牲自己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
三月雪是一种早春开放的花儿,在作者的这本书中,“我”看到了那一株生长在龙山的三月雪,它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高洁而美丽,那是因为在它的下面埋葬着一位值得尊敬的革命烈士——刘云。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在龙山村抢夺了百姓们的粮食,对百姓进行欺压,百姓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却又无计可施,这时一名共产党员刘云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敌人展开了争斗,可是最后还是被敌人抓住了,这是另一个共产党员知道了,马上带人来营救,可是却发现刘云已经死在了三月雪的旁边。读到这里一股伤感之情涌上心头,革命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今天,换来了我们生活的未来。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们所赋予我们的,因此我们应该忆苦思甜,珍惜现在的时光。可是故事的后面却更使人震撼,刘云的女儿小娟,知道妈妈死后也义无反顾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站在一个和我们一样大的小姑娘在国难当头的时候那么的义无反顾,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在抗日的战场上,刘云一个平凡普通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自己的信仰,自己的责任。战争是残酷的,但是在残酷的战争中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事迹,革命烈士们面对敌人毫无畏惧,他们大步的迎上去,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即使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坚持到底。这就叫爱国,这就叫热血,这就叫坚韧!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例如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血染抗日战场的虎将——叶成焕,以死报国的——戴安澜,与阵地共存亡的抗日将领——佟麟阁,宁死不屈的抗日英雄——赵尚志等等。他们在我国的人民心中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身为学生的我们现在应该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祖国,虽然我们不能站在战场上,但是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报效祖国,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第五篇:雪的读后感
雪的读后感
我从《雪》中读到了三种人生 因为它被选入了江苏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新教材,雪的读后感。这篇文章,我上学时肯定是读过的;但同样可以肯定的是,我对它已几乎一无所知了,或者应该说我本来就对它一无所知罢。为了编点教学资料,也因为莫名的潜滋暗长着的一份好奇,我开始反反复复地读它。诗质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很快征服了我的心。可是,众多的疑惑竟也一并攫住我的神经,让我难以自拔: “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作者把这三个形象放在一起到底想告诉读者什么?作者明显偏爱“朔方的雪”,可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江南的雪”,甚至于用两个小节写塑雪罗汉的情景?如果作者写“江南的雪”和塑雪罗汉是要表现“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情赞美”和对“童年生活美好的回忆”(引号中为课文中的旁注语),那文章的第三节是否显得画蛇添足,大煞风景?整整用了四个下午、四个晚上——20多个小时上网读《野草》,读关于《野草》的评论,读关于鲁迅的评论,最奇怪的感觉竟然是,人们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雪》,偶尔有片言只语,终难尽解我心头之惑。我所看到的意见无外乎两种。一种意见我称之为“追求美好说”(看来教材编者也接近这种观点),即“江南的雪”象征美好的世界,“朔方的雪”象征为着追求美好而须的不屈的抗争(也可补上“精神”、“战士”之类的词),读后感《雪的读后感》。姑且不论这种说法与普遍认同的“对比”特点是否一致,仅就“滋润美艳之至”六个字,就让人总觉得讽刺意味更胜赞美意味。另一种意见可以叫做“灵肉说”,如就读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金瑞锋先生(虽然他发文时只是大一学生,但我愿意这样称呼他)认为:“江南的雪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美艳至极,是炫耀的肉体,这种只适于塑罗汉的柔和的雪永远只能在冷风的吹刮中消失掉它的胭脂。北方的雪,如粉,如沙地飘洒,和飘飞着的灵魂一样,徜徉在空中,飞舞,蓬勃,奋发,闪烁永久的光,鲁迅期待着这种灵魂的诞生。”读了几天的“网文”,这段文字是最让我忘却眼酸腰痛的。然而“暖国的雨”呢?难道它仅仅是为了给结束语“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创造一个呼应?难道“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这样的语句竟可以没有一点意味? 2004年12月28日,已经多年难得见雪,见雪也至少要到春节前后的苏州,竟然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一时间心头不由得也迷信起来。眼睛从荧屏移向校园,虽没有看见雪野中有各色花草、蜂蝶,但欢呼雀跃的学生却是随处都是,更有一群青年教师,女的打着花伞,男的举着相机,在已被白雪半遮半掩的绿树碧草间照相,那种兴奋直逼进三楼阳台上的我的心里面来。“明天肯定有人塑雪罗汉了。”我自然地想道。忽然间,我有了一种感觉,这是一幅热闹的画面呀!而这热闹,全是因为“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之至”讨人喜欢的缘故了。而“朔方的雪”不同,它“如粉,如沙”,只因太过冷峻,人们是宁愿居屋烤火也不愿意亲近的,于是尽管它“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别有一种“壮美”,但只能面对“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 有一种想法在心中升起:“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象征着三种人生——“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让“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自己应该感到“不幸”而又不一定感到不幸的人生;“滋润美艳之至”,如小丑般媚俗而受宠,却终究因没有灵魂而成为匆匆“过客”的人生,永远独立独行,用“蓬勃地奋飞”“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却必须忍受“孤独”的人生。如此,“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句话好像也不是太难理解了,同时,作者对三个形象的基本态度似乎也与作者用语的感情-色彩,更与作者的人生态度相吻合了。读书偶得,存此一说,以备斧正。我们班同学有写这个的了。换换别的 万分感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