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解读

时间:2019-05-14 05:1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字经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字经解读》。

第一篇:三字经解读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解: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艮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後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

来越大。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解: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於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着重在记忆,之後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

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解: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於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严师出高徒,严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要教出好孩子,必须父母与老师双方面配合,也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努力。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麼作

为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解: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如果不透过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不知道那些事合不合乎义理,应不应该做?作子弟的,要趁著年少的时候亲近良师、结交益

友,好好学习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 弟於长 宜先知

解:黄香是东汉江夏人,他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顺父母,夏天天气热的时候,他就用扇子先将父亲的床铺搧凉,再请父亲就寝;冬天天冷的时候,他就先将父亲的被子睡温暖,再请父亲安睡。类似这种孝顺的行为,是每一个为人子女所应当尽的本分。

东汉末年的孔融,才四岁的时候,就晓得礼让兄长,将大的梨子让兄长吃,自己选择较小的。这种尊敬兄

长、友爱兄弟的美德,应当及早教育培养。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解:做人第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才是增广见闻学习知识,明白数字的变化,并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章,来修养自己。一是数字的开始,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如此累积上

去,可以无穷无尽。

口而诵 心而惟 朝於斯 夕於斯

解:读书的方法不但要用口去读去背,还要用心去思考,不但白天用功,晚上也要不断地精进,才能熟记不忘。读书五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幼而学 壮而行 上致君 下泽民扬名声 显父母 光於前 裕於後

解:一个人在年幼的时候,就要努力求学,长大後,应该力行实践所学到的学问,对上能辅佐长官报效国家,对下能造福社会人民。这样不但可以得到好名声,使父母觉得光荣、欣慰,更能光宗耀祖,对後代子

孙也是一种启发,一种典范,一种真正的庇荫。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好。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现得很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左右移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

第二篇:百家讲坛之解读《三字经》观后感

以前我都是不看百家讲坛的,时间太晚了。因为历史老师让我们去看,我就在网上挑了一期《三字经》解读去看看,这个我还是挺感兴趣的。也因为看了这期的百家讲坛,我才真正认识了《三字经》。

《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共称三百千。而三字经用经这就体现了三字经的重要性。寥寥1720个字的《三字经》概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和道家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一代代君王粉墨登场、历史人物或血洒疆场,爱国情怀感动一代代炎黄子孙;或助纣为虐,遗臭万年!

其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玉不琢不成器,出于《礼记》的《学记》。字面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它是成不了器的,也就是它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它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不知义,人如果不学习的话,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钱教授讲到君子拿玉,美玉来体现,来展现,或者来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所以古人经常用琢玉来比喻自己完善自己的修养,他使自己的修养越来越完善,就像雕琢这个玉一样,所以《三字经》用玉不琢不成器来做比喻。因此我明白学习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所以《诗经》里面也有话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三字经》所倡导的是,学习是一个过程,它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这样一个过程。

通过对钱教授解读《三字经》的学习,我明白了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我去切、磋、琢、磨,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人必须经历过勤苦才会有快乐,才会有成功遇到困难我也应该有不怕苦的精神,并把遇到的困难当做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打磨的过程。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初一:徐佳熠

第三篇:《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三字经》通俗易懂,是自宋朝以来历代对儿童的启蒙读物,一直广为流传。

这本书里讲了许多经典的历史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早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只能住在破房子里,居住的房子正好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学着哭丧,孟母很着急,就搬家到了市集。但旁边有个肉铺,小孟子又学着剁肉,孟母更着急了,就又搬家到了学校附近,这次他受到了学习氛围的熏染,变得彬彬有礼。这让我知道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另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故事是:黄香温习。东汉时有一个叫黄香的人,他母亲早故,和父亲相依为命,家里很穷。夏天,由于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的缘故,晚上的温度很高,他担心父亲睡不着,就把枕头扇凉快了;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他就先睡下,温暖了枕头和席子,让父亲能够安寝。这个故事让我感悟到做小辈的应该对长辈孝顺,并努力付诸于实践当中。

三字经还讲了从伏羲到元朝的历史间发生的很多故事,我非常喜欢,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发人深思,建议小朋友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哦。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

好书伴我成长,看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让我懂得了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真是开卷有益呀!

看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很是受益,钱教授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解读《三字经》,借鉴古人、融会历史、贯通现代,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

《三字经》内容广泛,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经典启蒙读物和小百科;即使在今天,也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用。钱教授认为,《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读完之后我感觉《三字经》的学习对象是父母和教师,而教育对象才是儿童学生,《三字经》是一部供父母和教师教育孩子用的读本而非儿童读物。

《三字经》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讲教,即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理由、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规律。第二部分讲教的内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像一根线,他的解读把文化、哲学、宗教、社会、经济、文学等等一颗颗珠子串起来。第三部分是学的部分,以众多学习的例子,强调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钱教授建议把第三部分前移。

读完之后,做为一名教师,“教不严,师之惰”一直回响在我耳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地位之高,从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就可以看出: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接着天地君亲,第五就是老师。儒家思想讲究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在中国的传统当中,老师必须严格教育。教书先生甚至可以责罚不认真读书的皇子。书中为我们讲了一个关于皇子老师的故事: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很关心皇子的教育,满世界找有学问的人,终于找到教学水平很高的李希颜。这位老师完全以一种严格的态度,来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这些皇子上课不好好听讲,他就揍,打得皇子嗷嗷叫,痛得受不了。只要他们不好好学习,就要打他们。朱元璋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小王子,就跑到父皇那说:“这书没法念了,这老师给我揍的,都快揍死了。”皇帝听了以后非常生气,准备治老师的醉。但马皇后对他说:“李先生这是以圣人之道,以一种非常严格的态度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江山社稷考虑,我们应该感谢李先生,怎么能责备他呢?”后来,皇帝对这位老师非常敬佩。那位老师退休时,朱元璋专门赏赐了黄袍,同时赏赐了大量的钱财。

现在好多家长不理解老师,如果对孩子要求严一点,动不动就兴师问罪。搞得我们老师很被动,是不是老师就可以纵容孩子?我们的严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对了?当今社会强调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绝对不允许体罚孩子,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不严,师之惰”到了今天,我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做老师的,教诲学生要讲究好的方法,不采取善教之方,就是做老师的过错、失职。重点是强调教师要有教师之道、善教之方。我的周围经常有一些成功的教育者,面对“习相远”的学生,他们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温馨的情调。首先采取诱人法,付与真情关爱和细心沟通,疏导学生明其志、晓之理,营造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搭建学生自醒的平台。其次是采用循循善诱法。针对无法及时完成学业任务的学生,在他无助时给予有助,予以细心的指导和批阅。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和自爱,促成学生逐日提高,可谓教之善也!反之采用刻薄写生手法,以师道尊严的面孔出现,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结果,学生或畏而远之、或逃之夭夭、或破罐破摔、或赌气辍学,可叹惰之害也!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读了这本书,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传达给我们的那种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经》对于今天,特别是当前我们开展国学经典教学不可替代的意义。

在我们学校经典文化读书活动更是搞得有声有色。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国学经典文化思想的教育,一直坚持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论语》、《老子》和古诗词等的诵读活动,课间喇叭里播放着《弟子规》、《三字经》,《新学堂歌》……每当中午、晚上放学的时间朗朗的背诵声音就会响遍我们的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了,品位提升了,在校园内东南角创设一条文化长廊,该长廊由三、四十米多长的竹简组成,上面汇集了“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每个教室门前的柱子上也有这样的竹简,楼梯间挂有古诗词、成语故事,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经典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其润物是无声的。经典,让学生爱读书了,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学修养,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们的读书热更浓。学校为我们营造了读书的环境,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老师购买图书,如《四书五经》每位教师手里都有一本;并且保证了阅读时间:每周至少能抽出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青年教师每周组织一次教师论坛活动。经常全体教师收看于丹的《论语心得》。本学期一开始我们邀请山东大学的张德苏教授做了 “国学简述暨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精彩国学导读报告,后来山大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仵从巨院长经典读书文化导读报告会。为推进书香校园特色品牌建设深入发展,有效推进教师读书文化品位和层次,着手与山大文学院合作,开展“专家教授进校园读书导读行动”和“书香名师读书研修活动”,专家学者将走进校园与教师学生面对面,部分教师将走进山大威海分校文学院进行选课研修。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全体教师读书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师品味!让我们继续读书吧!

读书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读书是一个终身的事业,读书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读书是一种修养身心、增进知识的方式。古语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生是一座山,人生是一片海,我们必须经历过勤苦才会有快乐,才会有成功,才可以有权利期盼收获!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暑假闲暇之余,信手翻阅《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恍若在阅读一本通俗的中国二十四史,恍忽间随钱文忠先生在字字溯源中一起走近历史事件,并从文字的推敲中,探查历史的真相。

《三字经》我相信人人都知道,但是正真了解他内容的,我相信并不多。他可以说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本书。《三字经》共一千多字,中华历史及道德观几乎都浓缩在这一千多字中了。脑袋中常常有这样的印象:一座矮矮的房子,青瓦白墙,里面一个斯斯文文的老先生,手里拿着一本书,下面的小孩子们一字一句的念念有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边还像模像样的摇头晃脑。不由的又想到小时候,在爷爷的桌上找到一本《三字经》,便不知由来的好奇的看起来,但是那三个字三个字的文字,却又实在不懂,可有糊里糊涂的看下去。现在想想,不由一笑。

钱文忠教授的见解很细致,开头是伦理道德,再是经典文献,然后是中华历史。若不说,谁能知在这仅仅一千字中,竞蕴含了这么多内容。

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一片茫茫大海,那么《三字经》便是几千年前沉如海底的一艘船,里面尽是一些数不清的财富;人人都曾听说过沉船古老而又神秘的传说,但却无人去打捞。

在古代,《三字经》是儿童的启蒙读物,但是却没有正式的见解流传下来。对于《三字经》我们居然没有完全理解的把握,这种现象,直到钱文忠教授解读了《三字经》才得以消除。

《三字经》是国学之经典,中华文化的伟大尽展其中,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朵耀眼的奇葩,独具魅力而又璀璨夺目,而三字经不愧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颗最耀眼的珍珠。

第四篇:《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父母送给子女的最好礼物,老师颁给学生的最棒奖品,你我励志明心的精良读本。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1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内容广泛,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经典启蒙读物和小百科;即使在今天,也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用。

钱文忠先生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解读《三字经》,借鉴古人、融会历史、贯通现代,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

其中,“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让身为教师的我印象颇深。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的的地位极高,从“天、地、君、亲、师”就可以看出: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接着天地君亲,第五就是师。在书中,钱文忠先生分别用朱元璋和溥仪的例子向我们说明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必须严格教育学生,连皇上也不能例外。这句话不仅强调了老师的责任,同时也强调了老师的尊严。

钱文忠先生又用了鲁迅先生曾经举过的例子阐明了儒家文化十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有其弊端,因为为人师表者,未必都合格。因此在现代人看来,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过时了。然而在这本书中,钱文忠先生让我们又一次好好地反思这种传统师生关系的优缺点,比如传统教育中的体罚是不能继承的,但是,老师对学生严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对了?是不是就可以纵容孩子了?现在,好多老师对孩子不敢严格教育,为什么呢?那是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在我的身边就经常发生一些由于老师严格教育、严厉批评,而导致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跑来兴师问罪的事情。这样一来,孩子还能教育好么?所以传统教育中提出的“教不严,师之惰”难道就完全不对吗?其实在今天看来,作为教师仍然得对学生严格教育,但是应当采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而不是古代私塾中严苛的责罚。

在我以往的教育中就注意到了,既严格教育学生,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并让家长信服。

首先,教育严格但不缺失尊重。对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道德文化的教育丝毫不能懈怠,应以严格要求,但是在教育的方法和问题的处理上以尊重为基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严格要求,热心指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摒弃高高在上的严厉指责,采用推心置腹的平和沟通,让学生明白他们哪错了,应该怎么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曾经,教高年级时,班上一个小干部犯了一个不小的错,几十双眼睛等着看我如何处理这位老师们面前的“小红人”。其实对于班干部,我的要求更严格,但是此时,我又不能不顾这孩子极强的自尊心,因此,我先向其余学生保证一定会按章办事,但是事情得单独处理。空课间,我找来这位学生,在没有人的办公室面对面地和他交流了一番,言语间严厉又不乏亲切,责备又不乏宽容,一番循循善诱让他彻底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受到了教育。回班后,他主动要求在同学们面前进行了自我检讨,深刻而又诚恳,这样不仅没有让他在同学们面前失去尊严,反而更加树立他的威信。

其次,要罚但要得法。古时候私塾里的先生对弟子的惩罚最多的莫过于使用那把戒尺,现在这种方法显然是予以批判的。但是有时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顽劣的孩子,适当的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但是这样的惩罚要得法,既不能伤害孩子的身心,又要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之前,我们班上的惩罚方法就是什么方面犯了错,屡教不改后同学们商量因错制宜,绝不体罚绝不抄书。比如,对于班里总是随手乱扔废纸的同学,大家就让他逢到课间拎着垃圾袋去收拾教室地面上的纸屑,甚至是校园里的纸团,做得好的还予以适当的夸奖,让他明白保持一个教室乃至一个校园的整洁是多么的不容易,为自己之前不文明的行为感到难为情。再比如,有时自习课上,某些同学讲话影响大家的学习,我们就提议让他们在讲台上给大家唱首歌就当将功补过给其他同学放松一下精神,说实话,虽说是唱歌,但是在台上的滋味并不好受,因此同样的错误很难再犯。

最后,和家长用心交流,在教育上达成共识。我们要经常与家长用心交流,双方都从对孩子的关心这一共同点出发,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促使孩子健康成长。我刚接触家长时,也有些家长特别是长辈很是护短,让我的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因此,我首先在家长会上提出我的教育观点,让家长明白我出发点,让家长学习了一些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不要让孩子背负过沉的期望,更不能一味地放纵溺爱。同时,要求孩子的教育尽量由父母实行而非隔了一代的老人。其次,这样的“交流”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共识,需要教师的不厌其烦、坚持不懈,有时甚至得受得了委屈,要用真心地感动、感化家长。

“教不严,师之惰”中儒家文化过分地强调了老师的权威,这种极端的“师道尊严”是不可取的,但是“教不严,师之惰”也的确让我们明白了传统文化中自古不变的老师的责任。钱文忠先生解读《三字经》让我明白了《三字经》的学习对象不仅仅是儿童还是父母和教师。教书育人过程中,既要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2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三字经》通俗易懂,是自宋朝以来历代对儿童的启蒙读物,一直广为流传。

这本书里讲了许多经典的历史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早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只能住在破房子里,居住的房子正好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学着哭丧,孟母很着急,就搬家到了市集。但旁边有个肉铺,小孟子又学着剁肉,孟母更着急了,就又搬家到了学校附近,这次他受到了学习氛围的熏染,变得彬彬有礼。这让我知道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另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故事是:黄香温习。东汉时有一个叫黄香的人,他母亲早故,和父亲相依为命,家里很穷。夏天,由于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的缘故,晚上的温度很高,他担心父亲睡不着,就把枕头扇凉快了;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他就先睡下,温暖了枕头和席子,让父亲能够安寝。这个故事让我感悟到做小辈的应该对长辈孝顺,并努力付诸于实践当中。

三字经还讲了从伏羲到元朝的历史间发生的很多故事,我非常喜欢,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发人深思,建议小朋友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哦。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

好书伴我成长,看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让我懂得了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真是开卷有益呀!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3

看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很是受益,钱教授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解读《三字经》,借鉴古人、融会历史、贯通现代,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贵镜鉴。

《三字经》内容广泛,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经典启蒙读物和小百科;即使在今天,也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用。钱教授认为,《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读完之后我感觉《三字经》的学习对象是父母和教师,而教育对象才是儿童学生,《三字经》是一部供父母和教师教育孩子用的读本而非儿童读物。

《三字经》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讲教,即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理由、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规律。第二部分讲教的内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像一根线,他的解读把文化、哲学、宗教、社会、经济、文学等等一颗颗珠子串起来。第三部分是学的部分,以众多学习的例子,强调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钱教授建议把第三部分前移。

读完之后,做为一名教师,“教不严,师之惰”一直回响在我耳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地位之高,从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就可以看出: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接着天地君亲,第五就是老师。儒家思想讲究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在中国的传统当中,老师必须严格教育。教书先生甚至可以责罚不认真读书的皇子。书中为我们讲了一个关于皇子老师的故事: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很关心皇子的教育,满世界找有学问的人,终于找到教学水平很高的李希颜。这位老师完全以一种严格的态度,来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这些皇子上课不好好听讲,他就揍,打得皇子嗷嗷叫,痛得受不了。只要他们不好好学习,就要打他们。朱元璋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小王子,就跑到父皇那说:“这书没法念了,这老师给我揍的,都快揍死了。”皇帝听了以后非常生气,准备治老师的醉。但马皇后对他说:“李先生这是以圣人之道,以一种非常严格的态度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江山社稷考虑,我们应该感谢李先生,怎么能责备他呢?”后来,皇帝对这位老师非常敬佩。那位老师退休时,朱元璋专门赏赐了黄袍,同时赏赐了大量的钱财。

现在好多家长不理解老师,如果对孩子要求严一点,动不动就兴师问罪。搞得我们老师很被动,是不是老师就可以纵容孩子?我们的严格教育是不是就不对了?当今社会强调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绝对不允许体罚孩子,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不严,师之惰”到了今天,我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做老师的,教诲学生要讲究好的方法,不采取善教之方,就是做老师的过错、失职。重点是强调教师要有教师之道、善教之方。我的周围经常有一些成功的教育者,面对“习相远”的学生,他们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温馨的情调。首先采取诱人法,付与真情关爱和细心沟通,疏导学生明其志、晓之理,营造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搭建学生自醒的平台。其次是采用循循善诱法。针对无法及时完成学业任务的学生,在他无助时给予有助,予以细心的指导和批阅。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和自爱,促成学生逐日提高,可谓教之善也!反之采用刻薄写生手法,以师道尊严的面孔出现,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结果,学生或畏而远之、或逃之夭夭、或破罐破摔、或赌气辍学,可叹惰之害也!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一种敬业的精神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读了这本书,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传达给我们的那种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经》对于今天,特别是当前我们开展国学经典教学不可替代的意义。

在我们学校经典文化读书活动更是搞得有声有色。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国学经典文化思想的教育,一直坚持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论语》、《老子》和古诗词等的诵读活动,课间喇叭里播放着《弟子规》、《三字经》,《新学堂歌》……每当中午、晚上放学的时间朗朗的背诵声音就会响遍我们的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了,品位提升了,在校园内东南角创设一条文化长廊,该长廊由三、四十米多长的竹简组成,上面汇集了“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每个教室门前的柱子上也有这样的竹简,楼梯间挂有古诗词、成语故事,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经典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其润物是无声的。经典,让学生爱读书了,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学修养,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们的读书热更浓。学校为我们营造了读书的环境,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老师购买图书,如《四书五经》每位教师手里都有一本;并且保证了阅读时间:每周至少能抽出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青年教师每周组织一次教师论坛活动。经常全体教师收看于丹的《论语心得》。本学期一开始我们邀请山东大学的张德苏教授做了“国学简述暨孔子的教育思想”的精彩国学导读报告,后来山大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仵从巨院长经典读书文化导读报告会。为推进书香校园特色品牌建设深入发展,有效推进教师读书文化品位和层次,着手与山大文学院合作,开展“专家教授进校园读书导读行动”和“书香名师读书研修活动”,专家学者将走进校园与教师学生面对面,部分教师将走进山大威海分校文学院进行选课研修。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全体教师读书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师品味!让我们继续读书吧!

读书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读书是一个终身的事业,读书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读书是一种修养身心、增进知识的方式。古语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生是一座山,人生是一片海,我们必须经历过勤苦才会有快乐,才会有成功,才可以有权利期盼收获!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4

暑假闲暇之余,信手翻阅《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恍若在阅读一本通俗的中国二十四史,恍忽间随钱文忠先生在字字溯源中一起走近历史事件,并从文字的推敲中,探查历史的真相。

《三字经》我相信人人都知道,但是正真了解他内容的,我相信并不多。他可以说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本书。《三字经》共一千多字,中华历史及道德观几乎都浓缩在这一千多字中了。脑袋中常常有这样的印象:一座矮矮的房子,青瓦白墙,里面一个斯斯文文的老先生,手里拿着一本书,下面的小孩子们一字一句的念念有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边还像模像样的摇头晃脑。不由的又想到小时候,在爷爷的桌上找到一本《三字经》,便不知由来的好奇的看起来,但是那三个字三个字的文字,却又实在不懂,可有糊里糊涂的看下去。现在想想,不由一笑。

钱文忠教授的见解很细致,开头是伦理道德,再是经典文献,然后是中华历史。若不说,谁能知在这仅仅一千字中,竞蕴含了这么多内容。

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一片茫茫大海,那么《三字经》便是几千年前沉如海底的一艘船,里面尽是一些数不清的财富;人人都曾听说过沉船古老而又神秘的传说,但却无人去打捞。

在古代,《三字经》是儿童的启蒙读物,但是却没有正式的见解流传下来。对于《三字经》我们居然没有完全理解的把握,这种现象,直到钱文忠教授解读了《三字经》才得以消除。

《三字经》是国学之经典,中华文化的伟大尽展其中,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朵耀眼的奇葩,独具魅力而又璀璨夺目,而三字经不愧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颗最耀眼的珍珠。

第五篇: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下面给大家分享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的读后感,欢迎借鉴!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1

我们刚刚能听得懂大人们说话时,父母一直在给我们灌输着“父母呼,应勿缓”的道理。我们刚刚学会识字时,老师就交于我们“人之初,性本善”。这不论是做人道理,还是朗朗上口的背诵文章都来自于一本传承中华文明的瑰宝——《三字经》。

可能《三字经》早已是家喻户晓了,可这瑰宝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陌生,这使当今的我们开始逐渐忘记其中文明精髓,并不了解其中的为人之本。就在让我认为《三字经》将来会变成只知名字,不知内容时,出现了一个可谓是拯救了这即将消逝精华。他就是——钱文忠。

说起钱文忠,大家可能有所听闻,他是清华的教授,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才华横溢,读完《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后》他的分析,他的文学功底让我无比敬佩。

从《百家讲坛》,到《三字经》的再次阅览,最后让《三字经》中的道德、文明、文化精髓等步入生活。钱文忠的见解很细致,开头是伦理道德,再是经典文献,然后是中华历史。若不说,谁能知在这仅仅一千字中,竞蕴含了这么多内容。一字一句的由来,其中的道理,都分析透彻。翻开书字里行间富有现代感,却不失其中古人思想。

看完整本书有种被受过了谆谆教诲的小孩,在反省自己,反思自己是否把这一切都列为做人之本,为人之道。《三字经》一共1122字,字字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翻开书开篇就告知如今我们为何再读《三字经》,因其中内容广泛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社会道德等,在如今依旧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社会功用。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句或许是因为从小就只记得这一句的原因吧,但是我知道它10年,都曾未知道其中的深层意,只有我读完这本书闭上眼睛回味其中的韵味时,我才明白,才能被受教一生。钱文忠说“人之初,性本善”的表面意思是人:出生时天性本来就是善的。看完后我在思考,为何是善而不是恶呢?然而这本书确一一告诉了我答案。从学派、中西文化、名人名事,全部分析透彻让我全面了解跟这句话有关的知识及道理等。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并不是那些所谓的我明白了什么什么做人道理,不是空空而谈的我要好好读书。我觉得我的感受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就应该以更现代感的方式传承,例如《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一样,运用不同的理解性来把经典分析,使现在的人们更好的接受这份精华,更好的运用其中又用的东西。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2

钱教授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解读《三字经》,借鉴古人、融汇历史、贯通现代,将积淀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演绎成当今社会生活道德规范的宝典。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内容广泛,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经典启蒙读物和小百科。即使在今天,也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用。钱教授认为,《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读完之后我感觉《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的学习对象是父母和教师,而教育对象才是儿童学生,《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是一部供父母和教师教育孩子用的读本而非儿童读物。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讲教,即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理由、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规律。第二部分讲教的内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像一根线,他的解读把文化、哲学、宗教、社会、经济、文学等等一颗颗珠子串起来。第三部分是学的部分,以众多学习的例子,强调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

读完之后,做为一名教师,“教不严,师之惰”一直回响在我耳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地位之高,从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就可以看出: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接着天地君亲,第五就是老师。儒家思想讲究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在中国的传统当中,老师必须严格教育。教书先生甚至可以责罚不认真读书的皇子。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读后感3

读了这本书,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经》传达给我们的那种文化信息,才能理解《三字经》对于今天,特别是当前我们开展国学经典教学不可替代的意义。

在我们学校经典文化读书活动更是搞得有声有色。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国学经典文化思想的教育,一直坚持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论语》、《老子》和古诗词等的诵读活动,课间喇叭里播放着《弟子规》、《三字经》,《新学堂歌》……每当中午、晚上放学的时间朗朗的背诵声音就会响遍我们的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了,品位提升了,在校园内东南角创设一条文化长廊,该长廊由三、四十米多长的竹简组成,上面汇集了“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每个教室门前的柱子上也有这样的竹简,楼梯间挂有古诗词、成语故事,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经典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其润物是无声的。经典,让学生爱读书了,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学修养,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下载三字经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字经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字经

    《三字经》读后感 《三字经》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国学经典之一。它易读、易记、易解。《三字经》内容很丰富多彩,有自然常识、有历史故事、有道德常规、也有人生哲理。......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自不学,非所宜。......

    三字经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

    三字经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具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

    三字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三字经》读后感 2.乐乐看书的日子 3.书包的自述 4.未来的桥 5.我......

    三字经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三字经》—宋朝启蒙书 “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关于人性思想 人必须有四种心: 恻隐之心(同情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性......

    三字经[最终定稿]

    (1)华夏史,似长河。五千年,豪杰多----华夏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历史,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断,这其中涌现出来的英雄豪杰十分繁多。 (2)炎黄德,尧舜继。禹治水,周制礼----远古的炎帝和......

    三字经

    摘录的“三字经”的引言部分: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是我国传统启蒙教育的第一书,知名度极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三字经》为首,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