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知识点总结
热和能知识点总结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6.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也称比热)。(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0.水的比热容是:c=4.2×10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kg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1.热量的计算:
(1)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容,单
位是:J/(kg·℃);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即末温。
(2)Q放 =cm(t0-t)=cm△t降
(3)Q吸=Q放(也叫热平衡方程。如果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在不计热损失时才能使用)
1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3.热值(q):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kg。
14.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 是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m 是质量,单位是kg。)
15.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16.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17.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18.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8.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 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18.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19.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20.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21.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22.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3.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足够);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
简单的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择的标准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计算公式是:v=s/t变速运动: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样的运动叫变速运动,8平均速度:物体通过一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
质量和密度知识点总结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的单位:千克(主单位),克,吨,毫克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1放平)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拔零)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水平
(调节螺母使平衡)物体放在左天平盘上,用镊子夹取砝码放在右天平盘内
(物放左、码放右)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调节游码使平衡)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秤量
(2)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3)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4)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
(5)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质量/体积 ρ=m/V 密度的单位 千克/立方米克/立方厘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密度仪器:天平和砝码,量筒(或量杯),石块,水,细线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石块质量 2用量筒和水测出石块的体积
力知识点总结力:力是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只要有力一定有物体施加这个力。力的作用规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的作用效果:1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力越小,作用效果越不明显。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指物体运动速度的改变和方向的改变)力的单位是:牛顿。测力计: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叫弹簧称。
另外还有握力计、拉力计、体重计等等。弹簧称的原理: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注意事项:1 首先使指针指向零刻度 2 看弹簧称的最小刻度值3 不能超出弹簧称的称量范围。
(做做实验1用手拉、2用它拉木块、3用它拉断头发)重力:物体由于受地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比值是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可用10牛顿/千克
g 的物理意义: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和用线吊的物体静止时的方向一致)(在以后,做力的图示或画二力平衡一般用重心作为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11 合力: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两个力的合力。
二力合成:求两个力的合力。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相同。质量和重力的联系:
质量重力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地理位置的变化变化
没有方向方向竖直向下
联系 G = m g
力和运动知识点总结
1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必质,叫惯性。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因此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物体,同一直线)
4摩擦力: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5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压力的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6增大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更粗糙。(2)增大压力。
7减小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更光滑。(2)利用滚动代代替滑动
(3)使接摩擦面脱离接触,即使用润滑油或气垫。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能的标准是: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它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物体的弹性形变量。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在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一般认为地球表面为势能零点,也可认为是物体所能运动到的最低点。比如分析飞燕的能量,分析石子向上抛的再下落的过程中能的转化
内能知识点总结分子运动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扩散: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当分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时,引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小于平衡位置时,斥力起主要作用。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合。(热能)5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内能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小温度越低6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内能与机械能的不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情况有关。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不同的物体间具有温度差。)内能与做功: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11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热平衡方程:Q=Cm△t Q吸=Cm(t-t0)Q放=Cm(t0-t)无热损时Q吸=Q放 1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热机知识点总结燃料的燃烧值:1千克的某种燃烧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2 炉子的效率:炉子的有效利用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3 燃烧时能量的转化:化学能转化为内(热)能。内能的两个基本应用:加热和做功。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汽油或柴油在气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燃气,燃气再推动活塞做功。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做功冲程又叫燃烧-膨胀做功冲程。
在内燃机中,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两圈,活塞四个冲程。即1:2:4冲程:在活塞的往复运动中,它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就叫做一个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在吸气冲程中,活塞向下移动,同时进气门打开,吸进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气;在压缩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的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在做功冲程中,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在排气冲程中,进气门仍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1吸气冲程中,吸进的工作物质不同,汽油机吸进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而柴油机吸进的是空气。2 有结构上汽油机气缸顶是火花塞,而柴油机是喷油嘴。3在工作方式上,汽油机采用用火花塞的点燃式工作方式,柴油机采用压燃式工作方式。
9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第二篇:物理选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总结
电磁场学
学
校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2014年
月
日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课时
库仑定律、电场力的性质
考点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例如: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元电荷:电荷量的电荷,叫元电荷。说明任意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
2、使物体带电也叫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电
③感应起电。
1)摩擦起电:
(1)
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
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考点2.库仑定律(★牢记)
1.内容:在真空中静止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他们的联机上。
2.公式:
3.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
4.点电荷: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
考点3.电场强度(★重要)
1.电场
⑴
定义:存在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
⑵
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⑶
静电场:静止的电荷产生的电场
提示:任何电荷都产生电场
2.电场强度
⑴
定义: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与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改点的电场强度。
⑵
定义式:
E与F、q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⑶
单位:N/C或V/m。
⑷
电场强度的三种表达方式的比较
定义式
决定式
关系式
表达式
适用范围
任何电场
真空中的点电荷
匀强电场
说明
E的大小和方向与检验电荷的电荷量以及电性以及存在与否无关
Q:场源电荷的电荷量
r:研究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
U: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
d: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5)★矢量性: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或与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6)★叠加性:多个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这种关系叫做电场强度的迭加,电场强度的叠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考点4.电场线、匀强电场
1.电场线:为了形象直观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的曲线,曲线上的各点的切线方向代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曲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
2.电场线的特点(★掌握)
⑴
电场线是为了直观形象的描述电场而假想的、实际是不存在的理想化模型。
⑵
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终于无穷远或负电荷,电场线是不闭合曲线。
⑶
任意两条电场线不相交。
⑷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它不表示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⑸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电场线从高等势面(线)垂直指向低等势面(线)。
3.匀强电场
⑴定义:场强方向处处相同,场强大小处处相等的区域称之为匀强电场。
⑵特点: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等距的平行线。平行正对的两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在两板之间除边缘外的电场就是匀强电场。
4.几种典型的电场线(★能准确画出)
孤立的正电荷、负电荷;等量异种电荷、等量同种电荷;正点电荷与大金属板间、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线
第2课时
电场能的性质
考点1.电势差★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动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与该电荷电荷量的比值就叫做AB两点的电势差,用表示。
2.定义式:
3.单位:
4.矢标性:标量,当有正负,正负代表电势的高低
考点2.电势★
1.定义:电势实际上是和标准位置的电势差,即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在数值上等于把1C正电荷从某点移到标准位置(零电势点)是静电力说做的功。
2.定义式:
3.单位:
4.矢标性:是标量,当有正负,电势的正负表示该点电势比零电势点高还是低。
考点3.电势能★
1.电场力做功WAB
: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即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
(2)表达式:
要带正负号计算(适用于任何电场)
(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静电力对电荷做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变化量。
结论: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2、电势能Ep: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定义式:
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能面而言,通常选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
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3、电势φ: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
单位:伏(V)
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电势是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A
B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φA>φB
根据电势能判断:根据电势的定义式U=W/q来确定
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考点4.等势面★
1.定义: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
2.等势面的特点
⑴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而且电场线总是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⑶任意两等势面都不会相交
⑷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⑸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等差等势面较密
(6)
规定:画等势面(或线)时,相邻的两等势面(或线)间的电势差相等。这样,在等势面(线)密处场强较大,等势面(线)疏处场强小
3.几种常见的等势面如下:
几种等势面的性质:
A、等量同种电荷连线和中线上
连线上:中点电势最小
中线上:由中点到无穷远电势逐渐减小,无穷远电势为零。
B、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和中线上
连线上:由正电荷到负电荷电势逐渐减小。
中线上:各点电势相等且都等于零。
4.判断非匀强电场线上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大小:
靠近场源(场强大)的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远离场源(场强小)相等距离两点间的电势差。
A
B
C
若AB=BC,则UAB>UBC5、电势差UAB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叫电压。
(2)定义式:
单位:伏(V)
(3)特点:
电势差是标量,却有正负,只表示起点和终点的电势谁高谁低。
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是确定的,与零势面的选择无关
U=Ed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计算公式。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关系
WAB=UABq
带正负号计算(适用于任何电场)
考点5.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1.匀强电场中电势差U和电场强度E的关系式为:
2.说明⑴只适用于匀强电场的计算⑵式中的d的含义是某两点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或两点所在等势面间距。由此可以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3.电场强度和电势大小关系:没有必然联系
考点6.静电现象的应用★
⑴静电感应:把金属导体放在外电场中,由于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受电场力作用而定向移动,使导体的两个端面出现等量的异种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⑵静电平衡:发生静电感应的导体两端面感应的等量异种电荷形成一附加电场,当附加电场与外电场完全抵消时,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停止,这时的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⑶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点: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即感应电荷的场强与原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E=
E0
+E¢=0)
导体外部电场线与导体表面垂直。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
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与导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有关,越弯曲,电荷分布越多。
第3课时
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考点1.电容器
1.构成:两个互相靠近又彼此绝缘的导体构成电容器。
2.充放电:
(1)充电:使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充电的过程是将电场能储存在电容器中。
(2)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的过程中储存在电容器中的电场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3.电容器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考点2.电容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两极板间的电压U的比值
2.定义式:
3.电容的单位:法拉,符号:F
4.物理意义: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V所需的电荷量。
5.制约因素:电容器的电容与Q、U的大小无关,是由电容器本身的结构决定的。对一个确定的电容器,它的电容是一定的,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无关。
考点3.平行板电容器(★重要)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决定式:
即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成正比,与两板正对的面积成正比,与两板间距成反比。
2.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可认为是匀强电场,E=U/d
3.对平行板电容器有关的C、Q、U、E的讨论问题有两种情况。
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的电压不变。
电容器充电完毕,再与电源断开,则电容器的带电量不变。
对平行板电容器的讨论:、、(Ⅰ)电容器跟电源相连,U不变,q随C而变。
d↑→C↓→q↓→E↓
ε、S↑→C↑→q↑→E不变。
(Ⅱ)充电后断开,q不变,U随C而变。
d↑→C↓→U↑→不变。
ε、S↓→C↓→U↑→E↑。
考点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平衡问题,加速问题,偏转问题)(★掌握)
Eq
mg
v01、基本粒子不计重力,但不是不计质量,如质子(),电子,α粒子(),氕(),氘(),氚()
带电微粒、带电油滴、带电小球一般情况下都要计算重力。
2、平衡问题:电场力与重力的平衡问题。mg=Eq3、加速问题:若带电粒子仅受电场力且电场力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少等于动能增加。
U
v
动能定理:
(1)初速度为零时
解得:
(2)初速度不为零时
上述公式适用于匀强和非匀强电场。
可见加速的末速度与两板间的距离d无关,只与两板间的电压有关,但是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不一样,d越大,飞行时间越长。
4、偏转问题:类平抛运动(由两极板间中点射入)
在垂直电场线的方向:粒子做速度为v0类平抛运动。
在平行电场线的方向:粒子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若不计重力,则在竖直方向粒子的加速度
X方向:Vx=
v0;
t=L/
v0
Y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离开电场时侧向偏转量y
2.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φ
提示:自己推导公式
推论1..粒子从偏转电场中射出时,其速度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方向交一点,此点平分沿初速度方向的位移。
推论2.位移和速度不在同一直在线,且tanφ=2tanα
U1
L
v0
y
v
v0
vy
θ
θ
L'
y'
飞行时间:t=L/vO
偏向角:
侧向偏移量:
y'=
在这种情况下,一束粒子中各种不同的粒子的运动轨迹相同。即不同粒子的侧移量,偏向角都相同,但它们飞越偏转电场的时间不同,此时间与加速电压、粒子电量、质量有关。
如果在上述例子中粒子的重力不能忽略时,只要将加速度a重新求出即可,具体计算过程相同。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1课时
电路的基本概念、部分电路
考点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
1.导线中的电场
⑴形成因素: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组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
⑵方向:导线与电源连通后,导线内很快形成了沿导线方向的恒定电场。
⑶性质:导线中恒定电场的性质与静电场的性质不同。
2.电流
(1)导体形成电流的条件:①要有自由电荷
②导体两端形成电压(金属导体——自由电子;电解质溶液——正负离子;导电气体——正负离子和电子)
⑵电流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叫电流。
公式:
(Q取正负电荷绝对值的和)
⑶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或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单位:A,1A=103mA=106μA
⑷微观表达式:I=nqvs,n是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q是每个自由电荷电荷量,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v是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适用于金属导体).⑸电流的分类:方向不改变的电流叫直流电流,方向和大小都不改变的电流叫恒定电流,方向改变的电流叫交变电流。
考点2.电动势
1.非静电力:根据静电场知识可知,静电力不可能使电流从低电势流向高电势,因此电源内部必然存在着从负极指向正极的非静电力。
2.电源电动势定义: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送到正极所做的功跟被移送电荷量的比值,即
3、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本领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部从负极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注意:①
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电源本身)决定,跟电源的体积、外电路无关。
②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③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电量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4.电源(池)的几个重要参数
①电动势:它取决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
②内阻(r):电源内部的电阻。
③容量: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其单位是:A·h,mA·h.【注意】:对同一种电池来说,体积越大,容量越大,内阻越小。
考点3.欧姆定律(★重要)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2.公式:
3.适用条件:适用与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体和半导体组件并不适用。
4.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表示横坐标电压U,表示纵坐标电流I,画出的I-U关系图线,它直观地反映出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考点4: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牢记)
几点注意事项:
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几分之一;
②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③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也随之增大;
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
⑤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1.电流表:
(1)构造:主要由永磁体和放入其中的可转动的线圈组成.
(2)工作原理: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带着指针一起偏转,电流越大,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从表盘上即可读出电压或电流值.
(3)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Rg:电流表的内电阻.
②满偏电流Ig: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也叫电流表⑥的量程.
③满偏电压Ug:电流表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电流表两端的电压.
(4)三个参数间的关系:Ug=IgRg
2.电压表(V)的改装
电流表的电压量程较小Ug=IgRg,当改装成较大量程为U的电
压表时,应串联一个电阻R如图所示,因为串联电阻有分压作用,因此叫做分压电阻,电压扩大量程倍数n=U/Ug
则
U=IgRg+IgR
需要串联的电阻为
R=(n-1)Rg
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为:Rv=R+Rg
3.电流表(A)的改装
(1)将量程为Ig表头改装成量程为I电流表应并联一个电阻R,如图所示,因为并联电阻有分流作用,因此叫做分流电阻.扩大量程倍数n=I
/Ig
则需要并联的分流电阻
R=Rg/(n一1).
改装后的电流表内阻等于Rg与R并联时的总电阻.
4.伏安法测电阻电表接法
5.试触法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若不知被测电阻的大概值,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如何选择正确电路连接?
采用试触法:可将电路如图所示连接,只空出电压表的一个接头S,然后将S分别与a、b接触一下,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情况.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强,即
Rx是一个高阻值电阻,应选用内接法,S应接b测量.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较强,即Rx是一个低阻值电阻,应选用外接法,S应接a测量.
6.滑动变阻器连接方式(★)
Rx
Rx+R0
E
(1)限流式接法:电路中变阻器起限流作用,负载Rx上的电压可调范围
为
~E,电压变化范围较小;消耗能量少;
适应于用电器电阻阻值与变阻器阻值相当的电路。
(2)分压式接法:电路中变阻器起分压作用,滑片自A端向B端滑动时,负
载上电压的范围为0~E,显然比限流时调节范围大,但消耗能量多,对于
要求电压变化范围大的,或滑动变阻器总阻值较小的,使用此连接方式
考点5.电功和电功率、焦耳定律
1.电功
:在电路中,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自由电荷做功,在一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用W=Uq=UIt来计算。
2.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P=W/t=UI
3.焦耳定律: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有Q=I2Rt来计算
4.热功率:P=I2R
5.电动机三种功率的关系(电功率,热功率,输出功率)
考点6.电阻定律、电阻率
1.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及温度有关,公式:
2.电阻率:上式中的比例系数ρ(单位是Ωm),它与导体的材料温度有关,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质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长度1m,截面积为1m
2导体的电阻值。
第2课时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电路分析
考点1.电动势
1.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的能其它形式转化为电势能本领的大小的物理量,它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
2.大小:(在数值上等于)①在电源内部把1C的正电荷在从负极送到正极非静电力所做的功。
②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③在闭合电路中内外电势降落之和。
考点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重要)
1.内容: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整个回路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三种表达式:E
=
IR
+
Ir,E
=
U内+
U外,以及I
=
E/(R+r)
3.路端电压与负载R(外电路电阻的关系)
Ø
路端电压:外电路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的输出电压
Ø
路端电压与外电阻关系:
U=IR
(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
根据I=E/(R+r),U内=Ir,E=U内+U外,当E、r一定时:
外电路电阻(断路)
外电路电阻(短路)
Ø
路端电压与电流关系:
U=E-Ir
理解图象意义
考点3.闭合电路的功率
考点4:多用电表的原理和使用
1.欧姆表测量电阻
(1)欧姆表构造
如图所示,G是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的微安表,R0是调零电阻,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黑表笔接电池正极,红表笔接电池负极.
(2)欧姆表原理
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当红、黑表笔
间接入待测电阻Rx时,此时通过G表的电流为I,则:
应当注意,欧姆表刻度是不均匀的.
(3)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进行机械调零,使指针指在电流表的零刻度.②要使被测电阻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不能用手接触表笔的金属杆.③合理选择量程,使指针尽量在中间位置附近.④使用欧姆档的另一量程时,一定要重新进行电阻调零(即换档调零)。⑤读数时,应将表针示数乘以选择开关所指的倍率.⑥测量完毕,拔出表笔,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挡,若长期不用,取出电池。
【注意】欧姆表测电阻时,指针越接近半偏位置,测量结果越准确。
2.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目标:1.掌握实验电路、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2.学会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原理: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不同表达形式,可以采用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测E和r
(1)由E=U+Ir知,只要测出U、I的两组数据,就可以列出两个关于正、r的方程,从而解出E、r,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由E=IR+Ir知,测出I、R的两组数据,列出方程解出E、r,电路图如图所示.
(3)由E=U+Ur/R,,测出U、R两组数据,列出关于E、r的两个方程,电路图如图所示.
(1)
(2)
(3)
数据处理
图象法: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据实验数据描点.如果发现个别明显错误的数据,应该把它剔除.用直尺画一条直线,使尽量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能均分两侧,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宜选内阻大些的.
(2)
因该实验中电压U的变化较小,为此可使纵坐标不从零开始,把坐标的比例放大,可减小实验误差.此时图象与横轴交点不表示短路电流,计算内阻时,要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大的点,用r=△U/△I计算出电池的内阻r.
第3课时(★弄懂)略
实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第三章 磁场
第1课时
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考点1.磁场的基本概念
1.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2.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磁场
3.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麦克斯韦)
4.磁场和电场一样,也是一种特殊物质
5.磁场不仅对磁极产生力的作用,对电流也产生力的作用
6.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任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亦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7.磁现象的电本质: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考点2.磁场的基本性质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对磁极一定有力的作用;对电流只是可能有力的作用,当电流和磁感线平行时不受磁场力作用)。
5.磁极和磁极之间有磁场力的作用
6.两条平行直导线,当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时,它们相互吸引,当通以相反方向的电流时,它们相互排斥
7.电流和电流之间,就像磁极和磁极之间一样,也会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8.磁体或电流在其周围空间里产生磁场,而磁场对处在它里面的磁极或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9.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
考点3.磁感应强度(★重要)
1.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安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磁感应强度
公式:,(B⊥L,LI小)
2.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特斯拉,简称特,国际符号是T
3.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就是磁场的方向.
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在线各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这点的磁场的方向.也就是这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4.磁感应强度的迭加:类似于电场的迭加
考点4.磁感线(★重要)
1.是在磁场中画出的一些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在该点的磁场方向上.磁感线的分布可以形象地表示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2.磁感在线各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这点的磁场的方向.也就是这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3.磁感线的密疏表示磁场的大小.在同一个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图上,磁感线越密的地方,表示那里的磁感应强度越大.
4.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磁场中的磁感线不相交.
考点5.电流周围的磁感应线(★掌握)
1.直线电流的磁感应线:
直线电流的磁感线方向用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即正电荷定向运动方向或与负电荷定向运动方向相反)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也可用安培定则来判定: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感线的方向.也就是说,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北极.(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感线和条形磁铁外部的磁感线相似)
考点6.磁通量(★重要)
1.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Φ
①S与B垂直:Φ=BS
②S与B平行:Φ=0
③S与B夹角为θ:Φ=BS⊥=BSsinθ
2.磁通量的单位:
韦伯,符号是Wb.1Wb=1Tm2
3.磁通量的意义:磁通量表示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多少。
4.磁通密度:
从Φ=BS可以得出B=Φ/S,这表示磁感应强度等于穿过单位面积的磁通量,因此常把磁感应强叫做磁通密度,并且用Wb/m2作单位.1T=1
Wb/m2=1N/A•m
5.磁通量是标量,但是有正负.如果将从平面某一侧穿入的磁通量为正,则从平面反一侧穿入的磁通量为负.考点7.安培力的大小(★掌握)
在匀强磁场中,在通电直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况下,电流所受的安培力F安等于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乘积.
F安=BIL
通电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成θ角时,F安=BILsinθ
1.当I⊥B时(θ=90°),Fmax=BIL;
2.当I∥B时(θ=
0°),Fmin=
0
;
安培力大小的特点:①不仅与B、I、L有关,还与放置方式θ有关。②L是有效长度,不一定是导线的实际长度。*弯曲导线的有效长度L等于两端点所连直线的长度,所以任意形状的闭合线圈的有效长度L=0
考点8.安培力的方向(★掌握)
1.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2.安培力方向的特点:
总是垂直于B和I所决定的平面,即F安⊥B且F安⊥I(但B、L不一定垂直)。
(1)已知B和I的方向,可用左手定则唯一确定F安的方向;
(2)已知B和F安的方向,当导线的位置确定时,可唯一确定I的方向;
(3)已知I和F安的方向,不能唯一确定B的方向;
第2课时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考点1.洛仑兹力(★掌握)
5.定义:磁场对运动电荷受到的作用力叫做洛仑兹力.
6.大小:F洛=qvBsinθ,(θ为B与v的夹角)
(1)当v⊥B时,F洛max=qvB;
(2)当v∥B时,F洛min=0
;
7.洛仑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
注意:
①洛仑兹力一定垂直于B和v所决定的平面(因为它由B、V决定)即F洛⊥B且F洛⊥V;但是B与V不一定垂直(因为它们由自身决定)
②四指的指向是正电荷的运动方向或负电荷运动的反方向
8.特点:洛仑兹力对电荷不做功,它只改变运动电荷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原因:
F洛⊥V
考点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掌握)
1.若v∥B,则F洛=0,带电粒子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2.若v⊥B,则带电粒子在垂直于磁感应线的平面内以入射速度v做匀速圆周运动.
(1)
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
(2)轨道半径:
(3)周期:
第3课时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考点1.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1.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和重力场等共存的复合场中的运动,其受力情况和运动图景都比较复杂,但其本质是力学问题,应按力学的基本思路,运用力学的基本规律研究和解决此类问题。
2.分析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受力时,要注意各力的特点。如带电粒子无论运动与否,在重力场中所受重力及在匀强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均为恒力,它们的做功只与始末位置在重力场中的高度差或在电场中的电势差有关,而与运动路径无关。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只有运动
(且速度不与磁场平行)时才会受到洛仑兹力,力的大小随速度大小而变,方向始终与速度垂直,故洛仑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3.带电微粒在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共同作用下的运动(电场、磁场均为匀强场)
⑴带电微粒在三个场共同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必然是电场力和重力平衡,而洛兰兹力充当向心力.⑵带电微粒在三个场共同作用下做直线运动:重力和电场力是恒力,它们的合力也是恒力。
当带电微粒的速度平行于磁场时,不受洛兰兹力,因此可能做匀速运动也可能做匀变速运动;
当带电微粒的速度垂直于磁场时,一定做匀速运动。
⑶与力学紧密结合的综合题,要认真分析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包括速度和加速度)。必要时加以讨论
第三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的学习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关于初中物理的知识点很杂乱,大家要学会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
初中物理常用的知识点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
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11.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
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
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
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
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功能
1.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
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4.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
①有力。
②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
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7.“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2.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
热学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
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1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压强知识
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2.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
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5.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减小受力面积。
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
①同一液体。
②液体静止。
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
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V物。
15.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电学
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
7.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
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12.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16.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磁场知识
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
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初中物理的一些常量
1.空气(15℃)中的声速为:340m/s.2.大多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3.人耳区分回声:≥0.1s
4.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5.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C=3×108m/s=3×105Km/s
真空(或空气)中的电磁波速度:C=3×108m/s=3×105Km/s
6.1光年=9.46×1015m.(长度单位或距离单位)
7.人体的正常体温:37℃;室内的常温为:23℃.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
8.一标准大气压下:①水的凝固点:0℃;②冰的熔点:0℃;③水的沸点:100℃(气压升高,水的沸点会升高);④4℃时,水的密度最大。
9.电压:①一节干电池电压:1.5V;②一节蓄电池电压:2V;③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④家庭电路电压:220V(家庭电路为交流电,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即1s内50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⑤手机电池电压:3.6V。
10.元电荷:e=1.6×10-19C
11.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12.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一只鸡的质量约:1.5Kg.13.纯水的密度ρ=1.0×103Kg/m3=1g/cm3;人体的密度ρ=1.0×103Kg/m3=1g/cm3
14.人步行的速度υ=1.1m/s;自行车速度υ=4m/s
15.课桌的高度约:0.75m;一层楼房的高度约:3m;铅笔长:17.5cm.;中学生身高约:160-170cm
16.两个鸡蛋重量约:1N;一本教科书的重量约:2.5N.17.人双脚站立是对地面的压强约:1×104Pa.18.1标准大气压P0=76cm水银柱=760mm水银柱=1.013×105Pa≈105Pa=10.3m水柱.19.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20.用3颗同步通信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讯。
21..教室体积约:60立方米
22.禁止鸣喇叭(表示禁止鸣喇叭。此标志设在需要禁止鸣喇叭的地方。)
限制质量(此标志设在需要限制车辆质量的桥梁两端。以图为例:装载总质量不得超过10t。)
限制速度(?a href='//www.xiexiebang.com/fanwen/' target='_blank'>范文冢敌惺凰俣炔坏贸曛舅臼怠R酝嘉合拗菩惺皇彼俨坏贸?0公里)。
初中物理一些单位换算
1.时间单位换算:1h=60min=3600s 1min=60s
2.电流单位换算:1A=103mA=106 uA 1mA=103uA
3.电压单位换算:1V=103mV 1kV=103V
4.电阻单位换算:1kΩ=103Ω1MΩ=103kΩ=106Ω
5.功率单位换算:1kW=103W
6.电能单位换算:1kW·h=3.6×10 J 1度=1kW·h
7.长度单位换算
1m=10dm=102cm=103 mm=106 um=109 nm
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um 1um=103nm
8.面积单位换算:1m2=102dm=104 cm
9.体积单位换算:1m3=103 dm3=106cm3
10.容积单位换算:1L=103mL 1L=1dm=10-3 m3 1mL=1cm=10-6 m3
11.质量单位换算:1kg=103 g=106 mg 1g=103mg 1t=103 kg
12.密度单位换算:1g/cm3=1×103Kg/m3
13.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14.一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0 mmHg(毫米水银柱)
重要概念、规律和理论
1、记住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还是放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记住六个物理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光的反射定律(3)光的折射规律(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欧姆定律(6)焦耳定律。记住两个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2)杠杆平衡原理
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地理位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重力会随位置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m,v无关,但会随状态、温度而改变;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受力与否、运动与否、运动快慢都无关;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只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和温度无关;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与物质种类、长短、粗细、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
4、科学探究有7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5、物理方法是在研究物理现象得出规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有类比法、等效替代法、假设法、控制变量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如控制变量法:在研究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即变量)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如探究I与U、R的关系、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等效替代法(如求合力、求总电阻),模型法(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磁感线,光线),类比法(如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转换法(电流表的原理,用温度计测温度,小磁场检验磁场)
6、电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几点: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②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状态,接法要“一上一下”.③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④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在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7、声音传播介质:除真空外的一切固、液、气体.8、增大压强的方法:①磨刀不误砍柴工(刀口常磨得很薄)②医生注射用的针尖做得很尖③铁钉越尖越容易敲进木块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⑤啄木鸟的嘴很尖⑥滑冰的冰鞋要装冰刀
减小压强的方法:①骆驼的脚掌比马要大几倍②拖拉加(坦克)要加履带③坐沙发比坐凳子舒服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⑤书包带常做得很宽⑥运载钢材的大卡车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⑦滑雪要用滑雪板⑧钢轨下铺枕木⑨房间的地基要比地面上的墙更宽。
9、常见的(1)晶体(有一定熔点):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2)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10、常见的(1)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2)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11、运动和力的关系:①.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静止。b受非平衡力:沿合力方向运动
②.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受非平衡力: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将保持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力平衡,合力为0;物体受非平衡力将改变运动状态。
12、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①各用电器和插座之间都是并联,②开关一端接火线,一端接灯泡,③螺口灯泡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④保险丝接在火线上。⑤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中接地。
13.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或做功),内能增加;吸收热量时,温度一般升高(晶体熔化时和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温度一般升高。
14.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凝固成晶体的条件: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
物体做功的条件:有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和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15.常见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手影游戏,激光准直,日食,月食,排队,检查物体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射击时的瞄准,“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确定视野(一叶障目),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
常见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潜望镜,自行车尾灯(反射器)。
常见折射现象:看水中的鱼等物体,鱼民叉鱼时要向下叉。放在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透过篝火(水气)看到的人会颤动。看日出。海市蜃楼,放大镜,星星在眨眼睛(闪烁)。
16.成像:⑴成实像:小孔成像(太阳光斑);照相机;幻灯机
⑵成虚像:①平面镜成像:照镜子、潜望镜、水中的倒影、光滑表面上的影子;②透镜成像:放大镜(老花镜)看物体、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近视镜);③折射现象:看水中的物体:透过水和玻璃看物体、琥珀
⑶成放大的像:凸透镜u<2f时成的像
⑷成缩小的像:凸透镜u>2f所成的像、凹透镜成的像
⑸成等大的像:平面镜、潜望镜、凸透镜u=2f成的像
(6)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的虚像。
(7)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17.力方向大小
重力(G):竖直向下G=mg=ρvg
压力(F):垂直指向受压面F=G(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在竖直方向上不受其它外力时)
支持力(N):垂直接触面向外N=F压(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摩擦力(f):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f=F拉(物体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拉力(外力)(F):与用力方向一致(如与绳子、手方向一致)
合力(F合):与大力相同F合=F1+F2=(同一方向)=F1—F2(相反方向)
浮力(F浮):竖直向上F浮=G排=ρ液gv排
18.常见的扩散现象(本质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1)、用盐水腌蛋,蛋变咸。2)、八月遍地桂花香。3)、墨水(糖、盐)放入水中过一会儿,满杯水都变黑(甜、咸)了。4)、长期放煤的墙角处被染黑了。5)、在水果店能闻到水果的香味,吵菜时闻到菜香味。(闻到各种味道都是扩散)。6)、蒸发、升华也是扩散现象:酒精涂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樟脑丸过段时间变没了。
19.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增大压力;③用滑动代替滚动。如(1)塑料瓶盖的边缘常有一些凹凸竖直条纹(2)在冰封雪冻的路上行驶,汽车后轮常要缠防滑链,(3)自行车刹车把套上刻有花纹的塑料管(4)刹车轮胎上印有花纹(5)手握油瓶要用很大的力(6)鞋底有花纹(7)捆重物用麻绳(8)克丝钳口刻有花纹(9)拿起重物要用力(10)车陷在泥里,在轮胎前面垫一些石头和沙子
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更光滑。③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④用滚动代替滑动。如:(1)搬动笨重的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滚木,(2)给机器上润滑油(3)自行车轴上安着轴承(4)向锁孔里加一些石墨或油,锁就很好开,(5)滑冰用冰刀,(6)把拉东西改成滚东西。
20.解释常见惯性现象:
(1)利用惯性:A、拍打衣服,使附着在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B、将锤柄在石头上碰几下,锤头就套紧在锤柄上了;C、将盆里的水泼出去;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E、子弹离开枪口后还能飞行一段距离;F、甩掉手上的水;G、汽车到站前关闭发动机仍能前进一段距离;H、飞机投弹要命中目标,必须在未到目标正上方时,就提前投掷;I、用铲子把煤抛进煤灶内;J、摩托车飞跃障碍物;K、抖掉理发师围布上的头发;K、弯弓射箭;L、投掷、跳跃运动场地设有较长的跑道。
(2)防止惯性:A、坐在汽车前面的坐位上要系安全带,以防紧急刹车;B、汽车限速行驶;C、汽车后常写有“保持车距”字样;D、在行驶的列车上行走的人,火车突然刹车时会向前倾倒;E、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F、公路设立限速标志;G、百米跑道在终端线后还要延伸一段;
物理知识的应用
1.声呐发出超声波(声速):测距和定位,如测海深。,雷达发出无线电波(光速):判断物体的位置.2.密度:鉴别物质,判断物体是否空心,判断物体的浮沉。
3.二力平衡: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测滑动摩擦力,测浮力。
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可制成重垂线、水平器。
5.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水坝下部建造得比上部宽,潜水深度有限定。
6.连通器的液面要相平:茶壶、锅炉水位器,自动喂水器,用U形管判断水平面。
7.相互作用力:游泳,划船,起跑、跳远向后蹬,跳高向下蹬
8.大气压:自来水笔吸墨水,抽水机,茶壶盖上开一小孔,用吸管吸饮料,针管吸药液。
9:物体的浮沉条件:密度计,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孔明灯,盐水选种,测人体血液的密度,解释煮食物(如饺子)时,生沉熟浮等
10.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看力臂,动力臂长省力),求最小动力(在杠杆上找到离支点最远的点画出最长力臂),判断动力变化情况,进行有关计算
11.镜面反射:解释黑板“反光”;晚上看路时判断水面还是地面。
漫反射:能从各个方向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电影屏幕要粗糙。
12.平面镜成像:镜前整容,纠正姿势;制成潜望镜;万花筒;墙上挂大平面镜,扩大视觉空间;改变光路(如将斜射的阳光,竖直向下反射照亮井底);自行车尾灯;平面镜转过θ角,反射光线改变2θ角。
1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得到平行光,聚光的亮点有大量的能量可点火、烧断物体。
1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制成变阻器(通过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油量表,制成简单调光灯,导线不用铁丝用铜丝,电热器的电阻要用镍铬丝
15.蒸发致冷:吹电风扇凉快,泼水降温,包有酒精棉花的温度计示数低于室温,擦酒精降温
16.升华致冷:用干冰人工降雨、灭火,在舞台上形成“烟”雾
17.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减小)而升高(降低):高山上煮不熟饭,要用高压锅。
18.加压气体液化:生活用液化石油气用增加压强的方法使石油气在常温下液化后装入钢罐,气体打火机
19.熔点表密度表比热容表:白炽灯泡灯丝用钨做,在很冷的地区宜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解释在沿海地区白天和晚上的气温变化不大。注意:固体和液体相比较,不能说液体密度总比固体的小
20.电流的热效应:发热→制成各种电热器:热得快,电水壶,电饭煲,电热毯,电铬铁、保险丝等电流的磁效应:有磁性→制成电磁铁、电磁起重机,电铃,电话听筒,扬声器,喇叭,利用电磁铁制成电磁继电器,用于自动控制电流的化学效应:化学反应→蓄电池:冶金工业提炼铝和铜(电解反应)、电解、电镀
磁现象:用磁性材料做成录音带和录像带,磁悬浮列车,冰箱门,指南针、磁卡。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制成直流电动机、动圈式扬声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发电机,动圈式话筒。
21.各种能的转化:发电机、电动机、热机、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太阳能光电池、汽(或柴)油机的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22.简化电路的方法:①去掉电压表(电阻很大,相当开路)②电流表看成导线(电阻很小)③开关断开,去掉所在的支路;④开关闭合相当于导线;⑤去掉被短路的电路;⑥电路一般会留下一个电阻或两个电阻串联或两个电阻并联三种情况。
第四篇: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1一、静电现象
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3、同种 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1)分析摩擦起电
(2)分析接触起电
(3)分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例题分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都是使物体的正负电荷分开,而总电荷量并未变化
B.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是摩擦过程中硬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
D.物体不带电,表明物体中没有电荷
2、如图8-5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闭合K1,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B.闭合K2,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地
C.闭合K1,有电子从地流向枕型导体
D.闭合K2,没有电子通过K2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易错点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
易错分析:要准确理解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这是学好运动学乃至整个动力学的基础。可在对比三组概念中掌握:①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前者对应一段时间,后者对应某一时刻,这里特别注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易错点2不能把图像的物理意义与实际情况对应
易错分析:理解运动图像首先要认清v—t和x—t图像的意义,其次要重点理解图像的几个关键点:①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如有必要首先要写出两轴物理量关系的表达式;②斜率的意义;③截距的意义;④“面积”的意义,注意有些面积有意义,如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有些没有意义,如x—t图像的面积无意义。
易错点3分不清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而出现错误
易错分析: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①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②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③应用图像v—t分析往往直观明了。
易错点4对摩擦力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错误
易错分析:摩擦力是被动力,它以其他力的存在为前提,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情况有关。它会随其他外力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分析时,要谨防摩擦力随着外力或者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突变。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才可以根据来计算Fμ=μFN,而FN并不总等于物体的重力。
易错点5对杆的弹力方向认识错误
易错分析:要搞清楚杆的弹力和绳的弹力方向特点不同,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分析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般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易错点6不善于利用矢量三角形分析问题
易错分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定则是力的运算的常用工具,所以无论是分析受力情况、力的可能方向、力的最小值等,都可以通过画受力分析图或者力的矢量三角形。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图示找到突破口,变得简明直观。
易错点7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认识错误
易错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合外力决定加速度而不是速度,力和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随合外力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做减速运动。力和速度只有通过加速度这个桥梁才能实现“对话”,如果让力和速度直接对话,就是死抱亚里干多德的观点永不悔改的“顽固派”。
易错点8不会处理瞬时问题
易错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所谓瞬时对应关系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立即产生加速度,外力恒定,加速度也恒定,外力变化,加速度立即发生变化,外力消失,加速度立即消失,在分析瞬时对应关系时应注意两个基本模型特点的区别:(1)轻绳模型:①轻绳不能伸长,②轻绳的拉力可突变;(2)轻弹簧模型:①弹力的大小为F=kx,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②弹力突变的特点:若释放未连接物体,则轻弹簧的弹力可突变为零;若释放端仍连重物,则轻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突变,释放的瞬间仍为原值。易错点9不理解超、失重的实质
易错分析:要头透彻理解对超重和失重的实质,超失重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取决于加速度情况。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失重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或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的物体仍受重力,只是视重(支持力或拉力)大于或小于重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视重为零
易错点10找不到两物体间的运动联系而出错
易错分析:动力学的中心问题是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除了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外,还必须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当所给的情境中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找出这两物体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尤其重要,特别注意物体的位移都是相对地的位移,故物块的位移并不等于木板的长度。一般地,若两物体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木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木板长
易错点16不能正确理解各种功能关系
易错分析:应用功能关系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各种力做功与相应能变化的关系,重要的功能关系有:①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的负值,即WG=—△Ep;②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动能定理W合=△Ek;③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即W'其它=△E机;④当W其它=0时,说明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⑤系统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机械能转化的内能,即fd=Q(d为这两个物体间相对移动的路程)。
易错点17对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征把握不准
易错分析振动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可以结合振动图像加深理解和记忆:⑴相隔半个周期或的两个时刻对应的弹簧振子位置相对于平衡位置对称,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等大反向,两时刻的速度也等大反向;⑵相隔的两个时刻弹簧振子在同一位置,位移和速度都相等。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当振子做直线运动时(如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振子所受合外力,当振子做曲线运动(如单摆)时,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振子所受合外力沿振动方向的分量,且都满足,是振子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易错点18不理解波的形成原理和过程
易错分析对于机械波,从整体上看是波,从局部或具体某个质点看又是振动,波是相邻质点的依次带动而形成的,波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前一质点带动后一质点振动的过程,因此介质中各质点做的都是受迫振动,它们的振动频率都与波源的频率相同,也就是波的频率。波的传播过程中实际上传播的是波源的振动能量和振动形式,介质中各质点只是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来回振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迁移。当一个质点完成一个周期振动时,波在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恰好传播了一个波长的距离。所有质点起始振动的方向都与第一个质点(波源)起始振动的方向相同。也就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后面所有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与第一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同时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各质点的振动步调依次落后。
易错点19忽视波的周期性和双向性造成漏解
易错分析机械波的波速只与介质有关,在相同介质中波速相等,在介质中可沿各个方向传播,但中学物理中一般只讨论在一条直线上传播的问题,仅限于两个方向,即波传播的双向性。不能由质点先后顺序(如)来判断波的传播方向,也不能由图像的实、虚线来判断振动的先后,要注意波传播的双向性,以防漏解。
易错点21对基本概念、电场的性质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
易错分析电势具有相对意义,理论上可以任意选取零势能点,因此电势与场强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电场强度是矢量,空间同时有几个点电荷,则某点的场强由这几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矢量叠加;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由该点的电势与电荷的电荷量(包括电性)的乘积决定,负电荷在电势越高的点具有的电势能反而越小;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有多种运动形式,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电势能不变。
易错点22不熟悉电场线和等势面与电场特性的关系
易错分析要熟练掌握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特征与电场特性的关系,特别注意:⑴电场线总是垂直于等势面;⑵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同时,对的应用,一定要清楚:⑴在匀强电场中,可以用此公式来进行定量计算,其中d是沿场强方向两点间距离;⑵在非匀强电场中,该式不能用于计算,但可以用微元法判断比较两点间电势差。
易错点23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不明确
易错分析在由电荷电势能变化和电场力做功判断电场中电势、电势差和场强方向的问题中,先由电势能的变化和电场力做功判断电荷移动的各点间的电势差,再由电势差的比较判断各点电势高低,从而确定一个等势面,最后由电场线总是垂直于等势面确定电场线的方向。由此可见,电场力做功与电荷电势能的变化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注意计算时一定同时代入表示电荷电性和电势高低关系的“+、—”号。易错点24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的特点掌握不准确
易错分析带电粒子在极板间的偏转可分解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我们处理此类问题时要注意平行板间距离的变化时,若电压不变,则极板间场强发生变化,加速度发生变化,这时不能盲目地套用公式,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易错点25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不全面
易错分析在解电容器类问题时要注意两板带电荷量、电压、场强、板间某点的电势是如何随两板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同时要注意电势的高低以及板是否接地。
易错点26对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程序不熟悉,方法不熟练
易错分析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一定要严格按“局部→整体→局部”的程序进行。对局部,要判断电阻如何变化,从而判断总电阻如何变化。对整体,首先是由判断干路电流回路随总电阻增大而减小,然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路端电压随总电阻增大而增大。第二个局部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规律及欧姆定律交替判断。
易错点27伏安特性曲线的意义不明确
易错分析要准确理解概念,不能把不同情境下的情况随意迁移到另一情境。电阻的定义式R=,当电阻R不变时,也有R=,但当电阻发生变化时则必须依据电阻定义式求电阻,即对应图像上某一点的电阻等于那一点的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
易错点28对闭合电路输出功率的条件适用对象不明确、掌握不到位
易错分析电源输出功率的条件是当电源或等效电源内阻一定时才成立的,因此不能将可变外电阻当作电源内阻的一部分来判断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否,也就是说,条件外电阻只能用于外电阻可变电源内阻恒定时输出功率的判断。
易错点29非纯电阻电路的主要特点与纯电阻电路的电功和电热计算相混淆
易错分析在纯电阻电路中,同时由于欧姆定律成立,有;在非纯电阻电路中,但由于欧姆定律不成立,,电热。综上所述,在任何电路中都成立,因此计算时一定先要判断电路性质:是否为纯电阻电路,然后选用合适的规律进行判断或计算。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的规律,我们在分析非纯电阻电路时还要注意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看电路各个部分的作用,从全局的角度把握一道题的解题思路。
易错点30不清楚回旋加速器的原理
易错分析以回旋加速器、磁流体发电机、速度选择器、质谱仪等模型为载体考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的试题在高考中曾多次出现,要理解这些常见模型的原理。理解回旋加速器的原理需突破两点:①粒子离开磁场的动能与加速电压无关,由知,只取决于磁场的半径R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以及粒子本身的质量和电荷量;②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等于交变电场的周期,由知,要加速不同的粒子需调整B和f。
易错点30不会处理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临界问题
易错分析解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临界问题时要注意寻找临界点、对称点,射出与否的临界点是带电粒子的圆形轨迹与边界切点;粒子进、出同一直线边界时具有对称关系:速度与直线的夹角相等但在直线两侧,顺、逆时针偏转的两段圆弧构成一个完整的圆。注意粒子在不同边界的磁场以及磁场内外运动的不同,边界有磁场与无磁场的不同。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3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行成电流。
1、产生电流的条件:
(1)自由电荷;
(2)电场;
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I表示:
(1)数学表达式:I=Q/t;
(2)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A
(3)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1、定义式:I=U/R;
2、推论:R=U/I;
3、电阻的国际单位时欧姆,用Ω表示;1kΩ=103Ω,1MΩ=106Ω;
4、伏安特性曲线:
1、电动势: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E表示;
2、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叫外电路;外电路的电阻叫外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外电压;3、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叫内电阻,内点路的电阻叫内电阻;用r表示;其两端电压叫内电压;如:发电机的线圈、干电池内的溶液是内电路,其电阻是内电阻;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E=U内+U外;U外=RI;E=(R+r)I
1、数学表达式:I=E/(R+r)
2、当外电路断开时,外电阻无穷大,电源电动势等于路端电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定义;
3、当外电阻为零(短路)时,因内阻很小,电流很大,会烧坏电路;
1.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6.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0.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1.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g=E/(r+Rg+Ro)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Ix=E/(r+Rg+Ro+Rx)=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
选用电路条件Rx>RA[或Rx>(RARV)1/2]
选用电路条件Rx
1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限流接法: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注:
(1)单位换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4)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2r);
(6)其它相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61、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在1842年发现的。
2、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向外发出一个波长的波,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因此波源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而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是由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即单位时间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决定的。
3、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共有的特征,不仅机械波,电磁波和光波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4、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①现代医学上使用的胎心检测器、血流测定仪等有许多都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
②根据汽笛声判断火车的运动方向和快慢,以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炮弹的飞行方向等。
③红移现象: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许多星系的谱线有“红移现象”,所谓“红移现象”,就是整个光谱结构向光谱红色的一端偏移,这种现象可以用多普勒效应加以解释:
由于星系远离我们运动,接收到的星光的频率变小,谱线就向频率变小(即波长变大)的红端移动。科学家从红移的大小还可以算出这种远离运动的速度。这种现象,是证明宇宙在膨胀的一个有力证据。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71.1什么是变压器?
答:变压器是借助电磁感应,以相同的频率,在两个或更多的绕组之间,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电器。
1.2什么是局部放电?
答:局部放电是指高压电器中的绝缘介质在高压电的作用下,发生在电极之间但未贯通的放电。
1.3局放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答:发现设备结构和制造工艺的缺陷,例如:绝缘内部局放电场过高,金属部件有尖角;绝缘混入杂质或局部带有缺陷,防止局部放电对绝缘造成损坏。
1.4什么是铁损?
答:变压器的铁损又叫空载损耗,它属于励磁损耗而与负载无关,它不随负载大小而变化,只要加上励磁电压后就存在,它的大小仅随电压波动而略有变化。包括铁心材料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以及附加损耗三部分。
1.5什么是铜损?
答:负载损耗又称铜损,它是指在变压器一对绕组中,一个绕组流经额定电流,另一个绕组短路,其他绕组开路时,在额定频率及参考温度下,所汲取的功率。
1.6什么是高压首端?
答:与高压中部出头连接的2至3个饼,及附近的纸板、相间隔板等叫做高压首端(强调电气连接)。
1.7什么是高压首头?
答:普通220kV变压器高压线圈中部出头一直到高压佛手叫做高压首头(强调空间位置)。
1.8什么是主绝缘?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绝缘是指绕组(或引线)对地(如对铁轭及芯柱)、对其他绕组(或引线)之间的绝缘。
它包括:同柱各线圈间绝缘、距铁心柱和铁轭的绝缘、各相之间的绝缘、线圈与油箱的绝缘、引线距接地部分的绝缘、引线与其他线圈的绝缘、分接开关距地或其他线圈的绝缘、异相触头间的绝缘。
1.9什么是纵绝缘?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纵绝缘是指同一绕组上各点(线匝、线饼、层间)之间或其相应引线之间以及分接开关各部分之间的绝缘。
它包括:桶式线圈的层间绝缘、饼式线圈的段间绝缘、导线线匝的匝间绝缘、同线圈引线间的绝缘、分接开关同触头间的绝缘。
1.10高压试验有哪些?分别考核重点是什么?
答:高压试验包含空载试验、负载试验、外施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局部放电试验、雷电冲击试验。
(1)空载试验主要考核测量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验证变压器铁心设计的计算、工艺制造是否满足标准和技术条件的要求,检查变压器铁心是否存在缺陷,如局部过热,局部绝缘不良等。
(2)负载试验主要考核产品设计或制造中绕组及载流回路中是否存在缺陷;
(3)外施耐压试验主要考核产品主绝缘电气强度、主绝缘是否合理、绝缘材料有无缺陷、制造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4)感应耐压试验主要考核变压器的纵绝缘;
(5)局部放电试验主要考核变压器的整体绝缘性能;
(6)雷电冲击试验主要考核变压器绝缘结构、绝缘质量是否能经受大气放电造成的过电压的冲击。
1.11生产中为什么要注意绝缘件清洁?
答:绝缘件清洁与否对变压器电气强度影响很大,若绝缘件上有粉尘,经过油的冲洗就随油游动起来。因为粉尘中有许多金属粒子,它在电场的作用下,排列成串,形成带电体之间通路(搭桥),从而破坏了绝缘强度,造成放电。电压越高,粉尘游离越严重,越容易放电。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8第一节认识静电
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
3、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1)分析摩擦起电(2)分析接触起电(3)分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第二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
1、检测仪器:验电器
2、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大小:
方向:在两个电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3、公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4、成立条件
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点电荷
第三节电场及其描述
1、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周围的电场发生的。
2、电场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电场力: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叫电场力
电荷间的静电力就是一个电荷受到另一个电荷激发电场的作用力。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9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所以正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减小,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相反,所以负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增大,但电势都是沿场强方向减小。
1、原因
电势能,电场力,功的关系与重力势能,重力,功的关系很相似。
E=mgh,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电势能的原因就是电场力有做功的能力,凡是势能规律几乎都是如此,电场力正做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负做功,电势能增大,在做正功的过程中,电势能通过做功的形式把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而电势能减小。
静电力做的正功功=电势能的减小量,静电力做的负功=电势能的增加量
2、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方法
(1)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2)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3)看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
第五篇:物理专业英语知识点总结
目录
1.kinematic 2.mechanical motion 运动学
3.vector 机械运动 4velocity and speed 向量
5.acceleration 速度和速率 6.laws of conservation 加速度
7.quantities 8.conservation obeying the 守恒定律laws of量
符合守恒定律的9.kinetic energy 10.work 动能11.conservative forces 功
12.potential 保守力external energy inan 的势能
force field 在外力场中13.mechanics of a rigid body 体力学
刚14.motion of a body 15.motion 物体运动 of a bodyof the center of mass 16.rotation 物体质心的运动fixed of a body about
a 动
axis 绕固定轴的物体的运17.molecular 学
physics分子物理18.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 physics and 19.mass 分子的质量和大小and size 热动力学
of molecules 20.state 统运动状态of a
system process 系21.internal 系统内能 energy of a system 22.the thermodynamics first law of 律
热力学第一定23.work changes 变体积做功in done
volomeby a 物体通过改body upon 24.temperature 25.equation gas of state 温度
of an ideal 26.statistical physics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7.information 统计物理
of probability28.nature of the thermal motion 概率原理form the
theory of molecules29.number 分子热运动的本质molecules 密度
with ofa wall collisions 分子碰撞of 30.pressure of a opticsgas on a wall 31.interference 光学
涉
of light 光的干32.interference 光波干涉
of light waves 33.coherence34.ways interference of 相干的的方法
of lightobserving 观察光干涉the 35.diffraction of light 36.introduction 37.huygens-fresnel 前言光的衍射 更斯-菲涅尔原理 principle
惠38.fresnel zones39.electricity 区域
学和磁学
and magnetism 电40.electric 空中的电场field
in a vacuum真41.electric charge42.coulomb43.system of untis ’s law库仑定律电荷44.rationalized 单位体系 formulasform of writing 形式
正规性合理化的书写45.potential 46.electric stbengthfield 电势
电场。field 47.interaction
system 用的能量of
charges energy 电荷相互作of a 48.relation between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and potential 势的关系
电场和电49.dipole 50.magnetic field in a vacuum电偶极子
空中的磁场
真51.interaction 的相互作用
of currents 电流52.magnetic field 53.field of a moving charge磁场的区域的电荷的场
移动 54.the 法尔定律biot-savart
law 比奥-萨55.the loreniz force 56.ampere洛伦兹力 57.vortex electric field ’s law 安培定律
58.displacement 涡旋电场 流
current 位移电59.maxwell韦方程式
’s equations 麦克斯60.modern pyisics 61.relativity 62.the background相对性近代物理 63.the ether64.the 太空、以太背景experimentmichelson-morley65.the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迈克尔逊实验
相对论66.theradioactivitynucleusand 67.the 68.nuclearatomic nucleus 原子核和放射性原子核 isotopes 法
原子和同位素的表示方notation and69.the nuclear force 70.radioactivity 核力 关键词放射性 1.Vector
quantity quantity magnitude that has 矢量。both a direction.examples:force,velocitand y,acceleration,and momentum 2.Scalar quantity that has magnitude,but quantity 标量。A no Examples:mass,volume,and direction.speed.3.Vector to 向量。An arrow drawn vector quantity.scale used to represent a 4.Motion position.运动 a change of 5.Speed traveled per time 速率thedistance 6.Velocity change position and the direct of 速度
the rate of the quantity.motion.velocity is vector 7.Acceleration of 加速度in change.velocity/time velocty:acceleration=change time rate it takes for 8.Force producing 力in motion motion a quantity capable of ora change 9.Net or force
合力more forces.resultant force the of equivalent two or 10.Newton牛顿第一定律’s first an object remains law of motion at with rest or in uniform motion acted upon by a net a constant velocity unless force.unbalanced 11.Inertiaif motion.matter that 惯性.theproperty inertia.Mass resists in a measure changes in of 12.Newtonmotion ’s second law of F=ma.relates 牛顿第二定律 acceleration.force to13.Friction that 摩擦力.the force of contacting media.opposes the relative motion 14.Mass matter 质量。specifically,it in an The object.more quantity of measurement sluggishness of the is inertia the or exhibits in response to any effort that an object made any way its state of motion.to start it , or change in 15.Weight due to gravity on an object.重力.the force 16.Free object fall自由落体.an acting on it.falling with only gravity 17.Terminal 度.the maximum velocity constant 末速velocity that a non-freely object reaches when a retarding falling force force balances acceleration is zero.and the the gravitation object’s 18.Momentum product of the mass of an object 动量.the and its velocity.19.Impulse of 冲量.the and the force acting on an product object acts.the time during which it 20.Elastic collision collision objects in which 弹性碰撞colliding.a deformation or the generation of rebound without lasting heat.21.Inelastic 撞.a collision collision in which 非弹性the 碰colliding distorted objects becomeduring the collision.and generated heat 22.Power work 功率.the time rate of 23.EnergyP=W/t.of能量 to do work.a systemthat.the enables property it24.Rotational that inertia 转动惯量 resist property of an object torotation:if at rest the boby tends any change in its state of to tendsto remain rotating and will remain at rest;if rotating ,it continue upon by a net external torque.to do so unless acted 25.Torqueof 转矩.the product distance,which tends to force and lever-arm ratation.produce 26.Center average of mass 质心 the single object point position of mass or the considered to be concentrated.where associated all its mass with canbe an 27.Center average position of weight or the of gravity 重心the single object where the force of gravity point associated with an canbethe mass.same considered to act.usually place as the center of 28.Equilibrium state of an object when not acted平衡状态the upon torque.an by a net force or net may uniform be at object rest in or equilibrium moving accelerating.velocity;that is not at 29.Centripetal center-seeking an force force that 向心causes 力a path.object to follow a circular 30.Angular a about measure an momentum object’s rotation 角动量specifically a particular rotational inertia the product axis;more of its velocity.for small an object and rotational that is distance compared mass,speed,and ,it is the to product the radial of of rotation.radial distance 31.Temperatureof 温度permolecule the average kinetic a measure erenge substance,measure in Celsius kelvins.or Fahrenheit in degrees a or in 32.Absolute lowest possible temperature that zero 绝对零度.the a temperature substance at which may molecules have-the of minimum kinetic energy.a substance have their 33.Heatflows from a substance of higher 热能.the energy that temperature lowertemperature,commonly to a substance of measured in calories or joules.Internal molecular energy.the potential energies,kinetic total of plus all substance.energy,internal to a 34.Specific 容.the quantity of heat per unit heat capacity比热mass temperature of a substance by 1 required to raise the Celsius degree.35.First 热力学第一定律law of thermodynamics a restatement of conservation,usually the law of energy applies as it changes in temperature.the to systems involving added increase to heat external in a internal system equals an system.work done energy by plus the 36.Adiabatic 程.a process,usually process绝热过of expansion compression,wherein or enters or leaves a system.no heat 37.Second thermodynamicslaw of 律heat will never spontaneously 热力学第二定flow from a cold object to a hot object.also,no completely machine can be converting energy to work;some efficient in input heat.and energy is dissipated as to disordered as time goes by.become finally,all systems tend more and more 38.Heat enginechanges 热机a device that mechanical work.internal energy to 39.Entropydisorder 熵a energy of a system.measure of the one direction form freely transforms Whenever to another,the from toward of transformation is disorder a one of greater entropy.and state therefore of greater toward 40.Huygens 理the theory principleby which 惠更斯原light waves point source can be regarded as spreading out from a the secondary wavelets.superposition of tiny 41.Interferencesuperposition 干涉the producing of waves reinforcement regions of cancellation.constructive
and regions of interference reinforcement;destructive
refers to regions of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the refers selected interference to regions of of produces wavelengths interference colors.colors known of light as 42.Diffraction
of 衍射the bending through light around way a an obstacle or dark that narrow slit in such a produced.or fringes colored of bands light and are 43.Polarizationalignment 偏振the that of the electric vectors radiation.such make up electromagnetic vibrations polarized.are waves said of aligned to be 44.Hologramtwo-dimensional 全息照相a diffraction microscopic three-dimensional pattern that shows images.optical 45.Electrostaticsstudy 静电学the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of electric changes at rest 46.Capacitorelectrical form device,in 电容its 器.an conducting plates separated by a a pair of simplest paralled small electric charge.distance,that stores 47.Coulombrelationship ’s law库仑定律.the force,charge,and among electrical F=kq1q2/d2 alike repelling;if are in if the charges distance are unlike,the force is attractive.the sign,the charges force are is 48.Coulomb of electrical charge.one coulomb 库仑.the SI unit is 6.25*10 equal 18 tothe total charge of 49.Conductor electrons.that easily through 异体external electrical force.flows when which any material subject charge to an 50.Insulator material that resists charge flow 绝缘体any through external electrical force.it when subject to an 51.Semiconductor poorly conducting material,such 半绝缘体a as germanium,that crystalline better-conducting can silicon be made or the impurities or energy.addition material a of certain by 52.Charging 电.the transfer by contactof charge 接触起from one physical substance to another by substances.contact between 53.Charging 起电.the change in charge of a by induction 感应grounded electrical influence object,caused of enectric by the charge contact.close by but not in 54.Electrically 化.term applied to an atom or polarized 电极molecule are in which the charges slightly aligned negative than the opposite side.more so that positive one side or is 55.Electric energetic field电场.the surrounding region of space object.about a charged point,the a charged field according decreases with distance law,like to field a the inverse gravitational square charged.between oppositely electric parallel plates,the charged region object field placed is uniform.a in the experiences a force.of an electric field 56.Electric potential energy能the energy a charge possesses 电势by electric field.virtue of its location in an 57.Electric electric potential电势amount volts,and of potential charge,measured energy per the voltage:voltage=electric often called in energy/amount of charge
58.Magnetic force magnets,between and a moving charge.magnets 磁力between field 59.Magnetic region field around of 磁场.the moving charged particle.a magnetic magnetic pole influence or a 60.Electromagnet magnet 电磁体a by an electric whose field is produced the current.usually in piece of iron inside the coil.form of a wire coil with a 61.Ether medium for propagation of light 以太.a hypothetical waves.62.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 验.an experiment 迈克尔逊that 莫雷was 实designed through to detect the ether interference.no velocity addition and observed.effects were 63.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义相对论einstein’s theory 狭of relativity non-accelerating that deals with systems.or inertial 64.Principle of relativity 原理all the laws of physics 相对论are the moving same with respect to one another.at a for constant all observers velocity 65.Constancy Charging speed of light in free space is the by光速不变原理 of light the same regardless for all observers source of the motion of the observer.or the motion of the 66.Time observation dilationmoving of a 时空膨胀clock in the slowly,according to the equation system running more a 67.Length the of observation contractionof a shortening 尺度收缩motion a lengh in the direction of system,according in a moving equation.to the 68.Twin paradox paradoxtwin returning to earth younger of a space-travelling 自相矛盾the than his earth-bound twin,which is theory of relativity.predicted by the general 69.Mass-energy 转化方程the changing conversionof 质能mass into versa,according energy e=mc2
to the and equation vice 70.General 广义相对论theory einsteinof ’s theory relativityof relativity accelerated systems.that deals with 71.Atomic central nucleus 原子核.the which the core of an atom are located.protons and neutrons of the atom in 72.Nucleon proton or neutron.核子a nuclear 73.Nuclide nucleus or nuclear species.核素a particular 74.Proton number of protons in a nucleus , number质子数the which defines its atoms as being a particular element.75.Mass numberof the protons and neutrons in a 质量数the sum nucleus.energy of a particle into visible light.76.Isotopesnuclides with of 同the 位same 素nuclei element or neutrons.different numbers of 77.Nuclear forceattractive between nucleons.interaction 核力the strong that acts 78.Radioactivity spontaneous 放射性.the isotopes energetic particles.with decay the emission of certain of 79.Alpha 子.a particle particle consisting 阿尔法粒of two neutrons,which protons helium nucleus.is the and same as two a 80.Beta 子.an electron.particle贝塔粒81.Gamma 子.a quantum particle or photon 伽马粒of energy.82.Half-lifetakes for one half of the nuclei of 半衰期the time it a isotope to decay.sample of a given radioactive 83.Geiger a counter 盖世计数器based common radiation.on the radiation ionizing nature detector of 84.Dead required timerecover for another detection or for 寿a 命detector the time to count.85.Scintillation 数器a radiation counter detector 闪光计 based phosphor on the material the ability to convert of a a unified field theory.fundamental interactions in 86.Elementary 子the fundamental particlesbuilding 基本粒blocks of nature
87.Exchange the responsible elementary particles交换粒子particles forces or interactions.for fundamental These strong are as follows.for the weak force,the particles;for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the gluon;for w and the z force,the gravity,the graviton.photon;and for 88.Hadron that 强子.any panicle force.interacts by the strong 89.Quarks with 夸克.subparticles charges fractional hadrons.thought to electronic make up 90.Electroweak the incorporate single force force弱静电力electromagnetic both believed the to forces.and weak 91.Grand 原理a unified theory that theorycombines 同一性the forces into a single force.strong and electroweak 92.Superforceforce that would describe all.超级力a single 句子
1.Thus,the derivative velocity of timethe particle of the with position is the resect vector to 求导
速度是微小位移对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