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历史事实

时间:2019-05-14 05:3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牛顿的历史事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牛顿的历史事实》。

第一篇:牛顿的历史事实

牛顿的历史事实。。。

牛顿最为人熟知的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yeshoulders of Giants)。这句话通常被用来赞叹牛顿的谦逊,但是从历史上来看,这句话本身似乎没有任何可以理解为谦逊的理由。首先这句话不是原创。早在12世纪,伯纳德(Bernatd of Chartres,他是中世纪的哲学家,著名的法国沙特尔学校的校长)就说过:“Nos esseauasi nanos gigantium humeris insidientes”。这句拉丁文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都像坐在巨人肩膀上的矮子。这句话,如今还能在沙特尔市那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的窗户上找到。从伯纳德以来,至少有二三十个人在牛顿之前说过类似的话。

牛顿说这话是在1676年给胡克的一封信中。当时他已经和胡克在光的问题上吵得昏天黑地,争论已经持续多年(可以参见我们的史话)。在这封信里,牛顿认为胡克把他(牛顿自己)的能力看得太高了,然后就是这句著名的话:“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结合前后文来看,这是一次很明显的妥协:我没有抄袭你的观念,我只不过在你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这才比你看得高那么一点点。牛顿想通过这种方式委婉地平息胡克的怒火,大家就此罢手。但如果要说大度或者谦逊,似乎很难谈得上。牛顿为此一生记恨胡克,哪怕几十年后,胡克早就墓木已拱,他还是不能平心静气地提到这个名字,这句话最多是试图息事宁人的外交辞令而已。

更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句话是一次恶意的挪揄和讽刺——胡克身材矮小,用“巨人”似乎暗含不怀好意。持这种观点的甚至还包括著名的史蒂芬·霍金,讽刺的是,正是他如今坐在当年牛顿剑桥卢卡萨教授的位子上。

牛顿还有一句有名的话,大意说他是海边的一个小孩子,捡起贝壳玩玩,但还没有发现真理的大海。这句话也不是他的原创,最早可以追溯到Joseph spence。但牛顿最可能是从约翰·弥尔顿的《复乐园》中引用(牛顿有一本弥尔顿的作品集)。这显然也是精心准备的说辞,牛顿本人从未见过大海,更别提在海滩行走了’。他一生中见过的最大的河也就是泰晤士河,很难想像大海的意象如何能自然地从他的头脑中跳出来。

第二篇: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

内容提要:将文献与口述历史视为“历史记忆”,我们所要了解的是留下这记忆的“社会情境”及“ 历史心性”;前者指社会人群的资源共享与竞争关系,与相关的族群、性别或阶级认同与区分;后者指此“历史记忆”所循的选材与述事模式。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及二者的变迁,都是我们所欲探索的“历史事实”。借着一些有关华夏民族起源与形成的例证,本文强调一种兼顾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的研究。

关键词:历史学;人类学;社会记忆;历史记忆;历史心性

历史事实:

广汉三星堆文化的新发掘,又掀起一波对古蜀人的寻根热潮。有些学者以三星堆文化最早阶段可推至夏代以前,因此认为华阳国志之记载——“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可被证明为历史事实。

我们且将“蜀王世胄为黄帝后裔”是否为一历史事实这问题搁下。对一位严谨的史学家来说,由一篇史料中推论“过去曾发生的事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了传统上对史料的内外考据与“孤证不立”等治史原则外,近代以来学者并引用自然与社会科学,以“二重证据”或多重证据来探索历史事实。基本上,这种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流行于中国的“新史学”,是将文献视为过去客观事实的承载物,因此一篇历史文献的价值便在于它叙述了多少“真实的过去”;考古资料被视为比文献史料更客观、更值得信赖的“过去”遗存,客观反映过去的人类行为与其社会结构。若这些文献与考古资料尚不足完全呈现“过去”,学者则认为人类社会与文化有其基本结构与演化模式,我们可以用近代初民之民族志资料(如图腾制、母系社会等等)来考察“类似的”古代社会与文化。如此的史学研究,使我们的历史知识在20世纪后半叶有丰厚的成长累积。

然而也就在20世纪之末,许多学者对于近代以来建构的历史知识产生怀疑;“解构”此历史知识成为一时风尚。究竟近代以来累积的历史知识有何问题?关键问题之一,在于结合各 种史料、各种学科,以归纳发掘“历史事实”的“类比法”(analogy)。虽然“类比法”是人类知识产生的重要法则,然而在寻找“相似性”的类比活动中,我们常陷于自身所处之社会文化迷障里。也就是说,我们的知识理性深受社会文化影响;在此知识理性中我们定义、寻找何者是“相似的”、“相关的”与“合理的”,而忽略身边一些不寻常的、特异的现象。同样,若我们将对历史的探求当做是一种“回忆过去”的理性活动,此种“回忆”常常难 以脱离社会文化的影响。譬如,在男性中心主义社会文化中,历史记载经常都是男性的活动;但在读这些史料时,沉浸在此社会文化中的人们习以为常,并不会太注意这样记载过去有何不寻常之处。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的学术觉醒中,学者开始注意一些多元的、边缘的、异常的现象,并从中分析意义。譬如,文献史料被当做一种“文本”(text)或“述事”(narratives),以强调其背后的社会情景(context)与个人感情。如此,学者不再以“史实”为取舍标准对一篇史料去芜存菁;对于“芜”,学者或更感兴趣——若一段史料叙述不是事实,或两种叙述中有矛盾,为何它们会如此?这一类的研究,多少都涉及一些社会记忆(social memory)与身份认同(identity)理论。

总之,无论是在新的、旧的、现代的、后现代的研究取向之下,历史事实是一位历史学者永恒的追求。我在许多过去的著作中都强调“历史记忆”研究,这并不表示我不追求历史事实。我只是认为,以“记忆”观点来看待史料,我们或能发掘一些隐藏在文字与口述之后的 “史实”。

社会记忆、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

我先简单介绍社会学与心理学的记忆理论,及其与史学和人类学之关系。在社会学的研究中,Maurice Halbwachs被认为是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理论的开创者。他指出,一向被我们认为是相当“个人的”记忆,事实上是一种集体的社会行为。一个社会组织或群体,如家庭、家族、国家、民族等等,都有其对应的集体记忆以凝聚此人群。我们的许多社会活动,都可视为一种强化此记忆的集体回忆活动。如国庆日的庆祝活动与演说,为了强化作为“共同起源”的开国记忆,以凝聚国民此一人群的国家认同(注:

①Lewis A.Coser,“Introduction:Maurice Halbwachs,”in On Collective Memory,ed.& trans.by Lewis A.Cose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Maurice H albwachs,Les cadres sociauxde la memoire(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52).)。记忆的另一面则是“失忆”。譬如小学生活回忆凝聚小学同学会成员;当小学同学不再聚会,从此缺乏共同的回忆活动,小学生活片断也逐渐被失忆。

另一位学者,英国心理学家Frederick Bartlett,其对于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人类“心理构图”(schema)的实验与诠释。“心理构图”是指个人过去经验与印象集结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心理倾向。每个社会群体中的个人,都有一些特别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影响个人对外界情景的观察,以及他如何由过去记忆来印证或诠释从外在世界所得的印象。这些个人的经验与印象,又强化或修正个人的心理构图。Bartlett指出,当我们在回忆或重述一个故事时,事实上我们是在自身之社会文化“心理构图”上重新建构这个故事(注:Frederick Bartlett,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pp.199-202,296.)。由个人心理学出发,Bartlett所强调的仍是社会文化对个人记忆的影响。

1980年代以来,集体记忆或社会记忆这些概念,常与族群认同、国族主义等研究联系在一起,也与历史人类学的发展关系密切。在人类学的族群本质(ethnicity)研究中,基于对“集体记忆”与“群体认同”关系的了解,学者探讨族群认同如何藉由其成员对“群体起源”(历史记忆与述事)的共同信念(the common belief of origins)来凝聚,以及认同变迁如何藉由“历史失忆”来达成。在近代国族主义研究中,历史学者也分析近代国族主义或殖民主义下“历史”的建构过程(解构国族历史),及相关的民族英雄与其事迹如何被集体想象与建构。如此的研究取向及对“历史”的宽广定义,使得人类学者眼中的“土著”不只是现时社会结构与各种制度功能运作下的个人,更是特定时间概念、历史经验与历史记忆塑造下的个人。如此也开启对于不同文化中“历史”与“神话”分野,与相关权力关系(politics)的研究与探讨。

在此,我想对一些词汇做一些说明。James Fentress与Chris Wichham在他们的著作中以社会记忆(social memory)来取代集体记忆一词,以强调他们着重于个人记忆的社会性特质此社会记忆如何产生、如何传递(注:James Fentress and Chris Wickham,Social Memor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 92),p.Ⅸ.)。在这方面的研究逐渐丰富之时,我认为至少应分别三种范畴不同之具社会意义的“记忆”。第一种,我们且称之为“社会记忆”,指所有在一个社会中藉各种媒介保存、流传的“记忆”。如图书馆中所有的典藏,一座山所蕴含的神话,一尊伟人塑像所保存与唤起的历史记忆,以及民间口传歌谣、故事与一般言谈间的现在与过去。第二种,范围较小,我们且称之为“集体记忆”。这是指在前者中有一部分的“记忆”经常在此社会中被集体回忆,而成为社会成员间或某次群体成员间分享之共同记忆。如一个著名的社会刑案,一个球赛记录,过去重要的政治事件等等。如此,尘封在阁楼中的一本书之文字记载,是该社会之“社会记忆”的一部分,但不能算是此社会“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第三种,范围更小,我且称之为“历史记忆”。在一社会的“集体记忆”中,有一部分以该社会所认定的“历史”形态呈现与流传。人们藉此追溯社会群体的共同起源(起源记忆)及其历史流变,以诠释当前该社会人群各层次的认同与区分——如诠释“我们”是什么样的一个民族;“我们”中哪些人是被征服者的后裔,哪些人是征服者的后裔;“我们”中哪些人是老居民,是正统、核心人群,哪些人是外来者或新移民。在“历史记忆”的结构中,通常有两个因素——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在“时间”中延续与变迁。因此“历史记忆”可诠释或合理化当前的族群认同与相对应的资源分配、分享关系。如此,前述社会“集体记忆”中的一项重大社会刑案或一个球赛记录,固然也可作为社会群体的“集体记忆”,但它们不是支持或合理化当前族群认同与区分的“历史记忆”。此种历史记忆常以“历史”的形式出现在一社会中。与一般历史学者所研究的“历史”有别之处为,此种历史常强调一民族、族群或社会群体的根基性情感联系(primordial attachments),因此我也曾称之为“根基历史”。

“历史记忆”或“根基历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此“历史”的起始部分,也就是群体的共同“起源历史”。“起源”的历史记忆,模仿或强化成员同出于一母体的同胞手足之情;这是一个民族或族群根基性情感产生的基础。它们以神话、传说或被视为学术的“历史”与“考古”论述等形式流传。

以下我将脱离这些理论介绍,以实际的例子说明历史记忆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我认为,历史记忆研。究不是要解构我们既有的历史知识,而是以一种新的态度来对待史料——将史料作为一种社会记忆遗存。然后由史料分析中,我们重新建构对“史实”的了解。我们由此所获知的史实,不只是那些史料表面所陈述的人物与事件;更重要的是由史料文本的选择、描述与建构中,探索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与个人情境(context),特别是当时社会人群的认同 与区分体系。

文献中的社会历史记忆

“过去的事实”包含自然界的消长变化,个人与各种生物的社会生活细节,以及环境与生物间大大小小的互动关系。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以文字记录保存的“史料”,只是这些“过去事实”中很小的一部分。它们是一些被选择、组织,甚至被改变与虚构的“过去”。因此一篇文字史料不能简单的被视为“客观史实”的载体;正确地说,它们是在人们各种主观情感、偏见,以及社会权力关系下的社会记忆产物。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以新考古学家如何看待“器物遗存”为比喻,并以西周史料为例证,来说明这种对待史料的态度。以下我简述这个看法。当代考古学者,并不把一个考古遗存简单当做是“过去事实”的遗存,而将之视为一连串社会与自然活动下产生的古代垃圾。考古器物遗存的形成,首先便涉及一个选材、制造、使用、废弃(或保存)的过程(注:Robert J.Sharer&Wendy Ashmore,Archaeology:Discovering Our Past(Mountain Vie w,CA.:Mayfield Publishing Co.,1987),pp.72-75.)。同样,我们可以将历史文献当做一种社会记忆遗存,它们也经历了选材、制造、使用、废弃或保存的过程,而成为古人与我们所见的文献资料。以此观点,一篇历史文献的形成过程大约如下。1.选材:社会群体或个人选择或虚构一些当代或过去的重要人物与事件。2.制造:人物、事件与其他因素经过刻意的文字组合、修饰,使之具某种社会意义。3.使用:这样的社会记忆被用来凝聚或强化此社会群体的认同,并与其他群体的社会记忆相抗衡,以争夺本群体的社会优势或核心地位。4.废弃与保存:在各种社会记忆相辩驳抗衡的过程中,有些社会记忆被失忆,有些被刻意保存、推广(注:王明珂:《历史文献的社会记忆残余本质与异例研究——考古学的隐喻》,《民国以来的史料与史学》,国史馆(台北),1998年。)。

以“西周史”研究为例可说明此种看待史料的新态度,以及其历史知识的产生逻辑。中国西周史研究主要依赖两种文献史料:一是西周金文,一是成书于战国至汉初的先秦文献。传统的办法是“类比”——在此两种文献中找寻“相同的或可互证”资料,以建构我们对于西周的了解。然而,由历史记忆的观点,这两种文献有不同的性质。西周铜器铭文主要反映的是在西周的政治社会环境中(一种认同与区分体系),一个贵族认为重要且值得保存的社会历史记忆;先秦文献则主要是战国汉初时人在当时社会情景下对西周的回忆。

由社会记忆角度分析历史文献,我们所得到的历史知识主要是产生这些社会记忆的社会情境(context);特别是在当时的资源分配、分享与竞争体系下人们的社会认同与区分。以渭水流域出土西周铜器之铭文来说,它们所展示的是当地贵族的家族、姻亲联盟、西土旧邦、周之邦国等一层层的由里而外的认同结构。这种认同结构,也是一种政治经济利益分享、垄断的社会分群结构(注:西周铜器铭文作为一种社会记忆,其产生过程及意义如下。首先是“选材”。铜器铭文中,通常有作器者之名、其祖先之名或族徽。在较长的铭文中,作器者常记载自己或祖先的功绩,以及自身因此受赏的荣耀。西周铜器中有许多是为妻、母及出嫁女儿所作之器。这些女子的母国姓氏也是被记忆的素材。其次是“制造”与“使用”。被选择的人、事、物,被 组织起来以使之产生意义。家族姓氏或族徽成为强化家族认同的记忆。对于妻、女、母等姻亲之记忆被组织来,以夸耀本家族与外界的政治联盟关系。在一些较繁杂的铭文中,当代与过去的人、事、物被组合成一种具特殊意义的述事(narratives)。如在许多铭文中,祖先辅佐文武王的功绩或作器者的当代功绩,受赏赐之物所象征的威权与尊贵地位,以及“子子孙孙永宝用”所隐含对未来的期望,共同组构成一个述事文本,用以强调在周王为首的政治秩序中本家族延续性的尊贵地位。在此,“使用”的含意远超过人们对器物工具性的使用。在一个社会中常蕴含着许多互相矛盾的、竞争的多元社会记忆,它们透过不同的管道相互夸耀、辩驳与模仿、附和,各社会人群藉此凝聚其群体认同,并与其他群体相区分、抗衡。作为一种社会记忆的铜器铭文,其所蕴含的时代与社会意义便在此“使用”过程中产生。最后,在社会权力运作与抗衡下某些优势社会人群的记忆得到强化、保存,另一些人群的记忆则被失忆或废弃。铜器材质珍贵、制作耗力耗时,只有掌握社会权力与资源的人才能藉此将他们的集体记忆记录下来,并以此支持其优势之社会地位。再者,绝大多数带铭文的西周铜器都出于渭水流域,此也显示当时的“东方”在政治权力上的边缘地位。)。与此相同,战国汉初时人在新的认同体系下,从过去的社会历史记忆中选材,并混合其他原素以制造新的社会历史记忆。这便是先秦文献中所描述的西周。因此先秦文献与西周金文对于同一事物记载之“差异”,是我们了解由西周到汉初一个历史人群认同变迁的关键。这个历史人群的认同变迁,也就是“华夏”认同的形成。在新的认同下,华夏想像北方戎狄为长久以来的敌人(注:譬如,征伐“蛮夷”有功而受赏之事,是金文中很普遍的一个记忆主题。征伐的对象主要是东国、东夷、南国、楚荆、淮夷、南淮夷等东方或南方族群。然而在先秦文献中,北方的戎狄却成了西周由始至终的敌人。这个“失忆”的意义在于:春秋战国时期长城之北与西北人群之牧业化、移动化与武力化,及其南向在华北地区争夺生存资源,是华夏认同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见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文化公司(台北),19 97年。)相反,南方与东南蛮夷的“华夏华”,也藉由“失忆”与建构新历史记忆来达成。如,春秋时华夏化的吴国王室,曾假借一个华夏祖先“太伯”而成为“华夏”;中原华夏也由于“找到失落的祖先后裔”,而接纳此华夏新成员(注:《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255-287页。)。

将文献史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记忆,历史知识产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是发现“异例”(anomalies)——一些相异的、矛盾的或反常的现象。西周与战国时人记忆间产生的“异例”,古人与今人之历史理性间的“异例”,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间的“异例”。对于文本及其反映“异例”之分析诠释,是一种将其情境化(contexturalize)的活动。“情境化”,主要是说明在何种的资源分配与竞争背景,及相应的人类社会认同与区分体系与权力关系之下,此文献被制作出来。将文献作为一种“社会记忆残余”不同于将文献作为“历史事实载体”之处是,研究者时时都在探索“这是谁的记忆”,“它们如何被制造与利用”以及“它们如何被保存或遗忘”。透过情境化,一方面文本及“异例”在特定历史情境之理解下得到合理诠释;另一方面,历史上特定社会之“情境”及其变迁成为新的历史知识。

口述中的社会历史记忆

当代口述历史学者常藉由当事人的亲身经历记忆,来补充历史文献记载之不足。对于追求“历史事实”的历史学者而言,这不失为一种历史研究的新工具。然而由历史记忆的观点,这样的口述历史只是为“典范历史”增些枝节之末的知识而已。甚至它更进一步强化了反映男性、统治者、优势族群观点与其偏见下的“典范历史”,而使得“历史”成为阶级权力工具。与此对抗的另一种“口述历史”研究,则以采访编撰妇女、劳工、少数族群或过去之政治受害者之口述记忆为主轴。此类口述历史学者,经常将口述历史作为某种社会或政治运动的工具;这仍是一种有主体偏见的“历史建构”,一种“认同史学”,一种为了社会群体认同所建构的“历史”。

我认为,将口述历史中的“过去”限定为受访人亲身经历的“过去”,或将口述历史视为补充或纠正由人物与事件组成的“真实历史”的工具,都忽略了口述历史的学术价值。由社会记忆观点,一个人对于“过去”的记忆反映他所处的社会认同体系,及相关的权力关系。“社会”告诉他哪些是重要的、真实的“过去”。一位羌族记得祖先的过去,因为他是家庭与家族成员。他记得本国的开国历史,因为他是国家之成员。他记得自己是“炎帝”、“三 苗”或“孟获”的后代,因为社会历史记忆告诉他,羌族是过去好作乱而被汉人打败的民族。因此当代人“口述历史”的价值,不只是告诉我们有关“过去”的知识;它们透露“当代 ”社会人群的认同体系与权力关系。更重要的是,透过人们的口述历史记忆,我们可以由各种边缘的、被忽略的“历史记忆”中,了解我们所相信的“历史”的本质及其形成过程。

我们可以做如下的比喻。在一个夏夜的荷塘里,无数的、不同品种的青蛙争鸣;争着诉说:“我存在”。不久我们的注意力会被一个声音吸引,一个较宏亮的、较规律的蛙声。除此之外,似乎一切都归于宁静。这宏亮规律的蛙声,便是我们所相信的“典范历史”。其余被忽略的蛙声便是“边缘历史”。我认为真实的历史,不应只是“典范历史”的声音,也不只是某一种“边缘历史”的声音;真实的历史是荷塘里所有青蛙的合鸣。

相较于文字记忆来说,口述记忆的传递媒介是普遍的口语;因其普遍所以不易被社会权力掌控。即使在文字文明之中,我们许多的社会记忆仍赖口述在社会间流传。更不用说,在近代之前许多人类社会并无文字,其历史记忆主要赖口述来传递。因此“口述历史”让我们脱离历史文献的束缚,得以接触多元的边缘历史记忆。这些边缘历史记忆及其述事的荒谬、不实,或其反映典范历史述事的荒谬、不实,都形成一种“异例”。深入分析这些述事与“异例”并将之“情境化”,可以让我们对于“我们所相信的历史”与“他们所相信的历史”,以及历史记忆、述事和人类社会文化背景(情境)之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我以川西羌族的口述历史为例说明。

对于当代羌族来说,文字记载的羌族史——典范历史——只在近50年来才成为当地历史记忆的一部分,也只有羌族知识分子知晓此种历史记忆。我曾在过去6年中(1995-2000年),利用数个寒暑期在川西山中探寻当地的认同体系与历史记忆。在许多深沟村寨中,我都曾采集到一种社会记忆,一种“弟兄故事”。以下是在松潘附近一条沟(山谷)中搜集的口述例子。

1.最早没有人的时候,三弟兄,大哥是一个跛子,兄弟到这来了,还一个么兄弟到一队去了。大哥说:“我住这儿,这儿可以晒太阳”;所以三队太阳晒得早。么弟有些怕,二哥就说:“那你死了就埋到我二队来。”所以一队的人死了都抬到这儿来埋。

2.以前这没得人,三弟兄是从底下上来的。上来坐在月眉子那个墩墩上。又过了一两个月。那个就是——不是三弟兄喔,那是九弟兄——九弟兄占了那地方。三弟兄打伙在这条沟。还有两弟兄打伙在那条沟,大尔边。还有两弟兄打伙在大河正沟,热务区。九弟兄是黄巢,秦朝还是黄巢?秦朝杀人八百万?黄巢杀人八百万。他就躲不脱了,就走到这儿。一家九弟兄就到这儿来了。就是在秦始皇的时候。3.高头来的七弟兄。从那七弟兄,有些安在大尔边,有些朱尔边、纳期、郎该、尼巴,是这样分出来的。他们是在这个啥子朝代打散的?跑到这来。原来这儿没有人。没有人,这下子七弟兄到这儿;只来三弟兄,还有四弟兄是纳期安了一个,大尔边,还有尼巴那安了一块,是这样分出来的。

4.七弟兄,黑水有一个,松坪沟一个,红土一个,小姓有一个,旄牛沟有一个,松潘有一个,镇江关有一个。五个在附近,迁出去两个;一个在黑水,一个在茂县。

这条沟(埃期沟)中有三个寨子。例1、2之“三兄弟故事”,说明沟中三个寨的祖先来源。这是当前这沟中人人皆知的集体记忆。三个寨子的民众,共同分享沟中的资源,也彼此分享各寨所拥有的资源。三寨在阳山面(早晨晒得到太阳),一寨与二寨同坐落在阴山面。因此在这故事中,老二与老三关系格外亲密;不只住在同一边,死了也葬在一起。这个兄弟故事所显示的人群认同与区分体系,也表现于三个寨子敬菩萨的习俗上。三个寨都各有各的山神菩萨。二寨又与一寨共敬一个菩萨“忽布姑噜”。三个寨共同敬一个更大的山神菩萨“格日囊措 ”。

例2、3中的九弟兄故事或七弟兄故事,说明沟中三个寨子与邻近的纳期、热务沟(红土)、大尔边沟(含朱尔边)等地村寨人群间的密切关系。这些小沟或村寨(包括埃期沟),共同坐落在“小姓沟中”。因此简单地说,这两则故事说明埃期村民与其他小姓沟邻人间的密切关系。在这人群范围中,埃期村民们的说法便有许多分歧。例2中的九弟兄故事,九弟兄的后代分布较广,除埃期外还包括热务与大尔边的人。例3故事中七弟兄的后代分布要略狭些;除了埃期三寨外,下游仍包括大尔边沟的人,往上游去只包括纳期、尼巴的人。有些老人说“埃期五弟兄故事”,范围更要狭些;三弟兄到埃期三个寨子,另两个分别到纳期与尼巴。

例4报告人叙述的是“七兄弟故事”;在埃期沟只有极少数见识广的人说这故事。这七兄弟故事涉及更广大的人群范围。这些地区人群,以目前的民族与语言分类知识来说,包括红土人(热务藏族),小姓沟人(藏族、羌族),松坪沟人(羌族)、镇江关人(汉化的羌族、藏族与回族、汉人)、松潘人(以汉族、藏族为主)、旄牛沟人(藏族)与黑水人(说羌语的藏族)。在这弟兄故事中,由于小姓沟所有村寨的人是其中一个兄弟的后代,因此“小姓沟人”认同得到强化。更重要的是,这“七兄弟故事”强调一个以小姓沟为核心,包含许多村寨与城镇藏、羌群众的人群认同。这些地区的村寨与城镇人群,也就是一个见识广的小姓沟人在松潘城中常能接触到的人群范围——在小姓沟人心目中,这也是共同祭松潘“雪宝顶”菩萨的人群。

一个认真探索“历史事实”的历史学者,不会认为埃期沟村民所说的这些“过去”是曾发生的“历史事实”。显然,在这些故事中“过去”随着一群人(或个人)的族群认同与区分范畴而改变。由社会记忆观点,我将之视为一种“历史记忆”——与许多我们所相信的“历史”有类似功能的“历史记忆”。“历史”,特别是说明一群人共同起源的“根基历史”,以共同的血缘传承关系凝聚一个人群(族群或民族)。《史记》中溯及夏的始祖为弃,商的始祖为契,周人始祖为后稷,以及我们尊奉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都是此种追溯族群起源的历史述事。

19世纪一位英国律师Henry S.Maine写了一部名为《古代律法》(Ancient Law)的书,书中的主题是社会中的亲属血缘、领域主权与此二者的延续传承(注:Henry S.Maine,Ancient Law:Its Connection with the Early History of Society an d its Relation to Modern Ideas(USA:Dorset Press,1986/1861).)。律法维系社会的整合与延续,因此Maine透过律法对于人类社会做了最简洁有力的定义——凝聚在血缘、地缘与其延续关系下的人群。事实上人们也透过“历史记忆”来维系与延续这样的人类社会。在追溯群体 起源的“根基历史”中,我们也可发现Maine所提及的三个基本因素:血缘、空间领域资源,以及二者在“时间”中的延续变迁。这便是“根基历史”述事的主轴。最终目的在于以“过去”说明“现在”——我们(或他们)为何是同一族群或民族的人,为何我们(或他们)共同拥有(或宣称拥有)这些空间领域及其资源,以及为何我们比他们更有权利拥有与使用这些资源。以此查看世界所有的国家历史或民族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大多不脱这些根基历史的述事模式。以此而言,“弟兄故事”之述事中有共同的起源与血缘联系(弟兄),有空间领域及其区分(弟兄到这儿来并分居各地),有血缘与领域的延续与传承(他们的后代就是现在占居各地的人群)——为何我们不认为它是一种“历史”?事实上,“弟兄故事”与绝大多数文 字文明中的“根基历史”不同之处在于:“弟兄故事”中没有量化的时间,没有英雄与事件,以及“起源”是几个弟兄而非一个英雄圣王。可以说,它们是“根基历史”的一种原始形式。

在这些青藏高原边缘的深沟中,居于同一沟中或同一区域的各村寨,在资源关系上既合作分享又敌对竞争。“弟兄”关系便含有这些隐喻;一方面兄弟同出一源,他们合作以保护共同资源,另一方面,由于亲近的竞争关系,兄弟之间又是区分与敌对的。因此“弟兄故事”作为一种“历史”,以弟兄间的血缘关系记忆凝聚一些在对等基础上既合作且竞争的人群。这些资源共享与竞争背景,与相关的一层层由内向外的人群认同与区分体系,提供我们了解“弟兄故事”之口述文本的“情境”。同时,“弟兄故事”口述记忆在此之普遍存在及其“情境化”之理解,也证明我们对于本地人群社会“情境”——资源环境、族群认同与“历史 记忆”间之关系——的了解基本上是正确的。

以上所提及的“弟兄故事”,目前较常见于各深沟村寨之中。当代羌族人认为这是“只有老年人在摆的”故事;因此这也就是我所称的“边缘历史”。城镇中的羌族知识分子,则在口述中常表达他们是“大禹”的后裔。有关大禹的社会历史记忆,在理县、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借着口述、文字、纪念物等媒介广泛流传。

历史心性

西方历史学者常以historical mentality或historicity探讨某社会文化人群对于“历史” 的概念,或人在历史时间中的定位观念。在此我所称的“历史心性”与之有些重叠,但不尽相同。我以“历史心性”指称人们由社会中得到的一种有关历史与时间的文化概念。此文化概念有如Bartlett所称的“心理构图”(schema)(注:Frederick Bartlett,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在此文化概念下,人们循一固定模式去回忆与建构“历史”。譬如,前面所引的“弟兄故事”都循着一定的建构模式,而此种建构模式与我们所熟悉的“英雄圣王历史”似乎出于不同的“历史心性”。以下我举更多的例子来说明。

首先,“弟兄故事”并不只是“过去的神话”,也并非只见于羌族村寨之中——当代城镇中的羌族知识分子仍创造此种“历史”。在汶川、理县一带羌族之中,曾流传一则“羌戈大战”故事;故事说羌人与戈人作战,因得天神祝福而战胜戈人的经过。这故事在80年代初由羌族知识分子重新译出,加上注释出版。在此“重述”的版本中,故事始于羌人“九弟兄”在岷山草原上牧羊;结尾则是羌人英雄“阿爸白勾”得胜后,他的9个儿子(九弟兄)分别到各地去建立自己的村寨。这9个地方分别是松潘、茂汶、汶川、北川、理县薛城、绵箎、黑水、娘子岭(映秀)与灌县。这是我所知道人群认同范围最大的羌族“弟兄故事”;其范围正好包括当今所有的羌族县,以及羌族知识分子想像中其居民过去应是羌族的地方(注:王明珂:《根基历史:羌族的弟兄故事》,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台北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年,283-341页。)。需要说明的是,沟中的村寨民众在50年前并不知道自己是“羌族”。每一条沟中的人都自称“尔玛”(发音多有变化),并将所有上游的人群都视为“蛮子”,将下游的人群视为“汉人”;因此,这“尔玛”也被下游的人群视为“蛮子”,被上游的人群视为“汉人”。这显示,出身沟中村寨的羌族知识分子,在扩大的“羌族”认同与新的历史知识下,他们仍以“弟兄故事”来建构或想像羌族的范围。

其次,“弟兄故事”也广泛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各族群间。以下的例子说明,这些西南各地方族群曾以“弟兄故事”来合理化他们与邻近民族的关系。20世纪30年代,华企云曾记录一则景颇族传说:

(江心坡)土人种族甚多„„或谓彼等为蚩尤之子孙„„而年老土人则谓:“我野人与摆夷、汉人同种,野人大哥,摆夷二哥,汉人老三。因父亲疼惜幼子,故将大哥逐居山野,二哥摆夷种田,供给老三。且惧大哥野人为乱,乃又令二哥摆夷住于边界,防野人而保卫老三„„”(注:华企云:《中国边疆》,新亚细亚丛书边疆研究之二,新亚细亚月刊社(上海),1932年,332页。)

20世纪40年代,庄学本也曾在彝族中得到以下传说: 远古时代乔姆家有弟兄三人„„(洪水后,老三乔姆石奇有三个儿子,原来不会说话。他们烤火时竹筒在火中爆烈,三个哑巴吓得惊呼„„)大的叫Atzig(罗语),二的喊Magedu(番语),小的呼“热得很”。从此他们说三种不同的语言,成为夷(Nohsu)、番、汉三族的祖先(注:庄学本:《夷族调查报告》,收于“国立北京大学中华民族学会民俗丛书”专号2,民族篇26,西康省政府印行,1941年,152-155页。)。

苗族中亦有苗、汉、彝为三弟兄之后裔的起源故事,或苗、汉两族为两弟兄后裔的说法(注:李海鹰等:《四川省苗族、傈僳族、傣族、白族、满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179-181页。))。虽然我没有在这些地区做过调查,但由在西南地区做研究的学界朋友口中及文献之中,显示在许多西南少数民族村寨里也常以“弟兄故事”来凝聚与区分各家族与族群。以上这些例子说明,在一种本土“历史心性”基础上,这些西南族群以“弟兄故事”来述说他们最大范畴的族群认同与区分。

将“弟兄故事”视为在某种历史心性下产生的历史记忆或历史述事,我们才可能省察我们自己的历史记忆与述事,及相关历史心性。我们,中国人或绝大多数文字文明世界中的人,所熟悉的“历史”可说是“英雄圣王历史”之历史心性产物。它与“弟兄故事”历史心性不同的主要是“起源”——前者追溯人群共同起源至一位英雄圣王,后者溯及几位弟兄。其次,“英雄圣王历史”中的英雄、事件与量化时间所组成的述事,以“过去”来区分当前群体中的各族群,并将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合理化。如在典范的美国历史述事中,只有在正确时间到来的人群才是社会主流;更早生存于此的是“土著”,而较晚来的则是“新移民”。当前典范的台湾史亦是如此。然而,在“弟兄故事”历史述事中,当前有区分的人群其祖先是同时到来,没有老居民与新移民之别;由于没有战争、英雄记忆,因此也没有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后裔之别。当前许多历史学者虽然接受“历史记忆与述事”有多元面貌,但他们将一种量化时间中的线性历史当做是惟一的历史形式,其余对“过去”的述事方式则被视为神话或传说。如此可能忽略了人类建构“过去”的本质与多元途径。

如果我们在一族群的历史记忆中,或外来者对一族群的历史述事中,找到“英雄圣王历史”与“弟兄故事”这两种历史心性,并将之置入特定社会情境中,便更能说明此两种历史心性的存在及其区分。事实上,前面所举的羌族“羌戈大战故事”便是类似的例子。羌族知识分子重述的故事版本,其中有战争、迁徙、英雄,也有弟兄分家故事,因此它是“英雄祖先历史”与“弟兄故事”两种历史心性的混合产物。羌族知识分子创造与接受这样的历史,其背后的“情境”便是,汉族历史文化教育使他们成为两种历史心性下的产物。无论如何,在对“羌戈大战故事”内容的关注上,汉族历史学者与羌族知识分子仍有不同。汉人历史学者倾向于注意故事中“羌人来自北方草原”,以此与中国历史记载中被打败而南迁的羌人历史联系在一起;羌族知识分子却喜欢谈故事后半段这“九弟兄”分居各地的事。

以下我再举两个例子。对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羌”,《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因此他们是被伟大的中国圣王舜驱逐到边缘去的“三苗”后裔;由其“起源”解释汉代羌人的凶恶难驯本质。在这述事中,汉晋时期中国人认为此“异族”起源于该族的一位“英雄”。法籍学者石泰安(R.Stien)研究古西藏文书中记 载的各部族起源传说。这些传说叙述各部族出于“四个或六个弟兄”,其中的“小弟或坏家 族”被驱逐到东北边境地区,成为一些“原始部落”的先祖(注:石泰安:《川甘青藏走古部落》,耿升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29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于古藏人与汉人来说,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部落人群都是“边缘族群或异族”。然而,古吐蕃学者与中国学者却分别在不同的“历史心性”下,建构有关这群人来源的不同历史述事。

另一个例子,回到本文开始时提及的古“蜀人”起源问题上。汉代魏晋时蜀地之人,在整个华夏中是居于边缘的。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是蜀人最早的本土历史著作;书名“华阳”即有居于华夏南方边缘之意。在这本书中,他述说蜀(与巴)的起源称:“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注:此说亦见于《史记·三代世表》引谱记:“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黄帝与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帝喾,立,封其支庶于蜀。历虞、夏、商。周衰,先称王者蚕丛。”)。然而在此之前,常璩在本书中引述了另一个说法:

洛书曰: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华阳之 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国则巴蜀矣。

以上资料显示,蜀人常璩曾以两种历史心性来说明本地人的“起源”。一是在“弟兄故事”历史心性下,作者述说巴蜀、中州及其他地区的华夏都起源于几个“弟兄”;但承认“人皇居中州”,自己的祖先居于边缘(辅)之巴蜀。二是,在“英雄圣王历史”之历史心性下,他将本地古帝王的起源溯自黄帝;但承认黄帝为正宗,蜀的帝王为黄帝“支庶”。两种述事所显示的情境都是——当时的蜀居于“华夏边缘”或“中国边缘”。当前研究蜀人起源的学者,可能将蜀人起源溯及黄帝,但没有人或将之溯及这人皇的弟兄——这也显示华夏化的过程也包括一种历史心性的形成过程,以致于“英雄祖先历史”成为惟一真实的历史述事。

结语

一篇历史文献,与一篇当代人的口述历史,都述说许多的“过去”。将之视为一种“社会记忆或历史记忆”,我们所要了解的主要是留下这记忆的“当代情境”——特别是当代人群的资源共享与竞争关系,与相关的族群或阶级认同与区分。由多元资料间产生的“异例”,们可以了解一时代社会“情境”的复杂结构,以及一个“当代情境”与另一个“当代情境”间的延续与变迁。这样的研究取向,打破了“历史学者研究过去”而“人类学者研究当代”的观念。事实上,历史人类学的发展,以及历史学者有关认同与历史记忆的研究,也使得人类学与历史学之间有许多重叠空间。

近年来我一直在羌族村寨城镇与相关文献中,从事兼具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研究尝试。人类学的民族志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当地的资源共享与竞争关系,与相关的族群认同与区分体系。羌族村寨中“弟兄故事”口述历史的采集与分析(情境化),可以与人类学民族志知识(社会情境)相互印证。然而这并不是说,如此之口述历史其功用只在了解“当代”,真实的过去仍埋藏在许多的虚构之中。事实上在本文中我也说明,“弟兄故事”是一种诉说人群共同起源的“根基历史”。与我们所熟悉始于英雄圣王的“根基历史”相比较,“弟兄故事”与“英雄圣王祖先”是两种不同历史心性下的祖先溯源述事。藉此了解,我们可以到文献中做田野调查(do ethnography in archives)——对于“弟兄故事”与“英雄圣王祖先”两种历史心性的了解,可帮助我们解读《华阳国志》中有关蜀人起源的记载,以及《后汉书·西羌传》与古藏文文书中有关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部落人群起源的历史述事,以及当代羌族知识分子的“羌戈大战故事”之意义。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古今文献之述事中,都透露著述者的“华夏”边缘(或吐蕃边缘)概念及其变化漂移。

因此,由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角度分析史料,我们的目的仍在于了解历史事实;由此所得之历史事实,可补充、深化或修正史料表面所呈现的“历史事实”。在广汉三星堆文化与相关的“起源”问题上,考古发现无疑带来新的历史事实知识——古蜀地在商周时期即有灿烂的文明;中国人与其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但仍需进一步了解的历史事实是:我们如何诠释此灿烂文明与汉代巴蜀人之间的“断裂”,以及“多元”如何成为“一体”的华夏。根据“社会记忆”观点,这两个问题有密切关联。广汉三星堆文化有一重要历史意义被大多数学者忽略了。那就是,由汉晋蜀人对本地的文献记忆看来,当时他们已遗忘了这文化所代表的本地古文明,并将本地之过去“蛮荒化”或“神话化”(注:西汉末蜀人扬雄所著《蜀王本纪》,表达了当地人对古蜀君王的“失忆”。该文称:“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濩、鱼凫、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已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在这段文字中,“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是将本地的过去蛮荒化;“从开明已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是将过去遥远化;“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是将过去神话化。)。考古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分析世界各古文明的衰败原因及其过程,三星堆文化与后世间的“断裂”及其衰亡之因也可以循此探索;此与三星堆文化后来被遗忘有关。

然而衰败并不表示它们必然被遗忘。曾在此中国西陲蜀地发生的遗忘与“蛮荒化过去”过程,值得我们探究;这也与多元文化如何成为一体之中国相关。当代族群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或族群的形成与延续,并非全然是生物性繁殖或文化传播的结果,而更赖于其成员之认同与“异族概念”(族群边缘)的延续与变迁。以此观点来说“华夏认同”首先出现于黄河流域邦国的上层贵族间,然后逐渐向下层、向四周扩散。在地理上华夏认同向四方的成长扩张,主要透过其边缘人群的认同变化;不断有华夏边缘人群对本地古文明“失忆”,寻得或接受一位华夏圣王祖先作为“起源”,并在历史想像中将此“起源”之前的本地过去“蛮荒化”。在如此的过程中,汉代江南吴地的华夏相信春秋时吴国王室之祖为“周太伯”,本地在太伯来到之前是一片蛮荒,因此对于当地良渚文化以来的精致文明所代表的过去失忆。西方蜀地的华夏,也相信蜀之贵胄为黄帝后裔,遗忘了三星堆文明所代表的本地之过去,或将蜀的过去神话化与蛮荒化。黄帝、大禹或一位商周贵裔不断被攀附而成为一些华夏边缘族群的祖先,华夏边缘(华夏观念中的异族)便在如此的过程中向外迁移,边缘内的“多元”也因 此成为“一体”。

记忆与认同的相关理论,在西方曾引发对近代国族认同与相关文化建构的讨论——学者指出,人们认为是相当“老的”国族与其传统文化,经常是近代的建构(注:Anderson,Benedict,1991,Imagined Communities.Rev.edition(London:Verso,1991);Ho bsbawm,Eric & Terence Ranger ed.,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受西方学界“想像的群体”与“传统的建构”等说之影响,近年来历史与人类学界也流行借着这些“近代建构论”来解释中华民族与相关历史的近代建构过程(注:Litzinger,Ralph A.,1995,“Contending Conceptions of the Yao Past,”in Cultura 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Ed:by Stevan Harrell(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5);Diamond,N.,“Defining the Miao,”in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譬如“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始祖”之说,在此种分析模式中被认为是近代中国国族主义下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想像与建构(注:沉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8期,1997年,1-77页。)。此种理 论原来便有以“近代”割裂历史延续性的缺失。对于有长远历史文献传统的中国,此种理论更显其不足。中国深远的文献传统以其原有形式,或转化为口述、图像记忆,不断在汉人内部的阶层间、汉与非汉的边缘间传播,衍生新的社会记忆,并因此改变“中国人”的定义与内涵。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收藏一清代畬人家族祖图,首页便将家族起源溯自“黄帝”。汉晋蜀人追溯祖源于黄帝,与一清代畬人家族自称为黄帝之裔,都可说是两千余年来中国人直接或间接攀附共同祖先过程的一部分。

由历史记忆、历史心性分析来探索史实,可以开创许多新的历史研究内容,或延续、补充过去中断的研究传统——如过去古史辨派学者对于传说古史的研究。我工作职位所在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创立于1929年,由历史、语言、考古、人类学(含体质学)与古文字学等研究组构成。这个研究所的创立年代及其组别结构,说明“中国历史”(特别是起源部分)经历了晚清民国初期的摸索,与随后“古史辨派”带来的怀疑与骚动之后,终于找到了一条坦荡的大道——科学的史学。顾颉刚等人之研究从此成为异端。经过70年,“科学史学”的确创造了许多研究成绩,然而沉浸其中的研究者常受制于自身认同所带来的主观偏见。如今看来,顾颉刚等人的研究不应被忽视;但需放在新的研究理论框架下,这也是本文所强调之兼顾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的研究。或者,在关于中国人或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此一问题上,我们更应期盼的是“客观史实背景”和“主观记忆与认同”两条研究路线的合流。

第三篇:《牛顿》读后感

《牛顿》读后感

我最近看了一本科学家的人生故事的书《牛顿》,书中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而又谦虚的科学家牛顿,整本书是讲牛顿的一生的故事与他的事业和他对是世界做的贡献,那就我早听过得而且印象最深的名人名言:如果说我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我永远不会忘。

牛顿从小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的身体瘦小,不适于干农活,但家庭的悲剧使她必须挑起全家的重担。后来,他生下了小牛顿,她希望小牛顿能向他父亲一样成为一个健壮出色的农夫,来接受父亲以前的菜园,可是,瘦小的牛顿让她彻彻底底的失望了。几年后后来牛顿长大了成了一个帅气的小伙子,但家里的生活却越来越紧张根本供应不起弟弟妹妹,为了生活,母亲只好抛下了牛顿去转嫁。这些巨大的不幸,给了牛顿巨大的打击,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对成为木匠的渴望和对做小发明的喜爱。,刚刚入学时,他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而且常常被那些调皮地同学欺负。有一次,他做了一个风车,一个小胖子确讽刺这不是牛顿做的,并把小风车摔碎了,牛顿非常恼火,发誓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被人家欺负。后来他说到做到,开始好好学习了,成绩从倒数跳到名列前茅,考上了皇家中学,和斯托里这位活泼的孩子住在了一起,过着很快乐的日子。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后,流行鼠疫,只好停学回家。回家的牛顿在家里被迫干农活,但爱学习得他也不忘记好好学习,在干农活是还看书,所以常常闹出一些很傻得笑话。后来他考取进了剑桥大学,交了很多很有名的科学家,又发现了引力,和光的新原理,给科学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牛顿,他是一个艰苦的人。牛顿,他是一个默默无语的人。牛顿,他是一个平凡但有不平凡的人,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探索,给科学界做出贡献的人。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牛顿的故事,更不是对一项又一项伟大的发明的展示,牛顿对于科学的追求和奉献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的人生。一个从英国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他执着的站在全世界人们敬仰的目光之中。

我看了牛顿的故事后,心里不禁流过了一丝惭愧,我想想牛顿是怎样在不幸于艰苦中废寝忘食的学习的,而自己却生在福中不知福,于是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顶尖的人,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为世界做出贡献。用自己很好的条件去创造更好的明天!

第四篇:牛顿名人名言

牛顿名人名言

牛顿名人名言1

1、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

2、用钱谨慎将是基督生活的基本学习。

3、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4、你若想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若想获得食物,你该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乐,你也该下苦功,因为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

5、聪明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由于他们缺乏坚韧的毅力。

6、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

7、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

8、不管任何环境下,要守住耶稣基督救赎的真理与最大诫命——爱人如己。

9、我始终把思考的主题像一幅画般摆在面前,再一点一线的去勾勒,直到整幅画慢慢的凸显出来。这需要长期的安静与不断的默想。

10、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规律。

11、大学里绝不会教你如何生存;同样道理,大学教授也和我们一样,简直对这事一无所知。

12、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

13、一个人如果控制不了自巳的脾气,脾气将控制你。

14、思索,继续不断的思索,以待天曙,渐近乃见光明。

15、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16、有时候,爱情就像是树上的一只苹果,当你无意中散步到树下的时候,它可能一下子就掉下来砸在你的头上!

17、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18、应当把荣誉当作你最高的人格的标志。

19、每一个目标,我都要它停留在我眼前,从第一线曙光初现开始,一直保留,慢慢展开,直到整个大地一片光明为止。

20、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

21、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

22、谦虚对于优点犹如图画中的阴影,会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

23、你该将名誉作为你最高人格的标志。

24、企图光以迫切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来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

25、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不应该再动摇为之奋斗的决心。

26、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

27、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滨上玩耍的孩子,时而拾到几块莹洁的石子,时而拾到几片美丽的贝壳并为之欢欣。那浩瀚的真理的海洋仍展现在面前。

28、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29、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

30、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31、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

32、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微的思索。

33、我的心经常是认真与安静,不陷入忧郁。

34、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35、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

36、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37、我并无特别过人的智慧,有的只是坚持不懈的思索精力而已。

38、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

牛顿名人名言2

1、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

2、我坚信圣经中所记载的,是由那些得到启示的人们所写下来的‘上帝之音’。

3、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

4、你该将名誉作为你最高人格的标志。

5、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6、聪明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由于他们缺乏坚韧的毅力。

7、我的心经常是认真与安静,不陷入忧郁。

8、企图光以迫切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来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

9、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

10、在我望远镜的末端,我曾看见上帝经过。

11、一个人如果控制不了自巳的脾气,脾气将控制你。

12、应当把荣誉当作你最高的人格的标志。

13、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

14、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15、有时候,爱情就像是树上的一只苹果,当你无意中散步到树下的时候,它可能一下子就掉下来砸在你的头上!

16、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微的思索。

17、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会如何看我,但对我自己而言我仅仅是一个在海边嬉戏的顽童,为时不时发现一粒光滑的石子或一片可爱的贝壳而欢喜,可与此同时对我面前的伟大的真理的海洋熟视无睹。

18、你若想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若想获得食物,你该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乐,你也该下苦功,因为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

19、不管任何环境下,要守住耶稣基督救赎的真理与最大诫命——爱人如己。

20、我并无特别过人的智慧,有的只是坚持不懈的思索精力而已。

第五篇:《牛顿》读后感

《牛顿》读后感1

牛顿,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从小就响在我的耳畔,说了解也不怎么了解,只是知道不少他的典型事例。

依撒克·牛顿(1642-1727)英国科学家。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在光学、热学、天文学方面都有创造性的贡献,在数学方面又是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园里观赏月亮。他仰望那镶着点点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而不会掉落下来。忽然,有个东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一击,把他从沉思中惊醒。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熟透的大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他捡起苹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这一定是地球有某种引力,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青年眼睛一亮:苹果是这样,月亮也是如此,月亮一定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运转。因为有引力,使它不能远离地球;因为有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一样掉落下来……夜渐渐地深了,青年手中拿着苹果,开心地笑了。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这一年,他才24岁。牛顿在12岁的时候进入格兰镇小学读书。他从小就非常热爱科学,经常制造一些灵巧的小机械。他自己制作了一个小巧的水钟,是仿照沙漏的作法制成的。用一个小水池,使池中的水缓缓流出,水面逐渐降低,水面上的浮标就跟着逐渐

下降,于是带动指针转动,指示时刻。

牛顿是个意志坚强的人。他常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正是这种顽强的精神,带领牛顿登上科学群山那一个又一个巅峰。

牛顿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时,常常会忘记自己和别人的存在,陷入一种“痴迷”的状态——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当他走出房门去拿酒时,忽然想起关于月球轨道的运算,于是就把请客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自顾自地忙着计算起来。朋友知道牛顿的脾气,只好自己吃掉了盘子里的鸡,把骨头吐在了桌子上。牛顿终于计算完了,这才想起请客的事。走回桌前一看,鸡只剩下了骨头,他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我还没有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

尽管牛顿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却仍然十分谦虚。他曾这样说过:“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法国17世纪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要远一点儿,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

牛顿废寝忘食的精神,严谨的学风,谦逊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牛顿》读后感2

在我的书架上,有两层是用来放我最爱的120册《小牛顿》。它一直陪伴我至今,为我打开了科学殿堂的大门。它取材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涉猎13个不同领域的知识范畴。有1000多个精彩主题,教会了我放眼天下,和全世界的小朋友们同步成长。

在精细的插图和趣味漫画中,我一会儿穿梭到了侏罗纪时代,看到了凶恶的霸王龙正在躲避一群群张着血盆大口的剑齿龙的追逐;一会儿又潜到了1000米以下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海里,与那些头上长着小灯笼的灯笼鱼一们一起玩耍;一会又遨游在神奇的太空,去寻找那些害羞的小星星和飞向远方的小陨石……每一次的阅读都让我不禁感叹: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暗暗想着要去探索更多神秘未知的世界!

在“科学小实验”和“叮叮咚咚工作站”的环节中,我学会了做“空气的走向”“电的'实验”“杠杆实验”等好多好多有趣又新鲜的小实验,发现了原来烟雾会随着环境温度而改变走向;原来两个摩擦的物品不会在一起;原来真的只要有一个支点,就能搬动地球,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力气这么大的人,能不能找到这么长的棍子能把木杆往下压这么多米!每一次亲手做实验的过程中都让我受益匪浅,玩耍就是实验,实验就是玩耍。动手做,做中学,就是这么开心!

在“科学大宝库”中,我了解到密度小的冰块可以浮在水面上;不用太阳用钠灯也可以使花儿生长呢;光速比声音传播得更快·;还知道了为啥爸爸喝酒会脸红呢……那么艰深的科学问题连大人们都好难懂,可是《小牛顿》把它们都变成了简洁有趣的故事,我看得可带劲儿了,真是喂饱了我好奇的心灵!

在“人物故事”中,我和诺贝尔一起制作火药,知道原来他还出版过诗集和剧本呢;看到了富兰克林如何“从苍天那里取到了雷电”,参与起草了美国的《独立宣言》;来到了爱因斯坦身边,知道这位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居然是位小提琴演奏家,这可让我找到了平时勤奋练习小提琴的动力了!从这些伟人故事中我慢慢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了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任何成功都是需要坚持的。

我好爱读《小牛顿》,因为它使难懂的变得易懂,枯燥的变得趣味,它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让我求知的过程总是那样愉快又新鲜!从这里,你会发现更宽广的世界!

《牛顿》读后感3

牛顿——多么熟悉的名字,从我记事起,这个名字不知听过多少遍!但对他的一生事迹,我只能从课本中零星获知些,了解不深。暑假我读了传记性《牛顿传》一书,使我深深地了解了伟大科学家牛顿的光辉一生。

他发现潮汐的规律,证明了月亮和太阳的引力造成了地球上的海洋潮汐,从而为人类认识和利用潮汐奠定了基础;他创立了微积分学,为近代自然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学工具;他分解了白光;他总结出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建立了古典力学体系,为解决繁多的机械运动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天体学理论体系,把天上的.世界与地上的世界同一起来,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又大大的加深了一步......

牛顿灿烂而光辉的一生,我们从心里崇拜、仰慕,他对人类科学的贡献激励着我们,是我们努力学习、创新的动力。然而在这些辉煌成绩的背后,牛顿的付出又有多少人知道。

通过牛顿晚年的一些有趣的经历、故事发人深省。曾经有为哲学家拜访牛顿,说:“我实在看不懂您所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可我又很想看懂,请您给我开个书目,我读了这些书后就能理解着些复杂的原理,也许能看懂您的书了。”牛顿痛快的答应了,抽出几张纸开始写起来,哲学家很高兴,他站起来,从牛顿肩后看去,只见牛顿写完了一页又一页,这个书单还没开完,看着书名,从古希腊到古罗马,从波兰、德意志、法国到英国......书目之多,内容之艰深,哲学家吓了一跳,嘟囔着:“行了,谢谢您,我光看这个书单就要大半辈子了。”最终这为哲学家没按书单读书当然也没有读懂《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牛顿伟大发明后面的付出与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为世界奉献了什么,世界也会给你丰厚的回报。

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这个天才科学家是如何像天才一样思考,像天才一样工作和像天才一样生活,我们虽然不是天才,可我们同样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勤奋耕耘,相信收获也不会少。

《牛顿》读后感4

他是人类之光,虽然有着寂寞的童年、孤独的一生,但是挡不住他对真理孜孜不倦地追求,抹不掉他在科学史上卓越的成就。他就是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假期里,细心品读《牛顿》这本书,我被他刻苦钻研的治学态度所打动、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所感染。

牛顿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小时候他沉默寡言,而且学习成绩一般。但他从小就热爱读书,也很喜欢做手工。有一次牛顿带着一架自己做的小风车到学校给同学们看,有两个同学讽刺他,牛顿就把他们两个人打翻在地上。结果牛顿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惩罚,并被勒令退学,母亲也怪他不争气。这件事对牛顿的打击很大,于是他发奋读书,要为自己争一口气,不久他的成绩就开始直线上升,老师和同学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了。

牛顿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十分感兴趣,他用心观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在看似平常的问题中挖掘深层次的内涵。根据阳光移动,树影也在移动的现象制作日晷仪;在推小车的游戏中发现惯性于静止的定理;苹果树下的思考,揭示了万有引力定律;精确测算哈雷彗星的运动周期;了解光和颜色的理论,成功研制制作反射式望远镜。他还创造了数学中的微积分,在力学,光学和数学的领域里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牛顿之所以能够超越所有人而站在科学之巅,与他身上的优秀品质是分不开的。他治学严谨,爱读书,喜欢沉思,为了自己痴迷的科学,经常到凌晨还在努力工作,有时甚至彻夜不眠;为了研究,他总是忘记吃饭,经常是每天只吃一顿饭。这种刻苦钻研,探索创新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吗?

而这位伟人却从来没有因自己的'成就而满足,他说:”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但对于我来说,我只不过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男孩,时不时为了捡到几块光滑的石子和几片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那浩瀚的真理之海仍在我面前全然未被发现。”是啊,他教会了人类思考的方法,后人们沿着他的足迹在那浩瀚的海洋中也找到了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电磁学,光学,热学……人类在牛顿的科学思想中不断前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读了《牛顿》这本书,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锲而不舍、顽强拼搏成为我不断前行的动力,他鞭策我不断成长和进步。我一定要向牛顿学习,做任何事情都要一心一意,留心观察,用心体会,用智慧去解决问题,在求知路上采撷累累硕果,满怀信心迈向灿烂辉煌的未来。

《牛顿》读后感5

或许每个人对牛顿的初步印象都是地吸引力,我也是如此。但在读过《牛顿传》后,我才发现他是一个勤奋,谦虚的科学巨人。

剑桥深造

牛顿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从小爱好观察,对自然的一切充满好奇,乐意去探索。在中学时期,他曾因家庭条件辍学,在舅舅和校长的大力举荐下,才获得学习的机会。从此以后,他更加刻苦,学习一丝不苟。他与勤工俭学的威金斯和博学多才的巴罗教授成了朋友,他们一起研讨,共同进步。牛顿在巴罗的影响及指导下,对自然学展开了更深的研究。巴罗在心里看着牛顿的努力、成长。在相处几年后,巴罗竟提出让贤。这位欧洲最优秀的学者甘为人梯,喜欢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谦虚是一般人不及的。在这一举动中,我们也能充分看出牛顿的优秀。

原来勤奋的程度竟可达到老师都佩服的地步,这又是多少人能及的?像牛顿这样的人怎能不被敬佩,不会成功?牛顿也并非生来就是天才,他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他勤奋刻苦的精神感动,感染这我,让我明白努力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正处青少年时期的'我,更要努力学习,用勤奋绘出未来的路。

置身研究

牛顿接替巴罗教授工作后,便全力以赴地投入研究中。他利用凹面镜使光线聚合这点制成了没有颜色条纹干扰的反射望远镜。此后牛顿开始继续对在乌尔索普斯思考的引力问题进行研究,在他算出可证明他此观点的精准结果时,他激动万分,却并未公布出来。这与他喜欢务实,追求真理的性格有关。牛顿对万有引力的见解是在哈雷的一再劝说下才发表的。这一观点发布后轰动了整个科学界,使力学有了突破性重大发现。1666年牛顿得出了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向心力的公式,没有公布。1673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在研究中也提出了向心力公式。一直到晚年,牛顿在回忆早年科学创造活动中,还谦虚地说:惠更斯先生后来发表的离心力理论,我相信是在我之前的。

牛顿曾说过我不能不懂装懂,这句朴实无华的话,十分贴切又十分深刻地体现了一位严肃的科学家诚实、谦虚的品德。在当今社会上,有一种盲目信服,骄傲自大的人,他们与牛顿相比是极其渺小的。不是每个人都谦虚,但只有拥有了谦虚你的脚下的路才会更平坦更宽阔。

《牛顿》读后感6

每当我们提起牛顿,第一个肯定会想到他与苹果的故事。没错,今天我们来讲讲牛顿——艾萨克。牛顿在1643年1月2日生于英国林肯郡,于1727年逝世。他是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物理学家。他创建了经典文学和微积分,为人类近代科学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物理学之父。”

为了更深的了解牛顿,这个国庆节,我特意去买了《牛顿传》这本书。从书中我了解到了牛顿的生平、家庭背景、事业、影响贡献和他的品质。其中有我们熟知的“万有引力定律。”也有我们要学习的精神和品格……

读了这么多文章,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牛顿”的'那个苹果,想必大家也是如此。话说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牛顿坐在一棵挂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树下,开始沉思天体运行问题,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正好落在牛顿脚下,这引发了他的沉思,带来了人类思想上的一个转折点。这就是广为人知的“牛顿的苹果”故事。其实这个故事没有那么传奇,只是经过无数次演变而成的,其中最大的误解是牛顿不需要一个苹果提醒他,上的物体总是往地上掉的。

书中还有几个小故事,其中我感触最大的是实验室里的酒肉。一次牛顿朋友来做客,可牛顿一直在做实验,还要只好独自吃完了鸡肉,反倒牛顿实验后见到鸡骨头,还说自己吃过了饭。我不禁想到了自己,那天晚上,妈妈正在做饭,可我有点饿了,就放下笔,拿出零食吃,还打开了书本,边看边吃,完全忘了作业这件事。妈妈,饭做好了,来叫我时,看见我这个样子,火气上来了,大吼道:“你这个人不做作业,还吃零食,真是反而你了。”可我一口咬定是妈妈做饭太慢了,我饿急了,没办法才做的。

现在想起,不禁了起来,为什么我没有牛顿那样的毅力?他为了做实验可以忘记吃饭,我呢,则可以为了吃饭,忘记做作业。两者一比较,真是天壤之别啊!这也许就是他能成为牛顿,而我只是我的一个原因吧!

“假使你要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要得到食物,你该下苦功;你要得到,你也该下苦功,因为是获得一切的定律。”——我喜欢牛顿说的这句话。为什么我不能学习?因为我没有吃苦,为什么我坚持不住饥饿?因为我没有忍耐。是什么?是长期劳动的成果,同学们,我们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获取成就。

《牛顿》读后感7

牛顿,是人人皆知的物理学家。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在这其中,他不只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最后终于见到了“太阳”自从读了《科学益智故事》,我对他更加尊敬。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这个故事讲的是:牛顿从小就非常喜欢数学,并且非常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一天,牛顿躺在苹果树下,看到苹果落地,陷入了沉思:苹果为什么不往天空上飞,却偏偏落到地上呢?带着这个问题,牛顿经过反复地和推敲后,牛顿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质量和质量间的相互吸引是宇宙的永恒定律。牛顿将这种存在于整个宇宙空间的相互吸引作用称为“万有引力。”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多观察,多动脑,多实践。有一次,我看课外书时,无意间看到吊兰可以清新空气,我就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也不清楚。我就去观察,去思考,去查找资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最后,我在一本书上找到了答案。

读完这个有关科学的故事,我感触颇多。在成功的.道路上,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呢?除此之外,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没有完不成的事情,只要你用心去思考,去发现,就一定能够解决。

晚上睡觉前,和儿子读上两段《牛顿》,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一生,是一天中最期待的事情。儿子读了这本书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深的被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吸引住了。我也被牛顿的执着所感动了。

我感触最深的是,牛顿变得勤奋向上,是因为一件小事使他找回了自信和自尊。牛顿从小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与外婆相依为命。在外婆眼中,牛顿是个不同凡响的孩子。外婆忙于生计,小牛顿经常一个人呆在家里,遇到问题,只能自己动脑筋。这样,牛顿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思考,不爱说话的习惯。小牛顿性格有些孤僻,同学们都欺辱他。当时,学校有个霸王叫乔治,把他的小水车弄坏了,还侮辱了牛顿。愤怒的牛顿好好教训了乔治。从那以后,也没有谁敢无端欺辱牛顿了。这次小小的胜利,也让小牛顿找回了自信,牛顿像变了个人似的,变的勤奋好学了。

自信对于一个人来说多么地重要啊!尤其对于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要多鼓励孩子,引导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让孩子在玩乐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牛顿》读后感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在假期中我阅读了不少课外书,其中让我爱不释手的一本是《中外名人传记——牛顿》。

《中外名人传记——牛顿》一书生动地记述了17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的一生。牛顿出生在偏僻小村,是一个农夫的遗腹子。清苦的童年生活使他性情羞怯而孤独。一位老师曾断言:“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非常迟钝的呆子。”然而就是这个沉默寡言、喜欢做木工活的孩子,后来靠着自己的天才和勤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三大运动定律,在数学、天文学、光学、热学等许多方面为人类的科学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被全世界所尊敬的科学巨人。读完这本书后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我国的大画家齐白石,他的画之所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和他一生辛勤地练画是分不开的。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更以“不教一日闲过”来督促自己每天练画。到了晚年他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如他在一首诗中所说的:“苦把时光挽画禅,功夫深处见自然。”正因为他的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会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是啊,古有李白,今有齐白石,而像他们这样的人,古今中外举不胜举,他们都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勤勤恳恳的学习态度,所以最终都取得了成功。反观我们现在的一些人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成才的条件总比别人好,虽然他们也想到过事业,但往往缺乏认真做的行为而功亏一篑。反而有些人虽然条件差一点,却能够持之以恒的去作,终于在逆境中发奋成材。

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接班人,我们应从自身的每一件事做起,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最终会收获成功的果实。

《牛顿》读后感9

每当我们提起牛顿,第一个肯定会想到他与苹果的故事。

没错,今天我们来讲讲牛顿——艾萨克。

牛顿在1643年1月2日生于英国林肯郡,于1727年逝世。

他是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物理学家。

他创建了经典文学和微积分,为人类近代科学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物理学之父。”

为了更深的了解牛顿,这个国庆节,我特意去买了《牛顿传》这本书。

从书中我了解到了牛顿的生平、家庭背景、事业成就、影响贡献和他的优秀品质。

其中有我们熟知的“万有引力定律。

”也有我们要学习的'精神和品格……

读了这么多文章,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牛顿”的那个苹果,想必大家也是如此。

话说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牛顿坐在一棵挂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树下,开始沉思天体运行问题,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正好落在牛顿脚下,这引发了他的沉思,带来了人类思想上的一个转折点。

这就是广为人知的“牛顿的苹果”故事。

其实这个故事没有那么传奇,只是经过无数次演变而成的,其中最大的误解是牛顿不需要一个苹果提醒他,地球上的物体总是往地上掉的。

书中还有几个小故事,其中我感触最大的是实验室里的酒肉。

一次牛顿朋友来做客,可牛顿一直在做实验,还要只好独自吃完了鸡肉,反倒牛顿实验后见到鸡骨头,还说自己吃过了饭。

我不禁想到了自己,那天晚上,妈妈正在做饭,可我有点饿了,就放下笔,拿出零食吃,还打开了书本,边看边吃,完全忘了作业这件事。

妈妈,饭做好了,来叫我时,看见我这个样子,火气上来了,大吼道:“你这个人不做作业,还吃零食,真是反而你了。

”可我一口咬定是妈妈做饭太慢了,我饿急了,没办法才做的。

现在想起,不禁后悔了起来,为什么我没有牛顿那样的毅力?他为了做实验可以忘记吃饭,我呢,则可以为了吃饭,忘记做作业。

两者一比较,真是天壤之别啊!这也许就是他能成为牛顿,而我只是我的一个原因吧!

“假使你要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要得到食物,你该下苦功;你要得到快乐,你也该下苦功,因为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

”——我喜欢牛顿说的这句话。

为什么我不能坚持学习?因为我没有吃苦,为什么我坚持不住饥饿?因为我没有忍耐。天才是什么?是长期劳动的成果,同学们,我们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获取成就。

《牛顿》读后感10

现在很多行业都在“玩”,电影与电视的拍摄,小说与戏剧的创作,网络与电脑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行业的专家都能“玩”出技术来,能够“玩”出艺术来,《小牛顿科学馆》读后感-体验着“玩”,“玩”出新创造。《“玩”的教育在美国》的作者黄全愈认为,“玩——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孩子能够“玩”性不减地在科学知识的海洋上不断探索,那是许多家长梦寐以求的事。“玩”的另一种形式叫“体验”,它是孩子学习一个很好的抓手,阅读了《小牛顿科学馆》,总结点评了几条,不知是否贴切。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生活体验孩子的头脑里都有一个“活仓库”,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总能及时存入到这个“仓库”中,遇到了问题,孩子也总能第一时间从“仓库”里搜集答案。所以这个“仓库”就“活”起来了。在我看来,《小牛顿科学馆》像是为孩子的“活仓库”插上了一个个路标,激发孩子的思维,亲身实践体验,引导孩子自己去“仓库”里寻找答案。生活的情趣与乐趣在在孩子的手中展示出来,拨动了孩子的心弦,才能激发他们更大胆地去创造。二、“转弦拨轴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感体验情感是生命的本源。

我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中,喜怒哀乐无处不在,科学世界更是妙不可言。探究科学问题,研究科学现象都不是漠然的独立存在的,它依存着孩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小牛顿科学馆》像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朋友,引领孩子静下来理性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让孩子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自己、爱人类、爱地球、爱世界……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活动体验体验活动是生活的浓缩和再现,孩子往往在真实的活动体验中能够汲取无比鲜活的.研究发现。让每孩子积极参与各项实践,亲手操作、亲身经历、亲自感悟,慢慢的,孩子学会了观察的方法,学会了思考的方法,学会了研究的方法,《小牛顿科学馆》为孩子未来“厚积而薄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的实践收获人生命的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组成的。一次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决定人生命全过程的质量,重视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就是重视生命全过程的质量。我们要努力地把孩子的学习引向自然,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引进时代的活水,着力开拓孩子的生活领域,扩大孩子的精神视野。《小牛顿科学馆》是给孩子找的一个“月光宝盒”,引导他们由“玩”的体验来实现创造。

《牛顿》读后感11

牛顿——多么熟悉的名字,小时候一提起他我总能联想到苹果与万有引力。但我的了解还仅仅在听说还不够深入。于是寒假里,我读了《牛顿传》一书,使我深深地了解了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的光辉一生。

在书中,我了解到了牛顿的一生。1624年12月25日,圣诞节的早晨,在英格兰北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乌尔索普,诞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未来的大科学家——牛顿。小牛顿的`爸爸在小牛顿出生前因得肺炎而死,他的妈妈悲伤过度提前生下了小牛顿,也许真是得到了上帝的保佑,能放在大玻璃杯子的小小牛顿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为了纪念丈夫,妈妈给孩子取了一个和爸爸一样的名字:艾萨克牛顿。小牛顿没过多久就离开妈妈和外婆住在一起。小牛顿对生活中各种东西都非常好奇,他没有父爱、母爱,遇到问题只能自己解决,便慢慢养成了独立思考、不爱说话的习惯。他把椅子改装成了木头马车,他一有空就躲在仓库做工具箱、小书架,渐渐地,孤单的小牛顿,在手工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他虽然一直痴迷于小发明,但他没有忽略学习,经过不断的努力,牛顿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剑桥大学。巴罗教授是牛顿的导师,他非常赏识牛顿的勤奋和才能,还非常关心牛顿的学业,耐心地指导牛顿的科学研究,并且热心地将自己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和专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牛顿。牛顿不断地努力和不屈不挠地精神打动所有人,英国女王亲授爵士称号。1727年3月20日凌晨1点多钟,牛顿的心脏永远停止。

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创制了反射望远镜、解释了潮汐的现象,还从理论上推测出地球不是球体。在物理学上,牛顿基于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建立了三条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建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数学上,牛顿创立了“牛顿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学。在光学方面,牛顿拥有“牛顿色盘”的发现,并创立了光的“微粒说”……

当我把《牛顿传》中写有的发明过程与这些伟大的成就一一对应时,我感到牛顿的伟大在于他能因为生活中极正常的事物而发现灵感、开始思考,并不断地实验探求答案。而现在很多人的思考都停留在了提出问题时,或在开始实验后又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坚持到最后成功的一刻。我们应学习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这种精神,以他为目标,努力的去奋斗,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国家会出现诺贝尔奖项的获得者。

《牛顿》读后感12

我最近看了一本科学家的人生故事的书《牛顿传》,书中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而又谦虚的科学家牛顿,整本书是讲牛顿的一生的故事与他的事业和他对是世界做的贡献,那就我早听过得而且印象最深的名人名言:如果说我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我永远不会忘。

牛顿从小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的身体瘦小,不适于干农活,但家庭的悲剧使她必须挑起全家的.重担。后来,他生下了小牛顿,她希望小牛顿能向他父亲一样成为一个健壮出色的农夫,来接受父亲以前的菜园,可是,瘦小的牛顿让她彻彻底底的失望了。几年后后来牛顿长大了成了一个帅气的小伙子,但家里的生活却越来越紧张根本供应不起弟弟妹妹,为了生活,母亲只好抛下了牛顿去转嫁。这些巨大的不幸,给了牛顿巨大的打击,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对成为木匠的渴望和对做小发明的喜爱。,刚刚入学时,他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而且常常被那些调皮地同学欺负。有一次,他做了一个风车,一个小胖子确讽刺这不是牛顿做的,并把小风车摔碎了,牛顿非常恼火,发誓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被人家欺负。后来他说到做到,开始好好学习了,成绩从倒数跳到名列前茅,考上了皇家中学,和斯托里这位活泼的孩子住在了一起,过着很快乐的日子。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后,流行鼠疫,只好停学回家。回家的牛顿在家里被迫干农活,但爱学习得他也不忘记好好学习,在干农活是还看书,所以常常闹出一些很傻得笑话。后来他考取进了剑桥大学,交了很多很有名的科学家,又发现了引力,和光的新原理,给科学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牛顿,他是一个艰苦的人。牛顿,他是一个默默无语的人。牛顿,他是一个平凡但有不平凡的人,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探索,给科学界做出贡献的人。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牛顿的故事,更不是对一项又一项伟大的发明的展示,牛顿对于科学的追求和奉献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的人生。一个从英国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他执着的站在全世界人们敬仰的目光之中。

我看了牛顿的故事后,心里不禁流过了一丝惭愧,我想想牛顿是怎样在不幸于艰苦中废寝忘食的学习的,而自己却生在福中不知福,于是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一个顶尖的人,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为世界做出贡献。用自己很好的条件去创造更好的明天!

《牛顿》读后感13

最近我读了一篇妙趣横生的文章叫《牛顿卖菜》,哈哈大笑之后,却感到很有收获。

这篇文章讲的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少年时的故事,牛顿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十一岁时父亲就死了,为生活所迫,牛顿停了学,和母亲一起下地种菜,每逢赶集就挑着满满一担菜到集市上卖。牛顿把菜担放在街尾的一家药铺门前的篱笆外,自己在篱笆侧面看书,顾客自选自挑,临到付款时,有人大喊一声:“这是谁的菜?”这时牛顿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从篱笆后走出来,他接过菜款数也不数,又走开看他的书去了。还有一次卖菜时,突然刮起了大风,牛顿兴致大发,张开双臂,一会儿顺风疾走,一会儿逆风快跑,嘴里叽叽咕咕地数数字——原来他在计算风速!等这个不称职的卖菜者回过神来早已两担空空了。

读到这里,我想,我们不应该学习一些名人的特立独行和怪异行为,但许多象牛顿一样的名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有志者事竟成,很多伟人、名人,往往对学习有一种痴迷的精神和忘我的境界。有一次,数学家安培在街上散步,突然想起一道数学题,就情不自禁地向一块“黑板”走去,掏出口袋里的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动了地方,而安培的题目还没演算完,他不知不觉地追在后面计算,可那“黑板”却越来越快,这时安培才发现所谓“黑板”原来是一辆马车的车厢!又如共和国元帅陈毅、发明家爱迪生、文学家巴尔扎克等等,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人物,无不通过孜孜不倦、刻苦勤奋而成名成家,象金庸的小说里郭靖、段誉凭借巧合和偶然而获得高深的武功只能是童话或神话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古代启蒙读物《增广贤文》里说得好,“没吃苦中苦,哪能人上人?”我们知道爱因斯坦小板凳的故事,如果不是勤奋,怎能使一个“笨”孩子成为一个伟大的相对论的`创立者?!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我要告诉全国的少年朋友们一句心里话:在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不能相信天才,只能相信勤奋!”

是啊!勤奋可以改变人生,牛顿卖菜的故事和其他许多伟人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下载牛顿的历史事实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牛顿的历史事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牛顿读后感

    牛顿读后感 15篇 牛顿读后感 1 大家对牛顿这个名字已经耳熟能详了。牛顿是家喻户晓的一名科学巨匠,他对科学的痴迷,导致常犯一些不可理喻的错误。但最后,牛顿为科学、为人类也......

    牛顿小传

    牛顿小传 牛顿(Isac Newton,1642—1727)与伽利略去世那年——1642年(儒略历)的圣诞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伍尔索普村一个农民家庭,是遗腹子,且早产,生后勉强存活。少年牛顿不是神童,成......

    牛顿读后感

    牛顿读后感 牛顿读后感1 牛顿出生在英国东南部伍尔斯沙浦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了。生活所迫,母亲又改嫁了他人。年幼的牛顿只好和外祖母一起生活,......

    牛顿故事

    篇一:牛顿和苹果的故事 牛顿和苹果的故事 少年时代的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牛顿,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国林肯郡伍尔索普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他在格兰撒姆的公立学校读书时,就......

    《牛顿》读后感

    晚上睡觉前,和儿子读上两段《牛顿》,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一生,是一天中最期待的事情。儿子读了这本书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深深的被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吸引住了。我也被牛顿的......

    《牛顿》读后感

    《牛顿》读后感 《牛顿》读后感1 牛顿出生在一个不富裕的家庭,妈妈因被迫嫁给了有钱人。而弱小的牛顿则被他的老祖母抚养着。牛顿从小就是个爱奇思妙想的孩子,但学习成绩并不......

    牛顿经典语录

    牛顿经典语录 牛顿经典语录1 1、谦虚对于优点犹如图画中的阴影,会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牛顿2、发明的秘诀在不断的努力。牛顿3、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

    彭德怀整功臣的历史事实(精选5篇)

    彭德怀整功臣的历史事实彭德怀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了大功,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近30年来,对他进行神化,把他捧到天上,则是错误的。从他当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兼国防部长的短短 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