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税职工纪念新中国60周年征文
乡下麻舅
麻舅,乡下的远房亲戚,是远得不能再远的亲戚。很多年没有走动了,我对他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在记忆深处,只知道麻舅的家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山沟沟里,坐车都要几个小时,还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翻几道山梁,淌几条河。
麻舅家很穷,因为交通不方便,他们所在的那个小山村,守着绿水青山受穷。麻舅的儿子眼看着就要到县
城里读中学了,可学费、生活费都还没有着落。乡下的那几分水田和几只鸡鸭鹅根本无法供给儿子读书的费用,再加上他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每天都要花钱买药,现在家里开销很大。为了能让儿子不再像父辈那样,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决心就是累死也要供儿子读书,更何况儿子成绩也不错,麻舅不忍心让他辍学。万般无奈,他就托父亲传个话,希望我能在城里帮他找个活干干,好帮儿子挣几块学费钱。出于对麻舅的同情,我托人走关系很快帮他在隆联公司里找到了一份适合他干的工作。隆联公司是一家涉外企业,由台湾老板开办的,是专门生产销售牛奶的大型企业。
隆联公司,生意做得十分红火,听说最近还开了几家分公司。公司安排麻舅在大院里做些杂活,扫扫地,整整花草,工作很轻松,而且每月有1000多块钱的工资。我心里想,麻舅家里的生活这回该有保障了。
没有想到的是,几个月不到,麻舅突然来找我,说他不想干了,要回家。他说他在城里过的生活不习惯,自己干的那份工很累,又挣不了几个钱,来久了很想家。听他这么一说,我既感意外,又有点生气,好不容易帮他找份工作,也不知道去珍惜。看着执意要回家的麻舅,我也不想再多说什么,回家拿了几件旧衣服,就打发他上路了。
麻舅回去不久,父亲就来城里小住几日。说起麻舅,我就向父亲倒出了一肚子的怨气:“麻舅这人呀,不懂味。我好不容易帮他找了份工作,他却不当一回事。他以为现在的钱在大街上随便捡就能捡得到的”
听到我这样埋怨麻舅,父亲生气了,拿起烟杆吓唬我,说:“你呀,错怪你麻舅了,他是为了你,才回去的。”
“为我”听了父亲这么一说,我更加奇怪了。看到瞪圆着眼睛的我,父亲才慢慢告诉我其中的原由。
原来,麻舅在那儿做事的那个隆联公司,经常偷税漏税,被城关镇税务分局查了出来,要给予重罚。老板知道麻舅的亲戚在税务局工作,就悄悄的塞给他几千元钱,要他来找我,想让我出面摆平这件事,并还威胁着麻舅,如果他不去找我,就不要他在那里上班了。
麻舅虽然没有好多文化,但经营纳税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偷税漏税那是违法行为。他知道,他来找我,那是给我出难题,他怕我为了他,真的去帮老板摆平这些事,结果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所以,他把老板给的钱丢在桌子上,卷起铺盖头也不回就走了。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我深深地为自己误解麻舅而自责,也为自己帮不起麻舅感到不安。思量再三,我托父亲带去1000元钱,想尽自己一份力帮帮他。
没多久,父亲来信说:你麻舅不肯收我的钱,他说他来城里的那几个月,已经够麻烦我了,上次跟我借的那几百元钱还没还呢父亲还说,麻舅已经南下广东了,现在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打工,挑砖挖土样样都干,每天还能挣70元钱呢!
以后父亲每来一回,我都要问问麻舅的一些情况。父亲说,现在也很少有你麻舅的消息了,今年的春节,也许他会回家过年吧。到时候,要他到家里来,你们聚聚。
麻舅,你在他乡还好吗
第二篇:教育工作者纪念新中国60周年征文
听说村里新修的水泥公路已竣工,我便乘着这假日里和煦的阳光跨上了新买的电动车匆匆地往老家赶。新修的221省道洞口至绥宁段还未完全竣工,但水泥路上早已车流如水。哈!毕竟是新建的,电动车行驶在上面,有如风行水上,清爽极了。约过十来分钟,已进入村道位置。注意!分岔后就是一下坡路外加拐弯的危险路段了。记得小时候曾见过多辆汽车和拖拉机栽入弯道
下面的深塘里,惹得我们小孩子老远跑来瞧热闹!我减慢速度,驶到前方一看,不禁芜尔一笑。原来早已经降坡加宽了,而且拐弯处处理得很到位,根本不用多担心!驶过弯道后,就见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行在金黄的油菜花之中,伸向了前方,我不禁心旷神怡。虽然它宽约只有国道的三分之一,但质量和国道一样,类似搓衣板上的浅条纹能防止车轮雨雪天打滑。车从上面驶过,“唆唆唆”真来劲!呵呵,那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砂土路呢?
老家在邵阳市洞口县毓兰镇四合村八组,小地名叫公所灶王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曾名桥头公社公所大队。听父辈们说,我家屋后不远,就是以前的庄屋。解放前我们家穷,只能佣耕,就住在庄屋里,农忙耕地,农闲时蒸酒打豆腐卖,以贴补家用。在老家屋左边50米外,有一条古石板路,据说下通石桥、高沙和武冈,上接古楼、安江和叙浦,在解放前也算是交通要道吧,古道曾经比较繁华;在屋右边二百米处,曾有一条简易公路从旁经过,当时属县道,沟通桥头(今毓兰镇)、石桥、西中、高沙,眼看已经打好了路基,但由于路经的大队老百姓和干部不同意,最后从我家老屋左边一公里外的山上经过,就是我回来时那条黄尘滚滚的县道,而屋旁这原来准备做县道的路基早已是芳草萋萋了。据说领头反对县道从我们生产队经过的就是七伯,他当时是大队主要领导,我曾亲口听他讲:“修马路占我们好多的田土,还不给补偿,这些以前是地主的田地,我管不了,但现在翻了身,就是我们的了!没有了地,我们种啥?吃啥?再说,路修好了,交通是方便了,但贼也不是方便了,将来打起仗,敌人不也方便了?你们小,不知道日本人打来时我们遭的那个罪呀!万一以一打起仗来,我们跑到哪里去?”他不仅自己想不通,还暗中联络邻近的队组干部,最终让公路改了道,他为此还得意了好久。
上世纪七十年代,党号召要“实现农业机械化”,村里买了拖拉机,加上要送交公粮征购,要运回化肥农药,于是村里决定要修一条机耕路。此时七伯不当大队干部了,加上身体也不行了,自然也管不了了。但修起来的机耕路,也实在不成样子,像牛踩烂的一样,尽是高低不平,坎坎坷坷的,除乡亲们有事经过时骂几句人外,平时倒也不觉得什么,反正也很少走出村外。
包产到户后,眼见县道旁边的村组通过烧砖卖砖和其他家庭副业纷纷盖上了新楼,通过制售杂交稻种发财致富后,见自己想发财已没有了天时、地利,想修楼除没有资金外还得肩扛手提,外出打工来回都不便时,就特别埋怨当时反对在家门口修路的七伯。特别有一次,组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半夜生病了,他家离公路又远,急得家人团团转,只好轮流背着先送村卫生室,村卫生室见这么危重的病人也奈何不了,劝送到乡医院去。可哪里有车呢?一家人只好再用担架抬着沿机耕路跌跌撞撞飞奔而去,好几次差点摔倒,结果是病人痛苦呻吟,家人一身臭汗,病人最终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好在他有位阔亲戚,后来出资15万专门修了一段从病人家到与机耕路相接的水泥路。村民们都眼热了,噢,窄小坎坷的村机耕路呀,再也承受不起乡民们的致富期盼了。
搭帮政府村村通工程。就在前年,大家最终决定在家农民每人出资208元,在外有工作的村民每人出资300元,务必集资修好这条致富路。他们说:我们错过了昨天,再也不能错过明天了!
在我看来,一个村就是一个缩影,是一个乡、一个县甚至一个市的缩影。我们曾经是农耕社会,以农为本。在小农经济条件下我们怕过没有土地的日子。但如今社会已进入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时代,以后还要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没有交通,就没有信息,也就没有了效益。所以,在邵怀高速公路经过我们洞口时,村民们听说后很兴奋。现在又听说要修衡邵怀铁路,大家更高兴。其实啊,我们不想别的,只是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些呀!
第三篇:村委会纪念新中国60周年优秀征文
“从1988年起担任**村党总支部、村委会主要领导职务,至今已经20年了。可以说,我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了农村,献给了**村这片土地。”刚过天命之年的**说。
从生产队队长,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村民的带头人、党员的领班人,**始终坚持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集体谋发展,为群众某福利,为村
名办实事。正是这位51岁的老书记,带领着**村村民从温饱线走到全面小康的致富道路。
弱冠之年初显锋芒出身贫苦家庭**,上学期间,寒假暑假多要回家,帮忙挣工分,“辛辛苦苦一天下来,才挣那么几分钱。”他家里一共有四个兄弟姐妹,8口人,5个壮年劳动力一年的劳动收益,连一辆广州产的自行车也买不起,当时那辆自行车的价格是110元。可想而知,那是的农民使如何的艰辛!
1975年,**高中毕业,他的目标是考大学,但其时正值中国上山下乡运动时期,还没有恢复高考,**便主动回家乡务农。当时生产大队长认为**是高中生,有文化,有冲劲,南北生产队长,那年他年仅20岁。
**刚上任便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当时**村的9个生产队,南北队是最穷的。“土瘦地皮薄”,粮食产量低,辛苦了一年,大部分缴了公家,剩下的分给社员却吃不饱。要解决这些问题,谈何容易?但**认识到,只有大量种植蔬菜和养鱼,对立的经济才有出路。在他的带领下,社员们大量种植蔬菜和养鱼,经过一年的努力,队里累计用3万斤的蔬菜到顺德换回了两万斤的粮食分给社员,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
1977年5月,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上大学,他这个佛山三中的高材生做梦都想呀!于是他报名参加了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华南工学院。但当时国家规定高中毕业后必须参加劳动两年才能入学,而他只有一年半的劳动经历,大学之门拒绝了他。
今年不行,明年总可以了吧,当机会再一次到来的时候,**却放弃了。“既然是党教育了我,我再那里奋斗还不是一样为人民服务吗?”**感觉到家乡的这片土地需要他,于是他放弃了上学的念头,一心一意扑在农村工作上,立志要改善家乡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因为他深深地爱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大胆尝试分田到户要彻底解决粮食自给问题,就要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增加粮食的产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苦虑,**提出了大胆的想法:“分田到组”,把队里的田分给各个小组耕种,小组按比例缴纳公粮后,剩下来的粮食便由社员平均分配。“这怎么能想啊?这是违反国家政策的。”当时部分人坚决反对。“分田到组”的实施,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懒人的现象。社员们劳动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从1978至1983年,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解决了粮食自给的问题,队里的收入也逐年递增,社员的分红也多了起来。
当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开。对于率先尝到了“分田到组”甜头的**村人来说,率先进行分田到户,村民种田的积极性更高了,粮食增产了,解决了温饱问题。由于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闲时农民可以从事其他经济活动,生活日渐红火起来。其他生产队看到南北队的人过上了红火的生活,于是也纷纷效仿。
农村工业化壮大集体经济在“分田到组”尝试的同时,他积极探索工业上发展的道路,摸索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来:走农村工业化道路,壮大集体经济。
在1981年,在**村大队已经有一个五金厂的基础之上,**多次和大队协商后又上马了一个五金厂,专门做房子的铁窗和钢窗。这个拥有30名工人的小厂,开办仅一年就有了斩获:纯利润突破3万元,整个生产队320人左右,每人分红达100多元。
正是由于**有这种锐意改革进取的精神,1988年被提拔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1992年,**了解到邓小平南巡的讲话中对农村发展的“搞活农村经济,要大上快上”这个论断,他很是激动,他断言:“中国将要掀起一股发展经济的大潮,我们要抓住这一发展的好时机,把**村的经济搞上去。”在**的带领下,**村集体通过多种融资渠道筹集资金,开办了五金厂,陶瓷厂和铝材厂等。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村已经出现了“村中有厂、厂中有村”、“店内有厂、厂内有店”的现象。
“**村的经济发展要上到一个新台阶,就必须破除旧有的发展模式,创造发展思路。”**回忆说,迈进21世纪,在旧有的发展模式下,经过十年的发展,**村的经济发展已经处于瓶颈状态,面临着很多困难。
针对**村处于禅城区中心组团重要位置的优势,以及**村即将融入城市化所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认为只有致力抓好**村产业结构的提升,以物业改造为抓手,整合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高规格、高档次、高质量的物业,切实提升了**村
第四篇:国税局职工新中国60周年优秀征文
祖国,愿您永远微笑
朋友,当您看到长城上古朴的秦石,当您看到黄河奔腾不息的怒吼,当您看到珠穆朗玛峰上五星红旗,当您看到塔里木的大漠孤烟;过去的烽火岁月中,列强在我们中华大地上肆虐,长江两岸人民无助的哭喊,日本人的铁蹄践踏着关东黑土,南京千千万万个同胞惨遭烧杀奸淫,圆明园被熊熊烈火烧毁……我们伟大的祖国在耻辱中挣扎,在战乱中前进。
历史的长河流过了一个又一个世纪,过去的狰狞岁月都已经成为河床上的砂粒。如今,我们幸福地生活在和平的国度里,我们可以宁静地领略鸟语花香,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爱的温馨,在平静的生活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不必担心什么战争,不必害怕什么敌人。但,您是否忽略了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觉,忽略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平静,是否忽略了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潇洒,是否忽略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简而言之,您是否懂得珍惜和平是否又会想到侵略的铁骑可能会踏破晓风残月的夜空罪恶的枪声、疯狂的叫嚣可能会随时打碎和平温馨的美景您是否忘记了仍然有侵略、战争、敌人
虽然,我们在宁静中体会不到,但绝不会忘记,祖辈们颠沛流离的绝望,骨肉分离的心痛,国破家亡的悲愤!我们绝不会忘记,董存瑞高举炸药包的手臂,不会忘记黄继光扑向机枪口的身影,不会忘记邱少云火中坚忍的心!更不会忘记,王成那句“向我开炮”的怒吼!
是啊,我们怎能忘记和平的蕴涵是多少中华英雄儿女的血肉身躯才铸成今天的钢铁长城,是多少烈士的鲜血才染就了五星红旗上那鲜艳的红,是多少代中华优秀儿女的奋斗手拉手,才使祖国在和平中走向繁荣昌盛。
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仆后继,历经了60年的艰苦奋斗,我们今天已经雄立在世界的东方!
无论是洪涝灾害冲毁了我们温暖的房屋,大地震毁了我们丰收的家园,还是西方列强依然从经济、金融、军事等领域对我们发起了一场又一场战斗,妄图夺走母亲手中的果实;祖国亿万儿女依然紧密团结在一起,用大爱化解灾难,用手中的钢枪守护祖国的安宁。
永远记得那年夏天,华夏大地在同一时刻振臂高呼中深深震撼着,海内外华人扬眉吐气,普天同庆祖国申奥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2001年1月神舟二号、2002年3月神舟三号、2002年12月神舟四号我们一步一个脚印,2003年神舟五号在世界的瞩目中骄傲地遨游太空,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2008年神舟七号在太空闲庭信步。神舟,中国飞船的名字。独一无二,举世瞩目。一次又一次,凝结着民族智慧与光荣的宇宙飞船,在浩瀚太空中铭刻下了中国人的印记。接着,我们还要探月,还要在太空建立空间站!
难以忘记1999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中,我们万众一心,依然屹立不倒;用坚实的经济金融实力,挫败了一次又一次西方的阴谋。我们的经济始终以10%左右的速度健康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小康。手机、电脑、液晶电视、轿车走入寻常百姓之家。母亲还把7亿农民纳入几乎免费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之中,试问,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农民不仅可以享受医疗、拿到退休金,还可以享受免税免费种地,政府还给予各种补贴
然而,我们的敌人依然窥视眈眈,他们屡屡在中印边境、青藏边境、南海诸群岛,在蔚蓝的高空挑衅着我们!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为了祖国能永远微笑,为了祖国能永远和平,都要珍惜平凡的岗位。朋友,请像雷锋那样,助人为乐,到哪里都是祖国的一颗螺丝钉;像焦裕禄那样关心灾民的柴米油盐,是人民心中一盏明灯;像孔繁森那样一心为公毫不为私;像徐洪刚那样为了人民的安危,奋不顾身……
我们是黄皮肤,就要爱护黄土地上的一草一木;我们是黑头发,就要为祖国的明天尽心尽力!因为,我们是祖国的儿女!不忘祖辈们的昨日伤痛,接过来,向前进!我们要在风中起舞,为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康,振臂高呼,祖国万岁!共产党万岁!
作为祖**亲的儿女,母亲,我们愿您永远微笑!我们愿意用身躯和意志编织出和平经纬,描绘出明天的光辉灿烂!
第五篇:农牧局职工新中国60周年优秀征文
大灾之年方显英雄本色
建国六十周年大庆前夕,农业部长孙政才自豪的对新闻媒体说:“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世界不足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接近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从一个食不果腹的旧社会到国家仓廪殷实、百姓安居乐业,60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是啊,每一个见证了共和国曲折历史的人,都会对孙部长的话感同身受。
我出生在有“苦甲天下”之称的****,我的祖父那一代人,经历了民国18年的大饥荒,那时,国家处于战乱之中,没人管得了饥民的死活,导致饿殍遍地,活人吃死人,没死的也被活煮着吃了。每次向后代们提起当时的情景,他们 本文来自文秘网站的领头羊[文*秘*家*园*网]仍然不寒而栗。建国后,我的父辈们又见证了1960年的大饥荒,那时,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共和国处于畸形的狂热之中,粮食高产的卫星一个接一个上天,人却饿得肚皮贴脊梁,树皮吃光了,草根吃光了,最后连牲畜粪便、观音土也成了充饥之物,即便如此,好多人还是成了饿魂野鬼。我和我的同龄人从记事起,就在漫长的饥饿中熬煎,那时,国家 本文来自文秘网站的领头羊[文*秘*家*园*网]正处于政治**之中,物资稀缺,粮食严重不足,每天八两原粮的定量只够煮两顿可以照见影子的清汤,草籽、谷糠、麦衣都是我们经常的食物,没有蔬菜、油腥,吃下去就拉不出来,互相用树棍往出掏。我上学要步行去离家10里之外的学校,早上还有点精神,晚上放学就眼冒金星,歇上几次才撑持着回到家里。饥饿让我一辈子都记忆犹新,至今,我都保持着吃完饭舔盘子、舔碗的习惯,孩子掉在地上的饭粒、面包渣馒头渣我都会弯腰捡起来吃了,成了孩子的笑柄。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国家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经济上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饥饿被中国人牢牢的封存在记忆库中。不但没有再挨过饿,而且吃的越来越好,越来越讲究,现在,不论城乡,老百姓都知道饮食文化要注重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家庭主妇最关心的是什么食物微量元素丰富,什么品种具有美容保健功效。**是个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大县,素有“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之说,但是,近些年来,干旱程度和频率越来越严重,基本上年年受灾,三年一大旱,五年一特大旱,在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58万人民与旱魔作斗争,种植 本文来自文秘网站的领头羊[文*秘*家*园*网]马铃薯、玉米两大耐旱作物,推广全膜沟播旱作技术,年种植马铃薯120万亩,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马铃薯种植大县之一。全县农村人口的吃粮基本实现自给,城镇人口的粮食供应也从来没有因灾出现问题,遍布城乡的粮油专卖店、超市里的大米、面粉品种齐全,全都是绿色产品,甚至每公斤10元以上的泰国有机大米也走上了**人的餐桌。
实际上,中国这些年的灾害不断,水灾、雪灾、旱灾、地震频繁光顾,不但受灾程度前所未有,遭灾范围也非常大,那一次的大灾都超过了民国18年和1960年的旱灾,但因灾而饿死人的悲剧再也没有重演,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没有因为灾害而受到大的影响。大灾之年方显英雄本色,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夯实了农业基础,建立了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结果。
如今,具有 本文来自文秘网站的领头羊[文*秘*家*园*网]数千年历史的“皇粮”税赋退出了中国农村的舞台,中国农民种地拿补贴,买农机具拿补贴,买家电拿补贴,看病可以报销,养老有了保障,孩子上学免费,上大学可以申请无息贷款,进城就业、居住不受限制。农业稳则国运盛,国家强则人民富,让美国人莱斯特.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人”的疑问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