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我与父辈》有感3000字
读《我与父辈》有感
《我与父辈》,阎连科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说:“在我所有作品中,这是一颗钻石”。我还没有看过他的《日光流年》《受活》《最后一名知青》等,但我肯定,《我与父辈》已是我心中永恒的经典。其中某些情节,像发生在金庸武侠世界里的故事那样被我记牢;其中心酸心痛之处,亦感同身受、沉重真切。《我与父辈》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没有诡异离奇的惊悚悬疑,有的是亲切的泥土芬芳和那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和哀思;不需要也不可以一口气读完,睡前一章或一节地读,让自己的思绪穿越到那个年代那片土地,在梦里体会那峥嵘岁月里的荒芜与苦楚,尽享作者珍贵的经历与感受,用真诚与挚情拂去灵台上的尘埃,平和浮躁的心,审察自身的原罪,让灵与欲回归本原的家园。毋庸置疑,较之当今泛滥成灾的快餐式读物,《我与父辈》无疑是一坛陈年佳酿,值得用心品尝,它是那样的浓郁醇厚,回味悠长。
作者自传式地从自己的童年开始写起,把读者带回到上世纪那个充满贫困与饥荒的年代,带到那片作者忧思难忘的乡土——河南嵩县的偏僻村庄,讲述了生活在那时那地的父亲、大伯、四叔艰辛坎坷、勤勉隐忍、平淡不平凡的人生。
在书中,作者倾注了大量笔墨讲述了父辈对子女浓情呵护与天性般的付出,讲述了自己如何在长辈的庇护下成长。“很小时候…便总如尾巴样随在父亲身后。父亲劳作的时候,我喜欢立在他的身边,一边看他举镐弄锹的样子,一边去踩踏留在父亲身后或者他身边的影子。”我也记起了,直到我开始记事的年龄,父亲还要我像骑马一样骑在他的肩颈上,顶着我走亲戚或赶集。
然,子女的出世带给父母喜悦的同时,也带来解不下的包袱和负不清的责任。“…他们自做了父亲那一日、一时的开始,就刻骨铭心地懂得,他们最大、最庄严的职责,就是要给儿子盖几间房子,要给女儿准备一套陪嫁,要目睹着儿女们婚配成家,有志立业。这几乎是所有农民父亲的人生目的,甚或是唯一的目的。”
为了盖房,父亲和母亲“到二百里外的深山老林,去把那一根根杂木椽子从有着野狼出没的山沟扛到路边…”
在我读到“父亲为了这些,付出了他的健康,也付出了他许多的生寿”的刹那间,我的灵台前所未有的通透清明,我突然解开了我自己的父亲的父亲“饿死”之迷——一个?困惑了我二十多年的迷——幼时常听村里老人讲,祖父勇猛壮实,是个好把式,在我父亲七岁的那一年,无病无痛饿死了。我一直疑惑,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饿死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类似作者文中所述,“盖起房子的那一年春节,家里没有一粒小麦,没有半把面粉,是借了人家一碗污麦面粉让我们兄弟姐妹四个每人吃了半碗饺子,而父亲和她(作者母亲),则一个饺子都没吃。”为了儿女,活干得最多最累、吃得最少最俭,铁打的身子难免出问题。每念及此,一个从心底发出的声音激荡着我的胸腔: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我们应该感谢所有曾经帮助、关爱过我们的人们,而我们最需要感谢的是我们的父母。常言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可普天之下有多少儿女读懂了父母的苦与乐,即便有朝一日自己升格为父母,也多会把满腔心血泼洒在自己的儿女身上。作者诚恳地坦白了因失孝而忏悔的心,读者可以感知他那无法解脱的歉疚与揪心的疼痛:
“总是要把父母对我们的疼爱无休止地拉长…去享受父母给我们的心怀和疼爱…”
“因为这种疼爱河流样源远流长,我们便以为那疼爱是可以取之不竭的;因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所以我们也并不把那爱放到心上去。”
“直到有一天,长辈老了,父母病倒了,我们才明白父母和长辈,都早已为了生活和儿女、日子和碎琐,精疲力竭,元气耗尽…”
“对父母和长辈生命的疏忽,如同我们常年在暗暗吮吸着父母和长辈的血液而当作可有可无的水。”
“现在,他们年迈了…只能是赋闲的无奈和一日日的衰老时,甚或从他们迎面走来的日子里,只能是疾病和死亡时,我们该明白…不光要为自己的事业、贪念努力和钻营,我们还应该把我们欲望中的努力拿出那么一丁点儿给他们,把我们十个指头中的二十八节指骨分出一节来,让他们使用和抚摸。应该让他们清楚地感觉到,他们这一生,是确确实实生过儿女、养过儿女、有着儿女的。”
……
读到“战争”一节,因为作者参军,在中越战争爆发的一个多月里,作者一家和亲戚老少三十余口人,“都住在我家,睡在又寒又硬的地上,吃大锅烧就的粗茶淡饭,一块儿收听广播里有关前线的消息,轮流着每天到邮局查问有没有我的来信,偷偷地去庙里,在各种神像的前面烧香许愿,为我祈求平安。而我的父亲…彻夜不眠,夜夜起床,独自到后院的空地上,盯着夜寒通宵散步…”。我自己竟然突兀地记起并理解了,因我任性妄为而摔断腿时,母亲每日为我熬制骨头汤,次次端到我床前给我时忧伤的眼神;因我只因想看沙漠和骆驼而执意报考远离家乡的兰州大学时,母亲连续多日食欲不振、眼睛红肿。如今想来,父母脸上密密麻麻深似刀刻的皱纹,与我有太多的关系。如果重新来过,我这个儿子绝不再顽皮任性,可我的父母还能重新回到他们的青春时代吗!
父母健在的读者,为被提前警醒而深感庆幸,将暗自反省、用心珍惜亲人;已经失去的,只能沉湎于悔恨共鸣中,或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以自慰。
《我与父辈》是时下急需的忆苦饭。“终于就在某一瞬间里,明白了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活着和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盐、生老与病死。”
“父亲领着我们,破冰过河去山沟里拉做地基的石头,因为车子装得太满,返回时车子陷在伊河当中…从车上卸着一二百斤重的石头,一块块用肩膀扛到岸边…父亲从水中出来的时候,他脖子里青筋勃露,满头大汗,手上、肩上、腿上和几乎所有衣服的每个部位,却挂着水和冰凌…父亲因为哮喘,呼吸困难,脸被憋成了青色…”
……
读到四叔因仅有的一件“的确良”白衬衫洗晾未干,迟迟不能赶去参加工友家的婚礼、去喝那场他准备了许久的喜宴酒时,我想起我自己的父亲为了购买农药,曾经从村东借到村西、从村头借到村尾,借不到那关乎庄稼存活的五元钱,我体会到了同样的无奈与心酸,似乎开始有一点理解了父辈们,真的为了生存而挣扎。父辈们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流血流汗,总是为儿女争取着更好的生存、生活条件,他们共同推动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
对于时下流行的“有钱不够花”“幸福不快乐”之怪象,《我与父辈》恰是洗涤心灵、驱逐魔障的妙方。虽然远离父辈遭遇的艰辛,我们仍可追寻他们的足迹,做好该做的,做好能做的,时以英国首相丘吉尔名言自省:我们通过索取来谋生,我们通过奉献来充实人生。
我想,《我与父辈》会悄无声息地提高许多人对农民、农村的认识,会涵蓄地提醒人们有从其它角度看待问题的必要。或许都市社会里存在着对农村、农民、农民工这样或那样的偏见,我向来以“农民的儿子”这一身份为自豪。从乡村走出来的人,难免有些许自卑,但也会带着天生的自尊、善良和骄傲,他们身藏曲奇的故事、刻骨的经历和强烈而真挚的情感,历史和现实带给他们的苦难与挫折并不能摧毁他们的坚韧和仁厚。“偏僻乡村的农民,极尽平凡和卑微,可又是一个堪用超凡去形容的尊贵的生命和尊贵的人。”而《我与父辈》中大伯、父亲、四叔是万万千千父辈们的真实代表。
“大伯正是那片林地中的那棵古而壮的树,因为他如牛如马地劳作,因为他如头羊、头雁样领着子女们为活着,并力求在活着中让子女们尽力吃得饱一些、穿得不那么破烂裸露些,并且在他们长大成人时,都能够有理由谈婚论嫁,有条件娶妻生子,我大伯在他不识字并且在他不善言谈的人生中,深深地明白两个字的含意和深邃,那就是——尊严。”
大伯“站在他用一家人的血汗盖将起来的三间瓦屋的门口上,对他的六男二女的子女们说:‘房子盖起来,债也欠下了。人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欠,唯独不能欠的是人家的债。从明天起,我们一家人都重去拉石头、卖石头,尽快把人家的债务给还上。’”
大伯家的老五铁成参军,却“非正常地”死在军营,大伯一家知道消息时,已隔月余,鲜活的人儿已成冰冷的骨灰盒。大伯家,因为人死不能复活,因为部队干部说了一些安慰话,因为不愿毁了别人的前程,就随它去了,“我们家遭灾了,就别让别人跟着这灾遭难遭殃了”。“我感到了大伯无边的善良和宽厚,感到大伯内心的苦痛仿佛一眼望不到底的井,可他所说所为的,却宽阔如无边的田野和大地。”
“知青下乡”,被“知青文学”描绘成“下狱”,“把一切苦难,多直接、简单地归为某块土地和那土地上的一些愚昧”,“是一代人和一个民族的灾难”。“可在知青下乡之前,包括其间,那些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生存,他们数千年的命运”,又该如何评议?《我与父辈》以宽和的心态、委婉的方式告诉我们,大多数人所了解的真相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另一个真相。
从开篇到尾页,《我与父辈》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苦涩、苦难、心痛、心酸、忏悔、哀思、温情,是一本父母看了想给儿女、儿女看了想给父母的书,它用诚挚的情感、质朴的文字拨动着读者内心深处那根或已尘封的情弦,令心湖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篇:读我的父辈后有感
近日,将《我的父辈》一书仔仔细细的阅读了几遍,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看到这些革命前辈的优良品质,我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本人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以政治学习为动力,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在本书的阅读中,我充分利用时间学习了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代先锋、勤廉好干部的先进事迹,了解了这个元勋的勤廉理念和实践,学习他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乐于奉献、务实清廉的优秀品德,从他们的勤廉理念和实践中汲取营养。在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本人从这些老功勋们的勤政廉政实践中提升了对勤廉标准的思想认识,明确了努力方向。
二、以革命前辈为榜样,真心真意为社会作贡献
在这些革命前辈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为民造福、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他们始终具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视野,始终保持亲民爱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他们超越常人之处就在于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把握各个历史阶段的大趋势,勇立各个时代发展的潮头。
我们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信念、带着热情干工作,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真心真意为社会作贡献。要进一步搞好建设,真心真意为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我们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情怀、带着感情解难题,就是要善待百姓、诚心诚意情系水利。要诚心诚意情系人民群众,设身处地关心群众,真心诚意依靠群众,千方百计服务社会,情系百姓,乐于奉献。要按照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遵循民生无小事的理念,大力推进各项,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给群众方便,让人民满意。
我们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实事求是、公而忘私的品格、带着真情搞建设,就是要爱岗敬业、不折不扣完成目标任务。面对困难无处不在的工作常态,要藐视困难、勇于拼搏,时刻保持成就大业的冲劲、自强不息的狠劲、完成工作的干劲、干则必成的韧劲,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不怕吃苦、真抓实干,扑下身子、扎实苦干。始终抱有豁达的人生态度、奔放的思想情绪,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我们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志存高远、不懈奋斗的追求、带着激情创事业,就是要与时俱进、创新创优创一流。要以对工作的激情来激发解放思想的信心和勇气,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和气魄,激发抢抓机遇的思想和能力,激活发展动力和活力。
三、以勤廉标准为目标,努力做勤廉兼优的新党员
对于我们单位工作者来说,做一个什么样的党员,怎样做好党员,这是一个值得我深思的课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作答,关系到我们党员自身形象的好坏,关系到党的事业是否兴旺发达。做勤廉兼优的党员,是我们的追求。勤是指勤政,廉是指廉政,勤廉兼优是指既要勤政又要廉政。勤政就是要忠于职守,勤奋敬业,不当“懒官”。具体来说,就是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开展调查研究。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认真解民忧、解民难,做实事,做好事。所谓廉政就是指为政清廉,严以律己。具体说来是要严格执行党员廉洁自律的规定,在纪律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干净做事,不出事。一句话,勤政廉政就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和书中的革命先辈比起来,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与勤政廉政不相符的现象。有的干部与民争利、以权谋私,有的贪图享乐、奢侈挥霍,有的突出自己、好大喜功,有的心术不正,勾心斗角等等。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有环境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自身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少数干部忽视学习,总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不学无术,对业务工作不熟,对党纪国法不知;有的没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及贪图享乐等观念,甚至把腐败现象当作是有能力有本事而加以追捧;还有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腐败不会被抓到,或抓到后想办法“摆平”,或认为自己被查处是不走运,或认为受别人“报复”等错误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组成的,作为各级党员干部更应该率先做好“先锋队”的榜样,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做一个勤廉兼优的党员干部。怎样做一个勤廉兼优的党员干部呢,我认为,首先要常学习善学习。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和加强思想修养的有效途径。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学习业务知识,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知识达到熟知的程度,这点很重要。自己如果不懂,就会瞎指挥,难以服众。还要学习党章、党纪政纪条规、法律知识。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不学习,犯了错误甚至触犯了法律还不知道。
其次,要以德修身。对于一个人来讲,讲道德、讲公德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对于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还需要讲“官德”。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思想境界高尚的人,也一定是一位大公无私的人,这样的人是不会去触犯党纪国法的。
第三,要自觉实践,做到“六慎”。慎权。权力是把双刃剑。当它用来为人民服务,就能造福人民,造福社会;一旦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就会祸害百姓,危害国家。要时刻牢记权力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让权力带给人民和社会福祉。慎言,就要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守党和国家的秘密,对未公开的内部讨论和组织决定,不能跑风漏气,发布“小道消息”。慎友。人生在世,朋友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朋友的好与坏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一个人当了党员干部后,交际面会越来越宽,与之交往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某些心术不正、趋炎附势的人往往会以朋友的名义结交你,千方百计地接近你,挖空心思地讨好你,极尽能事地拉拢你,如果你还与这些人称兄道弟,这早会栽倒在这些“损友”设置的陷井里。这样“交友不慎”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胜枚举的。慎独。就是指在独处时,个人生活领域、“8小时以外”,没有监督时,仍然一身正气。要记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古训,无论在公务活动还是个人生活中,都应当严于律己,切不可产生侥幸心理,得了一时便宜,最终害了自己。慎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干部犯错误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旦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握第一次。慎微。“小洞不补、大洞受苦”。如果在“小事、“小节”上不注意,思想上放松警惕,就可能不自觉地放纵自己,终将酿成大错。
总之,通过学习《我的父辈》,本人收获很多,感触很大,受益匪浅。
第三篇:读《我与父辈》心得体会
读《我与父辈》心得体会三篇
Word文档可编辑
读《我与父辈》心得体会三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我今日为大家细心打算了读《我与父辈》心得体会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读《我与父辈》心得体会一篇
看到书名时,我有些迟疑,担忧这本书也会如回忆录般写了多数生离死别的故事而成为一本忏悔录。翻过书目,书中的两行字吸引了我:最终就在某一瞬间里,明白了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全部的辛苦和努力,全部的不幸和暖和,原来都是为了活着和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盐,生老与病死,正是这文字后透出质朴与真诚使我确定读读这些有关柴米油盐故事里生老病死。
和一个挚友谈起我的困惑:读书原委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读或者不读、多读抑或少读,好像没什么差别,劳碌时我也曾这么功利的想过。然而挚友平淡的叙述里却道出读书最贴切的感受:读书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读它会有什么用,可到你遇见问题、愁肠百结时,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故事、甚至书中的人物便如海水般潮你用来,为你答疑解惑、使你心明清澈。我信任读过的书便也如经过的事那般,虽已过去,却仍会在某个起风的日子,在你的心头萦绕徘徊。便是这样一些缘由,作者有关生死、有关长辈对晚辈生命的庇护的描述,一次次出现在脑海,再拿起这本书
1.清欠自我反省恶之所在虽有实力让父亲看那十元一场的电影却在那时退步缩手;违反父亲意愿,执拗地服役起先逃离土地;甚至某个瞬间里的一丝恶念。作者起先剖析自己,也起先剖析人性:人总是这样,在来不及的时候才明白,在不须要的时候才会大方和无私,在一片推让中才会无私和慷慨。他毫无保留地坦诚内心自私想法,袒露自己捶胸顿足的懊悔,这些内心独白椎心泣血,最终使人明白要把我们十个指头中的二十八节指骨分出一节来,让他们运用和摩挲,好让他们清晰地感觉到,他们这一生是生养过儿女的、是有着儿女的。
2.有关死亡
在《后事》《面对死亡》中,大伯的死让作者对大伯产生了敬重。大伯并非学问分子,他既没对死亡升华到学理的境界又不知晓生死转换的轮回,可就是他那死是去了另一个地方、另一个起先的简洁而又模糊的想法,使得他可以安静的面对死亡。
3.故事和语言
对这本书语言的喜爱程度超过对书中故事的关注,特殊是作者在《墙里墙外》中深化浅出得把祖辈对后辈生死的庇佑写的那样真实:父亲的离世在家族完整的围墙打了缺口,从那口中吹来的风不断带走剩下的生命,家族的墙便倒下了一面,从那儿望去,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死亡了。
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只有日复一日的苦难;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只有浅吟低唱的述说;没有感天动地的故事,只有纯净质朴的情感。借助奇妙的比方,用平实的语言和真诚的记叙,作者讲解并描述着父辈那代人活着的人生道理。
读《我与父辈》心得体会二篇
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需求不是物质的吃穿和花费,不是精神上大起大落的恩爱和慈善,而是物质和精神混合在一起的那种细雨无声的温情与滋润,正如须要成长的草和树一样,缺光少雨当然不行以,可暴雨暴日的轮番与交替,好像不缺水,不缺光,但最终迎来的却是不长进的疯生和疯长。而只有那种细雨无声的滋润和给养,只有那种光线足够却非暴晒暴烫的阳光和灼目的光明,才可以让草成草,树成树,让人的心灵成为将来充溢善与温情的一颗心。
《我与父辈》是一本真诚的书。
阎连科写《我的父辈》,据说写作过程对他而言不仅苦痛,也是一次深刻忏悔。他几乎每写一章都会落泪。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放心地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才能让我们跟着他的笔触去感动和感恩。二姐说:连科,念中学,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吧。’,读到这里,是一种既酸又暖的感动。父亲和大伯商议事,多半不在屋子里,而是弟兄两个坐在院子的屋檐下。至亲无语,挚情少言。这样的细微环节描写,让我读了感同身受。而这样的细微环节描写在书中数不胜数。
《我与父辈》是一本真心的书。
不得不承认,眼下是一个比较物质的年头,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人们的华蜜指数并没有随着GDP平行上升,文学的价值在于示意和提示,白岩松说,不幸和灾难都在提示我们华蜜的所在。与过去相比,与父辈们年轻的时代相比,我们已经足够的幸运了,我们没有经验过吃不饱饭、上不起学,没有经验过斗争,没有经验过家里的自留地里种起来的菜连自己都不够吃,没有经验过辛苦劳作一年年终结算下来还会超支的窘境,可我们的父辈们都经验了。在过去的年头里,我们的父辈们,他留恋人生,是因为他受尽了苦难;因为他受尽了苦难,他才加倍地体会到了生的意义和生中的微小的快乐,而那一年的春节,父亲吸掉的烟叶,却比任何一个春节都多,好像他想把他一生要吸的烟都在春节吸掉一样。在父辈们的生命里,曾经,生存如此艰难,尽管这样,他们的内心却没有迷惘,就像四叔说的,要好好过日子。
蓦然回首时,作者感叹道:最终就在某一瞬间里,明白了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全部的辛苦和努力,全部的不幸和暖和,原来都是为了活着和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盐、生老与病死;是为了柴米油盐中的甘甘苦苦与生老病死中的挣扎与苦痛。而与父辈们相比,我们又有多少理由去埋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背负的压力呢?生活总是一步步地走向富裕,一口气总吃不成一个胖子的。而这时候,间或的怠慢和空虚,只能是我自己的事,责任全在自己。
关于人生和命运的诠释和比较:
人生是基础,命运是多与基础无关或相关的升华或跌落;人生是积累,命运是多与积累有关、无关的延展或突变;人生是可测的深刻,而命运是不行估量的深邃;人生有很多悲剧,可也经常有喜剧,而命运则经常是悲剧,好像恒久是悲剧;人生是喜悦,而命运则是眼泪;若人生是眼泪,那么,命运则肯定是悲而无声的哭泣;若人生是哭泣,那么,命运肯定是没有眼泪的仰天长啸;若人生是仰天长啸,那么,命运肯定是长啸前突然来到的死亡。一句话,命运就是人生不行预料的悲喜剧的前奏或是尾声,是人生中顿足的忏悔和无奈.日子VS生活(写四叔的那一段)
城里人把日子叫生活,农村人把生活叫日子
对日子而言,生活是一种憧憬和将来。日子是一种被踱在宽广山野而又冥顽不化的荒石。
生活要当心翼翼的细心呵护,而日子却是大手大脚,为所欲为。若干年以前,对姑姑那种城里人的生活很憧憬,确并没有想到这种叫做生活的日子是须要细心呵护,因为生活很脆弱。日子一切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天一天经验着,而生活的华蜜和神奇,却像一本我已经知道它在哪儿却无法拿在手里打开来的`书。就像富士康的十三跳们,他们都来自于农村,都在一天一天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眼争争地看着生活在向他们炫耀。知道生活在哪儿却怎么也抓不着,荒石受到了挑战,于是,日子也就不知深浅地向着生活挺进,可变更竟然是这么难,一个角色的转换如一个企业转型般困难、多难!就这样,这些日子们倦在生活的圈子里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苦闷、焦虑、压抑长期纠结着脆弱的心灵,最终造就了富士康前仆后继的十三跳,也是他们短暂的人生中最完备的最终一跳,这就叫做命运!
所以,是日子的就好好过日子,该生活的就细心生活。
文中有这样一段:
父亲生前想要看一场《少林寺》的电影,而他,当时身边有十七快钱,但却没有舍得花十块钱让父亲看那场电影。对于现在来说,十块钱,根本不算什么,花十块钱对谁来说都是微乎其微的事情,可是在那个时代,十块钱就和现在的一百元差不多,甚至更多.那时,只要十块钱,就能让他父亲亲眼目睹一下他一生都有些津津乐道,飞檐走壁的那种神话和传闻,他没有那么做,不是他小气,也或者是他从小就没养成那种对父亲的爱护与孝爱?但是,就只因为十块钱,主子公留下了他一生的缺憾
安葬父亲的时候,我的大伯在坟上规划坟地位置时,把他们叔伯弟兄四个的安眠之地划出了四个方框以后,最终指着我父亲坟下的一片地说,将来,发科(阎连科哥哥)和连科就埋在这儿吧。作家平淡地写出来的句子,让人读起来却有惊心动魄之感,几个生命的归宿就这么被宣布了。但是作家产真地思索这句话的时候,他好像不能不想到这样的问题:我将来以怎样的方式去见父亲?将来在地下,我与父亲将接着如何地相处?这些问题是作家决意写这本书的动身点,因为,必需先清理生前我与父辈的关系,才能探讨死后的我与父辈。
读《我与父辈》心得体会三篇
阎连科,最具争议的作家;《我与父辈》,最不具争议的作品。它让我们想起了父亲们的那一辈,想起了曾经的艰苦岁月,让我们流下了心酸的泪。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有两个片段。
当家中的经济只能是供应一人读书时,他的二姐毅然选择放弃了学业。明明二姐的成果明显比他好的多。缘由是什么?他是弟弟。但是二姐只说了一句话: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读上。这多么令人心酸,在两个人都渴望读书的时候,二姐坚决的选择将机会从手中让出,给了他的弟弟,只因为,对弟弟的爱。
还记得另一个故事。阎连科的大伯家里孩子多,生活有贫困,在发成哥哥结婚之时,对方因看不上他们的条件而拒绝。因为这样,大波起先盖房。那时正值冬季,正是家家围着火炉烤火之时,大伯一家,老少出动,淌过冰冻的河水,到河对岸去扛、抬那沉重的石头。石头小则百余斤,大则上千斤。他们能抬则抬,能扛则扛,有时河里的流水是酷寒的冰凌,他们想要把石头抬向另一岸,只能硬撑。为了孩子能成家,作为父亲的大伯是多么舍命,他们寒暑照常仿佛要把生命强加的磨难踩于脚下一般。这样的情形,多么令人想落泪。
一曲长歌当哭,道尽世情冷暖。听说这小说是阎连科跪着写成的书。我想,若不是跪着写成的书,那他的内心也是充溢着极大的哀伤吧!全部的父辈都是我们用时间杀死的,所以,我们才会有了永恒哀痛的宿命。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第四篇:我与父辈读书笔记
《我与父辈》,阎连科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说:“在我所有作品中,这是一颗钻石”。我还没有看过他的《日光流年》《受活》《最后一名知青》等,但我肯定,《我与父辈》已是我心中永恒的经典。其中某些情节,像发生在金庸武侠世界里的故事那样被我记牢;其中心酸心痛之处,亦感同身受、沉重真切。《我与父辈》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没有诡异离奇的惊悚悬疑,有的是亲切的泥土芬芳和那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和哀思;不需要也不可以一口气读完,睡前一章或一节地读,让自己的思绪穿越到那个年代那片土地,在梦里体会那峥嵘岁月里的荒芜与苦楚,尽享作者珍贵的经历与感受,用真诚与挚情拂去灵台上的尘埃,平和浮躁的心,审察自身的原罪,让灵与欲回归本原的家园。毋庸置疑,较之当今泛滥成灾的快餐式读物,《我与父辈》无疑是一坛陈年佳酿,值得用心品尝,它是那样的浓郁醇厚,回味悠长。
作者自传式地从自己的童年开始写起,把读者带回到上世纪那个充满贫困与饥荒的年代,带到那片作者忧思难忘的乡土——河南嵩县的偏僻村庄,讲述了生活在那时那地的父亲、大伯、四叔艰辛坎坷、勤勉隐忍、平淡不平凡的人生。
在书中,作者倾注了大量笔墨讲述了父辈对子女浓情呵护与天性般的付出,讲述了自己如何在长辈的庇护下成长。“很小时候…便总如尾巴样随在父亲身后。父亲劳作的时候,我喜欢立在他的身边,一边看他举镐弄锹的样子,一边去踩踏留在父亲身后或者他身边的影子。”我也记起了,直到我开始记事的年龄,父亲还要我像骑马一样骑在他的肩颈上,顶着我走亲戚或赶集。
然,子女的出世带给父母喜悦的同时,也带来解不下的包袱和负不清的责任。“…他们自做了父亲那一日、一时的开始,就刻骨铭心地懂得,他们最大、最庄严的职责,就是要给儿子盖几间房子,要给女儿准备一套陪嫁,要目睹着儿女们婚配成家,有志立业。这几乎是所有农民父亲的人生目的,甚或是唯一的目的。”
为了盖房,父亲和母亲“到二百里外的深山老林,去把那一根根杂木椽子从有着野狼出没的山沟扛到路边…”
在我读到“父亲为了这些,付出了他的健康,也付出了他许多的生寿”的刹那间,我的灵台前所未有的通透清明,我突然解开了我自己的父亲的父亲“饿死”之迷——一个¬困惑了我二十多年的迷——幼时常听村里老人讲,祖父勇猛壮实,是个好把式,在我父亲七岁的那一年,无病无痛饿死了。我一直疑惑,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饿死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类似作者文中所述,“盖起房子的那一年春节,家里没有一粒小麦,没有半把面粉,是借了人家一碗污麦面粉让我们兄弟姐妹四个每人吃了半碗饺子,而父亲和她(作者母亲),则一个饺子都没吃。”为了儿女,活干得最多最累、吃得最少最俭,铁打的身子难免出问题。每念及此,一个从心底发出的声音激荡着我的胸腔: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我们应该感谢所有曾经帮助、关爱过我们的人们,而我们最需要感谢的是我们的父母。常言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可普天之下有多少儿女读懂了父母的苦与乐,即便有朝一日自己升格为父母,也多会把满腔心血泼洒在自己的儿女身上。作者诚恳地坦白了因失孝而忏悔的心,读者可以感知他那无法解脱的歉疚与揪心的疼痛:
“总是要把父母对我们的疼爱无休止地拉长…去享受父母给我们的心怀和疼爱…”
“因为这种疼爱河流样源远流长,我们便以为那疼爱是可以取之不竭的;因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所以我们也并不把那爱放到心上去。”
“直到有一天,长辈老了,父母病倒了,我们才明白父母和长辈,都早已为了生活和儿女、日子和碎琐,精疲力竭,元气耗尽…”
“对父母和长辈生命的疏忽,如同我们常年在暗暗吮吸着父母和长辈的血液而当作可有可无的水。”
“现在,他们年迈了…只能是赋闲的无奈和一日日的衰老时,甚或从他们迎面走来的日子里,只能是疾病和死亡时,我们该明白…不光要为自己的事业、贪念努力和钻营,我们还应该把我们欲望中的努力拿出那么一丁点儿给他们,把我们十个指头中的二十八节指骨分出一节来,让他们使用和抚摸。应该让他们清楚地感觉到,他们这一生,是确确实实生过儿女、养过儿女、有着儿女的。”
……
读到“战争”一节,因为作者参军,在中越战争爆发的一个多月里,作者一家和亲戚老少三十余口人,“都住在我家,睡在又寒又硬的地上,吃大锅烧就的粗茶淡饭,一块儿收听广播里有关前线的消息,轮流着每天到邮局查问有没有我的来信,偷偷地去庙里,在各种神像的前面烧香许愿,为我祈求平安。而我的父亲…彻夜不眠,夜夜起床,独自到后院的空地上,盯着夜寒通宵散步…”。我自己竟然突兀地记起并理解了,因我任性妄为而摔断腿时,母亲每日为我熬制骨头汤,次次端到我床前给我时忧伤的眼神;因我只因想看沙漠和骆驼而执意报考远离家乡的兰州大学时,母亲连续多日食欲不振、眼睛红肿。如今想来,父母脸上密密麻麻深似刀刻的皱纹,与我有太多的关系。如果重新来过,我这个儿子绝不再顽皮任性,可我的父母还能重新回到他们的青春时代吗!
父母健在的读者,为被提前警醒而深感庆幸,将暗自反省、用心珍惜亲人;已经失去的,只能沉湎于悔恨共鸣中,或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以自慰。
《我与父辈》是时下急需的忆苦饭。“终于就在某一瞬间里,明白了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活着和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盐、生老与病死。”
“父亲领着我们,破冰过河去山沟里拉做地基的石头,因为车子装得太满,返回时车子陷在伊河当中…从车上卸着一二百斤重的石头,一块块用肩膀扛到岸边…父亲从水中出来的时候,他脖子里青筋勃露,满头大汗,手上、肩上、腿上和几乎所有衣服的每个部位,却挂着水和冰凌…父亲因为哮喘,呼吸困难,脸被憋成了青色…”
……
读到四叔因仅有的一件“的确良”白衬衫洗晾未干,迟迟不能赶去参加工友家的婚礼、去喝那场他准备了许久的喜宴酒时,我想起我自己的父亲为了购买农药,曾经从村东借到村西、从村头借到村尾,借不到那关乎庄稼存活的五元钱,我体会到了同样的无奈与心酸,似乎开
第五篇:我与父辈读书笔记
《我与父辈》,阎连科箸,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说:“在我所有作品中,这是一颗钻石”。我还没有看过他的《日光流年》《受活》《最后一名知青》等,但我肯定,《我与父辈》已是我心中永恒的经典。其中某些情节,像发生在金庸武侠世界里的故事那样被我记牢;其中心酸心痛之处,亦感同身受、沉重真切。《我与父辈》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没有诡异离奇的惊悚悬疑,有的是亲切的泥土芬芳和那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和哀思;不需要也不可以一口气读完,睡前一章或一节地读,让自己的思绪穿越到那个年代那片土地,在梦里体会那峥嵘岁月里的荒芜与苦楚,尽享作者珍贵的经历与感受,用真诚与挚情拂去灵台上的尘埃,平和浮躁的心,审察自身的原罪,让灵与欲回归本原的家园。毋庸置疑,较之当今泛滥成灾的快餐式读物,《我与父辈》无疑是一坛陈年佳酿,值得用心品尝,它是那样的浓郁醇厚,回味悠长。
作者自传式地从自己的童年开始写起,把读者带回到上世纪那个充满贫困与饥荒的年代,带到那片作者忧思难忘的乡土——河南嵩县的偏僻村庄,讲述了生活在那时那地的父亲、大伯、四叔艰辛坎坷、勤勉隐忍、平淡不平凡的人生。
在书中,作者倾注了大量笔墨讲述了父辈对子女浓情呵护与天性般的付出,讲述了自己如何在长辈的庇护下成长。“很小时候…便总如尾巴样随在父亲身后。父亲劳作的时候,我喜欢立在他的身边,一边看他举镐弄锹的样子,一边去踩踏留在父亲身后或者他身边的影子。”我也记起了,直到我开始记事的年龄,父亲还要我像骑马一样骑在他的肩颈上,顶着我走亲戚或赶集。
然,子女的出世带给父母喜悦的同时,也带来解不下的包袱和负不清的责任。“…他们自做了父亲那一日、一时的开始,就刻骨铭心地懂得,他们最大、最庄严的职责,就是要给儿子盖几间房子,要给女儿准备一套陪嫁,要目睹着儿女们婚配成家,有志立业。这几乎是所有农民父亲的人生目的,甚或是唯一的目的。”
为了盖房,父亲和母亲“到二百里外的深山老林,去把那一根根杂木椽子从有着野狼出没的山沟扛到路边…”
在我读到“父亲为了这些,付出了他的健康,也付出了他许多的生寿”的刹那间,我的灵台前所未有的通透清明,我突然解开了我自己的父亲的父亲“饿死”之迷——一个¬困惑了我二十多年的迷——幼时常听村里老人讲,祖父勇猛壮实,是个好把式,在我父亲七岁的那一年,无病无痛饿死了。我一直疑惑,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饿死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类似作者文中所述,“盖起房子的那一年春节,家里没有一粒小麦,没有半把面粉,是借了人家一碗污麦面粉让我们兄弟姐妹四个每人吃了半碗饺子,而父亲和她(作者母亲),则一个饺子都没吃。”为了儿女,活干得最多最累、吃得最少最俭,铁打的身子难免出问题。每念及此,一个从心底发出的声音激荡着我的胸腔: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我们应该感谢所有曾经帮助、关爱过我们的人们,而我们最需要感谢的是我们的父母。常言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可普天之下有多少儿女读懂了父母的苦与乐,即便有朝一日自己升格为父母,也多会把满腔心血泼洒在自己的儿女身上。作者诚恳地坦白了因失孝而忏悔的心,读者可以感知他那无法解脱的歉疚与揪心的疼痛:
“总是要把父母对我们的疼爱无休止地拉长…去享受父母给我们的心怀和疼爱…”
“因为这种疼爱河流样源远流长,我们便以为那疼爱是可以取之不竭的;因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所以我们也并不把那爱放到心上去。”
“直到有一天,长辈老了,父母病倒了,我们才明白父母和长辈,都早已为了生活和儿女、日子和碎琐,精疲力竭,元气耗尽…”
“对父母和长辈生命的疏忽,如同我们常年在暗暗吮吸着父母和长辈的血液而当作可有可无的水。”
“现在,他们年迈了…只能是赋闲的无奈和一日日的衰老时,甚或从他们迎面走来的日子里,只能是疾病和死亡时,我们该明白…不光要为自己的事业、贪念努力和钻营,我们还应该把我们欲望中的努力拿出那么一丁点儿给他们,把我们十个指头中的二十八节指骨分出一节来,让他们使用和抚摸。应该让他们清楚地感觉到,他们这一生,是确确实实生过儿女、养过儿女、有着儿女的。”
……
读到“战争”一节,因为作者参军,在中越战争爆发的一个多月里,作者一家和亲戚老少三十余口人,“都住在我家,睡在又寒又硬的地上,吃大锅烧就的粗茶淡饭,一块儿收听广播里有关前线的消息,轮流着每天到邮局查问有没有我的来信,偷偷地去庙里,在各种神像的前面烧香许愿,为我祈求平安。而我的父亲…彻夜不眠,夜夜起床,独自到后院的空地上,盯着夜寒通宵散步…”。我自己竟然突兀地记起并理解了,因我任性妄为而摔断腿时,母亲每日为我熬制骨头汤,次次端到我床前给我时忧伤的眼神;因我只因想看沙漠和骆驼而执意报考远离家乡的兰州大学时,母亲连续多日食欲不振、眼睛红肿。如今想来,父母脸上密密麻麻深似刀刻的皱纹,与我有太多的关系。如果重新来过,我这个儿子绝不再顽皮任性,可我的父母还能重新回到他们的青春时代吗!
父母健在的读者,为被提前警醒而深感庆幸,将暗自反省、用心珍惜亲人;已经失去的,只能沉湎于悔恨共鸣中,或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以自慰。
《我与父辈》是时下急需的忆苦饭。“终于就在某一瞬间里,明白了父辈们在他们的一生里,所有的辛劳和努力,所有的不幸和温暖,原来都是为了活着和活着中的柴米与油盐、生老与病死。”
“父亲领着我们,破冰过河去山沟里拉做地基的石头,因为车子装得太满,返回时车子陷在伊河当中…从车上卸着一二百斤重的石头,一块块用肩膀扛到岸边…父亲从水中出来的时候,他脖子里青筋勃露,满头大汗,手上、肩上、腿上和几乎所有衣服的每个部位,却挂着水和冰凌…父亲因为哮喘,呼吸困难,脸被憋成了青色…”
……
读到四叔因仅有的一件“的确良”白衬衫洗晾未干,迟迟不能赶去参加工友家的婚礼、去喝那场他准备了许久的喜宴酒时,我想起我自己的父亲为了购买农药,曾经从村东借到村西、从村头借到村尾,借不到那关乎庄稼存活的五元钱,我体会到了同样的无奈与心酸,似乎开
始有一点理解了父辈们,真的为了生存而挣扎。父辈们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流血流汗,总是为儿女争取着更好的生存、生活条件,他们共同推动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
对于时下流行的“有钱不够花”“幸福不快乐”之怪象,《我与父辈》恰是洗涤心灵、驱逐魔障的妙方。虽然远离父辈遭遇的艰辛,我们仍可追寻他们的足迹,做好该做的,做好能做的,时以英国首相丘吉尔名言自省:我们通过索取来谋生,我们通过奉献来充实人生。
我想,《我与父辈》会悄无声息地提高许多人对农民、农村的认识,会涵蓄地提醒人们有从其它角度看待问题的必要。或许都市社会里存在着对农村、农民、农民工这样或那样的偏见,我向来以“农民的儿子”这一身份为自豪。从乡村走出来的人,难免有些许自卑,但也会带着天生的自尊、善良和骄傲,他们身藏曲奇的故事、刻骨的经历和强烈而真挚的情感,历史和现实带给他们的苦难与挫折并不能摧毁他们的坚韧和仁厚。“偏僻乡村的农民,极尽平凡和卑微,可又是一个堪用超凡去形容的尊贵的生命和尊贵的人。”而《我与父辈》中大伯、父亲、四叔是万万千千父辈们的真实代表。
“大伯正是那片林地中的那棵古而壮的树,因为他如牛如马地劳作,因为他如头羊、头雁样领着子女们为活着,并力求在活着中让子女们尽力吃得饱一些、穿得不那么破烂裸露些,并且在他们长大成人时,都能够有理由谈婚论嫁,有条件娶妻生子,我大伯在他不识字并且在他不善言谈的人生中,深深地明白两个字的含意和深邃,那就是——尊严。”
大伯“站在他用一家人的血汗盖将起来的三间瓦屋的门口上,对他的六男二女的子女们说:‘房子盖起来,债也欠下了。人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欠,唯独不能欠的是人家的债。从明天起,我们一家人都重去拉石头、卖石头,尽快把人家的债务给还上。’”
大伯家的老五铁成参军,却“非正常地”死在军营,大伯一家知道消息时,已隔月余,鲜活的人儿已成冰冷的骨灰盒。大伯家,因为人死不能复活,因为部队干部说了一些安慰话,因为不愿毁了别人的前程,就随它去了,“我们家遭灾了,就别让别人跟着这灾遭难遭殃了”。“我感到了大伯无边的善良和宽厚,感到大伯内心的苦痛仿佛一眼望不到底的井,可他所说所为的,却宽阔如无边的田野和大地。”
“知青下乡”,被“知青文学”描绘成“下狱”,“把一切苦难,多直接、简单地归为某块土地和那土地上的一些愚昧”,“是一代人和一个民族的灾难”。“可在知青下乡之前,包括其间,那些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生存,他们数千年的命运”,又该如何评议?《我与父辈》以宽和的心态、委婉的方式告诉我们,大多数人所了解的真相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另一个真相。
从开篇到尾页,《我与父辈》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苦涩、苦难、心痛、心酸、忏悔、哀思、温情,是一本父母看了想给儿女、儿女看了想给父母的书,它用诚挚的情感、质朴的文字拨动着读者内心深处那根或已尘封的情弦,令心湖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