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

时间:2019-05-14 05:4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

第一篇:《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2)()(3)()

2.解释下列词语。

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作者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7.(1)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这样写好在哪里?

8.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

9.揣摩本文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是什么意思?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针对第二段回答问题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6、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7本段说明的对象是()

A.大自然的语言是指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唱歌了这类自然现象。

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C.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决定农事的安排。

D.要注意观察气候与自然现象的关系。

8、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10、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回答问题。

①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吗?为什么?

(二)读课文“物候观测使用。。。农业更大的丰收。”这部分回答问题

1、找出选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2、选文中说“那年春初种的花生受到低温损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选文“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那些因素呢?”在文中有何作用?

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作者是按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这些因素的?

5、根据选文概括物候学研究的几点意义。

6、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至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就是说,春天提前9天。

“前者”和“后者”各指什么?

7、、自己收集几则民间谚语,反映大自然的物候现象方面的,写在下面。

(三)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1)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__句,这段文字是按__________顺序解说事理的。

(3)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5)“凡是”“都”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①首先是纬度。②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③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④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⑤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⑥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第二段的中心句是第句。()

A、第①句B、第③句 C、第⑤句 D、第⑥句

2、第二段第一句话是个省略句,请把它补充完整。

3、第二段可分两层,这两层的关系是()

A、总分 B、并列 C、解说D、补叙

4、第二段未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作比较 B、列数字 C、举例子 D、打比方

5、“气候”是“气”与“候”的合称,我国有“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说法,请写出两个节气的名称。

6、选文第一段中能表明不止一个因素的词是;选文第二段表明按主次顺序说明这些因素的词是。

7、选文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8、再写出两个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

参考答案:1.B A C

2.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A

4.时间顺序;举例子

5.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6.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7.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8.(1)次第,一个接一个。

(2)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二)(1)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2)荣枯 去来

(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3)„„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

(4)①传语 ②暗示 ③唱歌

(5)A.× B.√ C.√ D.×

(6)以实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7)①杏花开了„„ ②桃花开了„„ ③布谷鸟开始唱歌„„

(8)逻辑顺序

(三)(1)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2)①; 概括到具体(逻辑)

(3)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

(4)举例子列数字 作比较

(5)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四)1、A

2、物候现象的来临首先决定于纬度因素。

3、C

4、D

5、二十四节气名称选其二即可

6、“哪些”“首先”

7、设问 引起读者的注意,引人思考

8、经度因素、高度因素、古今因素三者选其二

第二篇:大自然的语言课后题

大自然的语言中有解释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大自然的语言课后题,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题

(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A、清醒;B、苏醒;C、醒悟; 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A、纷纷; 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这#者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题

(二)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①首先是纬度。②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③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④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⑤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⑥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第二段的中心句是第 句。()

A、第①句

B、第③句

C、第⑤句

D、第⑥句

2、第二段第一句话是个省略句,请把它补充完整。

3、第二段可分两层,这两层的关系是()

A、总分

B、并列

C、解说

D、补叙

4、第二段未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作比较

B、列数字

C、举例子

D、打比方

5、第⑤句中的“早春”、“晚春”两个词在文中指公历三、四、五月,其实农历对正月、二月、三月也有称呼。请问农历五月与三月分别称作什么?

6、“气候”是“气”与“候”的合称,我国有“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说法,请写出两个节气的名称。

7、选文第一段中能表明不止一个因素的词是 ;选文第二段表明按主次顺序说明这些因素的词是。

8、选文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9、再写出两个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

【参考答案】

(一)1、B A C

2、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A

4、时间顺序;举例子

5、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二)1、A

2、物候现象的来临首先决定于纬度因素。

3、C

4、D

5、孟春、季春

6、二十四节气名称选其二即可

7、“哪些”“首先”

8、设问 引起读者的注意,引人思考

9、经度因素、高度因素、古今因素三者选其二

第三篇:大自然的语言课内阅读及课后题

大自然的语言

1、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顺序是什么?属于什么类型的说明文? 物候学。逻辑顺序。事理说明文。

2、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3、第一自然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有怎样的作用?

记叙、描写。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而准确的说明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情况,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激发人们兴趣,引出下文物候与物候学的含义。

4、说明文语言有生动和平实之分,请举例,并说明作用。

属于平实说明: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运用平实的语言,准确严密的说明了物候学的定义,不加修辞,简洁明了,易于读者接受。

属于生动说明: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而准确的说明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情况,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激发人们兴趣,引出下文物候与物候学的含义。

5、划分层次

1-3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含义

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6-10 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

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6、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7、这些因素的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这四个因素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层次清楚;另外,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按逻辑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楚。

8、为什么再讲经度时举了两个例子?

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认为会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比内地冷,举一个例子读者会认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会确信无疑。

9、研究物候学的目的是什么?

(1)预报农时

(2)安排农作物区划

(3)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5)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10、包含物候现象的谚语

燕子低飞要下雨。

蚂蚁搬家晴必雨,蜘蛛结网雨必晴。

清明前,开秧田。

11、《大林寺桃花》包含怎样的物候知识?

高下的差异影响物候。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11、用“大自然的语言”做标题的好处是什么?

将自然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物候的特征,引人注意

12、本文四、五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13、说明方法及作用

(1)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运用作诠释的方法,准确全面的说明了物候学的特征。

(2)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运用下定义的方法,准确简明的揭示了物候学的本质特征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将北京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和1961、1962年的花期作比较,准确、具体、有力、突出的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4)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将南京桃花开放比北京早的天数与南京刺槐开放比北京早的天数作比较,准确、具体、有力、突出的说明了纬度决定物候的来临。

(5)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广,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将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日期与北京作比较,将济南苹果开花的日期与烟台作比较,准确、具体、有力、突出的说明了经度影响物候的来临。

(6)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

叫逆温层。

运用下定义的方法,准确简明的揭示了逆温层的本质特点。

(7)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准确、具体、有力的说明了物候的来临受高下的影响。

(7)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

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将1741-1750年平均初春七种乔木的抽青与开花日期与1921-1930年的平均值作比较,准确具体有力突出的说明了物候的差异受古今影响。

(8)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运用引用的方法。生动有力、有文采的说明了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

(9)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

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准确具体有力的说明了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10)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物候的特征,引人注意。

第四篇:《大自然的语言》基础知识题级参考答案

1、下列选项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孕(yùn)育 簌簌(sù)农颜 数据

B、纬(wěi)度 连翘(qiáo)经度 差异

C、物候(hòu)避免(miǎn)予报 播种

D、萌(méng)发 刺槐(kuí)短促 土壤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⑴ 衰()()()()

⑵ 翘()()()()

⑶ 观()()()()

⑷ 落()()()()

3、下列画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草木荣枯 周而复始 风雪载途 形影不离

A、光荣 又 充满 形态

B、茂盛 又 充满 形体

C、光荣 复习载重 形状

4、填入下文横线处适当的一组词语是()

⑴ 物候 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得多。

⑵ 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 是 的。

A、观测 灵验 观察 必需

B、观测 灵敏 观测 必要

C、观察 灵活 观望 必然

5、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⑴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语言的记叙文。()

⑵ 首先是纬度,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这句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

1、B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⑴ shuāi 衰老 cuī 等衰

⑵ qiào 翘起 qiáo 连翘

⑶ guān 观赏 guàn 道观

⑷ luò 落水 là 落下 lào 落地

3、B4、B5、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⑴ ×

⑵ ×

第五篇: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一、导入

以听声音辨季节的小游戏导入本课的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都能够根据不同的声音判断出它所代表的季节,说明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善于细心观察,熟悉每个季节的变化。我们的大自然神秘奇妙,它用自己独特的语言给我们传达讯息,向我们展示了它丰富多彩的内涵。刚才那些奇妙的声音、奇丽的风景就是大自然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善于倾听大自然的语言,进而去了解自然,亲近自然。

二、出示课题和作者。

三、检查字词的预习

四、复习说明文的相关文体知识

五、整体感知

㈠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和媒介,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让我们走进文章,请同学们初读课文。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准备抢答。

筛选信息的方法:抓命题点、锁筛选区、抓中心句、抓标志语、抓关键词。⑴ 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叫物候及物候学? ⑵ 物候观察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⑶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追问:为什么作者把纬度放在第一个?(生)因为纬度是最重要的。

再追问: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生)从主要到次要。

(过渡)我们了解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后,老师想让同学结合白居易的诗,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 多媒体出示:《大林寺桃花》 指名读,学生思考,理解诗意。

明确答案: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诗人在大林寺里重遇春天美景后,在喜出望外中,不禁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其实,诗人并不会真的以为如此,这只是文学笔法罢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⑷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㈡ 说明顺序

小结:本文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老师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放在开头可以吗?

明确:不能,它按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

理清写作思路,明确文章给予的写作启示

写说明文要有条理,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六、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⑴ 理解标题的含义

看注释 ⑴ 想:如把文章的标题还原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

(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和媒介,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明确:将大自然拟人化,把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能吸引读者,同时将抽象的科学概念通俗化,引起读者兴趣。

⑵ 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为了清楚简洁地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周密。①多媒体出示: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这种现象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②请从句子中找到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词语。明确:许多、左右、极、常。

⑶ 这些词语限制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6-10自然段作者引用的数据看出一些东西。

请学生勾画出作者在这一部分引用的数据。你们能够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什么?

(这些数据地域很广,有南京、北京、大连的数据,有山地、平原的数据,说明作者搜集资料的面很广。这些数据都非常准确,哪天哪种植物开花都有准确的记载。作者还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如查阅了英国的物候资料,而且能够从中引出自己的结论)

小结:物候学是一门科学,作者竺可桢是物候学的专家,物候学是他呕心沥血作出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组织起统一的、严格的物候观测网。他本人也认真地参与物候观测。你们可别小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包含无数科学工作者在物候观测上付出的辛勤劳动。我们也可以从这篇文章中看出,如果要进行科学研究,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精神,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在这一点上竺可桢永远值得我们学习。⑷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请同学找找相关的语段,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七、比较阅读:

⑴ 个别朗读1~2自然段。⑵ 多媒体出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⑶ 让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

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十分准确、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第二自然段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

八、总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语言准确而生动,是一篇极具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下载《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自然的语言

    公开课教案 课题:八年级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执教:涿州实验中学李雅静 执教班级:涿州实验中学八年级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 “销声匿迹”等词语。 2.能筛选......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内容,归纳段意及文章的内容要点。 2.培养速读习惯和能力。 3.积累一些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 (l)分段、归纳段意及文章的内容要点。......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单课单练 班级:姓名:得分 一、字词积累: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连翘()纬度()蓑衣()忌讳()悄然无声() 2.根据拼音写汉字 销声nì 迹 ()shuāi草连天()wěi度()阻náo()yùn育......

    大自然的语言(推荐)

    16大自然的语言 【教师寄语】梭洛说过:“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李栋辉审核: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的字音和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先关信息,逐步提高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本文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 2、了解物候相关的科学知识。 3、掌握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

    ●教材分析 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初中语文八年级第四单元说明文单元中,这一单元明确要求学生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要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注重观察、讲究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

    大自然的语言[定稿]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反思 一、结合训练重点:语文教材中,“训练重点”往往提得很精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须在老师充分备课的前提下,才能把训练重点在教学中落实下来。 以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