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监局奥运特种设备预案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奥运期间处置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为了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并使应急救援工作安全、有序、科学、高效地实施,特制订本预案。
1.1工
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职责分明、规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基本情况
随着**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县特种设备的数量迅速增加。由于某些单位业主法律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设备维修、更新资金不到位,造成设备老化、带病运行、无证使用、超期使用、未检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生产安全。
1.4适用范围.特种设备界定: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内机动车)
本预案所指特种设备事故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危害社会、危及公共安全的特种设备紧急事故。
1.5等级划分
根据质监总局[2002]2号令《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的规定,特种设备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
序号类别死亡(人)重伤(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a特别重大≥30≥100≥1000
b特大10~2950~99≥500~1000
c重大3~920~49≥100~500
d严重1~2≤19≥50~100
e一般----<50
1.6分级响应
对应1.5表中事故类别,实行分级响应:
1.6预案启动、终止的时机和权限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局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投入运作,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
确认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不再产生危害,由领导小组组长宣布下降警戒级别、撤出救援力量并宣布应急终止。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县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县区域内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设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县局事故调查和事故应急救援事项决策等工作,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长由局长担任,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并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职责:
(1)研究确定全县应对特种设备突发事件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
(2)审定**县处置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3)开展一般、较大特种设备事故的组织指挥;
(4)当特种设备事故超出县局处置能力时,依程序请求地区局支援;
(5)部署、总结年度特种设备事故的应对工作。
办公室职责:
(1)履行职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2)负责接受或办理向本局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
(3)承办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督促和落实本局有关决定事项和局领导批示、指导精神;
(4)指导本局特种设备突发应急事件应急体系、应急信息平台建设;
(5)组织编制修订**县处置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承担24小时应急值班;
(7)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3.预警和预防
3.1预警范围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以下重大危险源实行重点安全监控:
(1)发生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特种设备;
(2)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
(3)重要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
(4)关系重大经济安全的特种设备;
(5)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特种设备。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市特种设备检验所负责建立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并监督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监控措施。
3.2预防措施
特种设
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对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使用单位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建立并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并认真实施;
(2)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3)适时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制订、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4)及时办理特
种设备使用登记,保证设备登记率达到100%;
(5)按期申报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保证定期检验率达到100%;
(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7)特种设备隐患整治率达到100%。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安全监察职责,定期向社会发布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对重大违法行为或事故隐患及时向县政府报告。
3.3预警信息采集
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完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系统,及早发现事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逐步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以特种设备监察为主体,积极发挥特种设备检验所、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员、乡镇和社区安全管理部门及社会力量作用,及时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2)逐步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信息化网络。建立相关技术平台,包括重大危险源辨别系统、事故隐患预警系统、安全状况评价系统、举报系统等,保证预警支持系统的信息传递准确、快捷、高效。
3.4预警行动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可能导致特种设备事故的信息后,及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单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并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必要时,报告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县政府。
4.报告制度
一旦掌握和发现特种设备事故信息,依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及时进行事故快报,具体为事故发生半小时内进行口头报告(地点、时间、初步原因、报告人、联系电话),一个小时内进行情况报告(书面)形式,发给**县应急办、市特种设备监察科,并且在应急处置工作的同时,及时掌握和汇总有关信息,对事故的情况进行跟踪报告。
5.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接到严重事故以上的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内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相关成员赶赴事故现场,配合现场应急指挥部,采取果断措施,妥善处置;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开展自救。
(1)先期处置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做出初始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损失。
(2)保护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应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必须作出标志、录像或拍照,详细记录,并由见证人签字,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物证。
(3)探测危险物资及控制危险源,采取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抢救受害人员,组织相关人和物资撤离危险可能波及的范围和区域。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参加事故调查组,在进行救援的同时,开展事故调查和现场取证,进行事故分析,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意见。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必须由质量技术部门核准的有资格的单位对事故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对严重损毁、无维修价值的,使用单位应当予以报废。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由事故调查组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并由参加事故调查的成员讨论,负责人签字后上报相关部门。
6.保障措施
质量技术监督局必须确保电话24小时畅通,各相关部门应配备相应的应急车辆(包括机动车辆)、事故处理装备、相应检测仪器、防护用品、摄影器材等,每一部门应当保证应急设施完好,地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应提供事故处理中的技术保障。
7.应急管理
7.1宣传、培训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充分利用广播、媒体等各种方式宣传本预案,并对相关法律法规、事故避险救援等常识进行培训和宣传教育。
7.2演练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制订事故应急演练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并与相关使用单位联合组织演练,提高政府与企业的事故应对能力。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相关人员应急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并进行检查和评估。
7.3责任和奖励
对违反本预案,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事故单位报告不及时、采取控制危险源措施不得力、或者没有及时的,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在应急救援行动中,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不履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职责的、不服从应急处置前线指挥调动指挥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在处置特种设备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由**县局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表彰和奖励。
8.说明
本预案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编制与修订。
本预案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日
第二篇:质监局通知企业加强特种设备自查
关于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3月28日,xx质量技术监督局xx副局长带队对xxxx工业园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了督查;发现各企业在对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场车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着部分管理漏洞安全隐患一定程度存在。针对此次督查存在的问题,我局提出了全面排查事故隐患、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要求,请相关各企业接到此文后,认真组织内部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要迅速整改,以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一、加强特种设备登记标志管理工作的要求
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在每台特种设备显著的位置悬挂标识牌,标识牌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使用证号、注册登记证号、最末次检验日期、作业人员姓名等信息,以便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二、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的要求
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加强对作业人员培训取证工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种设备的相关作业人员必须具有安全操作和处理紧急情况的素质,经过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坚决杜绝无证上岗和操作人员数量无法满足现场工作的现象;企业每年要对特种设备相关作业人员进行1~2次培训,并有记录。
三、加强特种设备运行记录管理工作的要求
压力容器的操作和运行要制定交接班记录和运行记录,内容包括交接班人员姓名、容器的液位、压力、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是否存在介质泄漏现象,设备的本体是否有肉眼可见的变形等信息,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四、加强锅炉水质检验检测工作的要求
各锅炉使用单位每年至少向盟特种设备检验所申请水质化验2次,以确保锅炉水质合格。
五、加强在用锅炉开展能效测试工作的要求
企业在用锅炉必须每两年开展一次能效测试,即将达到能效测试日期的锅炉使用企业向阿左旗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能效测试,由我局同内蒙古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协调后统一进行能效测试工作,能效测试不合格的锅炉必须经改造达到能效标准后方可使用。
六、加强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企业要建立适合自身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档案;安全管理制度要装订成册,主要制度要上墙,各项制度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的落实;安全技术档案要一机一档,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五)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六)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七、加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演练工作的要求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使用的特种设备种类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救援预案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特种设备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且有演练、有记录。
八、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神武要求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置专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各企业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必需有公司签署的正式文件,各岗位职责明确到人,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九、加强特种设备台帐、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帐管理工作的要求
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和继续完善特种设备管理台帐和作业人员的管理台帐。特种设备和相关作业人员的台帐要分类成册,内容详实,同时建立电子台帐,实施动态管理。各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加严密的管理、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各企业要把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纳入企业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工作中,牢牢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及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第三篇: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总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总结
*年,在省、市质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局、省局的工作重点,按照市局领导的要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确保了全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持“零事故”目标。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确保高效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专
项整治工作
任何时候,英明的领导和高素质的队伍对于其开展的事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人员是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专项整治工作的主力军。我局十分注重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业务水平精湛、思想作风优良、行为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工作队伍。
首先,积极按照区委、市质监局的要求,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学习、教育方式,灵活联系实际,通过多种途径(上门拜访、召开行风监督员和质量监督员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和发放征求意见等)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讲究实效,努力做到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六个坚持”,积极贯 彻省局“四要”,时刻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其次,大力开展“理想 责任 能力 形象”、“爱国 守法 诚信 知礼”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及开展“自觉接受监督 密切联系群众”为主题的纪律教育月活动,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同时着力提高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采用学习和考核的方式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新招如一名公务员充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并送其参加省局组织的执法证培训、特种设备知识培训和市局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锅炉等特种设备实践操作学习。并积极组织特种设备科工作人员参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的考证。积极组织人员学习《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行政处罚法》等。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育、学习活动,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队伍的素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凝聚力、战斗力强,积极投身于艰苦而繁琐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注重宣传教育,抓好技术培训
抓好宣传工作,与更多人达成共识,使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和法规深入民心,能够有效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防患于未然,减少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安全。深刻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落实宣传工作,并安排专人负责。不仅在日常的监察工作中宣传特种设备的安全知识,示范操作要领,还多次组织活动,派发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本,安全宣传画册*套,并在地方新闻媒体发表数十篇新闻稿件。通过实施一系列 的宣传举措,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法规深入民心,促进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开展。
抓好宣传工作的同时,我局高度重视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工作技术性强、危险性大。培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为企业输送技术人才,是特种设备安全运作,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保证。因此,我局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工作。一年来,我局成功举办了*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班,为企业输送合格技术人才***人。其中,第五期的*厂**名起重机操作工的培训和考核均在该厂进行,做到培训、生产两不误,充分体现了为企业着想,上门服务的思想意识,深受社会好评。
宣传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技术培训举措的大力施行,使安全知识、法规植根于人民心中,并涌现出一大批合格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有利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重于泰山,大力开展专项普查和整治工作 安全重于泰山。我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保护国家财产、人民安全为使命,认真做好特种设备的调查摸底工作,大力开展专项普查和整治工作,依法监察违规行为,及时铲除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隐患,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区特种设备的基本情况:
我区范围内企业注册登记的在用锅炉有***台,压力容器***台,电梯***台,起重机械***台,厂内机动车辆**台,重大危险源场所* 家(其中:液化石油气库*家,医院的压力氧舱*家),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约******个,经专项整治合格已录入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气瓶建档数有******个,工业气体钢瓶约*****个,录入计算机网络管理气瓶建档数有*****个,游乐设施*家共**台。从总体上说,我区特种设备安全形式比较好,多年来没有发生过重特大事故。
*、全面开展特种设备监察和专项整治工作。据统计,至****年**月**日为止,共出动车辆**台次,检查人员***人次,检查企业***家,查出逾期未检锅炉**台、电梯**台、起重机械**台、压力容器**台、厂内机动车辆**台、安全阀**个、压力表***个并限期检验;查出私自安装、无注册登记使用锅炉*台、电梯*台、起重机械**台、厂内机动车辆*台;查封违规使用简易电梯**台、“土制锅炉”**台;检查危险源场所*家共**次,工业气体充装站*家共*次,乙炔气站*家共*次;检查大型游乐场所*家共**次,密集型大型商场*家共*次;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份,移交稽查行政立案**宗,行政处罚到位*万多元。派发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本,安全宣传画册*套。
*、按照*市府发**号《关于禁止生产销售浴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的通告》文件精神,我局牵头组织工商局、建设规划局、公安局、安监局等职能部门,对辖区内销售的浴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进行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车辆*台次,检查销售燃气热水器门店**间,依法查封浴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台。并要求销售燃气热水器门店负责人对其负责安装和维修燃气热水器的技工必须持资格证上岗。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引导广大消费者不要使用直排式 燃气热水器,要使用安全型热水器。
*、全面开展压力管道和场(厂)内机动车辆的专项整治工作。基本完成了压力管道和场(厂)内机动车辆的普查登记,全区压力管道共有***条,管道总长合计约*****米,场(厂)内机动车辆共有**台。通过普查登记,提高了检验率和注册登记率,清除无证使用的特种设备。在巩固和完成气瓶、简易电梯专项整治成果的动态监管基础上,把压力管道等等特种设备都实现网络动态监管。
*、加大对“土制锅炉”和简易电梯的跟踪监察和整治力度。今年十月我局与*镇政府达成共识,携手齐抓安全生产,将彻底拆除*镇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台“简易电梯”。我局先是将前阶段对特种设备和危险化学品的调查摸底情况以书面形式向*镇政府通报,接着发函并与之共同商讨如何开展整治行动,最后达成共识。通过整治行动,进一步巩固我区简易电梯专项整治成果。
*、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工作。特种设备能否安全运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非常重视并认真做好这一安全生产基础性工作。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措施的前提,完善岗位责任制是我局的主要任务。一年来,我们成功组织举办了*期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班。其中,第五期*厂的**名起重机操作工培训班,为了不影响该厂的正常生产,我们把授课的工程师和整个培训班的培训、考核、实操都安排到该厂进行,做到培训、生产两不误,这种为企业着想、送服务上门的培训得到企业的拥护和赞许。一年来共为企业输送合格技术人才***人,从而确 保全区的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并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好评。
综观全年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保持“零事故”为目标,积极开展了大量工作,富有成效,确保了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积极完善特种设备网络动态管理的数据建立、设备监察和指令整改的上报录入制度,进一步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管理,大力开展特种设备的普查和整治工作,争取更大成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年*月*日
第四篇: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应急预案范文五篇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全市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应急救援行动安全、有序、科学、高效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导则》和《XX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涉及生命财产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设施的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1.4工作原则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政府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
地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应急救援体系力求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1.5事故的分级
1.特别重大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
(1)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2)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的;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的;
(4)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48小时以上的。
2.重大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
(1)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2)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的;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转移的;
(4)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的。
3.较大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事故:
(1)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2)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的;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转移的;
(4)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
(5)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2小时以上的。
4.一般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事故:
(1)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2)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
(3)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
(4)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
(5)客运索道高空滞留人员3.5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6)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二、组织领导体系及职责
2.1救援组织体系
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协调领导小组、现场指导协调组、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应急救援队伍和其他社会力量组成。
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协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救援领导小组)是XX市特种设备一般、较大、重大、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协调机构,负责在特种设备出现一般以上事故时,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参与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事故现场指导协调组由救援领导小组派出,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由广安质监局牵头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及社会力量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特种设备相关技术机构、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环境保护、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和其他社会力量。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见下图: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专家
援专家
市级配合部门
区市县
XX市
市救援领导小组
现场指导协调组
特种设备事故
2.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2.2.1救援领导小组组成市政府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市政府分管质监工作的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联系质监工作的副秘书长
广安质监局局长
成员:广安质监局、市政府应急办、市安全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卫生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总工会、广安电业局、市民政局等单位负责人。
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广安质监局,由广安质监局分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任办公室主任。
2.2.2职责
2.2.2.1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指挥协调全市特种设备一般以上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2.2.2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1)广安质监局:负责接受事故报告,提出应急救援处置建议,按照救援领导小组的决定实施应急救援组织协调工作,负责事故调查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2)市政府应急办:负责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和应急救援综合协调工作。
(3)市安全监管局:负责参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4)市公安局:负责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及警戒,加强事故区域内的治安管理,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5)市消防支队:负责事故现场灭火抢险救援工作。
(6)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应急救援物资供应保障工作,负责组织抢险器材和物资的调配。
(7)市财政局:负责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经费的保障工作。
(8)市监察局:负责对相关单位及主要领导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到
位情况、工作情况、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9)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应急工作,确定受伤人员专业治疗与救护定点医疗;指定定点医院储备相应的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负责事故现场调配医务人员、医疗器材、急救药品,组织现场救护和伤员鉴定转移。
(10)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事故现场抢险物资和抢险人员的运送。
(11)市环境保护局:负责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特种设备事故的现场监测与环境危害监测控制和治理工作。
(12)市总工会:配合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13)广安电业局:负责事故现场电力的供、断控制工作。
(14)市民政局:负责协调做好死伤人员家属的安抚救济工作和善后处理工作。
2.2.2.3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组织建立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联络协调机制;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组建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专家库。
(2)指导和督促企业制定、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开展演练,掌握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的隐患,及时通报预警信息,提出预警建议;建立并完善各种应急信息资源系统;指导和督促相关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3)负责协调落实救援领导小组的重大决定;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事故信息、损害情况;组织事故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办理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2.3现场指导协调组及职责
一般以上事故发生时启动本预案,救援领导小组派出现场指导协调组赴事故现场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协调组组长和成员由救援领导小组确定。发生特种设备一般以上事故,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应当在事发地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
负责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参与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发挥技术支持作用,提供发生事故设备的基础数据;组织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专家提出抢险救援方案的建议;提供专业救援机构和抢险器材物资资源信息,供现场救援领导小组调动。
2.4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及职责
事故发生后,广安质监局成立XX市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办公室设在广安质监局,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及分析等工作。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
3.1预警范围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以下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实行重点安全监控:
(1)发生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特种设备;
(2)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
(3)重要地区使用的特种设备;
(4)关系重大经济安全的特种设备;
(5)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特种设备。
各区市县质监局应当分级建立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并监督相关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监控措施。
3.2预防措施
3.2.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属重大危险源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并认真实施;
(2)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3)及时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制订、完善本单位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适时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4)及时办理使用登记,保证特种设备登记率达到100%;
(5)按期申报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保证定期检验率达到100%;
(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7)特种设备隐患整治率达到100%。
3.2.2各区市县质监局应当按照《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责,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布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对重大违法行为或者严重事故隐患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
3.3信息监测与报告
全市特种设备监测网络及监测点分为三个层次:即各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点(企业)、各区市县质监局、广安质监局,各基层监测网点应定期逐级上报监控信息。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至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救援领导小组及时分析研究,提出监测意见,对可能引发一般以上事故的异常信息,立即上报市政府。
企业对其拥有市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点的特种设备运行状况的信息、实施监控的技术手段、安全检查和定期检验情况、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隐患整改情况和应急预案准备情况及时报告各级质监局;对处于异常状态的市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点的特种设备,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报告。
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以各级质监部门的安全监察机构为主体,积极发挥专职执法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基层政府、大型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及时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信息化网络。建立相关技术支持平台,包括重大危险源辨识系统、事故隐患预警系统、安全状况评价系统、举报系统等,保证预警系统的信息传递准确、快捷、高效。
3.4预警行动
以下事故发生时,应当做好启动本预案的准备:
(1)化工企业爆炸、停电、火灾事故;
(2)地震;
(3)客运索道、游乐设施停电、火灾事故;
(4)其他可能引起特种设备事故的灾害性事故。
各级质监部门接到可能导致特种设备事故的信息后,应及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并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必要时,及时报告当地政府。
四、应急响应
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特种设备一般以上事故,启动本预案。
4.1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知情人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单位、业主报告,情况紧急的可直报当地县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和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事故发生单位获知后,应当立即向当地县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和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
报告,最迟不超过1小时。市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事故报告电话:0826-2334803。
各区市县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向社会公布特种设备事故报告电话。
(2)事故发生后,区市县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尽快核实情况,并在2小时内报告本级和市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市救援领导小组,市救援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逐级上报。必要时,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启动相关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3)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事故,市救援领导小组在接到事故报告后2小时内上报。
(4)移动式特种设备异地发生事故后,当事人或业主应在1小时内向事发地质监部门报告,事发地质监部门应当及时通知设备使用注册登记地质监部门。事故发生地区市县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规定逐级上报。
(5)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单位、地点、特种设备种类;事故发生情况,包括事故简要经过、现场破坏情况、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和涉险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确定的事故等级、初步判断的事故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有必要报告的情况。
4.2分级响应程序
接到事故报告后,事故发生单位须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开展自救,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当地救援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应当带领职能部门人员立即赶往出事地点,及时采集现场各类所需信息和有关资料,参与抢救和事故处理工作。
分级响应程序:
(1)一次死亡3人以下的事故,事发地区市县救援领导小组应当启动相应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发生较大以上特种设备事故,市、县政府两级启动相应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有关人员立即赶赴事发地点,成立现场指挥部,采集现场各类所需信息和有关资料,指挥组织抢救和事故处理工作。
(3)当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时,经报市救援领导小组同意后,立即上报请求支援。
4.3现场指导协调的主要工作
(1)根据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协助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有关应急救援行动。
(2)组织有关专家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协助当地政府提出救援方案,制定防止事故引发次生灾害的方案。
(3)针对事故引发或可能引发的特种设备次生事故,提出防范措施和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建议。
(4)协助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事故发生地相邻地区和有关企业配合、支援应急救援工作。
4.4现场紧急处置工作程序及要求
4.4.1现场处置工作程序
1.尽快对事故发生时所涉及的特种设备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提出对事故所涉及的特种设备进一步处置的方案。
2.在不影响应急救援的前提下,积极介入对事故现场特种设备及其相关
设施的事故状态的保护,严禁一切对事故现场的变动。
3.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展开必要的技术检验、检测工作,确认危险设备的类型和特性,提出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4.迅速对事故发生场所周围的其他特种设备展开必要的技术检验、检测工作,尽快确定这些特种设备是否有发生进一步事故的可能。
5.及时搜集和整理涉及事故特种设备的有关资料,为事故调查做好准备:
(1)事故发生企业的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或检验合格证;
(2)事故发生企业的所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包括管理人员);
(3)涉及事故特种设备的所有监督检验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4)涉及事故特种设备的所有维修保养记录;
(5)有关安全附件的定期检验、校验记录和报告;
(6)事故发生企业的特种设备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7)特种设备三个月内的操作记录和巡查记录,特别是事故发生前一周内的操作和巡查记录;
(8)与事故发生企业特种设备有关的所有安全监察指令书;
(9)涉及事故的特种设备所在工程的所有竣工验收资料。
4.4.2现场处置工作要求
1.对事故危害、事故范围、事故危害扩展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进行初始评估。
2.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3.设立现场工作区域。应当根据事故的危害、地形特征、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对特种设备事故引发的危险介质泄漏应当设立三类工作区域,即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
4.抢救受伤人员。及时、科学、有序地开展受伤人员的现场抢救或者安全转移,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人员的伤亡、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5.设立人员疏散区。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时,应当果断迅速地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
6.清理事故现场。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化学中和等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后处理,防止危害的继续和环境的污染、毁坏。
4.5应急抢险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装备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设备。事故现场应当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事故现场应当开辟应急抢险人员和车辆出入的专用通道和安全通道。
4.6群众的安全防护
根据事故发生的特性和应急救援的需要,提出事故周围居民和群众疏散的建议,由事发地政府下达人员疏散指令。
4.7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根据需要建议事发地政府依法动员、调动、征用有关人员、物资、设备、器材、以及占用场地。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配合并提供便利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延、阻拦和拒绝。
4.8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由各级质监部门牵头,会同安监、监察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参加事故调查组,在进行救援的同时,开展事故调查,进行事故分析,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重大事故由国家质检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较大事故由省质监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一般事故由广安质监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4.9新闻发布
市救援领导小组是特种设备一般以上事故信息的指定来源,负责特种设备事故信息的发布工作。具体新闻发布工作按照省委办公厅、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内突发事件对外报道工作的通知》、《XX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执行。
4.10应急救援结束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在报请市政府同意后宣布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结束:
(1)死亡和失踪人员已经查清;
(2)事故危害得以控制;
(3)次生事故因素已经消除;
(4)受伤人员基本得到救治;
(5)紧急疏散人员已恢复正常生活。
五、保障措施
5.1应急救援的资源、物资、装备、交通和通信保障
(1)广安质监局建立与市政府有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市级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专家的通信联络数据库。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与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相关的物资、装备储备,切实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广安质监局、市政府应急办、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环境保护局、广安电业局、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相应的应急保障工作。
(2)广安质监局组织建立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监管系统,及时掌握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和事故预警情况。
(3)广安质监局、各区市县质监局应当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针对可能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类型,组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等应急救援力量,配备相适应的救援工具、检测仪器、防护器材、应急车辆等抢险救援装备和通讯装备等,建立地方安全监察网络和信息化网络。
5.2资金保障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做好事故应急救援的必要资金准备。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由当地政府协调解决。
5.3技术储备与专家保障
(1)广安质监局负责建立全市特种设备专家组,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和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和技术保障。
(2)各区市县质监局应当根据辖区内特种设备的分布特点,建立相应的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XX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单位、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3)专家组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对国内外近期发生的事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专家组应当积极开展与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有关的科学研究,参与起草或修订完善本地区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方案,指导企业建立和制订本企业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5.4宣传、培训和演习
(1)广安质监局、各区市县质监局应当协助当地政府做好事故的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知识的宣传教育。
(2)广安质监局、各区市县质监局应当协助当地组织或者督促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开展相关人员的应急救援培训,锻炼和提高应急救援综合素质。
(3)有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每年进行一次以上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5.5监督检查
广安质监局、各区市县质监局应当依照《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对相关部门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进行检查。
六、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理
(1)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场地所发生的费用,按有关规定由有关单位负责。
(2)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必须由有质监部门核准的有资格的单位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对严重损毁、无维修价值的,使用单位应当予以报废。
(3)特种设备事故中,涉及到毒性介质泄漏或者邻近建筑物倒塌损坏的,应经环保部门、规划建设部门检查并提出意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修复工作。
(4)事故救援结束后,当地政府应当做好安抚、抚恤、理赔工作,有关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做好社会救助、保险等善后处理事项,尽快恢复受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6.2事故调查报告
(1)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按有关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内容主要有:事故发生前设备状况,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现场破坏以及经济损失情况(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事故原因(必要时应当进行技术鉴定),事故性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确定事故隐患是否消除、周围环境污染、火灾隐患是否基本消除,对疏散人员能否返回提出意见,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事故调查组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意见,报市救援领导小组。
(2)需要对事故、受事故影响的设备和事故现场环境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试验及鉴定时,由事故调查组确定与事故各方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负
责。
(3)事故调查小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事故调查,并提出调查报告。
(4)市救援领导小组适时向社会公布特种设备一般以上事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6.3应急救援工作总结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市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七、附则
7.1名词术语、定义与说明
事故:生产或者生活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突发性事件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事故隐患:可导致事故发生的设备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7.2预案管理与更新
各区市县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将本区市县《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报市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各级预案应当每两年或者在发生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后,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和更新。
7.3奖励与责任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救援领导小组和当地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规定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
(1)对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瞒报、迟报、漏报、谎报、误报特种设备事故和突发事件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履行职责或者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人员,以及扰乱、妨碍抢险救援工作的单位和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4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救援领导小组制定并负责解释。
7.5预案施行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二
1总则
1.1目的为建立健全太原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使特种设备应急处置工作更加科学、有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西
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山西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太原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做到依法科学、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平战结合、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全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较大事故。
特种设备事故界定依据《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办理。
1.5事故分级
特种设备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
2应急指挥体系
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体系由市、县两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组成。
2.1市较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
指挥长:分管市场监管工作的副市长
副指挥长:市政府协管副秘书长、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市应急局局长、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
成员: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乡管理局、市交通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气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和国网太原供电公司等有关单位分管负责人。根据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实际,指挥长可抽调其他市直有关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
市指挥部是应对本市行政区域较大特种设备事故的主体,配合国家、省指挥部做好特别重大、重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县(市、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工作。跨县区界的一般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工作,由市指挥部协调指导组建联合应急指挥部。
市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市场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设立相应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
2.2现场指挥部
根据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市现场指挥部下设7个工作组:抢险救援组、医学救护组、社会稳定组、协调保障组、环境监测组、技术专家组、善后工作组。各组设立及人员组成可结合工作实际调整,可吸收县(市、区)级指挥部人员和救援人员参加。
3风险监测与防控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变化,通过对风险表征指标的观测,开展风险信息采集,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管控,对列为重大危险源的特种设备运行状况实时监测。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托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舆情监控系统,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化平台,开展各类特种设备安全隐患、风险信息的收集、研判。存在特种设备重大违法行为或严重事故隐患的,实施挂牌督办,实时跟踪。建立动态监管网络,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实行动态
管理,实现市、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检验机构的信息互通、共享,遇有异常情况,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4风险预警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发现特种设备较大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事发地人民政府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由市指挥部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发布和解除预警。
信息发布按有关规定执行,并做好应急准备。当风险预警具备解除条件时,由市指挥部办公室核实后解除预警。
5应急处置与救援
5.1信息报告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发单位应当及时向事发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特种设备事故信息。县(市、区)级人民政府应当按规定向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按事故信息报送的有关规定向省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
特种设备事故信息报告应当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首次报告时可以先简要报告,做好续报,直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单位名称、信息来源、事件类别、伤亡或经济损失初步评估、影响范围、事件发展态势及处置情况。涉及国家秘密的,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市指挥部办公室接受社会公众、相关单位报告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信息、事故信息及下级指挥部上报的相关信息。
市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后,立即核查信息,信息确认后
及时报告市人民政府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5.2先期处置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事发单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先期处置,防止事态扩大。先期处置包括:
(1)抢救遇难、遇险人员。
(2)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维护事故现场秩序。
(3)对事故危害情况进行初始评估。包括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范围、危害扩展的潜在可能性以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
(4)控制危险源。根据发生事故特种设备的特性,迅速展开必要的技术检验、检测工作,确认危险源的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及时有效控制事故扩大,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5)建立现场工作区域。根据事故危害、气象条件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安全工作区域。对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引发的危险介质泄漏,按规定设立工作区域,包括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
(6)做好扩大应急准备。
5.3应急响应
特种设备事故市级响应根据事态严重程度与事态需要设定一级、二级、三级3个响应等级。
5.4响应终止
在事故现场得到控制,应急处置工作基本完成,生态环境等部门对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评估,直至环境符合安全要求标准,消除次
生、衍生灾害可能发生的隐患后,现场指挥部根据现场实际确认危害消除,经市指挥部批准,终止市级应急响应。
6后期处置
6.1评估总结
应急工作结束后,市指挥部办公室依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总结、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动用的应急资源、应急处置情况和应汲取的经验教训,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6.2后期处置
应急工作结束后,市指挥部办公室收集、汇总、核实应急处置信息,统一向社会发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并做好响应终止后的相关工作。
7.预案解释、修订与实施
本预案由市市场监管部门负责解释与修订。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三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要求,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所称特种设备(叉车)事故,是指在本单位内使用叉车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包括起重设备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第三条叉车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应当贯彻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反应及
时、措施果断、依据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二章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第四条为应对突发的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本单位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任组长,***任副组长,以下人员为组员:***、***领导小组联系电话:********.********所有小组成员必须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第三章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
第五条本单位如有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做到:
(一)组长按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迅速启动应急救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三)在向组长报告的同时,向质监部门以及其它有关政府监管部门报告。
第四章应急处理
第六条特种设备事故如发生后,本单位的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按照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人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本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当组长不在时,应按顺序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第七条如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除按规定报告外,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
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为防止事故扩大、抢救人员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设施时,必须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
第八条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本单位各部门、人员应积极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第九条参加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本预案的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第十条公司叉车设备在日常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引发事故的故障类型、征兆、应对措施如下:设施设备开始老化,特别是叉车24小时运作使用频率较高,如果带病操作加上操作人员疲劳驾驶,很容易发生叉车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和公司财产损失。
所以我公司在平时加强对叉车的维护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个别员工发现问题不报带病操作的将严肃处理,在每次班前会上都要对员工进行讲解,1、不能疲劳和酒后驾驶、2、操作叉车前要对水、油、电瓶的用电情况、刹车、灯光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3、叉车要停放在指定的位置严禁停放在商品旁边,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叉车故障及时报修,严禁叉车带病作业。
4、在作业叉车过程中要按叉车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严禁违章作业,牢记安全生产,做到“三不伤害”。
篇四
为保证生产正常运行,使产品、物料及时外运、装卸,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为应付突发的特种设备发生故障、事故等各种情况,确保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成立领导小组,组长2,副组长2,成员为2、王2、山22迟某某2。
二、应急预案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召集、协调本单位内各部门的有关人员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
(二)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副组长的职责:副组长负责与有关政府监管部门沟通协调,副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三)、组员的职责:服从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的指挥,快速、?高效、有序地完成指派的任务,实施具体的抢险救援工作或辅助性工作。
三、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本单位如有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做到:?
(一)组长按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迅速启动应急救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三)在向组长报告的同时,向其它有关政府监管部门报告。
四、?本单位如发生重大事故后,现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人应尽快引导有关部门事故处理人员迅速进入现场。
五、特种车辆应定时、定期安排人员对叉车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采购部分急需配件以备急用,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
若因此影响正常?生产时,按规定进行处罚。六、驾驶人员要服从领导小组及本班组长的工作安排,听从使用部?门的作业指导,每投诉一次罚款10元;
在应急过程中,各部门人?员应积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以确保生产需要,急需使用叉车部门应事先和组长联系,根据轻重缓急进行调配,若因叉车调动扯皮或不服从安排,影响正常生产追究责任,按规定处罚。六、?应急小组组长要全面了解情况,积极完善各项工作,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七、?如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除按规定报告外,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为防止事故扩大、抢救人员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设施时,?必须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八、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本单位各部门、人员应积极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九、?参加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本预案的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篇五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
地减少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制定本预案。
1、事故类型与性质
叉车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侧翻、失控行驶、起重链和货叉架变形伤人等现象。
叉车事故属于特种设备常见的事故。一旦发生叉车事故,严重威胁现场工作人员安全。
2、应急处理原则
预防为主,统一指挥,抢救伤员为主,最大限度地挽救人员及财产损失,厂内自救与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领导小组
为应对突发的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本单位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总经理贝世宏任组长,**波、杜天平任副组长,以下人员为组员:顾海滨、刘金、王学宝、盛寿才、王邦培,所有小组成员必须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3.2职责
3.2.1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3.2.1.1组织指挥本单位对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
3.2.1.2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上级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3.2.1.3落实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部署的有关抢险救援措施。
3.2.2组长的主要职责
3.2.2.1负责召集、协调本单位内各部门的有关人员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
3.2.2.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3.2.3副组长的职责:
**波副组长负责与有关政府监管部门沟通协调,杜天平副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
3.2.4组员的职责:
服从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的指挥,快速、高效、有序地完成指派的任务,实施具体的抢险救援工作或辅助性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监控方式
生产设备部、公司办公室及叉车使用单位应定期对叉车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通过预测、预报和预警的方式逐级上报,分级管理。
4.1.2危险源监控方法
叉车在日常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引发事故的故障类型、征兆、应对措施如下:
4.1.2.1叉车驾驶人员无证驾驶;
4.1.2.2叉车司机擅自教别人驾驶叉车;
4.1.2.3向灯、刹车、喇叭、前灯、和反观镜出现损坏;
4.1.2.4燃料系统所有管道、接头有泄露;
4.1.2.5燃料油、发动机油、齿轮油、波箱油、液压油及水箱水位、电池水没有充足等。
4.2预警行动
4.2.1预警方式
叉车使用单位应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预警,叉车使用单位务必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安全例会等制度,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定期对叉车进行安全检查,通过上季度安全工作总结,研究完善下季度安全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
当事故发生时,任何人员接到可能发生的叉车伤害事故信息后,应立即报告给叉车使用部门领导或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叉车使用部门领导或公司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及时采取相应行动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扩大。
4.2.2预警方法
公司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确认导致叉车伤害事故的信息后,要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叉车使用部门及有关部门迅速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并通知各职能部门进行预警状态,并连续跟踪事态发展。
5、信息报告程序
叉车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及时、主动地报告该部门相关领导,事故发生单位立即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在1小时内向公司领导、调度报告,同时要对报告内容做详细登记备案,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急救援程序关闭,经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批准,该信息方可消号。
6、应急处置
6.1应急指挥
特种设备事故如发生后,本单位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主管、分管领导、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按照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人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本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当组长不在时,应按顺序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6.2现场保护
如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除按规定报告外,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为防止事故扩大、抢救人员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设施时,必须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
6.3资源调配
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本单位各部门、人员应积极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6.4应急避险
参加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本预案的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第五篇: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危 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并使应急救援工作安全、有序、科学、高效地实施,特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术语解释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锅炉: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它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 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 于或者等于30L 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 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 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 体锅炉。
压力容器: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 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 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 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 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 或者等于1.0MPa·L 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 液体的气瓶等。
3 叉车: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常用于仓储大型物件的运输,通常使用燃油机或者电池驱动。
4起重机械: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 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 的升降机;额定 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 的起重机和承 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三 适用范围
XXXXXXX特种设备归口使用部门
四 工作原则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 为主”以及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应急救援体系力求职 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五 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成立部门应急领导小组,在工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下,专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所辖各工段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的落实,配合工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协调、指挥本单位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置等各项工作的落实,组建本部门应急队伍,并进行培训和演练等。
在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设立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XXXXX任组长,XXXXXX分别任副组长,负责本厂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重大事项决策和具体指导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组长主持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面工作,负责向地方政府有关领导上报事故信息。副组长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和人员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处理,不断完善动态监控和预防机制,一旦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要按照规定在第一时间向安全委员会汇报、负责应急救援交通和后勤保障工作;接受事故报告,提出应急救援处置建议,实施应急救援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安排并保障应急救援经费,对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监督、调查和处理。
六 预警机制 对在用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使用部门对在用特种设备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好记录。2 压力容器严禁超温超压运行,加载和卸载要求缓慢平稳,运行期间要保持载荷相对平稳,压力容器处于工作状况时严禁拆卸压紧螺栓。工务部门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好记录。使用部门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 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检验检测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检验。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各部门对再用特种设备进行自检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报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及时处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专业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及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管理人员及部门有关负责人报告。
七 特种设备应急措施
1、锅炉事故应急措施
1.1 锅炉爆炸事故。
一旦发生锅炉爆炸事故,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和高温水、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将人撤离现场,有条件时拨打“119”、“120”、“110”等电话请求救援,并将情况逐级上报。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并进行救助。
1.2 锅炉爆管事故。
1.2.1 炉管破裂泄漏不严重且能保持水位,事故不致扩大时,可短时间降低负荷维持运行,待备用锅炉启动后再停炉。
1.2.2 严重爆管且水位无法维持,必须采取紧急停炉,但引风机不应停止,还应继续给锅炉上水,降低管壁温度,使事故不致再扩大。2 压力容器设备及附件的事故应急措施。
2.1 当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发生爆裂、鼓包、变形、大量泄漏或突然停电、停水,使压力容器及其设备不能正常运转,或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周围发生火灾等非正常原因时,必须紧急停止运行。
2.2 压力容器及其设备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将人撤离现场,有条件时拨打“119”、“120”、“110”等电话请求救援。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并进行救助。3 起重设备应急措施
3.1 电动葫芦吊运重物时如遇突然停电或设备突然发生故障,操作人员不准离开现场,要警戒任何人不准通过危险区,等电力恢复或设备故障处理完后将吊运的重物放好后才能离开。
3.2 起重机制动器在工作中突然失灵时,要沉着冷静,做慢速反复升降动作,同时开动葫芦,选择安全地点放下重物。4叉车事故应急措施
4.1 发生叉车事故后,现场操作人员立即停止操作,发出信号停止相关作业,并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汇报。
4.2如有人遇险,现场人员及时进行自救,并安排人员离开事故现场。4.3现场管理人员会同救护员查看事故情况,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组织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并将现场情况,影响范围和事故发生的原因,如实汇报管理人员,完成有关的抢救和灾害处理。
八 应急响应 XXX部引导职工全员参与到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职工发现安全隐患和事故时,个人能够采取措施的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逐级上报;
2、XXXX及应急领导小组接到安全隐患和事故信息后。其成员必须到达现场,组织和指挥应急行动;
3、在本部门不能处理安全隐患和事故的条件下,部门必须立即把安全隐患和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安全委员会,进入企业应急响应程序。
4、应急领导小组必须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检测与后果评估工作。部门在特大事故抢险救灾过程中,部门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介入,认真做好死、伤者家属的安抚、赔偿及其他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5、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成员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总结,认真吸取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6、部门应急领导小组对在处置安全事故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引发安全事故负有重要责任的人员,在处置过程中玩忽职守、贻误时机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九 应急保障
l XXX对工厂按照规定配备应急消防、安全防范等设备、器材要加强管理和维护,确保器材配置合理有效。应急领导小组要加强部门内部应急队伍的建设,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部门内部应急队伍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