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青海玉树4.14地震紧急救援中的问题及思考

时间:2019-05-14 06:1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8-青海玉树4.14地震紧急救援中的问题及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8-青海玉树4.14地震紧急救援中的问题及思考》。

第一篇:8-青海玉树4.14地震紧急救援中的问题及思考

青海玉树4.14地震紧急救援中的问题及思考

青海省急救中心公保才旦

2010年4月14日7点49分,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大地震。这是自2008年汶川强烈地震以来,国内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这次地震共造成近1万人受伤,其中死亡2698人。转运伤员3219人(转往省内2243人、省外976人),其中重症伤员1434人。由于玉树地震医疗救援工作迅速有力,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死亡率和致残率,尤其在转诊过程中创造了零死亡的记录。但在应对高原条件下的极端性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我们紧急医疗救援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尚有需完善之处。

一、青海玉树地震医疗救援的特点:

1、地理位置偏僻、地广人稀、救援难度大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位于省境南部、州境东部,东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毗邻,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且由于玉树县面积很大,地广人稀。6.7万人居住在1.3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这个地方很多边远地方住的比较分散,离开县城以后住的比较分散,有些可能在高山上面,有些可能在峡谷里面。在救援过程中很容易分散救援资源以及生活物资。在当地救援物资缺乏、救援力量一时难以到达的情况下,加之语言障碍,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

2、地震的特殊性造成伤亡严重

地震发生的地点靠近城镇,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玉树县城附近,震害是沿着活动断裂呈带状分布,灾区居民点的分布与发震构造的方向比较一致,灾害沿江、沿河谷地带房屋震害的破坏明显严重且穿过了州政府所在地的结古镇,烈度达到了Ⅸ度,对城镇的房屋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系统造成了比较大的破坏,供电、通信一度中断。

3、灾区环境恶劣,严重的高原反应給救援带来困难

玉树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高原反应是抗震救灾的另一大障碍,抢险救援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加大了救灾的难度。玉树灾区4月份正是雨夹雪的时节,夜间气温降至零下十几度,这不但会影响救灾工作,让当地灾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更重要的是也会影响被埋民众的生存状态。

4、交通条件差

玉树地区由于地处高原、地理位置复杂、气候等原因使得公路建设困难重重。因此到玉树的交通非常不便,从西宁到玉树路上车程都要十个小时左右。而且地震对公路破坏很大,加上灾后到玉树的车辆很多,救援物资、救援人员、媒体„„让公路上十分拥堵,运输压力很大。玉树机场是进入灾区唯一的快速途径,但是玉树机场作为高原机场,自然环境恶劣,进离场程序非常复杂,加之承载能力有限,因此空中航线也非常紧张。

5、经济落后,缺乏基本生活物质

6、地震灾区基本全民信教,灾后心理干预不同于汶川地震

二、青海玉树地震救援中发现的问题

1、急救力量薄弱

由于青海省经济相对落后,医疗急救事业发展严重不均衡,灾区医疗急救体系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急救设备和技术匮乏,基层医师缺乏基本的急救技能培训。全省没有开展系统、规范的灾难紧急医疗救援培训和演练,加之中心城市与灾区路途遥远,增加了救援难度。

2、缺乏统一的医疗救援指挥系统

地震等自然灾害没有先兆,发生突然,事前没有准备,受灾情况严重。来自各地的医疗救护人员,志愿者人数众多,救灾人员出发前后缺乏培训和辅导,救护能力参差不齐,由于来不及迅速建立一个高度统一、执行有效的医疗救援指挥系统,难免出现多头领导,现场混乱,常出现轻伤员常成批最先到达,影响后续重伤员的救治,同时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在救灾中,志愿者数量众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很多志愿者没有专业知识,仅凭一腔热血也给灾区救援带来了很多不便。

3、缺乏伤检分类标准及统计

地震现场伤员众多,轻伤员、重伤员混杂,现场缺乏监测生命体征的各种仪器,而且在地震等大规模灾难时,传统的“一对一”的医患关系被打破,医生同时面对几十个伤员,很难处理好检伤分类和现场急救的关系。

4、对严重的高原反应缺乏准备

青海玉树海拔3900m,救援人员很多来自低海拔地区,未经准备,急进高原,很多人出现了程度不一的高原反应,甚至有人为此失去生命,不禁让人叹息。

5、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的装备及技术水平差

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缺乏系统的训练手段和条件,难以适应特大灾害时的应急需要,缺乏极端条件下卫生应急快速反应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讯、信息手段落后;上下级、平级协调困难;现场一片混乱;交通运输工具落后,难以适应快速、机动的需要,当伤员无法转出时,现场缺少野战医院的设备、设施;救援人员缺少自身安全防护用品,生活保障设施、设备以及补给机制存在不足,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的基本生活条件难以保障,救援人员的免疫力和战斗力难以支持。

6、缺乏区域性医疗应急救援中心

在特大地震灾害的医疗救治中,需要区域性医疗应急救援中心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管理

体制和其他原因,我省目前还缺乏能够承担大批重症患者医疗救治的区域性医疗应急救援中心。

7、卫生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不足

目前卫生应急救援战略物资储备模式难以适应应急需要。卫生应急储备中,门类多而复杂。抢救设备和器械的储备主要依靠医院自身资源,平时依赖度很高,应急时很难迅速调动。

8、应急预案不够完善,实用性不强

应急预案要从实际出发,从应急程序、人员、物资、通信、车辆等方面作周密、科学的修订。但地震时情况情急,现场突发情况较多,救援人员来自不同单位,彼此信息不畅,很难在惊恐,慌乱中完成统一指挥和协调。

9、监护性急救车配备不够

救护车车载设备尚需完善,有的救护车内仅有一副担架,缺少脊柱板、夹板、颈托等设备和器械,很多救护车只能是转运型救护车,不能再车上开展救治。

10、救灾人员出发前缺乏培训和辅导

由于事件的突发性和救援的紧急性,几乎所有的救援人员在出发前都没有进行过急救培训。许多专科医师面对成批伤员束手无策。

11、当地群众缺乏急救知识

青海玉树地处偏远,再加上存在文化和语言方面的障碍,向当地群众普及急救知识有限。在救援队到达前开展自救时,由于没有专业知识,又造成了一些伤亡,从而失去了“第一目击者”的作用。

三、对高原地区灾难医疗救援工作的建议

1、建立高原区域性灾难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由于缺乏统一和规范的建设标准,各地医疗应急救护体系建设水平不同,缺乏完善的医疗应急救护机制。各地急救中心各自为政,没有“一盘棋”的意识和机制,更缺乏大范围的医疗应急救护的指挥、协调和协作能力。因此,需要建立高原区域性灾难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平时主要承担区域内的医疗救援专业培训演练和重大任务的现场保障,应急时承担区域内及跨区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2、研究和规范高原灾难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的程序

(1)受灾地区基本资料的收集当灾难发生时,我们才了解有关的资料和收集当地的信息,显然为时已晚。所以,快速收集受灾地区的基本资料,做好出发前的准备,是灾难紧

急医疗救援的首要准备活动。

(2)救援医疗队的组成紧急医疗救援队伍的组建,要根据不同灾难、伤害的特点和救援任务进行专业安排和人员调整,特别是特大灾难中死伤人数上千过万时,外地增援的紧急医疗救援队伍应包括医疗指挥、医疗安全人员、医疗救护人员、卫生应急组、行动联络人员、通讯工程师、后勤保障人员、司机、媒体记者等。

(3)交通和通讯工具的配备要配备急救指挥车、通讯车(装配发电机)、急救装备车、方箱式医疗急救车(可以开展外科手术的)、抢救型救护车、普通型救护车、运输型救护车等多种类型的急救车辆,还要配备后勤保障用车,装备GPS、移动电话、海事卫星电话等。

(4)装备与后勤保障各类装备应有计划的储备,分门别类的配备,列出清单备查,由专人负责,定期更换,应急调用。

3、建立应急协调机构

在救灾过程中,各系统各部门在组织协调上缺乏有力的配合。各省市医疗队之间横向联系较少,这样一方面加大了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孤军作战的薄弱凸显,因此应该建立应急协调机构,匹配资源配置,提高救灾效率。

4、完善各种灾难事故的应急预案,平战结合,重视急救物质的储备

(1)应急预案要从青藏高原实际出发,从应急程序、人员、物资、通信、车辆等方面作周密、科学的修订,反复演练,平战结合。

(2)在地震发生后的紧急医疗救援中,救护车起到了现场急救、途中监护、快速转运等关键作用,此次地震伤员转运中救护车也是最重要的运输工具。但是,因为一些车辆年久失修、设备落后,在紧急状态下出现故障,难以应对突发大型灾难。因此,呼吁各级政府应重视城市急救车辆和车载急救设备的配备,重视救护车更新和储备,重视高原环境下车辆需要增添的设备,添置监护型救护车。驾驶员要重视平时救护车的保养和维修,确保应及时开得动、跑得快。

(3)大型灾难中会出现大量伤员,所以急救物资管理的每个细节都十分重要。担架是伤员转运中必备的医用物资,担架管理不善,将造成转出地担架的严重缺乏,无法完成伤员转运。为此应充分考虑细节,做好预案并加强管理,是合理解决这一矛盾和做好安全转运的前提条件。

(4)在应对大型灾难时,每天有数百辆救护车同时在接送伤员,救护车司机工作强度大、紧张度高、不能保证休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地震期间应该进行救护车司机志愿者招募,减少救护车司机的压力,保证行驶安全。平时做好急救人员战略储备,各城市“120”有必要建立救护车司机志愿者库,平时对他们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一旦遇上大型灾难,就能及时补充,保证紧急医疗救援的需要。

(5)针对高原地区多民族的特点,培养双语急救人员是形式所需。

第二篇:青海玉树紧急倡议书

撰稿人: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玉树不倒,青海常青

特注:紧急抗震救灾捐款倡议书

计算机工程系团总支

学生会青志

王荣彬 2010年04月15日

抗震救灾捐款倡议书

2010年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看着无数无家可归的人们,看着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看着受灾现场的残垣断壁,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涌起无限的哀思和捶叹。在此,我们向在青海玉树地震中遭遇不幸的罹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受灾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

灾难是无情的,大地的狂啸并不在乎人间的疾苦,灾难的张狂毁灭了成千上万的家庭。在这破坏性的自然灾害来临之际,在这无法用人力抵御的毁灭到来之时,亲爱的朋友们,我们能为灾区做些什么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看到满目疮痍的灾区,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作为一名对社会充满责任感的公民,让我们响应政府号召,支持灾区的抗震斗争,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恢复生产,重建美好家园。

在此,计算机工程系学生支部、团总支向我系全体教职员工及同学们提出郑重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向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奉献爱心!

涓滴之水,终能汇流成河。我们认为捐赠不论多少,善举不分先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爱心一定能够汇成爱的暖流,流进灾区群众的心田。也许这些捐款对您只是一笔小小的支出,但是这些积少成多的爱心,就能让灾区人民重塑新的生活!伸出您温暖的双手,奉献您无限的爱意,送去您有力的支持,以实际行动帮助青海灾区人民走出困境!您的爱心和真情,将如春风一般为他们的生活送去一缕最温暖的阳光,将像星星之火点燃灾区人民心中希望的曙光,将会带动更多有爱心的人们加入到捐款行动中来。让我们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舟,心手相连,共渡难关!

计算机工程系学生支部 计算机工程系团总支 2010年04月15日

第三篇:关于青海玉树地震演讲稿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截止15日 16时,地震已造成760人死亡,11400余人受伤,1.5万户民房倒塌,有10万户灾民需要转移安置。这场地震给灾区的群众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灾害突如其来,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中国人民在经历了今年的西南旱灾之后,面临又一场严峻的考验!

中华民族素有扶危济困、行善积德的传统美德。玉树灾区人民的痛苦和面临的巨大困难,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看着受灾现场的残垣断壁,看着被埋生命在废墟中挣扎,看着数10万灾区人民缺衣少药,我们心中都涌起无限悲情。

天灾无情人有情。为做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学校已经组织我们捐款捐物。在此,我也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踊跃捐款捐物,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早日赢得抗震救灾的胜利!一衣一物皆心意,一元一分总关情。

“伸出双手,奉献爱心”,以捐款方式为灾区困难群众提供关怀和援助,为灾区重建贡献我们的力量。您所捐助的每一分钱都饱含着无价的爱心,都将化成一缕缕阳光,汇成一条爱的河流,给灾难中的人们以无限的力量!请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 WеN.com阅读原文。

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就是一座爱的堤坝;我们的手牵在一起,就是一座情的长城。因为您的援助,受灾群众将感受更多温暖,失屋者将得到更安全的庇护,灾区学生将得以重返校园,灾区重建将得到更多保障。

那一颗颗期待帮助的心会永远记住你们!灾区的群众会永远记住你们!历史会永远记住你们!

第四篇:青海玉树地震思想汇报

灾难无情,党志坚定

尊敬的党组织:

灾难无情,14日上午7时49分, 青海玉树7。1级地震突如其来, 宁静的小城在重创之下一片狼藉。尘土满面的孩子, 低垂着脑袋被抱出废墟, 模糊的图像却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青海玉树的7.1级大地震,无疑又一次生灵涂炭,让无数家庭破裂,孩子无家可归。凝视着照片上那一双双绝望且迷茫的眼睛,我真想大声质问苍天:“您难道不会心痛吗?”

08年汶川大地震震痛了每人的心, 而青海玉树大地震又涌起了无数的悲哀,让人们的心再次被揪痛。这种撕心裂肺的疼痛,让人窒息,像一场噩梦, 给生者留下了无尽的悲哀和痛苦,难以轻易抹去。而地震发生以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青海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各地救灾队伍也迅速奔赴灾区。连日来,在玉树大地上,救援在加速,爱心在涌动,坚强在传递。从灾后废墟上支起的一顶顶救灾帐篷,到活动板房里传来复课孩子们的稚嫩书声,一个伟大的民族,正在痛苦中感受坚强,废墟上升腾希望,灾难中迸发力量。

我看到了救援队伍的不辞幸劳,看到温家宝总理在地震灾区慰问受灾群众,看到每救出一个生命时的欢欣鼓舞,当然,还有胡锦涛总书记在刚刚复课的板房教室中用力写下的“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这十二个大字,并带着孩子们一起高声朗读的动人情景,使人们的心潮久久不能平息。

我始终认为,作为大学生,就应该时刻关注国家与民族,并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和能力出发,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共建社会的行列中,真正履行作为一位国家公民的义务。而在近年来的512汶川地震、2010年大旱、414玉树地震中,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面前,广大青年学生利用便捷的网络讯息传播手段,传递抗震救灾的讯息、救灾的最新情况、并号召大家捐款捐物,似涓涓细流汇入江河,流淌在无边网络世界,颗颗爱心温暖灾区群众。另外,还有大量青年学生也已经前往青海开展志愿工作。他们正在以实际行动宣示,当代青年完全是值得信任的、是敢担当的、是可以让党和国家放心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都以自己的方式为灾区人民捐财捐物,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献血车外排着的看不见尾的大学生献血队伍,校园捐款箱内数不清的学子爱心,无数师生对灾区投去的关注目光……这些都让我们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今天是4月21日,全国一起哀悼玉树遇难的群众,一起降半旗、一起默哀、一起祝福,当我们打开电脑百度搜狐等都变的灰暗了,人人网停止了游戏服务,大家都在哀悼,一起铭记这一刻,为我们的同胞祈福。放眼世界, 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在齐心协力的救援中, 人与人的隔膜打开了, 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新的认识, 整个社会焕发出更强大的活力。面对天灾, 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坚强挺立, 也应该不断进步。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 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汶川大地震之后, 防震减灾法获得通过, 已经于2009年5月实施, 应急救灾被纳入了法治轨道。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 公民精神随之成长, 很多人自发地为灾区的规划出谋划策, 对应该用于重建的财物进行舆论监督。巨大的社会进步有目共睹, 我们相信这些会在玉树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得到体现。可以说, 灾难之后的记忆强化了国民的忧患意识, 提高了社会的应急能力, 所以今天我们能以最高的效率进行震后救援。

让我们记住这个本应该平静的四月!面对死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害怕,但只要坚持就一定可以战胜死神,救援队一定会救出受灾的人们,汶川地震的时候不是有很多奇迹产生吗?大震灾,震不倒生命的顽强与尊严,摧不垮血肉同胞的无私与大爱,撼不动党和政府一切为了人民、永远同人民在一起的坚定信念。“我可以向你保证: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群众建好家园,一定会尽快让孩子们复课。”总书记对灾区人民的庄严承诺,铿锵有力,荡气回肠。

4月21日,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遇难者同胞祈祷,祝他们一路走好;为处在灾区,面对重建困苦的同胞们祈福;玉树地震已经成为一场生命的劫难, 但现在的救援行动都将化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玉树不哭!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玉树人民一定会彻底战胜这场灾难!一个崭新的玉树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展现在世人面前!曾经在党的带领下,四川人民走出了地震的阴影,重新过上了幸福生活,我相信玉树的灾后重建也能够像四川一样变得越来越好的,让我们为他们祝福吧!灾难过后我们应该更坚强,地震使得玉树的根更深更坚固了,玉树不倒!以上就是我这次的思想汇报,请党组织考验我。

第五篇:青海玉树地震思想汇报

14日7点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州政府所在地结古镇震感强烈,房屋大面积倒塌,一些地方几乎被夷为平地。

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对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于14日中午赶赴地震灾区。15日下午,温家宝总理也亲临玉树地震灾区,察看灾情,看望慰问救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正在出席核安全峰会和“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会晤并对巴西进行访问后的胡锦涛主席因震灾提前回国,18日13点,胡总书记又来到玉树地震重灾区结古镇扎西大同村视察灾情,慰问灾区受灾民众以及参加抗震救援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公安等。

放眼世界, 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两年前, 汶川大地震以前所未有的破坏力, 使得桥梁断裂、楼宇坍塌, 可是中国人没有被击倒。三岁的小男孩躺在担架上向救援者敬礼, 年轻的警察妈妈敞开怀抱为失去母亲的婴儿哺乳, 至今我们还清晰地记得这些细节。更忘不了举国默哀的三分钟结束后, 天安门广场上那经久不息的加油声, 那一刻13亿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在齐心协力的救援中, 人与人的隔膜打开了, 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新的认识, 整个社会焕发出更强大的活力。可以说, 灾难之后的记忆强化了国民的忧患意识, 提高了社会的应急能力, 所以今天我们能以最高的效率进

行震后救援。

在灾难面前, 坚持以人为本, 中国曾经创造了救援的奇迹。我们也期冀另一种奇迹能在将来出现, 那就是大灾化为小难或者是有灾无难。这需要全体民众继续弘扬“汶川精神”, 强化忧患意识。

玉树地震已经成为一场生命的劫难, 但现在的救援行动都将化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以告慰死者, 可以提醒后人。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连续不断,但是这些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心酸、伤感,更多的是感动——感动我们在大危大难相互扶持的坚定,感动我们在危难面前齐心协力的魄力,感动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情。是的,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同时也正因为我们心中有爱,不放弃,不抛弃,一齐并肩的走下去。

党和国家将人民的生命权益摆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是救灾的核心,抓住时机、抓紧时间抢救人员,是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部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救人展开。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越发紧密,我们的党是人民的党,是值得信任的组织。灾后发生的一切证明,越是在危难时刻,我们党的坚强领导就越发挥出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作用;越是在危难时刻,社会主义制

度动员社会一切力量为人民服务的优越性就越突出;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就越团结坚强!

地震发生已经有段时间,可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平安无事,而他们却承受着天灾带来的巨大痛苦。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远方时刻关注着他们以及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贡献自己一份爱心。

下载8-青海玉树4.14地震紧急救援中的问题及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8-青海玉树4.14地震紧急救援中的问题及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海玉树地震观后感

    2010年4月14日7点多,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1级强烈地震,这几天我天天观注灾区的人民,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人类在大自然的面前是那么渺小,每次打开电视总能被央视节目主持人的......

    青海玉树地震感人事迹

    熊宁, 青海, 天使, 感动中国, 地震西安市民争相为玉树捐款捐物 那里物资一定匮乏,我们应帮助受灾同胞 熊宁去世后,西安市碑林区委宣传部的张红喜编写了《感动中国的天使熊宁》......

    青海玉树地震发言稿(★)

    全校师生员工: 2010 年4 月14 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 级地震,目前已造成600 余人死亡、上万人受伤,当地居民的房屋90%倒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号召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行动起......

    青海玉树地震感人事迹

    青海玉树大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谈朝闻)4月16日上午9点到11点,两个小时,广州消防20多名救援者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的剧痛。在玉树州震中结古镇民主街住宅区,他们发现客厅里没有永吉才......

    青海玉树地震新闻发布会发布稿

    青海玉树地震新闻发布会发布稿玉树藏族自治州,面积26.7万平方公里,人口25.27万人,97%为藏族,2.17万人为农牧民。该州平均海拔4000米,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为邻,东与果洛藏族自......

    青海玉树地震募捐倡议书

    情系灾区,我们在行动”——青海玉树地震募捐倡议书 老师们、同学们: 4月14日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县,一场7.1级的强震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刹那间,房屋倾覆,瓦砾遍地,刹那间,雪山颔首,......

    青海玉树地震作文----加油

    - 国殇之后,唯有坚强。 北纬33.1,东经96.7,玉树。一个全国人都不熟悉的地名闯入了我们的视野。 4月14日,原本是极其一般的一天。孩子们正坐在课桌前,商店老板们正在纳客,出租车司......

    青海玉树地震作文---伤痛

    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据最新消息称,现场已经有人员伤亡情况。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玉树州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