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语文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时间:2019-05-14 06:1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高中语文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高中语文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篇:2014高中语文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4高中语文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锦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家生平,创作风格2.诵读,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了解诗中所用的典故.(二)过程与方法:把握<<锦瑟>>这首诗的意境,分析<<马嵬(其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使人淡然伤感的情怀,学习作者理性地看待世事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了解诗歌的主旨,把握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了解诗歌所用的典故

三.教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锦瑟>>

一.导入:

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二.目标展示 三.赏析<<锦瑟>>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悟:感受形象,题为意境(补充鉴赏诗歌意境的方法)品:拒绝涵咏,品味语言

四.1.作者简介,背景简介2.诵读(全班,个人,自由背诵)

3.把握感情基调:伤感哀怨(多读)

五.合作探究(讨论归纳,以小组为单位)

1.提问: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1.想到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时期.2.比兴手法(以瑟起兴,造成一种迷惘的意境)

2.中间两联用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①典故情怀

明确:A.庄周梦蝶-----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虚渺的梦境

B.望帝啼鹃-----曾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

C.泣珠鲛人-----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所得的是满眼眼泪

D.玉暖生烟-----梦想和爱情破灭的迷惘

②.意境:朦胧,凄怨,迷离③.感情:惆怅,伤感(多读)

3.你认为全诗的主旨是什么? 引导:经过追忆往事,使人的情结,凝结在哪个词语上(惘然),作者为什么惘然(为此情)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究诗歌主旨(参考课后练习一)(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寄兴说)

一般人认为此诗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年华所唱出的一曲哀怨凄美的歌。

六.再读诗歌,感受诗意,诗韵美(抽背)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共同学习了他的<<锦瑟>>,尽管这是李商隐诗中最晦涩的一首,但我们还是触摸到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灾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脉搏,这足以说明只要用心体会,心灵总会相通.八.归纳本诗艺术特色:

①朦胧的意象 ②哀怨的基调 ③凄迷的意境 ④华美的语言 ⑤象征的手法

九.背诵全诗(作业)

马嵬(其二)

一.导语: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败,李商隐对玄宗的失败特别感到痛心,讽刺也特别尖锐.请看<<马嵬>>

二.作家作品:

三.整体把握

1.请学生自读诗歌,明确感情基调.感情基调:讥讽

2.了解全诗的大意

明确:诗人:诗以“马嵬”命题,重点是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死杨贵妃.首联用讥讽的语调确定了杨贵妃之死,中间两联写马嵬之变和所发生的悲剧的经过,尾联是对前六句的总结,更丰富了批判唐玄宗的内容.四.合作探究

1.提问:首联中用典故,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有何用意?

明确: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2.提问: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间”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了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中,极尽狼狈和慌乱.3.提问:“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对比,突出玄宗的惜安今危,惜乐今苦的生活境遇.4.提问: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明确:“此日”指杨贵妃的死日.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两相映衬,杨贵妃被赐死的结果,就不难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被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5.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作用是什么?

明确: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诗歌前面三联对李,杨二人以前事迹描述以本联作结,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刻.“如何”二字开启了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深思唐,杨悲剧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至于自己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五.总结本诗的艺术特点

1.讽意至深,用笔至细

讽意:①否认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为立论张本②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③结尾通过设问深化议题

用笔:①倒叙的方法②措辞的委婉③立意含蓄

六.作业布置

第二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家生平,创作风格 ;

2.诵读,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了解诗中所用的典故。(二)过程与方法: 把握<<锦瑟>>这首诗的意境;分析<<马嵬(其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使人淡然伤感的情怀,学习作者理性地看待世事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的主旨,把握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所用的典故,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这些天一直在学习杜甫的诗歌,今天我们换换口味,学习李商隐的两首诗歌。请把书打开到43页《李商隐诗二首》。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二、介绍背景、作者简介

其实我们对李商隐并不陌生,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学过他的诗了。大家还有印象吗?(同学回答)《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有一首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除了我们学过的之外,还有一些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有“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些都是我们熟知的。既然学过了这么多李商隐的诗,那我们对他的生平也一定有所了解了。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李商隐生平。(介绍完课件补充)

李商隐(813-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奚生,河南人。李商隐同其他的诗人一样少负才名,他是开成三年的进士。他的才华受到当时一位叫令狐楚的高官的赏识,令狐楚亲自传授他骈文的写作方法并推荐他做官,是他的授业恩师。这时李商隐是很有名气的。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商隐的才华吸引了很多达官显贵,有一位叫王茂元的高官也很赏识李商隐,他不仅赏识李商隐,还将自己的女儿王氏嫁给了他。有的同学就想了,大登科后小登科,这是人生一大美事啊,怎么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呢?我们不要忘记,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是晚唐,晚唐时期的党争是特别严重的,令狐楚他是牛党的要员,而王茂元是属于李党的。虽然这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但是牛党的人仍然认为李商隐背叛了令狐楚和牛党,而曾经和牛党有牵连的李商隐也不被李党接受。李商隐就一直在这两党的夹缝中生存,辗转于官场,终不得志,最后郁郁而终。历朝历代的文学评论家都给了李商隐很高的评价,在清代人选 1

编的唐诗三百首里,选取了很多李商隐的诗。仅次于杜甫、李白和王维。《锦瑟》大约作于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终年46岁。此诗并非单纯咏物而是回忆往事。借助典故、比兴、象征等手法,因此此诗极耐人寻味„„而这首《锦瑟》,也被称为李商隐的压卷之作。那么这首诗是哪里让它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品读一下。

三、学习新课

1、听录音

2、诵读(全班,个人,自由背诵)

3、把握感情基调:伤感哀怨(多读)

4、梳理文义:

我们刚刚读完了《锦瑟》这首诗,要品读一首古诗,就一定要知道它的内容。

请同学先来翻译一下,翻译时以第一人称翻译,就是把自己当做李商隐。(提问同学)不必逐句翻译,可以加入你自己的理解来翻译。

首联——锦瑟啊,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地五十根弦呢?每一根弦都让我想起我的青春年华。

提问: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1)想到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时期。(2)比兴手法(以瑟起兴,造成一种迷惘的意境)。

*为什么锦瑟的“五十弦”会让作者想起他的青春年华?

提示:我们同学都经常听音乐。就拿听音乐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段比较伤心的往事,让你久久不能忘怀。这时候,你忽然听到一首伤感的歌曲,你觉得,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都很符合你的情境,你是不是会回想起你那段伤心地往事?

“五十弦”是说瑟的弦多,瑟的弦多,音节也就纷繁复杂,瑟的音节是纷繁复杂的。也许是锦瑟的音色触动了作者的情思,让作者回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往事。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种说法:有人认为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垂暮之年了,大家知道李商隐一共活了46岁,如果这是暮年写的,作者应该是四十多岁了,年近五十了。作者可能是看到瑟的五十根弦,想到自己也已经年近五十了。一边抚摸着瑟的弦,一边回想起自己当年的美好岁月。

总之,在首联里,作者由锦瑟,联想到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可以说是触“瑟”忆情。颔联——我曾经像庄子梦蝶一样,沉浸在快乐的梦境里,但是最后却只能像望帝一样,把满腹的情思托付给杜鹃。表现出对美好的事物或情感的怀念,和对美梦的破灭的无限惆怅。(板书,喜悦——哀怨 情变)。

*提示——作者为什么要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一般用典有什么好处呢?(可以增加诗歌的内容含量,也可以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想法与情感。这里的用典侧重于哪一个?应该是后者。)那么李商隐用这个典故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在这一句诗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我们先看庄周梦蝶的典故,请同学来说一下。庄周梦见自己化身为蝶,栩栩而飞,浑然忘记自己是庄周。但是梦醒之后,自家仍是庄周,蝴蝶已经不知哪里去了。这里隐约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渺的梦境。是欢乐的,但是这种欢乐却有潜在的隐患。)李商隐用它来形容自己当年如梦一样快乐的日子,因此,此句应该翻译成“我曾经像庄子梦蝶一样,沉浸在快乐的梦境里”。

(快乐总是短暂的,何况是梦一样的快乐。当梦醒的时候,作者的情感又会怎样呢?)后一句也是用了一个典故,(请同学来介绍一下“望帝 啼鹃”的故事。杜宇满怀悲情,却无可奈何,只能化为杜鹃在春日里哀鸣。这时候梦已经醒了,往日的欢乐一去不回。作者此 2

时是对“梦醒”的无奈,伤感惆怅的。)“但是当美梦醒后,我只能像望帝一样,把满腹的愁怨托付给杜鹃。”(实际上是在说满腔的哀愁无处发泄)。

颔联——律诗的颈联和颔联必须要求对仗。我们能看出上一句是对仗的,那么颈联这一联里那些词是对仗的?(沧海-蓝田,月明-日暖,珠-玉,泪-烟,写板书:沧海、月明、珠、泪一组;蓝田、日暖、玉、烟一组。我们来看这两组意象,一个是沧海月明鲛人泣泪,一个是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哪位同学可以分别用找几个词来形容这两组意象?参考答案:清寒,神秘,哀伤;温暖,朦胧,惆怅——玉烟美丽,却可望而不可及。这两联中作者所选用的意象都是美好的东西,但是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联这两句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然不同,但是怅怨的感情却是相同的。诗人对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的,哀思叹惋的。

尾联——“如此的情怀,不止是今天才追忆,当时就已经惘然了”。反过来说,作者不仅是当时惘然,一直到现在他也在追忆那段感情,并沉迷于这种感情之中。(板书:忆情——惘然 迷情)全诗以忆情起,以忆情收,情字贯穿始终,浑然一体。

5、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一波三折的表达了自己的惆怅哀怨的情感。那么,请同学们想一下,作者要表达的这种情到底是什么情呢?请同学们就此探究诗歌主旨(参考课后练习一)

(1)悼亡之情。(2)爱情(3)哀伤自己的身世

6、关于李商隐这首《锦瑟》的主题,诗界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欣赏这首诗。正式因为这首诗的朦胧,我们才能从中读到不同的情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同,但是喜怒哀乐的这些情感都是共通的,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与自己情感契合的锦瑟。这就是它存在的价值。

第二课时

一、导入(《马嵬》)

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的第二首诗《马嵬》。a)朗读课文: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遍课文。b)整体把握:

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李商隐咏叹“马嵬之变”的作品。历史上,咏 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文学作品很多。众多文学家对二人的爱情也是褒贬不一。白居 易的《长恨歌》,是对这二人寄予深厚的同情的。杜牧的《过华清宫》对二人又是持讽刺批判态度。各位同学觉得作者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是持什么态度的呢?是同情还是讽刺?

参考答案:;这首《马嵬》是讽刺批判唐玄宗的。在首联,作者先用“更九州” 三个字概括方士在仙山上寻见杨贵妃的传闻,之后用“徒闻”加以否定。相传杨玉环在蓬莱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密约,但之后又用“未卜”和“休”来否定这一事件。从第一句我们就可以看出,李商隐对唐玄宗是持讽刺和否定的态度的。第一句为全文奠定了讽刺的基调。

c)具体赏析: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批判讽刺唐玄宗的,前人在评价这首诗 的时候用“讽意至深,用笔至细”这八个字。你能从叙事的委婉方面谈一谈“用笔至细”,从反衬的方面说说讽至深吗?

参考答案:反衬方面——先看颔联。今朝与昔日的对比。唐玄宗做了四十多年的“太平天子”,他的皇宫中连鸡都不准养,因为鸡叫声会扰了皇帝的清梦,报晓都由宫人负责。而现在不同了,玄宗被逼离开了长安,住在军中,在没有宫人传唱的优美歌声了,只有军人们在寒夜敲着金柝。我们可以回想起木兰诗中的一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大家想一下,军中的情境是何等的悲凉啊!昔日是如此的歌舞升平,今朝又是如此悲惨凄凉。看到此处,不禁想替作者问一句:玄宗玄宗,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颈联也是今朝和昔日的对比。当日玄宗与杨贵妃山盟海誓“愿世世为夫妇”,为此还嘲笑牛郎织女一年才能重聚一次。可是当六军驻马的时候,又是什么情景呢? 昨日的誓言马上化为泡影,杨玉环落得“婉转娥眉马前死”的下场。玄宗的誓言如此经不得考验。相比之下,远不及牛郎织女。秦观在《鹊桥仙》中说过,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作者眼中,不论是对天下(空闻虎旅传宵柝,害的天下大乱),还是对爱情(七夕时山盟海誓,当六军驻马时却违背当日的誓言),玄宗都是背叛者。

——尾联中也有非常明显的对比与反衬。卢家是平民百姓,玄宗时一国天子,两人地位相差悬殊。但是连平民百姓都可以得到的幸福对于天子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及。作者用平民的幸福来反衬玄宗的落魄,是对玄宗毫不留情的讽刺。

d)教学拓展:为什么唐玄宗做了四十多年的天子,还不如寻常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西方著名作家萨特说过“他人就是地狱”。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那么他人就是你的地狱。唐玄宗是一位君主,他有他特殊的社会地位,他的社会地位要求他必须要处理好自己与百姓和妃子之间的关系。但是他既没有处理好政治上的关系,又错误地理解了他与爱人之间应有的关系。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的悲剧。所以说,我们要享受真正的爱情,就必须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谐的,不损害他人利益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二、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这两首诗,深入体会作品情韵。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第三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3、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教学重点】

体会两首诗的意境。【教学难点】

体会用典、对比、反衬等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2、给加点的字注音。(幻灯片)

锦瑟()

弦柱()

惘然()

马嵬()

未卜()

宵柝()

3、解释下列词语。(幻灯片)

更:还有

卜:预料

筹:代指时间

笑 :嘲笑

徒闻:没有根据的传闻

驻马: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四纪:四十八年

如何:为什么

三、诗歌探究

1、齐读《锦瑟》《马嵬》,背诵这两首诗。

2、反复朗读第一首诗歌,想一想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想到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时期。比兴手法(以瑟起兴,造成一种迷惘的意境)

3、中间两联用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小组讨论展示)明确:

庄周梦蝶-----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虚渺的梦境 望帝啼鹃-----曾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

泣珠鲛人-----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所得的是满眼眼泪 玉暖生烟-----梦想和爱情破灭的迷惘 意境:朦胧,凄怨,迷离 感情:惆怅,伤感

5、合作探究:《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你认为全诗的主旨是什么?

引导:经过追忆往事,使人的情结,凝结在哪个词语上(惘然),作者为什么惘然(为此情)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究诗歌主旨(参考课后练习一)(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寄兴说)《马嵬(其二)》

6、朗读诗歌,哪几句诗写了马嵬之变?请简述这个历史事件? 明确: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马嵬之变:安史之乱潼关被攻破时,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难。随行军队行至马嵬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

8、《马嵬(其二)》在叙事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

9、《马嵬(其二)》中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

诗歌在艺术上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的手法。

10、《马嵬》一诗,前人评论说“讽意至深,用笔至细”。你能从叙事的委婉方面说说“用笔至细”,从对比反衬方面说说“讽意至深”吗? 明确:

“用笔至细”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体会:

一、倒叙的方法,参见“课文研讨”;

二、措辞的委婉,如“空闻”“如何”等;

三、立意的含蓄(最后在对比中点明题旨)。

“讽意至深”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

一、否认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为立论张本;

二、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

三、结尾通过设问深化议题。

三、课堂小结

四、收集李商隐名句,下节课展示。

教学反思

这两首诗,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以《锦瑟》而论,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又如何在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

学生正处于“读诗”的年龄,对于诗歌教学学生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锦瑟》一诗,它表意的丰富性,让学生入迷。教学中,正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又从学生初中时学过的相关诗句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课后,大部分学生都喜欢《锦瑟》,并对其中的名句、典故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第四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通过《锦瑟》一诗体味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多角度理解李商隐《锦瑟》主题思想;

学习《马嵬》中所运用的对比反衬的讽刺手法。

二、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锦瑟》的主题;

用“对比”、“反衬”来说明《马嵬》中“讽意至深”。

三、教学难点:

从多个角度理解《锦瑟》的主题思想。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预习指导:

1)对照教材的课下注解,自读《锦瑟》、《马嵬》两首诗; 2)温习以前学过的,见过的李商隐的诗歌。

六、教学步骤:

1)导入:

我们这些天一直在学习杜甫的诗歌,今天我们换换口味,学习李商隐的两首诗歌。请把书打开到43页。李商隐诗二首。2)介绍背景:

其实我们对李商隐并不陌生,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学过他的诗了。大家还有印象吗?(同学回答)《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有一首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除了我们学过的之外,还有一些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有“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些都是我们熟知的。既然学过了这么多李商隐的诗,那我们对他的生平也一定有所了解了。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李商隐生平。(介绍完课件补充)

李商隐同其他的诗人一样少负才名,他是开成三年的进士。他的才华受到当时一位叫令狐楚的高官的赏识,令狐楚亲自传授他骈文的写作方法并推荐他做官,是他的授业恩师。这时李商隐是很有名气的。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商隐的才华吸引了很多达官显贵,有一位叫王茂元的高官也很赏识李商隐,他不仅赏识李商隐,还将自己的女儿王氏嫁给了他。有的同学就想了,大登科后小登科,这是人生一大美事啊,怎么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呢?我们不要忘记,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是晚唐,晚唐时期的党争是特别严重的,令狐楚他是牛党的要员,而王茂元是属于李党的。虽然这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但是牛党的人仍然认为李商隐背叛了令狐楚和牛党,而曾经和牛党有牵连的李商隐也不被李党接受。李商隐就一直在这两党的夹缝中生存,辗转于官场,终不得志,最后郁郁而终。

历朝历代的文学评论家都给了李商隐很高的评价,在清代人选编的唐诗三百首里,选取了很多李商隐的诗。仅次于杜甫、李白和王维。而这首《锦瑟》,也被称为李商隐的压卷之作。那么这首诗是哪里让它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品读一下。

3)朗读:

齐声诵读《锦瑟》,读两遍。(转身写板书《锦瑟》李商隐)

4)梳理文义:

我们刚刚读完了《锦瑟》这首诗,要品读一首古诗,就一定要知道它的内容。请同学先来翻译一下,翻译时以第一人称翻译,就是把自己当做李商隐。(提问同学)

不必逐句翻译,可以加入你自己的理解来翻译。

首联——锦瑟啊,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地五十根弦呢?每一根弦都让我想起我的青春年华。

*为什么锦瑟的“五十弦”会让作者想起他的青春年华?

提示:我们同学都经常听音乐。就拿听音乐举个例子。如果你有一段比较伤心的往事,让你久久不能忘怀。这时候,你忽然听到一首伤感的歌曲,你觉得,这首歌的曲调和歌词都很符合你的情境,你是不是会回想起你那段伤心地往事? “五十弦”是说瑟的弦多,瑟的弦多,音节也就纷繁复杂,瑟的音节是纷繁复杂的。也许是锦瑟的音色触动了作者的情思,让作者回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往事。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种说法:有人认为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垂暮之年了,大家知道李商隐一共活了46岁,如果这是暮年写的,作者应该是四十多岁了,年近五十了。作者可能是看到瑟的五十根弦,想到自己也已经年近五十了。一边抚摸着瑟的弦,一边回想起自己当年的美好岁月。

总之,在首联里,作者由锦瑟,联想到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可以说是触“瑟”忆情。

(板书,锦瑟——华年

忆情)

颔联——我曾经像庄子梦蝶一样,沉浸在快乐的梦境里,但是最后却只能像望帝一样,把满腹的情思托付给杜鹃。表现出对美好的事物或情感的怀念,和对美梦的破灭的无限惆怅(板书,喜悦——哀怨

情变)。

*提示——作者为什么要用庄周梦蝶的典故?一般用典有什么好处呢?

(可以增加诗歌的内容含量,也可以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想法与情感。这里的用典侧重于哪一个?应该是后者。)那么李商隐用这个典故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在这一句诗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我们先看庄周梦蝶的典故,请同学来说一下。庄周梦见自己化身为蝶,栩栩而飞,浑然忘记自己是庄周。但是梦醒之后,自家仍是庄周,蝴蝶已经不知哪里去了。这里隐约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渺的梦境。是欢乐的,但是这种欢乐却有潜在的隐患。)李商隐用它来形容自己当年如梦一样快乐的日子,因此,此句应该翻译成“我曾经像庄子梦蝶一样,沉浸在快乐的梦境里”。

(快乐总是短暂的,何况是梦一样的快乐。当梦醒的时候,作者的情感又会怎样呢?)后一句也是用了一个典故,(请同学来介绍一下“望帝啼鹃”的故事。杜宇满怀悲情,却无可奈何,只能化为杜鹃在春日里哀鸣。这时候梦已经醒了,往日的欢乐一去不回。作者此时是对“梦醒”的无奈,伤感惆怅的。)“但是当美梦醒后,我只能像望帝一样,把满腹的愁怨托付给杜鹃。”(实际上是在说满腔的哀愁无处发泄)

颔联——律诗的颈联和颔联必须要求对仗。我们能看出上一句是对仗的,那么颈联这一联里那些词是对仗的?(沧海-蓝田,月明-日暖,珠-玉,泪-烟,写板书:沧海、月明、珠、泪一组;蓝田、日暖、玉、烟一组。我们来看这两组意象,一个是沧海月明鲛人泣泪,一个是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哪位同学可以分别用找几个词来形容这两组意象?参考答案:清寒,神秘,哀伤;温暖,朦胧,惆怅——玉烟美丽,却可望而不可及。这两联中作者所选用的意象都是美好的东西,但是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联这两句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然不同,但是怅怨的感情却是相同的。诗人对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的,哀思叹惋的。

尾联——“如此的情怀,不止是今天才追忆,当时就已经惘然了”。反过来说,作者不仅是当时惘然,一直到现在他也在追忆那段感情,并沉迷于这种感情之中。(板书:忆情——惘然

迷情)全诗以忆情起,以忆情收,情字贯穿始终,浑然一体。

5)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一波三折的表达了自己的惆怅哀怨的情感。那么,请同学们想一下,作者要表达的这种情到底是什么情呢?

1、悼亡之情。

2、爱情

3、哀伤自己的身世

5)关于李商隐这首《锦瑟》的主题,诗界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欣赏这首诗。正式因为这首诗的朦胧,我们才能从中读到不同的情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同,但是喜怒哀乐的这些情感都是共通的,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与自己情感契合的锦瑟。这就是它存在的价值。

6)导入(《马嵬》):

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的第二首诗《马嵬》。a)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遍课文。

b)整体把握:

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李商隐咏叹“马嵬之变”的作品。历史上,咏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文学作品很多。众多文学家对二人的爱情也是褒贬不一。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对这二人寄予深厚的同情的。杜牧的《过华清宫》对二人又是持讽刺批判态度。各位同学觉得作者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是持什么态度的呢?是同情还是讽刺?

参考答案:;这首《马嵬》是讽刺批判唐玄宗的。在首联,作者先用“更九州”三个字概括方士在仙山上寻见杨贵妃的传闻,之后用“徒闻”加以否定。相传杨玉环在蓬莱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密约,但之后又用“未卜”和“休”来否定这一事件。从第一句我们就可以看出,李商隐对唐玄宗是持讽刺和否定的态度的。第一句为全文奠定了讽刺的基调。

c)具体赏析: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批判讽刺唐玄宗的,前人在评价这首诗的时候用“讽意至深,用笔至细”这八个字。你能从叙事的委婉方面谈一谈“用笔至细”,从反衬的方面说说讽至深吗?

参考答案:

反衬方面——先看颔联。今朝与昔日的对比。唐玄宗做了四十多年的“太平天子”,他的皇宫中连鸡都不准养,因为鸡叫声会扰了皇帝的清梦,报晓都由宫人负责。而现在不同了,玄宗被逼离开了长安,住在军中,在没有宫人传唱的优美歌声了,只有军人们在寒夜敲着金柝。我们可以回想起木兰诗中的一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大家想一下,军中的情境是何等的悲凉啊!昔日是如此的歌舞升平,今朝又是如此悲惨凄凉。看到此处,不禁想替作者问一句:玄宗玄宗,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颈联也是今朝和昔日的对比。当日玄宗与杨贵妃山盟海誓“愿世世为夫妇”,为此还嘲笑牛郎织女一年才能重聚一次。可是当六军驻马的时候,又是什么情景呢?昨日的誓言马上化为泡影,杨玉环落得“婉转娥眉马前死”的下场。玄宗的誓言如此经不得考验。相比之下,远不及牛郎织女。秦观在《鹊桥仙》中说过,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作者眼中,不论是对天下(空闻虎旅传宵柝,害的天下大乱),还是对爱情(七夕时山盟海誓,当六军驻马时却违背当日的誓言),玄宗都是背叛者。

——尾联中也有非常明显的对比与反衬。卢家是平民百姓,玄宗时一国天子,两人地位相差悬殊。但是连平民百姓都可以得到的幸福对于天子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及。作者用平民的幸福来反衬玄宗的落魄,是对玄宗毫不留情的讽刺。

9)教学拓展:为什么唐玄宗做了四十多年的天子,还不如寻常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西方著名作家萨特说过“他人就是地狱”。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那么他人就是你的地狱。唐玄宗是一位君主,他有他特殊的社会地位,他的社会地位要求他必须要处理好自己与百姓和妃子之间的关系。但是他既没有处理好政治上的关系,又错误地理解了他与爱人之间应有的关系。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的悲剧。

所以说,我们要享受真正的爱情,就必须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谐的,不损害他人利益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10)作业:背诵《锦瑟》一诗。

11)小结: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了。下课。同学们再见!

第五篇:语文人教版必修3 2-7《李商隐诗两首》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

一、实词 1.一词多义

庄生晓梦迷蝴蝶

.迷不知吾所如

.①迷棋迷

.以迷天下之主

开

一夫当关,万夫莫.②莫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

点拨 ①迷恋,沉醉/分辨不清/沉醉于一物一事的人/迷惑 ②不能/没有谁 2.古今异义

①一弦一柱思华年。..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只是当时已惘然。..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①古义: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今义:指青少年时代。②古义:伤春之心。今义:指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情怀。③古义:迷惘,茫然。今义:形容失意的样子。

二、名句积累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三、课文理解 《锦瑟》

1.诗中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作用?

点拨 诗中共用了5个典故。“锦瑟”语出《汉书·郊祀志》,“庄生梦蝶”语出《庄子·齐物论》,“望帝化鹃”语出《华阳国志·蜀志》,“沧海遗珠”语出《新唐书·狄仁杰传》《大戴礼记》《博物志》,“蓝田玉”语出《长安志》。通过这一系列的典故设置了一组意象,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叹。(也有人认为,是表达了爱情的悲剧。)2.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的诗后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以《锦瑟》为例,分析一下梁启超为何会这样说,他所提到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应怎样理解?

点拨 因为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比如《锦瑟》,世人对它的主题便有多种理解,比如“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对亡妻的深情悼念”,“作者的自伤”等。尽管如此,这其中朦胧的境界,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就是梁启超所说的它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为了表现惆怅莫名的情绪,李商隐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锦瑟》中所呈现的,就是一些似有而实无、虽实无而又分明可见的一个个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这些意象所构成的不是一个有完整画面的境界,而是错综纠结于其间的怅惘、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的情思,是弥漫着这些情思的心象。

《马嵬》(其二)3.你能分析一下本诗章法结构的特殊之处吗?

点拨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4.分析《马嵬》(其二)的巧对。

点拨 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马”是指军队停留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杜甫的诗中,这样的借对很多,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漫成》),以“清”(青)对“白”。这一点,李商隐也是学杜甫,但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一、中心主旨 《锦瑟》

对于这首诗的题旨,千百年来莫衷一是。这首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回、凄迷 2

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一个衰颓没落的时代中正直而不免软弱的知识分子典型的悲剧心理:既不满于环境的压抑,又无力反抗黑暗社会;既有所追求向往,又时感空虚幻灭;既为自己的悲剧命运而深沉哀伤,又对造成悲剧的原因感到惘然。

《马嵬》(其二)这是一首咏史诗,以马嵬事变、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为题材,批判唐玄宗荒淫失政而招致祸乱败亡的结局,抒发了诗人对这一历史悲剧的认识,是讽刺现实政治的以古鉴今之作。

二、写作特色 《锦瑟》

1.用典象征。

本诗中间四句并列运用的典故所描绘的四幅象征画面,包含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蕴涵着人生的所有境界:物我两忘心

沉梦幻的境界,超越生死心向未来的境界,人琴俱亡心寄云峤的境界„„凡此种种构成了一种神秘的朦胧之美,可以说该诗的妙义是取之不竭的。《锦瑟》的魅力还体现在用典的独特性上,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即使你明白了典故的内涵仍然无法探知诗旨所在,因诗中的典故具有发散的暗示性,能引发人们多方面进行联想,沟通读者所经历的各种人生体验。

2.清丽的语言。

鲁迅在致杨霁云的信(1934年12月20日)中曾说:“玉谿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这是对李商隐语言艺术的高度评价。

李商隐的语言艺术从这首诗中也可见一斑。例如开头写诗人形容瑟及瑟音,用的只是“无端”“一弦一柱”等,语言清丽,却使人可以想象出那音调的凄婉悲怨来。中间两联所描绘的图景也同样具有清新明丽的特点,其中有栩栩然而飞的庄周的化身——蝴蝶,有杜鹃的声声哀鸣,有海上鲛人的泪光珠光,有晴空下升腾着的玉气。每一幅都有浓浓的抒情和丰富的意蕴,意味无穷。

《马嵬》(其二)艺术上,主要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

颔联中用“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心情和处境已跃然纸上。用“鸡人报晓筹”的安适生活同“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作对比,也暗示了主人公渴望重变昔日的安乐。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经破灭。

颈联中“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当时”指七夕玄宗与杨贵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贵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

尾联中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没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三、结构图解

《锦瑟》

首联:起兴引起遐思颔联:回忆中的感受颈联:迷离悲伤之情哀伤的基调,迷离的意境 尾联:怅惘已然如隔世

《马嵬》(其二)3

玄宗之悲荒诞马嵬之变对比讥讽 义山之叹对比、反问

四、古今对译

锦 瑟

锦瑟

无端 五十 弦,一弦一柱锦瑟啊,你为什么偏偏是五十根弦呢?这一音一节都

华年。

庄生晓梦让我回忆起流逝的美好年华。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迷蝴蝶,望帝

春心 托杜鹃。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绘有花纹的瑟,这里是对瑟的美称。无端:没有来锦瑟sè

由地,无缘无故地。一弦一柱:这是将瑟弦和系弦的柱合称,指弹奏乐曲。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庄生:即庄子。晓梦迷蝴蝶:见《庄子·齐物论》,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逍遥自在地飞翔,醒后不知究竟是庄周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庄

周。本诗用此典,意在说明一个物我混同的境界。望帝:周朝

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杜鹃鸟,悲啼不已。

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托:托付。

沧海月明珠

有泪,我的身世悲凉,如同月明的沧海有泪成珠,理想的破灭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 成追忆?

如同蓝田之烟云。这些感情不是等到回忆才有的,当时就已

只是当时已惘然。沧海:碧色的大海。传说南海

经产生,让我的情感不胜惆怅。有鲛人,像鱼一样生活在海中,哭泣时眼泪能变成珍珠。蓝田:即蓝田山,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玉石产地。传说有美玉的地方笼罩着若有若无的烟雾,远看则有,近看则无,可望而不可即。此情:指以上所

写的各种情感。可待:岂待。惘wǎnɡ然: 迷惘,茫然。

马嵬(其二)

海外徒闻 更九州,他

生未卜白白地听说海外还有同样的“九州”,不管来生怎样,今生

生休。空闻 虎旅 传

宵 柝,无的夫妻缘分已经断绝了。只听到军队中传来的梆子声,再没

鸡 人 报 晓 筹

。徒闻:空闻,指没有

有掌握时间的卫士来报告早上的时间了。根据的传闻。休:

完,断绝。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宵柝tuò: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更

筹,敲击报时用的竹此

六军同

驻 马,当时

签,这里代指时间。事变发生那天军队同时停留不前,当时

七夕

牛。如 何玄宗对天上的牵牛与织女一年一度的会见还加以嘲笑。为什

四纪为天子,不及

卢 家 有 莫

愁。么当了四十五年皇帝,还比不上普通百姓的夫妻恩爱,长相厮守。此日:指事变发生那天,即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驻

马: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 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莫愁:古时洛阳女子。南朝乐府歌辞《河东之水歌》道:“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

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极写莫愁婚姻的美满。

(45分钟,9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琴弦 船舷 谄媚 垂涎三尺 鲜为人知 .....B.沧海

苍茫

怆然

创巨痛深

满目疮痍 .....C.宵柝

拓展

落魄

拓扑学

唾手可得 .....D.畴昔

胡诌

雏形

未雨绸缪

踌躇满志 .....答案 C 解析 A项“谄”读chǎn,“鲜”读xiǎn,其他读xián;B项分别读cānɡ,cānɡ,chuànɡ,chuānɡ,chuānɡ;D项“诌”读zhōu,“雏”读chú,其他读chóu。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缘分

凄婉

意蕴

栩栩如生 B.惆怅

苍海

逍遥

恬不知耻 C.消逝

蝴蝶

住军

白雪皑皑 D.决别

悼念

缱绻

面面相觑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识记,重要在于形近字和同音字,关键是要结合词义确认字形。B项“苍海”应为“沧海”,C项“住军”应为“驻军”,D项“决别”应为“诀别”。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C.海外徒闻更九州 徒:空 .D.如何四纪为天子

四纪:四十年 ..答案 D 解析 “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4.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A.庄生晓梦迷蝴蝶

B.蓝田日暖玉生烟 C.空闻虎旅传宵柝

D.不及卢家有莫愁

答案 C 解析 这是写当时真实的唐玄宗、杨贵妃的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5.默写。

(1)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2)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3)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2)心有灵犀一点通(3)东风无力百花残

二、文本阅读(15分)阅读《马嵬》(其二),完成6~7题。

马嵬(其二)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6.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请举例分析。(7分)答案 对比手法在诗中用得很多,如颔联和颈联,运用对比,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跳跃。“六军同驻马”与“七夕笑牵牛”两相对照,意义丰富,耐人寻味。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40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够保住妻子莫愁,对比鲜明,意义深刻。

7.《马嵬》(其二)一诗的颈联说:“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这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两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很有深意,找出来并试加分析。(8分)答案 此联用了对比手法,将“此日”的狼狈与“当时”七夕的恩爱对比。“笑”字用得有深意,语含讽刺。当时笑牛郎织女一年只一度相会,而今六军驻马,赐死杨贵妃,从此永诀,想一年一度相逢亦不可得了。

三、课堂延伸(18分)阅读李商隐的《端居》,完成8~9题。(9分)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8.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4分)答案 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他词好,言之成理也可。)9.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回答,如互文手法,言之成理也可。)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0~11题。(9分)

风 雨 李商隐 ①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注 ①宝剑篇:初唐将领郭元振,向武则天呈《宝剑篇》:“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武则天大为赞赏。②新丰酒:典出唐代马周游长安,宿新丰(今陕西省临潼县东)酒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要酒悠然独酌。后唐太宗召对,授临察御史。

10.发挥想象,描摹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答案 诗中的诗人是一个怀才不遇,长期沉沦漂泊,凄凉孤孑,愤郁不平而又欲极力挣脱苦闷的志士形象。

11.本诗采用了对比手法,试作简要分析。(5分)答案 “黄叶”与“青楼”对比,“新知”和“旧好”对比,环境的冷与内心的热对比等。

四、语言运用(12分)12.一千多年来,杨玉环时而作为一个“妇人误国”的道德符号被正统史家拈来提去,时而又作为一个爱情的象征为历代文人所讴歌唱颂。对她,你的看法是什么?请你用一组排比句或几行诗进行评说。(4分)答案 是谁给你贴上了“红颜祸水”的标签?是谁给你安上了“妇人误国”的骂名?是谁让你背了一千三百年的黑锅?杨玉环,你不过是一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个善解人意、体贴丈夫,一个追求幸福爱情的女子而已。(你用你的丰艳姿质迷倒了那个老男人,你用你的靡靡之音诱惑了那个老男人,你用你的《霓裳羽衣舞》颠覆了那个老男人,但你最终得到的是“到底君王负前盟,江山情重美人轻”。)13.按照要求仿写。

谜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它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谜面、谜目和谜底。谜面是猜谜者思考的依据,谜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类事物,谜底就是答案。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猜一物理学科的名称),答案是“应用力学”(由“应该用力气去学习”之意压缩而来)。其中“书山有路勤为径”是谜面,“猜一物理学科的名称”是谜目,“应用力学”是谜底。又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猜一科技术语),答案是“最新成果”(由“最新结成的果实”之意压缩而来)。其中“花褪残红青杏小”是谜面,“猜一科技术语”是谜目,“最新成果”是谜底。

请你以所知的诗词文句、熟语(包括俗语)为谜面,中学教材中所出现的人名、地名、成语、器具、名词术语为谜目,自设谜底,拟一条谜语。(4分)答案 示例:①(谜面)长江后浪推前浪(谜目)猜一物理名词(谜底)冲击波 ②(谜面)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谜目)猜一物理名词(谜底)遥感(或“波长”)③(谜面)鸦雀无声(谜目)猜一体育用语(谜底)叫停 ④(谜面)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谜目)猜一成语(谜底)无可奈何

14.中国古代的文化源远流长,“无端五十弦”的“锦瑟”不知撩拨过多少人幽怨的心弦,而忧伤的二胡也不知表达出多少人深沉的情感。下面是一段有关“二胡”的文字,既可以让你了解这一古老的乐器,又可以锻炼你的语言概括能力,来试一试吧。

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60个字。(4分)二胡是中国的一种很奇妙的乐器,是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也叫南胡。二胡的构造很简单:由一根长约80厘米的细细的木制琴杆、内外两根琴弦、琴杆下端的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马尾做的琴弓演奏,这与小提琴同样用马尾做琴弓是一样的。二胡声音低沉圆润,听起来略带忧伤,常用来表达比较深沉的情感。二胡产生的历史悠久,又比较容易学习,因此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中国民间普及率较高的乐器。

二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胡琴的一种,它由琴杆、琴弦和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用马尾琴弓演奏,声音低沉圆润,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重要信息的筛选组织表达能力。文段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①二胡是一种乐器,②二胡的构造,③演奏的材料及效果,④中国民间普及率高。

五、随堂练笔(30分)15.请比较阅读李商隐的《马嵬》(其二)与《马嵬》(其一)以及另外两首写马嵬兵变的诗,然后写一篇赏析短文,400字左右。

马嵬(其一)李商隐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马嵬坡 郑 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答案 略。

下载2014高中语文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高中语文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诗两首 一、关于作者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豁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早年受知于令狐楚,登进士第后娶王茂元女。令狐楚和王茂元是政敌,党于令狐的人认为商隐亲近王......

    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诗两首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②.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

    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李商隐凄美的一生。 2、有感情地朗诵本诗,提高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 3、诵读鉴赏中感悟诗人的那一份“深情”与“痴......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语文7李商隐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李商隐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家生平,创作风格2.诵读,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了解诗中所用的典故. (二)过程与方法:把握这首诗的意境,分析的思想内容和艺......

    李商隐诗两首 高中必修三

    李商隐《锦瑟》《马嵬》教学设计 兰州五十二中 隋鑫 本次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三第二单元李商隐的《锦瑟》《马嵬》。下面本稿将逐步从教材地位及作用、学生特点......

    李商隐诗两首 教案(推荐五篇)

    一、激趣导入 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精选5篇)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进一步......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诗两首(推荐五篇)

    语文学习资料 诗两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方法,仔细揣摩优美的诗句,品味诗歌语言之美。 2、理解诗歌的情感,分析情感与语言之间深刻的关系,体会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