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时间:2019-05-14 06:3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篇: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型社会如何从理论到行动

摘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相当严重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势在必行。面对这一形势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力从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方式、法律保障制度、决策体系、科学技术及文化氛围这六个方面入手,把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落到实处,理论到实践,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积极、认真投身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伟大实践。

关键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紧迫性,科学内涵,节约,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正文:

2005年10月11日,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践行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的全局性任务,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与发展方

向。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我国的现实紧迫性

我国虽总体上完全称得上是地大物博、资源丰饶的国家,然而,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资源、能源,人均拥有量都非常低。同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向环境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大量增加,环境质量逐步恶化。目前,我国近三分之一的国土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成为劣五类,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干净的水,大气污染最严重的世界10大城市中,中国占3座城市,1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疾病和呼吸道癌症。

世界银行计算,2020年以后,中国仅为燃煤造成的疾病就将支付3900亿美元的费用,占GDP的13%。“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使一些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的环境容量达到极限,造成了灾难性问题。

“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已走到了尽头,到了不得不转变的时候,”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说,“当前,环境恶化已经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指明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出路。”

目前,我国高能耗、高物耗产业集中发展,高污染问题无法回避。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绝大部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却处于世界前列。这些都决定我国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也就是必须选择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明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际发展大趋势的要求。纵观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程,都出现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都同样经历过单位GDP能耗上升的阶段。近年来,节约资源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德、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概念。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已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而未来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资源之争、科技之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走循环经济之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和争夺国际发展制高点的一场新竞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影响一国经济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任何国家都无法置之度外的国际性压力。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从理论到行动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如何使其从理论到行动,是我国今后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此,要着力从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方式、法律保障制度、决策体系、科学技术及文化氛围这六个方面入手。

1、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国务院参事叶汝求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要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环保部门在推广“绿色创建”试点示范活动中做了很多工作,生态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全国优美乡镇和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创建活动已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强政府引导,推进绿色GDP指标体系的研究和试行

工作,优先开展对资源环境的核算,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

2、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倡绿色消费,节约资源,这一工作的主体是企业、消费者和政府,而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最为关键。当前,政府部门应该在四个领域大力推进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市场价格不敏感、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非营利部门;因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而存在大量制度性浪费的领域;“炫耀性浪费”和“形象性过度消费”领域;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资源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教授王维平说,要充分利用市场规律,以财税、价格等经济政策推进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

3、建立科学完备的环保法律保障制度。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其制度创新和完善涉及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要规范环保相关的市场准入和政策扶持,建立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教授常纪文如是说。加快制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相对应的环境标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切实为环保执法扫清体制障碍。

4、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

王金南总工程师说,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状态,要创造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条件,特别是要建立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

5、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金涌教授认为,我国目前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不转变生产方式,资源环境将难以为继。科学技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意义重大。要努力建立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体系,以企业为基础,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体系,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

6、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引导公众从社会主义新文明的角度认识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环境文化,培养公众的环境危机意识,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奉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主流的社会舆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水平高的标志,是我们的理想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十五”期间,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各地不断有喜讯传来:一些企业大力开发和应用节约新技术;一些省区市大力推进节约工程,建设节约型城市有了重大进展;许多市民自觉节约点滴资源,节约的意识不断增强。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程,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总之,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友好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应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中央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为加快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吴树青、陈占安等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与思考》2007年10月11日发表于《经济日报》;

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2005年11月2日新华社记者王敬中发表;

4、《专家学者建言: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从概念到行动》2005年11月07日记者秋叶发表于人民网。

第二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

3、1/

4、1/

5、1/10和1/22。我国资源消耗大,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70.47公斤,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我国污染排放强度高,单位GDP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倍。我国人均耕地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沙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

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

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企划部刘赟男

2010年6月12日

第三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本文从国家相关政策出发,研究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重点探讨了建设两型社会中应着力解决的几方面重点工作。关键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经济,生态保护

我国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在全社会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2005年3月举行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及系列相关举措,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发展目标。

201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1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完整结合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进经济增长,首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其次,要对消耗资源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最后,对在目前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二者有机结合,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完整地涵盖了社会经济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废弃物流等物质代谢的全过程。

1.2 坚持发展的第一性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是要放慢发展,更不是不发展。它强调的是发展的质量,要求改变过去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把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联系起来,主张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倡绿色消费等方式来提高发展的质量。

1.3 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

资源节约型社会不仅是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某个方面的节约,而是从原料开采、商品生产、产品流通到最终消费全过程的节约。同时,环境友好型社会也要求在企业生产、居民消费、政府行政等各个方面都追求环境友好,建立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行为观念。

1.4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参与,建设节约型政府,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为什么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和理解。

2.1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特别是资源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取决于我们的国情:第一,资源总量很大,很多资源列世界前几名,如水、能源总量等等,总量上是大国;第二,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很小,如水资源人均仅2200毫米左右,煤炭仅占世界人均水平的70%左右,石油、天然气大概占世界平均水平的7%和4.5%;第三,资源利用效率相对国际先进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总体上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第四,环境污染的状况相当严峻,解决环境污染的状况,很大程度上要靠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要正确全面地认识我国资源利用状况,要真正树立起节约资源的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是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2.2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资源问题,是我们未来的发展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增大,需求量将大幅度上升,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同时,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大了资源消耗上升的趋势。从国外资源进口情况看,面临市场风险、价格风险、运输风险,甚至是整个军事政治的风险,如果对国外资源依赖度过高,风险是不断上升的。从国内资源的供给能力来看,资源供给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包括近年来出现的拉闸限电、煤炭库存下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造成的压力是相当大的。

2.3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我国环境污染的状况非常严峻,环境突发事件增多,环境隐患增加,环境状况离群众的期望、和谐社会的要求和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一个根本措施就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生产的全过程,从源头抓起,加大节约资源的力度,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4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仍占较高比例,处于国际贸易分工的下端。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产品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渐削弱,但包括产品能效和环境标准、标识、废弃物回收、包装等“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

2.5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反思以往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为缓解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而作出的正确选择。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这方面起的作用是非常深远的。

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工作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务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和明显成效。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等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1)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在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以及产业园区和若干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健全法律法规,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2)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四个层次着手:首先,加强企业内部“小循环”。坚持从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入手,加大企业清洁生产的力度,要求企业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企业内部生产流程“小循环”;其次,发展产业层面“中循环”。要围绕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支持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和发展;第三,构建社会层面“大循环”。在全社会推广宣传循环经济,加强循环经济知识培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第四,加快循环经济法规及政策建设。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对循环经济型企业在经济政策上给予优惠和鼓励,建立环境标志、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产业体系结构的调整升级是最大的节约。首先,应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尽快建立以节能、节材、节水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其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和城市盲目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检测标准,依法关闭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中小企业;第三,限制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并尽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为突破瓶颈制约清除障碍。

3.2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1)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积极防治农村水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强化对主要河流和湖泊排污的管制,坚决取缔饮用水源地的直接排污口,严禁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污水。

(2)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大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快现有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新建燃煤电厂必须根据排放标准安装脱硫装置,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禁止新(扩)建钢铁、冶炼等高耗能企业。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治理力度。

(3)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快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妥善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强化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推进堆存铬渣无害化处置。加强核设施和放射源安全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加强城

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城市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

(4)实行强有力的环保措施。各地区要切实承担对所辖地区环境质量的责任,实行严格的环保绩效考核、环境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政府要将环保投入作为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并逐年增加。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严格执行强制淘汰和限期治理制度,建立跨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和企业环保信息公开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并监督环保。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发展事务,认真履行环境国际公约。

生态保护和建设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湿地保护与修复、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盒建设、水土保持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荒漠化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侵害,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健全法制、落实主体、分清责任,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3.3 强化资源管理,合理利用资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水、土地、矿产、海洋、气候等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1)加强水资源管理。从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向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转变。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做好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

(2)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法定权限审批土地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完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实行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加强土地产权登记和土地资产管理。

(3)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统一规划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开发,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依法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建立矿业权交易制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占用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4)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强化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开发海洋资源,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治理重点海域环境,恢复近海海洋生态功能,保护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完善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严格限制开采海砂。有重点地勘探开发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国际海底资源。

(5)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加强空中水资源、太阳能、风能等的合理开发利用。发展气象事业,加强气象卫星应用、天气雷达等综合监测,建立先进的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时效性。增强气象为农业等行业服务的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成分和气候变化监测、预测、评估工作。

3.4 转变观念,调整人的行为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需要靠人的行为来实现,必然要求调

整人的行为方式,特别是消费方式来实现。

(1)转变消费观念,提倡绿色消费。人们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模式是从实践出发的。从传统的抑制消费到刺激消费,再到目前的可持续消费,都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转变消费观念不是要求人们不消费或少消费,而是引导人们转变消费方式。政府应该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制度性浪费、炫耀性浪费等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

(2)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评机制。传统的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建立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一是要建立全面的政绩内容考评机制,从单纯考评经济增长转变为对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进行考评。不仅要求经济发展,而且对区域内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测算,评价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建立发展与环境综合核算制度;二是要从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政绩转变为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3)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节约意识。应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节约资源培训工作。广泛开展节约资源科普教育,使广大群众掌握节约资源的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坚持政府带头、从点滴做起。使节约每滴油、每升水、每度电、每斤粮成为每个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刘海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研究——以山东为例[D], 2006, 山东师范大学.[2].孔欣欣, 王奋宇.科技创新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劳动友好型”产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 2008(4): 第25-29页.[3].宁淼, 王彤, 徐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技术选择及其创新激励机制的比较研究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8(4): 第134-138页.[4].刘江宜, 余瑞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挑战及途径[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22(2): 第31-33页.[5].张瑞珍, 何永林.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实现途径——以资源型工矿城市乌海市为例[J].经济论坛, 2010(6): 第81-83页.[6].匡远配, 曾福生.论两型社会: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互动的解释[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5(3): 第32-37页.

第四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文章标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

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

3、1/

4、1/

5、1/10和1/22。我国资源消耗大,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70.47公斤,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我国污染排放强度高,单位GDP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倍。我国人均耕地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沙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军队要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我军是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在保护环境方面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发扬我军光荣传统,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关系到我们能否保持人民军队性质、本色和作风的重大问题。同时,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不仅是集中有限的资源保障军事斗争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只要我们自觉地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当作军队义不容辞的职责,增强资源、环境忧患意识,并付诸于实践,我们就一定能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五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项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正在激励着全国人民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而上下一心,团结奋斗。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的全局性任务,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与发展方向。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理论。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古老的中华民族,节约理念深入人心,节约之风代代相传。共和国走过的58年光辉历程,无不有力地证明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对社会主义中国迅速崛起的巨大作用。节约,体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深谋远虑,是为子孙后代着想的未雨绸缪之举。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为国家的中长期发展制定了一项宏伟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它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和激励全社会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社会形态,其核心目标是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自然资源系统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通量强度,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的物质解耦或减量化。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它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目标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和消费活动进入有效调控的关键性反馈机制,特别是通过分析代谢废物流的产生和排放机理与途径,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它是一个复合体,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这个复合体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

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不仅是中国追求的目标,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努力方向。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程来看,都出现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都同样经历过单位GDP能耗上升的阶段。近年来,节约资源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德、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概念。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已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点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消费结构变化,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环境,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挑战比任何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都更加严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发展机遇,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发展。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环境友好,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将会使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方面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坚持把节约放在首位,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营造绿色生态环境,共建和谐美好家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中长期战略任务。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回顾这一进程可以看到,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路日渐清晰,这就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具体来讲,就是在生产领域,推行节约

型增长方式,着力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在消费领域,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城市建设方面,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淡水、能源等资源。

未来15年,我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增大资源消耗的强度。我们面临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为了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自觉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十五”期间,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在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部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产生,有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威胁。

全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全社会已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环境保护已充分形成合力,“绿色信贷”政策的出台就是一个具体的体现。今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环境法治,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将节能减排作为有效抓手,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今年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今年4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

“十一五”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也相继作出了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加强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工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一般人的眼里,垃圾只是生产生活废料,不但处理起来费时费力费钱,还容易污染环境。可是换一个角度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只要使用得当,非但不会污染环境,还会成为其他行业的能源资源,产生经济效益。这种对垃圾的循环使用,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理念。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下,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循环经济主要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我们必须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我们仍将面临资源和环境的严峻挑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密结合国情,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我们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征程中更加励精图治,力争谱好资源、环境、发展的协奏曲。最近几个月来,有关部门频频出台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措施,足见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决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程,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538寝室:黄清,李逸飞,纪建杰,冯群,宋杰庆,陈成

下载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理论到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摘要]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它内在的规定性和特 征。我国......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中央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就此作了大幅论述......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范文大全)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年前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成员们,受托与联合国第38届大会,在委员会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的领导下,用了900天的时间,到世界各地实地考察......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四班 B10011403 王域琴 摘要:我国虽然整体上完全称得上是地大物博、资源富饶的国家。然而,我国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我们意识到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在遭受着危害。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走的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的传统发展模式。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经济发展慢,资源的供求矛盾不是很明显。但随着市场经济的......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航船一路高歌猛进。但无法回避的是,为实现这一发展,我国付出了很大的资源能源消耗。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