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独办理再生育审批所需材料
一独办理再生育审批所需材料
1、申请人双方身份证、居民户口簿、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2、孩子出生医学证明(或证明孩子出生的相关材料)原件及复印件1份;
3、申请人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婚育证明(区内村、镇两级证明);非本区户籍一方,需要提供户籍所在地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出具的婚育证明;
4、一方是独生子女的证明材料:父母婚育证明(独生子女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独生子女证》)、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5、申请人双方2寸合照2张;
6、其它相关材料
备注:申请照顾再生育的夫妻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在申请办理再生育审批时,交还持有的证件。
第二篇:申请办理再生育所需材料
申请办理再生育《生育证》应提交的资料
1、夫妇双方再生育的书面申请;夫妻双方《居民户口簿》(首页和本人页必须复印在一张)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各1张,两寸近期免冠相片2张;第一个子女证明(《居民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复印件各1张)。
2、男方与女方户籍所在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含区县以外)的, 男方与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计生办分别出具的男方与女方的婚育情况证明。
3、符合《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的,必须附上市病残儿鉴定小组的“病残儿”认定结论。
4、符合《条例》第十四条二、三、七、八项的,必须附上村(居)委会证明和三份以上调查旁证材料(其中必须具备村、组长的证明材料)和乡镇(街道)计生办出具的婚姻、生育子女(包括生育、送养、收养子女)情况证明。
5、符合《条例》第十四条四、五、六项的,必须分别附上《革命烈士证明书》、《革命伤残军人证》和相关的伤残等级评定依据,以及村(居)委会出具的子女情况证明。
6、符合《条例》第十四条十一项的,必须附上县级以上计生技术服务机构或从事计生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作出的“不孕症”的认定和区县民政局批准的收养证明。
7、符合《条例》第十四条第九、十项而户籍地和常住地不一致的,必须附上当事人调查笔录和两份以上的旁证笔
录(户籍地和常住地至少各一份)。
8、符合《条例》第十五条一、二项的,应附上《离婚证》、《结婚证》复印件或配偶死亡证明,夫妇双方婚史、生育子女(包括再婚前生育、送养、收养子女)情况证明。
以上是宜县人口发„2011‟37号文件关于再生育申报的最新要求,请各乡镇办理人员认真学习,互相转告,严格按上述要求办理。以上规定需调查材料的必须具备调查材料,没有规定需要调查材料的,可以不取。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七日
第三篇:再生育审批办理程序
再生育审批办理程序
1、办理条件:
(1)《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14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请再生育
a、第一个子女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b、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的;
c、婚后患不育症,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怀孕的。
(2)第15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 a、因丧偶再婚的,再婚前配偶一方子女不超过两个,另一方无子女的; b、因离婚再婚的,再婚前一方只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的。前款所称无子女,是指未生育、未收养和生育或者收养后子女死亡的。
(3)第18条:适用本条例第14条第(一)项规定,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的,必须由设区的市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组织进行病残儿医学鉴定。其他任何单位、个人出具的鉴定不能作为依据。
2、办理地点: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
3、提交材料
①再生育审批表。
②再生育申请。
③结婚证明。
④男女双方的单位或户籍地村(居)委会的证明。
⑤是病残儿的需要病残儿鉴定结论。
⑥离婚再婚的需要离婚证明,多次结(离)婚的,需要历次的结(离)婚证明。⑦丧偶再婚的,需要丧偶一方单位或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丧偶证明。
4、办理程序:
①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核实签署意见后,报送女方单位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审查。同时提供当事人双方的户口或身份证、结(离任婚证复印件)。
②在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填写再生育审批表一式两份,与上述材料一起交计划生育办公室审查;
③计划生育办公室从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审查完毕报县计生局; ④县计生局在接到报送材料的60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是否批准的书面通知,逾期视为批准。
第四篇:再生育审批办理流程
再生育审批办理流程
第一步:社区为居民开具婚育证明信 第二部:为居民填写再生育子女申请审批表
第三部:居民需提供双方身份证、双方户口本、夫妻双方结婚证、夫妻双方离婚证、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子女户口本(不能提供的可以开具证明信)、准生证(不能提供的可以开具证明信,必须附上准生证号)、孕检证明。(以上原件复印件一起交到局里审核)第五步:按照顺序组卷(1)再生育女子申请审批表(2)双方身份证(3)双方户口本
(4)子女户口本(不能提供的可开具证明信)(5)生育登记证(不能提供的可开具证明信)(6)结婚证
(7)夫妻双方离婚证及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书(8)婚育证明(9)孕检证明
第五篇:浙江省再生育审批办理规定(新)
浙江省再生育审批办理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再生育审批程序,加强再生育审批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以及《浙江省计划生育特殊情况生育审批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的再生育审批,是指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据《省条例》等有关规定,在受理、审核、公示等基础上,对夫妻提出再生育一个子女申请作出是否同意的批准决定。
一方为港澳台居民或外国人,以及一方或双方为华侨的夫妻在境内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的,参照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再生育审批坚持依法、公开、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再生育审批实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人口计生部门两级审核批准制度。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再生育审批申请的受理、申请材料的审核调查以及拟报上级批准的公示等工作,并对审核调查的结果承担相应责任;县级人口计生部门根据需要进行复核以及决定是否批准再生育审批申请,并对审批结果负责。
属于特殊情况的生育审批,实行审批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决定。
设区的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再生育审批的督促检查。
第五条夫妻双方皆为我省农村居民的,由男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受理再生育申请;有一方或双方为非农村居民的,由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受理再生育申请,报受理乡镇(街道)所在的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批。
对于夫妻一方为境外人员、外省户籍或高校集体户口等情况,我省一方户籍地可以审批的,其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受理当事人依法提出的再生育申请。
有其他特殊情况,可以由男女双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人口计生部门以方便申请当事人为原则协商决定。
第六条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夫妻,应当按照《夫妻再生育申请表》(一式两份)或《夫妻特殊情况生育申请表》(一式三份)的格式要求,如实填写申请人的婚育等基本情况以及申请再生育的理由和依据。经双方或一方户籍所在地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在《夫妻再生育审批表》签署核对意见后,由夫妻当事人或受委托人将申请表及审批表等有关材料送交至应受理申请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他人交送材料的,应附当事人委托书。
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再生育申请的受理机关。申请再生育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表的形式和填写符合要求,所附证件、证明材料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已按要求补正申请材料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受理该再生育申请,并作出受理的书面通知。
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申请再生育事项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第八条申请再生育的夫妻应当如实提供居民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户籍证明)、夫妻双方近期二寸合照等材料,并根据不同申请理由,分别提交以下证件或证明材料:
(一)以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为由申请的,应提交双
方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调查后出具的无兄弟姐妹、可以认定为独生子女的证明。
(二)以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为由申请的,应提交所在单位或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经调查后出具并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实盖章的双方职业及现工作单位的证明。
(三)以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为由申请的,应提交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调查后出具无兄弟姐妹、可以认定为两代以上均为独生子女的证明。
(四)以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为由申请的,应提交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出具并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核实盖章的女方父母只生育一个或两个女儿的证明、男方落户女方家庭的证明、赡养女方父母承诺书,女方有成年姐妹的应书面声明放弃、有未成年姐妹的由监护人代为书面声明放弃。
(五)以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为由申请的,应提交少数民族方上一代的户口簿或户籍证明以及身份证复印件。
(六)以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为由申请的,应提交一方的独生子女证明材料及其上一代的《烈士证明书》。
(七)以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为由申请的,应提交双方所在单位或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调查后出具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盖章的婚育情况证明。原属离婚的,应提交离婚协议书或判决书;原属解除同居关系的,应提交解除同居关系相关的证明或调查结论。
(八)以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九)项规定为由申请的,应提交双方所在单位或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调查后出具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盖章的婚育情况证明。原属丧偶的,提交有关部门出具的原配偶死亡的证明以及原夫妻关系的证明。
(九)以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十)项规定为由申请的,应提交市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病残儿鉴定结论证明。
(十)以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为由申请的,应提交采矿单位或其管理机关出具的连续从事井下作业时间及继续从事井下作业情况的证明及有效的劳动合同。
(十一)以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为由申请的,应提交由有关部门提供的属于户籍制度改革或城市建设用地中变更为城镇居民的情况证明以及未享受到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待遇的书面声明。
(十二)以符合特殊情况为由申请的,根据不同情况还应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
(十三)一方或双方为华侨的夫妻,以所生子女均在国外定居为由提出在境内再生育申请的,应提供侨务部门出具的华侨身份证明以及其子女均在国外定居的证明材料。
一方为港澳台居民或外国人的夫妻,符合内地居民一方户籍所在地有关生育政策提出在境内再生育申请的,应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港澳台居民或外国居民的身份证明材料。
被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正式录用为编制内的人员以及党政机关任命或派驻的公司(企业)人员,不适用《省条例》有关农村居民再生育规定。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核对复印件与原件、再生育申请表内容与原件内容无误后,应将递交的证件原件退回给申请人。身份证、户口薄、结婚证、收养登记证、离
婚协议书(离婚证)或判决书等需要复印保存的证件复印件与有关证明材料原件一起存档。
第九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提交的再生育申请表和所附材料审查核实,并就是否具备《省条例》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等组织必要的调查。经审核调查认为事实清楚,拟报县级人口计生部门批准的,应在申请人户籍所在地行政村(社区居委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自受理再生育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全部材料呈报县级人口计生部门。
公示有异议或情况复杂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及时向县级人口计生部门报告。如有必要,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应当组织专题调查,并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再次公示申请人申请再生育的情况和调查结果。
第十条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应当自收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呈报的申请、审批表及相关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依法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批准再生育的,出具《批准再生育决定书》;不予批准的,出具《不予批准再生育决定书》。当事人在怀孕后三个月内凭医院诊断证明和《批准再生育决定书》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取《再生育证》。
《批准再生育决定书》和《不予批准再生育决定书》应当自出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送达申请人。
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应当及时将批准再生育的情况,以政务公开的形式在公告栏或电子信息网上公开。
特殊情况生育审批结果还应报送上一级人口计生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已取得《批准再生育决定书》的夫妻,因申请人身份发生变化而不再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其再生育审批决定自情况变化之日起无效,但情况发生变化时已经怀孕的除外。
第十二条不符合法定再生育申请条件的当事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批准再生育决定书》,再生育审批自始无效。尚未生育的,应予以撤销;已生育的,按不符合法律法规生育处理。
第十三条申请人不符合法定条件取得《批准再生育决定书》、不能提供已怀孕的医学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批准再生育决定的人口计生部门或其上级人口计生部门,可以撤销已作出的批准再生育决定: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批准再生育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批准再生育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批准再生育决定的。
第十四条对再生育审批工作中弄虚作假、滥用职权、把关不严作出错误的审批决定或故意拖延审批的,严格按照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规定,追究失职工作人员的责任。
第十五条撤销批准再生育决定的,审批机关应当作出撤销的书面决定,送达申请人,并在申请审批表的备注栏中予以记录。
第十六条夫妻再生育申请表、审批表由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存档一份,夫妻特殊情况再生育申请表、审批表由设区市、县两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存档一份。再生育审批档案的书写、装订、保管及其他事项,按照档案管理要求执行,统一由县级人口计生部门保存。
第十七条《再生育证》的有效期为一年。在有效期内仍未生育的,应及时到发证机关办理换证手续。《再生育证》的使用不受地域限制。
《再生育证》由省人口计生委统一印制。
第十八条各设区市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的再生育审批工作流程,根据需要统一有关书面声明、协议书的格式。
第十九条鼓励探索网上审批再生育申请。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实行网上审批再生育申请的具体方案要报所在市人口计生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2004年6月23日印发的《关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机关实施再生育审批的规定》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