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生育审批委托书
再生育审批委托书
委托人:合江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法定代表人:
地址:合江县合江镇建设路中段83号 受托人:乡镇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 地址:
为搞好再生育的审批工作,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在我县的贯彻实施,经我局研究决定,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履行本行政区域内的再生育审批过程中有关工作的职责。
一、委托权限
受托人实施再生育申请人的社会调查、送达是否批准再生育的书面决定书及张榜公布再生育审批情况。
二、委托方的责任
(一)对受托人在委托权限范围内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二)对受托人在受托权限范围内的行政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三)与受托人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及时协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受托人的责任
(一)接受委托人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二)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受托权限范围内的工作,受托人无权转让委托权。
(三)承担超越委托权限范围内的行政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
(四)对再生育审批过程中的社会调查,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
序合法,处理适当。
(五)受托权限范围内的行政行为所涉及的法律文书制作必须规范,填写必须工整。
四、具体事宜
(一)对符合《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条件申请再生育的,由受托人进行社会调查。
(二)受托人送达批准或不批准再生育决定书,主要采用直接送达方式,在直接送达有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
(三)送达批准或不批准再生育决定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注日期,并签名盖拇印。
五、委托期限
本委托书自委托人、受托人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从年月日至年月日 止。(本委托书在委托期限内,不因法定代表人变更而终止)
六、本委托书一式两份,委托人、受托人各持一份。
委托人:合江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受托人:乡镇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二○一二年月日二○一二年月日
第二篇:申请再生育审批程序
申请再生育审批程序
办理机构:海沧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办理时间:周一至周五
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
申办对象资格:申请再生育的夫妻必须①符合《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条规定的条件之一;②女方年龄在24周岁2个月以上;③第一孩达3周岁2个月以上(《条例》另有规定的的除外);④目前尚未怀孕(适用《条例》第九条第一款第三项及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申请再生育的除外)。
办理程序:
(一)夫妻双方向所在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有关证明;经同意,到女方常住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填写申请表,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理处应在一周内审核完毕,并张榜公布15天,无异议的,报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审批。
(二)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在接到申请表次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符合条件的,发给(再生育)《生育服务证》。
所需材料:
⒈第一孩户口薄、生育证或征收发票的复印件;
⒉结婚证及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⒊夫妻近期二寸免冠合影照片一张;
⒋目前尚未怀孕的证明材料;
⒌夫妻双方共同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审批表;
⒍享受独生子女待遇后要求再生育的,从批准之日起收回独生子女证,退回已发奖励费;
⒎户籍地镇(街)计生部门及村(居)委会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
⒏其他相关申请材料
①根据“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申请的,需提供:双方独生子女证或相关证明。
②根据“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申请的,需提供:市级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的书面允许再生育结论。
③根据“患不孕症,合法收养一个孩子后怀孕”申请的,需提供:收养证、县级以上医疗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不孕症证明。
④根据“再婚夫妻一方没有子女,一方再婚前已有一个子女”申请的,需提供:一方或双方离婚协议书和离婚证或法院判决书(调解书)。
⑤根据“一方丧偶后再婚,再婚前双方符合规定合计有两个子女”申请的,需提供:丧偶方原配偶的死亡证明。
⑥根据“夫妻双方均为农村人口一女户”申请的,需提供:双方均为农村人口的证明。
⑦根据“农村人口女方无兄弟且只有一个姐妹,男方到女方家结婚落户,赡养女方父母”申请的,需提供:双方均为农村人口的证明,女方父母的婚育证明,夫妻赡养女方父母的公证书,女方家全户的户口本及复印件。
办理依据:《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
《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按当事人违法行为被查出的上一年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以下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提前生育的,按百分之六十至一倍征收;
(二)多生育一个子女的,按二至三倍征收;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按四至六倍征收;多生育第三个以上子女的,从重征收;
(三)婚外生育一个子女的,按四至六倍征收;婚外生育第二个以上子女的,从重征收。
个人年实际收入高于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可以以个人年实际收入为基数,按照前款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社会抚养费由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征收。
参加病残儿医学鉴定须知
一、参加对象
凡认为其子女有明显伤残或患有严重疾病,经治疗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要求安排再生育的,均可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
二、申请鉴定须提供的材料
1、夫妻双方提供的书面申请。
2、证明父母子女关系的户口簿、身份证。
3、区级以上医院对子女疾病出具的证明书,连续病历、辅助检查报告,父母及病儿其它相关检查材料。
4、近期母子两寸合影照片三张。
三、申请鉴定程序
1、申请鉴定的夫妻携带全部材料向女方单位或女方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单位或村(居)委会对申请者的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出具书面意见,加盖公章。在20个工作日内将材料报女方户籍所在地的镇(街道)计划生育管理部门。
2、镇(街道)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在对申请鉴定者的情况进行再次核实并进行必要的社会和家系调查后,在鉴定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并在20个工作日内报区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3、区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查申请材料是否完备和真实可靠,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对符合鉴定条件者,于鉴定日前30个工作日将所有材料上报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处。对不符合鉴定条件者,退回全部申请材料并说明理由。
4、市级病残儿医学鉴定组审核申报的病残儿材料是否完备、真实可靠,并提出需要补充的有关材料。
5、市级所作的鉴定结论于30个工作日内逐级通知区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申请鉴定者。
6、当事人对市级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在接到鉴定结论通知之日起30日内,可向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申请省级鉴定。
四、申请鉴定时间
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在每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2次病残儿医学鉴定,具体时间由市计划生育委员会通知。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审批
办理机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办理时限:一个月内
申办对象资格:户籍在本省或婚嫁并常住本省的夫妻,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在子女年满十四周岁之前,可以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申办材料:应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填写《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审批表》,并提交:夫妻双方身份证、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独生子女出生证明(或收养证)及复印件、二寸合影相片一张、夫妻双方所在单位或家庭所在村(居)委员会婚育证明。
办理程序:
(一)须经夫妇双方协商一致后向镇(街)计生部门领取《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审批表》,并填写基本情况,一式三份。
(二)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签署意见后,将审批表连同相关材料一并送已婚育妇户籍所在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计生部门。
(三)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后,在当事人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张榜公布10天。
(四)群众无异议的,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自期限届满后十五日内办理,并委托基层单位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送达当事人。不符合领证条件的,自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向当事人说明不发证的理由。办理依据:《福建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管理办法》。
第三篇:申请再生育审批条件
申请再生育审批条件
1、必须符合《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有关再生育的规定;
2、女方年龄必须达24周岁零2个月以上;
3、第一孩必须达3周岁零2个月以上;
4、批准前无怀孕或因特殊情况未能在怀孕前领证的,经夫妻双方说明理由后可以在孕后审批。
申请材料
1、育龄夫妻双方符合再生育条件的签字声明,并填写《再生育审批表》(一式三份);
2、第一孩生育的有效证件;
3、夫妻双方户口簿及复印件;
4、结婚证及复印件;
5、育妇近期孕检证明;
6、育龄夫妻近期免冠照片;
7、《福建省办理再生育申请和审批有关事项的规定》所要求的材料:
①双方为独生子女的,需提供双方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相关证明;
②再婚夫妻,需提供一方或双方离婚协议书,离婚证或法院判决书(调节书);③一方丧偶后再婚的,需提供丧偶方原配偶的死亡证明;
④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的,需提供设区的市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的书面鉴定结论;
⑤其他情况再生育也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审批程序
1、申请再生育的对象,必须由夫妻双方共同提出申请,报双方单位或村(居)委会,村(居)委会签署意见后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到《再生育审批表》及有关材料后,对于书面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自收到材料之日起当场或五日内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齐的全部材料,并限期补齐,再行审批;自收齐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初步审查、签署意见,上报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2、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收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送的材料后,在二十日内作出审批决定。情况特殊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当事人。
3、符合法定条件的,要在《再生育审批表》上签署单位和经办人意见,作出准予再生育的书面决定,告知乡(镇)和当事人的同时发给生育服务证,也可以委托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村(居)委会送证上门。领证人员名单在夫妻双方所在村(居)委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4、不符合生育条件的,作出不予批准再生育的书面决定。
第十二条夫妻双方均为少数民族(除壮族外),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生育两个子女:
(一)夫妻双方均为农村人口;
(二)夫妻双方在少数民族乡、村居住或者工作满五年。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一)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
(二)两个子女中有一个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夫妻可以再生育;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符合本条例规定合计有两个子女。
夫妻一方为汉族,一方为少数民族(除壮族外),汉族一方到少数民族一方落户,居住在少数民族乡、村,所生子女按有关规定定为少数民族的,适用前两款规定。
第十三条经批准再生育的,生育间隔期为四年以上,并且女方在二十五周岁以上。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受生育间隔期的限制:
(一)符合第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款规定;
(二)符合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项规定;
(三)符合第十二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
(四)女方在三十周岁以上。本条例所指的残疾儿的确认,必须经设区的市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机构鉴定;不孕症和丧失生育能力的确认,必须取得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或者保健机构的医学证明。
第十四条禁止提前生育、婚外生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提前生育:
(一)婚前生育(含未达法定婚龄怀孕);
(二)未满生育间隔期生育;
(三)符合再生育条件未经审批生育。
非法收养、送养以及遗弃子女视为违反计划生育行为。对遗弃子女的,不得批准再生育。
第十五条生育子女应当按规定领取生育证。领取生育证的具体办法由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
农村人口:
常住农村的人口。包括农业人口和一部分非农业人口。中国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农村人口包括:①国营农场户数中的常住人口。②乡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常住农村的外出民工、工厂临时工、户口在农村的外出学生,但不包括户口在农村的国家职工。
第四篇:再生育审批个人承诺书
再生育审批个人承诺书
我们夫妻承诺:《夫妻两生育申请表》(《夫妻特殊情况生育申请表》)所填写的所有信息属实,提供的相关资料、证明真实有效,自愿承担因不实信息和提供虚假材料所产生的一切责任,包括:
1、承认取得的再生育证始终无效;
2、已生育的,承认是违法生育,并依据《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承担社会抚养费按自由裁量最高倍数征收(包括个人年实际收入超出部分,按最高倍数加收社会抚养费)的法律责任。
3、承担纳入各类征信系统诚信体系黑名单的失信责任。
承诺人(手印):
年 月 日
本承诺书一式二份,当事人保留一份,案卷存档一份。
第五篇:平阳县再生育审批流程及相关材料(定稿)
附件1:
再生育审批流程图
备注:按照《温州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再生育审批时限从受理之日起到作出书面审批决定减少为不得超过27个工作日,特殊情况生育审批为不得超过32个工作日,孕12周以上增加5个工作日用于审核调查。
3附件2:
双方或一方独生子女申请再生育需要携带的材料清单
备注:
1、申请表签名必须由当事人当面签署,委托他人办理的,应附当事人委托书。
2、独生子女父母婚育情况调查表,由申请人填写,父母签字。父母均为初婚的,由母亲所在生育管理地或退出育龄期时(50周岁)所在生育管理地出具审核意见。父母再婚或离异的,要分别填写,母亲由退出育龄期时所在生育管理地出具审核意见;父亲再婚的由继母退出育龄期时所在生育管理地出具审核意见,未再婚或再婚时继母已经退出育龄期的由父亲户籍所在地出具审核意见。父母有单位的,可由单位出具审核意见。
3、孕情证明,由计划生育指导站、服务站或卫生医疗单位出具,孕12周以上增加5个工作日用于审核调查。
4、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在受理时收回。
5、生育管理地不在我省的,需要提供夫妻婚育情况证明。
6、“其他”是指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出具的证明、声明、谈话笔录等。(如涉侨、涉港澳台、涉外、涉密等)
附件3:
夫妻再生育申请表
附件4:
夫妻再生育审批表
说明:此表一式二份,县、乡镇(街道)各存一份。
附件5:
独生子女父母婚育情况调查表
附件6:
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婚育情况调查表需要
携带材料和流程
备注:
1、父母结婚证未办理或遗失的,需要有可以证明夫妻关系的材料,如民政部门证明、户口簿或村居(社区)证明。
2、父亲多次婚姻变动的需相应增加独生子女父母婚育情况调查表。
3、“其他”是指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携带的证明,如曾生育子女已死亡的证明。
流程图
备注:
1、出具证明的村居(社区)所在乡镇(街道)与办理再生育审批为同一乡镇(街道)的,村居(社区)出具证明后可以直接递交。
2、跨省的,需要县(市、区)人口计生行政部门签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