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06:1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兰亭集序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兰亭集序读后感》。

第一篇:兰亭集序读后感

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读后感集萃

1、《兰亭集序》读后感

轻轻地打开书本,我的心跃入了文字中,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兰亭集序读后感。

会稽山阴。兰亭。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四周是一片高高的茂密的竹林,清清的流水匆匆而过,“叮咚叮咚”,他在和我说一个故事。一代书圣王羲之,在这里写下了“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序文,一个个“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字,仿佛有了生命。

我想王羲之是一个“怕死”的人。因此,他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眼前的美好的事物。为了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他“尝极东方,寄情于山水之间”,又临池学书,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王羲之陶醉于山水,书法之时,定是十分快然自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那么,如此短暂的一生,不是更加迫近死亡了吗?不是这样的。对他来说,虽然时间匆匆而逝,但并不是什么也没有留下。正如流星一般,很快便消逝了,却擦出极其夺目的光芒!珍惜时间,并不是珍惜时间本身,把时间当成宝贝一样,而是珍惜生命,怜惜如何度过时间。无所事事的人感觉时间是漫长的,他们似乎有了更长久的生命。但是,他们就像纸上的一条长长的线,单薄而苍白!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告诉了我们如何看待死亡。而看了《兰亭集序》之后,我明白了自己该如何活着。正如泰戈尔所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想起自己以前,不知蹉跎了多少时光。曾经坐在电脑旁边,几个小时不停地玩着游戏,还津津有味,不亦乐乎;曾经和同学们出外游玩,吃喝打闹,还以为年轻便是如此;曾经坐在桌子旁,对着书本一筹莫展,还觉得时间是如此漫长……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

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清晨的阳光洒进窗子,请不要用昨夜的梦拒绝她,我们应该用朗朗的读书声回报她灿烂的笑;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向你招手时,请不要轻易地把整个身心投入她的怀抱,我们应该友好地和她握握手;当你想亲近大自然的时候,请不要带着喧闹同行,静静的一个人,大自然才会向你展示她的全部魅力……

“花开时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时间如白驹过隙,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是激起千层大浪,还是默默无闻,随之而逝?美好的生命是易逝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珍惜生命的一分一秒。

一条单薄而苍白的线已经成了过去,现在我们要用生命绘出一幅唯美的画卷――一朵灿烂的夏花!

2、读《兰亭集序》有感

《兰亭集序》一文当中讲述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文人义士来到这里修契。并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诗人们即兴做诗的宏观场面。

(描述当时“诗歌会”的盛况。)

作者因此有感而发,表达了他的生死观,批判了古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这一点是很值的称颂的。

(简要概述其观点。)

作者觉得,当人们在陶醉于一时的快乐和追求满足的同时,却不知老之将至,随着时光的流逝,感叹便油然而生,过去的快乐已为陈迹。在这其中,作者也无不流露出无奈悲哀的情绪,在这方面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

虽然,死对于人们来说无疑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可这又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当一个人感叹自己将要离开人世时,何不想想,既然死已是定绿,何不利用剩余的时间去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快乐起来,而是在那儿独自的悲哀与惆怅。这样只能消磨自己的时光,加快自己的死亡速度。

(针对时光易逝的感叹情绪,作者表达自己的观点。)

虽然,快乐不会伴你终身,但你毕竟快乐过。当你去追求自己所喜爱的人或事物,虽然历尽搓(挫)折,但你也为此而感到高兴,因为他们是你激情燃烧的导火线。当时光流逝,老之将至时,回顾往昔,不论快乐还是悲伤,总会给你即将逝去的生命带来欣慰和快感。

简评:《兰亭集序》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作者在开篇描述当时的时间与地点,及与会人物。接着简述其观点,然后作者就“作者也无不流露出无奈悲哀的情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指出这些回忆都会 “给你即将逝去的生命带来欣慰和快感”。内容简洁明了,但更像是“骨架”,如果“血肉”再丰满些,文章会更出色。

3、《兰亭集序》读后感

文中作者在兰亭集会上心情愉悦,此时的他却突然领悟到,快乐时光的短暂。“死生亦大矣”表明了王羲之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我想每个人都期望“好景常在,好花常开”,王羲之也不例外,他也想留住现在,尽情地享受在“生”的乐趣中,和志同道合的人畅谈志趣抱负;可是同时代有的人却随着自己的性情、爱好,不受拘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这是他们所追求的。当他们沉浸在自得、愉悦时,衰老却在背后不知不觉地到来,于是,人们感叹人生无常。有心智生活的作者更是感到悲痛,他知道只有珍惜此刻的生命,因为他无法改变下一刻的事态变迁。

对人生的倔强执著,对死的厌恶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我们痛恨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哪怕是回头看看走过的足迹的机会都没有,它无情地朝着没有尽头的终点走去,一路上,留下多少人伤心的泪水,痛苦的呻吟,它也不闻不问,只是冷酷的走着,把我们甩在一边。

为什么人会有生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掌控命运?好想永远停留在此刻,这幸福的瞬间,然后把所以令人烦恼的东西都赶走,只留下美好的,读后感《兰亭集序读后感》。

但我们只有无奈地摇头。

4、《兰亭集序》读后感

死,我们害怕;即使碰到了它的衣角我们也惊慌不已,所以我们尽可能地远离,希望一直不会在某个转弯路口,碰见它。

生,我们留恋;在年轻时,我们忘却关注这个世界;年老后,我们多想一直睁着眼睛,多想看看这我即将远去的花花世界。

可人总是这样,在失去之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眼前美景,只留下唉声叹气,抱怨当时的无知。

文中作者在兰亭集会上心情愉悦,此时的他却突然领悟到,快乐时光的短暂。“死生亦大矣”表明了王羲之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我想每个人都期望“好景常在,好花常开”,王羲之也不例外,他也想留住现在,尽情地享受在“生”的乐趣中,和志同道合的人畅谈志趣抱负;可是同时代有的人却随着自己的性情、爱好,不受拘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这是他们所追求的。当他们沉浸在自得、愉悦时,衰老却在背后不知不觉地到来,于是,人们感叹人生无常。有心智生活的作者更是感到悲痛,他知道只有珍惜此刻的生命,因为他无法改变下一刻的事态变迁。

对人生的倔强执著,对死的厌恶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我们痛恨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哪怕是回头看看走过的足迹的机会都没有,它无情地朝着没有尽头的终点走去,一路上,留下多少人伤心的泪水,痛苦的呻吟,它也不闻不问,只是冷酷的走着,把我们甩在一边。

为什么人会有生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掌控命运?好想永远停留在此刻,这幸福的瞬间,然后把所以令人烦恼的东西都赶走,只留下美好的。

但我们只有无奈地摇头。

有所观察、品味、感悟,就足可充实我的人生!

4、《兰亭集序》读后感

王羲之说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确,人生匆匆,短短数十载而已。所以他才认为死和生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他本来就知道“一死生”“齐彭殇”是虚幻荒唐的、妄造的。读那些文字,我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生命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人生无常,所以才更加珍惜;正因为死生亦大,所以才有无尽的眷恋......生活在当今社会,我们并没有像王羲之那时的社会压力,所以我们应该活得更自在。“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拥有了享受生活的权利,那么就要好好地珍惜,不要等将要失去时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

我们虽没有王羲之那样独特的见解,但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去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那么我想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冥冥之中我们已诠释了自己生命的真谛,如果能够这样,那就足够了。

昨天是已走过的,明天是即将走过的,唯有今天正在走过……生命数十载,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能一帆风顺地走完这一程,固然最好;如若不能,我想只要你曾为之付出,拼搏过,曾珍惜过,那也必将是无怨无悔!

我们并不能够去改写历史,也不能够预知未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好好的活着,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去创造那无尽的回忆与欢乐。请珍惜这绝无仅有的机会去活出自己的精彩,去追求自己活着的意义……因为,只有懂得生命真谛的人,才可以将短暂的生命延长!(张燕)

5、读《兰亭集序》有感

读完《兰亭集序》,首先想到的还是生与死的问题。

王羲之在文章中写明了自己的生死观,在他看来,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他认为,死和生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

作者由生想到死,感叹人生无常,但又不是消极的心态。“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出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

生老病死,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客观规律,然而我们都畏惧死亡,可是死亡并没有因为我们整天担心它,它就会偏爱我们而不来找我们。我想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试着换个心态去生活。

上帝给予我们的都是公平的,最初的我们都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有人生活的富足,而有人却只能沿街乞讨?是因为他们的目标不同。有人志向远大,就会为之奋斗,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放弃。而那些稍有不顺就停滞不前的人就只会抱怨命运的不公,永远都抱着一颗悲观的心生活,生命里怎么会有灿烂的阳光呢?所以,保持乐观的、积极的心态尤为重要。

双手高位截肢的刘伟创造了达人秀冠军的奇迹,没有手,却用脚弹奏出了常人用手都很难弹出的优美曲子,是什么让他做到的?是毅力和一颗乐观的心!他说:“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正是这种乐观的心态让他取得了成功。

人总是会死的,再多的担心也是无济于事。与其整天都活在畏惧死亡的阴影里,还不如换个心态,去做点有意义的事,实现生命的价值。既然父母赋予我们生的权利,我们就有义务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6、《兰亭集序》读后感

一千六百五十六年前暮春三月的一天,一群人来到一个叫兰亭的地方集会宴饮。曲水流觞,逸兴遄飞,坐中俊才豪杰,各个把酒临风,即席吟咏,好不热闹。参加的人或许不知道,这一场热闹,竟然能永载史册,而浙江绍兴的老农,更不敢想象这个叫兰亭的地方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化标签。毕竟,才子佳人相邀聚会,政客富贾附庸风雅,在习惯于山水寄情诗赋抒怀的古代中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奇迹的发生,委实太简单了,仅仅就是因为一个三十二岁的太守的笔走龙蛇,使这次集会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的文化活动,而小小的兰亭,也毫无争议地定格在了历史的文化标杆上。太守,就是当年的东道主王羲之,所谓的笔走龙蛇,就是王羲之用行书写下了《兰亭集序》。一个是书圣,一个是书圣写下的“天下第一行书”,就凭这两点,兰亭能不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瑰宝吗?

《兰亭集序》这篇文章,昭明文选里没有登录,古文观止里却赫然在目,这是很令人不解的地方,而《世说新语》里虽有录入,却比现在的《兰亭集序》少了二百多个字,也留下一个大疑问。所以,在郭沫若先生为此大打笔墨官司之后,我们确实很难在文章内容上作什么评价。

“死生亦大矣”,是对六朝明理的沉痛反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对老庄清谈的无情挞伐,这些思想即便是后人附会,我们也可以记到王右军的头上,因为凭右军的性情和作为,是完全可以担当这样的责任的。

可惜的是孙绰、谢安等诸多高明之辈,他们在兰亭上写的诗,却被一纸序文遮蔽到毫无光彩,连陪衬都很勉强,这真让我们扼腕叹息。所以,我有时不免想,如果遇见子安或逸少这样的人,尽量还是少说话,留个名头,甘心情愿地做一片绿叶也算是幸运的了。

第二篇:兰亭集序的读后感

文中作者在兰亭集会上心情愉悦,此时的他却突然领悟到,快乐时光的短暂,兰亭集序的读后感。“死生亦大矣”表明了王羲之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我想每个人都期望“好景常在,好花常开”,王羲之也不例外,他也想留住现在,尽情地享受在“生”的乐趣中,和志同道合的人畅谈志趣抱负;可是同时代有的人却随着自己的性情、爱好,不受拘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这是他们所追求的。当他们沉浸在自得、愉悦时,衰老却在背后不知不觉地到来,于是,人们感叹人生无常。有心智生活的作者更是感到悲痛,他知道只有珍惜此刻的生命,因为他无法改变下一刻的事态变迁。

对人生的倔强执著,对死的厌恶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我们痛恨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哪怕是回头看看走过的足迹的机会都没有,它无情地朝着没有尽头的终点走去,一路上,留下多少人伤心的泪水,痛苦的呻吟,它也不闻不问,只是冷酷的走着,把我们甩在一边。

为什么人会有生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掌控命运?好想永远停留在此刻,这幸福的瞬间,然后把所以令人烦恼的东西都赶走,只留下美好的。

但我们只有无奈地摇头。

《兰亭集序》读后感

死,我们害怕;即使碰到了它的衣角我们也惊慌不已,所以我们尽可能地远离,希望一直不会在某个转弯路口,碰见它。

生,我们留恋;在年轻时,我们忘却关注这个世界;年老后,我们多想一直睁着眼睛,多想看看这我即将远去的花花世界。

可人总是这样,在失去之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眼前美景,只留下唉声叹气,抱怨当时的无知。

文中作者在兰亭集会上心情愉悦,此时的他却突然领悟到,快乐时光的短暂。“死生亦大矣”表明了王羲之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我想每个人都期望“好景常在,好花常开”,王羲之也不例外,他也想留住现在,尽情地享受在“生”的乐趣中,和志同道合的人畅谈志趣抱负;可是同时代有的人却随着自己的性情、爱好,不受拘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这是他们所追求的。当他们沉浸在自得、愉悦时,衰老却在背后不知不觉地到来,于是,人们感叹人生无常。有心智生活的作者更是感到悲痛,他知道只有珍惜此刻的生命,因为他无法改变下一刻的事态变迁。

对人生的倔强执著,对死的厌恶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我们痛恨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哪怕是回头看看走过的足迹的机会都没有,它无情地朝着没有尽头的终点走去,一路上,留下多少人伤心的泪水,痛苦的呻吟,它也不闻不问,只是冷酷的走着,把我们甩在一边。

为什么人会有生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掌控命运?好想永远停留在此刻,这幸福的瞬间,然后把所以令人烦恼的东西都赶走,只留下美好的,读后感《兰亭集序的读后感》。

但我们只有无奈地摇头。

有所观察、品味、感悟,就足可充实我的人生!

《兰亭集序》读后感

王羲之说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确,人生匆匆,短短数十载而已。所以他才认为死和生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他本来就知道“一死生”“齐彭殇”是虚幻荒唐的、妄造的。读那些文字,我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生命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人生无常,所以才更加珍惜;正因为死生亦大,所以才有无尽的眷恋......生活在当今社会,我们并没有像王羲之那时的社会压力,所以我们应该活得更自在。“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拥有了享受生活的权利,那么就要好好地珍惜,不要等将要失去时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我们虽没有王羲之那样独特的见解,但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去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那么我想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冥冥之中我们已诠释了自己生命的真谛,如果能够这样,那就足够了。

昨天是已走过的,明天是即将走过的,唯有今天正在走过……生命数十载,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能一帆风顺地走完这一程,固然最好;如若不能,我想只要你曾为之付出,拼搏过,曾珍惜过,那也必将是无怨无悔!

我们并不能够去改写历史,也不能够预知未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好好的活着,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去创造那无尽的回忆与欢乐。请珍惜这绝无仅有的机会去活出自己的精彩,去追求自己活着的意义……因为,只有懂得生命真谛的人,才可以将短暂的生命延长!(张燕)

读《兰亭集序》有感

读完《兰亭集序》,首先想到的还是生与死的问题。

王羲之在文章中写明了自己的生死观,在他看来,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他认为,死和生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

作者由生想到死,感叹人生无常,但又不是消极的心态。“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出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

生老病死,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客观规律,然而我们都畏惧死亡,可是死亡并没有因为我们整天担心它,它就会偏爱我们而不来找我们。我想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试着换个心态去生活。

上帝给予我们的都是公平的,最初的我们都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有人生活的富足,而有人却只能沿街乞讨?是因为他们的目标不同。有人志向远大,就会为之奋斗,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放弃。而那些稍有不顺就停滞不前的人就只会抱怨命运的不公,永远都抱着一颗悲观的心生活,生命里怎么会有灿烂的阳光呢?所以,保持乐观的、积极的心态尤为重要。

双手高位截肢的刘伟创造了达人秀冠军的奇迹,没有手,却用脚弹奏出了常人用手都很难弹出的优美曲子,是什么让他做到的?是毅力和一颗乐观的心!他说:“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正是这种乐观的心态让他取得了成功。

人总是会死的,再多的担心也是无济于事。与其整天都活在畏惧死亡的阴影里,还不如换个心态,去做点有意义的事,实现生命的价值。既然父母赋予我们生的权利,我们就有义务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司丽洁

第三篇:兰亭集序 读后感

东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够撼动。他传颂千古的最佳书法作品就是写于公元三百五十三年的《兰亭集序》,这是任何对中国书法有起码了解的人都熟知的事情了。有关《兰亭集序》的故事也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最为人们认可的一种说法就是:唐太宗派萧翼到辩才和尚那里骗取到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兰亭集序》后,把他一直带在身边,并留下了遗嘱:死后用这一绝世珍品殉葬。世传阎立本作《萧翼赚兰亭图卷》(现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即以绘画形式反映此事。所以后人都认定《兰亭集序》最后的归宿是在唐太宗的昭陵里。

当年,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当时就名满天下、惹人追捧了。而唐太宗酷爱书法,是唐代颇有建树的书法家、收藏家和书法理论家,一生致力于收藏王羲之的书法真品,据说先后共得到两千二百余件。《唐会要·书法》记载:“贞观六年正月八日,命整治御府古今工书钟、王等真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又载:“尝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自得《兰亭集序》后,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他在为《晋书·王羲之传》写《论》时,承认自己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心慕手追”。他还在《笔意论》中谈其临摹王书心得:“夫学书者,先须知有王右军绝妙得意处:真书《乐毅论》、行书《兰亭》、草书《十七帖》,勿令有死点画,书之道也。”所以,唐太宗死后以《兰亭集序》陪葬是完全顺乎事理的。

昭陵在历史上曾经被盗过,五代军阀温韬盗掘昭陵就记载有“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可想象出这个“山下宫殿”内部寝殿层层叠叠悠远宏丽的情景。

但昭陵还没有正式发掘,其墓道地宫的情况现在很难全面掌握,史料对它的记载只有新旧《五代史·温韬传》及《唐会要·陵议》。据这些史料记载,昭陵依山凿石为元宫(墓室),从墓道至墓室山约七十五丈,前后安置了五道石门。墓室内富丽堂皇,不异于长安城的九重宫阙。墓道东西两厢列置着许多石函,石函内装着铁匣,匣内装着珍贵的陪葬品,传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和汉代钟繇等古代著名书法家的许多墨宝都在其中。南宋大诗人陆游作诗感叹:“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也印证了《兰亭集序》被陪葬在昭陵的说法。

近来有一种说法:昭陵被盗时并未见《兰亭集序》的踪迹,因此《兰亭集序》可能并未按照唐太宗的遗愿陪葬在昭陵里,而是被他的儿子高宗李治留下后最终被埋于他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之中了。由于乾陵是公认至今未遭盗劫的唐代帝陵,这让《兰亭集序》的下落更加扑朔迷离了。

李世民的功绩和名望都是帝王当中一流的,他对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崇拜和追求使得他的书法水平也大大高于其它帝王。其代表作行书勒石作品《温泉铭》和《晋祠铭》凤翥龙翔,意境高古,一直流传至今,被公认是上乘的书法艺术瑰宝。他的书法艺技当中有多少是受王羲之的影响?真本《兰亭集序》与世传的神龙本、定武本、褚遂良摹本等究竟有多少差别?以昭陵之坚固深邃,盗墓者能将《兰亭集序》拿走吗?为何真本《兰亭集序》始终没有在世上露过面?我们还能

在今天诸多的王羲之作品的摹本中最终见到这件被人们追逐了一千六百多年的、至高无上的书法真品吗?世人至今也还在拭目以待。

回答人的补充2009-11-26 17:31

昨晚和爷爷一起在老故事频道上看了一个介绍王羲之的节目,节目里提到了兰亭集序,当它再次被读起时,我亦有感于斯文。

记得这兰亭集序在初中就学过,当时还能背下,不过当时年纪小没有什么感觉。当它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已走过了八年的路。

现在的我爱旅游,看风景,去散心,原因正是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从小到现在,我的理想不断的变化,亦如情随事迁。每当我有感于世事,立下鸿志,无不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当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我看兰亭集序,所情所感于此相同,这也是读书的乐趣所在吧。每当读到这样的文章,或感同身受,或焕然大悟,就如同一阵清风吹过,听见树叶掉落,听见花开的声音。你飘入深蓝的天空,把爱恨情仇都忘却,唯有超脱。

能和王羲之神交一次,我也不枉这几天的光阴虚度。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有些道理是亘古不变的。

附上兰亭集序全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生如夏花――读《兰亭集序》有感

文章来源:九天湖第11期 点击数:3482 更新时间:2007-6-19 【字体:小 大】轻轻地打开书本,我的心跃入了文字中,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会稽山阴。兰亭。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四周是一片高高的茂密的竹林,清清的流水匆匆而过,“叮咚叮咚”,他在和我说一个故事。一代书圣王羲之,在这里写下了“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序文,一个个“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字,仿佛有了生命。

我想王羲之是一个“怕死”的人。因此,他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眼前的美好的事物。为了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他“尝极东方,寄情于山水之间”,又临池学书,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王羲之陶醉于山水,书法之时,定是十分快然自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那么,如此短暂的一生,不是更加迫近死亡了吗?不是这样的。对他来说,虽然时间匆匆而逝,但并不是什么也没有留下。正如流星一般,很快便消逝了,却擦出极其夺目的光芒!珍惜时间,并不是珍惜时间本身,把时间当成宝贝一样,而是珍惜生命,怜惜如何度过时间。无所事事的人感觉时间是漫长的,他们似乎有了更长久的生命。但是,他们就像纸上的一条长长的线,单薄而苍白!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告诉了我们如 何看待死亡。而看了《兰亭集序》之后,我明白了自己该如何活着。正如泰戈尔所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想起自己以前,不知蹉跎了多少时光。曾经坐在电脑旁边,几个小时不停地玩着游戏,还津津有味,不亦乐乎;曾经和同学们出外游玩,吃喝打闹,还以为年轻便是如此;曾经坐在桌子旁,对着书本一筹莫展,还觉得时间是如此漫长„„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

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清晨的阳光洒进窗子,请不要用昨夜的梦拒绝她,我们应该用朗朗的读书声回报她灿烂的笑;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向你招手时,请不要轻易地把整个身心投入她的怀抱,我们应该友好地和她握握手;当你想亲近大自然的时候,请不要带着喧闹同行,静静的一个人,大自然才会向你展示她的全部魅力„„

“花开时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时间如白驹过隙,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是激起千层大浪,还是默默无闻,随之而逝?美好的生命是易逝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珍惜生命的一分一秒。

一条单薄而苍白的线已经成了过去,现在我们要用生命绘出一幅唯美的画卷――一朵灿烂的夏花!

第四篇: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一作

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一作

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或作

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第五篇:兰亭集序

论文关键词:王羲之;兰亭序;山水之乐;死生之悲;忧患意识

论文摘要:《兰亭序》是中国文学玄言体向山水题材转变的重要作品之一。此文情景交融,理趣交辉,从山水之乐转到死生之悲,透射出深层的忧患意识,反映了东晋士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世道人生的态度。其对后世山水文学、书画创作的思想倾向与审美趣味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太宗对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爱不释手:“尽善尽美……观之不觉其倦,览之莫识其端。”(李世民《王羲之传论》)我们认为,唐太宗不仅是从中国书法艺术形式美的角度去欣赏《兰亭序》的,更是从其文字的山水情怀、生死认识、忧患意识及像外之意等去玩味其中奥妙,并得到无穷审美快感和共鸣的,历代窥得其书法壶奥的帝王和文人莫不如是。《兰亭序》不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奇葩,亦是山水文学的瑰宝。《兰亭序》全文324字,后人一般将其分成四个部分,我们姑且全文录于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3月3日,时年50岁的王羲之(303—361),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2人集会于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上的兰亭,在宜人的山水中,借修楔之事,饮酒赋诗、挥毫泼墨、抒发幽情,王羲之、谢安等11人成诗各两首,郗昙等15人各成诗一首,共成诗37首,编成《兰亭集》,另外16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兰亭雅集是书法家、文学家、社会名流的一次盛会。”《兰亭集》作为诗人集团同题作品集,为有史以来录诗数量最大者。《兰亭集序》即为该集所作之序,是王羲之书法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兰亭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江南著名园林。从思想上看,全序可分为两部分。

一、二段叙暮春兰亭修楔,群贤少长流觞曲水,畅叙幽情、游目骋怀,极山水之乐;

三、四段思人俯仰一世,快然自足,却不敌老之将至、情随事迁,感死生之悲,感今昔兴怀,无限怅惘。

一、游目骋怀,极山水之乐

序文前两段写景、抒情,文笔云淡风轻,素雅练达。“暮春之初”一句,让我们联想到《论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段话几乎可以概括儒家政治、教育和生活的理想境界,无忧无虑、从容不迫、崇尚自然,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水乳交融、完全和谐的自由境界。这是孔子最赞同的人生境界:恬淡、宁静,是一种乐境,与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乐”不谋而合。朱熹评注曾点之境界,说“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朱子《论语集注卷六》)。无疑,王羲之是很赞赏这种境界的,此次“修禊”,就既有“冠者”,如四大家族成员及社会名流;也有“童子”,他的六个儿子(包括幼子王献之)也参与其中,与孔、曾胸次抱负不谋而合。何谓“修楔事也”?“修楔”,又称“祓除”、“祓楔”、“楔事”,早在夏、商开始,在民间、宫廷以及文士的生活圈子中流行着修楔的习俗,人们在水滨洗涤、祭祀,以避邪求吉,它代表了人们对水的一种原始崇拜。春秋时代,祓楔的巫祭衍为伴有春游活动的风俗。晋代,修楔演变成为老百姓普遍参与的礼俗兼具的游乐盛事,文人雅士更是借此怡情山水、诗词书画。“兰亭雅集把民俗活动、自然审美和文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借春色宜人之天时,融山水环境之优美,行曲水流觞之风雅,在这里,风景园林与文人生活紧密地交融在一起,并相得益彰。”会稽山阴,在今绍兴西南部,离城约13公里。这里层峦叠嶂,山翠水绿,景色宜人,正如王羲之诗云:“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提到:“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又云“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蒸霞蔚”。而兰渚山一带更是此中佳境,兰亭景致集灵秀于一身,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亭子附近,遍种兰花,汉代曾在此地设置驿亭,而得名。江南风景的精华浓缩于此,奇花、异草、翠竹、流水,美不胜收。王羲之虽然祖籍山东琅琊,自永嘉之变后徙于会稽。见其山水秀润,便有终老之志。兰亭集会以后第二年,他辞官归隐于斯,日日与山水为伴,陶冶性情,澡雪精神,想从徜徉山水中获得宁静、祥和和愉悦。会稽山水,是人们追寻慰藉的一方净土;兰亭集会,是人与自然的交融。作者用最简洁的线条、最精炼的文字、最清淡的语言,描绘了“崇山峻岭”的俊杰、伟岸,“茂林修竹”的静幽、疏朗,“清流激湍”的活泼、清爽。尤其是“映带左右”四字,将“流觞曲水”的自然景观表现得栩栩如生,展现给我们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水画。何谓“流觞曲水”?有两层含义:其一,指一种特定的文人游戏,即文人雅士坐在弯曲的水流两旁,在上流浮置盛酒的觞,任其飘流而下,觞停在谁的面前,谁就饮酒赋诗。其二,指中国传统园林中专门为举办此种活动而设置的程式化景点。兰亭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山水自然景观天设可引,清幽的景色吸引爱恋山水的文人聚集于此,在自然之外便多了一层活泼的人文气息。

不分身份尊卑、年龄老幼,均依序舒适地坐在曲水旁边,流觞取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却有大自然的流水声、风声、鸟声等天籁之音伴奏,简朴而又休闲。这显然是道家的一种境界,《老子》四十一章:“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指的“元”的大美、形而上的美。丝竹管弦固然能够带给人愉悦的享受,但是心中有音乐的人,无音也一样可以体味到音乐的妙处,而且琴棋书画的美,是相通的。正如,我们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行云流水间自可感觉其中的节奏,仿佛听见奇妙的音乐从字里行间流溢出来,全身心都得到审美快感,妙不可言。音乐真正的美,在乐外。这一点,生于王羲之死后四年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约365-427)也深得其味,萧统《陶渊明传》说:“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渊明自己还留下了令人会心一笑的诗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晋书·陶潜传》)。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中国的诗歌,几乎都离不了酒,酒有时可以使创作达到一种有如神助的境界,如梦一样,使人获得灵感。王羲之酒醒以后,看自己书写的《兰亭序》亦倍感惊喜,于是多次摹写,却完全不如原文精妙。不禁感慨:“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山水和流觞,使其书法艺术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饮一杯酒吟一首诗,这样的生活,是很多文人雅士倍感惬意,且津津乐道的。《论语·雍也》中有对颜回之贤的赞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一觞一咏”正含着这种简单的快乐在里面,王羲之虽然生活并不困窘,但也淡泊名利,喜欢恬淡的山水生活。“畅叙幽情”,“畅”,畅快淋漓,痛快也,尽兴也,“酒逢知己千杯少”,谈古论今,诗词书画,这是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存在的彰显。“幽情”,无疑就是乐山水之情、清幽之情,那是一种和自然天地融为一体的情,是在自然山水中倾听灵魂、寻求宁静的情。此段的重点在“幽”,既是景幽、境幽,又是情幽、心幽,诗人们曲水流觞、自在闲适。

整个这一部分,文气流畅,自在无碍,紧系兰亭山水美景,记诗人流觞咏诗之雅事,简洁的字句散发出一种淡雅清幽的意味,给人宁静的享受。我们看到了亲近自然、逸情山水的魏晋风度。清、静、雅、幽,好一个兰亭集会。

第二部分,从兰亭走向宇宙,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小美走向大美,从清“幽”走向极“乐”,山水之乐的情绪进一步高涨。从“朗”、“清”、“惠”、“和”到“大”、“盛”、“游”、“乐”,神游千里、心怀万物,乐从中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和风轻柔,自然的宁静、平和、美好使人心情舒畅,“天地人三参”,天、地、人是一种可以发生感应的关系存在,所谓异质同构,这是中国人独特的天人合一观念。中国人“仰观”、“俯察”,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一种“观物取象”的艺术方法。“俯仰”,指远近大小、上下宏微的观察,由表及里,去伪取真,从天地人文万物中摄取最有象征和指导意义的形式,以达到“通德”、“类情”的目的。《周易》“俯仰”之“观”体现了中国古人思维的独特性,不单纯是指一般意义上对外物的观照,更是给天地万物赋予精神意义、对宇宙生命豁然会通,是高度抽象性的审美体验,对中国哲学和文化艺术影响深远,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就是此理念的发展。“俯仰”二字在东晋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仰观大造,俯览时物”(孙绰《答许询诗》),“仰咏道诲,俯膺俗教”(孙绰《赠谢安诗》),兰亭诗中亦比比皆是:“仰观碧天际,俯瞰绿水滨”(王羲之),“仰想虚舟说,俯叹世上宾”(庾蕴),“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徐丰之),可见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对大自然进行“仰观”、“俯察”的审美观照在当时是极其普遍而且成熟的。大自然是一座宝库,“仰观”、“俯察”,可以发现“宇宙之大”、“品类之盛”,你不能不慨叹自然的博大和丰盛。盛大之谓美也,可以使人“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从中品味真正的快乐,大乐。“游”、“骋”是一种自由的境界、逍遥的境界。“极”、“娱”是一种恣肆的生活、享乐的生活。正如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所言的那样,王羲之的作品表观出“晋人纯净的胸襟和深厚的感觉所启示的宇宙观,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这世界,使触着的一切呈露新的灵魂新的生命”。这一部分承继第一部分,依然表达的是乐,不过,已经跳出小象之外,既是审美之乐,又是哲思之乐。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返璞归真,亲近自然,并从中获得无限自由和充分快乐。空灵、冲淡、和悦、幽静、玄远,自然中自有情趣和妙意。他从形而下的山水中获得形而上的体验,通过对自身生命的密切关注而完成文人情怀的表达。东晋,亲近山水、娱情自然成为一种时尚。文人们以虚静的心灵和审美的态度观照山水,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表现出对自然山水悠然神往的欣赏。他们摆脱尘世的一切束缚,以一颗清虚恬淡的玄心,以审美的态度、平和的心境来观照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一往情深地融入到整个宇宙自然之中,在物我冥合的心灵体验中畅神悦性,体会到人生的至乐与逍遥。王羲之是那种和山水契合的真性情之人,政治时事使他烦恼,他对社会失去信心,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自得其乐。《兰亭序》前一二部分之乐表现了他逃避现实、崇尚隐逸、及时行乐的心理意识。他曾经这样说自己:“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见《全晋文》王羲之杂帖),宋人洪迈更是说他是个“抗怀物外”、“功名成就一无可言的人物”(《容斋随笔》)。这样说王羲之虽然很片面,但是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他的沉溺山水。他自己在兰亭诗中也有:“驾言与时游,逍遥映通津”;“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他去官后“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事,采药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都,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日:„我卒当以乐死。”‟)山水之乐得到的快感大有直追真理之乐的势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二、俯仰一世。感死生之悲

王羲之并非真道家,山水美带来的快感毕竟是短暂的,不能消解他内心深处的悲哀和忧患。他拓达、恣肆,充满感性;但同时又悲观、消沉,感觉孤独,是一个典型的矛盾体。骨子里有着儒家的悲悯情怀和历史责任,最终不免陷入对岁月之短暂、情事之变迁、生死之无常的思索和悲痛中,这在《兰亭序》的第三、四部分得以体现。

《兰亭序》三四部分乐极生悲,上升到了对“生”与“死”这千古命题的讨论上来,这种转变令人费解且引入争议,也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奥妙所在。这一部分的关键词是“俯仰”和“死生”,关注的是衰老、厌倦、变迁、死亡等问题。乐是清浅的,悲是深刻的。“取诸怀抱”、“晤言一室”,怀抱志向、谈经论道;“因寄所托”、“放浪形骸”,寄情山水、放纵自我,这里面儒道思想兼备,带来的快乐,都是表面的、短暂的,稍纵即逝。求道可以快乐吗?《晋书>云,郄情“与姊夫王羲之、高士许询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绝谷,修黄、老之术”,黄、老思想并不能使王羲之解脱。这与他所处时代、生活遭遇、性格特征,特别是他本身的身体素质相关。他从小身体就不怎么好,少年寡言,身体多病,这在他的那些自叙病痛的手札中可窥一斑:如“胛风遂欲成患,甚忧之”,“吾顷无一日佳,衰老之弊日至。忧,不得有啖,而犹有劳务,体甚劣。”“吾疾故尔,沉滞不解,忧甚。”他珍惜生命,在求仙吃药中寻求长寿良方:如“须狼毒,市求不可得,足下或有者分三两。”“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轻行动如飞也”。(《晋书·王羲之传》)哒些都证明他为健康和长寿做出了极大努力。山水视听之娱和书法创作之乐无疑也可以让他暂时忘却身体和心灵的痛苦。但是写《兰亭序》时,他已年过半百,疾病缠身,他清醒地认识到欣喜和自足的短暂,“老之将至”,年岁不饶人了。59岁羲之病故,寿命并不长,正如他自己所担心的一样。那么,学儒,可以给他带来快乐吗?学而优则仕,报效国家,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理想,但是王羲之的时代不允许。《晋书·王羲之传》有载,他曾多次就异族入侵、内部倾轧等问题向朝廷提过不少积极的建议,但结果是“嘉言忠谋,弃之莫用”,生不逢时,只有辞官。兰亭集会时,作者正处于人生抉择的痛苦时期。他最终放弃仕道,选择了山水,表面上是悠哉游哉,实际上是借之聊以遣怀,不得已而为之。他内心充满挣扎和痛苦,朋友晤言、山水寄托,并不能获得真正而持久的自由,只能暂时把身心的痛楚、人生的失意忘记。“老之将之”、“情随事迁”、“修短随化”,青春、情感、生命长短都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一切稍纵即逝。生之快乐会因为死亡到来而中止,“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乐极生悲的钝痛,让我们想起孔子站在川边的感慨:“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时间、生死,是人类经常被困扰的问题,悲痛比快乐往往更容易引起共鸣,王羲之从山水之乐转到人生之悲,由浅人深,落到忧患意识上来,让我们为之同情、为之深思。

最后一部分思前想后,痛定思悲。王羲之每见“昔人兴感之由”,契合自己心境,就不能不伤感自身,难以释怀,自己也不知所以。感同身受,所以明白所谓泯灭生死差别是荒诞的,期望长生不老也是痴心妄想。这里我们读出了他的生命之悲。通常我们在阅读时,也喜欢怀古伤今,心里引起无限共鸣。人生短暂、世事变幻,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宋苏轼

《赤壁赋》里,借客之口叹息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大约都是差不多的心境了。

接着,王羲之在乐与悲之中体悟到生与死不同,对庄子哲学提出质疑和否定:“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试图泯灭生和死的界限,人生最彻底的自由,莫过于从对死亡的恐惧中摆脱出来。一旦卸去了这一重负,其他烦恼与痛苦都可迎刃而解。然而,大多数人做不到,王羲之也做不到。我们知道,他在生活中是试图通过求仙吃药以使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说明他虽然寄情山水,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的达到淡泊明志、物我两忘的境界。关于这一点,韩愈说得很透彻:“一死生,解外胶,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送高闲上人序》)王羲之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死和生是两码事,死了就不可以再生。长生不老也是虚幻。作者清醒地直面死亡,无疑是有着哲人的理智和真诚的。

想到死亡,就想到自己身后之事,王羲之想到后人思考兰亭集会正如自己思考古人一样。生之将逝,悲从中来。用文字记下一切,想后世也应有与他们一样兴怀的人,也会对这些文字有所感喟。他活得率真,活得深沉,也活得悲痛。他确实预料到了后世,不过,他恐怕没有想到,如果没有他的书品《兰亭序》,文海浩渺,兰亭文集恐怕是无人问津的了。文章到了最后,他将笔墨回到兰亭文会上来,落到兰亭集以及序的初衷,希望后人能够继续自己未竞的思考。从表面上看,最后是颓废、悲观、消极的,但实际上,生死之思是他对生命强烈的欲求、思考和留恋,是对自己生存意义的重新发现、把握和追求。死生之悲,也使得我们陷人深深的思考。

王羲之对自然山水的欢愉、对宇宙人生的感悟,上承先秦,下启唐宋,奠定了中国文人高逸旷达的山水人生模式,也使得兰亭流觞成为一种生活理想。在书法界,《兰亭序=》被视为至宝,流传不少佳话,历朝历代,仿者如云。如圆明园就有座兰亭,坐石临流。此亭仿会稽兰亭,建于雍正朝,俗称流杯亭。乾隆四十四年,收集历代书法名家《兰亭序》帖6件,再加上大学士于敏中和乾隆皇帝自己的手迹,合为“兰亭八册”。乾隆皇帝命将此亭改建为八方,并换成石柱,每柱刻一帖,即有名的“兰亭八册柱”。在绘画界,自古以来,《兰亭修楔》就是画家们喜欢的题材。北宋的李公麟、南宋的刘松年、明朝的仇英、文征明等都有创作。“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傅抱石(1904—1965)也创作了多幅以《兰亭序>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其中1945年作的《兰亭修禊图》,集大字篆书、金石小楷、人物、山水于一长卷,卷尾汇集了中国近现代五位书画大师徐悲鸿、吴作人、刘海粟、朱屺瞻和唐云的长题,可谓弥足珍贵。这些都可以见出《兰亭序>对后世书画的深远影响。

《兰亭序》思想的复杂性也是该文耐人寻味的原因之一。全文可以看出王羲之内心世界儒、道、佛等诸思想的矛盾,这也是魏晋文人乃至中国历代文人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矛盾,乐和悲的交织、现实和理想的冲突、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兰亭序》一文首尾相衔。跌宕起伏,由平淡起,先喜后悲,又归于平淡,缓急之间可见节奏和抑扬,“真”亦是此文动人之处。“飘如浮云,矫如惊龙”不止是书法作品的形体之美,更是文字内容的曲折、气韵和音乐之美。从沉浸在山水之乐的舒畅向死生之悲的怅惘突变,快然的享乐意识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交织,使此文具有神秘的意蕴和强大的张力,体现生命之律动、音乐之旋律。意境深远,灵气回荡,回味无穷,对中国山水文学寓情于景、忧患时事、注重哲思的风格影响甚深。《古文观止》对《兰亭序》的评价是:“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好文字的生命力在于它拨动的是千百年来大家心底一直潜在的那根琴弦,凡人乎其内者,莫不感而遂通,于是它便成为今人与古人、后人与今人思想情感沟通的桥梁。信哉!诚如先生言:“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下载兰亭集序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兰亭集序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记诵全文。 2.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能力目标 1.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特点,体......

    兰亭集序12

    《兰亭集序》教学案例——对朗读教学法的实践与看法作者:honghan 加入日期:09-03-01 作者EMAIL:617204737@qq.com 《兰亭集序》教学案例 ——对朗读教学法的实践与看法 温州......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旷达胸怀。 2、通过朗读训练,体会本文清丽流畅、骈散结合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1、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

    兰亭集序教案

    《兰 亭 集 序》教案 宁波四明中学戎骁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2、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

    兰亭集序 教案

    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 2009-12-15 19:11:41| 分类: 优秀教案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兰亭集序教案

    卢氏职专莫相斌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书序的特点 ,作者及写作背景。 2 朗读全文,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人生感慨。 3 理解作......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 (第二课时) 重点:深入文章,理解作者的感情。 过程: 一、导入 这是一篇东晋散文,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东晋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和精神状态。(投影)杜牧《润州》,向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