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写好状物作文
如何写好状物作文
状物,就是把动物、植物、静物(主要指日用品、工艺品、玩具、特产和建筑物)如实地、细致地、准确地描绘出来,使人感到逼真,栩栩如生,如见其物。
动物是儿童的天使。喜爱小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大人们每当回忆儿童时代的生活,总是忘不了小动物如何萌发他们的童心和爱心,忘不了那充满童稚和情趣的与小动物相处的美好时光。所以,描写小动物是小学生不可缺少的作文题目。
我们的生存、生活离不开植物,更何况爱花爱草的孩子们,大自然是美的,那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的树木,那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花卉,以其色彩、情态、形状、功能,装点着大自然,也装点着人民的生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丽宜人、多姿多彩的环境。因而,植物也成了小学生作文的丰富题材。
至于其他实物,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建筑物,更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谁也离不开它。下面我们着重谈谈描绘动、植物应注意的方法。
什么是动物的特征?我们下面来做一个小练习,大家把以下动物的名称和特点连起来:威风凛凛的,活蹦乱跳的,文质彬彬的,狡猾的,温驯的,会唱歌的,能报信的猴子,狐狸,老虎,鸽子,小羊,小鸟,熊猫
(大家都回答的很好,这说明大家平时去动物园时对这些小动物的观察都非常仔细)观察,是获得状物作文材料的最重要的途径。观察,就是看,仔细地看。
如果不看仔细,不研究,也就倏忽而过,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用说产生写作冲动,而想办法把物的“倩影”留下来,成为写作的素材了。只有我们对既定目标仔细地、有顺序地、抓特征地观察,才能把物的形状、色彩、所处状态、特征特性把握住,使其在脑子里烙上深刻的印象。
把所描述的物,给读者以直观的形象——看了你的文章,读者就像看到具体的物一样。这就要求把物的外形,准确地勾勒出来。
要做到准确勾勒,必须把握住整体。任何一个物都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
这时,要求我们应从大处着眼。不能急于盯住某些细部
一般来说,有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两种方法。先总后分,就是先介绍概貌,后逐一介绍具体部分;先分后总,就是在把握整体的情况下,先介绍具体部分,然后再概括总体。这两种方法,可分别使用,也可在一篇文章中交替使用。
大家来看这篇文章,看看是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
象鼻子用处大
象鼻子与一般动物的鼻子一样,可以吸气、呼气,是一个呼吸器官;又是一个嗅觉器官。象鼻子又能“以鼻代手”。因为象鼻子特别粗,特别长,肌肉发达,力气很大。它轻轻一卷,就能把一棵大树连根拔起。象鼻子的顶端有一个小手指一样的东西,这个“小手指”感觉非常灵敏,能拾起地上的绣花针。所以,对树上或地面上的食物都好像囊中取物,可随意卷进嘴巴。
象鼻子又好像是“拐杖”、“探索器”。大象是个庞然大物,它最怕陷入泥潭、跌入陷阱。所以象常常用鼻子当拐杖来探路。在遇到危险时,象又用鼻子作武器,把胆敢侵犯自己的豺狼虎豹卷起来,狠狠地甩出去。
象的鼻又是一台“小水泵”。口渴时,长鼻子伸到河里吸水。热了,又可把吸的水喷到背上降温。
象的尾巴又短又小,不能像牛、马那样甩动尾巴赶蚊蝇。这时,象鼻子又可充当蝇拂子,把叮咬的蚊蝇赶跑。甚至干脆吸足气,把叮在身上的蚊蝇吹走。
象鼻子的用处真大啊!
这篇文章用的就是先分后总的写法。文章先分说象鼻子是呼吸器官、嗅觉器官,再说象鼻子可“以鼻代手”,又能当拐杖,又可作武器,既像一台小水泵,又是一把蝇拂子。最后再总说象鼻子的用处真大。这个结论令人信服。
好了,在确定了文章的描述顺序以后,就要注意着重描写事物的特点了
抓住特征
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征。要把某一个特定的物介绍清楚,关键在于抓住特征。不同类的物,特征区别当然是很大的。同一类的物,各自的特征也是有区别的。比如,你参观了动物园,要向别的小朋友介绍长颈鹿。什么是长颈鹿的主要特征呢?长颈鹿最主要的特征是脖子长,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在抓住了特征之后,还要注意细节描写比如,长颈鹿除了脖子长,还有什么其他的可以细节描写的地方呢?
对,个子高,跑的快,斑纹美丽,四条漂亮细长的腿,这些,都可以通过大家的仔细观察,生动地描写进作文里面这样子,才能让别人读到你的文章,就像看到了美丽的长颈鹿一般的状物文章,主要目的是把所介绍的物直观而正确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物的形状、色彩、特征、特性等有一个全面的、形象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掌握上述几方面的写作要求外,还可借助另外一些说明手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数字说明,通过一些数据对要描述的物体进行补充说明就拿长颈鹿来说吧
长颈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母鹿的身高4米多,公鹿5米左右,最高的记录是5.78米。它有四条又长又细的腿,还长着一条特别长的脖子,令人惊奇的是,它的颈椎骨只有7块,数目和人的颈椎骨一样,长颈鹿的7块颈椎骨排起来,就是它的长脖子,每块颈椎骨的长度就可想而知了。
这些补充说明,会使你的文章更加精彩而这些素材,都需要小朋友们平时的阅读积累世间万物,我们不可能全部看到、全部接触。看到、接触到的物,我们不一定能全部掌握它的来龙去脉,不一定了解它蕴含的种种知识。而这些“来龙去脉”,这蕴含的种种知识,很需要在状物文章中表达。
因为,这是读者迫切需要的,同时能大大提高状物文章的深度、力度。那么,这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信息,怎么去掌握呢?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去问,去阅读,去积累。因此说,要写好状物文章,阅读和积累,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比如说,有的小朋友观察到,海龟爬上海滩来下蛋的时候,它的眼睛里不停地流着眼泪。如果你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大海龟生蛋时感到痛苦吧?或者,大海龟离开大海爬上陆地,为了防止眼睛干燥,不让沙粒进到眼睛里才流泪的吧?其实,这些猜测都是不对的。
原来,海龟以海藻、鱼类等为食,海水是它的“饮料”。海水里盐分的浓度高达3%左右,远远超过动物血液中的含盐量。海龟为了能在海水中生存下去,把由于饮食而摄入的过多的盐分通过眼窝后面的腺体排泄出来,看上去就像在流泪。可见,海龟的流泪与痛苦无关,与保护眼睛也无关。倒是海龟能生存于海洋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你没有掌握这个知识,把观察到的现象,想当然地写出来,岂不闹了笑话?
类似这样的知识是很多的。我们通过课堂学习,通过课外阅读,掌握并积累了这类知识,在写作状物文章时,把这些知识恰当地运用进去,就能使文章生色不少。
一位同学写了一篇观察蚂蚁搬物的文章。由于他通过阅读,掌握了蚂蚁的很多有关知识,加上自己认真的观察,写出来的文章,就有了一定的深度,也比较令人信服,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每当夜幕降临或即将下雨的时候,蚂蚁都在洞穴旁、墙角下繁忙地工作着,成群结队的蚂蚁像穿梭一样,来回不停地忙碌。有一次我看见几只蚂蚁在搬一片烂菜叶,用尽全身力气也拉不动。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群蚂蚁,它们齐心合力地把这片菜叶拉进了蚁穴。我知道,蚁窝里住着一只大蚁后,它只负责产卵。其他的蚂蚁,有的是兵蚁,负责保卫工作,大部分是工蚁,负责筑巢、寻食。有些食物太重,一只蚂蚁搬不动,其他的伙伴就来帮忙,它们用触角相互碰撞来交换意见。小小的蚂蚁能搬动超过自己的体重30倍的物体。按比例计算,它比老虎、野牛、大象的力气还要大。而它们合群的特性,更是无穷的力量。
你看,蚁窝里的蚁后,兵蚁、工蚁的分工,蚂蚁能搬动超过自己体重30倍的物体等等知识,在一般的观察中,无疑是看不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去阅读,去积累,到写作时,信手拈来,就可以使文章写得更精彩生动,更有说服力,也就更有吸引力。有时,状物作文也可以适当的加入想象
许多同学以为状物就是依样画葫芦,写得像就行了。其实,在记叙文中或散文中状物,我们完全可以开阔思路,大胆想象。
大家想想,一个人有了想象力,那他眼前的一切是不是更生动,更新鲜了呢?而借助想象来状物,自然比平板地构勒有趣多了。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说真的,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摆弄文具是因为我很馋。大伙也许听不懂,馋和文具有什么关系?咳!那时候,我把那块喷香的橡皮看作泡泡糖,很想试试它的韧劲儿,有一回硬是偷偷咬了一口,那味很苦,还麻舌头;我把算盘珠子看作糖葫芦,老爱卡卡地摇它,我想,把算盘摇散架了,那葫芦籽儿就能掉出来了;我还爱撕拍纸本,我觉得它就是一叠云片糕,一张一张往下撕就像把糕一片片掰下往嘴里送似的,挺过瘾……
很少有人这样来写橡皮、算盘和拍纸本。那些多么呆板的实用品,尤其是拍纸本,木呆呆的一叠,可在作者幼年的脑海里是那么亲切、可爱、逗人。小馋鬼真善于借助想象来状物啊,以至长大后,把幼年的这些想法写出来也还是那么可爱、有趣。
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
我们家有一对核桃,在爷爷手里摩挲了几十年,壳都变成红的了,油亮亮的,表面的凹凸十分明显。你要凑近去瞧,那上面沟沟坎坎,高山大海,什么都有,像古代的羊皮图纸似的充满了神秘感。我们家的人都叫它们“怕面孔”,我现在都四年级了,看到那两个家伙还是有点怕丝丝的。我明知道鬼是没有的,但我还是忍不住去想:要是有鬼的话,它们的脸就是这个模样的。
这番状物真是太生动了,小作者在“怕面孔”的皱纹中读出了多少神秘啊!有鬼,有羊皮图纸,简直可以演绎出一个神话故事了,想象力实在够丰富的。
所以,同学们除了平时多注意观察,多想多听来增加艺术修养外,千万不要埋没了你们得天独厚的优势——年龄小,涉世浅,少束缚。要大胆地张开想象的翅膀,勇敢地赋于眼前的事物以新的、有趣的形态,只要想象得合理、有意思就行。
好了,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内容
一、状物前的准备1.观察思考2.阅读积累3.勤记录 多练笔
二、状物写作知识1.整体勾勒2.描述有序3.抓住特征4.细部刻画5.恰当说明
6.借助想象
在写一篇状物作文之前,多观察要描写的事物,多思考事物的特征。还要多想一想,除了眼睛看到的,自己平时还有没有什么对这个事物的其他了解
平时阅读积累的多,到了要状物的时候,很多信息就信手拈来,文章也自然会更有深度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大家可以写一下平时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动物作为练笔,可以是家里养的小猫小狗小金鱼,或者是动物园里看到的最喜爱的小动物
第二篇:状物好结尾
状物好结尾
1、自然式(顺着文章写下去)
(1)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我每天都带着它去上学,它是我的好伙伴。
(2)这就是我村里那只可爱的小狗,欢迎你来我们这里做客,到时候,你一定会喜欢它的。
练习:《我的小汽车》
2、反问式(用反问表示肯定0(1)我爱葡萄,更爱吃葡萄,你喜欢吗?
(2)这就是我爱吃的西瓜,亲爱的小朋友,你喜欢什么呢?快告诉我吧。
(3)你看,苹果有这么多好处,难道你不想吃吗?
练习:《我的小汽车》
3、抒情式(表达喜爱之情)
(1)桔子的全身都是宝,它是我的最爱!
(2)我真的太喜欢吃雪梨了!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像我一样喜欢吃雪梨。
(3)啊!小书包,你每天都辛勤地陪着我,我一定会好好地珍惜你,和你一起成长。
练习:《我的小汽车》
第三篇:状物好开头
状物好开头:
一、开门见山(来历)
1、我家养了一只活泼可爱的鹦鹉。它很快赢得了我的欢心,成了我最亲密的“小伙伴”。
2、今天下午,妈妈来学校接我,告诉我给我买了两只小鸡,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二、回忆式(看到一个东西,勾起回忆。)适合静物类作文。
我的抽屉里,有一个桔黄色的影集,那里有我珍贵的童年。每当打开它,总勾起我无限的回忆。、三、引用式(用歌谣、古诗、谜语等作为开头)
1、“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宝宝多,个个黑脸膛。”听到这儿,你们一定猜出是什么水果了吧!对了,这就是我最喜欢吃的水果——西瓜了。
2、“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跟杨贵妃一样,我也很喜欢荔枝。
3、“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这就是我最喜欢吃的花生。
四、设问式(自己问,自己答)小朋友,你知道我最爱吃什么水果吗?告诉你们吧,我最爱吃的是西瓜。
五、转折式(先写别的,再转到自己的。)
1、有人喜欢甜甜的西瓜,有人喜欢酸酸的杨梅,而我却喜欢软软甜甜的香蕉。
2、我喜欢的东西很多,但是我书柜里有个最为宝贵的东西——变形金刚。
第四篇:状物好段落
状物好段落-
1、这只鹦鹉背上有浅绿色的毛,硬翅上装饰着深绿色的花纹。那绿色,浅的像小草儿,深的像松针。它的肚子上,是纯一色的雪白的毛,又松又软,像妈妈的大围巾,把手放在上面一蹭,怪痒痒的,真舒服。
2、这只百灵长得非常俊俏。它披着一身绿中带蓝的羽毛;颈项处有一圈灰白色的绒毛,好似戴了一串银白的项链;头顶上还有几根特别长的翎毛,高高立起,远远望去像孔雀的头颈;眼珠有黄豆大小,黑色的眸子透着莹亮的光,还不时灵活地眨着眼睛;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笼子里的支杆。
3、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春装,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明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细小的嘴。
4、各家的鸡都来了,红背心,绿尾巴,黄裤腿,羊蹄花等,挤挤攘攘一大片,像数不清的活蹦乱跳的鲜花。它们有的拍拍翅膀,在禾坪里赛跑;有的互相叩叩嘴,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有的啄一下菜叶,喝一口水,口里吧唧吧唧,还假充斯文哩。
5、大白鹅那长长的脖子总是高高地伸向空中,并且能灵活地左右转弯。它的额头上有一个小拳头那样大小的疙瘩,好像戴着一顶王冠,非常威风。它那又宽又大的脚掌支撑着笨重的身体,走起路来大摇大摆,像个绅士在踱步,显得非常神气。
6、呀,好俊的一匹大白马!四条腿粗粗的,长得十分匀称。身上很光滑,就像搽了油似的,油亮亮的,脖子上的毛一绺一绺有顺序地垂下来。它两只耳朵竖得像“天线”,瞪着又黑又大的眼睛看着我,仿佛在说:“你是谁?”
7、小羊羔长得真逗:胖乎乎,白生生,卷曲着的毛像一团团绒球贴在身上;小眼睛圆溜溜、水灵灵的,像一对小灯泡明亮闪光;小嘴巴鲜红鲜红的,像是染过似的;四条腿又细又长,走起路来,屁股后面拖着的尾巴一摇一摆,有趣极了。
8、这是一只黑灰色,身上带有白色花纹的小猫。有趣的是它那花白的、毛茸茸的小爪子,就像四团小雪球。它那一双蓝眼睛,就像两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头上。平时,它总爱跳到别人的膝盖上,或钻到人家的怀里,一边蹭身子,一边发出“咪呜一一咪呜”的叫声。
9、东北虎屁股向着游客,偶尔还动一动,好像睡得不怎么舒服似的。它的脊背一起一伏,根本不像一只凶猛的大虎,倒像一只温驯的大花猫。旁边一只华南虎躺在那儿,纹丝不动,简直看不出它是死是活。围在笼子前的一大群游客用小石块、橘子皮一个劲地扔向它,逗它,有时甚至朝着它们大吼怪叫,可这两只虎仍没有反应。
10、大熊猫胖胖的身子,肥肥的四肢,小眼睛,小耳朵,眼睛外面有个黑圈,像戴着一副特大号的眼镜。它具有熊的笨拙,也具有猫的可爱,难怪大家很喜欢它。这时大熊猫伸了个懒腰,摇头晃脑地朝着我们走来。我们以为它要来欢迎我们呢,谁料它看都不看我们一眼,抓起一根嫩竹就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11、吃完了板栗,小猴子猛地向下一跳,跳到了一块大石头上,又猛地纵身一跳,稳稳当当地抓住了一条铁索,身子一晃,一双小腿就势夹住了铁索,骤然一蹬,居然悠闲地荡起秋千来。那一翘一拱的小屁股,红红的,真像被火烧过的一样,十分醒目。
12、金鱼吃时十分有趣,总是先把身子竖起,张开小嘴,飞快地向食物扑去,然后将食物吐出来又吞进去,真好玩。吃饱后,它们就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三只小金鱼互相吐着泡泡,好像在述说它们快乐的心情。当我将手伸进鱼缸时,金鱼都躲到一个角落里,好像很害怕;我的手转动时,它们也开始转动,生怕我抓住它们。
13、又有一只大蝴蝶飞过来,落在远处的一朵野花上。这只大蝴蝶真漂亮,两根触须摆来摆去,肚子上的花纹有红的,有黄的,可好看了;特别是那一对大翅膀更美,翅膀上面的圆点有多种颜色,在翅膀上组成了美丽的图案,特别动人。
14、它们时而飞起,时而落下,最爱落在荷叶上、草地上。飞翔的时候,它们忽而高,忽而低,忽而快,忽而慢,有时竟悬在半空,一动不动。落下时,它们灵巧的小爪轻轻抓住草尖,尾巴一翘一翘的,待完全平衡后,翅膀灵巧而迅疾地向前一收便一动不动了。
15、那一丛丛一簇簇的菊花,色彩斑斓,有黄菊、墨菊、龙爪菊„„姿态各异,生意盎然,娇媚的花瓣借着阳光闪耀着美丽的光彩;那一株株菊花多像一群群亭亭玉立的仙女在迎风翩翩起舞。啊,朵朵奇姿异彩的菊花里不时飘出缕缕袭人的清香;那花犹如浪,那香犹如风,整个公园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16、水仙花的姿态是那样小巧秀丽,鲜艳的叶子伸得高高的。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姑娘,真叫人喜爱;那盛开的花好像在对我微笑,秀丽而淡雅。它的花瓣润如玉,白如绢,轻如纱,仿佛涂上了一层银粉,美丽极了。
16、瞧!那翡翠般的碧叶丛中洁白的花朵,在碧叶的衬托下,看上去,是那样素洁高雅,纤尘不染。梅花的花蕾丛中长着几簇细长的花蕊,嫩黄的颜色,看上去好似古代风冠上的宝珠,闪闪发光。梅花的外貌是那么大方,那么充满生机,叫你不能不刮目相看。它的香味更是别有风格,熏得你几乎要醉了。
17、时间一天天过去,喇叭花开得越来越多,可漂亮啦,就像一个个小喇叭,有紫红的、有蓝的、有白的、有红中泛白的„稠密的绿叶衬着争奇斗艳的喇叭花,远远看去好像挂着一匹美丽的花布。屋檐上也开了花,有一条藤还悄悄地把几朵花送到了邻居家的院子里。
18、草中也有专门拍马屁的,狗尾巴草就是这样的。它的上司一一风一来,它马上点头哈腰,摇头摆尾;风一走,它就神气活现,高傲地昂着头,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它多像那些趋炎附势的人啊!
19、一棵棵小草从酣梦中醒来,悄悄地钻出地面,舒展它那柔嫩的绿叶,大地像铺上了一床翠绿的地毯。一阵春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尽情地游戏。
第五篇:状物作文
状物作文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物,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小闹钟等,也称为物品;还有一类是描述建筑设施。写状物作文,就是让同学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这些物体,表达出我们的感情。
一、怎样写物品
(1)写出该物特点。
只有把物品的形象描写得具体、有特点,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 “这盏小台灯全身披着粉红色的外衣。蘑菇盖儿形的灯罩罩着奶白色的灯泡。灯柱是一根圆形的管子,光洁如玉。灯座是长方形的,揭开盖子一看,还是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呢。最有趣的是灯座上伸出的两只小手臂——两根细细的粉红色的横竿„„”(2)充分展开联想。要把物品写“活”,还必须结合物品的形象展开恰当的联想。例如: “这匹瓷马好威武啊!它高昂着头,好像在远眺;它张大了嘴在长啸„„奋起前蹄,要腾空而起,那强壮的后腿,微微弯曲,好似鼓足了劲,已经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脖子底下的那个铃铛,小巧玲珑,在马奋力奔跑时准会发出清脆动听的丁当声„„我久久地端详着这匹千里马,仿佛自己正骑在它的背上,向前驰骋„„”
(3)倾注自己的感情。在描写物品的外形、结构、用途后,还必要倾注进自己的感情,喜爱或赞美之情。例如:“ 小闹钟啊,你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毫不疲倦,不停息地向前走,向我准确地报时,使我的生活、学习有条不紊;你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常催促着我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小闹钟啊,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二、状物的记叙文,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1、描述物品 文章结构:
第一段:提起这个物品,并点明主题。
第二段:它的来历及位置,和动物状物作文一样,不可写的太详细,也不可以太简略,目的是要表达感情,突出主题。
第三段:这个物品本身的描写。一是它的感官效果,总体或各部分的形状、颜色、用料;二是内部结构,里面的情形;三是功能、用途、操作等方面的情况,其他特点等等。第四段以后写故事,用以进一步突出主题。
后面的段落按照主题的要求写感受、感想、抒情等等,在抒情中结尾。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先到后等。
方位词。如:上边、下边、左边、右边、里面、外边、前边、后边等等。准确地运用方位词,才能把物品的部位写清楚,也会使文章的层次清楚。
[范文一] 我的储蓄罐
我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陶瓷储蓄罐。它是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储蓄罐是一只可爱的小猪。全身光溜溜的、皮肤是粉红色的,真让人对它有点爱不释手 啊。它胖乎乎的,大大的肚子空空的,好像能装下整个世界。它的嘴巴短短的,微微张开,好像在说:“小主人,你可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啊!”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像两颗珍珠放着光芒。它的耳朵也是短短的,朝上竖着,好像在聆听着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在它的两只耳朵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口子,这是把零钱放进去的地方。它的四条腿强壮有力,像柱子一样稳稳的支撑着那胖乎乎的身子。它的尾巴弯弯的,卷成了一个圈。每当我看到它,我就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勤俭节约,不乱花钱;每当我把一点点零钱放进它的肚子里的时候,我好像听到它在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每当它的肚子被装满了的时候,他好像在对我说:“你看,我又吃饱了,小朋友,聚少成多这相道理你明白了吗?”
我非常喜欢这只可爱的储藏蓄罐!
2、描述植物
植物包括花、草、藤、树。也包括蔬菜、瓜果、粮食作物等等。描述植物,可以描述它某个时候的样子,也可以描述它成长各阶段的样子,注意抓住它的习性特点,写出你的喜爱之情。文章结构:
第一段;提起这个植物,并点明主题。
第二段:它的来历及位置,和动物状物作文一样,不可写的太详细,也不可以太简略,目的是要表达感情,突出主题。
第三段以后:这个植物的外貌描写。要抓住它们根、茎、枝、叶、花、果的特征,写出他们的形状、颜色、气味及果实的味道。描述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时,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最能反映植物特征的部位写。要点:
要写出植物的生长过程、发展变化。植物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季节的变换,形状和颜色都要发生变化。植物的自身也是不断生长发展的,如发芽、生枝、长叶、开花、结果,形状和颜色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描述植物时,我们要根据他们的不同季节,不同的生长过程,写出不同的特点。也就是说要写出它们的发展变化过程。
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写作:由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先到后。
最后进一步按照主题突出抒发你的情感,在主题性情感抒发之中结尾。
[范文二] 菊花颂
正值秋深霜浓、菊花盛开的时节,我怀着浓厚的赏菊兴致,来到了中山公园。当我我步入菊展室。看到这里展出的菊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盛开吐蕊,有的似刚出浴,有的尽露精髓„„一株株、一盆盆、一丛丛、一堆堆,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绿的像玉,白的若云——一时间,五光十色,满堂生辉。恍惚间,我宛如进入仙境。看,那菊中佳品“绿牡丹”,花瓣丰腴,色如翡翠,鲜艳欲滴,惹人喜爱;出人头地的“帅旗”,蕊黄叶阔,外金内朱,如初升的朝阳,可称得上菊“军”之帅。与“帅旗”相映生辉的是娇柔妩媚的“静女”,它花瓣如丝,垂发低首,不似“帅旗”风风火火,却娴静优雅,妩媚多情,给人另一种美的享受。耐人寻味的“三乔”,花朵半紫半黄,亭亭玉立,看到它,就不禁使人想起了《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我看着想着,遐思无尽,流连不舍。色泽如雪的“白牡丹”、“古都瑞雪”,洁白如玉,密抱如雪球,成为画家们一再光顾的对象;对颜色奇特而闻名的“墨菊”,“墨荷”,红中带紫,紫中透黑,不断受到摄影者的包围;更逗人喜爱的要数那花色可变的“木兰换装”,初开时呈青莲色,晚间变粉,刚中带柔,英勇中又不失女儿气,颇像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尔后又悄然还其裙衩的花木兰„„
菊花如此多娇!自古以来,人们颂菊、赞菊,有多少诗人、作家与菊结下了不解之缘,又有多少骚人墨客给人留下了关于菊的佳作名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清代大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诗词写出了花与人的关系,道出 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伟大的革命家陈毅更以“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的光辉诗篇,深切表达了革命者不畏困难、敢于斗争的豁达情怀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描述动物(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第三,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例如 : 小鹅儿睡觉的时候,小颈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沾在上面的。它们很容易醒,轻轻地脚步声,它们都会睁开眼睛看看,没有声响了,再睡。十多天以后,我刚揭开遮鹅笼的罩子,它们就要争先恐后的出来,一个小鹅站在另一个小鹅身上一跳,居然跳出来了!它们的毛开始变白了,脚也不软了。一下子就跑到我脚前要吃的,我先放些饭在碟子里,手里拿着两大片菜叶,它们嘴在呷饭,眼睛却盯着我的菜叶。菜叶似乎比饭更好吃,一只小鹅索性蹦起来呷着,摔了一跤!引得我大笑起来。
(3)写交流
如果你喜欢小动物,一定就和动物之间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挑选一件具有典型性的事情来写一写,就更能表达出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例如: 当我们来到它们跟前时,一只猴子用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们。它的长相很奇特:一个很小的鼻子向里凹着,一张凸起的小嘴发出“吱吱”的叫声,浑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黄。小耳朵竖着,两只小爪子不时挠着头皮,做出怪模样,使人发笑。我掏出一块面包丢给它,不料,它没有接,只是先用爪子试探了一下,又缩了回去,还用眼晴看看我。过了一会儿,它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又用央求的目光看着我,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于是我又扔一块糖给它。它迅速地剥开糖纸,放入口中大嚼起来。
(4)写喜爱之情。
可以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喜爱融在文章里面,也可以用简略的话直抒情感,还可以两种方法兼用。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小动物虽不像人那样能思维、会说话,但是它们也有语言,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观察小动物的时候,应该从它们的动作和叫声中去注意体会和想像它们的情绪;变化。恰当地运用拟人的手法,这样写出的小动物就会活泼可爱。例如:我非常喜欢青蛙。夏天,我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青蛙很喜欢躲在草丛里,偶尔也叫几声。它们叫得最欢的时候是在大雨过后。每当这时如果有一只叫,旁边的也就随着叫了起来。几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叫个不停,那声音能够传到几里地以外,多像一曲气势磅礡的交响乐呀!
文章结构:
第一段;提起这个动物,并点明主题。
第二段;写这个动物的来历,不可写的太详细,也不可以太简略,目的是要表达感情,突出主题。
第三段;详细描写它的来历及外貌特征,包括这个动物的大小高矮,皮毛(长短、毛色、疏密、手感、花纹等等),头、尾、脸、耳、鼻、嘴、眼、牙、须、额、颈等等,还有四肢、爪子、膀子、腰身等等。当然不同的动物的外貌是不同的,要抓住特点写外貌,不要罗列,还要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第四段:结合小故事写动物的习性特点,习性就是吃、睡、行(飞)、叫、玩等方面的特点。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动物的生活习性是不同的,因此在描写动物的生活习性时,一定要认真观察,抓住特点。
第五段以后写故事:这些故事不一定都写在一段里,故事的目的是要进一步突出主题。再往后的段落写情感、感受、评价等,在情感中结尾。动物的描写,要发挥想象,多比喻、拟人,写出你喜爱之情。
[范文三] 可爱的小熊猫
小熊猫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动物,它胖乎乎的十分惹人喜爱.小熊猫全身的皮毛油亮亮的,好像穿着一件雪白间有几块黑色的外衣,好像专门为它设计的。圆圆的头上竖着两只半圆黑色的耳朵,猫似的脸庞上镶嵌着一双黑黑的大眼睛,好像戴上了一副墨镜,它的牙很锋利,四肢短小,好像穿上了黑色的毛茸茸的大皮靴。
小熊猫最喜欢吃新鲜的,翠嫩的竹子,它总是盘着腿,坐在地上吃竹子。它用前爪抓起竹子,左一口,右一口,吃得津津有味。
它吃饱了就在地上滚来滚去,好像一个大绒球。我非常非常喜欢这只可爱的小熊猫。就沿着楼梯往上爬,还经常从楼梯上摔下来,有时摔成四脚朝天,还要我帮它翻过身来它才能继续爬,可它就是不长记性,把爬楼梯当成了一项日常运动,它可真可爱呀!
4、描述建筑设施
建筑设施是指建筑而成的东西,如桥、塔、喷水池、纪念碑、房屋等。
首先要注意观察建筑物的外观特点。建筑物的外观一般包括建筑形式、色彩、材料和结构。观察和描写的时候,就要注意抓住它们的外观特点,看看是什么形式,是什么颜色。例如:故宫真是雄伟壮丽:光亮耀眼的琉璃瓦,金黄的大红宫灯,朱红的宫墙,汉白玉色,其他如庙宇、凉亭楼阁、宝塔、纪念碑等。这些建筑物,再分组成,用了些什么建筑材料。然后抓住最有代表性的特征进行具体描绘。如下面例段: “天安的金水桥,秀丽挺拔的华表,都放出夺目的光彩。” “新落成的大楼坐落中山路与解放路交叉路口。整个建筑都用白色和橙黄色的瓷砖镶起来,看上去典雅别致。大楼的顶端有三个城堡式的装饰,显得别具一格。正门的上方,镶着庄严的国徽,闪闪发光。国徽上方城堡式装饰上插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啊,好气派的大楼!”
写建筑物,除了要抓住它的外观特点,还要注意观察和描写它座落的地理位置和周围景物。因为任何建筑物都有一定的地理位置,都建筑在一定的环境中。因此,首先要写明地理位置,让人知道这个建筑物在什么地方。例如写《我们的教学大楼》就要写清楚它座落在校园的什么位置,周围的环境如何?描写环境对建筑物有烘托作用。如下面例段:“我家的小院,座北朝南,是苏北平原上一个极普通的农家小院。小院四周围着足有两米高的围墙。高墙外排着参天的白杨和粗大的梧桐。走进围墙的大门,是五间红砖青瓦的住房。两边各两间,中间是月亮门过道。穿过月亮门。豁然开朗,宽敞的后院立刻展现在眼前。最引人注目的是院中央的小花圃,那是我和姐姐亲手培育的。它八尺见方,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花。若是春天,各种鲜花竞相开放,为小院增添了无限乐趣。”
这个例段,作者首先交待了小院的地理位置――苏北平原上一个座北 朝南的普通农家的小院,接着按从外到里的顺序,介绍子小院的结构,并对周围的景物进行了适当的描写,写出了农家小院的休闲与宁静。
[范文四] 著名游览区---鸡足山
鸡足山 中国佛教圣地之一。云南省著名游览区。又称九曲山、滇巅台。位于云岭的东 南支,云南省宾川、鹤庆、洱源3县交界处,主体在宾川县城西约25公里的炼洞乡境内。因山势状如鸡爪,故名。鸡足山东靠金沙江,西临大理洱海,主峰金顶海拔3248米,天柱峰3124米,西南部最高峰为3320米。山势雄伟,气势磅礴,方圆百里千岩竞秀,林木参天,风光奇丽。鸡足山上庙宇始建于唐。相传古印度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饮光迦叶僧来到云南传播佛教,住于此山,建寺修庙。至清光绪年间,已有以祝圣寺为中心的108所寺庙,即别具风格的36寺、72庵。全盛时期山中寺庙曾多达数百座。庙宇造型优美,其中有建在百丈悬岩上的金顶寺,有高达40米的楞严方塔和美丽的姐妹塔及喇嘛塔,还有重达1.5吨的青铜巨鼎及金顶铜阁的铜瓦、铜柱、铜墙、铜门与2米多高的大香炉、大铜锅,各庙宇高5寸以上的铜佛达1600多尊。铜铸佛像之多为中国其他名山所不及。
鸡足山是古树集中地区,最著名的有悉檀寺的高山栲和弥勒院的元江栲。前者树高18米,胸径2.98米;后者树高24米,胸径2.12米,树龄均达600年左右。石钟寺的冲天柏和传衣寺的罗汉松,树龄也在400年以上。明代的野核桃、梅树、滇合欢、柳杉、银杏、五裂槭、茶花和清代的云南梧桐、板栗也十分珍贵,后者胸径在1米以上。这些古树名木多为中国西南地区所罕见,对于研究古生态环境及树种栽培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鸡足山可供游览的还有泉水清冽的眼药泉及天柱峰观日出等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