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保护法》学习报告

时间:2019-05-14 06:3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环境与资保护法》学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环境与资保护法》学习报告》。

第一篇:《环境与资保护法》学习报告

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若干问题

摘要:自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诞生至今,《环境保护法》经过不断地修改,成为了我国环境立法和实践工作的一座里程碑。它为环境法律关系的调整设定了一系列制度,也曾经解决了一定的环境法律问题,在保护环境特别是控制污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作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法律,指导着我国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在有些方面已不太适应现实的需要,矛盾和不足日益凸显出来。《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原则统领全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对策,对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科学发展观,不足,完善

一,我国环境立法的历史进程

1972年6月5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关于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国际会议——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在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影响下,197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这一法规文件是入国后来于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雏形。

197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防治沿海海域污染的法规。该法对我国沿海水域的污染防治特别是对油船和非油船的压舱水、洗舱水、生活废弃物等废物的排放,作了较详细的规定。这一时期,我国还颁布了一批新的环境标准,使国家的环境管理有了定量指标。这些标准主要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食品卫生标准》等。

197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了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就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和以后的环境立法提供了宪法依据。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这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法制轨道奠定了基础,为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1982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这是一个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也是对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的补充和具体化。

经过十年的实际应用,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的修订是基于三个因素去考虑的:(1)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并且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还不

完善;(2)由于我国宪法在1982年做了修改,因而立法依据发生了改变;(3)由于《环境保护法》作为试行法本身的规范性,系统性,约束性不强,并且相关法规落后于一些单行法和行政法,与具体的环境保护事宜存在差距等。二,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现行《环境保护法》的不足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环境保护法》对推进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限于颁布时的社会现状和立法现状(即上述三点原因),这部《环境保护法》更偏重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现今随着我国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以粗放的外延发展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代价„„资源依旧短缺,生态依旧在恶化,环境问题依旧尖锐,已经严重违背了科学发展观。这部颁布实施二十年来从未被修订过的法律,亟需修订。

现行《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原则未能达到科学发展观关于公民权利的要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环境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由此看出,《环境保护法》强调当代人的环境权利和发展权利,把人类的利益放在自然的利益之上,立法原则指导思想仍是以人为中心。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生态为中心,不仅注重当代人的环境权利和发展权利,更强调后代人与当代人机会平等,当代人不能剥夺后代人的发展权利。可见《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原则指导思想尚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三,现行《环境保护法》基本制度所需的变革

1.公众参与制度。我国环境法有关公众参与的现行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内容少、涉及面窄、形式过于单一,更缺乏鼓励参与的激励性规定,没有关于环境权益、参与环境保护渠道及信息公开化的有关法律规定和配套的实施机制,公众参与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公众参与制度难以落实。

2.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法》第29条规定:“中央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个的企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是环保部门根据对各单位的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测的结果来评价各单位的防治状况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向政府提出责令该单位限期治理的建议,而政府部门则往往因担心影响国计民生而迟迟不做出限期治理决定,从而使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难以得到及时治理而危害社会。四,《环境保护法》的立法改善

《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应体现出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法》应产生新理念,从单纯的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以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基础上循环经济活动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结合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全面改进我国环境保护的立法原则和精神,是唯一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建设的立法方式,才能更好地修改《环境保护法》使之成为更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法律。

另外,《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与其他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的单项法律处于同一立法层次,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就使得《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统领作用。与此同时,《环境保护法》的主要条文已被后来制定七修改制定的新法重申或修改,环境单行法律的内容越来越完善,规定越来越具体,在效力上与《环境保护法》没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在现实案例中,也多适用的是单行法律。《环境保护法》应当由人民代表大会颁布,提高法律效力等级,使其成为一部协调发展与环境关系、确立国家环境政策、目标原则与方法的国家基本法律。体现其作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地位,同时也体现宪法所规定的“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五,小结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是我国环境立法的一座里程碑。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法制建设也必须相应地做出改变,这就导致了现行《环境保护法》的不足,也要求我们紧跟时代的脚步,对环境立法做出新的改变。本文浅显的论述了一些环境保护法的局限性及改善,但是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不足之处远远不止如此,包括环境保护的公益诉讼问题,环境污染的法律责任问题等都不在此一一阐述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只有与社会实际牢牢结合,我们的环境立法才会体现其价值和生命力,才会为环境与资源保护事业树立规范。

参考文献:

张梓太 环境保护法[M].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诸大建 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J].科技导报,1998年第9期

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夏光 对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状况及修改调研[J].中国环境报,2006年第5期

晏路明 人类发展与生存环境[J].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李颖红,冯华:“关于完善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的立法建议”,《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61页。

第二篇:环境保护法学习要点

《环境保护法》学习要点,仅供学习时参考。

选择:

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公众享有知情权体现了环保法的精神、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适用于、环境法律责任的特点、污染源可分为、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的诉讼时、大气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应受重点保护的是、土地资源的特点是、矿产资源的、草原法》所称的草原、特殊环境所具有的主要特点、生态学最基本规律、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根本目的、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目前我国没有普遍征收排污费的污染物、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标准、环境行政诉讼原则要求、在环境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原则、环境刑事犯罪、能够造成水体污染的物质、自然资源中具有双重属性的资源

我国开发利用水资源原则、环境因素特点、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组成环境的自然因素 禁止使用含铅汽油的规定,主要体现了生态学基本规律中的、我国宪法规定自然资源和某些重要的环境要素、首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首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对行政复议不服的,诉讼时效为、“二恶英”污染属于、自然资源和非资源因素的区别、基本农田应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森林第一位的功能、我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出口、环境权权利主体、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石油型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适用于居住、商业和工业混杂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限值、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中规定的化学危险物品、水资源、行使国家矿产资源所有权的主体、盗伐森林者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的倍数、、《草原法》禁止开发利用的活动、特殊环境区域、公民环境权内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专门法律、实现全国机动车都必须使用无铅汽油的目标年是、属于污染的环境噪声是、禁止开垦种植农作物的陡坡的度数、荒山地下铁矿的所有权和采矿权的归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会对草原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自然保护区中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的区域、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排污申报登记的适用对象、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根本措施、环境标准制定机关、环保法规定的无过失责任的免责条件、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海洋环境保护法》管辖、土地自然资源,具有的特点

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原则、控制森林采伐的规定、城市环境特点、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型 我国的森林公园分为三级、国际环境保护法的渊源、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公民在环境保护法实施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征收排污费的对象、排污申报登记的适用对象、环境保护领域内适用的行政处罚种类、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水污染物、防止陆源污染物造成海洋污染的规定、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的主要规定、、放射性污染的特点、加强农药使用后的环境管理规定、森林的功能、关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法律规定、生态学最基本的规律、环境保护法的任务、向水体排污的单位征收排污费的规定、我国的环境标 1

准分级为、环境行政诉讼的原则、我国刑法对环境犯罪的规定,可分为两大类、固体废物排污收费制度的规定、森林的效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可以从事的活动、次生环境问题、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根本目的、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我国排污费的适用原则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防治对象、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当代国际环境主要问题、环境保护的意义、矿产资源的类别、和生存权相比,环境权的特点、限期治理、我国环境监测的种类、重点防治的四类污染、关于切实保护耕地的规定、人类的环境可以分为、环境问题可以分为、环境权所涉及的环境要素、“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意义、我国规定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的领域、构成环境行政法律责任必须具备的条件、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城市环境特点、环境要素所包含的重要规律、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环境权的权利主体

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的时间、我国征收排污费的污染物包括、法律规定的限期治理的对象 环境检测制度包括的内容、大气层的组成成分、“环境噪声污染”需符合的条件、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

填空题

我国的环境司法活动主要分为三类、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三废”、森林第一位的功能、风景名胜区主要有两类、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两种可能、环境污染包括两种类型、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唯一选择、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关系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认识、环境保护计划内容、我国的环境标准分级、自然保护区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

自然环境可分成天然环境和、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的概念。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分为两级、“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何种关系的唯一选择。、我国所独创的一项环境法律制度、有关限期治理的决定哪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

污染环境类的公害犯罪主体、土地具有位置固定性、数量有限性和、我国村镇环境最突出的两大问题、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的重点是、特殊环境的功能、次生环境问题根据危害的后果、环境权所涉及的环境要素、环境保护计划分为计划和、在环境民事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谁负责举证、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主体、污染源可分为点源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实际上就是_的保护、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唯一选择、目前法律规定的限期治理对象主要有两类、、我国环境保护法实施的要求、造成海洋污染是由于人为活动向海洋排放了、自然资源和非资源因素区别

水资源的保护包括水质和、野生动物资源属于、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就是、环境保护是区分“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的、按环境权的主体分类,环境权利体系主要指、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中那种许可证、制度是最常涉及的。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的诉讼时效、我国的土地用途分为三种,即、我国《水法》所说的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和、我国的矿产资源属于谁所有

问答题

环境要素129、“三同时”制度145、“三化”原则—

49、水资源

57、风景名胜区1—

33、天然环境1—120、环境保护法30、环境保护许可制度141、大气污染

56、自然保护区1—

11、环境

26、利用者补偿愿则

2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50、矿产资源—158、国家公园

10、“十分之一定律”

16、环境破坏—132、限期治理制度247、“双轨监测制”154、城市

13、次生环境问题

219、可持续发展

25、开发者保护

46、放射性污染

53、区域环境

14、原生环境问题

17、环境污染

39、两罚处罚

44、固体废物

59、人文遗迹

4、人工环境

8、生物放大

24、公众参与原则

52、野生动植物60、国际环境保护法

6、生态平衡

9、食物链

23、污染者付费

42、海洋污染

55、特殊环境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环境噪声的公害特性、当代世界环境问题主要特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三同时”制度的适用范围、0海洋污染的特点、0我国在加强对森林保护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0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0“可持续发展”的内涵、0我国环保法所规定的限期治理的对象、0“环境噪声污染”的构成条件、0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0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关系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认识、0环境无过失责任的免责条件、0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针、环境保护如何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0参与原则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的体现、0环境污染源的类型、0水资源的涵义、0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0追究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途径、0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0放射污染的特点、0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组成、0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0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级、0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0环境保护法的目的、0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0防止放射性污染的“双轨监测制”、0自然资源保护的中心内容、草原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主要内容、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两者间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工作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因、人与环境的关系、“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试论自然保护区的作用、论我国环保法中“公众参与原则”的主要内容、当代世界主要环境问题、案例分析(共10分)

4—3—

11、某县发电厂建立于2000年,根据设计要求应当建设一处储灰场用于防治粉煤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但是,在施工中发电厂却砍掉了储灰场等环境保护设施,在未经环境保护局验收批准的情况下开始生产。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粉煤灰污染大气,导致周围居民中的许多老人和儿童患了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影响了生活和学习。为此,居民们找到该县环境保护局要求关闭该发电厂。2003年11月1日该县环境保护局在与该县县委和有关部门商议后,作出“发电厂必须从即日起3个月内完成环保设施的建设”的决定,发电厂表示一定要按期完成环保设施的建设,治理环境。但是,在规定的期限内发电厂并未积极进行环保设施的建设,继续生产造成的污染严重的干扰了周围居民的生活。2004年

2月1日,限期建设治理设施的期限已满,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该县环境保护局对发电厂作出了停业的处理决定。对此,发电厂不服,向该县的上级环境保护部门提起行政复议。其理由是,停业决定应由县人民政府作出,环境保护局是越权行政。

问:发电厂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5—2—

12、某化工厂和某造纸厂坐落在同一条河的两岸,化工厂向河中排放残液,造纸厂向河中排放废水,但两厂排污均没有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2006年6月,该地区大旱,河水明显减少,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冲入造纸厂的排污口,两股废水混和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氯化氢,致使在河边劳动的多名农民中毒晕倒,送医院抢救后脱险,受害人为此支付医疗费8万余元。经当地环保局对两工厂排污口监测,其排污均无异常,属达标排放。当地环保部门决定对两工厂各罚款6千元,受害人向法院起诉要求两工厂赔偿损失。问:

1、环保局对两工厂给予行政罚款是否有法律根据?

2、两工厂是否应对受害人进行赔偿?

5—3—

13、某工厂通过明渠向河道排放废水,明渠周围有当地农民承包的鱼塘。汛期期间由于河道水位上涨,致使排污渠内废水入河受阻,废水漫溢流入鱼塘,导致大量鱼死亡。在受害农民的强烈要求下,工厂在排污渠入河口安装了大功率水泵,将废水排入河中。后由于洪峰来临,以至于外洪内涝,排污渠与鱼塘水连成一片,鱼塘里的鱼大部分被洪水冲走,剩下的也被废水呛死,对此,鱼塘承包人要求工厂赔偿其全部损失,工厂则认为此损失是不可抗力所致,拒绝赔偿。问:(1)某工厂是否应赔偿鱼塘承包人的损失?(2)某工厂能否以不可抗力为由拒绝赔偿?

5—3—

14、某养殖场承包了水库水面养鱼,共放养鱼苗10万余尾,半年后某造纸厂在水库上游建成投产,投产后即有一定数量污水沿河道排入水库。不久,养殖场工作人员发现水面上漂浮了很多死鱼,经打捞共有1000余条。养殖场当即通知造纸厂,并要求赔偿损失,而造纸厂却认为其排放污水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且已交纳了排污费,因此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环保局调查后认定鱼死的原因是造纸厂排污所致,但造纸厂排污确实合乎国家规定的标准。养殖场多次找环保局要求解决,但始终没有结果,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请问:造纸厂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5—3—

15、2003年6月,某化学品运输公司在某硫酸厂装运硫酸时,因驾驶员和随车人员未严格执行危险品运输装运规程的要求,输送管道被拽裂,致使10吨浓度为98%的硫酸全部

外溢。该梳酸厂无应急排放口和中和地,也无其他应急措施,为清除污染物只能将硫酸冲水稀释后经下水道排入邻近河流。严重污染了该河流,并造成以该河流为主要灌溉水源的22户承包户所承包的土地和庄稼的污染,经济损失计40万元。问:

1、本案中哪些人违反了环境法?

2、承包户受的污染造成的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6—3—

16、某市化工厂多次发生氨气泄漏而受到市环保局的警告和罚款,但一直未能杜绝事故的发生。后该厂又一次发生氨气泄漏,使相邻的某加工厂正在上班的多名工人中毒,其中2名工人住院治疗。为此,市环保局做出处罚决定,对化工厂处以1万元的罚款,并责令其赔偿加工厂损失2万元。化工厂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加工厂也以请求赔偿损失为由要求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问:(1)环保局的处罚决定是否正确,为什么?(2)法院应否受理此案件?请说明理由。

6—3—

17、某地农民承包农田种植水稻后连续两年连续出现水稻受害症状,严重减产。农民认为是某制药厂向作为农田灌溉水源的河流中排污所致,并有专家调查组的调查报告为证。在请求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处理未果的情况下,农民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当地法院受理了案件,在案件审理中,被告制药厂以原告不能举出被告排污与原告水稻受害之间有因果关系的证据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同时还认为,向河中排污的有10多 家企业,原告只起诉被告一家并让其负全部赔偿责任是不合理的。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没有举出证据证明其排污与水稻受害之间无因果关系,也未提供其他企业向河道排污的证据。因此,判决其赔偿原告的全部损失。问:(1)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其法律依据是什么?(2)本案中被告以原告不能证明被告排污与原告水稻受害之间有因果关系作为抗辩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6—3—

18、2006年8月,由于天气干旱,农民甲的农作物缺水,甲便将某化肥厂排放的污水引入自己的农田灌溉,结果造成农作物死亡,甲要求化肥厂承担赔偿责任。请问,甲能否直接以化肥厂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化肥厂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甲起诉化肥厂的诉讼时效截止时间是什么时候?

7—2—

19、某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一种含有高浓度砷(一种剧毒化学物质)的废渣。2003年1月,8位农民共同投资设立了合伙企业硫化厂。该硫化厂在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与冶炼厂签订了购销砷废渣100吨的合同,并使用含砷废渣在山顶上冶炼马蹄锑。由于没有防治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严重超标,仅半年时间就使厂区周围1万亩竹木林因大气污染而枯死,直接经济损 失达60多万元,并导致周边居住人群出现中毒症状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问:(1)本案中,硫化厂与冶炼厂存在着哪些违法行为?(2)对于上述违法行为,应当分别依据哪些法律予以惩处?

7—3—

110、张某发现在其承包的养鱼场内大量的鱼苗死亡,经市环保局调查分析后认定,造成鱼苗死亡的原因是某化工厂向湖内排放工业废水所致。为此,张某向化工厂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并向市环保局申请对该损害赔偿纠纷进行行政处理。在市环保局的调解下,张某与化工厂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但化工厂以各种借口予以推诿。张某找到市环保局要求强制执行该协议,而市环保局却拒绝了张某的要求。因此,张某以市环保局不履行行政职责为由,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问:

1、人民法院应否受理本案?为什么?

2、若张某坚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应当依据什么程序提起何种诉讼?

7—5—111、某企业设在农村,其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0分贝,但附近没有居民,只有其本厂的职工受到不同程度的噪声危害。当地环境保护局以该企业超标排放噪声为由,责令其限期治理,并征收其环境噪声超标排污费每月2000元。该企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环保局的行政决定。请问:法院该如何判决?为什么?

7—5—112、2004年10月,杜某为了牟取暴利,窜入某自然保护区内猎捕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雪豹2只。后杜某将捕杀的雪豹皮高价卖给了外商李某。李某在出境时携带的雪豹皮被海关查获。在海关人员的盘问下,李某交代雪豹皮是从杜某处购买的。杜某遂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并承认了捕杀雪豹、出售雪豹皮的事实。问:

1、杜某和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些法律?

2、杜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3、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第三篇:学习《环境保护法》心得

学习《环境保护法》心得体会

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现在我就以我学习《环境保护法》谈谈我在学习中的体会:

一、《环境保护法》是我们身边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他有效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我记得以前,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到处都听到鞭炮声。特别是在清明节时,人们扫墓都要到山上去烧纸,有时候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引发一场火灾,毁了一片森林。但现在不一样了,环境保护可以说是深入人心,那是因为各级政府、学校,其他各行各业都加入了宣传环境保护的队伍,就连我们中小学生也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工作。

二、学习《环境保护法》的过程中,老师给我们讲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知道我们的水资源为什么会越来越紧张,那都是因为我们的森林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让我们的良田变成了荒漠,让我们的河流干涸见底。

现在我们毕节试验区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经济建设,而水资源的短缺豪无疑问地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提出的是把毕节建设成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试问,如果没有《环境保护法》这样的法律作为保障,这不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没有对该法的宣传普及,认真学习,贯彻实施,又如何实现环境的改善。

三、我们要做一个忠实的环境保护者。环境保护的成败关系到未来的我们是不是能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我们都能够看到

一些类似于下面这些的资料:“经统计,上世纪6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发生过20多次,到了21世纪其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尤其是今年,到4月23日,北京已经是11次了!其持续之久、范围之广、危害之大是“历史之最”。”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想这样的数据太多,而能给我们的优良环境却越来越小,我们作为这个时代的接班人,千万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而且一定要胜利。

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最小的细节做起,做一个环保卫士!哪怕是种一棵小苗,不浪费一滴水,不乱扔片果皮,节约一张纸,只要你我他都有心。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会得到改善的。

第四篇:学习《环境保护法》心得体会

学习《环境保护法》心得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国家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环境保护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的情况相当严重,如京津冀地区雾霾严重、地下水硬度增高、噪声污染等。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没有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都很难调整过来。所以需要迫切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在本次学习中,学习了关于环境的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法律责任等内容,了解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多年的实践证明,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力,收到了自然的“报复”。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都是自然对我们只顾发展的反馈。所以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发展给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要有一个限度。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甚至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退化,会给人类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作为一名环卫从业人员,更应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人民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第五篇:学习环境保护法心得体会

学习环境保护法心得体会

学习>环境保护法>心得体会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这就是说,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坏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多年的实践证明,人类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必须同时注意自然界的“报复”,注意发展生产给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而不能超过某一个限度。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明确提出这一限度,通过宣传使大家认识这一限度,以政策、法律形式作出具体规定,并尽力实施这些规定,否则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遭到破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业的现代化,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走过的道路早就证明,没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也就没有现代化。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甚至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退化,则不只与我们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不相符合,而且也会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身。这是由于:(1)自然资源的退化和破坏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2)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人民对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如果环境污染严重将会引起尖锐的矛盾,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3)现代化的生产装备(设备、仪表等)需要一个清洁的环境(精密的产品也是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搞不好环境保护也就难于实现现代化生产。

环境污染的远期影响,是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不只是致癌,而且可能通过胎盘危及胎儿,以及引起遗传变异,染色体畸变和遗传基因退化。这不只是第二代、第三代的问题,严重时可能使人类的质量退化,贻害子孙后代,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自然资源的破坏,有的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恢复,有的则难以逆转。

目前全世界估计有25000种植物,1000多种脊椎动物,正处于灭绝的边缘。尽管人类正在采取许多局部性保护措施,但一些珍贵动植物还在继续走向灭绝,因为人类活动形成的全球性有害影响远远胜过局部保护性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的情况也是相当严重的,非认真解决不可。例如,有的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大气污染使冬季人的死亡率显然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生产建设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是经济建设中的战略性问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失调,花几年功夫可以调整过来。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没有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是难以调整过来的。这样来分析问题,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迫切性。因此,作为环境保护工作者、要既有生产观点,又要深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搞好环境保护,保护环境也要促进生产发展,作到环境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人民创造一个美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对这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有着永远摆脱不完的依赖性,需要地球源源不断地提供植物和动物的食物,需要有足够厚度的大气层,来保护人类不受过高或过低气温,以及过量紫外线的伤害,需要地球提供足够量的水和氧气来维持生命的存在,而没有了绿色,这一切岂不成了无本之源,好比毛长在皮子上,没有了皮,毛又咋生根?绿色锐减,吞噬绿色的,正是人类自己,是人类发展模式中那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破坏性开采。人类对绿色的无尽索取仍在威胁着生态平衡,破坏着生态的结构。

环境保护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还要依据人类的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环境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身心的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人类生命活动。

学习环境保护法心得体会

(二)几经反复的新环保法,终于表决通过。这是近年来环境保护领域最为严实的一道防火墙。它以立法的形式,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要求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在重点区域、流域联合防治中实行统一标准,建立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对拒不改正的违法企业,可以“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这意味着,新环保法的处罚标准,将上不封顶。由此,社会上诟病已久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环保问题,有望得以从源头上解决。一直以来,作为污染排放的可能主体,不少企业缺乏自律意识,偷排偷放只罚款数万元与清洁处置需耗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悬殊,“理性的经济人”当然会趋利而从之。环保执法面临的这种尴尬,在处罚无上限的新法之下,必将无限放大执法处罚的威慑,以经济杠杆矫正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当下,新环保法体现出的立法精神,实际包括了“奖”与“惩”两个维度。守法企业的自觉环保,本身也是对社会共同利益的增进,需要适当的激励措施。比如,在细化的立法、司法解释中,给予必要税收优惠,或者公共清洁设备的补贴。只有张弛有度,才能让违法者无指望,守法者有盼头,从而形成对青山绿水的共同守护。

更深层次看,这次处罚标准的调整,凸显了在法治框架内解决冲突的思路。曾经的一些环保事件,无论无良企业的肆意排放,还是地方政府的包庇纵容,或者少数群众的情绪过激,一个重要的诱因就是没用法律来算环保账、经济账。而今,依法律来厘清奖励与处罚的标准,从而引导各方回归法院与谈判桌上。可以设想,有法律来勾勒各方权益,用法治来平衡各方得失,这不正是用良法促进社会的理性与公正吗?

但是,有法律并不自然等于有法治。如此良法,如何执行,将成为社会舆论共同关注的焦点。法治的效果,等于立法的科学性与执法的严肃性的乘积,任何一方的缺失或松驰,都可能造成整体效果的大幅折扣。这就要求,一方面,执法不应有例外,要避免寻租、合谋的腐败,加大处罚和监督的密度与力度;另一方面,赋予公权力如此大的执法能力,就必须提防执法者对守法企业可能的“挑刺”,甚至是吃拿卡要、勒索敲诈等隐形腐败。这些都是环保法治的底线所在,犹需关注。

明年1月1日,新环保法将要正式施行。我们期待第一张罚单的依法出炉,以儆效尤。当然,最好是所有的企业都能严守法律,让环保罚单不必开出。

学习环境保护法心得体会

(三)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体现了强烈的底线思维,生态保护红线被首次写进法律之中,这是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一个重大亮点,也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但从法律制度上确保了生态保护红线在具体实践中的落地,也使得这条生态保护“高压线”变得更有威慑力。

其中大量内容涉及到企业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业的现代化,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甚至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退化,则不只与我们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不相符合,而且也会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身。这是由于:(1)自然资源的退化和破坏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2)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人民对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如果环境污染严重将会引起尖锐的矛盾,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3)现代化的生产装备(设备、仪表等)需要一个清洁的环境(精密的产品也是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搞不好环境保护也就难于实现现代化生产。

实践还证明,生产建设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是经济建设中的战略性问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失调,花几年功夫可以调整过来。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没有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是难以调整过来的。这样来分析问题,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迫切性。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把生态保护红线确立下来,有利于从法律制度上保障生态安全,也为保障国家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用立法形式把生态保护红线确定下来,有利于推动建立基于环境承载能力的绿色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我们要牢固树立红线就是底线、红线就是高压线、红线就是生命线的意识,以守住底线,增强环境保护对社会建设的支撑力,对经济发展的优化力,对国家安全的保障力。严格按照红线要求进行管理,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及其生物多样性,尽快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状况恶化的趋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牢固的生态环境基础。

下载《环境与资保护法》学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境与资保护法》学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单选:(十) 1、2、我国最早颁布的一部综合性环境基本法是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法》 3、《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了 4、水质标准5、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前复习指导 第一章 导论 本章重点: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的概念;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环境暴雨、资源保护及其生态保护的关系;环境......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一、结合我国当前国情,谈谈你对我国环境问题成因及对策的看法。 答: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围绕人类的大问题之一,也是当代全球所关注的焦点,甚至已成为制约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不足及其重要性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摘要】现如今很多地区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进行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论 第三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第五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立法 第六章国家对环境资源的管理 第七......

    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

    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 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8月上旬至10月中旬,常委会成立了环保执法检查组,对全旗环境保护法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

    环境保护法

    1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阶段:原始阶段;农牧业阶段;现代工业阶段。 2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意义:概念,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

    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领学人:荣县环保局 罗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号称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共7章70条,比原法增加23条:1、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