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独生子女问题

时间:2019-05-14 06:0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独生子女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独生子女问题》。

第一篇:浅谈独生子女问题

浅谈独生子女问题

建国后人口飞速增长,鉴于此,20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毅然出台计划生育国策。于是,全国各地大街小巷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条幅和标语:“只生一个好”“少生优生”“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等。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据新华网2011年8月10日报道,从70年代末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的独生子女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亿。从1979年政府出台独生子女政策到现在已经30多年,这期间整整产生两代独身子女,30年来社会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发生着剧烈的变革,处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独身子女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教育体制改制、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对他们的成长有诸多影响。30年间,中国社会由多子女大家庭模式逐渐演变为独生子女模式的小家庭模式。专家们把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外祖父、外祖母、祖父、祖母四人和父亲、母亲二人共同溺爱下发生的任性、自大、孤僻、自私、不求上进等心理偏差和偏差、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等不良等引起的轻度营养不良等异常现象统称“四二一综合征”。伴随着独身子女的成长和独身子女人群的增多,独身子女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独身子女的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婚恋问题以及处理对策。

一、独身子女的心理问题

独身子女指独身子或是独身女,无同胞兄弟姐妹或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收养的兄弟姐妹。独身子女和非独身子女,由于生活及学习环境及条件的差异,他们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

(一)自尊心过强,“鸡蛋壳心理”,不易接受别人的负面批评

由于独身子女在家庭当中处于特殊地位,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一帆风顺,往往丧失了独立自主精神,自立能力,形成了自我评价较高自我意识较强。变换了环境,则发现在生活、学习、社交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大有人在,差距相当大,产生出一种自负、自卑、忧郁相互交织的复杂心理。他们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鸡蛋壳心理”使他们的自我意识过度膨胀,即使别的批评是正确,他们仍就我行我素。

(二)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独身子女一直是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导致在独身子女在生活、学习上独立性很差,依赖性很强,久而久之独身子女失去了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也不愿意主动去处理问题,遇到问题,经常向自己的父母亲友求助。

(三)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社会责任感

在安逸优越的环境中,独身子女没有坚定的意志、信仰和执着的追求,他们一直都是“温室里的花朵”“襁褓中的婴儿”,在情感上非常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非常弱,考试失败、失恋、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都可能使他们产生悲观、消极的态度,更有甚者,会产生退学、自杀的念头。在教育严格的独身子女家庭里,因为父母对他们对他们抱着过高的期望,往往容易使他们产生压抑、逆反的心理。而在父母过度溺爱的家庭里,子女通常表现为极度任性,凡事以自己的喜好为准,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

二、针对独身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善于调节自我抱负水平

独生子女所处的生活环境比较特殊,从出生开始,就一直过着优越的生活,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砺,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不够到位,过高的评价自己,因而对自己的目标定位过高。因而,独身子女应该正确的评价自己,给自己定位一个合理的目标,及时调节自我抱负水平,实现自我价值。对于自己的远大理想,要循序渐进,在逐步渐进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和满足,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二)加强逆境锻炼和挫折教育,培养意志力

这些独身子女大多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娇生惯养,在学校里的唯一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对社会知之甚少。因而在心理上非常脆弱,很难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的社会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吃苦的恶人是不会畏惧挑战和困难的,也是最能走向成功的。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多体验一下生活,不能老是把他们关在笼子里面养,只有经受过苦难的磨练才能根本剔除孩子身上的娇气、任性的毛病。加强实践锻炼,让独身子女更好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加强逆境锻炼和挫折教育,培养意志力。

(四)注重慎独,培养独生子女的自觉行为

渗透传统的“慎独”思想对于独生子女的自我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生活当中,培养独身子女的自主精神是很重要的,自觉学习、遵纪守法、洁身自守,这些都有利于独生子女在道德修养中注重主动能动性的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室培养大婶子女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最佳形式,也是形成独立人格的必要途径。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能力,从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体系。

二、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独生子女通常是家庭的核心成员,他们有着优越的物质条件及教育环境,但家长在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缺乏科学认识,生怕孩子吃苦受难,处处守护,事事代办,使孩子成为事实上的供养物、小皇帝。正是家长的包办一切的做法,剥夺了孩子正常的成长权利,致使其身上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家长从小就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致使孩子潜意识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受不得半点委屈,人人为我,事事为我,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度量别人,容不得别人的半点“不敬”。

(二)性格孤僻、专断、多疑。

在家庭中独生子女从小就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缺乏情感培养,多数独生子女伴有自闭心理,性格上较为孤僻,缺乏阳光之气。进入小学阶段以后,与同学形成一种情感隔阂,做事、评判等较为显得专断,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与同学相处不够融洽,有时过于敏感、多疑。

(三)生活自理能力差。

从小丰衣足食的生活,加上父母百事包办,过细的照顾让独身子女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一旦脱离了父母,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独生子女要陪读的事例屡见不鲜,这反映了我们家庭家庭教育中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

三、针对独身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雷洁琼说过:“家庭式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家长式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长需要真正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影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父母除了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之外,更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成长教育,它是无法替代的,无法复制父母的经历和过程。只有将家庭教育放在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要讲究方法。

只有正确、科学的方法,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要求家长要多读书,学习借鉴好的方法、成功的经验,了解一些儿童的心理,避免教育的盲目性,彻底摈弃看似爱实则害的做法。

(三)多与孩子交流。

单一的家庭结构,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孩子缺少交流,尤其是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不能只管孩子生活上的需要而忽略了精神上的要求。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只有与父母心灵相容才能促

进其健康成长,并发挥其最大的潜力。空余的时间陪孩子唱歌、聊天、游戏等,都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除子女与子女间的心理隔阂。

(四)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管理和操作。

孩子是温室里的幼苗,需要阳光,更需要接受风雨,才能茁壮成长。而且,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是相当有益的。

(五)父母对待孩子要严宽结合。

父母对待孩子不能一味的宽,决不能溺爱。关键时候要讲原则,不能妥协,否则会滋长孩子的惯性,使教育陷入被动。周谷城也认为,教育孩子,父母有责,过于溺爱,未为上策。秦牧也认为,盲目的溺爱,纵容儿女,让他们泥足深陷,走向覆亡之路,也是愚昧的各种形态的一种。

四、独生子女的婚恋问题

如今,我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最大的已经进入而立之年,最小的也正值谈婚论嫁的黄金时期。然而,从小被宠长大的他们,面对自己人生的这次重大事件,他们的态度和看法是怎样的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代独生子女婚恋及教育观念研究》报告,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早恋不早,结婚较晚,生育不多”。第一代独生子女中的很多人还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部分走进婚姻的也只是维持了短暂的时光就宣告终结。他们的婚恋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婚前同居、试婚、闪婚、周末婚姻,还出现了丁克家族和丁狗家族,种种现象瞠目结舌。婚恋选择是从恋爱到婚姻的必经过程,也是提高婚姻质量,建立幸福家庭的关键环节,主要指恋爱、结婚对象的选择标准,如年龄、性格、人品、外貌、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在这些标准中,第一代独生子女更加重视经济条件和人品因素,越来越趋于实际。在择偶方式上,明显有别于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强调自由恋爱。自由交往、网络交往,参加电视婚恋选择节目、单身交往派对等,都成为他们的婚恋方式。社会广泛的包容性,较高的可接受度,以及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使他们在婚恋方式上能接受一切形式的恋爱、婚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讲求自身的要求和感觉。

五、针对独生子女婚恋问题的对策

(一)家庭积极引导子女

家庭教育部仅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教育,给孩子深入心灵的影响。即使每个人都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婚恋和家庭时具体的问题还会不断,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婚姻文化、婚恋模式、婚恋理念正面临种种冲突和矛盾。家庭必须致力于独生子女在婚恋方面尊重、责任和自爱等品格的培养,使他们理解婚姻恋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规范,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道德观。独生子女在进入家庭生活后,应该适当改变各自原有的生活习惯,双方相互协调,要学会忍耐和包容,给彼此更多的空间。

(二)学校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

学校教育在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塑造出社会需要的合格学生,是支持社会正常运转,共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学校应该更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分享教育、爱的教育、团队教育等,增加素质拓展训练,注重素质教育。同时,学校有必要加强对他们的生理、心理教育,让他们更了解男性、女性之间的生理特点、性别差异,学习掌握基本的性知识,强化保护意识。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提高思想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择偶心理、知会原则及基本标准,正确对待失恋问题,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三)社会建立良好的氛围

文明、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对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无比重要,文化教育部门要制作既有思想内容又有文化深度,且符合青年人特点的文化教育作品,积极引导制作者关注利润

等物质收入的同时,更要肩负起文化传递、文化育人的功能,为社会创造优秀的精神食粮。文化管理部门要致力于健全文化法规,加强文化管理,发挥舆论监督和文化批评的作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让独生子女在一个与社会主流价值规范相符合的文化环境中顺利实现社会化。

第二篇:独生子女补贴问题

一、独生子女补助金由谁发,发多少,什么时间发?是哪个法规或条例规定的?

由生育管理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然后由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对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职工发放待遇。在同一单位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发百分之五十。夫妻一方是农村居民或夫妻一方亡故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另一方所在单位全数发给。夫妻双方都为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且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没有发放的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市财政给予解决。

解释条款《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三十二条 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由夫妻双方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登记,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享受以下优待:

(一)从领证之月起至独生子女满十四周岁止,每月发给10元或者一次性发给不低于1500元的独生子女保健费,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负担百分之五十;属个体工商户的,由工商行政部门从个体工商管理费中解决;属农村村民或者城镇无业居民的,从村(居)民委员会收人中解决,不足部分,由当地人民政府从人口与计划生育奖励专项资金中列支。

二、托儿补助费

进一步规范我市公办幼儿园收费行为的通知

第三篇: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综述

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综述

在国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马寅初为代表的老一辈人口学家就开始提出控制人口的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曾就城市养老保险改革、计划生育户养老保险等问题进行过研究,一些地区还进行过实践。这些研究和实践为本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根据笔者统计,从1979年到2005年,国内各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了有关独生子女问题的论文621篇,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口学、医学等多个不同的学科。

(1)医学方面(88篇)研究内容主要是比较研究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卫生行为、患疾病的概率等方面问题,及独生子女的身体健康状况、饮食营养状况等方面的研究。

(2)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方面(3篇)主要是在独生子女的信息化管理,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研究。

(3)心理学方面(153篇)研究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个性及人际交往的对比研究。

(4)教育学方面(214篇)着重研究独生子女学生的教育问题,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从体质、智力、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对学校教学的发展提出建议。

(5)社会学(115篇)研究范围比较广,主要是探讨独生子女成长对家庭、社会的影响,独生子女犯罪问题,分析了城市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农村独生子女问题,独生子女的就业和社会化问题。其中,涉及城市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研究总共有8篇,研究成年独生子女意外伤亡问题,独生子女对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产生的影响,城市独生子女的家庭保障研究。

(6)人口学方面(48篇)包括对独生子女率的研究及其对未来婚姻结构的影响分析;独生子女费的发放、管理问题;独生子女及独生子女父母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研究;独生子女意外伤害,死亡情况的研究,以及由此带来的家庭风险;分析中国独生子女数量和城乡分布状况,政策生育率波动范围,并结合中国人口发展目标讨论了它的影响,探索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

总的来说,这方面的研究大都是集中于独生子女问题,把独生子女父母作为检索词所收集到的学术论文只有11篇,相对于独生子女的研究,对其父母的养老保障研究文章比较少,尤其是对养老焦虑研究更是空白,所以我们选择此方面的研究。

第四篇:独生子女溺爱问题分析案例

独生子女溺爱问题分析案例

摘要 进入21世纪,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日益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主流。他们在“糖水”里长大,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人生一帆风顺,好比温室里的花朵,往往经受不起风吹雨打。据调查,很多独生子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来自“独生”本身,一方面来自于“独生”所导致的父母出现的教养态度偏差和教育不当。关键词 任性 溺爱 家庭教育

序言:在独生子女身上体现出来的问题中,唯我独尊而且任性是很突出的问题,怎么逐步培养孩子博大的胸怀,宽容的美德,认清自我,豁达为人,需要家庭、学校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案例:11月份是学校的科技节,下午我到学校时,学校已经很热闹了,同学们正积极地参加即将开始的各种科技项目比赛,我刚走进办公室,我班的小卉哭哭啼啼地跑过来说她被隔壁班的小敏和本班的小峰打了,这时小敏也正被她的班主任叫到办公室。我连忙先安慰她,让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她说她也不清楚。今天下午刚来,就被本班的男生小锋叫出去,才走到教室门口,就莫名其妙地被小敏打了两巴掌,然后两个女生就打起来了,最后被周围的同学劝开。我把小敏叫了过来,问她打人的原因,她气极败坏的说:“这个人该打,嘴巴缺德,在年级Q群上聊天时,骂我脸上的伤疤。”小卉连忙吵起来说:“我只是好奇问问她脸上的伤疤,没有恶意。”接着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得又吵起来了,好不容易才被我们两个班的班主任劝开。经过开导,小敏主动向小卉道歉,但小卉却没有接受。我知道小卉是一个个性好强,倔强的女孩,我很担心今天如果不开导好她,一定会出乱子的。我单独把她留下来,和她聊天谈心,说一些道理,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最后她才口头答应我,她会想通的。我放心不下,晚上给她父母通电话,把事情说了一下,还让他们多注意观察她的状况。可是一个星期后还是出事了,小卉由于吞不下心头的怨气,找了几个社会青年把小敏和小峰拉到校外狠狠打一顿,两个人伤得很严重,结果两人父母愤怒的找到了学校。最终的处理结果是小卉被学校记大过处分,留校察看一年,表现不好,就勒令退学。从此以后小卉变得消沉,一方面由于受到学校处分,另一方面是由于找社会青年殴打本班的同学,同学觉得她可恶,把她孤立了。

发展: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从她父母那里得了一些情况,得知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偶然的。从小小卉就跟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十分溺爱她,把她讲的每一句话都当做圣旨,所有要求样样满足,有时做错了事,父母批评她两句,爷爷、奶奶全力维护她,有时还当着小卉的面责备她的父母,使她渐渐变成为家庭中的“小霸王”,父母最后都变得很迁就她。初中时她由于贪玩,接触了一些社会青年,班里的同学都不敢得罪她,现在高中遇到和她有类似性格和经历的小敏,自然矛盾就会产生了。

分析:小卉的行为是现在独生子女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之一。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绝少受过委屈,挨过打和骂,遭遇过挫折。即使偶尔与父母家人发生争吵,也往往是父母让步投降,让孩子心满意足,达到目的。然而,孩子毕竟不可能只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家庭里,还需要上幼儿园、进小学、中学、大学,必须把自己溶入社会生活中与他人相处、交往、联系。孩子在与同学、其他同龄者、大人交往相处过程中,一旦吃亏受委屈,或者因违规违纪受罚,会变得承受不起,接受不了,往往产生报复心理,进而实施攻击性报复行为。具有强烈报复心理的孩子,一般只能赢不能输,只能占便宜得好处,不能吃亏受损失。由于输不起,受不得委屈,他们往往是非不分,冲动易怒,不讲道理,睚眥必报,锱铢必较,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纠缠不清,耿耿于怀,明里暗里报复,不达目的不罢休。

对策:要想让小卉重新站起来,改掉陋习,做一个健康向上的好学生,首先就先让她融入集体,学会与他人交流。虽然小卉任性,好发脾气,但是我发现她却很有个性,有才华,她感兴趣的事一定会尽全力的做好。3月份是校艺术节,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我知道小卉从小就学跳舞,而且家里也有亲戚是市文工团的人,所以我决定把艺术节班级节目排练任务交给她。她的反映一方面很高兴,因为这是她喜欢参与的活动;另一方面她也在担心,害怕组织不好,完成不了任务。我鼓励她,每次排练都在一旁观看,帮她鼓劲,并答应给她做好其他同学的工作,使她打消顾虑。经过小卉在各个方面的努力,在那次艺术节上,我班的班级舞蹈获得了二等奖,她还参加了一个独舞的个人表演,并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当上了学校主持人。在艺术节里,她得到了充分得展示,她认真得态度,得到了同学们肯定,同学们逐渐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她也融入了集体,学习上明显比以前积极啦。往后的日子,她又恢复了原有得活泼,各种活动她都积极参加,参加了校排球队,并参加了市级的排球比赛获得第一名,她的热情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了释放。但是,她的任性,好发脾气坏习惯却也会经常发生,每次我都会找她耐心聊天,虽然有了上次严重的打击,她的任性多少被消磨了一些,但由于长期养成得性格,很难在短时间彻底改变,我也曾经找她父母谈过,希望他们一定要改变从前对她的随便迁就和溺爱,但对于这样长期形成的家庭环境,想彻底转变,恐怕是一个长期而又困难的过程。

反思: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溺爱本身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但会使子女遭到毁灭。”爱子女本身是教育的一种,爱得合理、恰当,可使子女感到安全、温暖,激发其求知欲及探索动机,成为健康成长的力量,但若是溺爱纵容则会害了子女。所以,家长在爱子女上要做到爱与教相结合,可参照以下五个方面:

1.既爱又不溺爱。

2.给予宽松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又有严格管理与要求。3.注意德、智、体全面发展,又不忽视个体差异。4.使热情关怀与严格要求和谐结合,切不姑息迁就。

5.对独生子女的优点鼓励赞赏而不过分,对其缺点则应予批评教育。以上五个方面,家长要贯彻到小孩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否则,一旦使小孩养成不良的习惯与性格,很难改变,对他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五篇: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证申请书

我叫XX(女方姓名),是X院(或X所或X部门)一名教师(或职工),生于XX年XX月XX日,身份证号XXXXXXXXXX,现住XXXXXXXX。

XX年XX月XX日,XX(女方姓名)和XX(男方姓名)在XX地结婚,婚后于XX年XX月XX日生下一X(女或男)孩。为响应国家号召,经我夫妻双方商量决定,我们终身只要这一个孩子,并已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现特申请领取独生子女证,请办理。

特此申请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下载浅谈独生子女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独生子女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独生子女

    “Only” 的一代----独生子女河北乐亭第一中学聂艳红简介:在当今的社会,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only ”的一代人,在心理、人格、独立、责任等方方面面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政策 独生子女政策 在所有的计划生育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是风险最大的家庭。一旦遭遇非常事件导致孩子夭折或者严重的伤病残,风险家庭就转化为残破家庭和困难家庭,如果......

    独生子女

    “单独两孩”这样办证 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1.双方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 2.《再生育申请表》和双方近期免冠两寸照片; 3.一方是独生子女......

    人际关系理论下分析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关系理论下分析独生子女人际交往问题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80年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尤其是在城市,很大一部分的......

    独生子女申请表

    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请书我们夫妇已有一个孩子,自愿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不再生育第二个子女。特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男方盖章女方盖章年月日注:1.《......

    家有独生子女

    家有独生子女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许多的家长都会感受到一些困惑或迷茫。其实独生子女现状我们可以罗列一下: 1、独生子女的好处: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较高的实行......

    离婚协议书(独生子女)

    离 婚 协 议 书 男方:,身份证号:,居住地址:。 女方:,身份证号:,居住地址:。 男女双方于年月日登记结婚,育有一子(女),因,致使夫妻无法共同生活,双方自愿离婚,现就有关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

    独生子女父母

    夫妻自愿终身只生育或者依法只收养一个子女的,在育龄期内可以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请免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但一胎生育两个以上子女的除外。 领取《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