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人都是环境 事事关乎发展 (三)
人人都是环境 事事关乎发展
——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广播电视大会精神解读(3)
声 音
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要在全市营造出一种
“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事事关乎石家庄形象”的浓厚氛围。每一个市民特别是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人员,都要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奋创业,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发展环境建设,使石家庄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安全、最适合资本落地成长、最适合创业发展的城市。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在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广播电视大会上的讲话核心提示
人是一切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素质的提升,乃是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根本要素。而且,经济越发展,对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越高,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高。在这场“效能革命”中,我们的广大干部群众必定要经受一次观念重塑和心灵洗礼,我们要以什么样的作风和精神去迎接、去面对,才能赢得这场革命的胜利,成为勤政为民、干事创业、促进发展的“先锋”,本文将进行重点解读。
延伸理解
优化环境从转变作风开始
“干部队伍作风是一个地方最重要的环境。抓环境改善必抓干部作风,抓干部作风就是抓发展环境。”在讲话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深刻阐述了干部作风之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
干部工作作风如果浮而不实,只说不做,多说少做,办事“光打雷不下雨,或者雷声大而雨点小”,将对投资环境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竞争的社会,不
要说外地企业家不来本地投资,就连本地企业家也可能“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反之,如果一个地方的干部作风扎实,亲商重商、诚信高效,则可能成为该地在资本竞争中的最大优势,不仅可以引入资本、留住资本,甚至可以实现“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良性循环。
孙瑞彬书记不止一次地谈到,资本的流入,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要安全,二是要回报。我们就是通过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率,想尽一切办法为投资者搞好服务。他言辞恳切、意味深长地叮嘱广大干部:“我们一定要对企业家好一点,一定要对人民群众好一点,让他们切实感到石家庄发展环境的优化和提升,否则石家庄的发展是没有希望的。”“对企业家好一点,对人民群众好一点。”看似简单,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需要拿出极大的勇气和魄力,从根本上破除“官即管”的陋习和观念,学会降低身段,学会平等相处,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能够时刻站在企业家的立场上,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以良好的服务,为企业家和投资者赢得最好的效益。
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更要在服务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中体现办事效率。正如孙瑞彬在去年的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所讲,要以工业化思想支持企业,“快”字当头,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因为只有快节奏,才能体现公务人员的紧迫感、责任感,才能彰显政府的高效率,才能为我市在资本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先机。
“未来五年,各地竞相加快发展,势头强劲,形势咄咄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这是我市“十二五”期间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在千帆竞渡中,搏击中流,扬帆远航,每一名公务人员都需要打起百倍的精神,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要有逢一必争、逢旗必夺,人人争先、事事一流的干劲,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激情,勇往直前、敢于攻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排除一切干扰,摒弃私心杂念,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工作上,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对确定的事情一鼓作气、一抓到底。也惟有如此,才能使我市的发展环境得到提升,进而坚定来我市投资兴业者的信心和决心。
领导干部要做优化环境的模范
“领导干部对工作要敢于负责,严格管理,对不负责任、推诿扯皮、失职渎职,以及弄虚作假、掩盖矛盾和问题,导致工作不落实、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在本次大会上,孙瑞彬对领导干部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同时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普通干部看领导干部”。所谓上行下效,领导干部在转变作风、优化环境方面做得如何,不仅普通干部十分关注,人民群众也十分关注。只有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转变作风、优化环境的模范,才能带动本地区、本系统整体环境的提升。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时时处处都站在本地本系统发展的高度,识大体、顾大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自身作风的转变,凝聚各方力量,使个个都能发挥聪明才智,个个都有所作为,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环境才能优化,发展才有希望。
对于投资者和广大群众而言,一个县(市)区、一个乡镇、一个部门的形象,往往是通过这个地方或单位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反映出来的。领导干部的言谈举止,直接关系着该地区、该系统环境的优劣:领导干部讲诚信,投资者就会认为这个地方讲诚信;领导干部微笑服务,投资者就会认为这个单位有温情;领导干部办事干练,投资者就会认为你这个地方效率高。领导的亲和力强,人格魅力大,投资者就会信任你,就对你有信心。
领导干部的素质还表现在具有创新精神、超前意识上。“不论是谁,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在石家庄创业,都要鼓励支持;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要面向创业者开放;只要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要放开手脚去干。”孙瑞彬要求领导干部要能够在法律的框架内及时制定有利于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快人一拍。也只有如此,才能用足用好国家的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好本地的资源优势,进而取得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效。同时,领导干部还要努力提高协调和处理矛盾的能力,尤其是在项目洽谈以及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需要解决。矛盾的处理,关系的协调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影响到地区的投资环境。增强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提高办事能力,特别是协调和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的能力,既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也是衡量其驾驭经济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一个地区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表现。
人人参与才能铸就环境品牌
要把发展环境做成石家庄的品牌和形象,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干部素质的提高、作风的转变,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所有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都要树立“窗口”意识、环境意识。把“人人都是发展环境”这句口号唱响,并真正地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人文环境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个性和魅力,良好的人文环境总会受到投资者的眷顾,从而对一个地方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孙瑞彬指出,没有投资者愿意到一个民风不雅、城市脏乱不堪、社会管理无序的地方去投资、发展、就业、定居。一定要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创新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培育和弘扬新时期石家庄人包容谦和、勤劳淳朴、豁达豪爽、诚实守信的人文品质,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增强我市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人人都是发展环境,是城市走向繁荣的前提和条件。作为一名市民,不仅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参与者、实践者,更是我们这座城市发展、经济繁荣的直接受益者。所以优化发展环境,不仅需要相关部门下真功,动真格,更需要全体市民共同参与,通力配合。孙瑞彬真诚地表示,“一个地方政务环境好坏,群众看得最清楚。我们要把政务环境建设的评判权、参与权交给群众、交给基层、交给企业。”在打造一流发展环境的过程中,所有市民身份无关贵贱,地位不分高低,都是这个城市的主人,都应该自觉地维护我们的发展环境,抵制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
细节体现品位,细节决定成败。小事更加体现发展环境。每一个党员干部乃至每一个市民都需要把优化发展环境当作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放在优化发展环境的大局里来考虑,放在优化发展环境的高度来对待,彻底消除事不关己的思想和行为,摒弃陋习,从身边做起,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的小事做起,共同改善城市环境,必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生存空间。
第二篇:人人都是营商环境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坏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各地政府发挥合力,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推动资源配置和企业行为的市场化,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我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持续优化改善营商环境以增进竞争优势、保持领先位势,已然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城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在哪建。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放大招”,让不少地方感受到改革面前“不进则退”的倒逼压力。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未来在全国逐步推开营商环境评价,唤起的定会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改革场景。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但需要“硬措施”来托底。当前,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国内各大城市改革发展竞速,如今也正在转向优化营商环境的竞速。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以赢得主动、取得优势,需要主动找差距、找不足,以制度创新带动经济创新,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需要树立起深化改革的“攻坚意识”。审批慢、环节多、服务差等政务服务不佳问题,不作为、乱作为、乱执法等不正之风问题,不相信市场、不接受开放等思想固化保守问题,只有以刀刃向内的态度狠下心去改革,才能真正涵养出营商环境的“清新空气”。
新时代新征程,当“要素红利”逐渐让位于“创新红利”,“政策红利”逐渐让位于“制度红利”,营商环境的重要价值更加凸显,深化改革的宝贵机遇弥足珍贵。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老百姓和企业心中的营商环境之“最”,呼唤我们激发“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更大决心,砥砺“深化改革不止步”的更大干劲。
营商环境,仿佛一个地方的空气、土壤和生态。一个高效便捷的流程,一次公平公正的办事,一次优质到位的服务,对市场主体来说,真切感受胜得过千言万语。反之,任何一处看似并不起眼的“忽略”、一次有意无意的“漠不关心”,负面影响都可能被放大;任何一个隐性障碍和“潜规则”,可能会让企业步履维艰;任何一道人为设置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都会让群众心生怨念、望而却步……
营商环境是一把“尺子”,检验着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风,检验着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各地各部门要树立包容、普惠、创新的监管理念,进一步简政放权、有效监管、优化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关心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解决群众关心的急事、难事、烦心事。纪律监察部门要用好监督“利剑”,紧盯涉企重点项目开展实地督查,深入各窗口服务单位明察暗访,全面查纠工作推进不力、政策执行走样以及服务态度不佳、办事扯皮推诿、吃拿卡要等现象。
作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认真树标杆、查问题、找差距,深刻改造思想上贫血、行动上乏力的毛病,不能满足于守住摊子、不出乱子,不能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更不能执行决策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要锤炼勇于担当、务实重行、争创一流的作风,拿出“硬实招”,打好“组合拳”,当好“店小二”,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里奋发作为。
在优化营商环境这场“你追我赶”的比赛中,没有谁“等得起”“坐得住”,也没有谁可以袖手旁观、坐享其成。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乎营商环境,大家的一举一动都体现城市文明。每一位市民都应树立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之火,始终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洪流,干出独属于自己的一份精彩;要勇于同破坏营商环境行为作斗争,及时监督举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群策群力架起“防护网”、竖起“边界线”、托起“公平秤”,共同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为东北振兴发展开出的“药方”,是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是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现实所需。各级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争做践行“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代表
开放形象”的表率,自觉地在落实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各项任务中弘扬“马上办”和“钉钉子”的精神,在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中践行民本理念,不断锤炼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能力本领,坚持在破解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上集中发力,进而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强大效应。
众人拾柴火焰高。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需要每名干部拧紧思想“螺丝钉”,启动行动“加速器”,还需要全市方方面面协同配合,凝聚合力,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到不抓营商环境是失职,抓不好营商环境是不称职,把抓营商环境这个政治责任记在心中、扛在肩上、抓在手里。要积极树立正面典型,及时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曝光批评破坏环境、阻碍发展的人和事,大力宣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代表开放形象”的理念,努力营造爱商、亲商、尊商、重商的社会氛围。要在强化督查考核上用力,切实将任务落下去,把问题反映上来,真正搞清好的具体好在什么地方,差的究竟差在哪里。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好的营商环境对内能产生凝聚力、向心力和驱动力,对外能增强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营商环境建设直接关系到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营商环境建设的责任和义务,正所谓“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不爱护发展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发展环境就是不称职”,这些看似简单的口号,细细品味却很有道理。
优化营商环境要树立起良好的地方形象。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个人,对营商环境建设都有很大影响。从公务活动到私人交往,个人形象的好坏往往会被引申到地方的整体形象上去。特别是在与投资者或者外来人的交往中,要突出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感激,充分体现一个东道主的应有品质,塑造辽宁人文明、热情、诚信、务实的整体形象。
第三篇: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做班级的小主人
2009-2010班主任工作总结
王茜
这一学期来,我班在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任课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也在学习、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我将这一学期的工作开展情况做一汇报:
3年班主任的工作摸索使我懂得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因此,在班主任工作这个板块上,我组织班上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培养一批积极向上、以身作则、又能为集体热心做事的小干部,对班集体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他们是同学们的榜样,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
作为班主任,班集体搞的活动,班里的每一件事情,都由自己做主,不与小干部商量,不仅自己忙不过来,小干部们也得不到锻炼。相反,不给小干部们方法上的指导,什么都让他们自己去干学生也会有畏难情绪。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一篇魏书生老师的报告会实录,那风趣实在的语言风格立刻吸引了我,一篇读完兴趣更浓,急又找出魏老师的其他报告,一口气将它们看完,虽有些囫囵吞枣,仍感到颇有收获。例如魏老师在教育管理上的核心理念“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就非常具有科学性,不仅可以将班主任从繁杂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它能为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创造做事的机会,让孩子参与班级的管理,做班级的主人,看到由于自己的努力工作给同学或班级带来的便捷或变化,看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最终看到自己的价值。我决定将这一管理理念也运用到自己的班上去,并把它作为自己班的班级特色,从最初几天的自报,到班会上的最终“承包”,每一个孩子都高高兴兴的拥有一份班级工作,特别是那些没当过班干部的孩子,从他们兴奋的小脸儿上,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心中的那份按耐不住的激动。
于是我从卫生、班级管理、学习、各类竞赛等方面设立值日班长、各科代表、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格言选抄员、收发作业人、《家校联系本》检查员、饮用水安装员、意见建议收集员、红领巾检查岗等岗位,张贴在教室墙上供学生选择。在选择岗位时,我先让同学们自己选择,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在征求他们意见的基础上来统一协调,为每一个同学安排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适合他们特长的岗位,让每个人都能发现自身的优势,树立自信心,培养责任心。然后每学期将岗位作适当调整,在再次分配岗位时,如遇到几个人竞选同一个岗位,就让他们竞争上岗。设置值日班长有很多好处,这实际上是一种干部轮换制,是在为每个孩子创造机会。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我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这两句话打印后张贴在教室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学生。魏书生说过:让学生们时刻认识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把学习、生活中的事当作是自己的责任田,而不是为老师或家长“打工”。选出的小干部我努力的培养他们:
1、相信他们,和他们一起研究工作。
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我们在制定中小队活动计划时,征求小干部们的意见,和他们一起研究实施的具体措施,他们也能提供很有价值的建议。还比如,如何帮助学习吃力的同学,他们的方法也许更有效。商讨后大家一起实施,看着王子旭同学一点点的进步,看着刘子文同学上课时踊跃的举手,这些进步大大的鼓舞着小干部的工作热情。
2、加强指导,教给他们如何工作。
小干部的工作能力是老师培养出来的。龙宇翔和张玉萌是语文课代表,每天收本子组长动作慢导致他们工作开展不顺,于是我给了他们许多建议和方法,他们一一采纳后不仅工作得心应手,与同学关系也处理的很不错了。
3、大胆放手,鼓励他们敢于创造。经过培养,学生到了中年级已经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了。有些事情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前段时间学校组织运动会,我就让学生自己练习踏石过河,小干部帮同学排练,照样获得了二等奖。
我常常教育我们班的小干部,要想在同学们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要想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必须处处做大家的榜样。经过了长期的培养,小干部们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发挥了核心力量的作用了。特别是每天负责卫生的副班长,这个职位有段时间常常换人,共同原因就是同学不服班干部的管制。李思琪是这学期做得最棒的,在她的管理下我们班的清洁不需要我的督促都能完成的很好。她是一名住校生,每天第一个到校,安排当日的4名值日生开窗、洒水、摆桌子的工作。7点30分当日做卫生的学生到校,由4名值日生安排工作,最后由李思琪负责检查。检查不合格的地方由李思琪做并告知那名学生下次做的仔细点。在半学期的工作中她从不偷懒,有时生病请假都不忘把工作交代给别个的同学帮她完成。
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太喜欢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不太会适应社会,但是,我的工作历程是顺利的,这要感谢我遇到的各级领导。没有你们的培养,就没有今天的我。学生的进步是我最大的幸福。当我看到胆子小的孩子变得开朗了,攻击性强的孩子变得文质彬彬了,不爱学习的孩子知道主动写作业了,情感淡漠的孩子变得热情了。。。都会从内心由衷的喜悦。
一位印度诗人在《播种》中写道: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人生。我期待着所有的学生都能和谐友爱的班集体中培养自信,树立责任,挑战自我,奋勇前行去书写一个铿将有力的绿色人生。
第四篇: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在开学前我们进行了为期4天的培训,学习了昌乐二中的271高校课堂模式,也学习了他们的班级管理建设。感悟颇多,尤其是对他们的班级管理感兴趣,很喜欢他们提出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个理念。
新课程理念认为,在班集体中,班主任是导演,学生才是主角。在班级的组织和活动建设上,要把重点放在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以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自我管理的空间,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呢?作为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健全一套适合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班主任为学生创造氛围,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班集体的建立,一种良好班风的形成,仅仅靠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班主任不可能随时随地都跟着学生,班级里发生的许多事情其实学生们最了解,有些事情可能学生都知道了,但班主任不一定知道。所以,有效地将全体学生利用起来,让他们和班主任一起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既可以使班主任省不少心,又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
对此,提出“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口号,就是要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使他们在管理的实践中学会管理别人,更重要的是在管理的实践中逐渐学会约束自己,最终实现自我管理。当班主任把“要学生做什么”变成“学生自觉该做什么、怎么做”后,外在的约束就变成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我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规范自己守,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班级自己管”。
一、设置管理岗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只有考虑受教育者的权利,考虑他们的情感需求,教育者的高尚动机才会“内化”到学生心中,才会获得成效。为了使学生的要求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根据班级事务的大小,结合学生实际特点,除设班干部岗位外,针对一些事务没人管的的现象,可以为其他的每一位同学增设了适合自己的管理岗位,如教室窗台上不但经常有灰土,还乱摆放杂物,就设了“台长”;除此之外还设有学习长、桌长、黑板监督员、言行文明监督员、作业整理员、窗户管理员、评价监督员、听写员......二、选岗定责
根据设置的管理岗位,学生自主选择。一岗多选的情况下,班主任可以征求班干部和应聘者双方的建议、意见,再根据应聘着的特点最终定岗。力争使每一个同学都找到能充分发挥自己管理才能的岗位。轮流参与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做事的机会,施展才华的机会,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班级集体的热爱与做事的热情与责任心。承包人都有明确的责任。这样班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都为自己的班级担负着责任。责任心激励着每一个人都积极地干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使班级管理井然有序。
三、定期评价,轮岗管理
对学生的管理进行日小结、周评比、月总评。具体做法是:每天利用晨会时间对前一天的管理职责履行情况有班长主持评价,指出管理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并提醒当天管理只应注意的问题;班会课上进行评比,根据一周来履行职责的情况,按量分评价;四周为一个总评周期,按每周的量分累计评选出每月的“管理明星”。当然还可以转换班级管理角色,转换班级管理角色,可为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担任责任、服务于集体创造条件。这不仅能增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管理能力,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干部不觉得自己总是处于管理者的位置,同学们也不认为自己总是处于被管理者的位置。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经常有转换的机会,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学生从小多次经受这样角色的转换,长大以后,便很容易适应社会。
四、优点
管别人往往是同学们都喜欢做的事情,但管理者往往忽略了自己也是被管理的对象。在实行班级日常管理自主化后,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都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形成了一种人人平等,人人有责,相互牵制,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管理机制,同学们有了自我表现、自我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会,使每一个同学都有了一种管理的自豪感,乃至获得的成就感。同学们都真正成了管理班级的主人。
实行这种管理机制,班级中会逐渐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如教室内光线暗时及时开灯,教室内光线明亮时或室内无人时及时关灯;教室内能及时开窗通风,放学关窗,窗台上不再出现乱摆放物品的现象;上课再没出现不擦黑板的现象,并且隔两三天还洗一次;老师讲台也变的清洁了,并且能及时的整理粉笔和作业本等。
只有教会学生管理,学生才会自主管理;只有进行自主教育,才能培养自主型、创造型人材。因此,只要我们沿着班级管理自主化的改革不断探索,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光明之路。
实行岗位责任制,使学生人人有管理服务的岗位,让学生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突出了学生群体参与的主体地位,强化了教师指导意识,逐步实现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一个温馨民主、积极好学、充满活力的班集体逐渐形成了,同时也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通过这次的学习,在我今后的班级管理中给了我一盏指路的明灯,我会跟着这盏明灯前行,把班级管理的更好。
第五篇:人人会规事事合规
人人会规事事合规
“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所有活动与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相一致。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基本前提,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履行的职责,同时也是保障自己切身利益的有力武器。合规涉及银行各条线、各部门,覆盖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银行每一个员工。合规作为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越来越受到银行业的重视。
从我参加工作近几年以来,我发现无论多么完美的内控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也只能是聋子的耳朵——成为一种好看的摆设而已。在银行的经营活动中,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合规现象。
1.合规理念、认识存在差距。合规的观念、意识、文化还没有完全深入到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思想中,进一步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一些单位对合规、合规风险和合规经营的认识比较模糊,思想上重视不够,行动上存在偏差。面对改革竞争的压力,一些员工对领导丧失原则,盲目顺从,使领导批示凌驾于规章制度之上。
2.合规工作基础薄弱。一是合规经营工作缺乏系统性。应该说目前我社各项制度还是比较健全的,但合理管理规定散布在各阶段制定的各项业务规章中,没有形成较为系统、适用的合规经营手册,使员工难以进行全面系统的合规学习。二是主动合规意
识不强。如果员工对制度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到位,就会在执行制度上有偏差。通过对各类案件的分析,一个明显的事实说明,尽管案件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特征,但其内在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违章操作,可以说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有一个违章操作的典型事例。
3.激励考核不到位。一是考核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对合规经营的量化考核,导致基层员工片面追求以规模和数量扩张为特征的业务发展。二是罚多奖少。一旦被外部监管机构或上级单位查出违规行为,则可能遭受经济处罚、行政处分,而合规工作做得较好,也会被认为理所当然,从没有表彰或者奖励。
4.经营思想偏差。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得不到彻底改观,基层行一般把目光局限于完成上级行下达的综合经营计划,注重市场营销和拓展,而业务的合规经营松懈,检查粗浅,整改应付,有些机构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加大了合规风险。
5.习惯代替制度。员工知道有风险防范,要合规操作,但往往没有放在心里,也没有习以为常,工作图方便,以盲目信任和自身习惯代替规章制度。有关研究发现,人的一个动作重复7次就会变成习惯,重复21次就成了永久习惯。好的习惯是帮助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坏的习惯则会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甚至葬送了自己的一生。用坏习惯(不数残钞,离柜不退屏、收章、锁箱,不妥善保管本人的柜员卡和个人名章,柜员密码不经常修改,授权流于形式等现象)代替制度,给用心不良者处心积虑的作案机会,既连累了整个网点,也葬送了作案者的职业生涯。
合规经营是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基础管理又是合规经营的重心。我们信合员工惟有做到道德教育到位、执行能力到位、合规操作到位、监督管理到位和榜样作用到位,才能使合规经营深入人心,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
1.强化合规意识,加强道德教育。“思考方式决定行为和成就。”必须让合规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全体员工的血液中,渗透到每个岗位、每个业务操作环节中,促使所有员工在开展经营管理工作时能够遵循法律、规则和标准。一是强化法纪意识。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法律意识;用现实的案例教育身边的人,使员工将法纪规范熔铸在自己思想中。二是强化奉献意识。引导员工加强自身修养,学会心理调控,不盲目与人攀比,防微杜渐,面对各种诱惑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正确处理好群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利益得失的矛盾。三是强化自觉意识。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运用各种社会规范指导和检点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循规蹈矩。四是强化集体意识。引导每个员工珍爱集体荣誉,关心集体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共同荣誉,增强集体观念。
2.培养良好习惯,提高执行能力。要据改革和发展的管理体制和业务形势,制定尽可能详尽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的制度体系。一是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引导员工增强利用制度自我保护意识,由“要我执行制度”转变为“我要执行制度”,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形成制度制约。二是不断创新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对实践证明仍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必须坚持;对于不适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必须及时进
行全面检查梳理,制定合规经营程序以及合规手册、员工行为准则等合规指南,为员工恰当执行法律、规则和准则提供指导。三是培养员工良好习惯,坚持按照操作规程处理每一笔业务,把习惯性的合规操作工作嵌入各项业务活动之中,让合规的习惯动作成为习惯的合规操作。四是正确处理好合规经营与业务发展的辨证关系,只有合规经营,业务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在合规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平台上达到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益的合规。
3.加强自我管束,规范合规操作。“合规操作,从我做起”。合规不是一日之功,违规却可能是一念之差。一是管好自己。自尊自爱是员工自我培养自立能力、防腐拒变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基础,员工要从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立场,切实提高自身防微杜渐的能力。二是监督别人。不轻易相信别人,留心观察身边人,善于及时提出对异常业务处理的疑问,对自己经手的复核和授权业务警惕性负责并追问到底,是有效监督平等业务柜员间业务处理合规性的有力手段。三是坚持流程。流程制是解决合规经营、防范资金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实践证明,人制代替流程制往往隐藏着较大的道德风险隐患,流程制的监督保障更能够为稳健经营提供强有力的督查制约。四是建立有效沟通的平台。通过共同谈心、单独谈心等方式了解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家庭情况,倾听员工的心声,在网点与家庭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双方都知道员工八小时内外的动态,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员工解决问题,解开心扉,让大家学习专心、工作舒心、生活开心。
4.完善绩效考核,建立监督机制。完善体现业务发展与合理管理并重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风险防范的监督机制。一是将合规经营落实情况考核纳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衡量各单位工作绩效的指标之一,使其和领导业绩、员工收入紧密挂钩。二是建立奖罚并重的专项考核激励机制。对合规工作做得好或对举报、抵制违规有贡献者给予保护、表扬或奖励;对履行工作职责中仅有微小偏差或偶然失误、且未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免责或从轻处理;对存在或隐瞒违规问题、造成不良后果者,要按照规定给予处罚,追究责任。三是建立沟通制度。制度不是颁发了就完事,管理人员要经常向员工宣讲,不厌其烦地沟通、解释、提醒,制度才能得以执行。四是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重视他们的意见,给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他们提出改善业务操作、防范风险的合理化建议,凡是自己提出来且受到重视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的建议,员工自然会铭记在心,自觉执行。
5.抓好典型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面典型是旗帜,可以启迪心灵,引路导航;反面典型是警钟,可以敲山震虎,以之为鉴。一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给下属员工做出合规操作的良好示范。合规要从高层做起,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指导原则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中国人民银行合规政策》要求的。合规从高层做起,从每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做起,口头要时时讲合规,行为要时刻体现合规,给广大员工做出合规经营的良好示范,只有各级管理人员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才能保证合规经营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合规经营才能在银行经营中发挥作用。二是案件警示教育是有力震慑犯罪潜在行为的最有效手段,通过透视发生的各类案例,抓住典型,经常组织
员工学习案件的警示教育,特别是案件的量刑、给家庭带来的危害和处理人的力度,达到警钟常鸣、防患未然的目的。
合规经营是一件纷繁复杂、任重道远的大事;是一件关系人人、长远利益的大事;是一件可以创造价值,提升形象的大事;是一件与时俱进,自主创新的大事。只有将“人人会规,事事合规,时时合规”的理念深入人心,将合规经营根植于每一个人心中,银行才能持续快速发展,才能在金融舞台上占据一定的地位。总之,我们每位信合员工要明确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利过程中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觉规范、约束自身的从业行为,防止不道德的言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我作为一名刚上任的主办会计,只有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认真学习教育,深化对合规操作的认识;深化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理解;深化对业务经营中风险的领悟;深化对风险防范要点的把握;增强执行制度的能力和自觉性,在全社形成事事都有合规守法的工作标准,处处都有严格的合规经营的纪律约束,使依法合规的纪律经营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如果所有的员工都这么做了,那么就会在人们心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道德长城。也就会形成我们信用社自己的有特色的合规企业文化。
(泰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伏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