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物饲养探究:请给猫咪更多的关爱
动物饲养探究:请给猫咪更多的关爱
参与学生:熊雨薇,刘慧君,潘玮,李颖怡,陈炬,陈志铭
指导教师:周杰敏,谢辅宇
一、研究背景: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动物。在许多人的眼里,猫的存在似乎就是一张废纸,在他们的身上也看不出他们对猫的那种关爱。其实,猫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它们捉老鼠十分高效且彻底,是所有捕鼠器都无法代替的,且有些捕鼠药含有有毒物质,对人体、其他生物和环境具有很大的伤害。猫还可以治疗人们的抑郁症心理,因此现在猫已成为治愈系的动物。不仅如此,猫可以为人类减小蛇的危害。当然,猫咪对于一些文化的传承也很重要,比如猫步。
随着人类时代的迅速发展,养猫捉老鼠已经不再适合这个新时代了,现在的猫也被许多多功能的捉老鼠仪器而代替,越来越多的流浪猫出现在街头,甚至沦为餐桌上的菜肴。为了让人感受到猫对自己主人真挚的感情,为了不再让那么多家猫成为流浪猫,为了让猫有一个安适的家,我们决定进行了这次对猫的探究活动。为了让现代社会有更加多的爱猫人士,现在由广州市一中的六位热血青年来展开对猫的研究性学习,让对猫冷漠的人感受到猫对主人的爱。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猫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猫咪的性格与情感表达方式。
2.掌握护理猫的技能,照顾好猫的起居生活。
3.在为流浪猫制作小屋和照顾猫咪们中,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互助协作能力。
4.通过接触猫咪,感受喂养宠物所需要的耐心和爱心,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文责任感。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11月25日(第一天):我们准备与猫猫做第一次的见面,但没见着。我们进行讨论分工、活动开展的计划,确定研究方向,做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开题报告。
11月26日(第二天):老师正式为我们介绍小动物园里的三只猫猫。我们给猫猫洗餐具和清洁猫窝,给它们喂食。这是第一次与猫猫接触。猫猫们有些害怕我们。
11月27日(第三天):我们中午给猫猫们喂食和学习护理,包括梳毛、剪毛,简单的刷洗与辨别猫咪健康的方式。随后去了解南区的沼气的研究性学习,品尝美味的木瓜和番石榴等有机水果,使用沼气蒸煮粤式点心。晚上到科普楼和周老师、谢老师一起利用木工给流浪猫做一件小礼物——窝,我们先一一设计猫窝,讨论选定方案,然后开始动手制作。最后讨论门帘的用材和制作,在门帘的遇到了选材的难题,既要达到防风防雨的功能又能透气、舒适、美观,最后我们选择了人工草皮。
11月28日(第四天):我们中午给猫猫们喂食、清洁猫窝,给猫猫做护理,随后去给猫窝做了最后的加工、装饰,并把它安置在流浪猫出没的地方,很快就发现有流浪猫入住了,我们很开心。晚上,我们填写研究性学习的报告。
给野猫一个温暖的安乐窝,地点位于劳动技校北门,一只母猫和两只小猫,由于冷空气到达窝,另外旧的简易窝放在校门口有点突兀可能会随时清理,急需一个温暖的安乐。
11月29日(第五天):交观察日记,给猫猫喂食,护理,分享会和老师、猫猫告别。
周五中午和猫咪说再见!吃好!睡好!玩好!
三、结果与评价
我们为小猫们喂食,为它们剪毛、做护理,给它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以及营造了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在课余时间,我们还帮流浪猫们做了一个小房子,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应该关注流浪动物,增强了对流浪动物的关爱意识,以及培育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清理猫咪的生活住所,如何与猫咪愉快地玩耍,和如何判断猫咪是否健康等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学习,锻炼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和增强了我们的团结意识,还提高了我们的创新能力。
总体来说,本次研究性学习十分成功,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照顾猫咪的技巧,还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且六个人一起为流浪猫做的小屋也十分实用,为本次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四、学生收获(可附学生作品):
在这次研究猫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之前不了解对猫的知识。了解到了照顾小猫们到底要做些什么:如何与猫咪们做朋友;给小猫咪们喂食;给小猫们住的地方打扫卫生;打理猫咪身上的毛;陪它们玩耍;给它们做保暖的物品等工作。期间,我们还动手给流浪的猫咪们做了一间小木屋,屋子里还有一些保暖和一些遮风挡雨的东西,让它们在冬天时也能够好好生活。
在我们野炊的食物垃圾桶附近,我们发现了前来觅食的猫咪们。我们才了解到在平时做好垃圾的分类,这不只是能够改善我们周围的环境,还可以对流浪猫生活的环境做出有益处改善。那样的话,它们来找东西吃也不怕会吃到对于猫咪来说不健康的食物而影响它们的身体状况了。
记得在第一天的时候,小猫们都因为冷而躲起来了,我们并没有看到它们。在第二天我们才正式见面它们 ——熊猫宝宝、乐乐和阿C。但它们一看见我们就躲回了自己的窝里面去。当然这只是一开始的,在后面的几天里,我们与猫咪们渐渐熟络了,可以摸它们,抱起它们,帮它们打理身上的毛等等做一些较亲密的接触,就连前几天没露面的阿C也出来凑热闹了呢!真是与猫咪们相处欢喜的几天。
与此同时,这让我们增强了实践的能力,增加对猫咪的了解和与这里的猫咪建立了感情关系,有很多的舍不得,而且因为共同的兴趣与合作中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猫咪是我们大家很好的朋友,还是我们友谊的桥梁呢。
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11月27日晚上我们到科普楼和周老师、谢老师一起给流浪猫做窝,我们先设计猫窝,讨论选定方案,然后开始动手制作。惭愧的是,我们对向往的猫窝停留在想象当中,锯子、钉子这些都是第一次使用,我们也经历着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猫窝的木工制作部分。而老师们花在小窝上的心思比我们还要多,帮助我们把理想中的猫窝变成了现实。在这里必须称赞一下我们亲爱的可爱的周老师和谢老师,感激不尽,我们真的很喜欢、很舍不得他们!
五、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经调查问卷统计,大部分学生希望在我校学农期间开设关于动物养殖的课程,但因为环境、安全等条件的制约,目前并没有一项专门的动物养殖课程。我经过一年时间的计划筹备,酝酿已久的方案在同学们的支持下实现这一次研究性学习。
通过这次的活动,学生在动物喂养和护理知识上有了更多的了解,伸手与动物接触,给予动物们关爱,同时感受着动物给人类带来的欢乐。学生搭建流浪猫小屋时,拿起锤子、钉子、锯子齐心协力只为打造一个坚固的小窝,并为小窝能够防风挡雨而挖空了心思。学生的话:“学农后我对钉钉子最熟练了”,“老师,你以后要经常带学生做这小屋,多多开这样的活动哦”,这些是对我是很大的鼓励。
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出发,通过活动,不断向学生渗透生物物种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支持垃圾分类也是维护流浪猫的生存手段之一等的环境意识,让学生从内心唤起对环保、垃圾分类的认同感,给学生传递环保的理念。
本次活动使用了多种手段切入,如观察日记、木工制作、近距离接触以及留言版等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活动内容丰富,活动模式多样,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活动完满结束,效果很好。
我也享受着与参与此研究性学习的同学交流大家共同的兴趣的快乐,并且在活动中一起享受与动物接触的各种乐趣。在活动实施当中,学生牺牲自己的休息娱乐时间,共同来参与,而且积极性很高,无论是学习喂养、护理还是制作流浪猫小屋时,学生们表现出的热情、勇气和毅力都让我深深的感动,也让我感受到学生对我的支持。
第二篇:请给孩子多一点关爱
请给孩子多一点关爱
近日由于天气阴冷多雨雪,学生生病的较多。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父母般的爱心,不要以为让学生写了请假条老师就可以没事了。其实,这种做法是对学生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属于老师的道德良知问题。试想:一个生病的孩子,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途中,万一出了意外(急症导致的危险或是车祸),老师是否能推卸掉责任呢?退一万步说,即便于没有谁去追究你的责任,那么你作为老师又于心何忍呢?老师的爱心又从哪里去体现呢,学生又怎么去尊重老师?据说,有位学生得病了,老师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说:孩子有病回家了,但家长是在外地,家长给孩子的监护人打电话,得到的信息是:这孩在学校寝室睡着呢!家长再给学校打电话询问情况,老师却说那孩子早就回家了,根本就不在学校寝室里。从中让我们所体会到的,这是一种冷酷的、没有任何感情的师生关系。老师们,请多给孩子们一点关爱吧,有了爱,他们才会健康成长啊!
第三篇:请给老知青多一点关爱
请给老知青多一点关爱
我们是一群听从党和国家安排的上山下乡老知青,目前是花甲垂暮之年,老无所养,生活难有着落,无法解决温饱的群体。造成这个特殊群体是国家上山下乡的遗留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彻底纠正上山下乡问题,并落实政策。但是我的工作问题没有得到落实,只是农转非了,仍留在农村。在农村我无田无地,工作也没有得到落实和安排,只能靠做些临工来维持生计,并且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生活非常贫困,养老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由于收入低,无靠山,至今也无法返城,在城里更是买不起住房,只能被迫定居在乡间。我们这群年老体弱的老知青自出校门,六十年代下放农村,在农村最基层工作一辈子,青春年华已逝。目前虽是城镇户口,但年老体衰,在城镇又没有工作,在农村又没有田地。农村失地农民都办了地保加赔偿。我们在城镇低保,医保无门,农村不让保,社保不让参,晚年生存没有保障,实在难以与全国奔小康的和谐社会同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给我们带来了希望。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逐渐完善,国企,集体企业待业人员都落实政策,在社保局参保。目前全国已有湖南,四川,浙江等部分省,市为老知青办理了社保,彻底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的问题。给我们同命运的老知青带了福音和祈盼!众所周知,所以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放期间国家承认工龄,而我们这群人都是下放时间最长,受害最深,均在二十年以上,加上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工龄都是二,三十年以上工龄。针对下放运动,不公正的安置都是当时国家的政府行为,造就了我们这一弱势群体,政府理应负责和关爱。目前河北湖南.四川.浙江等许多省.市巳地方出台政策以参保途径解决了老知青养老这一问题.我们虽然多次请求省,市,县政府予已解决,均以没有政策依据为由推委,答复不予参保,我们认为有失公平,公正!我们再呼吁要求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对没有解决的老知青老无所养问题予以关注。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免老知青继续上下奔波,苦苦呼吁请求!祈盼老知青参保,彻底解决老知青老无所养的这一社会问题。
我们是一群听从党和国家安排的上山下乡老知青,目前是花甲垂暮之年,老无所养,生活难有着落,无法解决温饱的群体。(保健品商城,低价限时抢购进行中!)造成这个特殊群体是国家上山下乡的遗留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彻底纠正上山下乡问题,并落实政策。对我们没有上调安排工作,仍在农村中的已婚知青,就地农转非安排在原在乡镇企业工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在产权制度调整,我们原在乡镇企业关,停,转,并,均已不复存在。我们也就随之失业,原在乡镇干了一辈子临近退休人员,因借口财政困难没有进行实质的安置,就不了了之,这与我们的《劳动法》也大相违背。我们这群老知青自出校门,六十年代下放农村,在农村最基层工作一辈子,青春年华已逝。目前虽是城镇户口,但年老体衰,在城镇又没有工作,在农村又没有田地。农村失地农民都办了地保加赔偿。我们在城镇低保,医保无门,社保不让参,晚年生存没有保障,实在难以与全国奔小康的和谐社会同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
策,给我们带来了希望。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逐渐完善,国企,集体企业待业人员都落实政策,在社保局参保。目前全国已有湖南,四川,浙江等部分省,市为老知青办理了社保,彻底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的问题。给我们同命运的老知青带了福音和祈盼!众所周知,所以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放期间国家承认工龄,而我们这群人都是下放时间最长,受害最深,均在十年以上,加上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工龄都是二,三十年以上工龄。针对下放运动,不公正的安置都是当时国家的政府行为,造就了我们这一弱势群体,政府理应负责和关爱。我们虽然多次请求省,市,县政府予已解决,均以没有政策依据为由推委,答复不予参保,我们认为有失公平,公正!翟代表: 您好!我是山西临汾翼城的,是一个知青子女。我们看到您对老知青问题的关注很感动,且激动的流泪。有您这样的关注老知青,无疑对我母亲一家及他们这样的知青来说是一个福分。我母亲、两个舅舅、两个姨姨共姊妹五个先后从四川自贡市下放到湖南、湖北、黑龙江、四川、山西等不同省市农村。错就错在妈妈的爸爸曾是黄浦军校的学生,任过国民党团级干部。外祖父从小无父无母由别人抚养成人,在他十七岁时,由于国民党抓壮丁,从此,他开始了军人生涯,后被推荐到黄浦军校学习,在国共合作时期,他能认清时势,虽任国民党团级干部,却一直暗中为共产党做事.在解放成都时,带领全团官兵,在没放一枪一炮下,全部物资上缴正式投诚.解放后,政府曾要任命他为成都高级法院院长,他却没有接受,愿回湖南涟源做平民百姓,政府发给了他安家费,用这些钱他置办了房子,还开始做起了
小生意,过着平凡的生活。到1950年,肃反时,当地群众只知道他曾任国民党军官,没收了他的全部家当,被打为反革命,在受押路途中,因不堪欺辱,投江含恨而亡。从此,母亲的一家就戴上了反革命家属的帽子。作为反属子弟,致使一个还在湖南省涟源市师范学校读书的我的母亲第一批就列为下乡对象。又因妈妈的舅舅在台湾,诸多原因,她被分散下乡到山西翼城,后成家落户。其他兄妹分别下乡到不同的省市农村。落实政策时,查明我祖父为投诚起义人员,于1987年平反昭雪。政府退还了曾经没收家产的补偿金。在1982年落实知青返城政策时,我们一家户口由农村转为城市户口。妈妈于1984年,安置到教育服装厂上班,后又转为印刷厂上班,后又因私人承包,下岗失业。可怜的我姊妹几个是在妈妈的眼泪中长大。在妈妈的默默思乡思亲的泪水中泡大,在姥姥老年因思儿心切,不顾年迈奔波于祖国的东南西北中成长。我想为妈妈解点愁分点忧请翟代表在百忙之中给我的指引一条明路。妈妈从事的工作是集体单位,无社保,现今年时已高,生活无着,疾病缠身之时,看到了翟代表的呼声,我们全家感激涕零,在湖南、四川的舅舅已经解决了社保,而现如今山西的我的妈妈却不知如何做?我们听说,现在国家对返城知青的养老问题有了政策关注,但到民政局和劳动局等部门咨询却说对我母亲这种情况没有提及,这点让我们感到很是郁闷:难道山西的知青和湖南、河北的不同吗?因为他们的默默无闻就应该被遗忘么?根据中央365号文件精神,知青在下放劳动期间的农龄一律计算到工龄中去。是吗?翟代表,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没有后台,没有靠山,也不知道要去想什么办法走什么路子,好不容易看到翟代表您这样出来为我们说话的人就看到了希望。恳请您在呼吁大家关注知青问题时顺便也请大家不要忘了留守知青(据我理解,留守知青中当年应以女青年居多,她们是用她们的爱和坚韧支撑着)。翟代表,我们请求关注我母亲这样的群体也确确实实是希望他们能享受到和他们同时代的返城知青一样的待遇,以让他们能更开心地安度晚年,虽然也许这么多年来他们自己早已安心扎根了,但来自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爱将会使他们的心怎样的特别感激和特别感动啊!再次谢谢您对老知青们的关注!希望早日看到老知青感动的热泪,听到他们感激的声音呵!作为老知青的子女再次谢谢您的关照!
老知青老无所养祈盼相关社保政策出
第四篇:请多给孩子一点关爱1
请多给孩子一点关爱
儿童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无忧无虑,过着阳光般的生活。可是当了老师之后,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开心。有些孩子过早地失去了天真烂漫的笑容,有些孩子性格古怪,行为怪异,有些孩子没有自尊,没有羞耻心等。作为老师,这些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促使我不断地探究其中的原因。我多么希望这些孩子能拥有健全的人格,享有快乐的生活。
在现在社会中,有这样两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因为自身原因离异,而这些孩子却留在家里,多数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当别人的孩子在父母的怀抱中撒娇时,他们却忍受着对父母的思念,他们只能通过电话感受父母的存在。孩子们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他们,就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孩子。
离异不仅是夫妻关系的结束,而且也表示家庭面临解组,对子女而言,更是特殊的生活经验。这个时候受影响最深的往往不是双方当事人,而是子女。当一个家庭破碎的时候,家里的孩子是最不幸的,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关怀和帮助。我们班小志很调皮,话语一点也不像从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嘴里说出的,还经常说脏话。那天中午,他妈妈来看他,给他买了羽绒服和蛋糕,因为第二天小志要过生日,她说好长时间没见儿子了,不知道穿着合不合身。还嘱咐小志回家告诉奶奶要给小志勤洗澡。我当时就纳闷,也许她在外面上班,不经常回家。从其他老师那里得知,原来小志的爸妈离婚了,小志由爸爸那边抚养。小志的妈妈看小志的眼神,把他揽在怀里疼爱的样子,令我的心里酸酸的。我突然对眼前这个调皮的小男孩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怜爱。上学期教过的班里也有一位孩子父母离异,孩子的奶奶不让孩子的妈妈把孩子从园里接走,有一天孩子的妈妈来看孩子,给孩子买了好多好吃的,老师给了他们母子单独相处的时间,在睡眠室里母子俩抱头痛哭,让人看了为之动颜。真的是花样的孩子,草样的年华!如果婚姻真的不可救药,离异也是对自己、对孩子负责的行为。可是不要让孩子变成离异家庭的问题儿童。父母之间少一些攻击和指责,多一些包容和理解,让孩子所受的伤害降到最低,让他快乐度过童年,健康的成长吧!
孩子需要关怀!父母的离异带给他们极大的心灵的创伤,在他们最需要关爱和理解时,如果老师们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结果只能使他们关闭“心门”,概不接受,适得其反。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故事”,作为教师,首先要真心地爱他、帮助他,让他在感情上能接受教师,愿意亲近教师。其次,教师要了解孩子,信任孩子,真诚地与他们交谈,在交流感情,彼此理解,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生表现不好的“症结”,“对症下药”,尽可能地想办法帮助他们,把父母离异带给他们的伤害减少到最小。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不但学习上比较散漫,作业经常不能完成;生活上更是如此,衣服没有一件穿出来是清清爽爽的,鞋子就更不要提了。班里有一位孩子,他爸妈常年在外开饭馆,把他和他姐姐交给他姥姥抚养,孩子整天穿得脏兮兮的,也没人给收拾一下。老师给他爸爸打电话说了说情况,他爸爸还不耐烦的挂掉了电话。
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事故,刺痛了我们的神经。有位母亲,听闻事故发生连夜返家,她说,她和丈夫在上海打工,竟然三年没见过女儿,一直都是由爷爷奶奶抚养。在正宁县的农村,这样的家庭并不少见。
有人做过这方面的调查,留守儿童基本分上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寄养,二是隔代监护,三是单亲监护。由于亲情关照的不足和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成长非常令人担忧。这些孩子的父母,基本上都进过学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懂一些教育方法,易与教师、孩子沟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了便利。但他们的年龄大都集中在三十到四十这个年龄段,正是壮劳力,大都在外务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重任偏离到祖辈肩上,家庭
教育几乎成了空白,这给孩子的教育埋下了隐患。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大都溺爱孙子,这是不争的事实,对孩子的要求不严,甚至有的放任自由,长期如此,自己动手,吃苦耐劳等品行就出现了塌陷;而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不懂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能接受新生事物,很难与孩子沟通,更不会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另一方面,现在家庭组成人员比较单一,孩子缺少交流对象,易产生心理封闭,与外界隔绝,不能有效地接受外来思想。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再次是心理问题。长期生活在孤独环境里,留守儿童的思想健康受到影响。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监督,留守儿童还容易走上迷途。
我们老师们应多与孩子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孩子。抓住特长,特别关爱,增强孩子自信。用赤诚的爱心和真势的情感为他们撑起一方晴朗的天空,做一名爱心妈妈,多给孩子一点关爱,陪着他们长大,看着他们变得优秀起来„„总之,只有了解了孩子的这些需要才能有效地帮助他、关怀他,他也才会接受你的帮助。路漫漫其修远兮,教育父母离异和留守的孩子,教师们任重而道远!也借此呼吁即将离异和外出打工的父母,为孩子多想一点,多做一点,给孩子一个美满快乐的家!
第五篇:请给孤独的星星多一些关爱
请给孤独的星星多一些关爱
由于工作原因,接触“自闭症”、“ 孤独症”这些词语大概也有半个多月了,而我对与自闭症的了解也是只止于字面上的了解,只是知道自闭症的症状主要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而且患有孤独症的孩子脾气也是非常暴躁,甚至会乘着你不注意,偷偷的咬你一口等。但是,当我真正的接触到自闭症儿童时,还是让我大吃一惊。
昨天,由于工作需要,我来到了康达能力训练中心,这里的孩子大都是父母陪着来做自闭症康复训练的。下课时间到了,我也随着这些父母们在旁边坐着,和父母们聊了会。这时,一个小朋友也做到了我的旁边,开始没注意,突然,这个小朋友抓住我的胳膊,张口就叫咬我,幸好,旁边他的妈妈动作快,把他的拽了过去,当时我愣了好一会,久久不能回过来神。
“明明(化名),那是阿姨,快叫阿姨”,明明妈妈的话让我回了神,然后明明妈妈的满怀歉疚的说:“对不起„„”,“没事,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孩子,所以没有反应过来,没事”。明明妈妈满怀感激的看着我,“谢谢你的理解”。
在快要上课的时候,明明妈妈说“孩子患有自闭症,不光孩子不能享受快乐的童年,我们我母亲的也有苦难言,每当看着周围的人们用异样、鄙视的眼光孩子,我们有苦难言,只能往心里咽,也希望社会能够给予自闭症儿童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关于自闭症,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自闭症母亲是伟大的,他们不仅要承受着经济、社会、心理的多重压力,有时甚至还会受到亲戚的冷落,但是他们都不会放弃,这是一种怎样的刚毅与坚强。也请社会能够给予这样的一个孤独的群体更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