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工作感想-环境造就人才
环境造就人才
杨利斌
从以前的公立学校到今天的**高中,我有一种全新的体会,尽管我在公立学校已经有十多年的高中教龄,但在**高中的这一年却是影响我以后教育生涯的最重要的一年。
高一(2)班是**高中第一届新生中的实验班,作为班主任的我深知责任重大。它成长的好与坏,快与慢都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与未来的发展。我们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虽然称为实验班,但学生的实际进校水平与别的学校的普通班还差,全班59人,大多数刚过普高线,11人不到普高线。现实摆在眼前,我们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心血,撒下更多的汗水。如今一年过去了,经过全体老师同学的努力,我们整个学校都在大步前进。在全市统考中,高一(1)班、高一(2)班的综合评估能够位于前列(包括重点高中在内),以郭彩璘、许江为代表的一批学生已进入全市的重点生行列。我们已经与别的学校的普通班拉开了距离,逐步逼进别校的实验班。另外,全校学生的行为规范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校园内外,我们听到得最多的是:“老师好!”、“你好!”这样的文明礼貌话语。有些学生在别的学校根本无法呆下去,比方说本班的郭小龙同学在初中就读过四、五个学校,行为习惯特差。来到**高中,现在在我们高一(2)班,已经改变了好多,不但没转校,行为习惯也明显进步了,成绩也突飞猛进,已经进入了年级前十名。这些不能不说是个教育的奇迹!
为什么我们会取得如此大的进步?我们全体鄂高人,上至领导、老师、职工下至学生齐心协力,共创造了一种和谐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造就了我,我的同事,我的学生的迅速成长。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环境,教师的成长同样如此。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作出大贡献的,没有学校的好的大环境就不会有学生的好成绩,要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为一名班主任更要积极配合学校,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切不可认为只要管好自己的班级就行。要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心怀学校。**高中的“午睡”、“课间操”、“晚寝”纪律在武穴地区可以说“无出其右”,不要说普通高中,连重点高中也达不到这个水平!为啥?是我们**高中教师比别人水平高明多少吗?还是学生容易管呢?都不是!**高中开学伊始就把“教书先育人”放在第一位。夏校长常说的一句话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全校的教职工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我们不比别人差!别人做得到的,我也能做到!上至校长、主任下至教职工统一看法,经常为我们的学生鼓劲。学生积极性上来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他们也做到了。这样一来,好的风貌便基本形成了。班级有个别同学不太听话,但在这个环境中,他们也会逐步改变的。
随着学校逐步推出的“礼貌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大环境进一步得到美化。我们越来越感到欣慰,学生们越来越可爱了!前面提到的“老大难问题”都能够在**高中得到解决,还有什么办不到?
高一(2)班的袁成同学是从一(4)班转入的,说起他全校都知道,就因为他坏毛病最多!爱讲话、特别好动、爱抽烟、哥们义气等,而我们一(2)班的学生比较自觉,听话,袁成刚来一(2)班时,学生们都看不起他,他也很自卑,更显得与别人格格不入,为啥?没有他的市场嘛!我适时地告诉他要迅速熔入这个大环境里,否则会被淘汰。如今他已经慢慢地适应这个环境,坏毛病也改变了许多,成绩也进步不少。
天才也必须适合他成长的土壤中才能长成天才。不同的环境也就造就不同的人才。古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见,环境对于我们学生的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校今天的好环境是来之不易的,需要我们全体师生来维护。夏校长提倡的人性化管理被许多人误解,认为以人为本,就对违纪者放宽管理尺度。人性化管理并不是不处理违纪者,而是对破坏管理规则者立即严惩,防止“破窗”行为扩大化。例如:教室不允许有一张纸片,有一张纸片存在,若不消除,并严惩抛撒者,否则地面很快就会脏乱不堪,只不过惩罚的方式值得考虑、切不可粗暴。做为班主任的我,在维护大环境基础上,再努力打造自己班级的小环境,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打造“锐意、进取、钻研”的班集体。
如今的高一(2)班,尽管还有些不足的地方,但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班级环境,同学们个个劲头十足,生机盎然,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极高评价。虽然我知道我做的不够好,但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学校领导、同学们总给我以善意的鼓励与支持,督促我与同学们一同前进。我相信高一(2)班及全体**人一定会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奋勇前进,再创辉煌!
第二篇:环境造就人才
环境造就人才
在小鱼缸只能长三寸来长的观赏鱼,放到大水池便可长一尺长;对周围环境感兴趣的狼,顽强生存;被老师寄予厚望的学生,成绩提高得更快。这些都足以让人们认识到人的成长受到外界环境的严重影响。但是,环境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呢?
好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先不是说体型倍增的观赏鱼,成绩明显提高的学生,早在数千年前,古人就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流传至今,家喻户晓。可是,这不禁引人深思,好的环境就注定使人有好的改变吗?吴王夫差坐拥强国而最终灭亡;方仲永天资聪颖而最终泯然众人;后主刘禅统率百万大军而最后乐不思蜀......历史给后人敲响一个警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呜呼哀哉!好的环境非但没有使人更好成长,甚至加快了沦亡。由此可见,好的环境不但会带来机遇,同样也会带来安逸,诱惑。
坏的环境呢?又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改变?古往今来,遇到困难,退缩不前的人数不胜数;处于逆境,轻易放弃的人比比皆是。逆境犹如一道鸿沟,困住了人们前行的脚步,但跨过了鸿沟,面前就是一条宽阔坦途。屈原遭奸人诽谤著有《离骚》;司马迁忍辱负重终成《史记》;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复国成功。这些困境没有使他们一蹶不振,反而使他们更加坚强。看来,逆境带来的并非只有失意,绝望,它还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好的环境未必会使人成功,坏的环境也未必会使人失败。为儿一掷千金的富豪未必能培育出国之栋梁,家境困难的学生说不定明天就上清华。谁也不能因环境而妄下定论,关键是看一个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心态和选择。你是拿顺境当成功的顺风车,还是拿顺境当人生的安乐谷?你是拿逆境当成功的磨刀石,还是拿逆境当人生的墓志铭?看吧,环境就是这么奇妙。
胡杨生于荒漠,三千年不倒;雄鹰搏击长空,终成空中霸主;人亦能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下发生巨大改变。愿你能在逆境中永不言弃,练就坚强体魄;愿你能在顺境中,抓住机遇,完善己身。相信吧,成功终属于你。
三年一班
张晶莹
环境,造就人才
鱼缸的大小可以影响鱼的体形;危险的环境可以激发狼生存的斗志;他人的期许可以助推一个人的成功。凡此种种,无不暗示我们人才的成长有迹可寻,环境造就人才。
适宜的环境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观赏鱼在大水池中能长得很大想必是因为宽广的生存空间给了它长大的机会。在这个创造力贫乏的时代,谷歌公司非凡的创新力却值得人称道。原来这是因为公司每月预留固定工时给员工自我创作。人才的诞生从来不是偶然,它需要一个能展示自我的契机,而谷歌公司正是提供给出人才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的机会,最终才成为互联网中的赢家。由此可见,适宜的环境为人才的出现提供了保障。
良好的环境能提升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无疑说明环境能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通常又是深远并可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孟母三迁,一傅从咻,古人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良好的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然而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又是否以古为鉴,全面内省了呢?多少富家子弟终日混迹夜总会染上种种恶习,多少当红明星因交友不慎而星途黯淡。前人用血和泪的经验告诉我们,良好的环境来之不易,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让好的环境为我们带来好的影响。
环境造就人才坚毅的品格。“文章憎命达”,身处逆境才能让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撒切尔谨记严父“永远争坐第一排”的教导,终成为英国政坛的光荣;乔布斯于简陋的工作车间中日夜劳苦,方才有了如今“苹果”的雏形;玛丽.居里更是无视生活的贫苦,才有了0.1克镭的成就。顺境中人大多居于安逸之中,而逆境却给了成功无限可能。是困苦的环境让人时时刻刻不敢放松并锻造出成功所需要的坚毅品格。正如狼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能顽强生存壮大自己一样,人才的长成也需要环境来要求。
环境之于人莫如水之于鱼,环境的优劣时常决定人能走多远。环境造就人才。
三年七班
殷玉琦
第三篇:教师工作感想
师德师风学习之我见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魂,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学习,我明白了: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做到: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中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改革发展教育,正确看待教师,造就人才质量
改革发展教育,正确看待教师,造就人才质量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调查报告
绥阳县洋川小学
周国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立足于提高全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决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既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的挑战,又是竭力打造教师走专业发展道路,并使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赋予教师角色新特点。
课程改革在打造教师走专业成长道路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实践舞台,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与课程共同成长。首先,课程改革将促使教师角色转变,接受了新的教育观念,这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激活教师走专业发展的愿望。其次,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角色”的急剧转型。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改革在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有序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仍不难发现,目前我们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低效现象。
(1)部分教师对新课程认识不够,教学内容把握不到位;
(2)教师还高高站在讲台上,讲授的效果并未真正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3)有的教师教学中过分走花架子,没有发挥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4)教师对学生指导缺乏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
(5)在课堂提问和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中,看是轰轰烈烈,其实蜻蜓点水,学生参与的水平还有待提高等等。由此可见,低效是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所遭遇的最大的挑战。
针对以上情况,并就当前教学形势,我作为一个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者、管理者,理所当然也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探讨示范者。于是,我做了一次较深入的调查工作,为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的从教有很大的帮助。
一、现状分析
在课程改革实践的过程中,针对我校乃至我县中小学硬软件都不完善的现实条件,实施新课程还面临着以下问题。
1、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问题
现在的教师要面对各级部门纷繁复杂的事务,参加很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会议,做很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务.如环境部门的“绿色学校评比”;综治、法制部门的“法制学校”评比等等,让教师疲于应付如此多的资料,文山会海,教师的工作苦不堪言,教师哪来精力潜下心做好本职工作。
2、观念问题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学工作,更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效果。就当今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或不认识,认为新课程改革只不过是国家又换了一套教材而已。至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不少教师更感茫然。部分教师还是停留在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层面上,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3、师资问题
课标中指出:从小学起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目前,许多小学没有师资能够开设此类课程,即使是勉强开设也存在严重的"赶鸭子上架"的现象。在学科结构方面,不少教师已经习惯了照搬教科书和教参书,很少读书学习与业务进修,也很少参加各种教研活动。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失去了教参,不少人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备课、如何教学,必然会影响新课程实施。
4、课程问题
我国各地之间差异较大。新的课程所编写的教材内容,要想适应各地的学生需求,难度极大。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贫乏,教师的能力与水平等因素,存在着课程开发能力差,水平低的问题,甚至有些教师不懂什么是校本课程,不懂怎样设置校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
5、教材问题
目前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是困扰我们一线教师教学的一个问题。
一、四年级教学内容偏多,导致教师的教学任务规定时间内难以完成。原因是一年级体育、健康等教学课时在新课程推广时增加1——2课时,同时还增加一些地方课时,这导致语数课时数减少,而原有的语数教学内容并没有删减。这样,一学期下来,教师们的教学任务就难完成。还有一些科目的教材,部分教学内容不太适应本地实际教学。有的太难,有的比较简单,不学吧,家长那儿说不过去,毕竟这是小学,学生回家一说,说老师课本都没交完,上级的批评就下来了。同时,小学课程繁多,学科交叉现象严重,小学生难以应对如此名目繁多的课程、作业,让小学生自踏进教室就被读书弄得精疲力竭,哪来兴趣学习。课堂问题
为响应新课程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做到高效课堂、进一步为学生减负”。我们是为了提高质量,但高效是一纸空文,为学生减负则是反方向,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大量占有学生时间,查缺补漏,大量布置学生作业,进行题海战术。使学生名义上减负,实则负担很重。
6、大班额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区居住人口不断增多,城区中小学校数量不多的背景下,城区中小学生数量急剧增多,造成城区小学班额越来越大,有的班学生甚至突破八十人,大班额现象使学校成本不断攀升,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对学生管理的难度加大,效率低,校园安全隐患多,师资力量不足,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导致学校硬件设施配布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正常需求。
7、培训问题
要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就需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硬朗、教育事业心强的教师团队;学校要精心打造和培训教师,重点抓好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加大学校教研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学科专业化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加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8、学校管理问题
实施课程改革必须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但如何健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正是我们小学所面临的一个困惑的问题。形成新课程教学、旧模式管理的局面,条条框框过多。如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教学研究、读书笔记、作业教案、专题探讨、心得体会以及阅读、作文、美术、写字、自然、思品、实践活动、班队会均要有教案。项项老师都要问津,件件都要求教师有书面文字,加之上面谈到的教案书写,教师一天到晚都要埋头在苛刻的书面文字抄写上,机械地重复着形式上任务的完成。否则工作态度有待于考虑,领导的批评,惩罚也接踵而来。试想这样当教师精神上怎么能不疲惫不堪?教学科研只能咀嚼他人的吃过的饭。教学改革、教学创新、新课程实施,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又从何而谈。另一方面应竭力提高教师地位,让教师安心教育,乐于奉献。
9、评价问题
考试评价与课改的要求不统一,是当前严重制约我县课改深入的主要"瓶颈"。实施新课程应当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但是我们还是以原有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方法,抓教学质量。这样造成了学习内容是新的,评价却一如以前,特别是作为终极评价的升学考试还是旧有的体系,对教师评价仍然以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一站式评价为主要参考指标。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校评先,与教师的评先评优、晋职、晋级、奖金等挂钩。这样,客观上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发展。
10、优质生源外流问题
由于我县离遵义市近,教学起步较晚,教学质量最近几年连续下滑,导致我县自小学高年级起,就有不少家庭条件好,成绩好的学生转学到市级以上学校就读。转学的优质学生生源这几年不是小部分,是很大一部分,这部分学生的外流,直接导致我县学校教学质量下滑;越是下滑,优质生源越是留不住,这样的恶性循环困扰着我县。再加之这部分学生,每年至少要从我县带走5000万人民币到其他县市区,给我县经济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二、新课程改革后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从安安静静到沸沸扬扬。应试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课堂井然有序,学生安安静静;
2、学生听课从坚信不疑到半信半疑,传统课堂教学是基于事实知识的学习,新课改提倡批判性学习,不迷信老师,不迷信书本,不迷信名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常常带着怀疑的态度,知识吸收的情感趋向不稳定,造成学生学得"虚"。
3、学生习作从出口成章到错字百出。口语交际与习作课上,学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得天花乱坠,待形成作文,老师一改,却被错别字数量之大所吓倒。
4、教师教学从平心静气到心烦意乱。学生学习状态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整堂课充满了讨论争辩、质疑问难的声音,课堂沸沸扬扬,花样百出;晃动着自由组合、来来往往的身影,乍一看课堂像一个菜市场。
5、学生学习从偏听偏信到固执已见。过去机械式的教学,统一教材、教参,统一考试,统一标准,学生依赖老师,你讲我听,没有什么异议。如今张扬个性,鼓励发表独特见解,课堂上常见到个别学生顽固地坚持自己的偏见,老师无可奈何。
三、解决策略
1、整合资源,教育创新
信息时代,各学科间的渗透越来强烈,相互交叉,学科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的创新是以教育研究为主导,在创新实践中发挥创新的精神激活教育研究活动,能够捕捉和抓注最重要的课题,并通过一定的超前性的调查,实证与分析研究,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2、淡化学科界限,整合课程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出现了教育水平极不平衡的现实,在课改中课程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
化学科的界限,小学应整合课程,只开设语数英,音体美综合七门课程。做到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的教育突出学生的发展。
3、健全教师评价体系是课改的保证
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及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评优活动除了听一节课之外,还应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的评估、过程性评价。
①教师所带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知识的能力、习惯的养成等等。②教师对促进学生成长所做的工作,如给学生的评语、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等等过程性评价。
③对教师素质进行评价、如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参与共事能力、教学研究成果、自制教具、模型、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等,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付出的劳动,所取得的成绩才最具说服力。
4、让学生学习走多样化道路
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方式学习。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虽然探索性、发现性学习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学校教育并不是的学习方式的全部内涵。如何改变目前一些学校中存在的单一被动学习方式呢?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和创新。
5、实现减轻学生作业与提高学习质量的双赢
首先,教师应确立正确的作业观,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力推进高效课堂,有效课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同时做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赢,学生之间的优生和后进生双赢,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双赢。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过程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适应国家建设人才的需要。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人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培养造就,人才个性的发展,展现21世纪教师教育能力。我们今天所做的努力与奋斗必将化作明天中国教师教育事业的繁荣与辉煌。
第五篇:教师工作感想随笔
我爱一中 光阴荏苒,快三十年了,一中情结在心里愈加深厚。学生时代没在一中上过学,但从知道一中开始,心中充满了对一中的仰慕。后来幸运降临了,我成为了一中的一员,虽是普通的实验教师岗位,但我接触到的人,接触到的深厚的学校文化,却无时不在感染着我,在影响着我的成长。一路走来,自己的点滴进步都得益于自己遇到太多的良师益友和身在一中这片文化圣地中。在一中工作已是第二十七年,工作经历可以一分为二。前十三半主要在教务系统工作,担任过实验教师,劳动技术教师和微机教师。见证了学校实验和微机等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见证和参与了校舍改造和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的创建,见证了学校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和成果。学校在关键时刻,总能抓住遇到,自力更生,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这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之一。都说当老师不当班主任,体会不到做老师的幸福。1997年初,因为五老师调高三,学校安排我担任高96级8班班主任。当我在教室宣布学校这个决定时,很多学生哭了,看到学生对闫老师的感情,也这让我感受到了当班主任的幸福。由于自己没有当班主任的经验,只是尽力地去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从生活、学习上提供些许帮助。半年的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朝夕相处,建立了很深的情谊。班主任是辛苦的,但又是充实的。两年后学生毕业了,又升入大学。开学后不久我就收到了学生的来信。这个学生叫**,在高一的时候数理化非常棒,但英语比较差。他说老师,上英语课的时候我只能听懂老师叫我的名字。由于我也不懂英语,只能给他一些鼓励和建议,与英语老师沟通,做些工作,后来他的英语高考考得很好。他在信中说,老师,我的英语能考得这么好,你有40%的功劳,英语老师有60%的功劳。看了信后的那种幸福真是无以言表。这个学生上大学不久就入了党,后来又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最近这十三年半,自己从事的是后勤服务工作。回头看这十三年,由于人手少,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有时感觉很累,但充满幸福感。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种树,当时对种什么树,怎么种一无所知。经过请教前任领导和专家,在春晖楼前、文园9号楼南、本部博爱路上栽上第一批树,这些树现已长成参天大树。每次走到树下,总要驻足观看一番,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幸福,就象看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后来在领导、专家和校友的规划、指导、资助下,学校又先后建设了石榴园、樱花园、听诵园、士子园、桃李园、近圣园、溯园、涌泉、杜梨广场、博爱广场等景观,栽种了雪松、黄山栾、白皮松、银杏、紫叶李、高杆女贞、白蜡、广玉兰、白玉兰、楸树、皂角等多种树木,使学校植物品种越来越丰富,校园景点越来越来美丽,学校被评为山东省花园式单位。这一切都融入了自己的汗水,校园的一草一木,时常牵动着自己的心,看到校园环境的不断改善也是自己最有成就感的地方。二十七年,弹指一挥间。自己做的工作很少,但一中的精神,一中的文化,一中的同事,一中的学生,一中的一草一木,对我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