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陈旺)
2011年黄陂区教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参评
畅谈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
摘要: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为特征的班级管理模式。其基本理念包括:班级是学生自主管理的场所、自主生活的场所、自主发展的场所。班级管理的最高价值是让管理本身成为一种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参与,开发学习潜力,展示学生的个性,引导每一个学生实现自主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主生活;自主发展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场景。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状态与参与程度,影响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发展水平,影响学校教育的成效与质量。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为特征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使班级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场所、自主生活的场所、自主发展的场所。班级管理的最高价值是让管理本身成为一种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参与,开发学生潜力,展示学生的个性,引导每一个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实现自主发展。
一、审视班级管理的旧模式
现行的班级管理从其结构特征来看,表现为一种以班主任为核心、以班级正式组织为框架的层级管理体系。班主任把班级工作的重要方面放在建设班级管理组织,培养得力的班级干部,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上。受其影响,现行班级的人文特征较多地表现为强调一种完善的集体意识,一种高度统一。班主任在布置任务时,他们希望听到的是服从,他们习惯于发号施令,让学生俯首听令,他们常常为学生听话、班级稳定自豪,为管住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得意。当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一些调皮学生时,往往会找班主任,然后班主任的第一反应是强调自己的权威,加强班级管理。这样,导致班级在发展特征上,表现为与社会相似的控制主义的层级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强调控制主义,强调班主任的权威,忽视学生的自主参与。
班级管理现行模式,其弊端非常明显:第一,稳定的层级化管理结构,造成班级群体分裂。稳定的层级化管理结构中,班级管理工作相对固定于少数班级成员,班级干部被看作是一种荣誉、信任,拥有管理别人的权力,享有“高人一等”的地位。多数学生被置于被管理、服从管理地位,这种被动地位,造成多数学生缺乏班级主人感,缺乏自主管理意识,造成学生班级地位的差异,班级群体的分裂。学生在班级地位的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与义务感,也不利于养成自主参与意识,民主、平等待人的行为习惯。甚至,以少数处于管理地位的班级干部而言,由于受到班主任的过多控制,也难以发挥其自主管理作用。第二,班级文化建设中,由于过分强调统一,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限制学生个性发展,容易造成个人与集体的对立,师生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无论对学生或对教师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第三,强调教师权威的控制主义管理,忽略了学生个人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忽略了个人的情感、需要、愿望和兴趣。造成多数学生学会服从和循规蹈矩,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这些现状的反思,将促使我们重新认识班级性质,确立新的管理理念,推动班级管理改革。
二、重新认识班级性质
对班级性质的认识,是我们确立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当前,班级管理性质的探究是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生态学等都从不同的角度透视班级性质,对班级性质的讨论,给我们重新认识班级性质以启迪。
(一)班级不仅是一种管理性组织,首先是一种“教育性”组织。管理是一种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活动,组织目标是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而存在的第一要素。班级目标可分为: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其中教育目标是管理目标的依据,管理目标是为教育目标服务,教育目标是第一位的,管理目标是第二位的,也就是说没有教育,班级管理就没有存在必要。所以,班级不仅是一种管理性组织,首先是一种“教育性”组织。从其出发,我们认为在班级建设中,班级组织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载体,班级管理要形成一种教育力量,服务于学生发展,这是班级管理与学校管理以及与一般管理的不同所在。“把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并按照社会组织的要求设计和实施各种班级活动,容易导致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
作为一种教育性管理组织,意蕴在于保障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和自由,让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得到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指出的:“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方面的自由”。因此,我们认为班级是学生自主管理的场所。“学校只有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才能使他们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并且提高自主认识、自主教育、自主管理的能力。”
(二)班级是学生的“家”,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伙伴”关系。班级既是学生学习团体,又是学生生活团体。把班级视为“家”,视为学生“生活共同体”,最早是利茨(H.Lietz)所创设的乡村教育之家。其后,在对班级组织性质的再认识中,认为班级是学生“生活共同体”的班级思想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这样说,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是在那里磨练本领、学会生存的;交织着忧和乐、酿造着明天的希望与收获的„生活舞台‟,不断地引导这个团体走向成长和成熟的,正是我们每一位教
师”。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已故主席厄内斯特·波伊尔在淡到基础教育的学校环境时,把基础教育的学校比喻成一个“大家庭”。他认为这个“大家庭”应该以人为中心组织起来,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场所,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场所,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场所,一个纪律严明的场所,一个欢庆聚会的场所”。他十分明确地说道:“在基础教育的学校中,师生之间的谈话是双向的。学生在向老师谈自己的想法时不感到任何拘束。学校不刻意强调交流的„渠道‟,而更多地强调谈话的坦率。学校里的每一间教室都是一个大家庭,在这里,老师是听众,也是学生”。由此,我们认为,班级是学生的“家”,是学生展示个性、自主生活的场所,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多向、丰富多彩、富有情感的;学生之间应该没有歧视,没有欺负;学生都乐于从事自己的班级活动。班级在追求实现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的同时,班级集体也获得超越性发展,并形成群体的个性。“一个班级生存自由、平等与民主的环境中,这个集体展现的个性必然是生机勃勃,灵活且具创造精神”。
(三)班级成员是“未成年人”,班级组织是具有发展性的“半自治性组织”。“所谓半自治性是指作为未年成人组织的班级并非完全靠自身的力量来管理自己,而总是在一定程度借助于外部的力量。这里有两层涵义:一层是教师不可包办一切,实施全控制方式;另一层是教师也不应期寄让学生完全按意愿去管理班级的一切,采取全放任方式。全放任方式最终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由控制方式而代之。” “发展性”是指未成年人组织的班级管理中,随着学生的成长,最终从一个半自治性组织,逐步发展为一个自治性组织。
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发展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只有通过自主参与,才能达成学生自主发展目的。试想,如果班级学生是一个旁观者,没有融入班级管理,没有融入班级群体,他们就不能受到感染和教育。正如盖泽尔(J.M.Getzels)和西伦(H.A.Thelen)等人在研究班级特性时指出:“班级团体的目标是儿童自身的发展,班级团体为了实现其目标,要接受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同时也要激发儿童的自觉性。”因此,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既不欣赏专制型的班主任,也不推崇放任型的班主任,我们希望班主任能够平等对待学生,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班主任工作中,要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 扶”是为了“放”,要能“放”得开“, 放”得下“, 放”得好,就要“扶”得好,做到“有控有放,有限有导”。
三、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
班级管理的改革首先是班主任和教师的教育观念、管理观念的变革,在新的指导思想下,去制订班级目标,改革组织体制,建设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发展。我们认为:班级是学生自主管理的场所,是学生自主生活的场所,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场所。
(一)班级是学生自主管理的场所:学生是班级主人,班级是每一个学生的班级,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人类行为的终极目标是:在团体中确保自己的一席之地。儿童也是一样,班级中所有的儿童都是针对“确保自身在班级中的一席之地”的目标而行动的。自主意识是学生的一种“天性”,他们非常希望有表现自己、欣赏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过去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由于忽略学生的管理主体性,造成班级教育实效性的降低,这种局面需要彻底改变。在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中,我们倡导班级是学生自主管理的场所,学生是班级主人,班级是每一个学生的班级,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要使班级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场所,首先,要相信学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具备交往、合作能力,具备自主管理能力。其次,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制度,通过制度保障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主要包括增设班级管理岗位,实现人人岗位制;废除学生干部终身制,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改变班长任用制,实行值日班长制。增设班级岗位,岗位多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多了,参与以后,对班级认同感增强。岗位轮换后,学生角色适应能力加强,心态调适能力提高,对管理的认识加深。值日班长制既是一种锻炼的机会,又是一种为大家服务的机会。班级管理制度的改革,不仅促进学生对班级管理观念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管理能力。再次,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机制。班级管理制度改变后,班主任的管理思路随即发生变化,形成学生自主管理机制,极为重要。自主管理机制形成的基本思路:让全体学生进入到班级工作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制订计划、执行决议,还是检查监督、总结评比,都让学生参与,及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监督,不搞一言堂,切忌家长作风。当学生在自主管理中遇到困难,教师要帮助,但不要代替,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锻炼自己独立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学会做班级主人。
(二)班级是学生自主生活的场所:构建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生活环境。班级是学生生活的基本场景,班级生活质量可以从以下3 个维度衡量:身心愉悦的程度、内心充实程度和成就感。身心愉悦意识着心灵的舒展,没有疲惫感,没有压抑感,以及身体上的放松和舒适;身心充实意味着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没有空虚感、无聊感,有日渐明确的生活目标,对自我和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有了更为丰富、系统和深刻的认识。成就感意味着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强化了积极的自我评价。班级生活的核心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影响学生精神生活的因素是多方面,其中包括师生关系、班级活动吸引力、课业负担、自由度、受到关注和重视的程度等。学生班级生活质量提高,需要愉悦氛围,自由、平等、民主的环境。促进学生对班级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提供一种能够彼此分享各自体验的环境,是班级的一项重要功能。“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于渊搏的学识,而且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倡导的是一种自由、平等、民主的生活环境,其中,协调的人际关系、成功的班级活动是创造自由、平等、民主环境的两大基本平台。
班级的人际关系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纵向关系,是指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的某种上下级关系;横向关系,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完全对等、平等关系。学生的生活成长既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成长,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班级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个体之间不是上下级的行政管理关系,而是平等的学习伙伴关系。教师和学生完全是等值的人类伙伴,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角色不同,不能认为教育者的价值一定高于学生的价值。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倾向、兴趣和需要,人人都应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在这种平等、自由和宽容的环境中,才能满足学生自尊和自主实现的需要,学生才能真正有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可能。学生和教师完全平等,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成功的活动犹如生活中的浪花、记忆中的亮点,在学生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如何设计学生成功的生活,通过学生在班级生活的表现,显示出班级的整体形象和学生的个性,是班级管理工作需要认真研究。我们关注的焦点不仅在阶段性的主题性的大活动,同样关注班级管理的日常事务,关注班级文化建设,关注班级非正式组织,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欢乐、体验成功。
(三)班级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场所:尊重学生差异,承认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德国思想家莱布尼茨认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有差异的,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差异,才能促进每个学生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办法、好途径。”• 学生具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学生的现状只说明他们“昨天”成长的积淀和今日的努力,而不表示明天也只能如此,他们的发展不是静态的、凝固不变的,而是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强调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把学生的现在作为起点而不是作为终点来看待。
为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可能性,对学生的可能变化和发展到更高水平持有信心,不把学生看死、定型化;尤其要关注“两头学生”,对优秀的学生不能“一俊遮百丑”,对暂时后进的学生不能一眼把他们看死。要善于利用适当的班级目标激励所有的成员,引导全班学生积极自主地制定班级远、中、近的努力目标以及小组、个人目标;要在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努力创设自由、平等、民主环境的同时,达成学生自主发展目标。逐步去实施我国教育发展所需要的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以适应国际教育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汉默《: 未来的组织———51 位世界顶尖管理大师的世纪断言》,四川出版社1998 年版。
2.谢维和《论班级管理中的管理主义倾向》《教育研究》2000 年第6 期。
3.钟启泉编著:《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第1 ,20 ,231 页。
4.厄内斯特·波伊尔《: 基础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5.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版。
6.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班级管理:事实分析及其价值选择》《, 教育研究》1999 年第7 期。
7.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生活·
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年版,第11 页。
撰稿单位:武汉黄陂区长轩岭中学
撰稿人:陈旺
电 话:15902794271
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建设自主管理型班级
建设自主管理型班级
李登福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来到一座寺庙内,看见观音菩萨的身上戴着念珠,苏东坡不禁起了猜疑,问佛印禅师:“观音菩萨自己已经是佛了,为什么还要戴念珠,她是在念谁呢?”佛印说:“她是在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苏东坡又问:“她自己不就是观世音菩萨吗?”佛印禅师说:“求人不如求己呀!”
是的,求人不如求己。其实,我们对学生的管理也是如此。我们的方法再巧妙、情感再真挚、措施再好,但最后总归要落实到学生自己的认识、思想和行动上。班主任工作就是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生自主管理的前提条件——走近学生的心灵
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感慨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想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也应“心有灵犀一点通”。作为班级管理者,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读懂学生的“心”,读懂了学生的心,就等于拿到了开启班级管理之门的钥匙。
为了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我经常与学生共嬉戏同娱乐;为了问题学生的转化,我经常与其家长沟通交流,与其朋友促膝相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我会给每一名学生带上笑脸徽章;为了防止学生沉溺网络,双休日,我总是通过短信、家校通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这一系列措施,让我赢得了学生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归顺”,为学生的自主
管理创造前提。
二、学生自主管理的基本方式——“PK”出学生的主动性
为了建立行之有效的“PK”机制,我主动组织了三个班的班主任共同参与。
首先,我们建立了三个班的“PK”机制。各班学生自愿申请担任班干部,竞争上岗。班内班干部实行自主管理,班外,班干部安排本班学生到对方班级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量化扣分,发现优点给本班加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防止“人盯人”的管理模式。防止出现错扣分乱扣分的现象,三个班共同选出了“仲裁委员会”,如有不服,可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最后由“仲裁委员会”研讨决定。这种管理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班级管理之中,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三、学生自主管理的保障措施——“评价”出学生的积极性班级之间、小组之间都建立起详细的评价机制,每天对班级、小组进行量化考核。除了这个,还要通过成长档案盒的方式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促使每个学生自主发展。成长档案盒内装有学生的获奖作品、荣誉证书等,内容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学生的发展水平。
在几年的班级管理中,我认为班主任采用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管中有放,放中有管,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能健康成长。班级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主体意识逐渐觉醒,让他们自觉形成责任、自制、真诚、公正、合作、宽容、友爱等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第三篇: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
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
世纪之交,面对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如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是教育领域面临的十分紧迫的课题。作为班主任,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团体活动,即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经历,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提高全面素质。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真正的管理是自主管理。我自从担任03综合(2)班班主任,就一直致力于让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下面,我就结合实践谈谈如何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
一、转变教育思想,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主体教育论出发,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做主人,教师必须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加强学生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展示学生主体人格。教师不仅要自己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要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真正成为教育主体。
为此,我在实践中通过组织一系列班级活动,如“我是班级的主人”、“我爱我班”、“我为班级添光彩”等活动,告诉学生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03综合(2)班绝大部分学生班级荣誉感极强,能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主人。
二、改革班级管理模式,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模式。
现在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大多事无巨细,一统到底,形成了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在我们职校,学生不仅文化基础差,行为习惯也差,老师们更不放心,所以班主任大多事必躬亲,班干部其定位也只是老师的助手。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必须改革现在的班级管理模式。对此,我在综合(2)班作了一番探索。
首先,改革班干部选举办法。以前,班干部通常由老师指定,或老师提名学生选,或者直接由学生无记名投票产生,虽然后两者也属民主选举,但学生头脑中有一种定势,即老师经常表扬的一定是好学生,是班干部,形成了每年选出的班干部总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好学生。在实践中,笔者采取了学生竞选的形式,只要自认为哪个职位适合你即可参加竞选,每个候选人进行一周左右的实际工作,展示自己才华,然后由学生投票决定正式人选。通过参与竞选,使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有了获得成功的机会,使一些成绩不太优秀但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更使成绩优秀的孩子也注重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与能力。
其次,改革了班级干部设置体制。我在实践中,把原来的几名班委扩充为班级委员会,并以班干部为中心组成行政小组。每位班干部任行政小组组长,并有权自主挑选组员。然后,以行政小组为单位管理班级。每个行政小组管理班级一个星期,全面负责班级的考勤、纪律、卫生、仪表、出操等。当然,行政小组组长必须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使成员们各司其职,各有所用。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精神,锻炼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最后,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危机意识与合作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争,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了竞争意识,又提高了竞争能力,同时养成了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通过期末述职考评、末席淘汰等方法,使每个参与管理的学生有一种危机感,使他们知难而上,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在竞争中,更强调一种合作意识,使他们看到只有合作起来,团结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使学生能尝试建立一种民主、合谐、平等的人际关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自主管理氛围。
由于学生还不够成熟,他们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教师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及时指导学生的工作,为学生创设自主管理的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开支脑筋,想办法,根据班级特点,能动地、自主地进行工作,做好自己主管的工作。如果教师要么包办代替,要么放任自流,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不利于建设一个自主管理型班级。
在实践中,我要求学生各司其职,各行政小组在班级委员会的协调下相互合作,每开展一个活动,作出一项决议都要集体讨论,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情况下形成最终方案,再由班级委员会向教师汇报。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大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按既定方案去完成工作,即使有不周之处,也可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通过将近两年的努力,现在学生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班级工作有了很大起色,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成为了主人,初步建立了一个学生自主管理型的班级。
班级自主管理真正地体现了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客体,又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在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叶圣陶说过这么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也可以借此说,管是为了不管,不管,是班级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班级自主管理有利于我们达到这一最高目标。
第四篇:自主发展型班级管理历程论文范文
按照传统的教育习惯,在班级管理方面,都是由老师说了算数。老师的指令就是圣旨。随着教育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远远跟不上新形势下的教育步伐。这种教育模式,不但违反了人类发展规律,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使个性得不到发展,得不到张扬。为了使每个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我以“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管,责任到个人”为宗旨,根据学生的意愿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各种模式管理班级,使管理既具民主化,又具个性化,更具多元化。下面,我就探索“自主发展型”的班级管理的历程谈一些做法。
一、竞争上岗制
以往班委会的组合,都是由老师提拔或同学举荐。这种方式不能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它表现在平凡的学生综合能力往往被淹没。他们渴望得到赏识,得到表现,得到锻炼的机会被扼杀。如果靠同学举荐,老师提拔,恐怕永远与班干部沾不上边。为了人尽其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于是产生了竞争上岗法。竞争上岗是学生大胆地、主动地、积极地向同学表现自我,以寻求同学的认可,从而确立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威信和地位。参加竞选的人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和能力,参与某项职务的管理。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
竞争上岗,公平、公开、公正是原则。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为了他们将来立足社会打下扎实的根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德加● 富在《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正是为准备未来,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在竞争中生存。”这句话阐述了竞争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在一次中队活动中,我以少先队中队主题活动“我能行!”为契机,开展竞争上岗的活动。首先让学生自我推荐,把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向同学展示,然后以参选主题如“我是老师的好帮手”,“我是集体的主人翁”,“假如我是……”等进行演说,经同学讨论、投票,民主产生班长和班委等一干人等,最后,让他们根据自身的个性、特长自选职位,分别掌握班内的一切大小事务。
由于实行竞争上岗的形式,学生的工作热情得到了舒张,能力得到了锻炼。因此,给参与管理的学生带来了质的变化和飞跃。关同学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她本来是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自卑心重,性格内向,成绩很不理想。但她渴求为同学、为班级服务。自从她当上了纪律委员之后,她变得自信,变得有胆量。课堂上,他大胆提出问题;同学欠交作业,她大胆劝说对方完成作业;同学违反纪律,她大胆指出批评;同学有病了,她主动关心。最可喜的是,他一改借故不上学的坏习惯,坚持天天回校上课,升中考试语文、英语还取得好成绩了。
可见,实行竞争上岗制,既能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工作潜能和自强不息的热情,更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发掘人才并合理使用人才。同时,也是对群体素质的挖掘。竞争上岗制,必能推动班级自主管理逐步走向成熟,走向科学化。
二、循序渐进法
个别学生凭着一股热情谋上了班内的一个职位。但由于能力有限,做事缺乏毅力,虎头蛇尾,往往出现不称职或工作方法不对头,导致工作效果不明显或工作脱节的现象。另外,在竞争上岗,毛遂自荐的同时,会出现个别胆小怕事,害怕挫折和失败,做事缺乏勇气和信心,不敢参与班级工作的同学。他们虽然心中渴望能像其他同学那样为大家服务,但自卑的心理以及缺乏勇气和信心,妨碍他们勇于表现自己。为了帮助这类同学建立自信心,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工作能力,于是产生了循序渐进法。它是针对上述的现象而设力的。她是坚持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的原则开展工作的。这就需要老师为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从根本做起,于是产生了小组长轮值制。
工作中,值日组长每三天轮换一次,他们负责收作业,检查作业,负责有关事务的分配工作。为了使值日组长把工作做得更出息,我特意分派一个班长负责辅导一个小组的工作。有时,对于他们工作过程出现的问题,我有的放矢作适当的指导。这样,小组长在实践当中锻炼了胆量,并且慢慢积累经验。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就让他们参加班长轮值制的工作。在条件成熟时,再加入竞争上岗的行列中。
循序渐进法,既能照顾中下层,又能避免急进的做法带来负面的影响,更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百分激励法
运用竞争上岗、干部轮值制的手段强化管理工作,能促进在职干部自我督促,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但每一个人会随着环境和身份的改变产生相应的行为。轮值的干部一旦“下岗”,他们就会转换成“平民”的角色,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容易产生随心所欲的思想,出现违规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就产生百分激励法。设立百分激励,是结合日常工作量化班级管理的机制,它通过一定的准则给予学生的评价与肯定,进而表扬和奖励。有人云:“激励使人自信,表扬使人自信”。运用百分激励机制,能提高学生自觉守纪,自觉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我荣辱感。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我设立档案机构,由学生自行掌管,并做好记录和督促工作。我制作百分评分表,评分表内有许多细则和相应的分值。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及日常表现实行两周小评一次,期末大评一次。小评则以分100分为基础,根据班级指定的加、减分条例,对照评分。每次评分以后,都交由家长签名。家长可通过百分表了解到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到了期末,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等诸项奖就从每人获得的总分来排名而产生。在期末大评中,因每人的表现及能力评选出最称职干部奖、最热心干部奖、坚持原则干部奖、表现出色奖、最满意的小组长奖、宰相大度奖、助人为奖乐、文明天使奖、卫生小明星……,奖励机制大大刺激了学生的热情与干劲,相互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
由于学生获奖得否是由自己控制的,因此,在奖励面前人人平等。由此可见,百分奖励机制的设立不但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管理工作的热情保持不衰,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光荣感和积极向上的意识。
四、个人自治法
百分激励法在班级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有许多事情不能直接纳入百分激励的范围之内。在管理中,老师必须运用各种规范、守则引导学生认识发挥个性,完善自我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手段和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自觉萌发“我应该自觉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的观念。于是,便产生个人自治法。个人自治法就是弃除保姆式的教育,在学生逐步走向成熟、独立意识日益强烈的同时,引导学生按照社会目标和道德准则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道德行为进行调控,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要,使之在明白事理的过程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促进。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自治是“立国之本”,这足见自治的重要性。
让学生参与自治,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表现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能克服一味限制和把“听话”作为好学生标准的片面性,能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从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注意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做时间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工作的主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学会包容和体谅学会谦虚和友好、学会控制自己,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工作中,我对学生放心放权,让学生有职有权,使他们做到“自己班级自己管”,“自己同学自己帮”,“自己事情自己做”,即让学生独立处理班务工作,独立组织活动,独立召开班会,独立管促自己的纪律。也就是说,尊重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老师则充当导师。例如:在本学期召开的“拒绝不良行为”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表现得很热情、很主动。这节班会课,完全是由学生独立制定主题,独立设计操作方案和组织具体实施,独立评价的一堂课,这堂课,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体现学生当家做主的精神。
个人自治法的运用,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加了爱集体的凝聚力,促使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班风形成,这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代的班主任,在新世纪呼唤新人才的今天,应具备超前的,创新的,以人为本的意识。让我们充分认识时代赋予的历史则任,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的高质素人才而努力吧。
第五篇:创新班级管理理念构建自主管理模式
创新班级管理理念构建自主管理模式
【摘 要】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角色不容忽视。班主任老师承担着班级的组织、引导、协调、疏导、沟通等日常管理工作,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和谐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管理工作繁杂琐碎,但通过培养学生管理班级的能力,完善班级自主管理的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管班,班主任工作得以减轻,学生能力得以锻炼,班级力量得以凝聚。
【关键词】创新;班级管理;自主管理;思想教育;理念
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角色不容忽视。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不仅需要一个好班主任,还需要一群优秀的班委和自律的班级成员。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笔者也相信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强大内推力,优秀的班委和自律的班级成员是可以培养锻炼的。
一、思想教育,确立班级文化和风向
在学生入学初期,深入开展班级文化主旨和班风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班级,自己需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共同建设一个怎样的班级。在这一点上,笔者受到了李镇西老师《爱的教育》的影响,也正是我对教育生命力所在的理解。所以,笔者倡导建立文明友爱、快乐幸福的班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激发每一个学生心底里的善意,给予每一个学生班级主人翁的存在感,教会学生处理各种矛盾的正确方法,营造关心他人的班级氛围。在这样的班级文化和氛围下,班级自主管理得以开展。
二、明确自主管理意义、激发自主管理兴趣
航船有了方向才能加速前行到达目的地,学生只有明白了自主管理的意义,才能努力去实施。所以,在接手这个班级的开始,笔者详细地向同学们讲述了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不再只是对知识的高要求,更是对交际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高要求。笔者还分享了不少历史伟人凭借优秀的管理和自我教育,为自身、社会和国家带来改变的故事。另一方面,笔者也鼓励学生,只要努力就能做到,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信心。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对班级自主管理的尝试。
三、全体同学集体制定可行班级管理规定
制定班级管理规定。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则标准,才能对照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教育。一个班级想要有良好的纪律,就必须像国家一样有严明的法律法规。规则不能空高远,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否则再严的管理,再细的法则,都会只是一纸空文。班规的制定应该由全体同学和班主任共同商?起草,这样才能让班规发挥应有的效用,这里附录上了我们班根据学校的实际而商讨制定的一份班规。这份班规是经过不断精简之后的,因为随着学生的成长,很多行为已经规范,班规也就不断地减少,班规的作用不就是为了规范引导班级同学的行为吗?
让班级每一位成员意识到班规的意义。班级若是一棵树,班主任是根,班委是枝,每一位同学就是叶,只有全班上下同心,班级这棵树才能繁茂地成长。所以为了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体会班规的意义,笔者是晓之以理,更是动之以事。笔者和班级的学生一起做了一个实验,第一周,严格按照班规处理班级事务,由于害怕班规的处罚,很少有同学迟到,基本没有出现学生喊报告打断已经开始上课教师和同学的现象;晚修和自习课上,也没有同学闲聊,大家能高效率地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教室卫生也能打扫得及时干净,教室宿舍环境特别整洁。第二周,取消所有班规,不少同学迟到,出现打断教师和同学上课的现象,特别是晚修自习课时,学生们闲聊的情况特别严重,在嘈杂的环境下,大家的学习任务基本不能完成,教室宿舍卫生也是乱七八糟。这样的两周实验结束后,当笔者问及同学们要不要设立班规时,可想而知,大家异口同声回答的结果。通过对事实的实际体验,全班同学端正了对班规的认识,能愿意从心底里按照班规严格要求自己了。
四、实行全体同学卫生岗位承包制
众所周知,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工作,除了对学习的管理、纪律的管理,还有就是对卫生的管理。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寄宿制学校,每天都有必须进行的日常打扫,每周还有一次重点的大扫除,有时还会有为了迎接上级检查而进行的突击打扫。卫生打扫虽然简单但却繁琐反复,而且这关系到一个班级文明称号的评比,所以这是班主任和同学们都不得不高度重视的一项。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魏老师提出的卫生承包制,的确是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好方法。附录里笔者也列举了本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劳动责任表。这样,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劳动责任,班主任也不用每次都进行复杂的任务分配。
五、完善公平公正的评价奖罚制度
很多时候,学习和工作都是艰苦的,但很多人却依然执着,不辞辛苦,这是因为我们能在其中体会发现和成功的喜悦,也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这些所带来的快乐让我们乐此不疲,所以评价和奖罚的意义是很大的。但评价奖罚一定要注意保证客观公正,不然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的成长。在我们班的班级管理中,也充分利用了评价奖罚的引导作用,各种具体评价表格笔者也列举在了附录当中。有罚必有奖,处罚的方式有很多,前提是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比如:跑步、蛙跳、站立、唱歌、朗诵、练字、静思等。这些不伤人的处罚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身体也增强了学生的自律。奖励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奖小物品,笔、本子、橡皮擦、修正液、尺子等;奖小食品,糖果、小零食等;奖小饰品,发圈、发夹等;奖相片,拍下学生和朋友的照片,用软件精心制作;奖活动,与表现好的同学一起做些小食品,如:包饺子、做沙拉、做寿司、做果汁饮料等;奖表扬信,给家长真诚地写一封赞美学生在校的优秀表现的喜信。这些不花多少钱的奖励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高兴与快乐还增进了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以上是笔者对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一点探索,自主班级管理模式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实效,但笔者深知,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班级管理模式,作为班主任,我们永远都应保持对学生最真切的爱心和对工作的责任心,这才是我们做好班主任的关键所在,也只有这样,我们在教育的路上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