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森林增长工程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森林增长工程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省林业厅厅长 程中才
党的十八大首次对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要全力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努力打造生态强省。
一、要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森林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障。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建设生态文明,主要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体是处理好人与森林的关系。
二、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是打造生态强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不断提升。但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缺林少绿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相当突出。去年10月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部署,决定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即到2016年全省新增森林面积100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林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这一重大决策,高度契合了党的十八大要求,顺应了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全省人民的期盼,完全符合安徽林业实际,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这一重大工程的实施,必将成为安徽发展史上一座新的绿色丰碑。
三、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制度保障、贵在真抓实干。一要实现生态建设新突破。全力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各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着力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二要开创绿色发展新局
面。节约集约利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新兴林业产业,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三要建设生态文明新制度。建立健全林业目标管理责任制、森林和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等,着力构建坚强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体系。四要弘扬生态文明新风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着力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第二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
皖政„2012‟106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快城乡造林绿化步伐,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现就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强省建设,统筹城乡林业发展,努力扩大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质量,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屏障,为建设美好安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立足大林业、大生态、大
二、目标任务
3.总体发展目标。
到2016年,全省新增森林面积1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其中,2013年新增240万亩,2014年新增280万亩,2015年新增280万亩,2016年新增200万亩。
4.区域发展目标。到2016年,所有县(含市、区,下同)森林覆盖率达到或超过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20.36%)。山区平均森林覆盖率达到67%以上,丘陵和平原地区平均森林覆盖率达到22%以上。
5.林业经济发展目标。到2016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山区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三、建设内容
6.优化森林布局。实施丘陵增绿突破、山地造林攻坚、平原农田防护林提升等三大造林工程,促进丘陵、山区、平原三大区域林业全面发展;开展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等三项创建活动,让森林进城、入村、绕路、依水、围田,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建成一批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森林长廊。
7.实施丘陵增绿突破工程。以江淮丘陵地区及江南、沿江、沿淮丘陵地区为重点,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和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大力开展陡坡开垦地、丘陵岗地和江滩、湖滩、河滩造林、城镇周边绿化、水源地
建一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村庄,促进美好乡村建设。
12.开展森林长廊创建活动。以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沿线,以及长江、淮河、新安江、怀洪新河等江河沿线和巢湖等湖泊周边为重点,按照两侧绿化宽度各不少于50米、有条件的地方应达到100米的标准,加大绿化、美化、彩化力度,创建森林长廊,打造绿色景观。到2016年,建成森林长廊示范路段5000公里。
13.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在改善生态的同时,着力培育民生林业。加快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突出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森林生态旅游、竹藤花卉、森林食品、珍贵树种和药材培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林下经济等新兴林业产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努力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现代林业示范区和产业示范基地。
四、千方百计增加林业投入
14.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为主体、金融部门积极支持、全民广泛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投入机制。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鼓励林业加工企业和种植大户特别是龙头企业投资造林绿化,以及农民以地入股与企业、大户合作造林,建立商品林基地和企业原料林基地,及时依法给予造林经营者颁发林权证。鼓励利用各类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相关林
林长廊、实现创建国家级、省级森林城市目标的市、县给予奖补。
17.加大金融支持造林绿化力度。各金融机构要开发适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简化审批手续,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拓宽林业融资渠道,满足各种造林绿化主体贷款需求。加大林业贷款贴息比例,在贷款期内,对造林项目贷款每年给予2个百分点的贴息,对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造林小额贷款每年给予3个百分点的贴息,由市、县在省林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统筹安排。
五、保障措施
18.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开展造林绿化、促进森林增长、加快生态建设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立并落实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行政首长负责制。省政府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县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19.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各地要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资、认建、认养、义务植树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省军区、省武警总队负责组织驻皖部队、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复转退军人营建“八一林”、“双拥林”等。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
员会审批后实施。
22.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格执行林木限额管理、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和林地定额管理、征用征收审核审批制度等,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稳步增长,保护生态安全。切实加强乡村现有自然生态的保护,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生态,以及各类保护小区、村庄片林要严格保护,保持自然风貌。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期间,除经济林之外,低产低效林应以补植补造和封育为主,原则上不得开展以人工更新造林为主的大面积皆伐改造。
23.加强林业队伍建设。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林业机构特别是基层林业站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务实的林业队伍,落实人员及相关保障,充分发挥林业部门政策宣传、造林绿化、资源保护、科技推广等职能作用。各级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林农水平。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2年10月7日
第三篇: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婺源县,因其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外界赞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如何立足生态优势,走出一条婺源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该县从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农业县”、“全国造林绿化百强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首批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和“首届江西十佳绿色生态县”。
一、坚持生态立县,夯实发展基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按照“生态立县”的要求,婺源依托境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积极实施了封育营造工程、能源替代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环境美化工程,为“最美乡村”描绘出一幅幅纤巧秀美的天然画卷。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五个方面的突出成效。一是丰富了森林资源。在封山育林170万亩的基础上,将公路沿线200米以内林带及水源涵养林、护岸林、风景林、水口林等列为地方公益林进行保护。先后投入50余万元树标牌、禁牌,对全县6000多棵名木古树建档挂牌保护。深化林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的管理权实行林业部门与乡镇共管,健全县乡村组四级联防网络,并把生态保护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之中,把森林保护贯穿林改工作中。目前,全县林地面积发展到377.55万亩,森林蓄积量提高到1009.6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2.5%。二是保护了野生动植物。在全国首创自然保护小区模式,逐年增至193处,保护面积达65万亩。此做法作为林业分类经营的“婺源模式”在全国推广。生态环境的日益优化,不仅吸引人们争相前往婺源观光旅游,许多珍贵野生动物也在该县山水田园安“家”,生态链得到续接。赋春镇鸳鸯湖每年均有2000多对鸳鸯来栖息过冬,成为亚洲最大的鸳鸯越冬栖息地。此外,世界濒危珍稀鸟类黄喉噪鹛、中华秋沙鸭等,也在该县被发现。三是减少了能源性消耗。积极推广“林—水—电—林”的生态建设模式,大力开发水电、沼气等资源,并对全县189家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关停并转101家高耗低效的木材加工企业,全县平均每年减少能源性消耗木材9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年新增造林18万亩。四是加强了生态环境整治。整顿和关闭有污染、高耗能的中小企业45家,对公路沿线43家非煤矿山企业进行关闭或搬迁,仅关闭矿山一项,县财政每年损失就达400万元。今年6月底,又将年产值8000万元、纳税580万元的迈尔泰木业退出婺源经营。通过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整治,有效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环境质量稳步提高。五是扮靓了城乡山水。积极开展水土流失专项治理,推进生态示范公路建设,大力开展全民造林运动。几年来全县干群共义务植树1114万株,完成公路绿化500多公里、植树1600万株。为了靓化沿途风景,还对可视范围内几千座坟墓进行了改造和搬迁,实施了旅游精品线沿途村庄和主要景区(点)非徽派建筑改造工程、“花开百村”工程、高速公路“绿化百里”双百工程等,使婺源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最美乡村。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如今身处婺源,但见青山、绿水、蓝天、小桥、清溪、人家,四季不同的花海和参天蔽日的古樟群,无处不是美不胜收,无处不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妙。
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生态经济孕育成长
立足婺源实际,先后编制出台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建设保护和产业发展规划,将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在生态经济上,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一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对水田、土壤、河流进行生态保护,严禁使用化肥、农药,防止大气污染。全县共建立了25个有机农业示范村,建成各类生态农业生产基地50余万亩,其中有机茶、有机稻、无公害蔬菜等基地达20万亩,并成为全国首批5个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出口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之一,有机绿茶出口占据了欧盟市场的70%以上。二是着力发展新型生态工业。创建了全省第一家生态工业园区,按照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江西省生态工业园的要求,重点发展服装加工、有机农产品深加工、微电子、环保设备等无污染、高科技型企业。在招商引资中,以保护青山绿水为前提,积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吸引了投资8亿元的国家高新技术“新型电子芯片及控制系统”项目、科技部重点扶持的彩色液晶背光源项目等在县生态工业园区“落户”。由广东、浙江两家公司共同投资2.16亿元组建的婺源深宝华发茶业有限公司,还将在婺源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专门从事茶叶生产和深加工技术研究。据统计,目前婺源生态工业园区已引进机械电子等科技环保项目57家,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个不选,几年来共谢绝各类污染企业项目12个,合同金额近20亿元。三是突出发展文化与生态旅游业。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已经成为婺源的品牌和无形资产,带来了长期、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婺源旅游业从1999年起步,短短几年间知名度迅速提升,2007年全县接待游客34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81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6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全县GDP的比重达41.9%。几年的实践证明,婺源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推进了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了乡村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绿色生态旅游正成为婺源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主要力量之一。
三、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人居环境,生态家园日趋和谐
在新农村建设中,围绕“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的目标,大力改路、改水、改厕和推广沼气。积极做好村庄路面硬化,共为农户安装自来水5694户,改建厕所5359户,清理下水道13426米,建造垃圾池270个,设置垃圾桶520个,村内绿化29323平方米,全县完成沼气建设7000余户,有效改善了村庄环境。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基本消除,白色污染得到控制。与此同时,婺源还把新农村建设与进一步打造“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品牌相结合。重点实施了“花开百村”工程,计划从今冬明春开始,每年种植开花乔木、灌木10万棵,用3年时间,把婺源打造成四季有花、色彩斑谰的花海,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旅游景区,使全县成为一个园林城市、花园城市和生态城市。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按照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改善人居条件的要求,加快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共投资2900万元建起了全省县级第一家垃圾处理场,又通过招商引资投入6000万元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建设,一大批环保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配合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近年来,城区人口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增至6.5万人。为树立良好的形象,该县从抓好城市日常管理起步,开展市容环境的整治,对清土运输、建材占道、广告设施、夜市摊点等城市“顽症”重拳出击;对城区进行全面绿化美化,把青山、碧水、古建融为一体,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同时,大力开展城市文明创建活动,建立机关部门单位卫生责任区大扫除制度,以此示范和引导人人参与公共环境卫生保洁活动;充分发挥婺源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把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公民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每年民俗文化表演、文化艺术作品展、乡村文化旅游节、茶文化节等各种节庆文化活动中。
目前,婺源县域环境质量各项指标表现总体优良,境内山林葱翠、水质清澈、空气清新、环境幽雅,随着生态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婺源的建设必将获得更为持久的动力支撑。
第四篇:实施“六大工程”推进社区文明建设
一、实施“育民工程”,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充分发挥社区学校和宣传栏、画廊的作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按道德、法律、科普、文化、卫生保健“五进社区”活动要求,今年共开办了法制、健身、养花、道德教育等讲座22期,组织参加恐龙蛋博物馆、根雕艺术、书画比赛等活动6次,印发公民道德宣传材料8000份。在城区中小学生开展“讲文明讲
卫生共建美好家园”宣传教育活动,印发宣传材料5000份,并由学生负责向家庭宣讲,倡导长辈“在家当文明长辈,在单位当文明干部职工,在社区当文明市民”活动。为加强宣传力度,该县投资150万余元制作各类公益广告。
二、实施“暖心工程”,社区服务红红火火。社区服务主要包括社会福利服务、行政事务服务、帮困解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街道坚持将社会效益放首位,以便民利民为目的,遵循群众需要的原则,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充分利用现有的幼儿园、敬老院、老年活动室、图书馆、市民学校、电化教育、物业管理、卫生服务站等服务实体及服务网点,实实在在将社区服务融入居民生活。
三、实施“健康工程”,社区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社区宣传专栏定期宣传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为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县城各街道先后开设了卫生服务站,收费低廉合理,服务便捷、态度好、服务到位,深受居民欢迎。
四、实施“乐民工程”,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社区居委会建立文化活动室,有些还组建了舞蹈队、腰鼓队等文艺团体,经常举办戏迷擂台赛、露天电影、趣味活动、“激情广场大家唱”等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实行自编自演、自娱自乐。
五、实施“美化工程”,社区环境赏心悦目。对社区的环境整治,一是坚持长效管理机制。常年不懈地抓好小区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的维护;二是教育和督促居民搞好家庭卫生,开展社区绿化、美化。鼓励居民在自家庭院内种草坪、建花台;三是配合有关部门教育、制止和清除社区内的乱搭、乱建、乱摆、乱贴等。
六、实施“安民工程”,维护社区稳定。主要包括开展社区法制教育、现场法律咨询和疑难案件剖析。开展警民联防及志愿者社区巡视等治安防范措施。做好人民来信来访的调查处理、民事纠纷调解、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失足青少年帮教安置等。此外,还建立社会最低生活保障体系,通过结对帮困和帮困助学等活动,为特困家庭的基本生活和贫困、残疾学生继续接受教育提供物质帮助。
第五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编辑:admin 时间:2012-12-14 11:04:00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
一、深刻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从人与自然关系看,原始文明是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历时百万年,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初步开发的阶段,历时几千年,对自然造成了一些伤害,但由于伤害程度小,多数情况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历时几百年,对自然带来伤害、损害、破坏,许多方面已经难以修复。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这些,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准则。1962年美国学者出版《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我们憧憬的未来》。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我们党一贯倡导和追求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对我们党关于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新概括、再升华。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就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九五”计划决定实施可持续战略,“十五”计划首次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首次将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
在这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部署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生态文明观念逐步树立,全民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增强;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二氧化硫、化学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4.29%和12.45%,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6.7%,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大幅度减低;环境质量局部改善,2005年到2010年,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三类水质的比例提高18.9个百分点,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提高30.3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取得成效,“十一五”期间,森林覆盖率提高2.16个百分点,退牧还草区牧草质量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加大,全国沙化面积减少;应对气候变化取得进展,“十一五”期间通过节能提高能效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尽管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一是资源约束趋紧,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缺水量536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我国发展很快,发达国家几百年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牢固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还很普遍。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全面把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这就是: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在经济发展中,我们比较注重遵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我们必须摈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都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不单单是做好资源环境方面的工作。我们既要做好资源环境等方面相对独立的工作,更要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各层面,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领域进行全面转变、深刻变革,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制定其他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就是要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涵。在经济发展中,要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积极发展节能产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努力形成同传统工业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占用自然空间不同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的产业以及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制造;倡导和推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我们推动发展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人的需求既包括物质文化需求,如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的需求。生态产品是人们重要的消费品、生活必需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能因为我们这一代中国人要过上好日子,就不顾及我们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因为资源和生态环境,既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也是我们的后代的。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能影响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全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我国对地球生态安全的贡献。
三、认真落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必须加紧落实,务求取得成效。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空间是宝贵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我国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国土空间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耕地减少过多过快,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资源开发强度大,环境问题凸显,空间结构不合理,绿色生态空间减少过多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类空间科学布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要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三大战略格局”。一是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格局,即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二是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即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三是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即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总的要求是,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消耗强度高,能源消费供需矛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软肋,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水多水少水脏并存,地下水过度超采,必须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我国人均拥有的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不足,人均耕地资源面积逼近保障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的红线,必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同时,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济形态,必须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循环经济。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由于部分地区对国土空间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分散开发,带来和造成了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水土流失、地面沉降,沙漠化、石漠化和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各种灾害频发等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的问题。必须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部分地区环境质量较差。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要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长快,人均排放量不断增加。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在5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要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必须改变唯GDP的观念,淡化GDP考核,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要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根据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必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如,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要建立限制开发的制度,对依法设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要建立禁止开发的制度。我国耕地、水资源、环境等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但仍不完善,要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三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还不到位,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虽已确立,但没有体现生态价值,生态补偿制度正在探索中。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四要建立市场化机制。建设生态文明同样需要依靠市场机制,要用市场化办法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五要健全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资源环境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对其的破坏和损害要追究责任,进行赔偿。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人人参与、全民行动。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作者:杨伟民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