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依据(5篇)

时间:2019-05-14 08:1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依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依据》。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依据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依据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实践依据,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党的工作领域不断扩大,相应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便迅速发展。二是理论依据,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产生、发展的。即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也做了奠定基础的工作。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尤其是其中的唯物史观,是共产党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内容。其中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学说等理论,直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马恩虽然尚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但在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中已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论述。

1.提出了宣传工作、鼓动工作等概念。1847年2月恩格斯在他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规定,加入同盟的条件之一是必须“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在1874年《德国农民战争》二版序言的补充中,恩格斯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修养和理论方面的斗争对于工人运动的特殊重要性,并且还使用了“鼓动”的概念。此外,他们还用过“启发”、“传布”、“教育”、“灌输”等概念。

2.揭示了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的规律性。他们通过精神现象看到了背后的物质动因,认为是从需要出发还是从某种观念出发,是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分水岭。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对于人们行动的动机、思想的形成,也不是先天的、内心自生的或上帝赋予的,而是“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但是,各个人对外部世界影响的反映又不是完全一样的,各人的反映活动“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

3.论述了理论教育、理论斗争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认为革命斗争的形式,除了经济斗争、政治斗争之外,理论斗争也是很重要、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4.论述了对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就是说,工人阶级一旦掌握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武器,便能从“自在的阶级”变成“自为的阶级”。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教育西欧各国工人党不要冷落农民,而应把农民看作是决定革命成功不可忽视的力量,团结教育他们走革命道路,而且,革命胜利后,还要教育他们在自愿、互利、平等的原则下走合作

化的道路。他说:“被我们争取过来的农民人数越多,社会改造的实现也就越迅速和越容易。”恩格斯还重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他把革命队伍里的知识分子看作是无产阶级的一部分,提出了“脑力劳动无产阶级”的科学概念,认为应引导他们克服自身弱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他在给社会主义大学生代表大会的信中指出“脑力劳动无产阶级”“负有使命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并肩地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

5.重视开展党内的思想斗争。他们看到“在日益壮大的工人政党内,小资产阶分子的增多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能放弃党内思想教育和思想斗争,指出:“我们能够溶化他们。但是必须促进这个过程。”他还认为,大国的任何工人政党,只有在内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这是符合一般辩证发展规律的。马恩的这些思想为共产党人确立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指明了方向。

6.还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原则。一是理论教育原则。马恩不仅亲自安排和指导了李卜克内西、伯恩施坦等领袖人物的理论学习,使他们迅速成长,发挥作用,而且,还派德国革命者去美国帮助工作,告诫他们在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时要防止教条式地硬灌,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二是民主讨论原则。马恩认为“在党内绝对自由地交换意见是必要的”,这是党强大的表现。三是耐心说服原则。在党内反对错误倾向的思想斗争中,他们反对简单压服的方法,反对轻易把人驱逐出党的做法,认为“这样做不是着眼于有说服力地证明这种行动对党的危害,而仅仅是着眼于对成立反对派的谴责。”四是率先垂范原则。马恩的坚定革命信念、精深的理论修养和崇高品德,使革命者衷心把他们奉为导师,但他们自己却更加严于律已、率先垂范,反对一味歌功颂德,为各国共产党人树立了榜样,影响甚为深远。

(二)列宁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列宁所处的时代是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由准备进入行动,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变为现实实践的时期,处于无产阶级在俄国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一系列的发展。

1.建立了严密的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开展了系统的政治教育工作。列宁在创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建立和巩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斗争过程中,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1903年起,布尔什维克党的党章便规定“中央机关报编辑部在思想上领导党”。1919年八大党章则规定由“政治局负责政治工作”。十月革命后,在军队成立了工农红军总政治部,设政治委员和政治部主任。1920年,在人民教育委员部下成立了政治教育总委员会,列宁亲自抓政治教育总委员会的工作,全俄各省、县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还建立了宣传员、鼓动员制度,创办了党校、干校。他不仅亲自参加了军队师政治委员培训班教学大纲的制订工作,还亲自为培训班讲授政治工作课程。

2.明确地提出了“政治工作”、“政治教育”等概念。除沿用马恩关于“宣传工作”、“鼓动”工作提法外,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一书批评机会主义时说:“我们党的工作内容要比崩得的工作内容丰富、多样、广泛、深入得多。„„宣传鼓动工作更多样,在先进分子和普通分子那里的政治工作的脉博更活跃”。在《怎么办?》一文中指出:“我们应当积极地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

3.深刻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1903年,列宁指出,所有学生团体“在工作中把培养自己成员的完整而彻底的革命世界观当做首要任务。”190

5年他强调:“我们党的一切组织和团体每天经常进行的全部工作,即宣传、鼓动和组织工作,都是为了加强和扩大同群众的联系。这种工作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但是在革命时期会显得更加必要。”1906年他曾说:“对人民进行政治教育——这就是我们的旗帜,这就是全部哲学的意义。”“提高群众的觉悟,现在也同过去任何时候一样,仍然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基础和主要内容。”1910年,他提出:“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是摆在第一位的任务”。1918年,他又说:“任何一个代表着未来的政党的第一个任务,都是说服大多数人民相信其纲领和策略的正确。”1920年他在讲话中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即教育任务,„„。这个任务在俄国应当提到首位,因为我们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训练群众。”

4.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理。在国际共运史上,考茨基根据时代变化和革命事业需要,对马恩有关思想作了出色的发挥,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灌输论”理论形态。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灌输论”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使之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其标志性著作是1901-1902年写的《怎么办?》一书。其中,列宁指出:“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关于灌输的方法,一是把社会主义思想“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启发工人的政治意识,“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启发工人的阶级意识。二是“应当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应当派出自己的队伍分赴各个方面。”三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通俗化”。

5.深刻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需要。列宁强调,应当根据工作“重心逐渐转向经济方面的政治”的需要,“来安排整个鼓动工作和宣传工作”;为了担当起“重新教育群众”的任务,“整个宣传工作应该建立在经济建设的政治经验之上”,“应该首先把群众同国家经济生活的建设联系起来”。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内容要转变外,列宁还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衡量标准问题,他提出:“政治教育的成果只能用经济状况的改善来衡量”。

6.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列宁指出:“教育工作者和共产党这个斗争的先锋队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培养和教育劳动群众,使他们克服旧制度遗留下来的旧习惯、旧风气。”他还指出:“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设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他在著名的演说《青年团的任务》中强调:“青年团的任务就是要这样来安排自己的实际活动,使青年在学习、组织、团结和斗争的过程中把他们自己和那些以他们为带头人的人都培养成共产主义者。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

7.提出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列宁主要强调的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为“只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 “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而青年是掌握未来的,更必须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二是要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不仅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道德”的概念,而且系统论述了共产主义道德的本质、社会历史作用、主要规范以及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三是强调

了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对于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意义。从一般意义来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政治教育务必要能提高文化水平”。从特殊意义来说,“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因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从人类知识总和中产生出来的”典范,青年一代只有掌握广泛的科学知识,才能深刻地领会共产主义学说的精神实质,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列宁在许多演说中强调最多的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强调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改进教育方法。一是适应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学会进行政治教育的正确方法。二是耐心说服是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三是政治教育要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四是教育者要以身作则。

(三)斯大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斯大林晚年虽然犯了肃反扩大化和大国沙文主义等严重错误,但从总体上看,他仍然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论述颇多,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

1.明确地提出了“政治思想工作”和“思想工作”的科学概念及党的政治思想工作的任务。1934年初,斯大林在联共(布)十七大总结报告中,指出:“我们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的任务是:(1)把党的理论水平提到应有的高度;(2)在党的一切环节中加强思想工作;(3)在党的队伍中不断地宣传列宁主义;(4)以列宁的国际主义精神教育党组织及其周围的非党积极分子;(5)不要掩饰而要大胆地批评某些同志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倾向;(6)不断地揭露敌视列宁主义的派别的思想和思想残余”。斯大林在这个文献中明确提出“政治思想工作”和“思想工作”两个概念,规定了当时苏联党的政治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

2.进一步阐述和发挥了列宁的灌输原理,强调了科学理论的极端重要性。他进一步阐明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为什么单靠工人不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析在两种思想体系并存的条件下,党的责任是把社会主义意识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他指出只有“把社会主义意识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才能“赋予自发的工人运动以社会民主主义的性质。”斯大林在批判自发论、阐述科学理论的意义时指出:“理论是概括起来的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当然,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他特别强调对党的干部的理论教育工作,多次指出必须“把党的干部的政治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对干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帮助所有工作部门中的干部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论述了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必须结合的思想。一方面,斯大林强调:“必须把我们党的政治工作提到应有的高度,把党的干部、苏维埃干部和经济工作干部的政治教育和布尔什维克锻炼作为首要任务。”另一方面,斯大林又强调:“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政治和经济是分不开的。两个共同存在,共同起作用。谁想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把经济和政治分开,以削弱政治工作为代价来加强经济工作,或者相反,以削弱经济工作为代价来加强政治工作,那他一定要碰钉子。”

4. 提出了必须时刻戒备资本主义包围的问题。斯大林经常告诫人们:一是要认清国际资本主义包围苏联的实质和目的,就是要“等待时机来进攻它,粉碎它,或者至少破坏它的实力和削弱它。”或者“使无产阶级国家蜕化成资产阶级民主国家”,“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和善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二是要认清国际资本主义包围的深刻根源,就是“阶级还存在,国际资本还存在,它

是不会平心静气地看着一个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三是要认清国际资本包围苏联的策略和手段,他指出:“从前国际资本想用直接的军事干涉来推翻苏维埃政权。这种企图没有实现。现在国际资本竭力设法而且今后还会竭力设法用隐蔽的、不总是可以觉察的、但是相当强大的经济干涉来削弱我国的经济实力”;斯大林还揭露了国际资本采取的思想渗透的手段,如“力图复活和支持苏联人们意识中的资本主义残余”,“继续推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等。总之,“对这种资本主义包围必须时刻戒备。”斯大林的这些论述,对我们进行反对和平演变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应指出,我们决不能因为国际资本包围的存在就象斯大林那样断言国内“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化”,也决不能因为时刻戒备资本主义包围而影响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进程。当今,只要不发生大的战争,我们都应当珍惜和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来之不易的国际和平环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只有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综合国力增强了,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反对和平演变的斗争。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6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编号811)考试大纲

(2016年)(转载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6)

一、总体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它阐明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培养本专业的青年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政治觉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导论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3、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简史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

1、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3、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2、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3、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

1、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2、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

2、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者

2、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3、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述

2、世界观教育

3、政治观教育

4、人生观教育

5、法制观教育

6、道德观教育

(八)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1、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特征和依据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九)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研究对象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知识借鉴

4、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5、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1、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与特征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

3、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

(十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1、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及规律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与环节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与规律

(十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1、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含义和特征

2、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模式和内容

3、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

三、基本参考材料:

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陈万柏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

2、《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论(修订版)》 郑永廷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

四、基本题型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五、考试时间: 3小时;卷面总分:150分篇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2015-2016学年教学计划 9.25稿microsoft word 文档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2015—2016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是我校将迎接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承担着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责任重大。在新学年,我部决心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迎评促建为动力,以深化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线,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强化管理为保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我校顺利通过评估并实现今后的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根据教务处2015——2016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结合我部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指示精神,在学校党政班子的具体领导下,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管理育人机制,明确教书育人职能,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引导广大师生做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形成全员参与、群策群力的工作局面,促进我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本科评估工作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促进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

二、加强理论学习

抓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定期召开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支部党员会议,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学习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各项指标体系要求。部门党支部要切实加强对思想教育和文化宣传工作的领导,思想教育和文化宣传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工作,增强主动性、掌握话语权,注重抓住基层、打牢基础,从课堂出发,贴近学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着力转作风、正学风、改教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宣传队伍,通过树典型、弘正气、抓实效,努力开创思想教育和文化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通过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管理观念和模式,使本部门教师进一步认识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目的与意义,准确把握评建工作内涵,确立我部评建工作的努力方向,明确评估结果对部门、学校乃至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引导大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凝聚力量,发扬“厚德敬业,求是致用”的校训精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从而使本科教学的各项指标尽快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要求,同时促进部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本学年计划组织本部教师集中政治学习4-5次。

三、做好评建工作 1.加强评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教学部评建领导小组的作用。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安排下,将学校分解到我部的评建材料及我部自身所需准备的评建材料分解到人,使每项材料都有专人负责,并明确质量要求,时间期限,做到保质保量按期完成。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验收。2.进一步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评建工作相关文件的学习研讨,不断提高教师对评建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证,增强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提高紧迫性,达到统一思想,端正态度,进入临战状态的目的。通过教学部、教研室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深刻认识评建的基本内涵、原则、要求,熟练掌握评估指标体系,特别是与教学相关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师本人应承担的任务和工作,使每个教师都成为评建工作的战斗员。

3、按照学校要求,配合其他院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五门课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各教研室集体讨论,由高层次人才把关,完成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试卷重复整改在9月底完成;通过对新进教师的指导和其他教师的提高,创建优质高效课堂;完成学校布臵的其他工作。

四、强化教学管理。

实施教学质量全过程,全方位监控,把部门教学督导制度落实到位,进一步落实听课制度,加强培养计划、教学运行、教学建设、教学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室在开展教学讨论、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抓住课堂教学中心环节,落实课堂教学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目标考核和过程管理相统一。严格按照学院工作的安排和布署,协调好各方面关系,确保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稳步开展。做好教学检查准备工作。通过期初、期中及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及不定期检查,规范教学行为,保障教学质量。做好本学生补考及期末考试工作。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各项制度,完善教职工考勤规定、教师教学规范、教学检查管理规定、教学奖励与管理办法、教学督导管理办法、教学事故认定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项教学行为。此外,要加强日常管理,做好信息收集、规范档案工作。本学期将进一步完善教师的教学档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档案建档工作。

五、提升科研水平。制定本学年科研工作规划及科研工作的各项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做好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组织和管理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规范科研项目研究过程及其经费使用的管理工作。做好科研骨干队伍的组织、科研骨干的培养以及科研业绩认定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本学年组织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讲座一期;组织做好学术论文撰写和科研立项工作的学术报告一期。本学年计划力争申报成功省级课题3项,厅级课题15项,发表各类论文30篇。

六、深化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做好教改立项工作,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工作。制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案,积极推进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实现从注重知

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结合我校实际,力求开拓创新,做好《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与活动计划。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研室在教学中实施“五步互动教学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教学中实施“五分钟传递正能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在教学中实施“学生上讲台”。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做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理论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题讨论,在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完善公共选修课程大纲及学校已开公共必修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调研,改进公共选修课开设方案,利用教师自身的专业优势,开设2—3门校级精品课程,为我校学生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供更多选择。深化考试方式改革。平时与期末相结合,分阶段、多站点地进行考试成绩评定,请同学上讲台发言,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和课下作业、小测验等都计入平时成绩,纳入期末考试总成绩中。

七、深化教风、学风建设。

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教风、学风建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结合各专业特点,加强人文素质教学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养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校师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强大力量。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把握好度,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评价机制,要求教师严于律己,杜绝教学事故,注重课堂实效,健全教风学风建设的引导、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师德和教师综合考核,规范教学运行。做到“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人范”。“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随着学校的转型升级,系部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在课堂是传道解惑的良师,在课后是促膝交流的益友。同时严肃考风、考纪,促进学风建设。

建立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教风,两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同时本学年将组织师德师风专题培训活动3-4次。

八、加强教师培训。

注重对新进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加强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担当起全校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重担,为我校向更高层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保证。大力宣传并号召全体教师认真开展教学研究,形成一股浓厚的学术氛围;组织教师举办或参加部门举办的学术讲座,了解学术动态,关心学术发展;定期展示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成果或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表彰、激励我部教师发奋学习、潜心学术研究、全面提升科研素质。制定以老带新的方案,在老教授的传、帮、带下不断提升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九、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按照教务处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通过专题培训、公开示范课、新老教师结对传帮带,尽快提升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各教研室要制定听课、评课工作计划和安排,并在实施中做到记录详实、总结全面、反思深刻、成效显著。

此项的工作目标:(1)所有教师必须达到“优质高效课堂”标准,顺利通过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的组织验收。(2)力争在在学生评教中,优良率达到90%以上。(3)力争思政部的学生评教总成绩在全校各院(系部)名列前茅。

十、完成学校交办的临时任务

附件: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2015-2016学年主要教学工作活动一览表篇三:2016思想政治工作汇报 2016思想政治工作汇报

在新村党委的关于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工作的紧急通知下发后,济东中学党支部按照党委的部署,立刻召开了班子会,认真分析了学校职工的思想情况,排查了影响职工思想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对于一些不良苗头和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超前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思想工作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使济东中学教职员工的思想始终呈现出平稳、积极向上的势头,确保了学校工作的向前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职工思想教育,确保思想稳定

学校在完成常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不断强化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员学习、职工政治学习内容充实,管理规范,对上级有关精神传达准确、及时、到位。对于一些牵扯职工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校领导都能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有理有据地给职工以明确的解释,消除了部分职工的思想疑虑。学校还发挥工团组织的优势,积极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踏踏实实地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凝聚了人心,整合了力量,使广大教职工都能真心实意地为济东中学这个大家庭努力工作,学校人心思定,各项工作有计划地向前发展。

二、毕业班学生稳定工作,抓得实、成效大

进入二季度以来,正值初四毕业班教学冲刺阶段和组织学生参加中考报名,各项工作十分繁杂,学生的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为做好毕业班稳定工作,确保今年升学目标的完成,我们一方面抓好复习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领导、政教处、初四年级组的老师靠上去做工作,及时召开了部分学生座谈会,了解了学生的思想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遵纪守法教育、理想前途教育,让每位学生都能座得住、学得进,确保了整体稳定。我们还加大管理力度,积极开展“做守法少年、创平安校园”活动,处理了部分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有力地震慑了违纪行为,为毕业班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建设温馨校园活动启动快、开展好

为深入贯彻《集团公司关于树形象、严管理建设温馨家园活动的意见》,全面提高济东中学的办学水平,创建市级示范学校,推动济东中学各项工作向更高目标前进,按照新村党委的统一部署,我校立即启动了“树形象、严管理建设温馨校园”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创建温馨校园活动,对于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推进学校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做到工作具体化、责任清晰化、服务优质化,实现管理水平的新提升、教学质量的新提高,增强济东中学的发展后劲和持续竞争力,占领教育发展的制高点,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迅速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创建“温馨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意见,对每一项工作都具体到人,每一条措施都力求精益求精,确保我校在考核中占据公司领先位置,目前这一工作正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着。

四、圆满完成了两次捐款任务

在组织新村“扶贫济困基金”和济宁市红十字会“送温暖、献爱心”两次捐款活动中,我们不折不扣地坚决执行上级的精神,深入发动群众,扑下身子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化解了矛盾,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顺利完成了两次捐款任务,共计捐款16180元,获得了上级的肯定。

五、教学工作创出佳绩

由于学校党支部思想工作及时到位,通过认真分析,早预测,早采取措施,使职工在面临各种思想问题的情况下,在思想上还是保持愉快的心情,工作干劲不减。学校各年级

都能够按照自己的特点开展好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在初四毕业班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校在全国数学竞赛和化学竞赛中又取得了辉煌成绩,张数同学获得全国化学竞赛济宁市第一名,数学竞赛济宁市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济东中学良好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六、今后职工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 在学校主要实施岗位效益工程时,学校党支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从学校岗位效益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写到通过都经过了全体教职工的充分酝酿和讨论,学校职工在思想上接受较好,再加上对职工的形势任务教育到位,使职工做到求大同存小异,职工之间团结,学校工会不断的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所以大家思想上还是比较愉快的。这几件事情都牵连到了职工个人的一些经济利益,但从座谈了解的情况来看,教职工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心态都摆的比较平,思想上比较稳定,都能积极的参与或者尽力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特别是在中考中,我校教师的表现得到了有关学校的好评。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济东中学的职工觉悟是高的,思想上是进步的。职工思想紧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岗位效益工程的实施,直接关系到职工自身的经济利益,再加上转岗培训舆论的引导,职工在考虑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多的还要考虑自己的岗位问题。二是抗击非典工作的严重性,教职工除了为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着想以外,还要对学生负责,天天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一点也不敢马虎。特别是在五月初,全国的疫情形势骤然严重,学校职工看在眼里,急在主要体现在全体教职工能从学校大局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同心同德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一些教师由于扁桃体发炎讲不出话来,坚持一边治疗,一边为学生上课,没请过一天假,耽误过学生一节课。三季度,7、8月份都正值学校放暑假,职工半年来紧张的工作情绪会得到调节,但势必会带来思想上的放松,到9月份开学时,由于惯性的作用,思想上可能一下子还收不回来,影响开学后正常的教学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对策是,提前一周开学,对教职工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最大限度的全心全意的搞好9月份的教学工作。同时,学校将利用假期时间认真的研究职工队伍中新的情况以及相应对策,为下一步的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奠定基础。篇四:2016年最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复习笔记 2016年最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复习笔记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怎样正确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

答:(1)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是由历史形成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也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的形式在统治阶级中间表现出来,因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思想家出现的,而另一部分人很少有时间来编造关于自身的思想。工人阶级由于经济地位、生活条件、文化条件等的限制,更不可能从事精神生产、提出思想体现。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2)正确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今天,尽管国际国内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是,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灌输的理论、原则并没有过时,而且对灌输的要求更高了,灌输的条件比革命年代好多了,我们只有坚决反对自发论,不断改进灌输的方法,才能真正弘扬主旋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自觉成分的作用,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答: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动员、组织人民群众推翻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力工具。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的传家宝,它在我党的事业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党的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党自建党起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党是靠思想政治工作起家的。在建党初期,中国工人阶级一无所有,靠的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工人阶级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唤醒关大工农群众的阶级意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首先在红军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坚持用革命思想教育部队,启发官兵的革命觉悟。建国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总之,党的历史证明,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

3、试述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地位。

答:(1)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的传家宝,它在我党的事业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党的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党自建党起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党是靠思想政治工作起家的。党的历史证明,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2)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所决定又为其服

务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决定的,并为其发展服务的。七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与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就要为实现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

(3)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基础工程。精神文明是由文化和思想两大要素构成的,这两大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其中,文化和教育是其他一切因素的基础和条件;思想道德建设则处于主导地位,对精神文明的其他因素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贯穿于精神文明的一切领域。思想道德建设正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二者在本质上、内容上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主导工程、基础工程。

4、(1)方向原则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根本原则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明确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要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与宗旨相一致

坚持方向原则的意义首先惟有坚持方向原则才能保持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色以区别于其他任何阶级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有统一的方向才能有统一的思想和行动,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益。第三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会焕发巨大的精神动力。贯彻方向原则的要求 ①要统一对坚持方向原则必要性的认识 ②贯彻方向原则要讲求科学性 ③贯彻方向原则要坚持一贯性锲而不舍坚持不懈(2)求实原则,也就是实事求是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根本原则。①、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根本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②、它是我们发展事业的指导原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指南。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人,而人的思想是极为复杂的,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才能真正把握受教育对象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何坚持这一原则①要有求实精神②要讲求方法③勇于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形式创新

(3)民主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正确地发扬民主精神、民主作风和坚持民主方法。本质: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导原则。①坚持民主原则,是由党的性质与宗旨所决定的。②坚持民主原则,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所决定的。③坚持民主原则,是人的思想形成的规律所决定的。④坚持民主原则是时代特点的要求。⑤只有坚持民主原则,才能完成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要求首先,要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其次,要敢于和善于发扬民主。最后,要科学地实行集中。a.要敢于和善于发扬民主①要有平等信任的态度。②.要努力创造民主条件,是人们能够和敢于讲真话。③.加强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b.要科学地实行集中①.科学地集中集体智慧和多数人的合理意

见,可以增强少数服从多数的说服力。②.要采取多种方式将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认识真理坚持民主原则,就要晓之以礼、动之以情、启之以思、导之以行,使真理深入人心。

(4)渗透原则“渗透”喻指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或事物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经济工作、业务工作中去,与各项具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合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意义①可以整合各种教育力量,产生新质教育综合力量,②可以减少阻力,易于为受教育者所接受,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③可以适应思想政治社会化的趋势实施渗透原则的途径掌握规律,循序渐进协调关系,形成合理的系统教育结构循循善诱,潜移默化

(5)层次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思想情况和觉悟水平,区别对待,分层次进行。理解:“层次”是一个比较概念,它是以本体为立足点,既可纵向比较,也可横向比较,但主要是纵向比较概念。因为横向组合是以其一致性为主要依据的,纵向分层却是以其差别性为依据的。层次原则的现实依据和重要意义 a.现实依据个体本身的差异(先天因素与后天影响)利益的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日益多元化,从而使其思想觉悟呈现多层次性.b。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和区分受教育者的思想层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地确定工作目标、要求及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群众篇五:形势与政策2015-2016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编号:

(2)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英文名称:situation and policy(3)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4)适应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5)课程简介: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该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广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抓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形势与国家方针政策,开拓大学生视野,提升思想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引导大学生思想统一、凝聚力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1)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为辅,通过专题讲授、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学时分配

总学时: 32学时

理论教学: 24学时(第一学期16课时;第二学期8课时)

实践教学:4学时(第二学期)

自主学习:4学时(第二学期)

四、成绩评定和考核方式

(1)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60分(含课堂出勤,课堂笔记、课堂参与、学习态度等)

实践成绩:20分(其中包括自主学习10分)

论文成绩:20分

根据课时分配,第一学期平时成绩40分,第二学期平时成绩20分,实践成绩20分,论文考核20分。

(2)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学生必须携带《形势与政策学习记录表》,由《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统一设计,由学生从思政部网页上下载,自行打印,随堂填写相关学习内容,并在下课时上交任课教师,做为学生考勤与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专题授课结束后,由各专题教师交与合班负责教师,合班负责教师通过检查记录表数量和质量完成对学生上课情况的审核、确认事宜,并作为平时成绩考核依据。每位合班负责教师负责学生成绩的最终评定。《形势与政策》课本学期共4周,每周4课时,学生缺勤一次课程成绩不得评优,旷课两次或以上需重修该课程。

实践考核:根据实践教学与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考核。学生自主选择近期的时事新闻和党的会议等视频资源观看,每次理论教学前进行“时政新闻一分钟”的学生讨论。

期末考核:结合课堂讲授内容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时事评论和热点问题分析。

五、教学参考书目和资料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半月谈》、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东北大学出版社《形势与政策》教材和光盘、教育部的时事vcd等。

六、教学组织与检查

(1)根据教育部和中宣部制定的课程教学要点和教材的主要精神,我部将分学期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并组织任课教师集体备课会,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统一安排。

(2)为进一步保证课程教学顺利实施,我部将加强对课程教学工作的检查,主要采取检查教案、随堂听课、组织学生座谈与问卷调查、抽查学生答卷等形式进行,以确保教学效果。

附:

《2015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下半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2015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主题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统一思想,万众一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一)国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1.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总书记从时代和全局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提出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供了有力武器。宣讲阐释讲话精神是一个持续推进、逐步深化的过程。一要引导学生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掌握科学理论上下功夫,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二要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通过历史变化、现实成就、国际比较,引导学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要深入准确阐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相互关系和实践要求。通过持续全面深入地宣讲,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讲话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理论品格,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坚定性。

今年10月,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要宣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全面掌握全会精神的丰富内容。二要大力宣讲“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三要深入开展五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通过宣讲,引导学生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坚定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理想信念。2.围绕重大活动和热点难点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要以举办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一要着力宣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重大贡献和中国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二要着力宣讲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功绩,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三要宣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侵华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揭露侵略者的战争罪行和残暴行径,有力批驳各种否认和歪曲侵略历史的错误言行。四要广泛介绍中华儿女和国际友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勇行为和正义言论,缅怀先烈和民族英雄。五要着力宣讲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客观全面看待抗战历史,正确把握前6年局部抗战和后8年全面抗战的关系,正确把握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正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有理有据批驳否定党领导抗战的历史功绩、否定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错误观点。要着眼学生关切,了解他们的现实生活和思想实际,着力回答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要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宣讲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重点介绍党和政府在让百姓喝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放心的食物等方面的重要举措。二要围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发展计划,介绍相关背景、阐释内涵、国内外发展态势及给大学生未来创业就业带来的机遇。三要回应学生关注的就业问题,让学生把握我国就业总体形势,知晓国家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3.深入阐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今年以来,在内外承压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教学中,要着力宣讲阐释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一要充分宣讲经济发展亮点,阐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四个“没有变”: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二要通过对导致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国内国际因素的分析,和对经济自身发展规律的阐释,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认识当前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问题。三要准确把握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新常态是一个普遍的经济发展规律,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基本都经历过这一过程;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仍需要继续保持在中高速水平。四要针对唱空中国经济论调,解疑释惑、澄清是非。围绕经济增速、楼市股市、地方债务等经济热点,做好解释引导教育工作。既要看到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要看到我们的机遇和信心。通过教育教学,增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4.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主线、改革任务。今年农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农村公共服务稳步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关注关心当前农业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一要阐明当前农业发展方向。即加快推进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二要引导学生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讲清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挑战、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的问题、农业比较效益低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的矛盾等突出问题。三要宣讲深化农村改革的系列举措。解读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金融保险、农垦体制、种业权益等方面的改革,正确引导“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农村土地改革、农产品安全等热点问题。通过教育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农业目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目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成为活跃农村经济、破解“三农”难题的生力军。5.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宣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一要阐释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全面从严治党中“全面”的内涵、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二要阐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支撑作用,宣讲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以及取得的明显成效,消除学生在一些腐败认知上的模糊认识。三要通过讲解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引导学生树立纪律意识、法治意识,做到遵规守纪、严格自律,把纪律和法律作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不可触碰的底线。在教育教学中,尤其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以下几点:一是充分认识到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距离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尚需较长时间。二是看到我们党对腐败零容忍、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坚决态度,和重拳反腐以及从治标向治本迈进的成就。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就其实践经验之丰富,还是就其理论阐发之精彩来说,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启示,对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问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在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并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框架,从中找出解决方式,这也是我们在学习中所要实现的目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215-02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类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从古希腊的斯巴达教育到当今的美国精神教育,从孔子的“礼、仁、中庸”教育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军政训政宪政”教育,无不重视思想宣传和意识形态的工作,但就其完整的系统来说,共产党是最突出的。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态度鲜明、做法公开,自觉一贯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也突出地反映着无产阶级政党的风格。中国共产党在世界上不仅是党员最多的大党,它领导着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从事着规模空前的社会主义事业,他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无疑也是非常丰富的。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意义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有其自身的社会背景。它的历史背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传统和成功经验,现实背景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离开中国这个社会环境,离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在当代中国的出现是不可能的。这门学科的名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从中国共产党文献中借用来的,是从“思想政治工作”及其相关概念中产生出来的,其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有密切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个政治概念,指称党的一项政治工作;同时又是一个学科概念,指称一个学术领域。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脱胎而来的,打着党的理论的印记。中国共产党人很重视对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进行理论总结,从而形成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这个理论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可以说已经相当完整。正是从这个理论中孕育和产生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学科。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虽然有时讲的是普遍规律性的东西,但其中的很多内容还是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移植过来的。二者虽有相近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学科建设有自己特定的规律性,我们要建设好、发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努力探求这一学科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

再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理论方面极为丰富的内容,是一个理论研究的宝藏。拥有这样一个宝藏,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者天大的幸运。我们应该不辜负这样的幸运,努力去开发这一宝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包含着其历史研究的方面,这方面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因此,在要研究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脱离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的研究。这段历史离我们最近,这对研究是非常有利的。至少,历史资料很容易寻找,不存在资料搜集和翻译方面的困难。应该说,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教材和一大批论著。但是,相对于这个课题的重要性来说,相对于这个领域为我们提供的丰富资料和广阔研究前景来说,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是很不够的,还有待于继续努力。

最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还在进行之中,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实践的推动,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学科来说更是如此。一方面,这个实践还在新的条件下探索着,创造着新的经验。这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源源不断的新营养。另一方面,这个实践活动又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参与其中,使他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亲身实践中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解。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既是特定的,又是广泛的。就其特定性而言,它只能研究自己的对象而不能去研究其他学科的对象;同时,其他学科也不来研究它的对象。但是,研究对象的特定性,并不是指单一性。一门科学,它研究的是一类现象而不是一个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之一,而不是全部。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概念。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经过漫长的过程,这一概念逐渐确立。从具体内容上讲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划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推翻军阀统治,着重加强对工人农民进行了宣传教育;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革命的具体实践之中,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毛泽东思想,从而奠定了强大的理论基础;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着重在农村地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变新民主主义国家为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围绕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从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实现国强民富。由于处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科学的认识,导致社会主义事业蒙受重大损失。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才真正步入正轨。与此同时,我们党在理论方面也不断完善。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工作中的优势。90多年来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党的历届领导核心根据所处历史条件和各个阶段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积极推动了一系列重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原则和经验,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不动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放在首要位置。西方国家虽不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命名,但也是如此践行的。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党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军队的生命线;在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可见,不管是在经济、军事还是其他各项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强大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说明,我党历史上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的认识有着摇摆不定的表现。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统治全党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被绝对化;“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威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有被忽视的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只有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很成功,但这种成功首先不是技巧方面的,而是政治立场和态度方面的。中国共产党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并认真履行这一宗旨,将之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这就是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功的最根本之处。

在革命战争年代,蒋介石因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非常有效,心生羡慕,就搜集共产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材料,把一些国民党军官集中起来,让他们学习共产党的做法。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增加国民党军政治工作的效力,但事实证明这是白费力气。因为,他们只想学共产党的工作方法,却不想学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他们站在压制人民、欺骗人民的立场上,再好的方法也是没有用的。

(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等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利益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只有全面遵循各项普遍而基本的教育原则,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具有可观的实效。

(四)注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助于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党在幼年时期就通过各种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古田会议决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献。它根据教育对象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方法也有了质的变化。充分利用高科技,是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而具有鲜明时代感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证。党成立之初,中央组织机构尚不健全,但比较重视政治宣传工作。并且注重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也就为军队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古田会议以后,红军的军事委员会开始执行工作。中央军事委员会于1930年3月首次对政治制度和政治工作进行建立和逐步健全,从上到下形成了结构严谨的工作网络。抗战时期组织机构趋于完备。改革开放以来,机构自上而下更为完备和成熟,有一系列党的宣传和组织网络,能够形成一套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的大力宣传和推动下,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和能力的同时,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霍毅斌.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经验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8.[2]狄成杰,尹露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发展与创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3]丁妙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2).

第四篇:结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结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论述“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与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一论断。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纵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历史,在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的表述,但“生命线”的判断是贯彻始终的,并不断发展。由此,也成为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高原则和指导思想,但是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对这个论断的误读,甚至陷入观念主义的泥潭,因此从文本的视野重新解读这个论断的历史发展进程,对于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文本视阈下的“生命线”及其演进逻辑

(一)“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就把政治工作比作红军工作的生命线。这个判断是基于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使然,大革命失败后,党从战略、思想高度探索和论证了革命的前途和方向,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这个战略判断下,军队建设成为党的重要工作,党对政治工作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政治工作尤为重视。由此,开创了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先河。

1929 年 12 月,《古田会议决议》 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的第一篇纲领性文献,是我党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标志。毛泽东在《决议》中指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问题,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1](P94)不过最早明确提出这个论断的是在 1932 年7 月 21 日党中央 《给苏区中央局及苏区闽赣两省委信》中:“政治工作在红军中有决定的意义,每一个红军战斗员不仅要有充分的军事技术—手中的武器,而且最重要的是脑子的武器,必须充实现有的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实现中央政治工作条例。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2](P269)1934 年 2 月 7 日到 12日,中国工农红军在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王稼祥、朱德、周恩来等在总结 8 年来红军政治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 的重要思想。[3](P188-189)使“生命线”论断得以系统化、理论化,从根本上确立了政治工作在红军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的主要领导人多次深入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的意义。1937 年 10月 25 日,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说:“八路军更有一种极其重要和极其显著的东西,这就是它的政治工作。”[4](p379)1938 年 1 月 10 日,周恩来在国统区发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指出:“以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和灵魂。”[5](p92-93)1938 年起,“生命线”概念被广泛运用于党和军队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中,并写入了我军颁布的各种政治工作条例中。为了总结延安整风运动的教育成果,1944 年 4 月,毛泽东主持和修改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指出:“政治工作是我们军队的生命线,无此则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6](p531)对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提出了指导性原则,这一报告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熟的标志。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主要领导人多次阐明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的意义,强调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的本质联系,指出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是我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重要特征。

(二)“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武装斗争转向和平建设,相应地,毛泽东又进一步揭示了政治工作与社会主义经济工作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联系,为“生命线”论断注入新的内涵。建国后,直到 1956 年,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恢复国民经济以及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为政治工作新时期新内涵注入了新的实践课题。在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下,广大工人群众怀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投入生产劳动,仅用 3 年时间就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继而又提前实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化三改造”的基本路线的确立,又掀起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高潮,毛泽东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所做的按语中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7](p449)

从 1957 到 1966 年,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对政治工作的内涵、外延等问题开始了更系统的论述。1957 年 2 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从“生命线”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这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精辟地阐述了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他指出,“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毛泽东还强调政治工作 “要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不能孤立地去做”[7](p450)。1958 年 10 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毛泽东明确提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会走到邪路上去。”[8](p351)毛泽东关于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对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关系的阐述是符合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这标志着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当然,在 1966-1976 年期间,因为极“左”的思想影响,党的中心工作转为阶级斗争为纲,“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发展到了极端,从根本上违背了“生命线”的本质内涵,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把精神看作万能的,用政治取代一切、冲击一切,从而使我党思想政治工作遭到了严重破坏。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随着党的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我党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拨乱反正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开展指明了方向。《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党的重心工作转移以后,经济调整工作是一个很复杂、很艰巨的任务,1980年 12 月,邓小平指出“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为了保证全党思想上行动上的一致,必须有效地加强和改善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9](p364)。邓小平多次强调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紧密相连,在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上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反对“一手硬、一手软”的偏向与错误。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如果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好,将会导致不可想象的后果和损失。1989 年,邓小平曾痛惜地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都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9](P306)这里谈到的其实质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导向和理想塑造问题。邓小平从正反两方面总结经验教训,表达了一个真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否则要出乱子。“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论断本质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定,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的主导性以及主导的有效性是必须面对的实践课题。

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步入困境的方法论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对策思考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高智力群体,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高等院校以及整个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更是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意味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主体双方,能够在平等、公正的平台上相互交流与沟通,把“规范”化为“准则”,把“他律”化为“自律”,把“责任”化为“良心”,把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内化为德性,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年学生在参与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交流感情、增强信心,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理想、信念的价值提升。因此,怎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达到最优化?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达到最优化?对于这些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和理论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需要进一步对决定其实效性的内在机制和内在依据——主体间性理论,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探究,为实现单一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向提供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及其发展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方法,从实际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深做细,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所谓的实效性,是指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是实践活动对于目的的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亦即实际效果问题。人们对任何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感知与评判,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据是这一实践结果的有效性。人们对实践活动效果的追求,其落脚点也正在于实践活动结果的效用上。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即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运作对其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它既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效果,即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效益,即通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表现在教育的效率上,即以一定的人、财、物、时间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可见,教育的效果、效率、效益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而要实现以上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需要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成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合格人才的主阵地,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就高等院校来说,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这一关系上。它在本质上是教育过程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所表现出的一种积极的价值属性,是指教育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诸教育要素的效能,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特性及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和不同层面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功能。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球化浪潮的扑面而来,导致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现状。国门打开以后,西方社会的各种社会思潮大量涌进,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社会思潮运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存在主义强调人的绝对自由及自我选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主义强调人的“性欲”、“力比多”以及性解放,实用主义思潮带来的“有用即真理”的理念;到9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解构,强调非中心化、边缘等意识,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关注个人权利自由而忽视社会义务的思潮,这些新旧价值观念彼此冲撞交织在一起。高校学生通过媒介获取了各种信息和价值观念,却面对纷纭复杂的观念世界带来的选择困难,他们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而直接后果就是出现价值相对主义,甚至导致道德虚无主义的后果。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陈旧和方式方法的单一,也是导致其实效性弱化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中的做法过于简单化,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教育的内容上,一直局限在人才培养的政治素质方面,把德育简单等同于政治教育,使内容过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这样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格品质这一最基础、最简单的德性教育;在教育方式上,重灌输轻启发,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客体,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将道德理想作为纯观念性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脱离了大学生的道德基础和生活实际;在评价方式上,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如此等等,这些都使学生无法找到道德理想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点,无法产生道德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共鸣,也就无法认同、接受。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教育对象的辩证理解和把握。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充分了解。不了解学生接受或承受教育的能力,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理论教育就是对牛弹琴。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不会综合规划教养、教育和发展的任务,抓不住教学内容中的要点和重点,不善于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的合理配合方案,那么,教学过程永远不会有成效。”[1]180教学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了解始于沟通,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只有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了解,加强与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找准方向,有的放矢,实现教育过程和效果的最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要摆脱困境、冲破围城,一是要求高等院校必须针对青年大学生具体的思想实际,在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营造良好的育人小环境,把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结合起来,把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二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一定的哲学理论指导下寻找依据,因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只有哲学才能为我们提供最一般的方法,提供解决问题的钥匙。“哲学一向是探求宇宙‘最高原理’的,担当着为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的任务。哲学的这种性质使它必然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联系。”[2]394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而“主体间性”原则的核心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达到不同主体间的共识;二者的价值追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这一点上看,即从“人与人”的关系上看,二者的基础是相同的,因此,从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进一步探求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最优化问题也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种理论创新;而且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等基本属性,而主体性是最能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特性。然而,人的主体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实践,通过交往形成、表现和确证的,并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展出了主体—主体之间的这种“相互交往性”即“主体间性”,它是人的主体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体性是近代西方哲学的基本命题。出于呼唤社会现代性——理性精神的历史需要,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高扬理性,肯定主体性: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开始把存在的根基转到主体性上来;康德确定了精神活动的主体性,即通过先验范畴对客观世界的模塑,而实现“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把理性客观化为绝对精神,以其统摄世界、推动历史,实际上仍然是倒置的主体性哲学。随着主体性的发展,人们热衷于主体性的极度张扬,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为所欲为,肆意掠夺、索取,最后导致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对主体性问题研究的深化,必然使主体间性问题受到关注。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出发,我们认识到人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的统一,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个人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同时也是具有个性和主体性的个人。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作为促进人的自我建构的一种实践活动,必然关注主体间性教育的研究。

所谓主体间性,亦即主体之间的关系,是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主体间性哲学是一种消解主客对立和主体中心的新主体哲学。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和不同主体通过共识所表现出的一致性。

主体间性与主体性二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首先,主体间性是两个或多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它要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如果人不成为主体,不具有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主体间性。其次,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又有区别,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包括自然和作为客体的人)发生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动性、占有性等个体特征;而主体间性则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等集体特征。主体性生成于对象化活动,主体间性生成于交往实践之中。由此可见,主体间性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思路,可以导致完全不同的过程和结果。单纯的“主体—客体”或“主体—中介—客体”模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时行之有效,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遇到了“他人不是客体”的困窘。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在于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从“主体—主体”或“主体—中介—主体”的模式转变。这种主体认识和实践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无条件的平等关系,在交流过程中把对方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创造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在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人类生产实践基础上的教育主体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共同客体(物化的与非物化的)为中介的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在主体间性教育中,主体与主体无时无刻不在交往着,主体与主体的活动相互延伸、扩展,二者之间形成不可分割的融合的区域,教育活动就存在于这个融合的区域内。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的重要历史使命则是,顺应时代精神的要求以及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潮流,从关注和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出发,树立尊重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存在、独特性存在以及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存在的基本原理,引导个体实现从“个体占有性”存在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历史性的个人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既是一个建立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的教育者“价值引导”与被教育者“主动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又是一个建立在意义活动基础上的以教育主体与被教育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对话为核心的精神性交往过程,从而可以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间性应具备以下特质:(1)人本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活动必须从人的自身发展出发,交往的过程即是生命舒展,生命涌动的过程。(2)平等性。每一个教育主体与被教育主体都有参加和继续交往的均等机会,都有表达愿望、感情、打算的均等机会,都必须有做出判断、劝告、解释以及向辩护挑战的机会。(3)交互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以对话的形式在情感、观点、认识、思想、意见、知识等方面互相传递、交流。(4)发展性。交往的主体之间应本着发展的眼光,不断地对旧有的认识进行内化、重构,不断地寻找新的出发点、突破点,建构超越以往的新的内容,交往一方的发展会促进、带动另一方的发展。(5)主动性。教育活动中作为交往主体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应积极主动的与对方进行交往,特别是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更应主动引导、启发、鼓励、激励被教育者更多的进行主体间的交往,以便能扩大主体间的互相了解和理解,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并最终达到教育目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只有入理才能入心,只有入心才能入行。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以主体间性的实践体验为基础性方法和途径。“道德是一种精神,但它不是一般的精神,而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它的特殊性就存在于实践性。”[3]23思想道德的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不可能单独起源于主体或客体,只能来源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即主体间性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或主体间性是实现思想道德知识与德性智慧之间转化的途径,它提供了连接思想道德认识与成就德性自由的桥梁和转化的契机。

三建立在主体间性哲学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任务是对时代性和规律性的把握和实践运用。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是同步体现的。就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生特点来看,可以包括长时实效性和即时实效性。长时的实效性是指在一个阶段、一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出持续、稳定的实效性。即时实效性具有情境性,如一堂课、一次参观活动、一次谈话的德育效果,这种效果是个体的现场经历和真实感受。长时实效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即时实效表现为局部性、个体性。长时实效性以即时实效性为基础,即时实效性以长时实效性为归结。我们要在实效性问题上求真务实,同时注重两种实效的会通一致。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贯彻主体间性原则的基本精神,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被教育者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前提。每一个大学生都有渴望关爱、得到鼓励、学习新知、表达自我的成长需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有效地满足大学生合理的需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就是要求广大理论工作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采取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的方法,在讨论中允许师生间存在观点上的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别,通过辩论、讨论既锻炼了学生分析、表达能力,又可以使教师比较容易地掌握正确的导向,同时探讨式的教育过程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气氛融洽,对形成共识、加强了解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使青年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让大学生把外在的德育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在德育实践过程中体验生活、感悟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回归生活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是人们之间的活动关系、交往关系,即生活实践关系。生活世界是道德产生和道德发展的基础,也是道德内容的现实来源。因此,道德总是生活的道德,生活也是离不开道德的生活;生活需要并产生道德,道德适应并满足生活的需要。“回归生活”实践,其要义就在于使德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近、小、实、亲”。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小,就是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实,就是倾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情形,做诚实守信的人;亲,就是亲切融洽,可亲可信,亲身践行。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提升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3、知行统一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思想品德是知与行的统一。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体现。“知行统一,身体力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成就事业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活动,应在实践中进行,实践的观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观点。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不仅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出来的,也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出来的,更重要的是青年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为此,我们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中,不仅要讲授好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而且还要建设好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基地;把静态的结果定量评价和动态的过程定性评价和谐地统一起来,促使大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自致其知、自导其行”,达到“自健其德”的理想效果。

4、加强学科研究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探索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一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结合起来,是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实践经验证明,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进行理论探索,才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可靠保证;只有加强科学研究,才能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与基本特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从哲学的层面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应在深度上,把它看成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广度上,是一个由部分到整体,不断开辟新领域和道路的过程;在高度上,是一个弃旧扬新的过程,它要摒弃已经“定性”的,但不合时代发展的东西,要超越已经取得的成果,要在人们“熟知而非真知”的常态中获取新的突破性成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研究向哲学思维纵深升华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深化的必然结果,更是提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达到实效性的最优化的内在依据和根本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高等学校做好一切行政工作的政治保障。目前,高校都建立起了一支比较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运行正常,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的稳定。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不统一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始终把智育作为首要培养目标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名义上处于首要地位,但实际上可有可无。当前,由于社会重视教育的实用功能,在评判和选拔人才时多倾向于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这也导致大学生的学业成绩成了反映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师授课水平最主要的衡量标准。使得应试教育有了广泛的生存空间,而素质教育无法得到有开展。这种轻视乃至抛弃思想政治教育的导思想和实际行动,导致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工作的实效极低。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当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忽视主体性的倾,一味强调单向灌输。大学生在道德上的发展和完善,其主体性的发挥该是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然而,灌输教育忽视至是蔑视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试图以片面的外道德灌输作为促进大学生发展的根本动因,而不考虑大学生的主观道德需要。所以,常会受到大学生排斥。另外,一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并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日常的学习教育中去,而只是停留在维护现状或补救问题上,这些不当的教育方式都会影响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3、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能力有待提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不能圆满完成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思想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有的高校一个辅导员要管理四五百人,且各项评比太多,工作量太大,容易造成顾此失。另外,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较科学的评价体系,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认为是“虚”的东西,政工岗位被认为是人人都能胜任的“打杂工”岗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我国的实际和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1、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观、立体工程观,增强思想政治 工作的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确立一种系统观,一方面对学生要加强以“两课”为主渠道的系统理论灌输;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的实践锻炼也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把握理论,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提高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水平。

2、发挥学生党支部思想工作优势,增强凝聚高校学生党支部是由学生党员组成的学生群,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大学是社会发展的栋梁,时代前进的希望,大学生党员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才会培养出合格的共产党员,这也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只有不断发挥学生党支部的优势,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地位和形象,起到团结教育广大学生群众的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素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大学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当代大学生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斯和90年代初,他们所处的国内外环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并深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响。他们的社会期望值比较高,但社会适应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须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用中国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其次,立足于满足学生成才需要。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特长培养和自我规划,越来越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必须热切关注大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将大道理讲透,小道理讲深,增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利用网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同时,改造传统的教育手段,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合力。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也最深远。要真正发挥他们的巨大作用,就必须按照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其次是要业务精。这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根底,熟练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学生思想特点、思想状况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三是作风正派。这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树立为群众服务的观念。工作中,做到耐心细致,赢得大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使他们心悦诚服,主动倾吐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5、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为社会提供新的化规范,有利于培养造就大批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人才。(1)要深入开展校风建设。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向的优良校风。(2)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打造精品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涉及的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只有各方面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环境。

第五篇: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制约的内外因素

1.1 现在的大学生能对当前的社会状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客观、全面、正确地评价社会基本问题大部分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规律和矛盾。但部分学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立场不坚定;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新科技的学习和接受快,但部分同学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层面上,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不能理解。大学生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实用、功利的特点,对政治淡漠,缺乏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和献身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只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从价值观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注重自我价值的优先实现,主要表现在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大学生追求更客观,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但身心发展不平衡,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且理想现实化、功利化,偏重个人发展。大学生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从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从注重知识的价值,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上的享受,认为获取知识只是为自己能够有更好的物质享受做铺垫。合理的利己主义,逐渐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

道德品质缺失,守法护法意识淡薄。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准普遍不高,有的缺乏最基本的公德修养。一些学生不肯吃苦,劳动意识淡漠,不以克己、勤俭、吃苦、谦虚等为美德。缺乏自觉主动的劳动意识;毕业择业时眼高手低,没有好待遇的工作不愿意去选择;不想付出得回报。是非观念差、对法律理解肤浅,缺少自我控制。

1.2 制约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基本因素

1.2.1 内在因素即大学生自身因素。在大学阶段,每个大学生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观

下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依据(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依据(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政治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知识、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

    浅议工会参政议政的主观条件和途径工会参政议政,职工民主管理,这不仅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所决定的,而且也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在当......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是: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以道德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原则。这种“道德中心论”自孔子以......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期末作业(古田会议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古田会议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史上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它给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古田会议继承了第一次国内......

    思想政治教育测试题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书面测试题 第一题:小尹,曾经迷恋网络,酷爱网络游戏,刚开始,他利用假期去网吧上网,玩游戏,玩到很晚才回家;后来索性放弃自己的课业,直接在宿舍打游戏,有时甚至......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简单例举(4×5) 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用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常用方法: (1) 疏导教育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引导大家把各自观点和经验都发表出来。主要有分......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探究 学生姓名:赵若言 指导教师:李东阳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 号:16035100613001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

    如何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裕民小学党总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规划、抓落实、促发展,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