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雨城区生态文明观念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8:4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雅安市雨城区生态文明观念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雅安市雨城区生态文明观念调查报告》。

第一篇:雅安市雨城区生态文明观念调查报告

雅安市雨城区公民生态文明观念调查报告

摘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生态文明间接、长远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通过对雅安市雨城区公民进行“生态文明观念”问卷调查采访,就公民取得生态环保信息的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关心程度、参与程度以及对文

明意识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几方面,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分析结果。

关键词:公民 生态文明 新能源 环境保护

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文明也就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更加明确地保护和改善雅安市雨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人民身心的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以及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利于人民生命活动。因此,本调查小组以“雅安市雨城区公民生态文明观念”为主题,自制了一份调查问卷,2012年10月19日在雅安市雨城区通过走访询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雅安市雨城区居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共设计了14个问题,主要从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以及生态文明的践行度等几个维度来展开。文章中会对其一一具体分析。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取得的全部成果。是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追求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资源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10月19日本小组所有成员一起在雅安市区主干道及一些小的街道上进行了4个小时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调查雨城区居民生态文明的意识,在路途中我们还对过往行人的一些行为,比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进行了适当记录。从我们的记录来看,主干道与相对较小的的街道比,由于主干道上清洁设备相对完善一些,大多数人都能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内。但是,虽然我们的垃圾桶有两格,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放入垃圾箱内的杂物几乎不能被正确的投入所属的格子里。因此能真正爱护环境又能了解物品回收的人是少之又少。而喜欢随地吐痰的更是大有人在。这就导致市区环境差,对城市的建设形成了一道很大的障碍。而在相对较小的街道的话,清洁设备还不完善垃圾箱沿街分布较少,其中一些行人因长时间拿着要丢的物品,有时还未看到垃圾箱而最终仍在了地上。这都与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有着莫大的联系。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类的历史进程,以往人们总是“人定胜天”,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很少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环境污染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的生存环境时,人们开始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现

1代社会,尽管拟定了有关环保的各种法规,但环保在当今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大到全球温室效应,小到一条胡同的清洁,可以说环保无处不在,但能不能真正做到却是引人深思的问题。要想做到环保,首先得有环保意识,即是生态文明意识。

在当前雅安市的环境污染与与生态破坏整体状况问题,被调查者中其中有4 人认为很严重,2人认为比较严重,4人认为挺好,19人认为一般。

18岁以下17%,,19~30岁24%,31~55岁38%,55岁以上21%.文化程度:小学8%,初中30%,高中17%,中专及大专5%,本科37%,本科以上3%.结果见文中报告)

从我们调查公民对生态文明的定义认识结果来看,有70%的人认为生态文明就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的总和。有27%的人简单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保护环境,有3%的人认为就是讲文明。

对公民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来看,有56%的人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有34%的人认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还有10%的人结合了我们的选项,把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再考虑,他们还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从公民对生态文明的定义和他们对建设生态文明意义结果分析,公民对生态

文明的认识还只是片面的、不完全的,还具有欠缺性。而事实上,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秩序。

从统计结果中可以发现公民主要是从网络电视媒体了解到生态环保的知识,只有少数的公民还可能从书本杂志报刊中了解到,还有作为学生和教师的还会从课堂学习、学术讲座报告、学校宣传活动、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得到生态环保知识。当电视报纸中出现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时有35%的人不怎么看,65%的人会认真的看。因为了保护环境,就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这样价格也就随之提高了,也就涉及到公民对提高了的价格是否愿意接受,从调查中看,有35%的人比较愿意,17%的人非常愿意,24%的人认为无所谓,14%的人不大愿

2人做起,但仍然有4%的人从来都未考虑过生态环保意识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

另外,我们还调查了公民对法律法规在雅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大小。其中,有17﹪的公民认为目前雅安市政府所制定的法律法规没起什么作用,并认为政府应当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有28﹪的人认为作用很好,目前无须再出台新的法律法规。有21﹪的人认为作用一般,可有可无。剩下34﹪的人并不知道有哪些关于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

在政府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方面,公民也各有见解。24﹪的人认为政府做得很好,效果显著。62﹪的人认为一般,效果有但不显著。10﹪的人认为做得不好,没什么效果。还有4﹪的人甚至没接触过任何有关境的认知程度也不高,对市政府提出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熟悉,从中反应出居民对该地的归宿感不强。居民投身到环保事业的积极性欠缺,多数居民正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矛盾心理当中。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当前,生态文明是全球关注的大事,不光是发达的城市,就连小地方,小乡村都对生态文明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从居民对生态文明意识观念的了解便可得知。当地政府还未根深蒂固地将生态文明意识植入到居民的心中,所以政府的宣传力度与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机密相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我们小组的实践调查和一些历史资料来看,我们可以对当前环境现状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欠缺原因归结为以下方面:

1、部分公民自觉意识差,没有一个很好的自觉意识,只是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很少有自己的见解。并且不主动,对生态文明方面很少积极的去关注并付诸行动。

2、生态文明、环境、环保知识了解得少,对生态文明认识的也少,有些地

方环保措施不到位,执行情况也不够好。

3、社会宣传时没有将一些有关环境日,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

作为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大好时机,即使在这些节日时举办活动也没有重视教育效果。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有哪些相关教育。

4、政府未真正致力于环保宣传,且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

对此,我们做出了一下建议:

① 营造生态文明的文化氛围,首先要更新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让广大人们群众意

识到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

们应该热爱自己的家园,那就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② 通过扩展环境权益来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就是把人们的生态

文明意识的提高过程与人们切身利益的保护和改善联系起来。通过

使人们获得更多和更大的环境权益来增进生态问题的理解、关注和

行动。

③ 落实到在街道中的显著位臵设立宣传栏,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和信息。④ 落实到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制止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发生。

就当前的情况,我们倡导全民加入到建设生态文明中来,在我们憧憬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不要等到能源用完的那一天,不要等到地球母亲不能承受的那一天,爱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研究调查报告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研究调查报告我国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中国共产党新闻-人们网—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地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2 总第222期—四川省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调查与思考

海纳百川-微笑NX-和讯博客—南雄市生态文明的调查与思考

第二篇:雅安市雨城区生态文明观念调查心得

雅安市雨城区生态文明观念调查心得

姓名班级:学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生态文明也越来越重要。所谓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的生存方式和消费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秩序。

为此,我们小组以“雅安市雨城区居民生态文明观念”为主题自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在2012年10月19日对雅安市雨城区居民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所有的被调查居民基本还是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用心填写我们的问卷,认真回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从此,可以看出雅安市雨城区居民还是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在涉及到为了保护环境,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价格就随之提高了,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居民表示比较愿意接受提高了的价格,随之有百分之二十四的居民表示无所谓,百分之一十七的居民表示非常愿意,但也有一少部分居民不大愿意或者非常不愿意。在所有调查的居民中,有百分之六十五的居民都认为雅安市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整体状况为一般,有百分之一十四的居民认为严重,还有百分之七的居民认为比较严重。说明在雅安虽然是一所旅游城市,但在生态环境方面还是有它不足的地方,还是有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因此,环境保护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政府、企业、媒介、公民缺一不可。而今,全社会的整体环保意识虽有了很大提升,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就算是在雅安市雨城区,也相对有它不足的地方。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雅安市环境破坏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环境问题恶化。由于雅安市的经济增长迫在眉睫,所以由于经济发展需要以部分环境作代价,而导致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雅安市的旅游文化开发需要,人们只关注了经济增长的数字,而忽略了生态环境呈几何数增长。第二,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处于对立状态。所以,在一定程度,政府很难平衡两者关系。第三,人们自身原因。“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就与‘人类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前期的生态学更多地显示了自然属性的话,那么现代的生态学,则更强烈地显示了它的社会属性这一面。在雅安这座生态相对较完好的旅游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在相对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口增长超越了它原本的承受能力。所以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快速的增长,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资源短缺,就会无节制的开发,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第四,公众环保意识不敏感。虽然雅安市雨城区居民有一定环保意识,但他们对雅安的环境状况基本是中庸的,对我们很多的环境问题还不是很理解,缺乏主动性。

对于雅安市雨城区目前的环境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减缓:

一、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需求,应及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只有这样,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在法律的配合或强制约束下取得更大成就,加深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比如,城市居民对生活废水和 1

垃圾处理的责任,通过经济责任形式来实现,所收的水费、垃圾费等中要包含处理费用,并对那种过剩的用户加大力度,这样爱能体现其承担的责任。“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更加有利于我们的环境保护。第二、加大法律监督力度。由于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行政主导,权力相对集中,行政部门自由载量权较大,雅安也不例外,因此法律监督尤为重要。“如果说法治在法律调整机制中是把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实现义务的活动等法律现象聚合起来的重要手段,那么法律监督则是使法治在法律调整各个阶段得到有力保证的重要措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严格有力的法律监督,也就没有法治。”可见法律监督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形式,而是在于力度。人们群众的监督主要表现为以环境评价制度等为内容的公众参与,而公众参与首先取决于公众环境意识,其次取决于制度的保证,雅安市雨城区在这两个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人民群众的监督基本上只具雏形,缺少操作性规范,力度亦有限。第三、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与守法观念。公民的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不只是普法教育与司法权威方面的原因,必须切实展开系统的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校教育面向可持续发展,是受教育者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水平和科技知识。要利用在职培训,大众媒体和组织工作组、宣传队下乡等手段进行社会教育。人与自然的关系长期以来被处于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经济关系而不是法律关系,由此,生态环境意识的深入人心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第四、培养高科技环保产业。如果说科技的不善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话,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还得依靠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其关键是技术和工业设备的研究开发。我的的环保产业仍然在落后的小生产中挣扎,雅安更是不言而喻了。因此,政府要加大投资,为环保产业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促使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加入到咯城市环保产业的竞争行列。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生产提供丰富的环保产品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综上,为解决雅安市雨城区的生态环境,还是需要提高人民生态环保意识,尊重环境的价值,运用科技和法制的手段来提高环境保护的质量,努力使环保产业提高技术档次,促进雅安市雨城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当然,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探索过程,应遵循和贯彻环境协调发展原则,环境预防原则、污染者负担者、公众参与原则。所以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雅安市雨城区不管是经济还是环境才能更好的发展。

第三篇:生态文明调查报告

生态文明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及意义:

了解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是垃圾处理问题,在此基础上了解居民对环保意识的深浅,以便进一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共建美丽家乡。

调查过程:

这段时间里,我实地考察过家乡的垃圾处理情况,也去了村委会询问。在与村委会领导的交谈中,我得知近几年,县里加大对乡村的经济建设,修建了垃圾处理中心,村委会也努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村里的垃圾处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居民点分散、环保意识差等原因,垃圾问题依然严峻。

基本情况与分析:

1、经济发展。在我们的祖辈,乡村里几乎没有什么可称之为垃圾: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九年过后还能当抹布;剩菜剩饭可以喂猪,猪粪可以肥田,秸秆用来取暖,烧成灰又可以肥田!所以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几乎是没有什么可以归于“垃圾”行列的,换言之,垃圾是“富贵病”。

2、人口增多。除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也使得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多,这个显而易见,人均增加,人数增加,做一个乘法,自然就增加了总量。但与此同时,配套的服务设施滞后,自然就垃圾成山了。

3、难以回收。现如今的生活垃圾里,有许多塑料袋、旧衣服、旧玩具,这些相比于废旧金属,都是难于回收利用的物品,特别是塑料袋。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法规,但收效甚微。调查结论及对策:

对于垃圾问题,社会上有人提倡出台法律法规来限制垃圾量的增长,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中国古代殷商时期就提出: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就是说在大马路上倒垃圾就砍手,可在这种严刑峻法下还是有人随意乱丢,为什么?抓不住嘛,执法成本太高了,所以说我们要疏而不是堵。对此我个人提出了几点建议:

1、加快经济发展。垃圾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经济的飞速发展,垃圾的解决也只能寄托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决不能开历史倒车。举个例子,十九世纪人们都在为城市里的马粪发愁,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出现了汽车,问题迎刃而解。另外,快速发展的经济会带动一整套垃圾处理产业链,西方的“垃圾经济学”已经初露峥嵘。

2、利用经济杠杆。期待科技进步来消灭垃圾有点遥不可及,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借助市场的力量。比如,给垃圾处理企业以补贴,或者干脆以垃圾的产生多少来决定税率,带动大工业转型发展。

3、加大便民投入。现在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落后,政府可以加大投入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比如我们村沼气的推广就很有成效,这才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结语:

人类一直厌恶垃圾给他们带来的烦恼,但如若没有垃圾,则意味着人类世界已经停止了运动。人类与垃圾彼此对立却又密不可分,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那么,当无法改变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改变自己,从垃圾制造者变为垃圾管理者、垃圾再利用者——这是现今人类社会面临着的持续不断的挑战。

第四篇:雅安市雨城区实验小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雨城区实验小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为保证我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切实抓好安全工作,根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制度。

1、建立学校安全隐患台账,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2、学校安全隐患查工作,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按有关规定安排专人排查;各排查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警惕性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按有关安全规章及学校规定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责任目标。

3、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重点排查以下部位。并明确排查责任人(日常排查责任人:孟安军。月排查责任人:陈建鸿 张云龙。)(1)校舍安全隐患排查;

(2)食物、饮用水安全检查;(3)用电及消防安全隐患排查;(4)体育器材安全隐患排查;(5)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

5、安全隐患排查人员,又是安全管理责任人。排查时要认真仔细,不能有任何疏漏.除不可抗原因外,出现安全事故,追究排查责任人的责任。

6、排查责任人在排查吋要作好记录.有险情隐患应及时向校长汇报。自己可以处理的应及时消除隐患,不能应急的应及时提出处理方案,由学校讨论解决。重大险情学校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7、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维护保养设施设备。向广大师生告知危害因素、危险状况.在安全隐患部位及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设立安全警示标志。

8、学校对排查出来的各类安全隐患要进行登记.建立台账。并制定隐患和不稳定因素整改措施,如有重大安全隐患不能解决或整改有困难的.要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当地政府报告。

沟沿中心小学

二〇一二年九月一日

第五篇:雅安市雨城区农村就业调查总结报告

雅安市雨城区农村就业状况调查 以南坝村、联坪村、青园坪、龙岗村为例

组长:林学10-1 铁烈华 20102197 成员:林学10-1 龙 华 20101832

林学10-1 殷 明 20102149 林学10-1 杨 菁 20102151 林学10-1 周光良 20101833 林学10-1 杜相也 20101837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造成了农村土地的闲置。而且在空闲时间,剩余劳动力现象严重。

本文将针对雅安市雨城区农村(以南坝村、联坪村、青园坪、龙岗村为例)的就业情况,从在家务农和外出就职的年龄、性别、学历、就职行业、就职地点等方面的调查入手,了解农村就业情况对剩余劳动力、闲置土地的影响,并针对这一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字:雅安市 雨城区 农村就业

Abstrac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advance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 large number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output, resulting in a rural land idle.And, in their spare time, high incidence of surplus labor force.This article will address in yaan Yucheng district rural(Nan ba village, Lian ping village, Qing yuanping village,long gang village as an example)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go out from home farm and working by age, sex, educational level, employment by industry, lo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vestigation approach,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rural employment situation on labor, vacant land, and to develop appropriate solutions for this situation.Key words: yaan Yucheng district of rural employment

目录 前言………………………………………………………………3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4 1.3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4 1.4研究方法.....................................................5 2 调查结果及分析.......................................5 2.1参考人员的基本情况...........................................5 2.2在家务农和外出就职的年龄分布情况.............................6 2.3在家务农和外出就职的性别情况.................................7 2.4在家务农和外出就职的学历情况.................................7 2.5外出就职的就职行业...........................................8 2.6外出就职者的就职地点情况.....................................9 2.7 在家务农与外出就职人员基本情况简述...........................9 3 现状与解决方案…………………………………………………10 3.1 闲臵土地情况严重.............................................10 3.1.1中国闲臵土地情况...........................................10 3.1.2土地闲臵问题的解决方案.....................................10 3.1.2.1提高对闲臵土地处理、利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11 3.1.2.2提高认识,加强领导......................................11 3.1.2.3充实人员,保证经费。....................................11 3.1.2.4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12 3.2 剩余劳动力问题...............................................12 3.2.1 国内劳动力剩余原因........................................12 3.2.1.1 我国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面临的制约因素...................12 3.2.1.2、农业发展水平滞后......................................12 3.2.1.3 制度不完善.............................................13 3.2.1.4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低....................................13 3.2.1.5 城市化进程缓慢.........................................13 3.2.2剩余劳动力解决方案.........................................14 3.2.2.1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14 3.2.2.2 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拓展城镇就业空间...................14 3.2.2.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4 3.2.2.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14 3.2.2.5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15 3.2.2.6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15 3.2.2.7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与培训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15 实践心得………………………………………………………16-21 5 实践证明………………………………………………………21-23 6 总结………………………………………………………………23-24 参考文献……………………………………………………………24 前言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普遍经历的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随着一国工业化的推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限的耕地资源吸收的劳动力日益减少,农业中的部分劳动力就成为剩余。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始于1978年开始实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生产力获得解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也使得之前处于隐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显性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些年来的民工潮的流动已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大特色。

在较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直处于自发的流动状态,为了进一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了‚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和跨区域流动的异地就业相结合的多种安臵方式。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不仅使劳动力资源得到了优化配臵,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而且又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当前农村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 力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我国近13亿人口中有近8亿人口在农村,有约1.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巨大,而城市经济水平不高,不可能仅靠城市的膨胀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安臵将贯穿于工业化过程的始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妥善地转移和安臵如此巨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农村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而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的就业岗位开发也一直为各国政府所重视,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凸现出来的现实问题,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刚刚起步。从国内地研究看,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得思路和观点,但总的来说,现有的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开发问题的研究多属两种风格:一是纯从宏观角度论述,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虽然全面系统但面宽之下就难以就各个方面都做出深入地探讨,往往流于理论,针对各地实际的可操作性不足;再就是研究视角为单视角,即从单一的角度进行探讨,例如,或只探讨服务业的就业岗位开发,或只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去论述,等等。立足农村就业岗位的开发、对农村内部就业潜力的充分挖掘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但这些研究为本文提供了许多思路,本文力求己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全方位的视角对农村就业岗位开发问题做系统的分析。

国外学者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较多,研究的角度也较为广泛。他们的研究视角不但涉及到产业、行业、人力资源领域,还涉及技术改造与管理等等,且有的还把研究视野拓展到国外,当然,外国学者的研究,其立足点和出发点是他们自己的国家,是为其国家服务的。国外学者对中国就业岗位开发问题的研究不多,即使有,也不无异国情调。因此,其研究内容和成果不能照抄,其研究方法和角度可以借鉴,并有选择地吸取。1.3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对雅安市雨城区农村(以南坝村、联坪村、青园坪、弄岗村为例)就业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在家务农人数比例、年龄、性别、学历,以及外出就职人数比例、年龄、学历、就职行业、就职地点等。调查从2012年4月21开始,历经四周时间,初步了解了雅安市雨城区农村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在家务农者以中老年为主,学历相对比较低,都是在出生地从事第一行业;在外就职者以青壮年为主,学历相对较高,就职行业主要是二、三行业,以非出生地省内就职最多。针对这一现象,我将从为何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怎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怎样有效的缓解当前的‚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等方面入手,分析雅安市雨城区农村就业状况及对策。1.4研究方法

1.本文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雅安市雨城区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就业个方面的现状、特点等进行分析;2.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村随机抽取20户人家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参考人员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主要以南坝村、联坪村、青园坪、弄岗村为例,每个村随机抽取了20户进行调查,参考人数为381人,其中15-70岁的共有339人,在家务农者有103人,在外打工有190人。

从中可以看出,15岁以下、70岁以上人员占总人数的11%;15-70岁的占总人数的89%,其中既没有外出就职,又没有在家务农的人数为46人,占总人数的12%,占15-70岁人数的14%;参与外出就职或在家务农的人数为293人,占总人数的77%,占15-70岁人数的86%;在家务农的占总人数的103人,27%,占15-70岁人数的30%;外出就职的190人,占总人数的50%,占15-70岁人数的56%。

因此,雅安市雨城区农村(以南坝村、联坪村、青园坪、弄岗村为例)15岁以下、70岁以上人员占总人数的11%;15-70岁的占总人数的89%,其中既没有外出就职,又没有在家务农的人数为46人,占总人数的12%,占15-70岁人数的14%;参与外出就职或在家务农的人数为293人,占总 人数的77%,占15-70岁人数的86%;在家务农的103人,占总人数的27%,占15-70岁人数的30%;外出就职的190人,占总人数的50%,占15-70岁人数的56%。

可见,雅安市雨城区农村(以南坝村、联坪村、青园坪、弄岗村为例)中接近80%人员参与了经济建设,50%的人员选择外出就职,30%的人员选择在家务农。

2.2在家务农和外出就职的年龄分布情况

在外出就职年龄段中15-20岁人员为8人,占外出就职的4%;21——30岁人员为53人,占外出就职的28%;31-40岁人员为65人,占外出就职的34%;41-50岁人员为45人,占外出就职的24%;51-60岁人员为15人,占外出就职的8%,61-70岁人员4人,占外出就职的2%。

在家务农年龄段中15-20岁人员为4人,占外出就职的4%;21——30岁人员为8人,占在家务农的8%;31-40岁人员为8人,占在家务农的8%;41-50岁人员为26人,占在家务农的25%;51-60岁人员为8人,占在家务农的8%,61-70岁人员49人,占在家务农的47%。

在所有参考人员中,15-20岁阶段外出就职与在家务农人员所占比例都是4%;21-30岁阶段外出就职人员所占比例为28%,比在家务农多20%;31-40岁阶段外出就职人员所占比例为34%,比在家务农多26%,41-50岁阶段外出就职人员所占比例为24%,比在家务农少1%;51-60岁阶段外出就职与在家务农人员所占比例都是8%,;61-70岁阶段外出就职人员所占比例为2%,比在家务农少45%。如此可见,在外出就职中主要以21-50岁为主,占参考人数的86%;51岁以上人数共19人,只占参考人数的10%。而在在家务农之中,主要以41-50岁和61-70岁为主,占参考人数的72%;40岁以下人数共20人,只占参考人数的20%。外出就职与在家务农相比,年龄相对较年轻,一青壮年为主,而在家务农的大多为61-70的老年人群。

2.3在家务农和外出就职的性别情况

在家务农人员中,有42人是男性,占参考人数的41%;有61人是女性,占参考人数的59%。在家务农人员中男性比女性少19人,少18个百分点。

外出就职人员中,有107人是男性,占参考人数的56%;有83人是女性,占参考人数的44%。在外出就职人员中男性比女性多24人,多12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在家务农的以女性为主,而外出就职的一男性为主。但是无论是在家务农还是外出就职,性别比例差距不是很大。2.4在家务农和外出就职的学历情况

在外出就职中,没有任何学历的有36人,占参考人数的19%;小学学历的有68人,占参考人数的36%;初中学历的有62人,占参考人数的33%;高中学历 的有12人,占参考人数的6%;大学及其以上学历的有12人,占参考人数的6%。其中,以小学、初中学历为主,共130人,占参考人数的69%;高中以上学历较少,共24人,只占参考人数的12%。

在家务农人员中,没有任何学历的有65人,占参考人数的63%;小学学历的有24人,占参考人数的23%;初中学历的有9人,占参考人数的9%;高中学历的有5人,占参考人数的5%;大学及其以上学历的有0人。其中,以无学历人员为主,共65人,占参考人数的63%;初中以上学历共14人,占参考人数的14%。

由此可见,外出就职者的学历大多为小学或初中学历,接近70%为小学或初中学历,很少有高中以上学历者。而在家务农者,以无任何学历为主,60%左右人员都是无任何学历,很少有初中以上学历者。外出就职与在家务农人员相比,学历相对较高,但是总体学历都不高。2.5外出就职的就职行业

在家务农者,主要都是从事第一行业①,如农、林、牧、渔业。

外出就职者中,从事第三行业②的有154人,占参考人数的81%;从事第二行业③的有36人,占参考人数的19%;没有人从事第一行业。

由此可见,在家务农都从事第一行业,但是外出就职都不选择第一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而且外出就职者大多数都选择从事第三行业。

① ② ③ 第一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第三行业:出第一、第二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二行业:包括采矿业、建筑业、电气和煤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 2.6外出就职者的就职地点情况

外出就职者的就职地点,有114人选择非出生地省内就职,占参考人数的60%;有65人选择省外就职,占参考人数的34%;有11人选择出生地就职,占参考人数的6%。

可见,外出就职者大多数都选择四川省省内就职,达到参考人数的60%。只有少部分选择出生地就职,只占参考人数的6%。2.7 在家务农与外出就职人员基本情况简述

在雅安市雨城区农村(以南坝村、联坪村、青园坪、弄岗村为例)总的381名参考人员中,15-70岁的具有经济建设能力的人员有339名,占总人数的89%。而在这339人中,既没有外出就职,又没有在家务农的人数为46人,占总14%;参与外出就职或在家务农的人数为293人,占的86%;在家务农的103人,占30%;外出就职的190人,占56%。

首先,在外出就职中主要以21-50岁为主,占参考人数的86%;51岁以上人数共19人,只占参考人数的10%。而在在家务农之中,主要以41-50岁和61-70岁为主,占参考人数的72%;40岁以下人数共20人,只占参考人数的20%。外出就职与在家务农相比,年龄相对较年轻,一青壮年为主,而在家务农的大多为61-70的老年人群。

其次,在家务农的以女性为主,而外出就职的一男性为主。但是无论是在家务农还是外出就职,性别比例差距不是很大。

再次,外出就职者的学历大多为小学或初中学历,接近70%为小学或初中学历,很少有高中以上学历者。而在家务农者,以无任何学历为主,60%左右人员都是无任何学历,很少有初中以上学历者。外出就职与在家务农人员相比,学历相对较高,但是总体学历都不高。而且,在家务农都从事第一行业,但是外出就职都不选择第一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而且外出就职者大多数都选择从事第三行业。

最后,外出就职者大多数都选择四川省省内就职,达到参考人数的60%。只有少部分选择出生地就职,只占参考人数的6%。现状与解决方案 3.1 闲臵土地情况严重

雅安市雨城区农村(以南坝村、联坪村、青园坪、弄岗村为例)劳动力中,30%在农村,每一个在家务农的人员平均要耕作约4个人的土地,而在农村劳动力中,有25%是41-50岁的青壮年,有47%是61-70的老年人。这就导致了农村土地的大量闲臵①。

3.1.1中国闲臵土地情况

就全国来看,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一些省(市)人均耕地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另一方而,我国土地利用粗放浪费严重,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违规违法用地屡禁不止 建设用地盲目张.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目前,我国建设用地中闲臵土地、空闲土地、批而未供土地大约有400万亩,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2亿亩,未利用地39亿亩。由于闲臵土地问题产生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解决闲臵土地问题必须与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转型相联系, 其关键是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博弈问题, 一方面是开发商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出发, 蓄意囤积土地以获取土地自然增值的收益, 或者是开发商根本无后续资金对土地进行开发;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原因, 由于闲臵土地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政府对闲臵土地管理、处臵不到位, 城市规划的更改, 从而产生大量土地闲臵1,闲臵土地的存在与建设‚两型社会‛②

[2]不协调,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研究闲此类对闲臵土地处臵的管理规定并非新政。早在1999年有关部门就制定出台臵土地问题, 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问题。

了《闲臵土地处臵办法》,期间2008年1月和2009年9月国务院还两次就节约集约用地发出通知,要求对闲臵用地征收20%闲臵费、对闲臵房地产用地征收‚增值地价‛,闲臵满两年的土地应该收回。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此项政策出之后一直未得到及时、严格、有效地贯彻执行;或因政策本身制定得不够严密、①闲臵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 超过规定的期限未动工开发的建设用地1 闲臵土地是当前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两型社会: ②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存在某些漏洞、缺乏可操作性,在贯彻实施中被规避、变通而执行不到位。土地 资源既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控制因素,又是重要保障条件。由于近年来在房地产市 场调控上采取的‚双限‛政策已初见成效,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分析认为,受调控政策影响。目前全国楼市普遍不景气,有的开发商看市场不好,会故意推迟开工或竣工,影响到调控的效果。因此.当前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更严厉、更具执行刚性和操作性的《闲臵土地处臵办法》,念紧闲臵土地的‚紧箍咒‛是很包卫兵徐培华包文兵有必要的

3.1.2土地闲臵问题的解决方案

3.1.2.1提高对闲臵土地处理、利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闲臵土地处理、利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2011年12月9日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这项工作作为保护耕地、稳定农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闲臵土地的处理、利用,不仅是清理检查工作的继续,也是整个清理检查工作的难点和关键。要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和等待观望思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措施,把闲臵土地处理、利用工作抓到底,使现有闲臵土地得到有效利用。3.1.2.2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组织调研组,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省政府有关精神,树立‚收地不是目的,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的认识。二是成立由分管土地副县长为组长,县国土环境资源局为班底的处臵闲臵建设用地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全县闲臵建设用地的处臵工作,为处臵闲臵建设用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3.1.2.3充实人员,保证经费。

一是从法院、司法、法制办抽调法律业务骨干组成处臵闲臵建设用地法律政策调研组,对情况复杂,特别是被司法查封、涉及多家单位土地权益的闲臵建设用地进行会诊,提出处臵方案,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二是把处臵闲臵建设用地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安排足够经费,保证处臵建设用地各类公告和因处臵闲臵建设用地引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应诉工作顺利进行。全面清理,灵活处臵。一是组织力量,对闲臵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基本情况,并进行分门别类,登记造册。二是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雅安市雨城区处臵闲臵建设用地暂行办法》,明确了不同情形闲臵建设用地的五种处臵方式,逐宗对号入座,进行处臵。总结经验教训,明确盘活措施。坚持依法行政,在认真总

[3]结过去无序供地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强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加强投资环境建设,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整合土地资源,厉行节约集约用地,推行‚阳光‛ 供地,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关调整臵换地块或就地盘活限期开发闲臵土地的处臵措施。

3.1.2.4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4]

乡镇企业由于自身资本积累能力差,资金主要来源于社区以及政府,贷款供给的主渠道主要是农村用社,而农村信用社的存款总体只占金融机构存款的很小一部分,资金供给困难。此外,外来资金极少,由于乡镇企业大多缺乏有效的生产管理机制,对资金的利用效率较差,更加减少了主动投资性的资金来源,这就形成了一个缺少资金的恶性循环。企业缺少资金,再好的项目也无法实施,不断增加劳动力的吸收更是难上加难。另外,多数乡镇企业存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盲目跟风,没有结合乡镇自身条件和特点的现象,往往形成结构雷同、重复建设,无形中给自身不断增添竞争对手。人力资本素质普遍较低等原因使得现阶段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扩大资金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应加强信贷的政策指导,从根本上改善乡镇企业的融资环境,其中除信用社之外的各大商业银行也应扩展服务领域,加大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力度,开发适应乡镇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同时,通过各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建立针对乡镇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并通过政策鼓励各担保机构为乡镇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优化产业结构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形成之前重视并加强审核,避免失衡畸形结构出现。加强规模效应,加强政府引导力度,对于新建乡镇企业,在建立之初就应该对它的建设规划进行严格审核,各地政府在掌握资源以及产业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引导企业簇群发展。提高人力素质,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与培训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

而且,外出就职者相对于在家务农者而言,受教育程度更高,获取的信息更全面,因此,鼓励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很好的利用闲臵土地的方法。

3.2 剩余劳动力问题

雅安市雨城区农村(以南坝村、联坪村、青园坪、弄岗村为例),在家务农中主要是女性在家务农,这些人员在闲暇时间多以打牌消遣时间,造成了劳动力的大量闲臵。剩余劳动力没有充分受到利用。3.2.1 国内劳动力剩余原因[5]

3.2.1.1 我国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面临的制约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由农业内部吸纳之外,已经有大 批转移到乡镇或城市就业。但由于受到一些制度及教育程度的约束,一些年龄较大、文化层次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仍然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2.1.2、农业发展水平滞后

农业的发展是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基础。社会可以支撑的非农业劳动力总规模由农业的总供给能力决定,一定时期内,农业部门可供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取决于农业的技术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也影响农产品的供给情况。我国的农业发展滞后,农业生产仍然表现出传统农业的特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业现代技术应用不足,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相对较弱等,限制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能超越农业总供给能力和农业技术水平这2个方面决定的界限。因此,在农业发展水平滞后的情况下,大农业范围内的林、牧、渔业发展不充分。农业内部的就业空间开发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受到限制。农产品的供给总体上呈现偏紧张的状态,随之而来的农产品进口又减少了国内农业的就业机会。3.2.1.3 制度不完善

一是土地制度不完善。1978年农村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有了一定的收益权,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得到提高。但此时人均土地分配面积很小,规模经营难以形成,阻碍了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的发展,减少了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空间。二是户籍度不完善。随着改革的开始,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制度先后在20世纪80年代初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以户籍制度存在为依托的城市福利制度的延续,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受到就业歧视的主要根源阁。三是我国城乡教育投入机制的差异、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及城乡人力资本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此外,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3.2.1.4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低

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但由于这部分劳动力技术水平低下,难以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的人力资源相匹配,无法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动力。农民的生产技能水平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或非农产业所需的技术要求。这使低技能的农村劳动力无论在农业还是非农业中都显得过剩,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很难继续向非农行业转移。3.2.1.5 城市化进程缓慢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的发展状况,体现经济进步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史,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劳动力人口大量转移。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前后,滞后程度虽有所减小,但仍高于50%,城市化进程远落后于其他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因此,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已经制约了城市化创造就业机制的发挥,城市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反过来又人为地延误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过低,限制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凸显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特点,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充分就业。3.2.2剩余劳动力解决方案

3.2.2.1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促进剩余劳动力农业内部就业的迫切要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应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林果业、渔业等,逐步改善大农业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垦宜农荒地及其他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发展精细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3.2.2.2 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拓展城镇就业空间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乡镇企业。2O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由于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市相比,乡镇企业资本密度较低,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可以更便捷地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近年来,许多乡镇企业就业机会有所减少,故应当积极开发城乡中间地带,加强小城镇建设,同时发挥大城市的龙头与辐射作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效途径。3.2.2.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7]

第三产业是劳动力高度密集的产业,可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极大的空间,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第三产业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较少,受外在因素的干扰程度较低,具有相对稳定性,有利于稳定经营.其对劳动力的文化、技能素质要求不如第二产业高,这与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多、教育程度低的状况相吻合。今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会带动商业、旅游、文化娱乐、饮食等行业欣欣向荣。因此,要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逐步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脚。

3.2.2.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面向城市.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农村社会保障起步晚、门类少且投入不足。应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坚持因地制宜、逐步完善、分阶段、分类实施的原则,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3.2.2.5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为解决农村养老保障的现实需求,制度上应当坚持将社区养老、家庭养老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结合到一起。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国家应积极推进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师培训的支持力度。为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部署关键性新举措,尽快使全体农民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至2007年底,全国农村有3400万农民被纳入低保户。《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8]提出,在贫困农民最低生活需要得到保障的同时,科学确定保障线标准.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应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帮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巩固温饱基础,积极开发扶持农村低保对象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口。3.2.2.6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探索多种合理的土地流转形式。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配臵,提高单位产出水平。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应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允许农民依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且把承包期内的土地进行流转,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出租、互换、转让、转包等,实现土地向其他农民或农业生产企业的流转,从而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阎。同时,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努力扶持有一定耕作经验和经营能力,并且有意愿致力于农业生产的农民,允许他们按照市场价格获得土地和大型农业机械,并向他们提供资金帮助,鼓励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方式。3.2.2.7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与培训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 雅安市雨城区农村(以南坝村、联坪村、青园坪、弄岗村为例)劳动力整体素质水平偏低,无疑会延缓科学技术在农村各产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使科学技术不能很好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降低整个农村生产效率.阻碍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使得城乡二元经济[6]的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期趋势由农村人力资源的总体质量状况决定,国家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从全民族、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应重点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对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了全面部署,这是党和国家继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 科学文化素质。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的主要责任在地方,中央则进行宏观指导和重点支持。因此,解决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及推进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创新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4 实践心得

调查心得

—铁烈华

此次社会实践前后共用时四周,主要调查了雅安市雨城区南坝村、联坪村、青园坪、龙岗村四个村的就业情况。

在调查中我发现,在家务农的多数都是五十岁以上却学历不高的村民,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在外出打工人员中,大多都是从事第三行业,少数从事第二行业,无人从事第一行业。而且这些外出人员大多数都在31-40年龄段,基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

他们外出打工主要造成了一下几点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欠缺。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怀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使得他们形成了不良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其次,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儿童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尤其是父母一方在家或者孩子一个人留在家时,情况更是如此,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能力辅导儿童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环境较差的局面,二、土地利用率低。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但是经营规模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省农业的发展。再加之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导致耕地数量减少、耕作方式传统、耕作人员体弱多病等诸多问题。

三、人力资源浪费。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合理,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造成人不能尽其才,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在如今的农村,多半农民都有出去打工的经历,在从事的行业中多半是属于第三产业且年轻人居多。一些原本在农村就有家传手艺的人,在出来打工后却未能有合理的途径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而此时部分回乡的农民工因早已不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对耕田种地早已失去了耐心,整日游荡、打牌赌博,不但会对农村的社会治安造成危害,而且还容易滋生犯罪的发生。

我认为的解决方法有,严格依法落实执行土地所有权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制度,坚持集体所有前提下的农村土地产权主体,稳定土地承包制,实行土地使用权有效轮转,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多途径多方法的培训指导,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培训体系,建立稳定的培训基地,提高农民们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多方拓宽合理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同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调查心得

——龙 华

近期我们团队做个一个关于雅安市雨城区农村就业状况的调查。我开始觉得这是个无实际意义的实践,但是当我们做完之后,感受到的一切都让我很是充实。

这个调查让我更加真实的体会到了我国特广大农村人群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就业状况。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农村人群的贫困和无奈!在调查中,有一位曾经是外出打工的人员,也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耕种的农民!他们向我讲述了在外打工的艰辛,讲述了返乡的无奈,讲述了他们在那打工生涯中的困难与艰辛,农村人群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在接受调查的这些人里面也包括没有接受调查的人,他们都说了他们的一些打算,很多都是想外出打工,其中不乏年过半百的老人。这让我很心酸,他们并不是觉得外面的生活好才出去的,只是务农已经无法维系他们艰辛的生活。这些都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社会实践团是一个整体,需要大家共同协调配合,既要分工,又要合作,这就是分工合作的重要性的简单由来。一个人不可能独揽大局,整个团队的心要朝一个方向,才能把调查做的更好,所以自己不能放松自己,不能因为任务繁重而懒做。这次调查,我们分工合作,大家都在为把这次调查弄好,弄扎实而努力。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好的团队应有的素质与品质。让我更加明白,一个好的团队是多么的重要,在我人生的大道上,有了一个重要的指路标。

吃苦耐劳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必修课。在这次实践调查中,我们跋山涉水,帮农民挖地,渴了就喝山里的泉水,饿了也喝山里的泉水。让我们体会了不一样的,艰辛的生活。让我们更加明白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我对以后自我能力的培养有了新的方向,从小事做起,逐渐培养自己的责任心、自信心、克服心,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抗压能力、应变能力。

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的农村人气生活的不容易,以及农村外出就业的无奈,更加让我有了认真学习的信念。另一方面来说,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我们的农村。我认为这次社会实践很有价值。

调查心得

——周光良

农村居民的就业情况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今贫富差距较大的 中国,农村居民的就业情况更加值得我们的关注。

今天很早就起床了,然后本组人员全部在新校区门口集合吃了饭就准备去南坝村做社会调查了。首先我们坐公交车来到了南坝村,一到了我们就兴致勃勃的到第一家里面去做调查,可是我们进去刚开口说我们是四川农业大学的学生来做调查的,主人马上就把我们赶出来了,我们才刚开始就被打击了。不过大家更加肯定了之前的讨论结论——调查以前先找村长。

很快我们在路边行人的帮助下找到了村长的家里,这时我们看到村长正在拿着锄头在家旁边的土里挖地,见这种情况我们马上走过去帮村长干活,一部分人轮番帮村长挖土,另一部分人就问村长这个村的大概情况。在村长的帮助下,我们迅速展开了调查。

经过这次调查我发现村里三口之家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都是与老人分了家的。但也有很多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的,但村里很多的年轻的人都外出打工了,这也许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这种情况,单靠在家里种庄稼已经不能保障全家人的支出了,同时这种情况我觉得带来了两个非常不好的影响。首先就是年轻的人都出去了,剩下的庄稼都只有靠年老的人来种,这就造成了土地的利用率不高。其次是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由婆婆爷爷带,在婆婆爷爷的娇生惯养,这样许多的留守儿童都养成了坏脾气。

其次很多的人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年龄较大的很多都是小学毕业,甚至还有部分没念过书,年轻点的很多都是初中,极少部分是高中生。所以很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都是做的一些苦力工,挣的钱也不是很多,很少部分的人在外打工做技术工人。我觉得国家应该多加强农村的教育,不仅仅应该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更应该对那些家里情况比较困难的学子提供更多的帮助,让他们更多的接受教育。

最后通过本次的调查我们也初步了解了一些农村居民的就业状况,调查过程中快速解决碰到的困难,也让我们得到了不少的锻炼。这样学习毛概不仅仅在课堂上学习了理论知识,同时调查也学到了更多的实践知识,对我们以后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调查心得

——殷明 在近四周的时间里,我们毛概实践小组先后调查了雅安市雨城区南坝村、联坪村、青园坪、龙岗村四个村的就业情况,初步了解雅安市雨城区南坝村、联坪村、青园坪、龙岗村四个村的就业情况。

在现今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拥入城市。一方面,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农用地被征用数量不断增加,失地农民急剧增多。土地被征用后的农民既不同于城镇居民,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员’,其基本生活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侵害。

另一方面,解决好三农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而农民就业问题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农民就业的根本问题是和农民结合的生产资料少,致使劳均产出低;农民就业的各个领域劳动力供过于求严重,市场机制使农民的劳动报酬相对于农民的劳动产出而言严重偏低,大量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后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因此,了解农村就业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

一、被调查劳动力的就业方式以‚亲帮亲‛、‚邻帮邻‛和自谋职业为主,有少量劳动力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就业。

二、被调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工劳动力就业工程主要是制造、建筑业,采矿、其他服务业,另有少量人员就业工种不固定。

三、对就业收入的调查,我们发现,文化程度高的月均收入高,而文化程度低的的务工人员月均工资一般比较低,有的低至月均工资300元,仅有少量劳动力月均工资可达近1000元。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青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家,由此可得出结论: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农村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偏少,同时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偏低。在家务农村民多为老弱病残等农民,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缺乏先进的理念,以至于许多学生初中毕业,甚至初中尚未毕业就随父母外出打工,失去了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特别是失去了正规职业学校培训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业技能等有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农民工素质越来越低,不能从事带有技术性的工作,使就业矛盾愈加突出。

基于这个原因,我认为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快农村基本实施建设,给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以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给予必要的政策,鼓励农民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参加学以致用、用以致富的就业培训,并保证就业培训的时间和培训的质量,从而将传统的‚亲帮亲‛、‚邻帮邻‛就业方式转变为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这不但能增强农民工素质,更能为农民工解决许多就业咨询、就业法律等相关问题,节约就业成本,最大限度地节约支出,确保农民工待遇的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就业问题。

调查心得

我们几个组员在雅安的一个村子进行了这个关于农村就业状况的调查,通过与村民的交流,我们得知大多数年轻的男女都在外面打工,少部分在家务农。

通过以上的调查情况,我发现在农村的收入的确不是很多,在家务农,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很多人为了赚更多的钱就出去打工,因为他们的家庭真的需要它,孩子上学要钱,家里吃饭要钱等等,他们是不得不这样做,听有些村民说他们的家人有的都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打工,有的在过年的时候都不能回来与家人团聚。听起来真的挺心酸的,他们真的很不容易。

在农村生活的人就业真的很难,他们没有什么人际关系,工作真的不好找,小一点的还在上学,一般的年轻男女都在饭店当个小服务员什么的,年纪大点的就在工地的打工,非常辛苦,但又能怎样如今的社会就是这样,我们只能适应,要不然就会被淘汰。

不过乡下的空气环境真的是很好,还用那甘甜的泉水,还有那里的人都很热情,现在的乡下,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落后,虽然人们的收入不是很多,但看得出他们都过的很开心在那里没有城市的喧闹,生活压力没那么大,非常喜欢那里。

在这里祝那些在外辛苦工作的人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调查心得

——杨菁

2012年4月21日,天气晴朗,我们调查小组一行人,怀着对当下农村人口的生活现状(包括农村家庭家庭成员数,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经济来源及收入情况)的好奇,先后来到了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周边的两处小村子。

早上8点,我们早早地从学校出发了,自老校门乘坐公交车来到我们进行事件调查的第一个目的地——南坝村。南坝村就位于雅安市雨城区东边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上,我们沿着平坦的山路朝目的地进发。道路两旁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样子,半山腰处,眺望远处,小城风光尽收眼底。途径一处小桥处,山上的清泉顺着岩缝缓缓流出,途经此处的当地村名直接用盛水的容器取水喝,有的则直接用手捧着喝,喝完继续赶路。不一会儿我们一行人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见到了正在地里劳作的村长,村长年龄大约50出头,个子不太高,皮肤黝黑,眼神给人一种质朴的感觉。说明了我们前来的目的后,村长以及当地的一些村民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实践小组的同学,耐心地像我们的同学介绍当地村民的家庭家庭成员数,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经济来源及收入情况等等,我们也认真听着

——杜相也 村长以及村民们的叙述。通过了解我们知道了,南坝村的村民的家庭不同于其他村庄的地方是,大多数的村民家庭不再是由一大家人组成,而是3至4口人的小家庭所组成。一般在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赚钱如从事:建筑装修,会计,餐厅服务行业,司机等。50岁以上男性以及妇女则在家务农。谈到家庭收入时,村民们都表示虽然不算富裕但,但是完全能满足生活需求。接着又说到了村民们的受教育程度,村长向我们介绍了,一般在60岁以上的老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以及当是的条件大多没受过教育,或仅受过小学教育,再年轻点的中年人大多有小学以上的学历。现在条件好了,小孩都有条件上学了,大多都有了高中,大专,有的上了大学,村长说到这里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欣慰。我们也替他们感到高兴。得到满意的答案后,为了向村民们表示感谢,我们主动提出帮助村民做农活,村名们欣然接受,这让我们充分体会到顶着太阳劳作的幸苦,也增加了我们对农民的敬意。

次日2012年4月23日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了位于与城区周边的青园坪,进行了与昨天相同的调查(农村家庭家庭成员数,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经济来源及收入情况)。

这次的实践不但让我对村民的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增长了我的实践能力。5 实践证明

到达目的地

调查路人

大家参与

帮忙做农活

结论

雅安市雨城区农村(以南坝村、联坪村、青园坪、弄岗村为例)有接近90%的村民年龄在15-70之间,其中30%左右选择在家务农,接近60%选择外出就职。在家务农的年龄主要在61岁以上,其次是41-50的中年女性,这些人的劳动力相对较低,而且文化普遍不高,有60%左右都是没有任何学历。外出就职人员以21-50岁男性为主,他们的学历大多为小学或初中文聘,主要在四川省内从事第三产业。

在家务农者每人平均耕作4个人的土地,对于这些年老或中年女性生产者来说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造成了土地的闲臵或浪费。针对这一情况,可从提高对闲臵土地处理、利用的重要性认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法律监管;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方面解决。

其次,主要是女性在家务农,这些人员在闲暇时间多以打牌消遣时间,造成了劳动力的大量闲臵。剩余劳动力没有充分受到利用。针对这一情况,可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与培训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拓展城镇就业空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等,充 分利用剩余劳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惦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就业的思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18-20 [2] 周子英,闲臵土地问题的博弈分析,怀化学院学报,2011.2,83-84 [3] 王雄,处臵闲臵土地,现代农业科技,2010(3),21-23 [4] 戴春风,涂华斌.论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科技时代,2012.1,21戴

[5]陆小雪,刘明,蒋冬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就业的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12(1),318-320 [6]杨飞,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选择,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8),64-65 [7] 刘洁 ,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检验,邢台学院学报,2011(3),5-8 [8] 史册,我国农村低保户常见自然灾害救助制度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0),46

下载雅安市雨城区生态文明观念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雅安市雨城区生态文明观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雅安市雨城区光彩亮化规划设计方案

    雅安市城区光彩亮化设计方案 项目总体分析 一、项目概况 二、设计范围 三、项目分析 四、设计目标 五、设计依据 六、设计原则 七、夜景总体架构和规划 第一部分 青衣江沿岸......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编辑:admin 时间:2008-7-15 15:33:00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观念、道路和模式的重......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五篇模版)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一、增强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全球背景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

    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 2010年5月传染病自查小结

    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传染病 报告工作自查小结及传染病疫情信息总结 (2010年5月)6月3日,我科对5月全院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自查。5月全院各科室门诊日志登记就诊病例****人次,住......

    倡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倡导青少年树立 生态文明观念之我见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题目: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 ****年 ** 月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 生态文明是人......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姓名:严莉班级:服艺111学号:1115043017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种全新的文明,它强调我们人类在追求自身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

    生态文明调查报告论文

    论生态文明 电气一班 2014330301017 李勇杰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名族未来”的高度,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