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中国梦——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
我的中国梦: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
岁月时光匆匆,青春渐行渐远。它似一幅画卷,被我们挥洒的星星点点。我们的青春,背负着一种责任,一种寄托,一种祖国对我们的期待。青春不是抱怨年华流逝而感慨万千,也不是趁着年轻而虚度光阴,我们还有很多事要为之奋斗。努力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青年,勤奋努力,奋勇拼搏,去实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2012年是具有深刻纪念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胜利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它是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一次大会。十八大改革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梦想,它的提出促使我们朝着自己的“中国梦”目标坚定的前进着,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青春是无悔的,作为一名有理想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该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中国梦”是让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经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去达到自己心中的梦想。如果没有“中国梦”,人才会流失,人心会不稳,因为这是引导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民主、自由、平等、以及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和权利,我们都要通过我们的“中国梦”而不断的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转变为现实。所以要实现人生理想,就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创造理想向现实转变的条件。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我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
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理想向现实的转变,就要把握理想的科学性,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树立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人生理想。要正确认识社会,必须全面了解社会。既要了解社会存在的弊端,又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光明前途。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放弃或降低理想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只能使人消极、平庸,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选择。只有坚持远大理想,通过变革现实,使现实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才是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正确办法。
坚定我们的“中国梦”吧!努力去挽救那些岌岌可危的社会风气和人民的良心,让贪污腐败、潜规则、造假等不良风气远离我们的社会。当代大学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的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做一个正直的有为青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虽然今天的我们不需要经历战火的洗礼不需要担心国土的沦陷,但是,我们有责任去弘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一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中国梦-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
中国梦——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
总书记在参观展览《复兴之路》时强调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但是也有一句话说得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是未来的、意识的,现实是当下的、客观的,理想与现实既对立冲突又紧密联系。
理想是指引人类前进的向导,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有自己的理想,个体的理想交织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民族的理想,有理想的国家才会有希望,有理想的国家必定富强。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理想和追求,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振兴中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四位一体是中华民族集体的目标追求和理想期盼。而这个理想与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既是矛盾的又是联系的,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就中国当代现实而言,一方面,中国社会的进步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取得“质”的飞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首先经济发展实现腾社会财富激增,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物质生活进步显著,物质与精神精活得到极大满足;其次社会实现了基本的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硕果累累,公民文化素养成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教育事业欣欣向荣,科技创新突飞猛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另外,中国实现跨越式进步,社会秩序稳定,国富兵强,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极大提高。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一些列弊病和问题是中国梦的实现面临挑战。首先,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的物质技术基础还不够强大,个人、城乡、地区的贫富悬殊较大,地区间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另外,社会公平正义面临很大压力,贪污腐败,各种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特权基层的“崛起”,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民生问题的突出无一不是今天阻碍中国进步的绊脚石。另外,环境污染,道德滑坡,社会意识领域的消极现象蔓延,经济体制的弊端,社会发展的滞后与矛盾的突出也是制约中国梦实现的难题。
理想与现实本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国梦与当代社会现实既矛盾对立又紧密联系。首先,中国梦是主观愿望,而现实是客观存在,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的。其次,中国梦是理想而非空想,总书记特别强调“空 谈 误 国,实 干 兴 邦 ”,而中国梦正是在中国当代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前提和基础,中国的改革进步催生了中国梦,中国梦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却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在一定条件下,中国梦可以转化为未来现实,故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推动着人去改造现实,实现中国梦的理想。
第三篇:我的理想与中国梦
我的理想与中国梦
对烈日下劳作的记忆,最深刻的并不是劳累,而是那随着脚步移动而有节奏地同时滴落的三滴或五滴的汗水。大约就是在那个时期,我才真正懂得什么是“汗滴禾下土”。可能因为自幼家里条件就不好的缘故,我一直是对浪费深恶痛绝的;但是对于我的父亲总是节俭得无以复加,我还是很难接受;现在细细想来,大概是由于在他幼小的时候所遭受的饥饿与劳累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另外的较为深刻的记忆,就是在酷热中拖着疲惫的身体一镢头一镢头地刨地的时候,一边计算着每一镢头的价值的。我深深地明白,我所付出的劳动回报率是极低的;但是我更知道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这样的付出,就不可能有好的收成。所以,我将自己的劳作看作是一种悲壮的举动;仿佛我所每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将这残酷的现实击碎。
在近二十年后的我看来,我当年所期待的丰收就是一个梦想;而我的劳动就是在为这一梦想耕耘。
我们常常讲“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英语则说“no pains, no gains.”意思是差不多的。可是细细品味一下,你就会发现“no pains, no gains.”的说法实在是充满着无奈的;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则富有诗意得多。pain的意思是辛苦、痛苦;而耕耘则有感情在的,这其中可能有对秧苗的爱护、有对丰收的展望,甚至有对大自然神力的崇敬。所以,我更喜欢“耕耘”一词。
近来中国梦成为热词,特别是年初的全国两会之后,似乎我们中国人过去很少有梦想一样。我个人认为,中国人一直不缺乏梦想,非但不缺乏,而且常常做梦。不过,可悲的是,我们中国人的梦,常常是沦为白日梦,成为空想。究其原因,我觉得就是国人缺乏为梦想而做的努力;当然,我们是有不少的忧国忧民的先躯做过相当的努力的;可是我们中华是个泱泱的大国,一小部分人的努力实在是杯水车薪;并且这本是可贵而无私的努力,又常常被淹没在一些自作聪明的同胞讥讽的谈笑声里。
如果一个人做梦的权利被剥夺了,我想他会生不如死,因为没有梦的人生是无味的;同样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应该是有梦想的,一个没有梦的民族肯定是死寂的。
一个小孩子,会绘声绘色地向父母或同伴讲述他昨晚梦到的骑着小鱼飞翔的神奇场景;一个老者,会觉得自己梦见的某些情景荒唐,而不再觉得新奇有趣,这实在是因为他饱受了现实的打击。
梁任公在其《少年中国说》里很是愤慨于别人称我国为“老大中国”,可我不得不讲,我也觉得中国实在是一个“老大中国”。因为中国的守旧思维与势力实在是根深蒂固,无孔不入。我本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只是因为固守着一颗赤子之心,就常常被人善意提醒要注意言行!其实,我只不过是个敢于坚持真性情的人,可是即使这样,似乎也是在挑战某些居于统治的思维。而我自己却极看重这一点,我将其视为我性格的一部分、我生命的一部分。
中国人做了不少梦,但是太零碎、缺少表达和整合。我们这一民族需要的是全体国人共同做一个梦,那就是把中国建设好;实现这一梦想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每个人切实做起来。中华民族兴盛的梦想就如我当年所期望的庄稼丰收,而每个国人都需要为了这个梦想而不懈努力。
我知道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不满于现状,都希望中国能更好;但是,同时,却没有几个人真正在为改变这一现状而坚定地去行动。其实,事情很简单:只需要你担起自己那一份责任;不要去攀比。我把这行动看作耕耘。耕耘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快乐;耕耘是艰辛的,但也充满希望;耕耘并不一定会有丰收,但不耕耘又岂能有收获!
中国梦可以做得很绚丽,但没有国人为之而进行的切实而持久的努力,也只能是镜花水月,甚至可能又一次打击国人脆弱的心理。我虽不乐观,但我会平静地坚持,直到最后:因为我有梦。
第四篇: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
一、主题活动目的和意义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四有”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周恩来在中学时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毛泽东也曾在中学时用一首律诗表达自己的雄心抱负,秋瑾女士更是用剑胆琴心来表达报国雄心,虽然时世造英雄,市场经济讲究个人价值最大化,作为年轻人,爱国奉献、民族自尊、社会责任等美好理想是断然不能缺失的。我们在强调个人权欲的同时,不能总是忽略自己作为高尚人应承担的义务。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是我们的事业与生活的精神支柱,加强对少年儿童进行理想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有一定文化技能的人,更是需要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灵魂、有追求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这也是我们开展理想教育主题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之所在。
二、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关的活动,进行一次寻找理想、探究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从而认清理想对人生的作用和意义。青少年学生应树立起人身奋斗的目标——立志从现在开始,并落实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
三、活动准备
1、小品
小品1概要:
有两个小孩求教一位老人:“如何才能实现理想 ? ”结果,老人给他们一人一颗种子说:“谁能把它保存最好,便能通达理想”。几年后,老人去看他们;结
果,一个把种子放在锦盒里,样子仍和以前一样;另一位则把种子种在地里,每天浇水,现已长出遍地的果实。最后老人说:“?”
小品2概要:
有一名学生常立志,立短志。(冲动型,常受外界影响,结果一事无成。)
2、每人写下自己的理想,折叠后备用。
3、主题班会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总结前一阶段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对理想与现实问题作进一步地探讨。
4、随笔《“理想与现实”之我见》(活动后的延续)
主题班会教案:
理想与现实
师: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事情:在美国,一位小学教师退休后拿
出当年孩子们留下的“我的理想”作文,逐一找到那些已长大成人的孩子,“核对”他们理想的实现程度,结果发现有近半数人实现了当年的理想,还有两成人接近于实现理想。于是他得出结论:理想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说,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是我们的事业与生
活的精神支柱。那么,我们在座的各位是这样认为的吗?经过前一阶段的活动,我想大家对理想一定有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同时,对理想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请出今天班会的主持人,一起来作进一步的探讨吧。
主持人:大家好,让我们先以一首短诗开始我们的主题班会吧。(配乐)理想是石,敲击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多媒体课件)
那么,看看我们的同学有些什么样的理想呢?
第一部分谈一谈
从同学们写的理想纸条中随机抽取,请大家谈谈对它们的看
法。(主持人根据大家的发言即兴评论。注意不能喧宾夺主。)
小品《常立志,立短志》
学生发言(略)
主持人(或请同学)简单小结
第二部分议一议(小组讨论交流、小结。)
马加爵临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时候想过当科学家,长大后就没有什么理想了,可能在初中就消失了。理想很重
要,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成为没什么理想的人了……”“没
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 “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是失败的”;
“希望每个人都过得充实一点,有所追求”。你对他临刑前的这番话怎么看?
小组发言交流(略)
现在还没有理想怎么办?
(一时还不能明确说出自己长大了要干什么的人,不等于没有理想。先请听名人的理想,想想对自己有哪些启示。)
第三部分想一想
小品《一粒种子》
老人说:“理想只有用汗水浇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理想应当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性,二者融汇在现实的发展台阶之中,才能铺就一个个不断提升和发展的阶石。脱离现实的理想是幻想,没有真实的力量;没有理想的现实是僵土,不可能有生机与活力。
朗诵:《最低的一级石阶》
我是山脚下最低的一级石阶。
所有的远眺和俯瞰,全都远离了我。
我也想欣赏苍茫的云海,想领略一收眼底的万千风光;但为了那么
多旅游鞋的攀登,我甘愿在这里默默地卧守一生。
虽然旅游者的纪念册里往往只有一挂飞瀑,万丈深渊,却没有
我,但我依然有我的自豪;那些到达顶峰的微笑,在他们山路般冗
长的记忆里,我是最初的一层铺垫。。主持人: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们追求的理想不管有多高远,总离不
开一步一步的攀登。也就是说:理想离不开平时持之以恒的努力。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但有些人却无法实现,原因是这些人都不愿意去付出、努力,只想不劳而获,或怕困难就放弃了;但也有许多不怕辛苦默默耕耘的人,在日复一日的奋斗中实现着自己的愿望。所以,能不能实现你的理想,全看你如何做了……
第四部分做一做
现场采访(有目的地采访身边有理想的同学,让他们谈谈在生活中怎样以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理想的,理想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又有哪些的影响。)
每人绘制一份从现在到自己设定的理想(目标)的行动图表。
(简洁、明了、可操作。)
主持人:现实在此岸,理想在彼岸,中间隔着一条湍急的河流,这个追求的过程便是人生的乐趣所在......。(归纳小结)
布置任务:每人完成随笔一篇《“理想与现实”之我见》。
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附:
背景资料:
当前在未成年人理想教育问题上有两个值得注意和克服的极端倾向:一是不讲理想,任其随波逐流,游戏人生;二是空谈理想,强制灌输,追求一律,脱离实际,事倍功半。这两极相通,都误解了理想,也无法有效地进行理想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平时经常对学生们说的是,“努力学习,考个高分数”;“成绩才是你的骄傲,分数才是你的资本”。我们的教育行为围绕着功利性,而那些与成绩无关的副科、美术音乐、生活乐趣、个人奉献、做人境界却没时间讲述,没心思讲述。刚开始还知道讲,久之,被作业弄得头大眼昏,也就没了心思。什么理想,都比不上考上重点校更让人觉得光彩!教育更多地关注眼前蝇头小利,忽视发展性和远期效果,更不关注学生未来、潜在的发展前景,这已经是不争的教育事实。
若有时间,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周围的学生,尽管学习是紧张的,但追星
族并未减少;尽管课堂纪律是严格的,但动漫一族还是“冒险”与老师捉迷藏;尽管他们都知道网吧害处多多,但并未阻止部分孩子的脚步。当我们感叹学生们道德问题时,有没有考虑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主导着学生们的生活?他们了解自己、有自己的追求吗?
我曾经对本年级的学生作过一次课堂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请问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他们给我的答案可谓高度的一致——为将来有好工作、赚大钱。(几乎占了调查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当然,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他们毕竟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过多现实的考虑埋没了应有的纯真,正确与错误、美好与丑陋都在功利面前失去了分明的界限。人生不能没有精神的追求,他们缺少的不正是这一点吗?所以,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胜于再多的知识积累(当然知识是基础,非常重要)。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愿望与想象,现实生活中,人生的理想往往与某些在社会中受到广泛尊重的职业有密切的联系,正如学生们把好工作作为自己的学习目的一样,但我们不能把人生理想仅归结为某种职业。一些人生的理想可以通过对某种职业的向往表现出来;但向往某种职业不等于就是有理想。理想应作为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而对一个人的成长起激励作用。
人生的理想应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合理的人生理想是个人的最大兴趣点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理想既有一定的共同性,体现着社会对个体的普遍性要求
与规范,又有相当的具体性和现实性,只有为个人所真正认同并能自觉为之所奋斗才能发挥作用。同时理想应当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性,二者融汇在现实的发展台阶之中,才能铺就一个个不断提升和发展的阶石。脱离现实的理想是幻想,没有真实的力量;没有理想的现实是僵土,不可能有生机与活力。理想教育的任务,不仅在于提出与实施一个一个的具体理想,更在于激发人性中的开拓需要与创新能力,养成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去挑战现实中的自我与社会。在这种意义上,只有让理想的光辉照亮脚下的阶石,眼前的每一步才能成为趋向未来理想世界的坚实基础,理想也才能最终实现!
理想是自由的,可以是幻想,也可以是梦想,但当理想转化为我们的使命后,就成为一个确定的行动,它不可动摇,不能放弃。永远处于求变之中是追求理想的必然,一个心中存在理想的人必然也是不满足于现实,力求超越现实的人。
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都满怀理想,生活目标明确,那么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会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学生们从心底认可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与做”。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当然,这是很理想化的教育愿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为之而努力的。
第五篇: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
现实的确会比理想骨感,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坚持我们的理想也未必会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很多人的理想是看上去不可实现的梦想,比如爱迪生发明灯泡、毛泽东解放中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哥白尼建立日心学说、孙中山推翻满清等等。结果,你都看到了,他们坚持了,并且成功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
那么面对这个骨感的世界我们要怎么坚持自我呢?这也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了。首先,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事物,与其现实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要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应该是要解决复杂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人正是由于这种客观性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改造自我,成为真正的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成为一个乐观,快乐的人,眼中的现实就不会如此的骨感,则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就不会那么大。
其次,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瞬息万变,总会遇到许多大小各异的矛盾、挫折和冲突,给人带来烦恼与困扰。这时就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掌握与各种致病因素作斗争的主动权。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价值、目的、道路等观点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人的行为、活动方向和进行方式。
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以观点、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在人的个性的意识倾向中,而这种作为心理的稳定倾向的人生观,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人的心理功能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树立正确人生观,就能够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就能够为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实际上,树立正确人生观,也是人们的一种信念。在大干世界中,许多事情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信念对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对人的健康有着奇特的作用,信念在人们无能为力时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无论是来自思想意识或宗教信仰,还是来自丰富的经验,都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取得最好的结果。因此面对疾病或困扰,首先要树立信心,战胜疾病和困扰。如果无法战胜时,也决不要失望,承认并乐观地接受现实,这才是聪明之举。
再者,就是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一个人是价值的主体,他把自己和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他是价值的主体,有其价值的需要,他需要依靠他人和社会活动及社会成果来满足其自身需要,这是我们对社会所说的社会的索取,或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和尊重,这种满足让人得到生存与发展。从个人角度说,这是他的自我价值,总而言之,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的劳动,和他人进行交换,变成你的生存和发展等资料。相实现经济全球化那样。实现自我价值,就像开出租车的,每拉一位乘客,就会实现一份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尊重和应有的工资。要搞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像一张巨大的资源网。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主,会阻碍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社会的评价就不同。价值观的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向就不同。价值观不同人们选择的人生道路就不同,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坚定的信念,尽管人们都认为你错了。
最后,要科学的对待人生环境。有梦想,又有追求。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该有合理的心理定位.比如说大学生,这是一个高智商的群体,所以他们有一种优越感,在大学生找工作.择业时,形成了好的工作得不到,低不就的局面,有的干脆在家闲着,成了恳老族.在大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憧憬时,正确地自我评价与估计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大学生年轻是一个资本,其次大学生却缺乏经验,你们的专业等等,合理调整自己不符和实际的就业取向,例如:与他人攀比,面子主义等等.总之要使你的择业目标与你的心理定位相统一,不要成为过分的理想主义者,而要培养脚踏实地的从小事做起的能力。良好的交际能力。开集体与社会,如果你要想获得成功,你必须尽快融入你所在的单位团体或工作单位,做好自己的工作,伴好自己的角色.与他人协调地工作,完美的沟通,是一种基本的能力,一个人要想被集体所接受容纳,就必须有集体荣誉感,同时要尊重他人,接受集体的价值观念,决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更不能目中无人.与他人交往应遵行四大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人际交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影响。这就是说交流的双方都具有主体性,都有合理的利益,这决定了在集体中你不但要利己,而且要利他。做到投桃报李,礼尚往来。遵行四大原则,形成无形的人格魅力。实践能力。行动高于一切,当今某些中国优秀人才,到了外资企业,忽然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如一个技工,由此可见当当今的大学生应缺乏动手能力而失去许多机会与挑战.我们要学历,但不唯是学历,我们更要重视我们的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动,我们现在单纯强调学历与文凭的观念将会改变,学历与技能[动手能力]并重的观念将回被社会所接受.学历与技能并重的观念将会是一个潮流,我们必须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即很好的动手能力..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勇于面对是良师,是益友,因为挫折与失意在人生路上是少不了的.当一个大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一定会有许多不适应,加上工作的压力与挫折,会产生一种不平衡的心态,如何找到心里的平衡点?就需要自己的调整与勇敢面对.对自己不满得人和无加以客观的对待,不要怨天尤人,因为发牢骚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勇敢面对,并从挫折中汲取教训,自己才能吃一趼,长一智.以后才会有长途的发展,才有进步..拥有一技之长。人们都说要样样通,更要几样更通,坚决反对样样通通,样样松.由此可见,一技之长是必须的.在人生路上如果一人用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那么他们肯定会有自卑心理,觉得技不如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因为经营自己的短处回是你的人生贬值,发挥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灵感,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做一个成功的人士.。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在社会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做到既敢于竞争有善于竞争。面对日益变化的竞争社会,大学生应增强竞争意识,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提高参与竞争能力。正确认识竞争,正确的竞争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力,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在科技与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竞争必不可少。正确的竞争一定是合法的道德的竞争。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从形式说,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具体来说,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主角与配角的关系等。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无规不成方圆,但规则又离不开道德的维护。当今社会科技与经济日益全球化,要立于不败只地,良好的道德修养遇法律意识是必不可少的。道德是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他通过社会形式,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严格程序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