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安全技术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告诉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日益增加,煤炭能源在一段时期,仍是我国及世界的主要能源之一。从建国以来,我国的煤炭生产达到了历史新高。但是在煤炭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煤矿事故仍时常发生,吞噬者职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和集体财产的损失。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水、矿压、有害气体等多种自然灾害,对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关键字:有害气体、瓦斯、爆炸、预防
在煤矿进行生产作业的过程中,均不会不断放出和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如朝气、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主要来自煤层和煤系地层,目前国内外都输学者认为的有机成因说,从植物一体到泥炭居于化学成气时候;在地层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从褐煤到烟煤,直到无烟煤介于煤化变质成气时期,瓦斯就是贯穿于整个成煤过程的始终。
矿井瓦斯的突出:
在煤层或其附近进行采掘工作时,在采动影响下煤岩的原始状态下受到破坏,发生破裂,卸压膨胀变形,地应力重新分布等变化,部分煤岩的透气性增加。游离瓦斯在煤压力作用下,径由煤层的裂隙通道或暴露面渗透流出并涌出采掘空间。随着游离瓦斯的流出,煤体里面的瓦斯压力下降,这就破坏了原有的动平衡,一部分吸附瓦斯解吸转化为游离瓦斯并涌出。随着采掘工作面的不断扩展。所以瓦斯能够长时间涌出。与其对应的瓦斯特殊涌出是指在时间上突然在空间集中,大量的瓦斯涌出,主要有瓦斯喷出和煤与瓦斯突出。
井下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井下的一切高温热源都可以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但主要火源是放炮和机电火花,也由于通风、放炮和机电设备管理不严格,爆炸事故有可能发生,大多数爆炸事故是管理期疏忽和人为违反安全规程,以及缺少应有的纪律与责任的结果。
发生地点:煤矿任何地点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但大多数爆炸放弃发生在采掘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的地点为工作面上隅角。因为采空区内集村高浓度瓦斯,上隅角形成涡流后,瓦斯不容易被风流带走,所以容易积聚瓦斯,能达到爆炸浓度。上隅角附
近常设置回柱纹车等机电设备,工作面出口附近的煤帮在集中应力作用下,变得比较疏松,自由面增多,放炮时发生虚炮,产生火源的机会多。
采煤工作面另一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地点,是采煤机工作时切割机附近。截槽内、截盘附近和机壳与工作面煤壁之间,瓦斯涌出量大,通风不好,容易积聚瓦斯。采煤机割煤过程中,从煤壁和采落的煤炭中不断涌出瓦斯,且采煤机附近时集中涌出点。
(1)在采煤机周围,由于采煤机固体界面作用,风速变化大,构成风速变化剧烈区;风速由煤壁和采煤机周围等固体壁面向外快速增大;
(1)在采煤机下风侧从在局部涡流,在采煤机切割部处风
速变化大。
采煤机截割部处和采煤机后方一侧是进风流的下风侧和局部窝风点,瓦斯浓度大,是采煤机附近的两个高瓦斯浓度区。其中采煤机截割部处的瓦斯浓度最大,采煤机下风侧的瓦斯浓度也较高,且瓦斯浓度沿回风留方向增大。
掘进工作面容易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地点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如果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较远、风筒漏风太大或局部通风机供风能力不够,以致风量不足或风速过低,瓦斯容易积聚。另一方面,放炮、掘进机械、局部通风机、电钻等的操作管理如不符合规定,则容易发生高温火源。
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低瓦斯矿井,由于通风、放炮和机电设备管理不严格,爆炸事故有可能比高瓦斯涌出量矿井严重。分析爆炸
事故的原因还表明,绝大数爆炸事故是管理期疏忽和人为违反安全规程,以及缺少应有的纪律与责任的结果。
爆炸性的混合气体与高温火源同时存在,就将发瓦斯的初燃(初爆),初燃产生以一定速度移动的火焰面,焰面后的爆炸产物具有很高的温度,由于热量集中而使爆炸气体产生高温,由于热量集中而使爆源气体产生高温和高压并急剧膨胀而形成冲击波。如果巷道中有沉落的煤尘,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它们就能均匀分布,形成新的混合物,使爆炸过程得以继续下去。
爆炸时由于爆源附近气体高速向外冲击,在爆源附近形成气体稀薄的低压区,于是产生反向冲击波,使已遭破坏的区域再一次受到破坏。如果反向冲击波的空气中含有足够的甲烷和氧气,而火源又未消失,就可以 发生第二次爆炸。此外,瓦斯涌出较大的矿井,如果在火源熄灭前,瓦斯浓度又达到爆炸浓度,也能发生再次爆炸。
在煤层中或其附近进行采掘工作时,在采动影响下煤岩的原始状态受到破坏,发生破裂,卸压膨胀变形,地应力重新分布等变化,部分煤岩的透气性增加.游力瓦斯在其压力作用下,经由煤层的裂隙通或暴露面渗透出并涌向采掘空间.随着采掘工作的不断扩展,煤体里面的瓦斯压力下降,这就破坏了原有的动平衡,一部分吸附瓦斯将解吸转化为游离并涌出.这就造成了一定的煤矿安全事故.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瓦斯的及时处理和排放.掘进工作面容易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地点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如果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较远、风筒漏风太大或局部通风机供风能力不够,以致风量不足或风速过
低,瓦斯容易积聚。另一方面,放炮、掘进机械、局部通风机、电钻等的操作管理如不符合规定,则容易发生高温火源。
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则,是对一切非生产必需的热源,要坚决禁绝.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热源,必须严加管理和控制,防止它的发生或限定其引燃瓦斯的能力.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工具下井,井下禁止使用电炉,禁止打开矿灯,井口房,抽放瓦斯泵房以及通风机房周围20m内禁止使用明火,井下需要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对井下火区必须加强管理;瓦斯检定灯的各个部件都必须符合规定等等.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则,是对一切非生产必需的热源,要坚决禁绝.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热源,必须严加管理和控制,防止它的发生或限定其引燃瓦斯的能力.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工具下井,井下禁止使用电炉,禁止打开矿灯,井口房,抽放瓦斯泵房以及通风机房周围20m内禁止使用明火,井下需要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对井下火区必须加强管理;瓦斯检定灯的各个部件都必须符合规定等等.水灾也是煤矿事故中的一大灾害.地面防治水是防止或地表水流入矿井的重要措施,是防止矿井水灾的第一道防线.特别是对以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的矿井,更有重要意义.地面防止水工作,首先要有齐全,详细的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爆炸性的混合气体与高温火源同时存在,就将发瓦斯的初燃(初爆),初燃产生以一定速度移动的火焰面,焰面后的爆炸产物具有很高的温度,由于热量集中而使爆炸气体产生高温,由于热量集中而使爆源气体产生高温和高压并急剧膨胀而形成冲击波。如果巷道中有沉
落的煤尘,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它们就能均匀分布,形成新的混合物,使爆炸过程得以继续下去。
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事故的根本对策。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煤炭生产中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也表明,80%以上的伤亡事故与安全管理缺陷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做好了安全管理工作,就可以有效地控制80%以上事故的发生。
只有搞好安全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衙要的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相关、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搞好企业安全管理需要对企业各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包括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条件的改善,设施设备的维修、改造、更新,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作业方法和工艺过程的优化等等。企业安全状况的改善,必然大大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企业效益的增长。反之,事故频发不但造成人员的伤害、设备和财产受损,导致劳动生产率的降低,还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的稳定,从而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2008
周心权,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教材,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篇:煤矿安全论文(模版)
煤矿安全论文
“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是我们抓好安全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指导方针。这一理念是落实科学安全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集团公司全员抓安全思想与当前安全形势的具体结合,实现了由全面抓安全向重点抓安全的转变,是抓好安全工作的新思维,强化安全管理的新举措,对于搞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通三防”工作乃至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把这一理念贯彻落实到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做到“四个超前”。
一是要做到思想超前。当前,井下员工中一些非专职通风人员“一通三防”安全意识不强,“通风是通风区、防尘队等专职部门、专职人员的事”的思想还普遍存在,这对安全工作健康发展造成极大制约。“人人都是通风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井下作业的所有员工,这势必要求每一个井下员工进一步转变思想,适应当前安全形势发展的需要。落实“人人都是通风员”,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员工对“一通三防”工作重要性、危害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思想观念,增强超前预防的主动意识,落实超前预防的措施,彻底消除麻痹心理,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从思想上做到防患于未然。
做到思想超前必须加强宣传,提高员工对“一通三防”的思想认识。要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优势,广泛开展“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的学习宣传,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人人都是通风员”是实现做强同煤,造福员工的必然要求,是预防事故的超常规措施,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井下员工素质的需要,是落实“一通三防”责任,实现全过程抓安全的需要,是对“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深化和细化。让他们从那种“通风是专职人员的事,通风不关我的事”的思想阴影中走出来,清楚地意识到“一通三防”关系着自己的生命安全健康和切身利益,自觉地关注通风,参与“一通三防”管理,用“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
二是要做到责任超前。“人人都是通风员”这项超常规抓安全的一项措施,给予井下每一位员工权力,也赋予井下每一位员工以任务和使命。“一通三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通风专职队伍来管是显然不够的。井下员工既要肩负起抓好“一通三防”工作的责任,又要对自己和他人的“一通三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落实“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必须进一步细化管理责任,彻底消除“一通三防”管理上的死角和盲区,真正做到通风工作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
做到责任超前首先完善的健全“人人都是通风员”的组织体系,要把“一通三防”工作的责任逐级分解,层层落实。从安全第一责任人开始,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做到“人人为通风操心,个个为通风出力”,实现“一通三防”管理真正意义上的群防群治。
其次要要进一步增强专职人员责任意识,明确通风的工作目标,通风通风专职人员不仅要干好通风员,更要做到“人人都是通风管理员”,在实际工作中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头落实“一通三防”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经常深入各作业现场指导、帮助和监督其他非专业人员的“一通三防”工作,带动和促进各项“一通三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要做到工作超前。在“一通三防”工作中,一些职工及管理者发现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不正常情况时,总是以侥幸和“等等看”的态度任其发展。这样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一些隐患,尤其是细微隐患,我们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在事态恶化前提前做好整改。这样,既可以将所有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然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的“一通三防”管理水平。要针对井下员工的不同工种,制定周详的培训计划,大力普及“一通三防”基础知识,和“人人都通风员”的岗位标准。确保员工通过培训,能够把“三懂、三会、三做到”的要求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增强员工的自保互保能力。
其次要有计划、有安排地开展“一通三防”工作,彻底消除通风隐患,真正做到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坚决不生产。干任何工作都必须以保证“一通三防”安全为前提,对通风工作进行超前监控,将每一项工作超前布署,超前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做到防隐患于未然。
四是要做到落实超前。“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有了超前的思想,有了超前的责任,有了超前的工作,但如果不落实,也是一纸毫无意义的“空文”。“人人都是通风员”的理念说平容易做到难。因而,落实理念必须真抓实干。决不能把“人人都是通风员”作为空乏的一般号召当前一些重形式,停留在会议和文件中,而要有针对性,要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上,体现在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安全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措施中,落实到“一通三防”工作的安排布署上。当前,一些单位重形式,轻落实的现象依然存在。落实“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就是要让这一理念,真正围绕安全生产,发挥出实质作用,要把这一理念贯穿到安全生产全过程,要坚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少来套子,多抓落实,有强烈的时效观念,努力克服推拉扯皮现象,杜绝因制度、措施不到位造成的“一通三防”事故。
在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之后,就要及时地建立和实行落实工作责任制,要层层签定责任书,限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和标准,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同时,要对落实指标进行不断的检查和考核,并与奖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那种对工作落实不落实一个样,落实好落实不好一个样,落实多落实少一个样的现象。使“一通三防”的各项制度、措施都能够落实到位,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王雁斌
第三篇:煤矿安全论文
煤矿安全论文:浅析煤矿矿井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近几年来,国家、地方政府及企业抓安全工作的力度都加强了,各级安全检查也较多,绝大多数煤矿也已把安全指标纳入了承包及各种奖惩办法中,并与产量、利润指标一样考核和奖罚。这些强制性的措施和手段对安全工作理应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从煤矿近几年的安全状况看,其效果并不很理想:“三违”现象仍然较多,各类事故屡屡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损害了煤炭工业的社会形象。
基层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是认识上的,有的是管理上的,有的是资金上的。不下力气真正地解决这些问题,“安全第一”的方针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安全生产。下面从福建省煤矿安全状况滑坡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氛围,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23日通报了河南省新密市东兴煤业有限公司重大火灾事故原因,并分析了事发矿存在的大量违法违规问题。根据通报,3月15日晚,河南省新密市东兴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25人死亡。目前,事故调查组已成立,事故调查工作全面展开。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由于事发矿井西大巷第一联络巷处电缆着火,火势迅速扩大,引燃巷道木支架及煤层,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并沿进风流进入采煤工作面,造成人员中毒窒息。通报指出,事发矿属乡镇个体技改矿井,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按规定为停工停产矿井,但事发矿违法违规组织生产;井下机电管理混乱,使用非阻燃电缆盘放在巷道内,而非按规定悬挂;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违法违规生产未得到有效遏制。
1安全状况滑坡的原因分析
1.1对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
一是近几年来煤矿进入市场后,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非生产性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被大量的精减,职教部门是“有庙无和尚”,对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没有整体的计划和安排,即使上课也是流于形式。二是由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职工队伍中自觉接受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对安全学习不感兴趣,听不进,记不住,有躲避和逃课的主观愿望,即使是采取强制措施,学习效果也不佳。
1.2企业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较低
首先,煤矿管理干部,特别是班队级这些“兵头将尾”的基层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从积极肯干的生产工人中选拔上来的,他们在生产中能吃苦耐劳,有干劲,但安全意识不高。其次,有部分管理干部,甚至个别领导干部,对“安全第一”方针认识不够,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再次,许多工人干活凭经验,作业中必须遵守的《安全规程》、《作业规程》等对他们约束不大,可执行可不执行,有不少人的观点是“上班就要出煤,出了煤才有钱,管他违章不违章”。
1.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力
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按照要求真正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干部作风漂浮,有些干部下井不是为了管好安全生产,而是为完成规定的下井指标,走马观花现象不少;二是以包代管现象严重,不少煤矿把安全指标纳入承包内容后,对安全生产缺乏严密的管理措施和严格的考核办法,使各种安全承包流于形式;三是技术管理不到位,有的技术人员片面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写写《作业规程》、《技术措施》,至于现象施工是否按规定及施工质量如何,那是队长的事,不是自己的责任,从而导致了现场最直接的技术管理不到位,另外,在编制《作业规程》时有的与现场实际脱节,编制的内容大而全,工人记不住,对现场施工的实用性、指导性不强。
1.4追求产量而忽视工程质量
现场的安全监察同志在制止违章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和工人或基层干部发生一些冲突,在向工人宣传质量、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时,工人们总认为:“产量是硬指标,质量是次指标,安全是软指标”,因为
作业人员的经济利益是靠完成产量的多少而获得的。另一方面,上级下基层检查也是既下通知又打招呼,而区队为了检查合格,也停产整顿忙一阵,检查过后恢复了原来的面目,形成了应付检查的局面;本单位组织的每旬工程质量验收也基本形成了规律,检查过后又不顾质量赶产量,形成了不良循环。由此可见,工人几乎是长时间在工程质量差、安全状况差的环境里工作。
1.5劳动纪律松驰,“三违”现象严重
有的单位对工人只规定每月的出勤天数,而对职工的轮休日却无明确的安排,从而导致工人出勤混乱,打乱了正规循环的作业程度和正常的工作秩序,工作面条件好时就出现有的工人为了多赚钱,整月上班、工作面条件差时就出现不上班或混班的现象。纪律松驰,要求不严,必然导致“三违”的增多和事故的发生。
1.6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煤矿真正走上了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和种种原因的影响,致使煤矿经济效益低、安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
2解决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煤矿安全工作要从基础工作抓起
(1)加强区队及班组建设。要选择那些有知识、有责任心、有实际工作能力和重视安全生产的人担任区队长、班组长,充分发挥“兵头将尾”的作用,抓好现场安全和质量,及时排除隐患,把好现场生产安全关。
(2)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与责任制相配套的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办法,狠抓层次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严格按照责任制考核,严肃追查责任。
(3)落实和加强一些行之有效的基础管理制度。如各级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的下井检查制度、24小时领导值班制度、现场盯岗制度、交接班制度、抓“三违”目标管理制度、各专业的基础安全管理制度等等,将其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纳入安全考核的重要内容。
(4)狠抓以质量标准化为主体的基础工作。质量标准化是煤矿的命根子,把标准化工作抓紧、抓好了,就能保证多出煤,出好煤,安全状况稳定;反之,则事故不断,产量下降。要克服畏难情绪,突出抓好工作质量、操作质量和工程质量,以实现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各专业达标,促进矿井综合达标。
2.2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管理
煤矿安全涉及矿井地质、测量、采煤、掘进、通风、排水、提升、运输、供电、压风、防尘、安全监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的知识面广,门类齐全,因此必须落实以各级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中心的技术负责制,按照《规程》要求编制、审批作业规程、灾害预防计划及有关设计图纸。在执行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检查,务求落实,当发现编制的规程、措施不符合安全生产实际时,要及时修改、补充并按程序报批,使各项作业规程、措施真正起到指导安全生产的作用。
2.3保证必要的入,加强安全技术项目管理
必须正确处理好投入与安全、生产与效益、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下决心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对安全技措项目,要以计划,资金、技术方案、组织措施等各方面予以落实,纳入安全监察部门的考核和追踪管理范围,限期实施,投入使用,发挥作用,提高矿井的综合抗灾能力。对于因投入不足、将安全技措资金挪作它用及工程偷工减料造成事故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2.4切实提高职工的技术安全素质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人的素质问题,也就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的最重要问题。
要提高职工的技术安全素质,首先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质量达标准、安全创水平规范人的意识和行为,规范人的操作,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自觉行动,增强自主保安、紧急应变的能力;二是针对煤矿井下条件变化大、下井人员多、层次复杂、工种多、流动性大的特点,实行“广泛宣传、经常教育、强行培训、岗位练兵”等方式来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其技术安全素质。只有职工技术提高了,安全意识增强了,才能在生产中避免许多错误操作,及时排除各种事故和隐患,熟悉各种灾变前的预兆,从而掌握事故防治方法,遇到险情能采取急处理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2.5坚持群防群治,实行齐抓共管
一是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广大职工集中精力抓好安全生产,形成安全第一、警钟长鸣的氛围,针对不同时期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安全工作的新问题、新动向,耐心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职工群众,齐心协力地搞好安全生产;二是基层干部要以身作则,加强现场的生产指挥和安全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要与职工群众一道,即时排查,不让事故隐患蔓延和发展,提高职工群众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2.6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完善安全激励机制
具体做法有:对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职工,按照安全责任大小的不同实行安全风险抵押承包;对各区队实行安全质量结构工资考核办法;开展矿井级安全工作评比,矿井各部门开展保安竞赛等等。各种竞赛都要坚持目标具体、责任明确、量化考核、定期奖惩、认真兑现的原则,对于在抢险救灾、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人员,要给予重奖,对玩忽职守,冒险蛮干、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而造成重大事故及经济损失的人员,要及时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2010年10月16日6时许,河南省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平禹煤电公司四矿12190工作面发生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2500余吨,突出瓦斯量约18万立方米;当班入井276人,其中239人经及时抢救撤离安全升井,事故共造成37人死亡。事故发生时,该矿机电副总工程师在井下现场带班,在组织撤离有关人员后同时升井。
经查,该矿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事故当日在12190工作面切眼施工瓦斯抽放钻孔过程中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初步分析,事故暴露出该矿存在违规违章等严重问题:一是发生事故的工作面曾于2008年8月1日在掘进机巷时发生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死亡,但该矿没有真正吸取教训,以致再次引发了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二是该矿落实《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不严格、不认真,实施区域防突措施不到位,没有消除突出危险,在实施局部“四位一体”防突措施时发生突出事故;三是在采取施工防突措施期间,井下人员集中,劳动组织不合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这起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性质严重,影响恶劣。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提出以下要求:
2.7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加大安全监察力度
(1)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与监督体系,理顺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和安全监察管理工作体系,切实加强业务保安与业务
监察力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监察检查。
(2)各级领导要重视、关心和支持安监部门工作,安全第一责任者要亲自过问安监队伍的建设和工作情况,把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补充到安监队伍中去,要树立安监部门的权威、支持安监人员的工作。
(3)在健全法制、完善监察体制、强加安全管理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群众安全监督检查的作用。认真整顿安全检测、监察队伍,青年文明岗队伍、安全网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结语
总之,煤矿安全工作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通过各个部门扎扎实实的工作,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安全,保一方平安,以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第四篇:煤矿安全论文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套稳定大局。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典型的职工劳动强度高、从业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高的“三高行业”,在煤矿企业里安全自然就成了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国家和各级部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召开了多次会议。实践表明,安全生产管理光靠领导重视、开会议、发文件是不够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企业,每一个职工,注重企业内部具体日常化细节管理,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环节过程人手、注重生产日常细节管理,努力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本文根据自己的现场工作经验、结合企业的特点,谈几点对煤矿安全生产管
理工作的认识和看法。
一、把安全预防落到实处
安全预防“补牢”未必为“亡羊”,只有使得预防工作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安全工作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一)、做好“安全理念”的思想预防。生产过程中,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诸多事故的祸首。只有在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预防工作搞好,才能把事故后处理变为处理后无事故,避免企业因预防工作没做到位而造成事故,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
(二)、做好“安全文化”的行为预防。预防就是防患于未然。在事故发生前或刚有事故征兆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在行动上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造成事故隐患。避免有对工作不尽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一些小的隐患、缺陷心存侥幸心理,往往会把一些小事搞大、大事搞砸。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三)、做好“安全管理”的技术预防。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做好预防工作,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煤矿生产地质环境复杂,包容面广。对技术环节薄弱的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对安全法规、制度执行不力的,要敢于加大管理力度;设备有缺陷的要舍得投入资金进行革新改造。从设备质量、人员技术力量上做到预防。
二、安全管理必须务实
抓安全管理必须务实、任何的不务实、不作为和乱作为都有危害、都不可取。安全上一时的疏忽、侥幸,虽然可以在突击、蒙骗、辩解下脱逃责任,但却会留下一个潜伏的隐患,极易让人养成懒情的惯性心理。这种作风,拿来抓安全,轻则懒惰了自己,重则成了一种惯性,就会危及安全工作效率,影响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安全事大,关乎生命,人人有责。
“临时抱佛脚”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但却经不起明眼人的审查、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问题与隐患能隐藏一时,却也能在不经意时爆发,它若爆发,随之而来的,会是可怕的事故。对安全与隐患,轻易地相信自己的经验判断,而没有及时地采取措施,热衷于临时突击,当问题被查出,本身受到处罚,心里才明白平日里的不重视、不作为是多么地危险,然而此时的后悔与叹息,又有何用呢?
“没有铁打的基础,撑不起高楼”。安全工作,只有一点点地日常积累,让安全真真正正地入耳入脑人心,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日常的、扎实的安全工作。对安全工作一以贯之、常抓不懈,自然能够在“万变”地安全检查和安全事故面前从容淡定、游刃有余。
三、安全生产要强化细节管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也许太多的人,总不屑一顾安全管理的细节,殊不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
安全生产无小事。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带着“显微镜”深入一线检查隐患,运用“放大镜”及时整改隐患。要从大局着眼,从细微处人手,想在心理、挂在嘴上、看在眼里、跑在腿上,时刻绷紧安全这个神经。
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乏备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日常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心思缜密地注重细节,宝贵的生命就这样在疏忽中失去。
始终关注细节,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安全管理尤其要注重从细节入手,不忽视每一个细微环节,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漏洞,不留下任何一个死角,需要每个细节很完美很难,但只要一个细节没注意到,就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细节不是空喊出来的,它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关系着我们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
四、警惕不良习惯酿灾祸
在煤矿企业里,众多的职工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其中有些是有害的。如有的地面职工见到熟人喜欢打打闹闹,骂大会;有的井下个人工作间隙喜欢躲在巷道一角打瞌睡;有的干起工作毛手毛脚等等,这些都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记得在我的工作中,在一个掘进工作面,亲厉了这样一事;一天夜班,有名入矿不久的新个人工作闲暇时身子习惯地歪在巷道帮上打盹,脚伸到了轨道上,谁知运输车过来了,索幸有一位老师父路过这里,见此险情,猛然用脚将打盹的新工人踢醒,才避免了一场事故。班后这名新工人挨了批评,却深深感谢这位师傅。
其实,工作的过程中说笑打闹也好,干活毛手毛脚也好,都容易出现偏差酿成事故。一些企业结合单位实际开展岗位行为规范教育以及“手指口述”操作,就是为了纠正各种妨碍安全生产工作的行为习惯,保证职工在岗位尤其是在要害岗位上正规、集中精力操作,保障安全生产的有力举措。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随时都会出现,职工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时都有规规矩矩,执行制度、规范上岗,切不可死守自己的***惯、坏习惯,那样会误了制度和纪律的执行,毁了生产的安全。
五、安全工作靠大家
在现实工作中,一提到安全工作,一些人总不以为然,认为那是领导和安全员的事,与自己无关,或是关系不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形成这种认识误区的根源在于没有搞清楚,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这种认识的职工主观上产生麻痹,思想上警惕性放松,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对安全心不在焉,能应付则应付、能走“捷径”则走“捷径”,这就为事故发生埋下了祸根。
抓安全工作仅仅依靠领导和安全员是远远不够的,领导和安全员其职责主要是监督、检查,了解生产现场,班组安全状况,发现安全隐患,获取安全信息,消除安全隐患,促进安全生产。但是生产单位,员工多、生产面广、危险源点多,不可能派专人一直“关照”每位员工,更何况8小时以外呢?因此说,抓好安全工作更应该靠大家,靠我们每一个员工自己。
只有依靠自己,安全学习的积极性、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才会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才会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才能及时发现自己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能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和防范。其实依靠自己抓安全说到底就是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就能使广大员工自觉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讲标准、讲规程、查隐患、反违章,时时事事保安全”的思想,从而真正做到工作上“三不伤害”。“三不伤害”的精神实质,主要体现了一个“我”字,企业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我”组成,假如我们每一个职工都能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那么企业安全生产的大好局面就会形成。
六、安全工作需要强化闭环管理
发现了安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最终将安全隐患消除掉,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闭环管理,就是为了对安全隐患全部、干净、彻底消灭之,不留后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地单位在闭环管理方面做的还不够。处理起隐患来不是拖泥带水,就是不够果断,以至于旧的还没有解决,新的安全问题又接踵而至。
抓好安全闭环管理,其重要意义在于强调对待安全工作必须认真负责,不能遇到问题就绕道走或者互相推诿扯皮、踢皮球。一项工作如果只有开始而不收好尾,那这样的工作肯定是有缺陷的。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经常遇到。在调查事故起因时,往往会发现事故是隐患处理不彻底、留下的尾巴而致。等到人们大梦初醒时,一切都已悔之晚矣;一些安全检查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查出了问题,开出一张罚单或整改通知书,然后就万事大吉了,至于隐患有没有整改,整改到什么程度,好像已经不在关注的视线范围之内了。这样长期下去,不出问题才怪呢?
有则故事颇能给我们以启发;过去有一个猎人,同时去追几只兔子,结果追来追去,什么也没有捞到,最后落得个空手而归。这个故事的教训告诉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不能旁顾左右心分散。处理安全问题也是这样,要一件一件地去解决,要盯在现场,要有一种不处理好誓不罢休的决心。大家都这样去做了,安全隐患作威的空间必然就会越来越少。抓安全要有始有终,对安全隐患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真正做到安全闭环管理,只有如此,我们的安全生产才会有可靠的保证。
七、安全应多一些“自律”
说起安全的重要性,道理谁都懂。但能够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做好安全工作,却很难。
确保安全生产,除了企业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外,更需要职工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律己慎独的良好心态。如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发现有危险因素,即使没有安全员在现场检查监督,也决不能图省事存侥幸。要多做些准备,要坚持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尤其是没有人监督时,个别人往往会放松安全弦,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也敢贸然干。其实那些安全措施不是“秀”给检查人员看的花架子,即使一次侥幸违章行为逃避了处罚,也鼓励了冒险作业者的胆量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加强自律是做好安全的关键。
做善于自律的人,首先要有一颗关爱安全的心。不仅表现在自己的小组和团队成员之间,也应对不熟悉的人的安全多一些关心。这样.面对安全事故就会多一些警醒,少一些麻木;对他人的危险作业行为多些提醒,少些漠视;对自己的作业行为多些理智清醒,少些盲从糊涂。
做善于自律的人,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安全检查,只要安全措施得当,按章作业,对自己和他人安全负责,检查不检查都是一个样。
总之,安全生产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实实在在地坚持制度,狠抓落实;只有从预防抓起,从细节抓起;只有全员参与,共同营造;强调自主管理;注重日常基础工作,我们的安全工作才会更安全。
第五篇:煤矿安全论文
煤矿安全论文:浅析煤矿矿井滑坡的原因及对策
近几年来,国家、地方政府及企业抓安全工作的力度都加强了,各级安全检查也较多,绝大多数煤矿也已把安全指标纳入了承包及各种奖惩办法中,并与产量、利润指标一样考核和奖罚。这些强制性的措施和手段对安全工作理应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从煤矿近几年的安全状况看,其效果并不很理想:“三违”现象仍然较多,各类事故屡屡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损害了煤炭工业的社会形象。
基层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是认识上的,有的是管理上的,有的是资金上的。不下力气真正地解决这些问题,“安全第一”的方针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安全生产。下面从福建省煤矿安全状况滑坡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氛围,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1安全状况滑坡的原因分析
1.1对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
一是近几年来煤矿进入市场后,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非生产性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被大量的精减,职教部门是“有庙无和尚”,对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没有整体的计划和安排,即使上课也是流于形式。二是由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职工队伍中自觉接受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对安全学习不感兴趣,听不进,记不住,有躲避和逃课的主观愿望,即使是采取强制措施,学习效果也不佳。
1.2企业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较低
首先,煤矿管理干部,特别是班队级这些“兵头将尾”的基层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从积极肯干的生产工人中选拔上来的,他们在生产中能吃苦耐劳,有干劲,但安全意识不高。其次,有部分管理干部,甚至个别领导干部,对“安全第一”方针认识不够,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再次,许多工人干活凭经验,作业中必须遵守的《安全规程》、《作业规程》等对他们约束不大,可执行可不执行,有不少人的观点是“上班就要出煤,出了煤才有钱,管他违章不违章”。
1.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力
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按照要求真正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干部作风漂浮,有些干部下井不是为了管好安全生产,而是为完成规定的下井指标,走马观花现象不少;二是以包代管现象严重,不少煤矿把安全指标纳入承包内容后,对安全生产缺乏严密的管理措施和严格的考核办法,使各种安全承包流于形式;三是技术管理不到位,有的技术人员片面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写写《作业规程》、《技术措施》,至于现象施工是否按规定及施工质量如何,那是队长的事,不是自己的责任,从而导致了现场最直接的技术管理不到位,另外,在编制《作业规程》时有的与现场实际脱节,编制的内容大而全,工人记不住,对现场施工的实用性、指导性不强。
1.4追求产量而忽视工程质量
现场的安全监察同志在制止违章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和工人或基层干部发生一些冲突,在向工人宣传质量、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时,工人们总认为:“产量是硬指标,质量是次指标,安全是软指标”,因为作业
人员的经济利益是靠完成产量的多少而获得的。另一方面,上级下基层检查也是既下通知又打招呼,而区队为了检查合格,也停产整顿忙一阵,检查过后恢复了原来的面目,形成了应付检查的局面;本单位组织的每旬工程质量验收也基本形成了规律,检查过后又不顾质量赶产量,形成了不良循环。由此可见,工人几乎是长时间在工程质量差、安全状况差的环境里工作。
1.5劳动纪律松驰,“三违”现象严重
有的单位对工人只规定每月的出勤天数,而对职工的轮休日却无明确的安排,从而导致工人出勤混乱,打乱了正规循环的作业程度和正常的工作秩序,工作面条件好时就出现有的工人为了多赚钱,整月上班、工作面条件差时就出现不上班或混班的现象。纪律松驰,要求不严,必然导致“三违”的增多和事故的发生。
1.6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煤矿真正走上了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和种种原因的影响,致使煤矿经济效益低、安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
2解决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煤矿安全工作要从基础工作抓起
(1)加强区队及班组建设。要选择那些有知识、有责任心、有实际工作能力和重视安全生产的人担任区队长、班组长,充分发挥“兵头将尾”的作用,抓好现场安全和质量,及时排除隐患,把好现场生产安全关。
(2)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与责任制相配套的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办法,狠抓层次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严格按照责任制考核,严肃追查责任。
(3)落实和加强一些行之有效的基础管理制度。如各级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的下井检查制度、24小时领导值班制度、现场盯岗制度、交接班制度、抓“三违”目标管理制度、各专业的基础安全管理制度等等,将其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纳入安全考核的重要内容。
(4)狠抓以质量标准化为主体的基础工作。质量标准化是煤矿的命根子,把标准化工作抓紧、抓好了,就能保证多出煤,出好煤,安全状况稳定;反之,则事故不断,产量下降。要克服畏难情绪,突出抓好工作质量、操作质量和工程质量,以实现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各专业达标,促进矿井综合达标。
2.2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管理
煤矿安全涉及矿井地质、测量、采煤、掘进、通风、排水、提升、运输、供电、压风、防尘、安全监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的知识面广,门类齐全,因此必须落实以各级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中心的技术负责制,按照《规程》要求编制、审批作业规程、灾害预防计划及有关设计图纸。在执行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检查,务求落实,当发现编制的规程、措施不符合安全生产实际时,要及时修改、补充并按程序报批,使各项作业规程、措施真正起到指导安全生产的作用。
2.3保证必要的入,加强安全技术项目管理
必须正确处理好投入与安全、生产与效益、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下决心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对安全技措项目,要以计划,资金、技术方案、组织措施等各方面予以落实,纳入安全监察部门的考核和追踪管理范围,限期实施,投入使用,发挥作用,提高矿井的综合抗灾能力。对于因投入不足、将安全技措资金挪作它用及工程偷工减料造成事故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2.4切实提高职工的技术安全素质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人的素质问题,也就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的最重要问题。
要提高职工的技术安全素质,首先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质量达标准、安全创水平规范人的意识和行为,规范人的操作,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自觉行动,增强自主保安、紧急应变的能力;二是针对煤矿井下条件变化大、下井人员多、层次复杂、工种多、流动性大的特点,实行“广泛宣传、经常教育、强行培训、岗位练兵”等方式来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其技术安全素质。只有职工技术提高了,安全意识增强了,才能在生产中避免许多错误操作,及时排除各种事故和隐患,熟悉各种灾变前的预兆,从而掌握事故防治方法,遇到险情能采取急处理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2.5坚持群防群治,实行齐抓共管
一是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广大职工集中精力抓好安全生产,形成安全第一、警钟长鸣的氛围,针对不同时期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安全工作的新问题、新动向,耐心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职工群众,齐心协力地搞好安全生产;二是基层干部要以身作则,加强现场的生产指挥和安全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要与职工群众一道,即时排查,不让事故隐患蔓延和发展,提高职工群众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2.6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完善安全激励机制
具体做法有:对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职工,按照安全责任大小的不同实行安全风险抵押承包;对各区队实行安全质量结构工资考核办法;开展矿井级安全工作评比,矿井各部门开展保安竞赛等等。各种竞赛都要坚持目标具体、责任明确、量化考核、定期奖惩、认真兑现的原则,对于在抢险救灾、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人员,要给予重奖,对玩忽职守,冒险蛮干、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而造成重大事故及经济损失的人员,要及时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2.7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加大安全监察力度
(1)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与监督体系,理顺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和安全监察管理工作体系,切实加强业务保安与业务
监察力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监察检查。
(2)各级领导要重视、关心和支持安监部门工作,安全第一责任者要亲自过问安监队伍的建设和工作情况,把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补充到安监队伍中去,要树立安监部门的权威、支持安监人员的工作。
(3)在健全法制、完善监察体制、强加安全管理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群众安全监督检查的作用。认真整顿安全检测、监察队伍,青年文明岗队伍、安全网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结语
总之,煤矿安全工作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通过各个部门扎扎实实的工作,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安全,保一方平安,以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