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事项
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事项
(环资科)
(一)改革以GDP指标为核心的评价指标,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之中,将绿色GDP纳入地方各级政府政绩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深入探索包括绿色GDP的综合化指标体系,并且逐步提高资源、环境和社会指标的权重,制定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实施办法。
(二)制定用水总量控制管理条例,实现水资源有偿使用;出台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让水资源管理的成效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考核之中的重要一票,从而探索符合州情的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三)制定《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把建设生态文明实践中好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规章,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
(四)建立企业环保诚信补偿机制,将污染责任与补偿资金挂钩,州、县两级政府设立环境保护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污染治理和实行清洁生产。
(五)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行为准则,探索全面节约制度、社会监督举报制度建设,及时公布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整治,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曝光典型环境违法行为等。
(六)发展专业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成-1-
立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并建立相应网站,团结和带领各行各业有志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精英,更好服从服务全州大局,为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献计献策,加油鼓劲。
(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黔东南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管理办法,保障和促进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八)制定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建设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管理条例,并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
(九)制定黔东南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管理办法和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建设指导,进一步推进我州美丽乡村建设。
(十)积极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创办雷公山“绿色经济、消除贫困、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国际舞台展示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加强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合作,争取把黔东南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分会场,推动黔东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探路子、作表率。
第二篇: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转型改革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转型改革
齐建国 梁晶晶
2013-06-03 09:46:00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06月01日
历史实践表明,每一次文明转型都会引起人类经济社会体制和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革命。
我国在1978年以前处于农业文明主导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后开始逐步向工业文明转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里程碑。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需要再进行一次深入的改革。
生态文明转型改革难度更大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将意味着对创造财富的生产活动施加更严格的生态环境约束,如果没有革命性的技术体系创新,使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实现革命性的突破,生态文明建设将会使创造财富的生产成本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增加而增大,经济增长的速度将会降低,财政收入增长能力将会下降,从而降低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投入支出能力。
然而,生态文明建设却需要政府增加对生态恢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公共支出,这将与政府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低收入群体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增长形成矛盾。
其次,无论是通过增加资源税的途径激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是通过增加生态环境税的改革提高企业排污代价,都会增加企业成本,企业必将逐步通过价格变动向消费者转移这些成本。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可避免地会提高物价
总体水平,引起结构性物价上升。物价往往是社会中低收入群体最重要的利益关注,他们的生活水平对物价上升弹性最为敏感,这将会加大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压力。
第三,解决前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不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负担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成本,采取对高收入者征收生态环境税的方法获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投入来源。但这同样会遇到巨大阻力。
1978年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顺应每个社会成员追求物质利益的期望,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制度创新激发了所有人致富的积极性。除了生态环境代价以外,几乎没有人从改革中失去什么,只是有人得到了更多,有人得到的少一些,随着时间的积累,人们的物质利益差距扩大了。
而生态文明转型改革的目的不再只是要加快创造财富,而是要更加“公平”地分配财富,缩小收入差距,恢复被消耗掉的良好生态环境,这将会使一部分人在改革中失去一些既得利益。而这部分人正是居主导地位、具有话语权的社会群体,如果他们没有在思想上建立维护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保护社会正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责任的自觉,失去既得利益意味着他们也将会成为生态文明转型改革的阻力。
上述问题仅仅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这一场改革会遇到的诸多困难的一部分。
必须克服改革面临的基本矛盾,消除阻力
生态文明转型改革要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必须克服改革面临的基本矛盾,消除阻力。
第一,在全党和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这场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让“不管黑猫白猫,破坏生态环境就不是好猫”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意识自觉和行为自觉,这是这场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实施制度创新,建立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传统经济制度的核心之一是产权的确立和基于产权的利益分配制度体系。由于这一制度体系没有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要素植入其中,从而导致作为“社会共有自然资产”的生态环境“产权”缺位,造成生产者“公然盗用”“社会共有自然资产”——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社会共有自然资产”损失不能得到补偿。因此,生态文明转型改革必须建立起生态环境产权维护机制,把生态环境纳入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之中,建立生态环境管理与利用的公民参与决策制度,确立“社会共有自然资产”“产权”和利益补偿规则;改变和完善目前的征收排污费、开矿资源使用费和生态恢复保障金制度,实施污染物排放税和生态使用税“全税”制度、排污型消费产品环境消费税制度,形成完善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税收制度体系。
第三,全面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循环型技术经济范式,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传统工业文明下的技术经济范式是线性的,即“资源开采—生产加工—消费—废弃物排放”。生态文明下的生产者责任要延伸到对生态环境保护负责。资源开发者要对生态恢复负责,产品生产者要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后果负责。生产者对产品生产要从设计开始考虑全寿命周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对消费后的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使国民经济转变成基于绿色低碳技术支撑的“资源高效清洁开采—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废弃物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型技术经济范式。
第四,大力培育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国家生态功能区规划,实施国家生态恢复与优化保护战略,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建设产业,全面提升生态利用的经济效率。大力培育和发展环境保护产业,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实施长期税收优惠政策。
此外,还要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核算统计与评价体系。(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社科院博士生)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
讨论主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小组成员:余兰凤(2013224650)王晓丹(2013224610)洪丽君(2013164105)
就图书馆的自主学习,我们翻阅资料,了解到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随着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依然是2015年地方两会的热点话题。在两会现场中,以生态建设成共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为主题进行讨论,有效的在未来几年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什么是生态文明,在当今社会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落实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怀着这样的疑问往下探讨。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因此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议中指出,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扩展区域后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贯彻“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率先挖掘改革潜力,破解改革难题。并在会议中强调:
一·4省市党委和政府及中央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统筹谋划、加强协调,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方案,抓好各项改革开放试点事项实施工作,有效防控各类风险。要及时总结评估试点实施效果,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二·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全面推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重点工作,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习近平同志结合新的实践需要,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加丰富、更加系统、更加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一,作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第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第三,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第四,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第五,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第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例如湛江市,即将作为省运会东道主的二、三线城市。为了更好的迎接运动会,生态环境旅游建设成为重要的项目。市级领导为了更好的改善环境,开始执行了各种方案。比如市区开通绿色环保自行车,有效的减缓了出行交通阻塞;县区考察生态环境情况,进行对旅游区的宣传工作,为省志愿者提供美好的旅游景点:近期“特呈岛”海岛旅游景区全国竞选火爆进行中,这更好的促进了海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旅游经济。同时大学生对这个话题也十分关注,最近我校生科院于2015年04月18日开展生命科技文化节,宣传生态平衡对生命的重要性。还记得记者蔡静的采访报告《穹顶之下》吗?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雾霾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巨大,却无法控制。国家强烈要求保护生态,由于经济发展,地方生态的污染却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随着世界地球日的到来,小组讨论中提出了建议。
丽君作为参考
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必须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会议要求,加强顶层设计与推动地方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全党上下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推动世界绿色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部署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明确哪些突破口
会议要求,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会议明确,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出台相关改革方案,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生态环保知识,逐步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风尚。
2、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搜集、积累、整理、运用资料等能力
3、通过班会让学生理解: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让学生真正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自觉性,提高环保实践能力,增强环保责任感,激发热爱共有家园的情感。
4、为环保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活动重点:
通过班会让学生理解: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让学生真正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自觉性,提高环保实践能力,增强环保责任感,激发热爱共有家园的情感。活动步骤:
一、地球在哭泣。
二、生态文明我们在行动:
1、元旦前组织一次义务活动,班级卫生做好。
2、安排学生收集低碳生活小窍门,选择几条让学生讲讲。让他们在班上讲述环保真实故事。
3、班主任老师讲一讲我省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政治常识,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三、低碳环保倡议。班主任小结:
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的真好!搜索了这么多环境污染的资料,也在资源的节约上作出了表率,特别是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方面,制作的既美观又实用,真正做到了节约资源,减少能耗。的确,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需要我们每一人去维护。同学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下面由我们班所有班委向大家发出倡议。
四、班委发出倡议
绿色环保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绿色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今天的地球已是千疮百孔,伤痕累累。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提出倡议:节水为荣、节约粮食、节用电器、珍惜纸张、保护动物、回收资源、植树造林、少吃口香糖、不盲目攀比、不乱扔废弃物、选购绿色食品、不购买过分包装物品、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做环保宣传者、做环保自愿者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科学系13级网络(2)班
2014年12月19日
第五篇: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
一.是什么:
二.为什么:
1.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4.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有利于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6.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7.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8.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时政术语)
三.怎么样:
国家:
1.加强国际领域有关节能减排的经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
2.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
4.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控资源。制定财政措施,利用经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杠杆,引导全社会节能减排
5.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扭转粗放型发展方式,形成资源节约型发展方式
6.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时政术语)
7.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8.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9.引导公民树立环保意识,绿色消费
10.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企业:
1.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设备
2.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采用现代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战略,循环利用资源,创立企业自主品牌,生产适销对路环保产品,生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品,提高竞争力
个人:
1.消费者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坚持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2.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责任感。积极参加节能减排活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3.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转变消费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活质量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