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经济学试题(一)参考答案
劳动经济学试题
(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消费者
2、最低生活保障
3、边际成本,即劳动价格
4、增加的那些工人
5、越大
6、参量工资变化
7、共同偏好模型
8、非货币成本
9、信号功能
10、最低收入
二、概念比较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自然人口的增长的经济规律,特别是人口对物质资源消费的影响是其集中要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它更多地将人作为消费者来看待。劳动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和“劳动”。它研究处于市场活动中的劳动或工作的人,将人作为生产者而非消费者来研究。
2、答: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独立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A价格的变化,数量的增加对生产要素B的价格及数量没有任何影响,这两种生产要素就被称为独立的生产要素。
3、答:普通培训: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对多个雇主同样有用,例如教授基本阅读技能、指导秘书如何打字及如何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等。
企业是不愿意为员工提供适用性很强的普通培训,这一类培训任务往往交给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完成。
如果企业提供普通培训,一般是员工在接受培训期间接受一个低于本来能获得的工资更 1
低的起点工资。
特殊培训: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只对提供培训的企业有用,或者说能使提供培训的企业的生产率比其他企业要高的多。
在此条件下,员工的辞职率要低于普通培训条件下的员工的辞职率,因为受训员工承担了一部分培训成本,而且由此得到的特殊技能还不被其他企业所接受。同样,企业也不愿解聘员工,此类员工的离去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双方协商解决各自承担的成本与分享收益。
4、答:计件工资制,以完成工作数量或产品件数为计算报酬标准的一种制度。
优点:能使员工感觉公平,易于计算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减少监督人员等。
缺点: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团队精神不易形成,对机器设备的过度使用等。
作用:接受激励性的计件工资计划的员工比根据工时支付工资的同类员工所获得的工资要高,激励作用要大。
计时工资制度的优点:计时工资数额确定,计算简便;预算容易,员工收入稳定;员工可专心提高产品质量。
缺点:是一种过程管理,监督成本太大,存在着明显的激励不足。
解决办法: 强化对工作的考核,实行成就工资制度,激励性工资制度等,并辅之于多种多样的奖励制度,包括集体激励制度,以解决个人激励不足的问题。
5、答:摩擦性失业的特征:
它影响了跨越所有人口群体、行业和地区中相对大的数目的人。
倾向于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
一定量的摩擦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摩擦失业不仅仅带来经济成本,还会带来一些明显的经济利益。
对单个工人而言,如果短期失业使它能进行更大范围的工作搜寻,那失业就是一项值得的投资;对整个经济而言,如果劳动力流动过程是为了在地区和企业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劳动力分配,那一定量的摩擦失业是必要的。
结构性失业的特点:倾向于集中在确定的群体,即那些受技术改变,所在企业衰退或在整个国家内的工作移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群体。
►失业时间相对较长。
►减少结构失业的几种公共政策
►政府对培训项目的提供或资助
►通过提供再次安置津贴鼓励失业者流动,走出经济不景气地区。
►通过提供给长期失业者的公共服务工作,作为政府最后雇主的应对措施。
周期性失业的特点:随着经济的扩张与收缩而变化,倾向于整个经济的范围。
减少结构失业的公共政策:最直接的办法是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以确保持续健康稳定的经济增长率。另一个方法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扩大就业。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答: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技术、时间长短、企业目标、社会制度安排。
2、答:劳动力流动的成因有:
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差异
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强化工作匹配的意愿
3、答: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50—70年代末,这一阶段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慢,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数量相对较少。
第二阶段是80—90年代末,这一阶段城市化速度较快,不是以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为主要特征,而是以开放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对户籍管理工作进行试验性改革,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化与小城镇结合等为主要特征。
第三阶段是2001—现在,在更为市场化的条件下推进,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正在酝酿对户籍制度进行实质性改革。
4、答:第一,统计上有两个失业率。登记失业率:统计的失业人员指有非农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内(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业登记的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常住人口中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无工作,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第二,我国失业人员的范围是不考虑农村的。
第三,失业与就业概念范畴交叉。登记失业者中有相当部分人员正在打工或从事其它有酬的临时工作,并不是真正的失业者,存在着所谓“隐性就业”的情况;国有、集体企业在册职工中有一部分人员并未从事劳动,如一些下岗及内退人员等,但仍被作为从业人员统计;国有、集体企业存在大量的冗余人员,他们处于隐性失业或就业不足状态;农村中的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员。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答:我国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进城劳动力与城市剩余劳动力之间争夺就业岗位的冲突。
农村进城劳动力成为社会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户籍障碍
信息障碍
成本障碍
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的对策:
►将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看待
►强化劳动者的流动激励,通过财政援助推动劳动者的流动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2、答:在初次分配领域,应坚持在公平基础上的以效率为主的分配原则,主要由市场调节;在再分配过程中,坚持效率基础上的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强化政府调节。具体措施如下:
►注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城镇化。
►推进市场化的改革,如打破不必要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 建立规范的市场竞争机制。
►完善和加强我国的税收政策。加快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的改革,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等。
►救助社会贫困层,保障贫困家庭。
►促进公平竞争,完善劳动力市场。
第二篇: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的学问。
A、劳动生产率 B、劳动的人 C、劳动资料 D、劳动要素
2、劳动力是指()
A、人的劳动能力
B、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人”
C、简单的生理劳动
D、劳动
3、劳动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起,当左边比右边陡峭,这种形状说明……()
A、货币收入越高,闲暇时间越少
B、货币收入越高,闲暇时间越多
C、货币收入越代,闲暇时间越低
D、货币收入高、低,对闲暇时间无影响
4、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存在以下关系()
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工作时间减少
B、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作时间增加
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时,工作时间减少
D、替代效应小于改入效应时,工作时间增加
5、人力投资收益是()
A、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
B、劳动力质量提高为劳动者增加的收入;
C、国家和家庭收回用于劳动力生产的全部费用;
D、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和劳动力质量提高为劳动者增加的收入
6、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劳动力需求应符合()
A、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大于工资率
B、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小于工资率
C、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等于工资率
D、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等于产品生产成本
7、如果货币工资不变,物价上涨,实际工资()
A、上市
B、不变
C、难以确定
D、下降
8、周期性失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过程的周期性
B、劳动力再生产的周期性
C、经济周期中萧条阶段的经济下降所造成的劳动力需求不足
D、失业的周期波动
9、劳动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需求()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判定
10、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弹性为()
A.0
B.1
C.正无穷
D.不确定
11、长期劳动力需求行为不同于短期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在于()
A.企业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
B.企业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
C.企业不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
D.企业不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
12、工资制度可以分为工资生成制度和()两大类。
A、工资形成制度 B、工资发放制度 C、工资支付制度 D、工资使用制度
13、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供给减少时,则均衡工资率()。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14、如果货币工资不变,物价上涨,实际工资()
A、上涨
B、不变
C、难以确定
D、下降
15、周期性失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过程的周期性
B、劳动力再生产的周期性
C、经济周期中萧条阶段的经济下降所造成的劳动力需求不足
D、失业的周期波动
16、两种劳动力间为总替代关系时,其交叉工资弹性为()
A.正B.负
C.零D.任意值
17、收入分配完全不均等时,基尼系数等于()
A.0
B.1C.-1
D.2
18、以下会抑制企业扩大对劳动力需求的政策是()
A.扩张性的货币政策B.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C.鼓励就业的政策D.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19、工资差异是指各类人员()的差异。
A.工资形式B.总收入
C.工资水平D.劳动成本
20、奢侈品与生活必需品相比较而言,其劳动力需求弹性()。
A.为零
B.大
C.小
D.相等
二、多项选择题
21、工资率的高低代表闲暇机会成的高低,那么()
A、闲暇的机会成本越高人们选择闲暇的可能性越小
B、闲暇的机会成本越低人们选择闲暇的可能性越大
C、工资率越低,人们工作的可能性越小
D、工资率越高,人们工作的可能性越小
E、工资率越高,人们工作的可能性越大
22、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有()
A、各级正规教育 B、在职培训 C、健康保健 D、劳动力流动 E、劳动力流转
23、按照劳动力需求的层次来划分,其主要形式有()
A、长期需求 B、企业需求 C、行业需求 D、市场需求 E、短期需求
24、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论述,正确的是()。
A、无差异曲线随主体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
B、同一主体的无差异曲线绝对不能相交
C、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低
D、在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E、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为凹向原点
25、影响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因素主要有()
A、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发展水平
B、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科学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发展水平D、劳动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演变
E、劳动力质量的提高状况
26、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有()
A、间接性 B、迟效性 C、长期性 D、异质性 E、投资收益的广泛性
27、对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
B、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减
C、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
D、第三阶段总产量增加
E、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
28、按照竞争自由度划分,劳动市场可分为()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市场
C、不完全竞争市场 D、充分竞争市场 E、不充分竞争市场
29、劳动力市场机制包括()
A、工资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风险机制 E、调节机制
30、影响微观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A、经济效益 B、物价水平C、劳动力配置 D、工资分配形式 E、劳动差别
三、判断说明
31、人力资源在社会中总是创造财富的。
32、劳动力资源仅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这一方面。
33、个人在劳动力供给中,资源约束条件是不一定的。
34、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35、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都是现行市场工资率的制定者。
36、劳动力需求弹性较大,意味着企业的雇工数量对工资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低。
37、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一定以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为必要的前提条件。
38、影响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
39、工资歧视是指劳动者同工不同酬。
40、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货币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也不会改变。
四、简答
41、人力资本的特征有哪些?
42、为什么说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
43、劳动力供求关系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表现形式有什么?
44、劳动力流动的规律有哪些?
五、论述
45、论述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
46、论述影响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A
5、C
6、D
7、D
8、C
9、B10、C
11、B
12、A
13、B
14、D
15、D
16、A
17、B
18、D
19、C 20、B
二、多选
21、ABCE
22、ABCD
23、BCD
24、ABD
25、ACDE
26、ABCDE
27、ACE
28、ABC
29、ABCD 30、ACDE
三、判断说明
31、错。既是财富的创造者,又是财富的消耗者。
32、错。既包括数量,还包括质量。
33、错。资源约束条件是给定的。
34、对。
35、错。是现行市场工资率的接受者。
36、错。企业的雇工数量对工资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高。
37、错。不一定以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为必要的前提。
38、错。除了经济因素,还有非经济因素。
39、对。
40、错。实际工资会下降。
四、简答
41.(1)对人身和物质资本的依附性;(2)时效性;(3)再生性和价值的递增性;(4)不可计量性。
4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雇主需要多少劳动力,是由市场对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引起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因为社会对物质产品和服务有所需求。
43、(1)供大于求。表现为劳动力过剩,存在相当数量的失业或潜在失业人口。
(2)供小于求。表现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缺乏劳动力,企业和社会扩大生产时难以找到充足的求职人员。
(3)供求均衡。表现为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与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达到均衡。
44、(1)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2)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劳动力流动;(3)体力劳动力向脑力劳动力流动;(4)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劳动力流动;(5)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的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流动。
五、论述
45、(1)宏观因素。第一,宏观经济状况。第二,社会经济政策。第三,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第四,国家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受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工资率差距。第五,劳动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2)与个人或家庭参与劳动决策直接相关的因素。第一,性别。第二,工资政策和工资关系。第三,工资水平。第四,个人非劳动收入。第五,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
46、(1)影响宏观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第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第二,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第三,社会劳动生产率。第四,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第五,政府政策的调节。第六,物价变动。第七,员工生活费用及水平。
(2)影响微观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第一,经济效益。第二,劳动力配置。第三,工资分配形式。第四,劳动差别。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的学问。
A、劳动生产率 B、劳动的人 C、劳动资料 D、劳动要素
2、劳动力是指()
A、人的劳动能力
B、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人”
C、简单的生理劳动
D、劳动
3、劳动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起,当左边比右边陡峭,这种形状说明……()
A、货币收入越高,闲暇时间越少
B、货币收入越高,闲暇时间越多
C、货币收入越代,闲暇时间越低
D、货币收入高、低,对闲暇时间无影响
4、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存在以下关系()
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工作时间减少
B、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作时间增加
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时,工作时间减少
D、替代效应小于改入效应时,工作时间增加
5、人力投资收益是()
A、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
B、劳动力质量提高为劳动者增加的收入;
C、国家和家庭收回用于劳动力生产的全部费用;
D、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和劳动力质量提高为劳动者增加的收入
6、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劳动力需求应符合()
A、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大于工资率
B、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小于工资率
C、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等于工资率
D、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等于产品生产成本
7、如果货币工资不变,物价上涨,实际工资()
A、上市
B、不变
C、难以确定
D、下降
8、周期性失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过程的周期性
B、劳动力再生产的周期性
C、经济周期中萧条阶段的经济下降所造成的劳动力需求不足
D、失业的周期波动
9、劳动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需求()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判定
10、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弹性为()
A.0
B.1
C.正无穷
D.不确定
11、长期劳动力需求行为不同于短期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在于()
A.企业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
B.企业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
C.企业不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
D.企业不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
12、工资制度可以分为工资生成制度和()两大类。
A、工资形成制度 B、工资发放制度 C、工资支付制度 D、工资使用制度
13、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供给减少时,则均衡工资率()。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14、如果货币工资不变,物价上涨,实际工资()
A、上涨
B、不变
C、难以确定
D、下降
15、周期性失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过程的周期性
B、劳动力再生产的周期性
C、经济周期中萧条阶段的经济下降所造成的劳动力需求不足
D、失业的周期波动
16、两种劳动力间为总替代关系时,其交叉工资弹性为()
A.正B.负
C.零D.任意值
17、收入分配完全不均等时,基尼系数等于()
A.0
B.1C.-1
D.2
18、以下会抑制企业扩大对劳动力需求的政策是()
A.扩张性的货币政策B.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C.鼓励就业的政策D.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19、工资差异是指各类人员()的差异。
A.工资形式B.总收入
C.工资水平D.劳动成本
20、奢侈品与生活必需品相比较而言,其劳动力需求弹性()。
A.为零
B.大
C.小
D.相等
二、多项选择题
21、工资率的高低代表闲暇机会成的高低,那么()
A、闲暇的机会成本越高人们选择闲暇的可能性越小
B、闲暇的机会成本越低人们选择闲暇的可能性越大
C、工资率越低,人们工作的可能性越小
D、工资率越高,人们工作的可能性越小
E、工资率越高,人们工作的可能性越大
22、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有()
A、各级正规教育 B、在职培训 C、健康保健 D、劳动力流动 E、劳动力流转
23、按照劳动力需求的层次来划分,其主要形式有()
A、长期需求 B、企业需求 C、行业需求 D、市场需求 E、短期需求
24、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论述,正确的是()。
A、无差异曲线随主体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
B、同一主体的无差异曲线绝对不能相交
C、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低
D、在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E、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为凹向原点
25、影响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因素主要有()
A、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发展水平
B、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科学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发展水平D、劳动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演变
E、劳动力质量的提高状况
26、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有()
A、间接性 B、迟效性 C、长期性 D、异质性 E、投资收益的广泛性
27、对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
B、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减
C、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
D、第三阶段总产量增加
E、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
28、按照竞争自由度划分,劳动市场可分为()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市场
C、不完全竞争市场 D、充分竞争市场 E、不充分竞争市场
29、劳动力市场机制包括()
A、工资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风险机制 E、调节机制
30、影响微观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A、经济效益 B、物价水平C、劳动力配置 D、工资分配形式 E、劳动差别
三、判断说明
31、人力资源在社会中总是创造财富的。
32、劳动力资源仅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这一方面。
33、个人在劳动力供给中,资源约束条件是不一定的。
34、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35、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都是现行市场工资率的制定者。
36、劳动力需求弹性较大,意味着企业的雇工数量对工资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低。
37、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一定以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为必要的前提条件。
38、影响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
39、工资歧视是指劳动者同工不同酬。
40、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货币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也不会改变。
四、简答
41、人力资本的特征有哪些?
42、为什么说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
43、劳动力供求关系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表现形式有什么?
44、劳动力流动的规律有哪些?
45.就业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46劳动力供给的三大假设分别是?
47.工作搜寻收益的变动规律是什么?并简述其原因。48.外部因素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有哪些? 49.为什么劳动力市场是非均衡市场?
五、论述
50、论述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
51、论述影响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
52、(1)阐述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劳动供给时间变动的影响。(2)画出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并说明成因。
(3)分析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同的原因。
53、作图分析发散型蛛网动态均衡原理以及与现实状况的对比。
六、名词解释 54.摩擦性失业: 55.收入效应: 56. 劳动力需求: 57.规模效应: 58.实际工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A
5、C
6、D
7、D
8、C
9、B10、C
11、B
12、A
13、B
14、D
15、D
16、A
17、B
18、D
19、C 20、B
二、多选
21、ABCE
22、ABCD
23、BCD
24、ABD
25、ACDE
26、ABCDE
27、ACE
28、ABC
29、ABCD 30、ACDE
三、判断说明
31、错。既是财富的创造者,又是财富的消耗者。
32、错。既包括数量,还包括质量。
33、错。资源约束条件是给定的。
34、对。
35、错。是现行市场工资率的接受者。
36、错。企业的雇工数量对工资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高。
37、错。不一定以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为必要的前提。
38、错。除了经济因素,还有非经济因素。
39、对。
40、错。实际工资会下降。
四、简答
41.(1)对人身和物质资本的依附性;(2)时效性;(3)再生性和价值的递增性;(4)不可计量性。
4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雇主需要多少劳动力,是由市场对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引起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因为社会对物质产品和服务有所需求。
43、(1)供大于求。表现为劳动力过剩,存在相当数量的失业或潜在失业人口。
(2)供小于求。表现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缺乏劳动力,企业和社会扩大生产时难以找到充足的求职人员。
(3)供求均衡。表现为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与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达到均衡。
44、(1)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2)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劳动力流动;(3)体力劳动力向脑力劳动力流动;(4)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劳动力流动;(5)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的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流动。
45、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从事合法社会劳动;获取报酬 46、1、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2、市场环境是完全竞争的;
3、劳动力质量具有同质性。
47、边际收益递减。原因:
1、工作搜寻总是从最有希望的机会开始的;
2、随着搜寻过程中得到的工资越来越高,进一步获得更高工资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3、工作搜寻的时间越长,搜寻者在剩下的生命周期中享用高工资的时间越短 48、1、市场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影响;
2、政府对企业工资水平调控决策的影响;
3、物价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
4、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
5、行业工资水平的变化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
49、工资具有刚性;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劳动力供给量受劳动供给主体主客观条件限制;信息不足;过度选择;制度和政策因素
五、论述
50、(1)宏观因素。第一,宏观经济状况。第二,社会经济政策。第三,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第四,国家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受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工资率差距。第五,劳动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2)与个人或家庭参与劳动决策直接相关的因素。第一,性别。第二,工资政策和工资关系。第三,工资水平。第四,个人非劳动收入。第五,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
51、(1)影响宏观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第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第二,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第三,社会劳动生产率。第四,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第五,政府政策的调节。第六,物价变动。第七,员工生活费用及水平。
(2)影响微观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第一,经济效益。第二,劳动力配置。第三,工资分配形式。第四,劳动差别。
52、(1)收入效应: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通常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闲暇时间增加,导致劳动者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
替代效应:在总效用和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的增加使闲暇的相对价格提高,导致对闲暇的需求减少,从而提高工作动机,增加劳动力供给。(2)
当w 当w>w。时,工资率较高且收入也高,由于工资率提高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 (3)工资率变化所导致的收入效应一般而言小于替代效应。这是因为工资率变化的替代效应会在任何人身上发生作用,而收入效应只能在某些人身上发生作用。对于人均收入较低、家庭负担较重的人而言,只要工资率提高,就会增加劳动力供给。 工资率的提高可能会使一部分人由于收入效应的作用而减少劳动力供给,但同时又会吸引本来不在该劳动力市场的人进入这一市场,从而使劳动力供给总量最终呈增加趋势 53、假设:劳动力供给决策的形成时间在本期,劳动力决策的执行时间在下期,两期之间已经形成的劳动供给决策不变;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率;本期的工资率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 发散型蛛网的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说明工资率的变动对供给的影响大于对需求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工资率的波动导致对供给量的影响越来越大,劳动力的供求和工资率的波动距离均衡点越来越远,无法达到均衡状态。现实情况:劳动力的供给者对工资率存在某种预期,如果现实工资率大于均衡工资率,他们的工资预期会下降,所以不会再根据本期的工资率来决定下期的供给量,因此,现实中很少出现发散型蛛网现象。 六、54、(由于劳动力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岗位之间存在时间或空间差而形成的一种失业现象) 55、(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56、(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57、(工资的上升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引起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产品需求下降,企业生产规模缩小,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的现象) 58、(经过价格指数修正后的货币工资,是工资所表现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及服务的数量,是劳动者实际所得的工资) Ky 劳动经济学题库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D 5.D 6.B 7.B 8.C 9.B 10.A 11.B 12.C 13.B 14.B 15.D 16.D 17.C 18.D 19.B 20.B 21.B 22.A 23.C 24.A 25.D 26.B 27.A 28.A 29.A 30.C 31.C 32.A 33.C 34.D 35.B 36.A 37.B 38.C 39.B 40.C 41.B 42.D 43.A 44.A 45.B 46.A 47.B 48.C 49.C 5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BCDE 3.ABCDE 4.ABCDE 5.ACDE 6.BD 7.ABCD 8.ABCD 9.ABC 10.ABC 11.ACE 12.BCDE 13.ABCD 14.ABD 15.ABCD 16.ABCDE 17.CDE 18.ABDE 19.ABE 20.ABCD 21.ABCDE 22.ABCDE 23.ABCD 24.BC 25.ABCDE 三、名词解释题 1.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实质上是指在某种工资率和制度劳动时间给定的条件下,劳动收入的增加能否补偿闲暇减少所带来的效用损失,即闲暇的效用与劳动收入的效用的相互替代关系。 2.计件工资--按照工人生产的合格品的数量(或作业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来计算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它不是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而是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成果——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来计算 3.福利--是员工的间接报酬。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同时福利必须被视为全部报酬的一部分 4.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5.季节性失业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的变化对生产、消费产生影响所引致的失业,称为季节性失业.6.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将提高。 7.工资刚性:货币工资水平一般没有向下浮动的可能性。 Ky 8.内部劳动力市场:指企业中工作岗位上的劳动力供求不通过外部市场,而是通过企业内部原有人员之间进行调剂而实现的一种调整机制。 9.摩擦性失业:由于劳动力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岗位之间存在时间或空间差而形成的一种失业现象 10.实际工资:经过价格指数修正后的货币工资,是工资所表现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及服务的数量,是劳动者实际所得的工资 四、简答题 1、简述劳动力流动的条件 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异。社会对劳动者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权。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巧和工作能力的专门化 2、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各级正规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健康保健,人们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3、最低工资制度的社会经济作用是什么? 对于低收入阶层或收入不稳定的劳动者,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对每一个劳动者提供一份有保障的收入,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维持社会政治与经济秩序的稳定。减少社会贫困现象,削弱通货膨胀的消极影响,维持一定的社会购买力,为生产正常发展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制约平均工资的变化 4.劳动力需求具有哪些特点?(1)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2)劳动力需求与物质产品需求有本质区别(3)劳动力的市场需求量大小与价格水平密切相关(4)劳动力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5)劳动力需求的直接基础源于就业岗位的形成和扩大 5.社会保障具有哪些作用?(1)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2)凭借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使弱势群体维持基本生活,缩小贫富差距。 Ky(3)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4)可以使劳动者在失业时得到生活保障,还可以使动者得到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5)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经济运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对社会总需求的过分收缩和膨胀起到缓解作用。 6.影响宏观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国民经济发展水平(2)国民收入分配的水平(3)社会劳动生产率(4)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5)政府政策的调节(6)物价变动 (7)员工生活费用及水平7.简述工资职能有哪些? 工资职能即由工资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作用。(1)补偿职能(劳动力消费补偿职能)(2)激励职能(3)调节职能(4)效益职能 8.简述就业结构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1)就业结构合理是经济结构合理从而使产出最大、效益最高的保障(2)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结构的其他方面。影响就业结构的各种因素,通过就业结构又影响到产业结构和其它经济结构。 (3)就业结构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就业结构的形成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也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就业结构形成后也不单单与经济活动相联系,而是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诸领域。社会的就业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社会稳定,扩大就业总规模的各种措施中,调整就业结构是其中重要的手段。9.简述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Ky 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相互作用,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即实现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其意义: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的前提下,社会产出亦能取得最高水平。 (2)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不存在任何职业、行业的和地区的工资差别(3)使经济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10、简述周期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波动而形成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引起劳动力市场失衡所造成的失业 主要原因有 (1)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2)人力资本投资的非均衡性(3)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要求 11.劳动力流动的规律有哪些? (1)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 (2)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劳动力流动(3)体力劳动力向脑力劳动力流动(4)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劳动力流动 (5)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的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流动 12.简述工资差别的成因(1)产业(企业)间工资差别(2)职业间工资差别(3)劳动者个人间工资差别(4)地区工资差别(5)年龄与性别间工资差别 13.什么是工会?试论述工会的积极功能 Ky 工会是劳工及被雇者自发组成,以维持及改善劳动条件与生活状况,保障劳工本身权益的永久性团体。工会的功能:(1)经济性的功能;(2)政治性的功能;(3)社会性的功能;(4)心理性的功能。 14.摩擦性失业的定义及产生主要原因是什么? (1)摩擦性失业: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差而形成的失业;产生原因:(1)劳动力市场的动态性;(2)就业信息的不完全性;(3)现行经济制度的制约性。15.为什么劳动力市场是非均衡市场? 工资具有刚性;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劳动力供给量受劳动供给主体主客观条件限制;信息不足;过度选择;制度和政策因素 五、材料分析题 1、“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并尤其在春节时期尤为明显。2009年8月以来,据多家媒体报道,在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很多中小企业的订单大量增加,但是却招不到工人。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显示,这个接纳全国近1/3农民工的地区,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在1:1.14到1:1.51之间,也就是说每个求职的人有1个以上岗位虚位以待;在温州,2009年8月份该地区职介中心的用工缺口占比73%多,相比2009年6月52%上升了21个百分点。(1)请用劳动经济学的知识,分析造成“民工荒”的原因 1.长期的劳动力供求格局发生变化。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普遍作用,人口转变已进入低生育阶段,劳动适龄人口的增长率已经开始迅速减缓,每年平均只有1%略强,并预计在2015年转为负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吸纳殆尽,不足以补偿城市用工量。所以,劳动力供求的数量格局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口红利”渐渐减少。 2.劳动力工资粘性。近几年来,我国CPI指数平均每年以6%左右的幅度增长,而工人的名义工资只有小幅增长,这就导致了实际工资的负增长状态。并且国内总需求的增加与工资上涨不挂钩。所以当前的民工荒是总需求迅速上升而工资调整呈现粘性的宏观经济波动。 3.供求的结构性失衡导致技工荒。随着城市产业不断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 Ky 密集型、力供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 4.国家的惠农政策效益、“三农”扶持力度加强、鼓励农民创业。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直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陆续出台的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稳定粮食价格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与经济收入。 5.农民工工资和福利水平过低、劳动保障制度缺失。另外,09年来经济回暖使制造业企业形势大好导致用工量急剧增加,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加速扩大了本土劳动力需求,这些都是导致“民工荒”现象加剧的影响因素(2)如何应对“民工荒”,请提出建议。 1.通过政策手段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农民工实际工资,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确定合理工资能促进劳动积极性,缓和劳资关系。虽然在短期内加大企业的资金负担,但长期来看是有利于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矛盾的缓和的。2.加快提高以农民工为重点的社会保障覆盖率。为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社会保障,能提高农民工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无论是应对劳动力短缺还是周期性就业冲击,社会保障的覆盖水平都可以发挥积极的稳定作用。3.通过深化教育和加大培训力度,解决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这是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根本方式,政府应该着力提升国内劳动力水平,加大技术性人才培养的投入,是劳动力质量和工资水平都能有相应的提升。 4.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的形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然出现。内地务工人员价值实现的需要,国内制造业的低水平现状要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重视产业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将传统的粗放型、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朝着集约式、高效率的先进制造业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沿海发达地区乃至我们整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2、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效果最为明显的时期,这 30 多年来,是我国农村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最快的时期,我国农村的就业矛盾极其突出。经过 30 多年时间,有超过 1.35 亿农村劳动力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了就业转移,其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不仅是改革开放前30多年不可比拟的,就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了不起的巨 Ky 大的成就。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农村非农产业和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增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真正开始了大规模转移。 (1)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一)经济技术方面的原因 1、科技进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动力。科技进步和人们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会使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这就要求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能充分就业的领域,包括工业、第三产业和农业大生产内部。 2、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要求。农业现代化是用激起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是集约经营代替粗放经营的过程,是规模经济代替分散的小农经济的过程。 3、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直接需要。 4、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经起点。 (二)社会改革与发展方面的原因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土地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相对下降,大量农业劳动力剩余。 2、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需要。 3、是自身不可抑制的内在冲动引起的。(1)利益驱动。在存在城乡收入差别的情况下,受利益的驱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是不可避免的。(2)农村就业不充分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基础。(3)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不足。(4)加入WTO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将更大。(5)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管理制度的变革,为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三)国家政策的调整成为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量。(2)请提出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1、2、3、4、拓宽就业渠道,多形式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强化教育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力 做好制度保障,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全方位的服务 Ky5、6、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3、在过去的20年当中,中国经历过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大学生越来越多,劳动工资越来越好,正不断向发达国家靠拢,与此同时就业状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目前,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严峻的话题之一。中国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时,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确实,20年之前,大学生毕业初次就业工资超过未上过大学学生初次就业工资的2到3倍。但到目前为止,此差别逐年减少,在一些城市,已经不超过1倍。大学生已陷入“镜花水月”的尴尬境地。确实,获得大学毕业证现在已无法保障财富的未来。因为20年前,大学毕业生都会找到好工作,所以许多父母都认为如果孩子考上大学,会对父母带来回报。而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比以前有很大的变化,他们仍“陷学债泥潭”。在过去的10年中,众多科学研究者讨论过我国面临的严峻就业问题与经济形势。研究表明大学生比其他劳动者面临更多的就业阻碍。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入职工资等同甚至低于未上大学人群就业工资。劳动社会保障部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进城农民工月薪平均预期是1100多元,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平均预期仅为1000元。再加上我国对工龄的重视度,就业还是大学深造就成了众多家长学生的两难抉择。 (1)教育与就业参与率关系 在生命周期中,人们首先面对的重要选择是就学还是就业。随着社会、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在人们对教育的支付能力(包括直接支付与机会成本)提高的同时,教育能够吸纳更多的求学者,再加上人们对教育、知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等方面认识的发展,选择就业的年龄出现了抽后推移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通过不同年龄组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和大学入学率的变化显示出来。就业年龄向后推移是有条件的:1)这种推移是有极限的。2)学历教育的发展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教育发展是劳动参与率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从理论上来说,增加一个受教育劳动年龄人口,就等量地减少一个劳动供给。随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在一国经济中越来越重要,劳动年龄人口中的受教育者的比例会越来越升高,这也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我国的城镇受教育者的比例升高表现在两方 Ky 面:一是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比例进一步提高;二是接受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对青年人低技能劳动者和失业者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既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又能够有效地降低劳动参与率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2)教育的投资与收益的关系 人们对于教育进行投资,有助于经济发展,甚至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既要考虑传统的有形的物质资本,也要考虑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教育、健康、训练、移民、和信息取得开支所成的资本。西方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因为人力资本是人格化的知识和技术,经济发展依赖于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进步,所以经济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本的积累。教育是人力资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所以教育投资,即在教育上花钱,即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动器。 正是由于国家的提倡,人们在经济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又看到对高等教育投资,能极大地提高一个人的收入,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期望不断提升等非经济因素推动大学入学率上升。另一方面,把大学教育当作消费看待时,与其他消费需要相同,家庭收入和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对人们参与大学教育的愿望造成影响。入学率的提高是在大学教育从免费到收费,并且收费逐渐达到较高水平的环境下形成的。 4、据《三湘都市报》7月22日报道,为防止人才流失,株洲某大型集团规定夫妻双方任何一人辞职即视为两人同时辞职。迫于无奈,同在该公司工作的一对夫妻只好先离婚,并商定等一方辞职手续办下来后再复婚。报道还称,现在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也有类似的规定。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国企也好,私企也罢,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才是吸引人才的正途。株洲某集团的这种留人方式,不仅难以留住人才,甚至可能会加速人才的流失。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影响劳动力流失的主要因素。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很多,有社会历史因素,也有文化因素,但是对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流动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通过以下各种 Ky 因素发挥作用的。经济因素是通过以下各种因素发挥作用的。 1)年龄:研究表明,年龄是劳动力流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在其他和要件相同的情况下,年龄越大,流动行为越少。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①年龄越大者收回投资的年限越短;②年龄较大的人往往拥有较多的人力资本;年龄较大者流动成本高于年轻人。 2)家庭:劳动力流动成本会随家庭规模的扩大而成倍增加。许多经验研究发现:①未婚比已婚更易流动;②妻子就业阻碍着流动;③妻子就业时间越长,家庭越不易流动;④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不易流动。 3)教育:教育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统计结果发现,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可能是地区性的或是全国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历越高,越有可能流动。 4)流动的距离: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与流动的距离成反方向变动。统计结果表明,随着流动成本的上升,流动的劳动力数量会随之下降。①距离越远,可能流动的劳动力获得工作的机会的信息越有限;②流动的实际距离越远,流动费用及流动后的探望亲友和家属的交通费用、流动的心理成本都会越多。 5)失业率:根据人力资本原理,失业率高的地区,通过劳动者向外地流动,将使流动者的净收益增加。①有失业者存在的家庭比其他家庭更有可能流动;②地区的失业率与劳动力流出成正相关关系。不过,在年龄较大、学历较浅或失业补贴和其他转移性收入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这种流出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多。 6)职业许可制度:有些职业要有职业许可证才能开业,而许可程度由地方政府及有关专门机构控制,这也对这些职业的劳动力在地区间和职业间的流动有一些限制。 7)国家和地方政策将影响劳动力的流动:①高个人所得税将阻止劳动力的流动;②政府花费在服务上的人均费用状况将促进流动;③政府吸引新行业的政策会导致特定地区劳动力的较大里流动。 8)国际环境:流入地的语言、政治压迫和战争常常是导致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9)工会:由于能够代表工人呼吁改善工作条件,所以工会将减少劳动力的自愿流出,从而影响劳动力的流动。 Ky 10)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象状况:流入地环境质量优良、气象状况好将促进劳动力的流入。以上各项因素虽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都通过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预期收益或预期成本,最终影响流动的净现值。 5、.2011年5月,南京市公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首次对金融、电力、房地产等垄断行业的工资增长幅度进行控制,这些行业的工资基准线为10%,预警线为15%或16%,均低于普通行业。2011年6月,北京市发布的企业工资指导线要求北京市属垄断行业的企业、国家财政补贴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一般不突破基准线10.5%。2011年8月,浙江省也发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明确规定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2010年企业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省社会平均工资3倍的,2011年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严格按5%的下线进行控制,不得突破。 (1)我国垄断企业的工资收入高于其他企业,这属于什么类型的工资差别? 垄断性的工资差别包括非自然垄断造成的工资差别和自然垄断造成的工资差别。前者一般是存在制度性因素如进入壁垒导致的,后者则是从事某职业的劳动力非常稀缺或较为稀缺导致的。金融、电力等从本质上看,由于较强的专业技术要求,应属于后者,工资收入又可叫做租金性工资收入。 (2)案例中,各地对垄断企业工资收入进行限制的意义何在? 对垄断工资进行限制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更多的是社会意义。从经济角度看,在中国,垄断工资可能有政府管理的问题,限制是合理的;从社会角度看,这对于降低基尼系数,消除社会不平等和收入差距有作用。 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是研究稀缺的资源怎样或者说应当怎样被配置的一门学问。它是回答人和自然的一种关系的理论。如果说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资源的学问,那么,人们实际上是将劳动经济学视为以研究劳动力的经济活动为主题的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不过,对劳动经济学的定义,也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表达。 (1)劳动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及展经济学的概念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和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及其他专业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也有一定的联系。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发展经济学.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兴起,在经济学的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并不分开,“宏观”就是在“微观”的基本思维基础上发 展的。但“宏观”又区别于“微观”。“微观”研究的是某个组织、部门或个人在经济社会上怎么样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对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而“宏观”则是研究整个的经济社会如何运作,并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宏观经济学存在着许多流派、分支,甚至分歧(意见、观点不同)。比较出名的有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等。其不能存在比较大的“共同观点”,笔者认为,极可能由于宏观经济学中的观点难以用事实证明。尽管“宏观”也可以建立像物理、化学和气象等的模型,但“宏观”模型是很难用现实去说明是否正确。不可能只是为了证明“宏观”的某个观点是否正确,而去有意识的“调节”、“操作”和干涉经济社会的运行。比如说,不可能为了说明“失业率有多大才会对经济社会产生不稳定的影响”,而去真的让一些人民失业。这些事情,不单是不可能去做,而且也做不到。因此,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很复杂、很困难的。 (3)劳动经济学的发展怎样推了经济学的发展? 学习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逐渐在大脑里建立一整套清晰的概念和范畴,以更科学的态度观察和认识今天的经济生活现实。掌握劳动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工具,科学地评估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也将更进一步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4)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实现这些作用的条件。劳动经济学分析和设法探讨个人作为劳动力的经济活动。正如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者职能的性质和作用一样,劳动经济学是探讨在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力的性质以及其作用的环境。 3.为什么经济学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劳动力市场,就业,失业,人力资本投资这类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流动不仅速度在加快,而且其流向也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大量的劳动力流动在各省区市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农村之间、城乡与工矿区之间,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也在逐步增加。是什么原因引起劳动力的流动呢?本文从劳动力的流向、劳动力流动的群体性、劳动力流动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一、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 (一)关于劳动力的流向 首先分析全国范围内省际之间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根据现有的资料,从迁移和暂时居住两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在省际之间流动。从劳动力迁移状况看,近年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大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负值;而东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小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正值。2000年,东部净迁入人数比西部和中部分别高40.2倍和5.2倍,东部地区除福建、山东、广西三省其余9省的净迁入人数全部为正值,西部地区除西藏、陕西、新疆外其余7省的净迁入人数都是负值,中部9省有7省的净迁入人数为负值。从劳动力暂时居住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远大于省际迁移人口,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数要少得多。2000年全国外出务工、经商、服务、当保姆的暂住人口为3786.3万人,其中72.9%集中在东部地区,仅广东省就有1241.1万人,占暂时居住人口总数的32.8%。西部占12.57%,中部占14.5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及人口由西向东流动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及人口流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出现向东部流动的倾向,最主要是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与此相适应,三大地带的劳动者的报酬出现了较大差距。在计划经 济时期,全国各省区市之间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差距不大,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力的有计划配置,从而使劳动力的流动非常缓慢,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不明显,即便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的某种倾向性,譬如六十年代出现劳动力由沿海向内地流动,那也是政府行为的产物,而非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了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东部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社会等有利条件,迅速推动其经济向前发展,从而使东部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收入上的差距随之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的计划配置制度被打破,严格的户籍管理逐步松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一部分劳动者开始由收入低的地方流向收入高的地方,这是一种利益驱动性流动。因为东部的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有些地区的差距高达一倍以上。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也存在差距,但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正是这种较大的收入差距诱导劳动者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根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今后劳动力的流动仍将存在强化的趋势。 其次,讨论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的汇总数据推算,1985年7月1日到1990年6月30日,全国跨市、镇、县的迁移人口共有3384万,比1987年调查的迁移数量上升约三分之一。其中,迁入城市2088.4万人,占61.7%。由城市迁出628.9万人,占18.6%。迁入迁出相抵,城市净迁入1459.5万人;迁入集镇679.5万人,占20.1%;由集镇迁出637万人,占18.8%。集镇净迁入42.5万人;迁入农村616.1万人,占18.2%。由农村迁出2118.1万人,占62.6%。农村净迁出1502万人。城市和集镇净迁入1500万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第434页)。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呈加速的态势,其主要流向是由农村迁入城镇。从暂住人口的城乡分布看,按照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1990年10月1日在外县市区的人口有3323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的2041万人,占61.4%;居住在集镇的333万人,占10%;居住在县的949万人,占28.6%。全部在外县市区的人口中,农村在外县市区的人口1986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和集镇的1195万人,占60.2%;居住在县的791万人,占39.8%(《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第213页)。可见,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同样是城镇。 农村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向城镇流动,原因可以列出很多,诸如追求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寻找个人发展的机会,为了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等等。然而就大多数人而言,最基本的动因仍然是经济利益。由于劳动者从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所以,只要城镇的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只要城镇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民的收入,在国家对城乡劳动力流动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就不可避免。城乡发展的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愿望就越强烈。在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家为了控制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采取严格的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结果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数量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时扩大有时缩小。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例曾下降到2以下,其他多数年份保持在2以上,最高达到2.86。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势必强化农村人口进城愿望,与此同时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得到改革,农村人口进城比计划经济时期容易多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进入城镇。他们中有条件的将户口迁入城镇,另外一部分则举家暂住在城镇,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地在城乡之间流动。 (二)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 按照劳动力迁移成本收益分析理论,可以推论,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对于那些具有 迁移愿望的劳动者来说,收益较高的群体应当是最有可能迁移的群体。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00年的专题调查,1992年以来,由于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人才外流的数量明显增加。1980—1985年六年间,宁夏共迁出260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早年来自国内东中部地区支援边疆和民族地区的人员;1992—1999年八年间,则迁出7000多人。在这7000多人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占80%,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占67%。 关于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的工资抽样调查统计资料分析。这次工资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各种类型的职工,调查人数共80万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城镇职工的学历层次高低与其收入水平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学历层次低,其工资就低;学历层次高,其工资就高。收益的高低制约劳动力的迁移,劳动者的素质则直接影响其收益。由于高学历的劳动者可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所以在迁移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具有高学历的劳动者进行迁移将比低学历劳动者更有利。高学历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迁移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低学历的劳动者迁移很可能得不偿失。这就是高学历劳动者更具有流动性的主要原因。 (三)不同地区对劳动力流动的态度 经济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和欠发达地区相比,虽然发达地区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要高得多,然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高素质劳动者所拥有的较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较高的潜在生产力,对发达地区仍具有很大吸引力。只要我们浏览一下发达地区21世纪的人才发展规划,基本上都有积极吸引人才这项内容。为了把这一人才战略落到实处,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在户口、住房、工资待遇诸方面给予优惠等等,不一而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人才比较集中的大城市,为了限制城市的规模,以往一直采取十分严格的户籍管理办法,即便是高素质劳动者也不易迁入。近年来一反常规,为了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对原来的户籍管理办法作了重大调整。如有的地方规定,对于外地大学本科毕业生,只要本地有单位同意接收,就可以在该地落户;有的地方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愿意在当地工作,可以先落户再找单位。(2)对普通劳动者的态度。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资本积累及投资能力较强,所以这些地区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量也较大。发达地区所需要的普通劳动力除了,由本地劳动力市场供给一部分以外,还有相当部分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来补充。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工作本地劳动力不愿意干,必须招聘外地劳动力;一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要求的报酬较低,用人单位愿意聘用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因此,一般情况下,发达地区对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持欢迎态度。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地区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可替代性大,加上收入较低,所以迁居发达地区的可能性比高素质劳动者要低得多,他们中的多数人很难象高素质劳动者那样直接迁移到发达地区就业,而只能季节性地到发达地区劳动一段时间,然后再返回老家。 欠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自然、经济等方面条件较差,对人才吸引力较小,所以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对人才的需求更显得迫切。为了稳定和吸引人才,一方面许多欠发达地区在财政较紧张的条件下,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稳定原有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为避免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许多欠发达地区在努力提高这些劳动者待遇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限制高素质劳动者流失的政策措施,以抬高这些劳动者流出的门槛,阻止高素质劳动者外流。(2)对一般劳动者流动的态度。与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不同,欠发达地区对一般劳动者的流动持积极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这 些地区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资本积累能力低,投资不足,劳动力就业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大;二是生产效率较低,劳动者收入不高。基于上述原因,欠发达地区一般都希望通过劳动生产输出来缓减其就业压力,增加劳动者的收入。由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欠发达地区,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就业,虽然这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可能低于当地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但仍会高于欠发达地区,这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者愿意到发达地区寻找就业岗位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一般劳动者的流出是有利的,所以近年来中国西部及其他欠发达地区都十分重视劳动力输出,各级政府都设置了专门机构,有的省市在发达地区派驻了办事机构,由这些机构组织劳动力输出,收集劳动力需求信息,帮助劳动者解决外出中遇到的困难。 二、相关结论与建议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将成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定性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劳动力流动趋势具有不可逆性。除非相关的条件发生变化,劳动力流动的这种趋势不会发生逆转。 2.从劳动力的流向看,不论是迁移还是暂时居住,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流动的趋势都表现得十分明显: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经济和自然条件差的地区的劳动力向经济和自然条件好的地区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必然伴随着人口的流动,虽然人口流动率可能低于劳动力流动率。利益驱动是导致中国现阶段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3.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素质劳动力由条件差的地区迁居条件好地区的机率高于低素质劳动力。由于高素质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高于低素质劳动者,所以前者和后者比不仅更容易找到工作岗位,而且其劳动报酬要高于后者,于是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往往表现为迁移,低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则表现为暂时居住。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及其收益的多少是决定劳动力流动形式的主要因素。 4.在对待劳动力流动的问题上,政府和劳动者已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理性地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这对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是有利的。 为了促进全国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和优化配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加快全国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是世界性的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劳动力流动的速度必然加快。在此过程中,将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那些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流动。全国各地应以此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创造条件。首先要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分隔的制度壁垒,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其次,城市要对所有居民实行统一待遇。不论原有居民还是外来居民,在购房、就业、社会保障、子女读书等方面都应实行统一政策,平等对待。再次,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根据我国城市化的需要制定科学的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2)充分发挥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城镇的聚集经济功能,增强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形成符合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城市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人为地“制造”。经验表明,违背客观规律而人为地制造的“经济中心”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劳动力及人口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和聚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确定我国城市体系的布局和结构的主要依据。据此 可以设想未来中国城市体系应当是:以现有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城镇形成数百个城市聚集体,以此为依托形成以东部及沿海地带为重心、东中西部布局合理、规模不同的数十个城市化地带。它是未来中国工商业中心和大多数人口。的聚居地。 (3)大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人力资源素质与其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素质越高,它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亦同。道理很简单,我们不可能设想在一个文盲占比重很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化。只有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才能使农村劳动力较快向城市转移,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从而加快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化。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现在中国各级政府、企业及不少家庭已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人力资本投资数量连年较快增长。要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扩大人力资本投资的来源,使人力资本投资总量能更快增长。同时要不断扩大教育的规模,积极发展各种教育形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利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使全民族的素质不断提高。 (4)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中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素质人才流向发达地区的趋势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应采取以下人力资源战略:第一、鼓励和支持普通劳动者向发达地区流动与迁移。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较差,人口承载能力有限,如果能够通过劳动力流动减少一部分人口,一方面可缓解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又能够增加这些劳动者的收入。第二、强化中西部城市的人才极化效应,吸引和稳定高素质人才。所谓人才极化效应,是指人才聚集需要一定条件,不管任何地方,只要具备上述条件,就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吸引和聚集人才。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整体上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无能为力。经验表明,只要集中在一些地方形成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的条件,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同样可以吸引和稳定人才。中西部地区应集中力量在一些城市创造能够吸引和聚集人才的条件,逐步形成若干吸引力较强的人才聚集中心,筑巢引风。 古扎努尔 2009110105 09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第四篇:劳动经济学题库答案分析
第五篇:劳动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