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概论重点总结(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08:3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泽东思想概论重点总结(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泽东思想概论重点总结(本站推荐)》。

第一篇:毛泽东思想概论重点总结(本站推荐)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7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0

5、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6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317、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8、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P37 第二章

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P63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P63 第三章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P89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0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P764、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

【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P896、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P89 第四章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P932、我国是如何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及其意义?P97

3、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1084、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性质)P90

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102 第五章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P131

2、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P117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131

4、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P131

5、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P121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1227、怎样看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P131 第六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P147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P151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意义?P160

4、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P160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P153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P1377、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那些要求? P160 第七章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P162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164

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P176

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P176

5、什么是改革开放的性质?P16

1*

6、如何看待“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抉择”这句话?P175(目的,性质)*

7、如何正确评价改革开放的性质? 第八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18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表现:P1894、当前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股份制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6、为什么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P291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P191

8、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动生产要素分配2)按资本要素分配3)按管理和知识产权要素分配。

9、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1)正确认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10、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P63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

11、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两个坚持+三个转变)P20712、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损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3、为什么要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P21914、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5、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P216

1)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2)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3)保护生态环境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第九章

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三者的辩证关系)P2202、我国现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无产阶级专政 P223

3、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P2244、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P225

5、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根本不同点:P225

6、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回答政党制度优越性亦可)P220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 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P23210、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11、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P236

12、依法治国的重要性:P237

1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P238 第十章

1、为什么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250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P251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P253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5、为什么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P256

6、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7、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8、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9、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P26610、为何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要性+重要性)P26711、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P267-268)第十一章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P274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P2763、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P2764、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P2785、如何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难点)P2926、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P281

7、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P2828、如何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P284 第十二章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十个方面内容:P303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意义:P303

3、港澳回归的史实(识记)

4、香港回归的意义:(P307)

5、新形势下的“一国两制”(识记)第十三章

1、为什么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P325

2、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P326

3、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则:P3304、如何理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科学内涵?P3

32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 P89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揭示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2、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6、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

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 P972、我国是如何社会主义改造的?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1953年,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PS: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P131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首先,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

3、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3、先进生产力的发

6、怎样看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答: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其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关系是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关系,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其表现: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各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实践创新。(5)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主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评价:有利有弊,即脱离生产力水平的改造速度和改造目标,改造后期步伐过快过急,体制过于整齐划一。

变化

1、对农业与手工业社会主义:1)逐步过渡,即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3)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1)和平赎买,即资本主义私有制不是无偿地、而是有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全行业公私全营时,国家对资本家交出的生产资料进行清理估价,以核实私股股额;在合营期间,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国家一共出32亿余元把整个资产阶级买了下来,2)把资本家从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意义:

1、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

2、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3、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的需要。

2、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5、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

决定的。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历史上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就是由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就能推动生产力变化而变化,而新的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独立和统一的辩证关系中表明,旧的生产关系必然会是随着生产力变化而变化,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

P160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意义?

1)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党制定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3)在实践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

4、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

P176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7、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那些要求?

1、增加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3)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2)中国的发展离不放,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P29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而是按资分配或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因而必然带来收入差距悬殊,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则根本不存在公有制的成份,而是以生产资料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的制度,私有制为基础的。

2、.两种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的因而会兼顾公平与效率,防止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3、在调控手段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能对市场经济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国家垄断经济。

6、为什么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多元化。B: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1)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2)非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C:外资企业带来资金、技术、管理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经验以及与社会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

13、为什么要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3)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1)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关键问题。(2)我国目前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P220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回答政党制度优越性亦可)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2)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是一种政治领导3)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拥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5)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6)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

P2925、如何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难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不是矛盾的,而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当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我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出的要求要更高、时间要更长、任务要更重。这是因为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需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方面的特征,还是包含各个方面的总体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有什么阶段性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哪些条件等重大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提出的两个不同的战略思想。它们各有其自身的特点,互相不可取代;但彼此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重点)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思考题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健全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性,又可能分类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性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党的十三大之所以能够把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高度加以论述,一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段改革开放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性;二是因为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社会主要是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

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五大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1

七是通过来改革和探索,建立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

段。

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

析和概括。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

临深惊喜交集矛盾和问题;

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

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

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

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成、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

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

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者具有共性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

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

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

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

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活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三,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

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

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事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承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允许收入差别的存

在和在一定程度内的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愈大愈好,愈大愈能促

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

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总之我们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的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要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

力、促进经济发展,又要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走

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思考题

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

象进行分析。

第三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思考题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内容。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为人引导和激励全体人民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条件。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它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人们践行有了遵循。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原则的具体化,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反映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确立了人们行为的价值尺度。

思考题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概论总结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历史条件

①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②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大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原因——没有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作指导。

③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④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进程

1、萌芽时期(1921—1927)

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提出——毛概萌芽

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到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

关于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李大钊、瞿秋白、邓中夏等党早期领导人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而独到的论述。

2、形成时期(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的前期

土地革命前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概基本形成独创性地探索了适合中国特点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

“八七会议”(1927年8月)提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基本路线;“三湾改编”(1927年9月)提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成熟时期(1935—1945)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1935遵义会议~1945中共七大)——成熟期

党的七大把毛泽东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完整形成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王稼祥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

4、继续发展(1945—1976)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以后

辛亥革命失败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领导权问题是区分新、旧民主注意革命的主要标志。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2、是社会主义中国建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政治基础

3、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指导

4、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5、对马列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王稼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解放道路》,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评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的第一次飞跃。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新民主革命理论

《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关于革命军队得建设和军事战略

《纠正党内错误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

关于政策和策略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种得策略问题》、《论政策》、《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得总结》、《关于目前党的政策种几个重要问题》、《不要四面出击》、《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纸老虎的问题》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青年运动的方向》、《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

关于党得建设

《反对自由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学习和时局》、《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48年4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人民大众(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力量:无产阶级,是革命路线的核心,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成功的关键,必须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来实现。

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

前途: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半封建状态,使中国成为独立得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社会阶层联合专政得民主共和国。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是人民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同私人合作得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工人阶级领导,基础是工农联盟。

三大法宝

武装斗争、统一政线、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

武装斗争:

1、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时武装夺取政权,时战争解决问题。

2、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3、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唯一宗旨

②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时根本原则

③政治工作是生命线。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处于弱势的人民必须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斗、战役的速决战,把战略上的弱势变为战斗、战役上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最后取得全部的胜利。统一战线:

最基本的联盟: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另一个势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

经验:

1、无产阶级必须牢牢掌握领导权

2、分清左、中、右三种势力,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3、实行独立自主原则,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

党的建设:

1、强调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

2、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建设的好形式(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反对文风)

3、坚持民主集中制(党的根本组织制度)

4、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批评与自我批评

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形态

1、政治上

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在国家政权中占一定地位。《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2、经济上

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非社会主义经济是主体经济。

3、1952年底过渡时期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1954年2月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一化三改”、“一体两翼”。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社会主义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必然性:

1、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然条件

2、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胜利和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条件:

1、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物质基础)

2、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壮大(经济条件)

3、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政治保证)

4、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其对中国建设支援(国

际形势)

基本经验:

1、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验:

农业(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原则,创造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手工业(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依靠中下贫农、对富农采取从先指导逐步消灭政策。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经验:对官僚资本无偿动用,对民族资本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方针,采取赎买政策,对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赎买办法;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第一次实现了马列曾设想或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4、主要矛盾

1949~1952: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1952~1956: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956年中共八大: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现实间的矛盾

5、建设发展

政治:团结——批评——团结经济: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科学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64年12月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

两步走:

1、15年内,1980年前——完整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

2、本世纪末,全面四化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整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整理(严禁外传!)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P3,重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以上是回答为什么,什么原因。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P12,知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此处要注意,不包括毛泽东思想!)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P15,重点)毛泽东的核心和精髓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2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活的灵魂3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P19了解)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P24,了解)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世界观和方法论

邓小平理论回答了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重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此处会出单选或简答)我们今天讲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48)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P65,重点)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单选选前者,多选则两者都选)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69)

总路线的内容(根本指导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P72,了解)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P74,重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P82)2武装斗争: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P84)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90)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还是新民主主义,要了解)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93,了解)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P118,重点)

邓小平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P121,知道)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124,重点!会出辨析)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P132,重点)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①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②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多选2者都选,单选只选前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P137)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P141,重点,可能出辨析)

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种“不够格”,主要是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也表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P14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157,重点,会出简答)

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⑤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P162)

改革开放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P167 了解知道)

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和判断它的成败与是非得失主要看3个方面: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8 重点!)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改革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P171)

实行对外开放要把独立自主、自立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P172)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P185,知道)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P188重点,会出选择/多选)

国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P189,了解)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P190,了解,会出选择)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P190,了解)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194,重点)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第二,注重社会公平,方式两极分化。(此处回答的是如何加强„„P195与P198)

重点在此(P196)回答差距拉大的原因: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拉大,有其客观必然性: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人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201~P,标题要背。重点)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二、提高自出创新能力,建设新型国家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P210~211)

五、统筹区域发展

其中四中要了解的问题:三农问题 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四中的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221,重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二、人民民主专政(P222,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224,知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P230,重点)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P238,重点)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制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P240,重点)

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能力能否得到持续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P243)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P245,重点)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P251,了解)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P253,重点)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P256)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P2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P276,重点)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P278~280,重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P284,重点)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第二,优化教育结构。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P296)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P302,了解)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P310,重点)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新世纪的三大任务是①推进现代化建设、②完成祖国统一、③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P316,重点)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P23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330)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

第一,坚持独立自出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非重点)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P331,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P336)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三、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P347)

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才能有正确的方向、蓬勃的生机和光明的前途,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P370 重点,可能出大题)

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因为不完善,所以要改进„„)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其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最后,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补充:

“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该规划建议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提出了5个目标:

经济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可以忽略 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部署的重大任务:(此处重点,考论述题,必看)

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一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任务:一是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二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小7出品,必属精品„„咳咳

完成于2011-6-27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和 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毛泽东思想为什么没包括在内?

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以新的时代条件和我国国情为其基本客观依据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几个部分

答: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除此之外,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6、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思想

7、答: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评价毛泽东: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①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贡献,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②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反对把马列主义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领导人;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对中国革命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杰出代表。③毛泽东晚年犯了“左”的错误。其错误主要是:在党的中心工作问题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在经济建设问题上的急于求成和急于过渡的错误。毛泽东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④综观毛泽东一生,功大于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8、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的内容

答: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 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

8、三个代表

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江泽民在十六大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9、科学发展观

答: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伦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答:在延安整风期间,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主要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联系实际

3、实事求是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毛泽东 1948 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1、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 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2、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答: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 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 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 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 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 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1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进行和平改造。

下载毛泽东思想概论重点总结(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泽东思想概论重点总结(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