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热点: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5篇

时间:2019-05-14 08:4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理论热点: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理论热点: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篇:理论热点: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公务员考试理论热点: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这首人们熟悉的优美歌曲,唱出了人们对海南优美环境的赞叹。从2000年9月开始,海南省推动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截至2008年4月,共建成文明生态村7774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33.4%。当地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增加,文明程度提高,琼岛处处盛开生态文明之花。海南省抓住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发展的突出优势和长期依托,坚持生态立省,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产生重大影响。

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的和谐发展,既影响着发展的全局,在建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以可持续

人们也不会忘记,很大程度使得文明淹没在历如今的伦敦环境优美,但它曾经被人们20世纪60年代开始,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宣示,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先后问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成为世界共识。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中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经过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生态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紧张,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水土流失土地的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近4亿亩,受涝耕地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承受着传统发展模式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在咨询、报班、买书~~~随时欢迎联系广外华图服务专员

李海群QQ:865226296***(669841)

关玉莲QQ:5250***23604(613604)

大多数经济指标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十五”计划规定的环境指标没有如期完成。要完成“十一五”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涉及资源环境的规划指标,任务十分艰巨。

历史与现实都警示我们,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给老百姓一个美好的生活家园,让天更蓝、水更清,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2007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同时,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害,还是郑重地为环保作出新的抉择?“禁塑令”确立建设生态文明新目标,树立的新理念、形成的新任务。文明。一次升华,是中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不全面”、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同时,生态文明的实质是科学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持续;建设生态文明正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够真正拥有沉甸甸的“金山银山”。

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

在五年累计降低供电煤耗22.4克/千瓦时,实现节约标准煤385万吨,节约用电24.3亿千瓦时,节约燃油38.5万吨,直接实现节能价值33.5亿元的同时,五年内规模翻了一番,装机容量达到6302万千瓦,效益翻两番,主营业务收入720亿元,实现利润42亿元。这是中国华电集团通过科学发展,在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中交出的一份骄人答卷。华电集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加快清洁发展的成绩说明,只有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态文明观念成为1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推进产业结构优

“好”是基础,“好”的“高压线”,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律、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当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时,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共和谐的美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二篇:申论热点: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申论热点: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这首人们熟悉的优美歌曲,唱出了人们对海南优美环境的赞叹。从2000年9月开始,海南省推动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截至2008年4月,共建成文明生态村7774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33.4%。当地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增加,文明程度提高,琼岛处处盛开生态文明之花。海南省抓住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发展的突出优势和长期依托,坚持生态立省,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影响着发展的全局,也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命运,既影响着人类的现在,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辉煌的中华文明与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息息相关,而印度河流域的宜居环境则塑造了古印度文明。人们也不会忘记,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等所经历的由繁荣走向衰败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地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使得文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前车之鉴,要时刻牢记。当代世界的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无不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今的伦敦环境优美,但它曾经被人们称为“雾都”。19世纪50年代,伦敦是一个被各种工厂包围的城市,烟尘笼罩在城市的上空,工业污染严重,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特征。长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消费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认识日益深刻。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宣示,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先后问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成为世界共识。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中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经过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生态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紧张,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水土流失土地的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近4亿亩,受涝耕地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承受着传统发展模式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在大多数经济指标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十五”计划规定的环境指标没有如期完成。要完成“十一五”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涉及资源环境的规划指标,任务十分艰巨。

历史与现实都警示我们,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给老百姓一个美好的生活家园,让天更蓝、水更清,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2007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同时,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禁令一出,牵动人心。曾几何时,塑料袋以其方便廉价的特点,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它也越来越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是继续依赖塑料袋的便利性而无视其危害,还是郑重地为环保作出新的抉择?“禁塑令”的实施充分展示了我国政府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决心,也有助于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确立建设生态文明新目标,是我们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进程中取得的新认识、树立的新理念、形成的新任务。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内容,党的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

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好“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资源供应不足、能源严重紧缺、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要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同时,生态文明的实质是科学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持续;建设生态文明正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够真正拥有沉甸甸的“金山银山”。

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

在五年累计降低供电煤耗22.4克/千瓦时,实现节约标准煤385万吨,节约用电24.3亿千瓦时,节约燃油38.5万吨,直接实现节能价值33.5亿元的同时,五年内规模翻了一番,装机容量达到6302万千瓦,效益翻两番,主营业务收入720亿元,实现利润42亿元。这是中国华电集团通过科学发展,在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中交出的一份骄人答卷。华电集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加快清洁发展的成绩说明,只有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理念,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当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时,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共和谐的美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三篇: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定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2 为什么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一)政治方面

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在更广泛领域形成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经济方面

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是生态环境最易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每年都在加大,但成效不显著,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健康,而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1950年代我国自然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为476亿元,而到2007年,水利部透露,截至7月16日,全国仅洪涝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即达3726亿元。

(三)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主导人类的“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

中国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德性,尽心知性而知天,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儒家的生态伦理,反映了它一种对宽容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中国道家的生态智慧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这种追求超越物欲,肯定物我之间同体相合的生态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

中国佛教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真来完成认知,提升生命。

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主导人类的“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

中国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德性,尽心知性而知天,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儒家的生态伦理,反映了它一种对宽容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中国道家的生态智慧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这种追求超越物欲,肯定物我之间同体相合的生态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

中国佛教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真来完成认知,提升生命。

(四)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生态文明也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互为基础,互为发展。生态文明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对中国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与生态社会主义、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它们之间的融合,必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必促成社会主义真正代替资本主义,必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对此,中国责无旁贷。

生态马克思主义属于政治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它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属性与社会存在属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存在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3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

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以下内容是吕老师“生态文明建设的PPT内容”)4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追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

要想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5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确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目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的。

6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010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旨在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布局,构建”两横三纵”: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的格局,集中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总量;构建”七区二十三带” 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格局,切实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海洋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由于部分地区对国土空间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分散开发,带来和造成了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水土流失、地面沉降,沙漠化、石漠化和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各种灾害频发等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的问题。因此,必须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201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

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的目标任务;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必须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推进防灾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防灾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一五”期间,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途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将继续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积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会议,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市场化机制;健全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 7 当代博士生与生态文明建设

当代博士生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又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生态文明素质:树立建设美丽中国人人有责、家家有份,每个人都要为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承担义务,不仅对当前的生态状况负责,也要对未来子孙享有良好生态负责的使命感、责任感,从心底唤起关心地球、善待生命、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重视生态文明的未来决策者;立志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积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宣传者。

第四篇:浅谈我国为何要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昆明理工大学

浅谈我国为何要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刘年东 2014710029)

摘要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当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课题进行前瞻性的、深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社会发展浅析了我国为何要进行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生态问题而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十八大”报告中,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建设“总体布局”高度,并单篇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其意义深远。生态文明建设是寻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强调人类要尊重、爱护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界中的一员,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彻底改变那种认为自然界是可以任意索取和利用的观念。

一、时代背景

1、国际背景

人类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在此进程中,生态问题已成为一个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议题。其中,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尤为严重,由此引发的疾病、饥饿和贫苦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由于全球存在诸多生态问题和挑战,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就迫在眉睫,所以建立起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以确保人类过上更为安全、舒适、美好的新生活。这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被人们建构出来,并逐步得到了认可,生态保护主义也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方兴未艾的社会潮流。

2、国内情况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发展,人均GDP由1978年的226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6767美元,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也出现了很多生态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空气质量问题、饮用水质问题等。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对今后十几年、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这是中国生态文明观的重大进步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基本概念

1、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在生态文明体系中,主体不仅包括人,还包括自然;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物都依靠自然。因此,人类与其他生命体在共同尊重生命和自然的前提下共享一个地球,共同发展一个生态文明成果。

昆明理工大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本主义为原则,以实现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集合。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指导下,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共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着眼点,以实现人、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原因

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原因,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构成部分

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了出来,即“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1、生态文明在总体布局中处于基础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社稷的长远大计。生态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一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构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在人类社会内部,经济是基础,政治、法律、政府等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是自然环境,没有自然环境这个载体,人类就无法生存,就没有人类社会,更谈不上经济社会建设。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因此,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2、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社会建设的关系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自然环境,如果我们居住的生态环境不能提供基本的能源资源、不能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等环境要素时,生存都难以为继,更何论进行文明建设?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古楼兰文明等等许多盛极一时的古代文明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我们为此而扼腕叹息之时,也更要以史为鉴。恩格斯曾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能源资源瓶颈、环境污染对群众健康的危害等问题,正是从反面印证了生态文明对其他四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自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昆明理工大学

因此,“我们必须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必须把宣传环境保护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必须把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作为政治文明的重要着力点,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

总之,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体系,缺一不可。

3、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升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的,是对我国科学发展观升华。首先,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提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目标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文化内涵。所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其次,社会主义事业走的是文明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保护,还是从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成效上,都必须走这条道路。

(二)建设生态文明适合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

建设生态文明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做出的科学决策。我们常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是从总量上说的。如果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形势就要严峻得多。例如,我国人均国土面积0.8公顷,人均草地0.33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29%、50%、20%,人均耕地0.095公顷,也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与此同时,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突发事故增多,环境隐患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中劣5类水体约占三成,已失去使用功能。一些地区地下水下降、河湖萎缩、湿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当地的生产生活。据统计,2004年,全国669座城市中,相当部分城市水源短缺,全国有700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困难,3.4亿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环境监管体制仍未形成。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此外,中国矿产资源利用率也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情况依然普遍,加剧了能源资源的紧张状态和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

昆明理工大学

增长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过度消耗能源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严重制约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适应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美丽中国”基本就是那种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水源清洁,人际关系和谐的状态。中国的美丽不是孤立的,必将带动世界的美丽,美丽中国的建设轨迹也将为世界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目标,美好生活、美丽环境是现代社会人类的最高追求。中国共产党在 21世纪初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部署,更是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期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中华大地以自己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中华儿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源泉。但是大自然的馈赠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尊重自然,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给多的良田,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天蓝、山青、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而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促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体系作出重要调整,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思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第3期:70-72.[2]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11,5-6,82-83.[3]赵丽君.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1(2):1-6.[4]李桂花,张建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J].理论学刊, 2014,第2期: 92-96.[5]任国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8,16-17.[6]姜惠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12,13-15.

第五篇:申论热点一 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文件】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真总结生态省建设经验,研究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全面开展生态省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完善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大部署,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为浙江当代人民乃至子孙后代谋福祉的战略举措。全省上下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浙江人民的生活品质。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动员全省上下共同奋斗,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十二五”时期的目标是:

——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清洁生产普遍实行,生态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大气环境、水环境持续改善,土壤环境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平原绿化面积稳步提高,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宜居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文化日益繁荣。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加强,绿色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更加有力。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得到全面有效实施。

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转型升级

(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全面实施港航强省战略和内河航运复兴计划,积极打造全国交通物流发展试验先行区,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体系。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五)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各领域、生产生活各环节的节能,重点抓好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高能耗设备的淘汰和改造,加强工业余热利用,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积极发展核电,合理开发利用水电,大力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浅层地温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清洁煤发电技术,继续推进甲醇汽油试点推广工作,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示范省。研究开发碳捕获和碳固化技术,促进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全面推进节约用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大雨水集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区域性中水回用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重点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开发利用城镇地下空间。推进各领域的节材工作,重点加强冶金、石化、建材等行业的原材料消耗管理,加快可再生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扎实做好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工作,确定“十二五”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研究制定新一轮的政策举措。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加强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逐步在化工、石化、造纸等行业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有序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环境工程业、环境产品和装备制造业、环境服务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积极支持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鼓励工业园区、基地开展清洁 2 生产审核,依法对重点污染企业以及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七)积极发展绿色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标准化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依法加强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标志管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从源头上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加快发展绿色工业产品,支持企业积极研究开发和生产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节水产品,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和国际绿色认证,创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品牌,不断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八)强化人才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培养、引进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创业人才,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能源类、环保类科技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技术,积极发展节能建筑、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技术,加强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积极发展先进育种技术,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着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三、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着力提高环境质量

(九)进一步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扎实做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加强重点区域粉尘、烟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的减排,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鼓励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检测体系,促进各地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餐饮业的环境整治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加强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和入河、入海排污口管理。全面推进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重点做好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工作,着力提高主要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率。

(十)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全面推进环境污染治理,着力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积极推进水生态环境修复,对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的江河流域和平原河网地区以及水质为Ⅳ、Ⅴ类和劣Ⅴ类的重点水功能区,实施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工程,注重流域上下游联动治理,着力解决这些区域的水生态问题。开展土壤修复,加强污染耕地、污染场地以及废弃矿场、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修复,加快推进坡耕地及林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加强沿海滩涂、重要海域生态修复,启动海岛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推进主要流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饮用水源和战略性水源的保护。

(十一)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着力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加强城镇环境治理,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的治理力度,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大力营造城市森林,加快建设 “绿色城镇”。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大力创建生态文明村,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中转、县处理”,支持中心镇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继续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加强畜禽养殖废水、病死畜禽的管理和处理,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形成多样化、规范化的农村污水治理体系。积极开展村庄绿化,不断提高人均绿化面积。

(十二)加快生态屏障建设。加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加强钱塘江、瓯江、太湖等主要流域源头地区生态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加快江河上游骨干控制性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强小流域治理。推进森林扩面提质,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名贵树种经济林,重点加强中幼林抚育、低效林和林相改造,着力推进平原地区绿化建设,加快建设“森林浙江”。加强海洋蓝色生态屏障建设,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加大陆源和海洋污染物的治理力度。加快海岛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岛上水资源的保护、储备与利用。加快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实施海洋生物资源和重要港湾及重点海域生态环境恢复工程,建立健全滩涂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不断改善近海海域生态环境。

(十三)健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重点做好饮用水源、地下水资源、主要河流交界断面及入海口水质、县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监测,完善海洋水文观测系统,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联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现代化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气象、地质和海洋灾害预警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和海洋自动气象站建设,逐步覆盖全省各乡镇,着力提高气象监测密度和监测能力。加强危险废物处置、核辐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以及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生物灾害的防控体系。

四、注重建设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理念

(十四)重视生态文化研究。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注重把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生态认知提升为生态文化理论。加强生态文化比较研究,注重挖掘浙江山水文化、海洋文化、森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以及茶文化、花文化、竹文化、石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制度机制、对策举措等研究。全省每年安排一批生态文化研究项目,形成一批生态文明研究成果和文化作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支持。

(十五)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财富观和生活观,研究制定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大力倡导生态伦理道德。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大学生、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编写一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通俗教材,把生态文明有关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企业、城乡社区等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

4(十六)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遗址公园、海洋公园和植物园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在生态文化遗产丰富、保持较完整的区域,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保护区,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结合生态城市、生态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十七)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搞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试点县工作,扎实推进生态市县(市、区)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鼓励各地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加快创建绿色机关,引导基层单位和城乡居民广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群众性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加强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党员干部、大中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地球一小时”、“中国水周”、“全国土地日”、“中国植树节”等重要时节的纪念和宣传活动。设立“浙江生态日”,引导人民群众不断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十八)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抓紧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并逐步在全省推广。积极引导鼓励绿色消费,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继续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及优生优育方针,研究制定应对人口发展“不均衡”的对策举措,完善适度低生育率政策,合理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促进人口均衡良性发展。弘扬文明的婚丧嫁娶风俗。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加强疾病防控,推行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五、加快推进制度创新,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十九)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按照各市县(市、区)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分类考核评价,加快构建促进科学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落实责任制,突出强调生态建设、改善民生、统筹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定位为优化开发区域的市县(市、区),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主体功能定位为重点开发区域的市县(市、区),要加强产业集聚,着力提高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和质量。主体功能定位为生态经济、生态保护区域的市县(市、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实施“小县大城”战略,努力成为富裕的生态屏障。

(二十)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原则,健全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力度,提高各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完善跨界断面河流水量水质目标考核与生态补偿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提高源头地 区保护水源的积极性和受益水平。建立健全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探索建立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财政专项补助政策。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扶持力度,重大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实行省市县联合共建。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奖惩机制,根据市县(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指数优劣状况,对其实施经济奖励或处罚。

(二十一)加快完善市场化要素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空间置换和工业存量用地盘活机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展水权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制定主要流域内各市县(市、区)用水总量控制及水权交易办法。完善分类水价制度、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和企业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建立完善城市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企业超能耗产品电价加价制度,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深化化学需氧量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工作,积极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加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设,探索省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大力发展碳汇林业,积极探索建立省内森林代保机制和林业碳汇交易机制。

(二十二)完善投融资体制和财税金融扶持政策。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积极引导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配套管网、垃圾处理设施、污泥处理项目等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清洁生产企业的信贷支持和保险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资本运作方式筹措发展资金,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股权再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用于节能减排。继续抓好国家有关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资源节约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节地节水项目和企业的政策扶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绿色节能产品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各级政府要优先采购列入国家“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产品。

(二十三)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和修订完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创新执法方式,充实基层环保执法力量。加强检察司法工作,依法严厉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案件。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法律服务工作。加强生态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遵法守法、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局面。

六、加强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二十四)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支持人大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强化生态环保预算审查监督,加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执法检查和监督,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各级政府要认真编制相关规划,制定实施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行政执法,推进区域合作。支持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和参政议政职能,团结动员各方面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出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省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作用,动员广大职工、共青团员、妇女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新局面。

(二十五)加强社会协同。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控制污染、推行清洁生产、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追求绿色效益。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新闻媒体,要广泛持久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总结和推广,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民间环保组织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在环保专项行动、环保监督、环保宣传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土地开发等重大项目,要采取公示、听证等形式听取专家和公众意见,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十六)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部署,根据工作职责,加快制定和实施“十二五”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拟订实施意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发布全省各市县(市、区)生态文明建设量化评价情况,引导各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整治、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曝光典型环境违法行为。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严格问责制度,对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事件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地方、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举报破坏生态环境案件的公民予以奖励,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政策解读】

省委政研室负责人解读《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是在我省处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推进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会听取了赵洪祝同志代表省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深刻阐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陈一新,请他详细解读《决定》。

一、关于省委《决定》的基本背景

省委谋划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出《决定》,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基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考虑。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七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等重要场合和全国各地开展调研时,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新要求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新精神的重大部署和具体行动。

第二,基于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不断完善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考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明确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分别作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法治浙江”建设、推动浙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在新的发展阶段,省委又召开十二届七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审议通过《决定》,对于形成和完善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基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省发展形态历史性跨越的考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遇到的资源环境问题,其实质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尚未彻底转变。我省要破解发展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使我们发展理念由“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变,力促发展形态的历史性跨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四,基于提高浙江人民生活品质、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考虑。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如果不重视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将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全省人民在良好环境中生产生活,不断提升浙江人民的生活品质,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应有之义,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

第五,基于巩固我省生态省建设成果、努力使我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考虑。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十年绿化浙江”、建设“绿色浙江”等工作的部署实施,特别是生态省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做好继承与创新这篇文章,以深化生态省建设为载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在全国前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二、关于省委《决定》起草所遵循的原则

省委高度重视《决定》起草工作。省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带头深入调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力求使《决定》既充分体现中央精神、又紧密联系浙江实际,既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又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起草过程中,力求把握好以下五条原则:

一是力求科学性。《决定》注意科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内在要求。主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体现了中央一系列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决定》注意科学谋篇布局。主要是从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工作领导等6个方面来构建体系,形成了比较科学完整的框架格局。《决定》注意科学论述重要提法,对重要表述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新提法,务必要有权威依据和规范出处,反复斟酌,仔细推敲,力求表述准确、严谨、精炼。

二是力求民主性。《决定》在形成过程中,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广泛集中智慧,不断凝聚共识,充分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要求,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群众 基础。《决定》建立于深入调研的基础之上。去年以来,赵洪祝书记亲自主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课题调研,并深入湖州、绍兴、宁波等地开展专题调研。省直18个部门和11市也积极开展调研,并形成课题调研报告。《决定》建立于集思广益的基础之上。赵洪祝书记多次主持召开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市县(市)委书记、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以及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省委还委托省政协党组召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治协商会议,充分征求意见建议,为进一步推动人民政协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作了重要探索。同时,委托各市委召开座谈会,征求部分党代表的意见建议。全会召开前,《决定》稿印发90个省直有关单位党委(党组)、11市市委、省委委员和候补委员和部分老同志征求意见。《决定》起草过程中,共收集610余条意见建议,已采纳420余条。经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最终形成《决定》稿提交全会审议通过。

三是力求针对性。《决定》紧密联系浙江实际,既把握全局,强调全面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又突出重点,抓住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生活品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决定》在总体框架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决定》在各项重点任务的分条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决定》在工作举措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部署,根据工作职责,加快制定和实施“十二五”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拟订实施意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四是力求前瞻性。《决定》放眼全国、面向未来,提出要“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这一总体目标,描绘出我省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蓝图,必将有力提振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信心。同时,《决定》立足当前、适度超前,提出了与国家和我省“十二五”规划编制相衔接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比如,提出将“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生态文化日益繁荣、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阶段性目标;提出要“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提出将氨氮、氮氧化物与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一起纳入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目标;在确保完成好国家相关约束性“规定指标”的同时,自加压力,主动提出“加强重点区域粉尘、烟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的减排,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等“自选目标”。

五是力求连续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历届省委省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继承和深化,是与生态省建设等战略举措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产物。《决定》注重工作载体的连续性,提出要“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以深化生态省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本届省委坚持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任接着一任干,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坚定决心。《决定》注重相关规划的连续性,吸收了《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精髓,注重两者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延续性。《决定》注重具体举措的连续性,继续强调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工业、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继续强调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工作,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继续强调加强污染治理,加大污染物 10 减排力度,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等等,体现了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的坚持和推进。

三、关于省委《决定》的特色亮点

《决定》作为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战略高度、认识深度和工作力度,符合科学发展方向,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浙江发展实际,具有起点高、立意远、观点新、举措实的特点。归纳而言,其主要特色和亮点有:

一是目标上有新设置。《决定》提出,要“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浙江人民的生活品质”,这是我省继提出打造“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目标之后,适应建设生态文明新要求,提出的新的战略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为要的思想,把实现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环境优先,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追求。同时,《决定》对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绿色城镇”、“美丽乡村”的新载体,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加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和“海洋蓝色生态屏障”建设的新定位,对重点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示范省”、“全国交通物流发展试验先行区”等新目标。

二是文化上有新追求。《决定》注重建设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支持作用。《决定》强调挖掘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出要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总结提炼浙江山水文化、海洋文化、森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以及茶文化、竹文化、石文化中的丰富生态思想。《决定》强调引导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出要研究制定我省推进生态的道德规范,大力倡导生态伦理道德,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大中小学生和基层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决定》强调推进生态文化的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建设,提出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植物园等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开展生态市县、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加强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设立“浙江生态日”,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决定》强调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出要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鼓励引导城乡居民生活节能节水、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和全民健身,主动做好垃圾分类,积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三是制度上有新安排。《决定》完善了政绩考核制度,提出要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强调按照各地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分类考核评价,强化了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作用。《决定》完善了生态补偿制度,作出了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跨界断面河流水量水质目标考核、森林和饮用水源生态效益补偿、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奖惩等制度设计,表明我省对生态保护和源头地区的生态补偿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决定》完善了市场化运作制 度,提出要加快完善市场化要素配置机制,强调要探索开展水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探索森林代保机制、碳排放权、林业碳汇和排污权交易机制,有利于形成政府行政推动与市场推动并举的良好格局。《决定》完善了投融资体制和财税扶持政策,提出对推行绿色发展的企业要给予税收、信贷、保险、融资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决定》完善了法治化制度,提出要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制定和修订完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立法,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常态化发展的轨道。

四是举措上有新实招。《决定》突出了促进绿色发展的新举措,提出要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建筑、低碳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认证,发展绿色产品等。《决定》突出了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新举措,提出要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的治理力度,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监测,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鼓励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强餐饮业的环境整治和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开展土壤修复,加强污染耕地、污染场地等的环境修复,大力营造城市森林,积极开展村庄绿化,不断提高宜居水平,努力使全省人民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拥有舒适的人居环境。《决定》突出了刚性约束的新措施,提出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依法对重点污染企业以及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对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事件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等。《决定》突出了合力推进的新举措,对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支持人大政协按照职责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强调要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新闻媒体、民间环保组织、全体公民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下载理论热点: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理论热点: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年国家公务员热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015年国家公务员热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十八届......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1102班学号:11101140228 姓名: 余叙 系列问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为此,党的十五......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环保工作者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做好......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3、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建设两型社会?如何过“低碳生活”?国家怎么办? ①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③实施依法治国方......

    专题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定稿)

    专题六建设生态文明 共享蓝天碧水 命题角度一巴黎气候大会 1.为什么世界各国要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大会受到世界广泛关注,说明了什么?) (1)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

    昨日下午,2012年“深圳市民环保奖”颁奖仪式举行,来自深圳大学的90后大学生张意全等10位市民代表捧走了这一被誉为“绿色奥斯卡”的环保大奖。他们中有为率先开展PM2.5数据民......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而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球经济发展减速的情况下,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持我国经济增速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人口增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