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总结
——XX村理事会
我点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全国都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认真组织学习十七大报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我区在抓好“五新一好”的热潮中,我点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在镇领导挂点及包村干部的直接指导下,在区财政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刘普海镇长经常来我点指导工作和检查工作,以及全组的村民共同努力,大家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村、组干部带头,会长领头。抓好典型,树了形象,促后进,上下团结,全面完成了今年的“三清六改”工作,改水达到98%,改厕达到95%以上,安装了太阳能19户,电脑5户,真正实现了农村不比城里差。
一、宣传发动,健全组织
在年初包村干部就带着致农户一封信和征求意见表,认真组织学习“五新一好”和一封信,讲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农村建设的好处,还带领大家去参观学习。体验新农村建设好处,通过好几次的宣传发动大家都提高认识,在大家认为搞新农村建设确实是好事的基础上,通过户主大会,在大会上选出了比较得力的理事会成员,选出院会长时会长,成立理事会搭配的相当好,有党员,有退休工人,有组长,老中青相结合,并制定出了今年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提出全年的总体要求。同时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党小组,并发挥了作用。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发挥作用
1、首先是理事会组织学习,统一好思想,提高对新农村的认识,摸清
现状和农民的底细。因下长井的现状是脏、乱、差,路是高低不平,下雨乱糟了,天晴一把刀,猪栏、厕所乱切入糟,吃水吃河水,下雨吃混水,同时有好多人得结石,所以,通过研究讨论,党的政策好,又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决定一定要下大决心,搞好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改水、改厕。
2、我们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的带领下,理事会立即动手,每家每户进行登记进行丈量,哪些要拆,马上写“拆”字,哪些要改的进行登记,镇、村、组干部及理事会成员经常打晚班进行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特别在改路上几个晚上进行测量,节资,筹集资金修路,村干部、理事会带头拆猪、牛栏和厕所。我们点基本形成了,门对门、户看户、农户看干部、干部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看书记,书记带头抓新风,农户旧貌换新村。
3、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区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对我们的动力就更大了,对我们公益事业也非常关心和重视,区财政局给我们三万元,搞公益事业,我重建了理事会活动中心和休闲广场,财政局送给我们伍仟元钱的化肥农药,我们采取给予奖励的方法,鼓励农户,搞得快的给奖励农户化肥和农药,镇领导和财政局领导经常来我点指导工作,还给我们送办公桌和用品,我们在做公益事业上,进行了公开、公正、公平招标,所以也得到农户的好评。还给低保户和困难户送材料。
三、共同努力,搭建了和谐平安的社区
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在区、镇、村、组干部和理事会成员,以及全体农户的共同奋斗,全点完成了改水98%,改厕完成了95%,改路全面完成了,猪、牛栏全部拆除了,新建猪、牛栏13间,五户人家新建新户型住房五栋,全点有了学习和农技培训场所,老少有了活动广场,还评出二名
党员标兵,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农户大家都用上自己的自来来,用上清洁卫生的化粪池和沼气池,大部份用上太阳能,有的也有电脑,环境也整洁了,村容村貌大有改观,路也更平了,人们的心也更齐了,我们社会也更和谐、平安了,农村不比城里差,也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党支部还把会长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把党员培养致富能手。调解好了矛盾纠纷,处理好莱坞邻里关系,解决好大家的困难,大家思想通了,气更顺了,劲更大了,完成任务也快了。
第二篇:杉新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团林苗族乡
杉新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杉新村位于团林苗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辖8个村民小组,农户316户,人口1427人,幅员面积9462亩。
年初以来,杉新村村支两委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相关会议、文件精神,严格按照乡党委、政府要求部署,牢牢把握安全发展第一要务,团结稳定第一职责,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解放思想大讨论”、“春风工作法”、“一学双争”“三分类三升级”和学习贯彻省十次党代会会议精神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第一要务,以农民增收为着力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打造良繁茶、乌骨鸡产业示范带,大力推进新农村居民聚居区建设,结合后沟水库建设,不断突出“一抓一”工程引领示范,全域推进新农村建设。先后被县委、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烤烟生产百万元村”等荣誉称号,并被县委、县政府列入全县第一批全域推进新农村建设36个重点村之一。
一、深化学习,加强培训,班子队伍作风呈现新气象 半年来,村支两委共同研究杉新村的发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解放思想大讨论”、“春风工作法”、“一学双争”“三分类三升级”和学习贯彻省十次党代会会议精神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严格依法办事;狠抓班子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班子成员政治素质;同时加强党员队伍培训,有效提高了全村党员干群各方面综合素质,班子队伍作风呈现新气象。
二、积极争取,多方协调,村级阵地面貌取得新改善 在县委、县政府、组织部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投资40余万元对杉新村活动室进行改建,改建后的杉新村活动室占地面积为1亩,室内面积达200平方,为二楼一底,图纸设计均采用新农村建设房屋设计施工,改建后的杉新村活动室集“议事、培训、服务、宣传、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有利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村务活动,使村级办公活动场所较好地发挥了团结党员、凝聚群众的作用,现杉新村活动室改建工程已全面完工,正式投入使用。村活动室建成后,杉新村实现村民人均固定资产300元。
三、解放思想,转型跨越,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充分用好“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和“省级生态园区”两块牌子,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为主基调,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良繁茶产业:大力发展良繁茶产业,逐步形成良繁茶产业化发展。2011年,杉新村发展良繁茶规范化种植800亩;截止目前,在乡村、组干部的大力宣传发动下,又新征集种植农户100余户,计划栽种面积600亩,分布在芦花组、云峰组、双河组、荷花组、铁英等5个组。目前正积极向农业局茶叶办争取计划,并酝酿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着力引导和帮助农户增收创收,以巡司镇银星村、羊田乡华丰村、中心村茶叶专业村为目标,真正实现一村一品。
(二)核桃产业:结合良繁茶发展,配套种植1000亩,良繁茶和核桃交错种植,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已栽种300亩,计划2012年发展700亩,现在已落实500亩。
(三)乌骨鸡产业:狠抓乌骨鸡产业发展,全面推动乌骨鸡产业专业村建设。一直以来,乡党委、政府一直重视乌骨鸡产业的培育,于2010年5月24日支持登记注册“筠连县团林苗族乡苗岭白毛乌骨鸡专业合作社”,并与四川农业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与四川农业大学、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筠连县畜禽发展中心合作,开展苗岭白毛乌骨鸡提纯扶壮技术研究。借助这一优势,2011年,杉新村发展养鸡大户10户,年出栏成品鸡5万余只,实现产值300万元;新扩建种鸡场一个,面积为2000平方米,新增孵化设备3台,目前正在有序建设,预计投产可养殖种鸡1万只,年出栏鸡苗可达100万只以上。2012年,借助新农村建设和“一抓一”工程建设,乡党委、政府大力发动返乡民工回乡创业,并筹划打造“风岩沟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区”,规范化打造1000只以上规模养鸡大户,场地均采用标准化设计,预计下一步乡党委、政府将正式启动,届时,杉新村乌骨鸡产业在规模和产值上将会实现重大突破和提升。
四、加强引导,深入宣传,居民聚居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按照杉新村地理区域等条件,结合后沟水库库区建设和移民搬迁,乡党委、政府会同村支两委一致决定,规划打造3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居民聚居区,分别是位于后沟水库库区边缘的沙木湾居民聚居区,位于乡政府所在地的新团林居民聚居区,位于杉新河坝的风岩沟居民聚居区。
风岩沟居民聚居区:为新建设规划区。目前,土地流转30亩,土地流转费90万元,含进场公路、河道整治、商住房、公益房、公共设施等占地,已经丈量并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正待付款,计划规模50户。
新团林聚居区:为集镇建设规划区。集镇建设街道占地已经征用3.75亩,乡政府已经支付土地征用费18.8万元,还将进行土地流转10亩左右,预计土地流转费共计90万元;县政府已经安排资金24.8万元作为团林乡集镇建设(即公路建设)的街道修建款,正在准备启动;乡党委、政府会同村支两委引进重庆 公司,计划按照新农村建设户型统一打造,并通过乡村组干部大力宣传发动,目前征集有意愿到新团林聚居点居住的农户在40户以上,预计总规模可能会超过100户,该聚居区建设具有很强操作性,初步预计打造150户规模。
沙木湾聚居区:为后沟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区。计划规模50户,主要安置后沟水库移民搬迁32户中的25户,周围农户预计20户,作为后沟水库移民安置区公路建设1km,由后沟水库建设建设工程组织实施,待后沟水库开工后将全面实施建设。
五、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群众思想不解放,新农村建设项目推广难;二是资金不足,项目施工难度大;三是新农村建设项目政策不协调,造成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缓慢。
六、下一阶段工作措施
下一阶段,杉新村将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狠抓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居民聚居区建设,大力鼓励农民大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实施乌骨鸡发展战略,全面打造“风岩沟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区”,着力发展农户小规模散养,力争年出栏乌骨鸡10万只以上,实现产值突破500万元;继续大力发展良繁茶叶产业,加强管理和指导,积极筹措专业合作社,结合“合作社+农户”模式,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充分用好“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省级生态园区”两块牌子,以打造后沟书库建设为契机,大搞旅游业和农家乐,以苗乡特色文化为依托,大力开发老林沟秀珍小三峡谷、风岩沟追呼泉等游资源;借助建设具有苗族区域特色的居民聚居区和特色产业发展,突出特色生态旅游功能,重点做好特色文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打造风岩沟防洪堤和村道绿化带,不断提升功能效用,为开发旅游业打下坚实基础;全面加强居民聚居区建设,大力响应土地流转政策,大力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各号召,加强指导,打造具有苗族文化特色的西南民居建筑群,要让农民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要让农村人过上成立人的生活。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农村“卫生庭院”建设,全面改善村容村貌,逐步形成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崭新面貌。
以上是我村半年来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某某新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新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新村,位于..市郊,北临..大桥,南邻..村,属...所辖的一个自然村。全村..户,..人,村域面积..平方公里,全村以蔬菜种植,货物运输为主要经济来源,..年人均纯收入..元。
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和设计。新农村建设工作以“三清六改”为切入点全面展开。全面清除垃圾杂草,修建排水沟,村庄自来水改造全面完成,已户户通自来水,完成水冲式厕所改造100%;村内主次干道全部硬化,路面平整,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全村硬化路面..米,硬化率100%。通过整治,村庄错落有致,道路宽敞平坦,村内人畜分离,屋内物品摆放整齐。为实现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我村与全市同步开展了清洁工程,一是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两委成员带头,实行定岗、定人、定时、定路段、定任务的“五定”责任制,并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村干部绩效考评;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督导组,对全村的环境卫生工作进行统一指导、协调、监督、检查;二是强化投入,配备、配齐了卫生保洁队伍,对辖区卫生进行全日保洁,并将卫生整治工作经费纳入村财开支预算项目,确保卫生保洁工作正常持续运行;三是强化管理机制。通过创先争优、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引导党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对普通群众进行宣传、引导,培养群众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提供村民聊天健身场所,在村中修建了..平方米的村民休闲区,区内购置健身器材,休闲桌椅,铺设绿化草坪。新农村建设农民积极投工投劳,“三清六改”工作中农民自筹资金..万元,累计投劳..个。..镇和..村还投资..万元,修建农民理事会办公议事场所、文化墙、宣传栏。为了增强村民就业能力,提高农民技术水平,还办起了农民学校。制定了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财务管理,村财务公开,卫生保洁等有关制度。
。。新村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制定了产业规划,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形成了蔬菜种植、销售、技术服务一条龙服务机制.。新村现有蔬菜种植面积..亩,年产蔬菜..万公斤,..年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创利润..万元。...蔬菜种植合作社力争在...年内把蔬菜产量提高到...万公斤,大棚面积增加到..亩以上,形成一定规模的蔬菜种植产业。
加强生态保护,全面绿化美化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又一举措。全村共种植各种绿化树...多颗,村庄新增绿化面积...多平方米。现在的..呈现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景象。
第四篇:2011年新村建设工作总结
木里县2011年新村建设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省委和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实现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我县积极推进藏区新村建设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1年木里藏区新村建设工作任务
按照省州安排,我县今年继续做好州级新农村百村示范项目2011年的建设任务,既完成列瓦乡列瓦村、乔瓦镇锄头湾村2个新村百村示范片的建设。二是按照《中共凉山州委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百乡千村”新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凉委发[2011]22号)文件精神,抓好包括百村示范的2个村在内的6个乡7个村的新村建设任务。
木里藏区新农村建设按照先易后难、沿路沿河打造、兼顾旅游线路的原则,2011年建设任务安排在西木线上的下麦地乡棉布村,列瓦乡列瓦村;S216线的乔瓦镇娃日瓦村、锄头湾村,李子坪乡黄泥巴村;沿河线的后所乡田坝村、西秋乡咪黑村。共6个乡镇7个村,490户2062人。
实施村落民居建设490户,其中新建49户,提升改造343户,风貌打造98户;聚居点2个。配套建设人畜安全饮水、灌溉用水、引电入村、户表改造、村道、组道、入户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村小、村两委活动室、卫生计生室、农民活动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力度,配套相关卫生设施,搞好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加大支撑产业扶持力度,重点抓好以蔬 1 菜、马铃薯、核桃花椒为主的种植业;以羊、牛、猪、鸡为主的养殖业发展。搞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二、木里藏区新村规划设计情况
木里藏区新村规划设计工作根据“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原则,按照全省自然村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要求,按照“连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推进村庄村落民居建设,配套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同时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4+1”共五个方面的总体要求,开展自然村落藏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在全县3个镇、26个乡(其中少数民族乡5个),113个村603个组中,规划了30户以上的新村共243个,其中:中心村34个,基层村79个,一般聚居点130个。243个新村中大型的0个,中型的22个,小型的221个;扩建的25个,改建的72个,新建的146个。规划设计配套产业建设、交通、电力、通信、邮政、给排水、沼气等;
三、2011年藏区新村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今年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安排,我办积极组织实施。先后对乔瓦镇娃日瓦村娃日瓦组、锄头湾村红科组,下麦地乡棉布村棉布组、合理坪组、硝厂沟组,西秋乡咪嘿村翁波组、西秋组,李子坪乡黄泥巴村黄泥巴组,后所乡田坝村苏家湾组、列瓦乡列瓦村列瓦组等地进行了实地规划,测量了工程量,对农户进行了宣传和培训,并对物资进行了预安排采购。
截止到12月20日,共完成了253户民居建设,其中:下麦地乡50户,列瓦乡42户,李子坪乡38户,乔瓦镇105户,倮波乡2户,项脚乡16户。完成“1+6”村民活动中心建设2个(乔瓦镇娃日瓦村民活动中心、李子坪乡黄泥巴村民活动中心),完成 村图书室(包括阅览室)建设1个;完成村道硬化1条,长1.8公里;灌溉引水投入资金68万元,完成引水胶管铺设20余公里;完成户用沼气1230口;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0多亩,启动核桃花椒、马铃薯、蔬菜、药材等产业示范、实用栽培技术示范;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扶持科技示范户,带动周边村社发展产业几万亩。新发展反季节蔬菜大棚60个。
四、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是领导重视。我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换届后及时调整和充实了领导小组班子,县委、县政府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副书记、分管副县长、县纪律书记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乡镇领导、村组干部齐抓共管。多种形式开展领导干部、乡镇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学习参观考察,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及时成立办公室,配足配强专业人才,拨付工作经费,垫支启动资金,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组织2011项目建设相关6乡镇领导参观考察了盐源县棉垭乡木帮营村、泸沽镇海门村的新村建设。
二是坚持先规划再建设、走统规统建的路子。我们聘请了专业的规划设计院,对我县4个“百村示范”和“百乡千村”进行设计,坚持了高起点、高标准、一次到位,杜绝了“三边”工程。同时,我们在总结了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统规统建的模式,引进专业的施工队伍,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标准、统一风格,保证了工程质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赢得了群众的欢迎。
三是坚持突出民族特色。我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又 以藏族为主,因此,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着重考虑尊重民族习惯,因地制宜地突出抓好民族特色,对木摞子房、土夯墙房屋、石砌墙房屋等不同建筑形态分门别类地进行打造,同时配套民族建设装饰元素。彰显民族文化。
四是突出抓好产业建设,加快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用“农业振兴、工业强县、旅游突破”的思路指导产业建设,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继续抓好核桃花椒和畜牧业两大支柱产业建设,2011年我县新建核桃花椒面积43991.9亩,全县累计已建成核桃花椒34万亩。畜牧业发展稳中有升,全县肉类产量1.6万吨,年末四大牲畜存栏17万头。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0多亩,启动核桃花椒、马铃薯(包括彩色马铃薯)、蔬菜(包括鲜食糯玉米、辣椒、瓜类等)、高原中藏药材(续断、秦艽、草屋、当归等)产业示范,实施“川芋117”高山制种技术示范、彩色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天香糯8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展示、“川腾6号”等蔬菜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优质核桃园建设及实用栽培技术示范,在高原藏乡遴选科技示范户,同时开展4大产业的高效实用栽培技术培训和大面积技术指导,带动周边村社发展核桃、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等产业几万亩。高山马铃薯“川芋117”制种亩产量达2000公斤以上,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亩产量达2500公斤,比当地主推品种米拉增产20%以上;糯玉米新品种天香糯8号高产示范亩产量达1200公斤以上,比当地品种增产30%以上。新发展反季节蔬 菜大棚60个。坚持民居建设和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步推进。
五是坚持新村建设与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在民居建设过程中,结合治理环境卫生、改变村容村貌,综合解决了门前一堆粪、柴草、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通过沼气池的建设,带动改厨、改厕、改圈,进一步治理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
六是坚持资金捆绑使用,突显规模效益。
五、资金到位情况
2011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县财政预算1000万元已到位,州配套的藏区新村建设资金尚未下达。我县同时整合防洪堤、经果业、沼气建设、安全饮水等项目资金2225.59万元与新村建设资金捆绑使用。
六、组织实施保障
换届后我县及时调整充实了木里县藏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由县纪委、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县委农办、县发改局、县民宗局、县规建局、县环保局、县农业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统筹全县新农村建设推进工作,负责政策、措施的制定,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倾斜政策,下达计划、任务,组织协调各部门、各乡镇开展工作等。藏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办,由农办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监督、管理并组织相关部门做好检查验收工作。同时明确了各成员单位职责职能。
各乡镇政府作为藏区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主体,也相继成立了 领导小组,并积极发动群众,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民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作,掀起我县藏区新农村建设的新高潮。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第五篇:永安镇永新村新农村示范带建设规划
永安镇永新村新农村示范带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好沿方虎公路新农村示范带的工作部署,特制定本建设规划。
一、规划范围
永安镇永新村位于鸡东县东部30公里处,方虎公路沿线。全村364户,1513人,耕地面积9142亩。永新村以大豆、玉米等种植业为主。修建水泥路14.5公里,实现了铺满盖严。村内建有村级活动场所400平方米; 50马力以上14台,大型收割机4台。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1203元。
二、规划目标
为改善方虎公路村屯环境和整体观瞻,推进沿路村屯新农村建设,沿路村屯新农村建设同沿路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带建设统筹规划,同步推进。
1、2013年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铁艺栅栏、绿化带、农机具停放场)、旱厕改造5%。
2、2014年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边沟硬化、路灯、桥涵、粮食晒场)、旱厕改造10%、生活垃圾填埋项目建设、秸秆固化项目建设。
3、2015年进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旱厕改造15%。
三、建设内容
永新村2013-2015年计划建设生活垃圾填埋、生活污水处理、秸秆固化、基础设施建设、房屋改造、改厕等项目,总投资825万元。按照4:4:2比例的标准,即省投、县乡镇投、农民自筹,资金比例分配是省投330万元、县乡镇投330万元、农民自筹165万元。
1、基础设施建设
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有边沟硬化、铁艺栅栏、绿化带、路灯、桥涵、农机具停放场、粮食晒场,计划投资112万元。
1、边沟硬化。长度1000米,单价220元,投资22万元。
2、铁艺栅栏。长度1000米,单价90元,投资9万元。
3、绿化带。长度1200米,栽种垂榆100棵,投资3万
元。
4、桥涵。新建入户桥涵10座,单价700元,投资7000万元。
四、旱厕改造
根据永新村居民分布、住房状况、经济条件、生活习惯、个人意愿等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合理选择家庭单一水冲测试模式+太阳能洗浴模式。全村计划改造旱厕364户。
五、政策支持
1、与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带建设相结合,做强做大果蔬园支柱产业,发展庭院经济,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
2、与新农村星级村创建活动相结合,按照新农村四星级标准,加强新农村建设,争取以奖代投。
4、与阳光惠民财政建设相结合,改厕通过村级“一事一议”争取一半建设资金,从而确保三年内消灭公路沿线村屯的旱厕。
六、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村屯的经济状况,力求从实际出发,本着经济、实用、便捷的标准,统一进行改厕。
2、启发引导的原则。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引导村民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彻底改变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在不违背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搞好新农村建设。
3、清洁环保的原则。必须保证村民、牲畜饮用水安全放在首位,改厕绝不能造成农村地上地下水源污染。
七、推进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村领导机构。镇政府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冯志玉起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颜挺进担任,成员有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李连清、政府副镇长王玉霞、包村干部张哲。村级领导小组,组长张万高,成员有贾成恩、徐兴友。结合实际安排部署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层层分解任务,加强监督和检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和落实项目建设。
2、跟踪检查问效。镇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委副书记于天源、副镇长魏立涛具体抓落实,定期检查工程
建设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对于工程进展快,保质保量,给予奖励,做到奖惩分明。
3、树立推广改厕典型。对改厕工作大力支持的农户,我们要以广播和入户的形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推进整体项目的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