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时间:2019-05-14 08:4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第一篇:2010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2010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如果我们平日总是见惯了社会上的种种丑陋与不堪,如果我们对这个社会已经没有丝毫信任,如果我们总是感觉我们的身边充满着虚伪与狰狞,如果我们的心已经沉寂了很久,感觉不到存在的真善美,如果我们的眼睛很久都没留下感动的泪水,如果···就算这些如果都是真的,但是不要失望,我们仍有重拾一切美好的可能,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和我们生活在同样的世界,而他们却在用另一种方式为我们诠释生命的真正意义,以他们的所作所为为我们见证一场场生命的繁华似锦。面对他们的勇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这个世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怀着感恩的心好好过好每一天?

那些最感人的事迹也许并没有惊天动地,那些最可爱的人也许并不是人尽皆知,但是那些事,那些人却同样震撼人心,同样催人泪下,同样让人激动不已。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人,为每一个生命树立榜样,为每一种行为树立典范,为每一颗心播种希望与爱。

科学泰斗——钱伟长,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1947年,在正则摄动理论方面创建了以中心挠度wm为摄动参数作渐近展开的摄动解法,在国际力学界被称为“钱伟长方法”1948年,在奇异摄动理论方面写出有关固定圆板的大挠度问题的渐近解,称为“钱伟长方程”。解放后,致力科学理论和工程力学领域,成为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奠基人之一。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这让我想起了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光辉事迹,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路可走,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我们的科学家们所取得的每一项重大的成就,无不付是出了巨大的心力与体力,在科学的世界里,要有勇气坚持,也要有勇气放弃,而这每一个细小的决定都是无比艰难。我们可以想象我们的科学家们为了一个一个真理经过了多少尝试。感谢他们,奉献给我们的真知,感谢他们,教会我们该怎样为自己的事业奋斗,努力。

如果说科学的事业是奉献给人类的事业,值得我们去歌颂,称赞。那么这世界上最温暖人心的便是对人的精神的终极关怀。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曾一度成为新闻关注的焦点。当大部分人都在不顾一切想把钱往自己口袋里装的时候,甚至有人为此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孙水林,孙东林兄弟的感人事迹却胜似寒冬的竹炭,让我们的心灵告别寒冷,迎来温暖。他们让那些掉进钱眼里的人自惭形秽,让那些心灵麻木之人终于从麻木中醒来,让每一个平凡的人感受到美好品质的召唤。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生命的意义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他人来体现的,而绝非仅仅取决于自

身个人的利益。我们的一生都在寻求心与心的相互取暖。记住这句话,时时刻刻关照心灵的感受,以人为本,关照每一个生命。

如果说孙水林,孙东林的感人事迹纯属仁义道德的理所当然。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些人,却是甘愿不求回报切切实实地为我们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服务的。这些人是永远值得我们怀着崇敬之情去学习和仰望的。

草原曼巴——王万青。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州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2年,其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Z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来,他视Z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书写了一段Z汉水**融的民 族团结佳话。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不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开始侵蚀人们的头脑。当医院医生为了金钱不惜以病人的健康作为代价的缺德事件频频爆料媒体,在那个穷乡僻壤却正上演着最美丽的故事,医德在那里不再是繁华世界里虚张声势的名词,而是真真切切的美丽存在。他放弃了现代都市宽裕富足,默默无闻坚持自己最平凡也最伟大的事业。而这个世界却总是因为那些最平凡的坚持,更多了一份真善美,更多了一份对于生命的向往与珍惜热爱。让我们学会坚持,不随波逐流,静下心来坚持我们高贵的信仰。

生命是高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才有了以人为本。然而当个体生命面对他人生命的危难时,我们是否还能像保护自己那样去保护别人?对于生命的不同理解,会让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然而,却总有人选择牺牲自己,成全别人。此间的幸福也许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体会得到的。

王茂华、谭良才,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3月21日14:50许,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厅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戏,一个孩子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机,灾难就这样突然到来。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月2日凌晨1时19分不幸去世,年仅27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满怀无私无畏的爱,王茂华、谭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感谢他们注入我们心中的暖流,感谢他们带来的感动,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世界将因此而产生更多的感动。

······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写不完,道不尽,讲不清。让我们把视角投向最平凡的人,最平凡的事,相信最后总会发现许多不平凡。让我们赞美,让我们学习,让我们拥有那份平凡与不平凡,相信我们的生命将会是更加接近本真的存在。生命是不可复制的孤本,我们总要有所努力,有所坚持,有所付出,有所奉献,有所感动,最后才能有所收获。但愿我们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但愿我们留下的每一滴泪,都让人感动···

第二篇:《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如今的社会,让人感到浮躁。带着浮躁性情的我,无聊地走进路北大学生活动中心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视频。起初的目的只为了拿张素质拓展券。

当荧幕打开时,悠扬的音乐声缓缓升起,渐渐地我内心的浮躁不知不觉间消逝了,像是污浊的心被纯洁的圣水沁洗过一般。它让我明白这次活动,我得到的真正收获不仅仅是一张素质拓展券。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一生中最好年华只专注于一件事,为此他隐姓埋名3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我国高温合金研究奠记者师昌绪。他们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让我深深地感动。想到自己不免得非常地惭愧,回往大学开学到现在,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只想着逃避,不懂得主动去发掘其中蕴含的兴趣,正值人生旺季的我,如果想要像于敏,师昌绪那样做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那就应该有不怕孤独寂寞,坚持不懈努力钻研的学术精神。即便现在没有,但可以用心去培养。还有两次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重大贡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留名“炎黄”默默捐款27年的张纪清;与失聪的儿子同桌16年,陪儿子考上大学的陶艳波; 破获上百起暴恐案,被誉为大漠“猎鹰”的新疆特警木拉提·西日甫江等等许多感动中国人物。他们展现了人世间的小爱与大爱。陪伴失聪的儿子考上大学的陶艳波,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辉,他们充分展现了亲情的伟大力量!这些深入人心,让人明白珍爱就在现实。从大漠“猎鹰”新疆特警木拉提·西日甫江,远赴非洲的中国埃博拉医疗队那里,让我深刻体会到一种英勇无畏的英雄品质,让我肃然起敬。这也让我想起了不久前扬州大学体育学院仲磊同学,在家乡冰河中勇救落水汽车中的4名乘客的英勇事迹。倘若当时我在现场,必然是手足无措,畏惧意想不到的危险而胆怯逃脱。如果人人都有爱心与责任,社会中的一些令人悲伤的惨痛事件也就可能避免。

当荧幕中出现两对恩爱夫妻的画面,通过对他们的事迹的讲述,我被他们的事迹所震撼。当今,我们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但仍要为富足安逸的生活而奋斗,而我的理想生活就是做为一名大学教师,与亲人过着安逸的生活。然而,应该退休后在北京享受天伦之乐的朱敏才夫妇退休后竟放弃在北京悠闲自在的生活,去山区义务支教。尽管已经古稀之年,但他们表示:“只要我们还能动,就希望在这里继续教下去,让山里娃也能和城里娃一样,能大声流利地说好英语、学好英语”。

山区洗澡难、买菜难、乘车难、看病就医难,各方面都极不方便。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个口罩才能睡觉。因为长时间在山区生活,加上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现在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检查身体时还发现体内重金属超标。朱敏才也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带给孩子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他们义务执教不拿一份报酬,在省吃俭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还在积极为学校建电脑教室、修学生食堂四处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夫妇两在北京治病期间,仍心系山区的孩子,为他们捐来了20台电脑。孙丽娜还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给她和丈夫的10万元奖金转赠给了学校,用于建电脑教室。这是许多大学生办不到的,因为之所以大学生就业压力大,除了客观存在岗位紧张的问题,关键还是许多学生觉得不少职业和环境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和意愿。

看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重新认真地反省自己。是否在学校虚度了时光?是否做过有意义的事?是否有目标理想?是的,只有能够摒弃社会中的浮躁的人,保持一颗爱的诚心,才能使自己得到精神层面的升华,人生才能有更大的意义,也不枉在世间走一次。

第三篇: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在感动中成长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的力量,有的时候来自瞬间的壮举;有的时候也会来自于经年累月,一生只为一事来。在今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我为她感动。

——题记

今天,我在家中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仪式。其中,一位扎根在大山里的教师,用自己36年的青春,都花费在大山孩子的身上,她就是支月英老师。

《感动中国》委员会给她的颁奖致辞是这样的;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这位老师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让一个从牙牙学语的孩子到慢慢识字,到知道懂礼貌,有学问,一直到飞出大山,支月英为他们付出了许多。本来可以走出大山的支月英,却选择留在大山里。有的人说支月英是傻子,她特傻,她是这样回答的;“大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2006年的一天,支月英的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了。她的女儿长大对她说“妈妈,你是一个好老师,但不是我的好妈妈。”支月英长期在学校里陪着大山里的孩子,给了她们像母爱一样的爱,但对自己的两个女儿却充满了亏欠。

支月英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自己的信念。1980年,支月英来到偏僻的白洋村小学,每天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家人曾想让支月英回家,她也动过心,如果人人都想着走出大山,大山里的孩子谁来教育?支月英用自己三十六年的青春,教育出两代人。从“支姐姐”变成“支妈妈”。支月英的这种精神,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坚定,什么是操守。

看了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内心感动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一次,我看见家门口有好多小朋友都骑着自行车,轻松自如,随心所欲,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于是,便央求妈妈给我买一辆自行车。买回来后,我发现,原来骑自行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先开始,一只大大的“拦路虎”挡在我面前,上不了车。妈妈告诉我,首先,推着自行车,等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时,在座上去。我按照妈妈说的做,自行车越来越快,我还没坐上去,就摔了个眼冒金星。慢慢的,我尝试着坐上去,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成功了。可我又发现另一只“拦路虎”正在前方等着我。下不了车。自行车开始摇摇晃晃了,我想跳下来,可不知从何入手。只听“砰”的一声,我和自行车一起摔倒在地,摔得我头昏眼花,眼冒金星。我再也受不了这种疼痛了,决定再也不学自行车了。

想到扎根大山36年的支月英的故事,一股力量使我上进,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再一次的拿出自行车,这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起初,我还是害怕之前摔得眼冒金星,头昏眼花的事情再一次的发生。但在想想,如果不摔跤,怎能学会走路。有一就话不是这样的吗“失败乃是成功之母”不失败哪儿来的成功?我鼓励自己前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我变得越来越强大,慢慢的,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支月英用实际行动,注释了这句话的含义。也让我明白,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

支月英的力量无比强大,为我照亮前方的路。今后,我要向支月英学习,学习她那种有信念,坚持的精神。

第四篇:《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后,我几乎可以泪流满面了,一个个感动人物,一件件感动的事都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一个总为他人着想,又十分仔细细心、批改文件时总是一丝不苟,他对科学的热爱,他就是----朱光亚。他2011年逝世。他对以前充满遗憾,对未来充满向往。当我看到朱光亚的一幕情景之后,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直流着。一个肝胆医生,不畏手术的风险,执意的来策划手术计划。当一个女孩生命垂危时,众多医生都不敢为她医治,而他却不管如何都要试试,进行了9个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女孩已经好了起来;他还常常为别人着想,为病人们摆鞋怕病人晚上下地时找不到鞋……他就是吴孟超,把病人当做是自己的亲人一般对待,而且他要求的手术费是十分便宜的。

刘伟对未来的向往,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击破了他面前所存在的困难。他这种向往使他有了自己的天空。最后用脚弹出了一首首优美动人的钢琴曲。这三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们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感动人物。不论是残疾人还是四肢完好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为别人所着想、为他人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吴孟超和朱光亚。而刘伟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坚持不懈闯出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想。

阿巴嘎旗第一中学初一:李雪巍

第五篇: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 2013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 》观后感

2014年2月23日下午15:30,我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在教室里一齐观看了《 2013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 》。我对他们敬佩万分,他们不是舞台上耀眼的明星,而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谱写了一首首生命的赞歌。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胡佩兰: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刘盛兰: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让我们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下载2010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 感动中国人物 观后感

    2011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总有那样一群人,一直在背后默默努力,无私奉献; 总有那样一份爱,一直围绕在我们周围,让世界充满欢乐; 总有那样一种情,无需多说,它会在你需要的时候,来到......

    2008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2008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着我的感动16秒,很难想象有多长,但是有人用生命诠释了它的含义。 李剑英,为了那3000多条鲜活的生命,却壮烈地牺牲了自己。 一次偶然的鸽群撞击......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她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几个学生,但她却永远失去了双腿。 她是一位年轻的中学女教师,她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但是就是因为一场意外,她被高位截肢,从此只能坐......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在中国这个有着960万千米的东方大国里,无数人用自己行为的毛笔,在人生的彩卷上挥洒出说不完道不尽的感动。每次观看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心中总有一片激动与期待。总有一种说不......

    201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2013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有一种温暖叫感动——《2013年度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说起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我已经不止一次观看了,从飞人刘翔、歌手丛飞、航天英雄杨利伟到支教......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今天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视频,看完他们的事迹后,我心中涌起的感动无以言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一直......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200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200 他们伟大的付出,不只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国家。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200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观后感一:刚吃完晚饭,我就迫不及待地......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范文合集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不过我每年都会看的,我还会动员学生看,毕竟大部分获奖者还是有催泪效果的,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但不是全部,有几个获奖者,我真得很不以为然,想敬佩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