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复习计划及复习资料
语文复习计划
一、复习要求
1、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有计划地进行字、词、句及听、说、读、写的综合复习,帮助学生归类整理学过的知识,查漏补缺,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巩固知识、掌握规律、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2、复习方法要灵活多样,运用好复习课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创新。70%基本题,增加:①自由度(自由选择题),不同占分题;②创新能力题;③实践能力题。例:扩词,能扩出3个就全对,多扩加分。
二、复习要点
1、准确认读550个生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会写250个生字。
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会分角色朗读对话。提高学生朗读水平。会复述课文做到语句连贯。能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能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情景,知道课文大意。
3、重视写字指导,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提高写字能力。
4、重视听说训练,利用每个练习中听说训练的内容,有计划地进行指导,既要重视说话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听话能力的培训,从而提高说写能力。
三、复习措施
1、先进行单元复习,再进行归类复习,最后综合复习和检测。第一单元:识字1―语文园地一
1、会正确读生字表
(一)中的生字
2、能听写以下词语:千万百万丁冬冬天齐全说话听说电话笑话朋友友人亲人亲自春天高兴长高爷爷节日春节岁月几岁你的不行行动古人声母声音处处知了百花齐
放红花绿草年年岁岁亲朋好友千方百计天天向上万水
千山古色古香
3、音近字比较:有()声()只
()东()花()友()生()知()冬()画()
4、成语积
累:万众一心、万无一失、桃红柳绿、泉水丁冬、百花齐放、万水千
山、百发百中、年过半百、百鸟争鸣、五颜六色、点点滴滴、不慌不
忙、冰天雪地、小题大做、欢歌笑语、古色古香、年年岁岁、亲朋好
友
5、照样子说一说:例:春雨和小草说话了,说着说着,小草
醒了。例:春雨是(),因为春雨
落在(),()。例:邓
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例:春雨给柳树洗澡。第二单元: 识字2―语文园地二
1、会正确读生字表
(一)中的生字
2、能听写以下词语:洗手洗
衣认真扫地打扫真正父母母亲爸爸完全关
门写完家里看着看见画家画画开会关心
会合高兴笑声说话妈妈奶奶奶牛中午午饭放羊开放收回女子太阳空气早上回去过去天亮亮光明亮百花齐放 十全十美千家万户年过半百
千变万化一干二净一分为二
3、形近字组词:让()关()看()气()认()开()着()汽()
4、音近字比较:真()完()星()和()亮()正
()玩()兴()合()量()
5、成语积累: 父老乡亲、少先队员、无精打采、没完没了、十全十
美、欢天喜地、千家万户、不足为奇、脱口而出、眼明手快、目
不转睛、家家户户、漫山遍野
6、多音字组词:看着乐
7、你能用以下词语说句写句吗?什么怎么暖和温暖
8、反义词:晚()黑()来()开()少()分()第三单元:识字3―语文园地三
1、会正确读生字表
(一)中的生字
2、能听写以下词语:和气和风千万李子香
水语文秀气听见说唱连忙远方一定方向以
后主意更大先生干净起来明白同意工人专
心才子年级小队赶来欢唱目光总是听说明亮
赶快鸟语花香万水千山三心二意七上八下一心一意
3、形近字组词:语()李()赶()认()先
()话()香()起()队
()失()
4、音近字比较:和()向()主
()以()赶()禾()像()注()已()干()静
()对()同()名()净()队()童()明()
5、照样子
说一说: 例: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例:
天忽然暗了下来,很快就下雨了。例:如
果明天不下雨,老师就和我们一起去登山。
例:下了雨以后,花儿更红了。例:我们
准备明天去春游。例:明白明明白白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第四单元:识字4―语文园地四
1、会正确读生字表
(一)中的生字
2、能听写以下词语: 蚂蚁前
后古诗天空房子上网儿童黄瓜关闭立正林业不是花朵多美我们叶子飞
机她们送来过去有时让开去吧虫子来往很多好吗起得早河水姐姐借东西哪
里走呀前面一朵云什么黄牛美好绿叶
一条河正在方向童话空中
3、形近字组词:视()过()惜()很()往()送()
闭()机()时()借()跟()住()过()问()
4、音近字比较:吗()立()
往()同()多()河()蚂()力
()网()童()朵()和()每()那()吧()牙()是()美()哪()把()呀()事()
5、照样子说一说: 例: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荷叶是()的()。例:这里有很美很美的荷花。这里有很()很()的()例:花
蝴蝶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例: 小朋友在学
校力学习。例:游来游去()来
()去青青的假山()的()第五单元:识字五―语文园地五
1、会正确读并
听写“谁――照”
2、能听写下列词语:跟从园长园
丁凉快重量因为笑脸阳光可是石头办法找朋友许多别人到处那边哪边哪里吓跑再
见再会大象对象好像做作业点头照片为
什么害怕光明别处
3、形近词组词: 许()量()
为()石()午()重()办
()右()
4、音近词组词:多()因()
阳()象()都()音()样()像()做()坐()那()到()在()作()座()哪()倒()再()
5、照样子说
一说:例:我最喜欢()例:一只乌
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例:瓶子里的水渐
渐升高了。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例:大象的腿像四根柱子。第六单元:识字6―语文园地六
1、会正确读生字表
(一)中的生字
2、能听写以下词语:沙
来这边进去道路宝贝原来男女可爱小
虾跑去吹风大地快乐老师风吹雨打念
念不舍
3、音近字比较:到()原()元()
吓()乐()道()员()
园()虾()热()地()
快()进()的()块()
近()
4、照样子说一说: 例:把字句改成被字句。例:王二小常常一边放牛,一边放哨。
(蓝蓝的)大海。
例:我很想念在北京工作的爸爸。例:例:(找找)朋友。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欢迎来参考!
新学期来临,仍然面对老面孔,但要重新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承受新的压力,即让自己减轻压力,又能搞出新名堂,出更上一层楼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塌实,学得兴趣高涨,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六班共有学生50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想上要求上进,作业认真、一丝不苟。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听讲认真,但是也许受年龄影响,肯积极发言的学生微乎其微,大部分甘愿当听众。作文方面,能做到文从句顺、文章优秀的学生仅占30%左右,而陈海丽与俞泽锋等几位学生是语文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辅导和监督。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 “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识字量,故从六年级上册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教材后面附有生字表,按课序列出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高年段前三册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读变调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手指》《北京的春节》《藏戏》《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另外,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关于热爱生活、民族团结、爱国主义、了解多元文化、热爱科学等方面的专题。还设置了以“告别母校”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专题“难忘小学生活”。另外,上承五年级下册旨在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的专题“中国名著之旅”,本册教材编排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这组教材在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的外国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则作为本册教材的学习重点,加以妥善安排。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六年级下册是在前面十一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本册教材的结构和思路对前面的教材有一定的继承,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以期向初中教材平稳过渡,使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适应中学教材,缩短升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期。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过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如第五组,在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后面,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体现了最后一册对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要求。再如第二组,在课文《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的《除夕》片段,这也是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习作有什么启发。这里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近的。
人教版教材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在相应单元里各安排了一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本册安排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四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习方法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有3篇文言文,篇幅也相应要长一些,有了小学的基础,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另外,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同,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图,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后部的。
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与高年段其他各册教材相同,本册各专题的导语除第一组和第六组外,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精读课文后有练习题,从课文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迁移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习作”的话题和内容大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与导语呼应,为学生总结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平台。
如,第二组“民风民俗”。
这一组的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还要求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民俗,进行小调查。
导语:第一段明确本专题要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二段明确了要学习的读写方法,还布置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课例:第一篇课文是老舍的作品《北京的春节》,课文后安排了“阅读链接”,让学生看看不同作家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节的,各写出了春节的什么特点。在这篇课文的思考题中,还为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了铺垫,让学生想想、说说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后三篇都是略读课文,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在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后,安排了“资料袋”,展示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色建筑。在后面三篇课文前的连接语中,都渗透了本组的学习重点,让学生着重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为学生后面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了铺垫,也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编辑思路。
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其实在本组的导语中已经有较为明确的布置,学生将在这段时间内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并利用在课文学习中习得的方法进行习作,写完之后相互交流、修改,最后可以编一本民俗作品集。
第三篇:一年级第二册语文复习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1—8单元以字、词,句,背诵,成语积累、词语听写、说句写句训练、反义词为主。
复习方法:按单元复习
1、生字。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练一练,能给生字扩词
2、词。找一找有哪些同音字、有哪些形近字。归类组词。
3、找出需要背诵的课文、段落,熟背。
复习重点:生字、词语、成语、写句。
复习难点:
1、会读生字表(1)中的所有生字,能正确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2、成语积累。
3、句式训练,用词写句
第一单元:
复习内容:识字1—语文园地一
重点掌握:
1、会正确读生字表
(一)中的“万”~~~“钱”;
2、能听写以下词语:千万百万丁冬冬天齐全说话听说电话笑话朋友友人亲人亲自春天高兴长高爷爷节日春节岁月几岁你的不行行动古人声母声音处处知了 百花齐放红花绿草年年岁岁亲朋好友千方百计天天向上万水千山古色古香
3、形近字组词:说()
话()
4、音近字比较:有()声()只()东()花()
友()生()知()冬()画()
5、成语积累:万众一心、万无一失、桃红柳绿、泉水丁冬、百花齐放、万水千山、百发百中、年过半百、百鸟争鸣、五颜六色、点点滴滴、不慌不忙、评头论足、齐头并进、冰天雪地、心慈手软、电闪雷鸣、小题大做、滴水穿石、欢歌笑语、烟消云散、忙忙碌碌、闻鸡起舞、诗兴大发、居高临下、古色古香、年年岁岁、经久不息、节外生枝、亲朋好友
6、照样子说一说: 例:春雨和小草说话了,说着说着,小草苏醒了。
例:春雨是(),因为春雨落在(),()。例: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
例:春雨给柳树洗澡。.
7、多音字组词:的行
第二单元:
复习内容:识字2—语文园地二
重点掌握:
1、会正确读生字表
(一)中的“懂”~~~“遍”;
2、能听写以下词语:洗手洗衣认真扫地打扫真正父母母亲爸爸完全关门写完家里看着看见画家画画开会关心会合高兴笑声说话妈妈奶奶奶牛中午 午饭放羊开放收回女子 太阳空气 早上回去过去天亮亮光明亮奶声奶气百花齐放 十全十美千家万户 年过半百 千变万化一干二净一分为二三分天下一成不变
3、形近字组词:让()关()看()气()认()开()着()汽()
4、音近字比较:真()完()星()和()亮()
正()玩()兴()合()量()
5、成语积累:蜻蜓点水、时来运转、父老乡亲、改头换面、扫地出门、音容笑貌、少先队员、妙笔生花、无精打采、没完没了、改天换地、十全十美、手舞足蹈、望而却步、拖泥带水、欢天喜地、不近人情、东张西望、装模作样、千家万户、背井离乡、生老病死、顾全大局、不足为奇、妙手回春、脱口而出、眼明手快、目不转睛、大摇大摆、另眼相看、奋不顾身、生离死别、家家户户、漫山遍野
6、多音字组词:看着乐
7、你能用以下词语说句写句吗?什么怎么暖和温暖
8、说反义词:晚()黑()来()开()少()分()
第三单元:
复习内容:识字3—语文园地三
重点掌握:
1、会正确读生字表
(一)中的“雾”~~~“炒”;
2、能听写以下词语:
和气和风千万李子香水语文秀气听见说唱连忙远方一定方向以后主意更大先生干净起来明白同意工人专心才子年级小队赶来欢唱目光总是听说明亮赶快 鸟语花香万水千山三心二意七上八下一心一意
3、形近字组词:语()李()赶()认()先()话()香()起()队()失()
4、音近字比较:和()向()主()以()赶()禾()像()注()已()干()静()对()同()名()
净()队()童()明()
5、照样子说一说: 例: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
例:明白鸟蛋凉凉的6、多音字组词:朝佛和更干
第四单元:
复习内容:识字4—语文园地四
重点掌握:
1、会正确读生字表
(一)中的“蜻”~~~“摸”;
2、能听写以下词语:蚂蚁前后古诗天空房子上网儿童黄瓜关闭立正林业不是花朵多美我们叶子飞机她们送来过去有时让开去吧虫子来往很多好吗起得早 河水姐姐借东西哪里走呀前面一朵云什么黄牛美好绿叶一条河正在方向童话空中
3、形近字组词:
视()过()惜()很()往()送()闭()机()时()借()跟()住()过()问()
4、音近字比较:
吗()立()往()同()多()河()蚂()力()网()童()朵()和()每()那()吧()牙()是()
美()哪()把()呀()事()
5、照样子说一说: 例: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荷叶是()的()。例:这里有很美很美的荷花。
这里有很()很()的()
例: 小朋友在学校力学习。
例:游来游去()来()去
青青的假山()的()
6、多音字组词:长乐着得空
第五单元
复习内容:识字五—语文园地五
重点掌握:
1、会正确读并听写“谁——照”
2、能听写下列词语:
跟从 园长园丁凉快重量因为笑脸阳光可是石头办法 找朋友许多别人到处那边哪边哪里吓跑再见再会大象 对象好像做作业点头照片为什么害怕光明别处
3形近词组词: 许()量()为()石()
午()重()办()右()
4音近词组词 :多()因()阳()象()都()音()样()像()
做()坐()那()到()在()作()座()哪()倒()再()5照样子说一说:例:我最喜欢()
()最()。
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到处()。
例: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渐渐()。
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一边()一边(例:大象的腿像四根柱子。
()像()。
6多音字:都为地)。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八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既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6人,男生19人,女生17人,大部分学生来自于本校,其中有1人是从东山屯村校转来的,有1人是休学半年后本学期继续试读,可以说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本班学生从总体情况看成绩还是比较好的,像段立成、刘敏、单宝辉等同学等都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能进行自主学习,他们的写作水平都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标准。但是也有几个同学由于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得当,成绩还很不稳定。像周可欣、于胜宏、张海泉等同学做作业还需要多次提醒才能完成,有时还会拖拉。这些都待这学期再进行严格督促训练。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主地学习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着重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措施:
1、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依靠是快速反应直觉,是要长期实践,反复训练的。
2、本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原则。因为班级有新生,他们学习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不可以一开始上课就很快,第一周,要注意培养他们集体意识,使他们融入到其它同学之中。
3、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
4、要充分利用好教辅手段,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5、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学期继续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课堂教学环节设计采取的措施。
1、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采用朗读、讲故事、趣事回顾等形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话能力。
2、在教学中要做到激趣导课,采取多种形式,如抓课文题眼,设置悬念等导深形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想学的兴趣。
3、在授课过程。我准备采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或发现问题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的过程。通过“初读寻疑,一再读释疑—细读解析一精读入情一美读品味一熟读成诵使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耳出于口。发于心,出于口、眼、耳、脑并用。从而达到以由学会到会学的目的。
4、巧设结尾,善始善终。在教学中我们又可以根据课文不同采用延伸式,悬念式等有效的结课形式。
5、板书设计新颖,简练,力求体现文章主旨。
6、合理分配时间、教案有课后记。
教学准备:挂图、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第一组:12—1课时第二组:10—1课时第三组:12—14课时。第四组:12—15课时第五组:10—13课时第六组:10—14课时
第七组:12—14课时第八组: 11—13课时
总之,教无定法,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充实和调节自己,使教学任务能更好地完成。
第五篇:小学数学第二册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第二册复习计划
一、复习内容及重点难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其中,学生掌握比较好的有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而对于位置,认识人民币,认识时间,找规律这方面的内容比较差。较多的学生对人民币间的简单换算不熟练,有的甚至不能正确计算;而认识钟表这一内容较多学生不能正确读和画出钟面上的时刻。
二、复习目的和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复习形式、要求及措施
1、在复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获取知识,领悟方法,促进思维。教师要把自己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导航之处。例如,对于数的复习,鼓励中上生在课堂上多质疑,中下生多提问题,争取每节课各种层次的学生均有收益。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复习课要从重视记忆转向重视思维。改变过去复习课教学只重视知识、结论的记忆,归纳。而我们则要在复习课时重在思维的培养和发展,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复习课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做到多种教法有机结合,适时、适度、恰到好处,这样才能花费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注意精选练习作业,不机械式重复,减轻学生负担。
6、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
三、复习安排及内容。
1.6月10日:复习位置:让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1课时)
2.6月11、12日: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先通过实际问题复习加、减法的含义,接着整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并在表中寻找一些规律,然后通过一图四式复习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3课时)
3.6月13日:复习图形的拼组:让学生学会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来进行图形间的拼组。(1课时)
4.6月16、17、18日: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
(2)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3)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4课时)
5.6月19日:复习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能对人民币进行简单的换算。(2课时)
6.6月20日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不进位加、进位加和不退位减、退位减),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课时)
7.6月23、24日:复习时间: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3课时)
8.6月25日:复习找规律: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2课时)
9.6月26日:复习统计: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2课时)